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mycoides Ben-1株一个新的膜蛋白的特性研究
1
作者 周玉梅 汪洋 +5 位作者 李媛 邹晓辉 刘素丽 白帆 吴金迪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4-358,共5页
为研究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mycoides(Mmm)Ben-1弱毒疫苗传代致弱的机制,本研究通过比较Mmm Ben-1株和其兔体内传代致弱毒株Ben-470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在Ben-470株中缺失了一个编码16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19 ku)的495 bp的假定蛋... 为研究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mycoides(Mmm)Ben-1弱毒疫苗传代致弱的机制,本研究通过比较Mmm Ben-1株和其兔体内传代致弱毒株Ben-470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在Ben-470株中缺失了一个编码16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19 ku)的495 bp的假定蛋白基因,命名为p588,扩增该基因,并表达重组P588(rP588)蛋白,制备兔抗血清。经细菌膜蛋白不同组份的提取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P588是一种膜蛋白,并且rP588与CBPP国际标准血清呈阳性反应。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rP588对牛肺细胞(EBL)具有明显的粘附作用,并且ELISA试验也证明该蛋白的这种粘附为特异性粘附。上述结果表明P588蛋白是Mmm Ben-1的一个粘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基因P588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PCR检测方法的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辛九庆 高玉龙 +1 位作者 杨婉容 王砚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3-455,共3页
建立了一个可以识别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 (MmmSC)的PCR方法。根据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MmmSC)相关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MC1、MC2和SC1、SC2两对引物。MC1、MC2是一对簇特异性引物 ,用于鉴别丝状支原体族 6个成员 ,对Mm... 建立了一个可以识别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 (MmmSC)的PCR方法。根据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MmmSC)相关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MC1、MC2和SC1、SC2两对引物。MC1、MC2是一对簇特异性引物 ,用于鉴别丝状支原体族 6个成员 ,对MmmSC、MmmLC扩增出与预期结果相符的 4 6 2bp片段 ;而SC1、SC2是针对MmmSC的一对特异性引物 ,只能对MmmSC扩增出 2 77bp的片段 ,经过VspI、Bsp14 3I和Dral三种限制性内切酶鉴定与预期结果相符 ,而不能扩增出MmmLC型Y_goat代表株 ,说明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对MmmSC进行的敏感性试验显示SC1、SC2引物能够检测到 10 0个CFU ,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 PCR检测方法 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中国不同地区分离株脂蛋白Q基因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玉龙 辛九庆 +1 位作者 李媛 王砚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脂蛋白Q(LppQ)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利用PCR扩增方法,从我国不同省区的MmmSC分离株HVRI-Ⅹ、BenⅠ、QingⅠ、MuⅠ和模式株PG1中获得了LppQ基因1303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脂蛋白Q(LppQ)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利用PCR扩增方法,从我国不同省区的MmmSC分离株HVRI-Ⅹ、BenⅠ、QingⅠ、MuⅠ和模式株PG1中获得了LppQ基因1303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证明得到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插入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了HVRI-Ⅹ、BenⅠ、QingⅠ、MuⅠ株和模式株PG1LppQ基因核苷酸序列。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国内4个MmmSC分离株与GenBank公布的LppQ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与模式株PG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3%以上。国内4个MmmSC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3%以上。对HVRIⅩ株LppQ基因氨基酸亲水性和蛋白表面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证实LppQN末端富含亲水氨基酸,比C末端更有可能定位在蛋白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丝状史原体丝状亚种sc 脂蛋白 LppQ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中国分离株分子流行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辛九庆 李媛 +2 位作者 高玉龙 王砚范 钱爱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收集了6个来自不同地方中国历史流行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ycoplasma mycoidessubsp.MycoidesSC,MmmSC)毒株与PG1、Y-goat进行分子特征比较。全菌体蛋白电泳与PG1完全相同,而与Y-goat不同;PCR结果显示6个中国分离株与PG1、Y-goat... 收集了6个来自不同地方中国历史流行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ycoplasma mycoidessubsp.MycoidesSC,MmmSC)毒株与PG1、Y-goat进行分子特征比较。全菌体蛋白电泳与PG1完全相同,而与Y-goat不同;PCR结果显示6个中国分离株与PG1、Y-goat都没有缺失8.84 kb片段;LppB全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与PG1同源性达99%,而与Y-goat同源性很低;多位点基因序列类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es,MST)分析显示与非洲澳大利亚群完全相同。以上证据显示中国CBPP流行株应归属于非洲澳大利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msc PG1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LppC基因的表达纯化
5
作者 李媛 乔祖健 +2 位作者 王亮 张建华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是A类烈性传染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脂蛋白LppC是重要的免疫优势抗原,LppC基因是MmmSC的特异性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MmmSC标准株PG1的LppCN末端基因。将该序列克隆到pMDT-18载体上并测序,用pET32...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是A类烈性传染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脂蛋白LppC是重要的免疫优势抗原,LppC基因是MmmSC的特异性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MmmSC标准株PG1的LppCN末端基因。将该序列克隆到pMDT-18载体上并测序,用pET32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LppCN末端基因长度为644bp,将其与NCBI上发布的Afade株、欧洲群代表株L2比较,它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表明LppC基因在种内高度保守。原核表达结果得到大小为45ku的目的蛋白,用Ni-NTA系统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蛋白,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血清反应,具有免疫学活性,为进一步与LppQ融合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mmmsc) L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脂蛋白Q的N末端定点突变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6
作者 高玉龙 辛九庆 +1 位作者 李媛 王砚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MmmSC HVRI X株中扩增出了LppQ N末端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到pUC18和pUC19上,利用一步重叠延伸PCR突变方法将其66位的TGA突变为TGG,经克隆与序列测定证实突变成功后,...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MmmSC HVRI X株中扩增出了LppQ N末端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到pUC18和pUC19上,利用一步重叠延伸PCR突变方法将其66位的TGA突变为TGG,经克隆与序列测定证实突变成功后,将已突变的LppQ N末端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成功地构建了LppQ N末端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32a-LppQ,为其下一步体外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 脂蛋白 LppQ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6
7
作者 杜永凤 文心田 +2 位作者 曹三杰 肖驰 易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8-621,共4页
本试验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山羊体内分离获得两株支原体Y1和Y2,通过病原分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HA、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等试验,证实Y1和Y2的形态与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和血清学特性分别与模式株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 本试验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山羊体内分离获得两株支原体Y1和Y2,通过病原分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HA、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等试验,证实Y1和Y2的形态与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和血清学特性分别与模式株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和绵羊支原体Y98相接近;动物回归试验成功复制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变化。结果表明Y1和Y2分别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 绵羊支原体 分离 鉴定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洋 李媛 +4 位作者 董惠 张美晶 姜海芳 陈维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9-602,共4页
为鉴别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M.mycoides subsp.mycoides SC),本实验通过优化M.bovis特异性引物pMB81-1/pMB81-2s和MmmSC特异性引物SC1/SC2的退火温度,建立了鉴别M.bovis和MmmSC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 为鉴别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M.mycoides subsp.mycoides SC),本实验通过优化M.bovis特异性引物pMB81-1/pMB81-2s和MmmSC特异性引物SC1/SC2的退火温度,建立了鉴别M.bovis和MmmSC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分别由M.bovis和MmmSC扩增得到528bp和270bp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M.bovis和MmmSC培养物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6cfu/mL和105cfu/m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无乳支原体代表株PG2、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代表株Y-goat、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绵羊支原体Y-98、猪鼻支原体BST-7、巴氏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与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 双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萍 储岳峰 +2 位作者 高鹏程 贺英 逯忠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不同条件下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进行培养,通过PPLO精氨酸培养基、牛心汤培养基、MEM-KM2培养基以及不同种类动物血清和同一动物不同浓度血清,从生长滴度、生长速度、培养基来源、造价各个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加100 mL/L马血清的... 在不同条件下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进行培养,通过PPLO精氨酸培养基、牛心汤培养基、MEM-KM2培养基以及不同种类动物血清和同一动物不同浓度血清,从生长滴度、生长速度、培养基来源、造价各个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加100 mL/L马血清的MEM-KM2培养基更适合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培养,它的生长滴度可达109,所需时间只为5 d,并且配置方便,价格合理。这一结果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原的大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 生长条件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