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of the action of apigenin and proanthocyanidins in alleviating sensitive skin
1
作者 Laijiao Wei Rongrong Deng +3 位作者 Shiqian Zheng Luoxuan Li Kezheng Wang Zhibin She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10,共10页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apigenin(API)and proanthocyanidins(PC)in soothing sensitive skin(SS),a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timulating RBL-2H3 cells with the calcium ionophore A23187.Bas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apigenin(API)and proanthocyanidins(PC)in soothing sensitive skin(SS),a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timulating RBL-2H3 cells with the calcium ionophore A23187.Based on the combinatorial experiments,it was found that when API and PC were combined at the molar ratios of 4∶1 and 2∶1,they exhibited the antagonistic effects on histamine release(combination index CI>1);when they are combined at the molar ratios of 1∶1,1∶2 or 1∶4,they showed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n histamine release(CI<1).Among them,the combination of API and PC at a molar ratio of 1∶1 showed the better potent synergistic antihistamine release effect(CI=0.70).Histamine is a hallmark of the mast cell degranulation,consequently,the combination of API and PC at a molar ratio of 1∶1 yields the better efficiency in inhibiting the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with the lowest IC_(50)value.Compared to the utilization of API or PC alone,the IC_(50)value was reduced by 11.150 and 6.503μmol/L,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e positive control paeonol(PA),the treatment with the combin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β-hex secretion,decreased the F-actin cytoskeleton rearrangement,and markedly suppressed the release of TNF-α,IL-4,and MCP-1.Further studies on the signaling pathways related to the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intracellular Ca^(2+)influx and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aMK)and phospholipase C/protein kinase C(PLC/PKC).In summary,the combination of API and PC at a molar ratio of 1∶1 exhibited the better synergistic antagonistic effect on the histamine release,inhibited the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model activation by reducing Ca^(2+)influx and inhibiting the activation of Ca^(2+)/CaMK and PLC/PKC pathways,stabilized the cell membranes,regulated the inflammatory factor secretion,and exerted an effect in alleviating sensitive sk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GENIN proanthocyanidinS mast cell sensitive skin soot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添加方式对酪蛋白酸钠基乳液凝胶性质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敏 乔蕾蕾 +2 位作者 季伟 李茜 刘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60,I0005-I0009,共15页
该文以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为基质,以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ate-δ-lactone,GDL)为酸化试剂,制备了油相体积分数为80%的乳液凝胶,用于负载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研究了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添加顺序对... 该文以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为基质,以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ate-δ-lactone,GDL)为酸化试剂,制备了油相体积分数为80%的乳液凝胶,用于负载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研究了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微观结构、稳定性、流变性及3D打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步添加SA时乳液凝胶油滴粒径较小。SA添加顺序不影响乳液凝胶的贮藏稳定性、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钙离子稳定性。添加SA后,乳液凝胶的水合性增大,冻融稳定性显著提升,但SA添加顺序对其影响不大。SA分步添加的乳液凝胶黏度和黏弹性高于同步添加样品,但添加GDL和PC后,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强度不产生影响。同时添加GDL和PC的乳液凝胶3D打印精度最高,且SA添加顺序对乳液凝胶的3D打印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添加GDL后,乳液凝胶中PC在胃液中的释放率降低,在肠液中的释放率显著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海藻酸钠-酪蛋白酸钠基乳液凝胶制备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酸钠 海藻酸钠 乳液凝胶 原花青素 流变性 3D打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3
作者 任红涛 周宁 +5 位作者 余秋颖 袁冲 胡珂欣 李军伟 陈琳琳 王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35-248,共14页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原料,利用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花青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胆比)、旋蒸温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原料,利用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花青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胆比)、旋蒸温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六因素对包封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与ζ电位的影响,随后利用Plackett-Burman与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脂质体制备工艺,并探究其结构、稳定性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原花青素浓度0.6 mg·mL^(-1)、脂胆比7:1、旋蒸温度45℃、超声功率180 W、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83 s时,包封率94.84%、DPPH自由基清除率69.07%、粒径182.96 nm、PDI 0.247、ζ电位-18.43 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具有单层、多层和多囊结构;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在pH为8.0、20℃以下避光储存更稳定;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保存率影响低于原花青素溶液,影响顺序为Fe^(3+)>Mg^(2+)>K^(+);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表明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经纳米脂质体封装后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增强。研究表明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有效提升了原花青素在纳米脂质体中的封装效率与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 原花青素 纳米脂质体 抗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欧李原花青素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悦 褚天旭 +2 位作者 高哲 赵文 孙亚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8-232,共15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对欧李原花青素(Cerasus humilis proanthocyanidin,CPC)的提取工艺,并与传统70%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重点评估纯化物的结构组成和生物活性。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CPC的提... 本研究旨在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对欧李原花青素(Cerasus humilis proanthocyanidin,CPC)的提取工艺,并与传统70%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重点评估纯化物的结构组成和生物活性。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CPC的提取工艺,纯化后测定平均聚合度,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OE-MS/MS)分析CPC官能团和组成定性,探究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pH对CPC稳定性的影响,借助DPPH、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和FRAP法评估CPC抗氧化能力,并通过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考察CPC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筛选氯化胆碱-1,2丙二醇(摩尔比2:1)作为溶剂,在40%(V/V)含水量、1:20(g/mL)料液比、49℃超声温度和49 min提取时间下,CPC的得率达到21.11%±0.10%,是70%乙醇提取法的1.5倍。DES提取的CPC纯化后纯度为87.41%±2.54%,平均聚合度为3.09±0.02。CPC以原花青定为主要结构单元,以低聚原花青素为主要成分。CPC在20℃避光条件下10 h后保留率超过85%,但在高温、碱性和光照条件下稳定性显著降低,金属离子Fe3+、Fe2+和Cu2+对其破坏较大。此外,CPC展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性和体外降血糖活性。综上,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法不仅显著提高了CPC的提取得率和纯度,还显著提高其生物活性,为欧李功能性活性物质的绿色提取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原花青素 低共熔溶剂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OE-MS/MS) 稳定性 抗氧化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协同亚硫酸解聚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及抗氧化研究
5
作者 蓝静 任香芸 +2 位作者 苏昊 庞杰 李维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157,共9页
[目的]解决高聚原花青素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以从紫秋山葡萄籽中提取、分离及纯化得到的高聚原花青素(PPC)为原料,平均聚合度为评价指标,儿茶素(C)结合亚硫酸为解聚剂,考察料物比(m_(C)∶m_(PPC))、亚硫酸添加量、反应时间、反... [目的]解决高聚原花青素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以从紫秋山葡萄籽中提取、分离及纯化得到的高聚原花青素(PPC)为原料,平均聚合度为评价指标,儿茶素(C)结合亚硫酸为解聚剂,考察料物比(m_(C)∶m_(PPC))、亚硫酸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平均聚合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解聚高聚原花青素的工艺参数,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儿茶素协同亚硫酸能较好地解聚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其最优工艺为料物比0.45∶1、亚硫酸添加量6%、反应时间31 min、反应温度40℃,在该条件下解聚后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为1.83,与解聚前比降低了4.09个单位。解聚后的原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DPPH·、ABTS^(+)·及·OH的清除能力分别是解聚前的3.31倍、1.28倍和1.21倍,铁氰化钾还原力显著高于解聚前的。[结论]儿茶素协同亚硫酸对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有较好的解聚作用,节约成本,并能提升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籽 高聚原花青素 解聚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余爱莹 王振江 +1 位作者 方正锋 林森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9-1502,共14页
原花青素(PACs)又称缩合单宁,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近年来,PACs因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研究已证实了PACs在调节炎症反应和促进受损组织修复方面的显著作用,揭示了其作为抗炎活性物质的突出潜力... 原花青素(PACs)又称缩合单宁,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近年来,PACs因其多样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研究已证实了PACs在调节炎症反应和促进受损组织修复方面的显著作用,揭示了其作为抗炎活性物质的突出潜力。体内和体外等研究发现,PACs的抗炎作用机制涉及多种不同途径。首先,PACs能有效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其次,PACs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具有调节作用;此外,PACs还能通过影响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诱导巨噬细胞的极化来抑制炎症反应。本文旨在综述PACs的抗炎活性、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为PACs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抗炎 机制 畜禽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片状ZnO的功效性紫外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孙晓敏 左士祥 +3 位作者 余瑶瑶 吴鑫 蔡悦 姚超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以片状ZnO(F-ZnO)为核体,采用SiO_(2)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得到SiO_(2)/F-ZnO(SFZ),然后将原花青素(Pro)负载于SFZ复合物表面,制得Pro/SiO_(2)/F-ZnO(PSFZ)。采用FTIR、XRD、TEM、UV、TGA等技术对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以非... 以片状ZnO(F-ZnO)为核体,采用SiO_(2)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得到SiO_(2)/F-ZnO(SFZ),然后将原花青素(Pro)负载于SFZ复合物表面,制得Pro/SiO_(2)/F-ZnO(PSFZ)。采用FTIR、XRD、TEM、UV、TGA等技术对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以非晶态的形式均匀包覆在F-ZnO表面,其适宜包覆量为15%;Pro在SFZ表面形成均匀的膜层,其适宜负载量为20%。采用抗氧化性实验和体外美白实验进行功效性评价,通过在基础配方中应用评价其稳定性。结果表明:PSFZ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酪氨酸酶的能力。防晒指数测试中,PSFZ复合材料比SFZ具有更优异的紫外屏蔽效果。在配方应用中和光照条件下复合材料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ZnO 二氧化硅 原花青素 紫外屏蔽 功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8
作者 刘南冰 王奕敏 +3 位作者 刁小高 周汉林 张微 和立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9-125,共7页
研究选择没食子酸(GA)、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作为添加剂,利用实验室袋装青贮探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K组)、1.0%没食子酸组(GA组)、1.0%葡萄籽原花青素组(GSPs组)、0.5%没食子酸+0... 研究选择没食子酸(GA)、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作为添加剂,利用实验室袋装青贮探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K组)、1.0%没食子酸组(GA组)、1.0%葡萄籽原花青素组(GSPs组)、0.5%没食子酸+0.5%葡萄籽原花青素复合组(MIX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青贮发酵42 d后取样分析。结果显示:(1)与CK组相比,GA组的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GSPs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含量显著增加(P<0.05);MIX组的pH、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3个添加剂组青贮的弗氏评分法(Flieg’s score)均显著升高(P<0.05)。(2)GA的添加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比例(P<0.05),GSPs使青贮干物质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MIX组的干物质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及真蛋白比例显著增加(P<0.05)且氨态氮比例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3)MIX组和GSPs组的24 h体外瘤胃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GA组的体外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3个添加剂处理组的24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但瘤胃pH和预测代谢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没食子酸与葡萄籽原花青素等比例添加可以促进柱花草青贮发酵,抑制青贮过程蛋白质降解,并降低青贮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提升柱花草青贮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没食子酸 葡萄籽原花青素 青贮品质 体外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光谱法探究柿原花青素与黏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葛珍珍 赵玉翔 +4 位作者 胡乔乔 刘泽龙 聂荣祖 纵伟 敬思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为了解黏蛋白(Mucin)对柿原花青素肠道消化释放的影响,借助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柿原花青素-黏蛋白复合物的理化特征及两者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物的粒径、电位绝对值与柿原花... 为了解黏蛋白(Mucin)对柿原花青素肠道消化释放的影响,借助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柿原花青素-黏蛋白复合物的理化特征及两者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物的粒径、电位绝对值与柿原花青素及其结构单元(ECG、EGCG)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柿原花青素酚羟基的引入使得黏蛋白的热稳定性、表面疏水性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红外光谱显示,氢键及游离的氨基参与两者反应;柿原花青素及其结构单元可以有效猝灭黏蛋白的内源荧光,以静态猝灭为主;根据Van’t Hoff方程获得的热力学参数∆G<0,∆H<0,∆S<0,表明柿原花青素及其结构单元与黏蛋白的结合是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的自发反应,主要由氢键及范德华力驱动。综上所述,柿原花青素及其结构单元的添加诱导黏蛋白结构发生变化,其与黏蛋白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该研究为设计提高柿原花青素在肠道中生物利用率的智能递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原花青素 黏蛋白 理化特征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李原花青素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
10
作者 刘欣慧 赵悦 +5 位作者 褚天旭 邹蓉 高哲 赵文 刘严聪 孙亚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2-39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推测欧李原花青素(Cerasus humilis Proanthocyanidin,CPC)调控肝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潜在靶点和信号通路,运用人肝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IR-HepG2)模型验证并讨论。方法:首先通过TCMSP、Swiss 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推测欧李原花青素(Cerasus humilis Proanthocyanidin,CPC)调控肝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潜在靶点和信号通路,运用人肝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IR-HepG2)模型验证并讨论。方法:首先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CPC靶点,OMIM、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IR关键控制点,借助Venny平台获取交集;其次用Cytoscape、STRING和生信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拓扑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最后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IR-HepG2模型,考察CPC干预后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和摄取量、糖原合成以及糖酵解相关酶的活性,用抑制剂从蛋白水平确证CPC具体调控信号通路。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AKT1、GSK-3β等66个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调节激酶活性、蛋白质磷酸化等GO条目,PI3K-Akt等KEGG信号通路。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CPC(High Dosage CPC,H-CPC)增加36.0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22.03%葡萄糖摄取量和27.99%糖原含量,提高18.89%糖酵解酶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和26.89%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活性并降低8.77%糖异生酶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含量,上调p-PI3K/PI3K、p-Akt/Akt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87.60%、64.14%和68.31%)。此外,PI3K抑制剂LY294002显著削弱CPC通过PI3K-Akt-GSK-3β调控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29.09%)和糖原合成(6.07%)。结论:本研究证实CPC主要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改善肝脏IR,调节糖代谢紊乱,为欧李高值化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原花青素 胰岛素抵抗 网络药理学 HEPG2细胞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双歧杆菌合生元酸奶的研制及品质分析
11
作者 苏杨延 李润含 +2 位作者 刘思怡 李艳 唐翠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合生元因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作为食品添加物被广泛研究及应用。该研究以双歧杆菌BB12和原花青素为合生元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原花青素添加量、双歧杆菌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酸奶的感官特性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确... 合生元因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作为食品添加物被广泛研究及应用。该研究以双歧杆菌BB12和原花青素为合生元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原花青素添加量、双歧杆菌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酸奶的感官特性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挥发性成分,用流变仪测定其贮藏期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添加0.035%(质量分数)原花青素,0.4%双歧杆菌,10%(质量分数)木糖醇,于45℃发酵12 h时制得的酸奶质地均匀细腻,品质最佳。在此工艺条件下,质谱联用结果显示,与单一组分酸奶相比复合酸奶中各类风味物质的阈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酮类(19.55%)含量最高,酸类(15.27%)次之;流变学测试结果显示,经低温贮藏后,复合酸奶较单一组分酸奶结构更稳定,黏度更大,品质保持时间更久。该研究可为植物多酚合生元的具体应用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双歧杆菌 酸奶 合生元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木瓜抗炎活性与成分
12
作者 周勤纯 徐德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56,共7页
探究宣木瓜抗炎活性成分及其化学结构。以宣木瓜为原料,进行醇提、水提醇沉得到不同提取物,利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测定其抗炎活性。醇提物经MCI层析柱、SephadexLX-20层析柱、ODS-AQ柱分离得到一个活性组分N,水提醇沉物经DEAE... 探究宣木瓜抗炎活性成分及其化学结构。以宣木瓜为原料,进行醇提、水提醇沉得到不同提取物,利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测定其抗炎活性。醇提物经MCI层析柱、SephadexLX-20层析柱、ODS-AQ柱分离得到一个活性组分N,水提醇沉物经DEAE-纤维素柱、HW-55F凝胶柱和SephacryI S-400分离得到活性多糖PCC-1,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结合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抗炎活性进一步评价。结果表明,组分N和多糖PCC-1均有抗炎活性,并确定多糖PCC-1是主要功效成分,组分N只是辅助。通过核磁共振鉴定,组分N为二聚体原花青素,首次从木瓜中分离得到;多糖PCC-1由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主链以β1→4键相连,主链上的C 3,C 2位有侧链相连,一部分C 6位形成糖醛酸,一部分C 6位被甲酯化。该多糖的糖醛酸结构在抗炎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木瓜 原花青素 多糖 抗炎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ThMYBPAR基因的克隆及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13
作者 王子玥 杨锋 +2 位作者 王红燕 邢巧月 白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0,共8页
【目的】黄酮类成分是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探究ThMYBPAR基因对三叶青块根和叶片中黄酮类成分的合成调控作用,可为三叶青药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近3年生的三叶青块根及叶片为材料... 【目的】黄酮类成分是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探究ThMYBPAR基因对三叶青块根和叶片中黄酮类成分的合成调控作用,可为三叶青药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近3年生的三叶青块根及叶片为材料,测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浓度以及抗氧化能力,设计引物克隆ThMYBPA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hMYBPAR蛋白的序列特征和系统进化关系,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亚细胞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ThMYBPAR基因在三叶青块根和叶片中的表达模式,并分析ThMYBPAR基因表达水平与黄酮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三叶青块根中总黄酮及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分别是0.55和1.77 g·L^(-1),显著高于叶片(P<0.05),而且块根提取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0%,说明三叶青块根和叶片间的药材品质存在差异。根据前期转录组数据克隆得到1个长度为888 bp的ThMYBPAR基因,可编码产生31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与葡萄Vitis vinifera基因中的VvMYBPAR基因高度相似,具有典型的R2和R3 DNA结合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三叶青中的ThMYBPAR属于R2R3-MYB第5亚家族转录因子,且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RT-qPCR分析结果显示:ThMYBPAR基因主要在三叶青块根中表达,且表达量与总黄酮和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hMYBPAR基因参与调控三叶青中原花青素的合成机制,推测不同表达水平可能是影响三叶青块根和叶片品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基因克隆 ThMYBPAR基因 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与原花青素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的稳定性及消化特性
14
作者 李晓彤 陈颖 +4 位作者 陈绵鸿 曾凡珂 代亚萍 周伟 李如一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5-74,共10页
为改善姜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及性,选用燕麦β-葡聚糖(β-Glucan,BG)和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作为乳化和凝胶基质,含姜黄素的玉米胚芽油作为油相,构建了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解析了BG与PA自组装复合物微... 为改善姜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及性,选用燕麦β-葡聚糖(β-Glucan,BG)和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作为乳化和凝胶基质,含姜黄素的玉米胚芽油作为油相,构建了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解析了BG与PA自组装复合物微观结构及形成机制,并探究了不同质量比BG/PA=1:0~1:1.0构建的负载姜黄素乳液的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等性质。结果表明:BG与PA可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复合物,且在BG/PA=1:0.5时可形成近似球形颗粒复合物。单独2%BG(BG/PA=1:0)无法制备得到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而BG-PA复合物可构建形成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其中BG/PA=1:0.1~1:0.5制备的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具有较小的粒径(15μm)和较好的离心稳定性(不稳定指数<0.3)。此外,BG-PA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可抑制高温(55℃)和紫外线辐照引起的姜黄素降解,且表现出良好的PA剂量依赖性。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结果展示了与单独2%BG制备的乳液相比,BG-PA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中姜黄素的生物可及性显著提升(P<0.05)。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基多糖和多酚复合体系在负载生物活性因子的凝胶状食品和化妆品乳剂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葡聚糖 原花青素 乳液凝胶 姜黄素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转录因子基因FtbHLH3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功能鉴定
15
作者 杨朝结 张兰 +6 位作者 陈红 黄娟 石桃雄 朱丽伟 陈庆富 李洪有 邓娇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4,共11页
【目的】苦荞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作物,而类黄酮是苦荞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bHLH转录因子在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前期研究发现FtbHLH3与类黄酮合成大部分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正相关,探究该转录因子在苦... 【目的】苦荞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作物,而类黄酮是苦荞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bHLH转录因子在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前期研究发现FtbHLH3与类黄酮合成大部分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正相关,探究该转录因子在苦荞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丰富苦荞类黄酮生物合成调控机理的研究,并为苦荞高类黄酮品种的育种提供优异的基因资源。【方法】构建35S:FtbHLH3过表达载体,转化到拟南芥attt8突变体中分析其功能。【结果】attt8突变体的幼苗无色素积累,种皮呈淡黄色,FtbHLH3过表达株系幼苗有色素积累,种子表皮颜色恢复至野生型的表型。花色苷含量测定表明FtbHLH3过表达株系幼苗和种子中的花色苷与野生型的都显著高于attt8突变体的。原花青素染色和含量分析表明,在幼苗中三者的含量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但在种子中,FtbHLH3过表达株系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attt8突变体。此外三者黄酮的含量在幼苗和种子中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RT-qPCR表明在幼苗和种子中,FtbHLH3过表达株系中的花色苷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比attt8突变体和野生型均显著上升,关键基因AtANS和AtUFGT极显著上调。而三者幼苗中AtANR和AtFLS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FtbHLH3过表达株系种子中的原花青素合成分支上的关键基因AtAN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但黄酮合成关键基因AtFLS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与表型和含量测定结果一致。【结论】FtbHLH3是花色苷和原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正调控因子,但不影响黄酮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bHLH转录因子 花色苷 原花青素 黄酮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6
作者 覃一耕 王莹 +2 位作者 蒋林树 赵玉超 郭刚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23-483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组(GSPE组),2组的GSPE添加量分别为0、50 mg/g DM底物。每组设置10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组(GSPE组),2组的GSPE添加量分别为0、50 mg/g DM底物。每组设置10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GSPE组的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氨态氮(NH3-N)和甲烷(CH4)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在细菌中,GSPE组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和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古菌中,GSPE组的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甲烷球形菌属(Methanosphaera)和未分类的嗜甲烷菌科(norank_f_Methanomethylophilaceae)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添加50 mg/g DM的GSPE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抑制甲烷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从而降低CH4生成,为开发GSPE作为反刍动物甲烷抑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 瘤胃微生物 瘤胃发酵 甲烷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康乐黄公鸡睾丸氧化损伤的影响
17
作者 丁香 胡威 +4 位作者 李子怡 徐德明 樊庆灿 杨雪 郑文亚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3-104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公鸡睾丸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抗凋亡能力和睾酮合成相关调控分子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0日龄康乐黄公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公鸡睾丸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抗凋亡能力和睾酮合成相关调控分子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0日龄康乐黄公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利用敌草快(DQ)作为氧化应激诱导剂。对照(CON)组和DQ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GSPs),GSPs+DQ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GSPs。各组饲喂相应饲粮30 d后,DQ组和GSPs+DQ组公鸡一次性腹腔注射25 mg/kg BW的DQ,对照组公鸡一次性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2 h后采集各组公鸡睾丸样品。预试期7 d,正试期31 d。结果显示:1)各组之间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DQ组睾丸组织中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半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DQ组相比,GSPs+DQ组睾丸组织中Nrf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DQ组睾丸组织生精小管中的生精细胞排列略为稀疏,生精小管间的睾丸间质细胞密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饲粮中添加GSPs可有效缓解DQ对公鸡睾丸组织结构的氧化损伤。4)与CON组相比,DQ组睾丸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B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DQ组相比,GSPs+DQ组睾丸组织中Bax、Caspase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5)与CON组相比,DQ组睾丸组织中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A1(Cyp11a1)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Hsd3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与DQ组相比,GSPs+DQ组睾丸组织中StAR、Cyp11a1和Hsd3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GSPs可有效缓解DQ诱导的氧化应激对公鸡睾丸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抗凋亡能力和睾酮合成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睾丸 组织结构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睾酮合成相关调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藤原花青素的纯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18
作者 樊力华 李金洲 +4 位作者 李梦琪 周广运 邓青梅 魏江存 陈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55-160,共6页
采用聚酰胺树脂层析法,考察聚酰胺树脂的静态吸附和解吸附能力、动态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等,对当归藤(Embelia parviflora Wall.)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工艺优化,并对纯化后的当归藤原花青素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当归藤原花... 采用聚酰胺树脂层析法,考察聚酰胺树脂的静态吸附和解吸附能力、动态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等,对当归藤(Embelia parviflora Wall.)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工艺优化,并对纯化后的当归藤原花青素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当归藤原花青素纯化工艺为上样浓度1.88~3.21 mg/mL、上样流速2~3 mL/min、聚酰胺动态比吸附量16.05 mg/g、最佳洗脱流速2~3 mL/min。不同解吸液体积分数的洗脱率表现50%乙醇溶液>70%乙醇溶液>30%乙醇溶液>95%乙醇溶液。在抗氧化试验中,当归藤原花青素及原花青素对照品对ABTS+·的清除率及总还原力与维生素C接近,但对DPPH·的清除率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不及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藤(Embelia parviflora Wall.) 原花青素 聚酰胺树脂 纯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颗粒与原花青素协同改善低盐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乳液凝胶的凝胶特性研究
19
作者 望运滔 郭秀琴 +4 位作者 王昱 李胜杰 栗俊广 陈博 白艳红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7,共10页
为探索低盐条件下改善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乳液凝胶性能的新方法,以甲壳素颗粒(Chitin Particles,CP)和水溶性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复合物制备预乳化植物油乳液,再与MP混合制备MP乳液凝胶,研究低盐条件(0.3... 为探索低盐条件下改善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乳液凝胶性能的新方法,以甲壳素颗粒(Chitin Particles,CP)和水溶性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复合物制备预乳化植物油乳液,再与MP混合制备MP乳液凝胶,研究低盐条件(0.3 mol/L NaCl)下MP乳液凝胶的凝胶特性。结果表明:在低盐条件下,CP和PC能协同改善MP乳液凝胶的凝胶特性。CP和PC以3∶2质量比复合制备的CP-PC(3/2)复合物具有更低的界面张力和Zeta-电位,相比单独使用CP,二者复合后所稳定预乳化植物油的液滴更小;用该预乳化植物油制备的CP-PC(3/2)-MP乳液凝胶呈现出更致密的网络结构,且其凝胶强度(226.79 g)和持水力(97.64%)均高于其他样品。因此,由CP与PC联合制备预乳化植物油乳液是改善低盐条件下乳化肉制品品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颗粒 原花青素 乳液凝胶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联合有氧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20
作者 崔晓灿 郭二锋 赵暘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联合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T2DM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GSP组及联合干预组(有氧运动+GS...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联合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T2DM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GSP组及联合干预组(有氧运动+GSP),并将未造模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大鼠进行跑台运动,GSP组大鼠灌胃200 mg/kg GSP,联合干预组大鼠同时进行跑台运动及灌胃操作,8周后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GSP组及联合干预组的逃避潜伏期、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均下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升高;海马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表达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以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升高。与有氧运动组和GSP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的逃避潜伏期、FBG、FINS、LDL-C、TC和TG水平进一步下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进一步升高,HDL-C水平仅显著高于有氧运动组;海马组织MDA含量及Keap1表达进一步下降,GSH-Px和SOD活性、T-AOC以及Nrf2、HO-1表达进一步升高。【结论】有氧运动、GSP及联合干预均能改善T2DM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及Keap1/Nrf2/HO-1信号通路介导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且联合干预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有氧运动 2型糖尿病 学习记忆能力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