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an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Sr_(0.6)Ba_(0.4)Nb_2O_6 Micro-rods Synthesized by Molten-Salt Method
1
作者 Zhang Guangbin Hu Chengchao +1 位作者 Shi Yangguang Shi Dani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8年第3期432-436,共5页
Sr0.6 Ba0.4 Nb2 O6 micro-rods are prepared by the molten-salt method with K2 SO4,KCl-K2 SO4,and KCl as fluxes.It reveals that the Sr0.6 Ba0.4 Nb2 O6 synthesized with KCl as a flux exhibits a single phase with tetragon... Sr0.6 Ba0.4 Nb2 O6 micro-rods are prepared by the molten-salt method with K2 SO4,KCl-K2 SO4,and KCl as fluxes.It reveals that the Sr0.6 Ba0.4 Nb2 O6 synthesized with KCl as a flux exhibits a single phase with tetragonal tungsten bronze structure.The measurement of X-ray diffraction indicates that the Sr0.6 Ba0.4 Nb2 O6 micro-rods synthesized at 1 300℃are anisotropic.The morphology of the powers is examin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It reveals that the length-diameter ratio of Sr0.6 Ba0.4 Nb2 O6 micro-rod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from 900℃to 1 300℃.At 1 300℃,the rod possesses a large length-diameter ratio of 8∶1.Moreover,the analysis of the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single micro-rods using apiezo-response force microscope indicates that the domains of the material are arranged along its radial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0.6Ba0.4Nb2O6 micro-rods molten salt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imaging piezoresponse force microscope(PFM)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防熔融金属飞溅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林娜 柯亚宁 +2 位作者 马军 孙博 乔春侠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72-76,共5页
为提高织物防熔融金属飞溅性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防熔融金属飞溅性能测试原理,对比了国内外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测试标准的差异,研究了检测过程中测试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湿后试样在测试环境中放置的时长、末尾熔融半凝固金属液坠... 为提高织物防熔融金属飞溅性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防熔融金属飞溅性能测试原理,对比了国内外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测试标准的差异,研究了检测过程中测试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湿后试样在测试环境中放置的时长、末尾熔融半凝固金属液坠落黏附样品的程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测试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测试环境温度会对面料的测试结果产生影响;调湿后的试样在测试环境中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测试结果;阻止末尾熔融半凝固金属液坠落到试样上可提高检测效率。认为:控制测试环境温度、调湿后的试样暴露时长不超过3 min、将末尾熔融半凝固金属液计入剩余金属质量中可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效率,并建议建立标准评判样照,为熔融金属等级评定提供更准确、统一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防熔融金属飞溅 检测方法 测试环境 暴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a molten salt frozen wall in the process of fluoride volatility of uranium 被引量:1
3
作者 Jin-Hao Zhou Ji-Lin Tan +2 位作者 Bo Sun Qiang Dou Qing-Nuan L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38-146,共9页
The fluoride volatility method (FVM) is a technique tailored to separate uranium from fuel salt of molten salt reactors. A key challenge in R&D of the FVM is corrosio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molten salt and corros... The fluoride volatility method (FVM) is a technique tailored to separate uranium from fuel salt of molten salt reactors. A key challenge in R&D of the FVM is corrosio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molten salt and corrosive gases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is work, a frozen-wall technique was proposed to produce a physical barrier betwee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corrosive reactants.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frozen wall against molten salt was assessed using FLiNaK molten salt with introduced fluorine gas, which was regarded as a simulation of the FVM process. SS304, SS316L, Inconel 600 and graphite were chosen as the test samples. The extent of corros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an analysis of weight los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ies. All four test samples suffered severe corrosion in the molten salt phase with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s: Inconel 600>SS316L>graphite>SS304. The presence of the frozen wall could protect materials against corrosion by molten salt and corrosive gases, and compared with materials exposed to molten salt, the corrosion rates of materials protected by the frozen wall were decreased by at leas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ten SALT reactors FLUORIDE VOLATILITY method Corrosion FROZEN wall Protective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辅助合成硼化铪工艺研究
4
作者 喻冲 刘灿 +1 位作者 蒲依然 吴昊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氧化铪和碳化硼为原料,采用氯化钠为熔盐介质,通过硼/碳热还原法合成了纯度较高的硼化铪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合成工艺参数以及原料配比对材料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钠...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氧化铪和碳化硼为原料,采用氯化钠为熔盐介质,通过硼/碳热还原法合成了纯度较高的硼化铪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合成工艺参数以及原料配比对材料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钠为熔盐介质时,氧化铪在1300℃的合成温度下开始转化为硼化铪,其温度远低于传统的硼化铪合成所需温度。在硼过量20%,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400℃和2 h所制备的硼化铪粉体纯度较高,X射线衍射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硼化铪结晶峰,且在扫描电镜中可以观察到紧密团聚形貌的硼化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硼化铪 熔盐法 硼/碳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0.2)Ti_(0.2)Nb_(0.2)Ta_(0.2)V_(0.2))C高熵陶瓷的低温制备及吸波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昊 黄宗玥 +1 位作者 张妍彬 魏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寻求具有良好耐高温及力学性能的新型陶瓷材料是吸波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高熵碳化物陶瓷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好等优点,但合成温度高且吸波性能研究较少,限制了其在高温吸波材料领域的应用。本工作采用熔盐法合成了多晶岩盐... 寻求具有良好耐高温及力学性能的新型陶瓷材料是吸波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高熵碳化物陶瓷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好等优点,但合成温度高且吸波性能研究较少,限制了其在高温吸波材料领域的应用。本工作采用熔盐法合成了多晶岩盐晶型(Si_(0.2)Ti_(0.2)Nb_(0.2)Ta_(0.2)V_(0.2))C高熵碳化物陶瓷,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吸波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样品的衍射峰逐渐锐化,吸波性能明显提高。当反应温度为1500℃时,3.72 GHz时最低反射损耗达-34.68 dB;与已报道的高熵碳化物陶瓷相比,在相同的有效吸收带宽(2.3 GHz)下,涂层厚度减少了13.3%(1.5 mm降低到1.3 mm),其介电损耗主要来源于极化损耗和导电损耗。本工作制备的高熵碳化物陶瓷可以为研究制备新型环境适应、耐高温、抗冲击的高性能单相吸波材料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碳化物陶瓷 吸波材料 吸波性能 介电损耗 熔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法天然气裂解制石墨烯工艺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覃莉 何阳东 +5 位作者 陈昌武 杨汉杰 杨威 高华 邬娅洁 贺云豪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2,共8页
目的采用熔融法天然气裂解技术将天然气中的碳元素转化为高价值碳材料——石墨烯,结合可再生能源供能,可实现整个工艺零碳排放且副产氢。为进一步实现天然气的低碳、高值化利用,有必要对熔融法天然气裂解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熔融... 目的采用熔融法天然气裂解技术将天然气中的碳元素转化为高价值碳材料——石墨烯,结合可再生能源供能,可实现整个工艺零碳排放且副产氢。为进一步实现天然气的低碳、高值化利用,有必要对熔融法天然气裂解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熔融法天然气裂解制石墨烯工艺的反应机理、熔融介质研发进展与裂解反应器设计等,并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公司)熔融法所产石墨烯粉体为样本,对其进行分析表征与应用研究。结果在熔融法天然气裂解实验中发现:高温和高含量原料气有助于提升石墨烯生长的速度和转化率,石墨烯出现厚度增大的现象。西南油气田公司通过对熔融催化体系进行改性,降低裂解反应温度和提高原料气进气含量,成功制得少层石墨烯,提升了石墨烯产量。结论根据应用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西南油气田公司所产石墨烯粉体可在导热、防腐、导电与封堵液等应用领域进行开发。此外,加强裂解反应器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石墨烯行业标准编制将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综合利用 熔融法 天然气裂解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La_(0.6)Sr_(0.4)Co_(0.2)Fe_(0.8)O_(3)敏感电极在NO_(2)传感器中的应用
7
作者 孟德凯 刘永光 +2 位作者 王岭 戴磊 孟维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92,共8页
本文通过熔盐法分别在KCl、NaCl和KCl-NaCl体系中合成了钙钛矿材料La_(0.6)Sr_(0.4)Co_(0.2)Fe_(0.8)O_(3)(LSCF),并以其为敏感电极,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组装成阻抗型NO2传感器,研究了不同合成体系对传感器敏感性能的影响... 本文通过熔盐法分别在KCl、NaCl和KCl-NaCl体系中合成了钙钛矿材料La_(0.6)Sr_(0.4)Co_(0.2)Fe_(0.8)O_(3)(LSCF),并以其为敏感电极,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为固体电解质组装成阻抗型NO2传感器,研究了不同合成体系对传感器敏感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LSCF敏感电极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合成LSCF材料的粒径与熔盐体系的熔点相关,并且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发现,通过KCl体系可以制备表面Sr含量较低的LSCF,从而提高了电导率。敏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在400℃~550℃有良好的响应恢复特性,其中基于KCl熔盐体系制备的LSCF为敏感电极的传感器表现出最高的灵敏度(15.75°/十),并对CH_(4)、CO_(2)、H_(2)、NH_(3)和NO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NO_(2)传感器 阻抗谱型 钙钛矿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法制备的前驱体对g-C_(3)N_(4)结构及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史乃申 于清波 +2 位作者 李玉琦 潘佳 任欣欣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通过以水溶液法制备的氯化钠改性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研究不同氯化钠加入量对熔融盐法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的光催化模拟实验,表明当氯化钠添加量为1 g时,煅烧产... 通过以水溶液法制备的氯化钠改性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研究不同氯化钠加入量对熔融盐法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的光催化模拟实验,表明当氯化钠添加量为1 g时,煅烧产物GCN-1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其一级降解速率常数为0.01112 min^(-1),约为原始氮化碳的1.53倍。这可能由于水溶液制备的氯化钠改性三聚氰胺前驱体的晶体结构的改变,引起煅烧后氮化碳结晶性的增强,进而有助于电荷的快速传输,使得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增强,从而增强了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法 石墨相氮化碳 熔融盐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与相场法的激光选区熔化数值模拟
9
作者 常珂 梁晨光 易敏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36,共7页
在激光选区熔化制造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特征明显,涉及传热、相变、熔池流动以及晶粒生长等复杂的物理现象,给质量调控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基于离散元法与相场法,提出了集成粉床-熔池-微结构演化的计算框架,实现激光选区熔化的高保真... 在激光选区熔化制造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特征明显,涉及传热、相变、熔池流动以及晶粒生长等复杂的物理现象,给质量调控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基于离散元法与相场法,提出了集成粉床-熔池-微结构演化的计算框架,实现激光选区熔化的高保真数值模拟。首先,采用离散元模拟了辊筒铺粉过程,讨论了铺粉工艺参数对粉床质量的影响;其次,提出了热-流-微结构耦合的非等温相场模型,验证了相场模拟计算研究熔池气液两相流动行为的可行性,并研究了反冲压力和马兰戈尼效应对熔池行为的影响;最后,实现了铺粉-单层扫描的全过程仿真,再现了激光选区熔化过程中熔池的流动、凝固以及晶粒演化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铺粉 相场法 熔池 微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燃烧制备纳米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马姣 钱志慧 +3 位作者 朱琴 白玮 郭昱娇 郭俊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42,共7页
采用熔盐燃烧法在300℃、400℃、500℃和600℃下燃烧反应1h,然后经650℃焙烧3h,制得4种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所制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的原有立方尖晶石结构均没有被改变,随燃烧反应温度递增,粒... 采用熔盐燃烧法在300℃、400℃、500℃和600℃下燃烧反应1h,然后经650℃焙烧3h,制得4种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所制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的原有立方尖晶石结构均没有被改变,随燃烧反应温度递增,粒径略微增大,由纳米类球形颗粒变为亚微米多面体类球形颗粒。其中,燃烧反应优化温度500℃制备的LiN_(i0.05)Mn_(1.95)O_(4)正极材料为纳米级多面体类球形颗粒,电化学性能优良,在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和1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分别是103.8mAh/g和90.3%,而5C和更高倍率10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8.4mAh/g和88.2mAh/g,分别经500和1000次循环后仍有79.0%和76.1%的容量保持率。该材料具有较小的表观活化能(25.7kJ/mol)及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3.54×10^(-16)cm^(2)/s)。Ni掺杂提高了循环过程中LiMn 2O 4晶体结构稳定性,抑制了Jahn-Teller畸变,适宜的燃烧反应温度可制备纳米级颗粒样品,提升其高倍率容量和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2)O_(4) 熔盐燃烧法 镍掺杂 JAHN-TELLER畸变 纳米尺寸 高倍率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燃烧产物辐射特性预示方法及分布规律
11
作者 郝雪帆 李伟 +1 位作者 曹涛锋 张虎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介质辐射传热对含金属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热环境影响显著。建立精确、高效的参与介质辐射特性预示方法是对发动机内部热环境进行精细数值预示的重要前提。针对发动机内的熔融氧化铝颗粒和多组分燃气,分别基于Mie理论和逐线计算法... 介质辐射传热对含金属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热环境影响显著。建立精确、高效的参与介质辐射特性预示方法是对发动机内部热环境进行精细数值预示的重要前提。针对发动机内的熔融氧化铝颗粒和多组分燃气,分别基于Mie理论和逐线计算法建立了其辐射特性精细计算方法,结合数据插值方法和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总体模型构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产物辐射特性快速预示方法。计算得到了HIPPO喷管内部燃烧产物辐射特性参数的一维分布特性,研究了燃烧温度、压强及推进剂铝含量对喷管内燃烧产物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和喷管喉部之间颗粒对燃烧产物吸收系数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而燃气的贡献可忽略;在喷管扩张段,燃气对吸收系数的贡献逐渐显著;在喷管出口处,燃气对吸收系数的贡献不可忽略;燃烧室温度和推进剂铝含量的升高、燃烧室压强的降低均会导致燃气对辐射传热贡献比例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燃烧产物 熔融颗粒 燃气 辐射特性 预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u-Zr三元合金熔盐电解精炼过程模拟
12
作者 王赛 林如山 +2 位作者 张磊 杜雨昕 陈志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3-562,I0002,共11页
电解精炼干法后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具有高燃耗、高钚含量、强放射性等特点的快堆乏燃料,是快堆乏燃料后处理的关键环节和现实技术选择。基于电化学理论及向后差分法,建立了U-Pu-Zr三元合金电解精炼过程模型,模拟各元素在电极附近的溶解... 电解精炼干法后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具有高燃耗、高钚含量、强放射性等特点的快堆乏燃料,是快堆乏燃料后处理的关键环节和现实技术选择。基于电化学理论及向后差分法,建立了U-Pu-Zr三元合金电解精炼过程模型,模拟各元素在电极附近的溶解沉积行为,分析不同传质系数及熔盐中初始铀离子浓度下的电极电势、各元素分电流及物料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传质系数影响阳极铀钚共溶解与阴极铀锆共沉积过程中各元素的电流分配,增大传质系数可减少电能损耗;当熔盐中初始铀离子质量分数低至0.073%时,电解精炼反应45 min后阴极电位低于钚的表观氧化还原电位,钚开始在固体阴极与铀发生共沉积,两种元素的沉积呈竞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后处理 熔盐电解精炼 电化学 传质系数 数学模型 向后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化学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化章 李小年 +2 位作者 胡樟能 岑亚青 傅冠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各类铁氧化物 ,用 XRD分析了熔融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EOS考察了熔融体凝固 -冷却速率对助催化剂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大气气氛中的高温熔融法不能制取 Fe2 O3和化学计量比的 Fe O,前者会发生分解反应 ,后者会...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各类铁氧化物 ,用 XRD分析了熔融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EOS考察了熔融体凝固 -冷却速率对助催化剂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大气气氛中的高温熔融法不能制取 Fe2 O3和化学计量比的 Fe O,前者会发生分解反应 ,后者会发生歧化反应 ;在 1 .333≤ n( O) /n( Fe) <1 .38范围时 ,可以制取Fe3O4或非化学计量比的 Fe3- y O4;在 1 .1 1 <n( O) /n( Fe) <1 .333范围时 ,可以制取 Fe3O4和 Fe O的混合氧化物 ;在 1 .0 4 5 <n( O) /n( Fe) <1 .1 1 1范围 ,平均冷却速度大于 2 0℃ /min时 ,可以制取非化学计量比的氧化亚铁 Fe1 - x O,即维氏体 .Fe1 - x O基催化剂的制备必须采用物理熔融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工艺 .凝固冷却速度对抑制氧化亚铁的氧化反应和歧化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催化剂 制备化学 熔融法 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在无机材料粉体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雪冬 朱伯铨 汪厚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7,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无机材料粉体的制备方法—熔盐法,以及该方法的部分应用。以该方法制备无机材料粉体操作简便,合成温度较其它合成方法低,合成的产物纯度高,各组分配比准确,无偏析,且通过调整原料与盐的比例、熔盐的种类以及合成温度还可... 介绍了一种新的无机材料粉体的制备方法—熔盐法,以及该方法的部分应用。以该方法制备无机材料粉体操作简便,合成温度较其它合成方法低,合成的产物纯度高,各组分配比准确,无偏析,且通过调整原料与盐的比例、熔盐的种类以及合成温度还可以控制粉体颗粒的形貌与尺寸。认为该方法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无机材料粉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Bi_4Ti_3O_(12)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峰 张昌松 +1 位作者 张慧君 田长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采用NaCl-KCl熔盐法制备了各向异性的Bi4Ti3O12粉体和陶瓷,研究了熔盐含量对粉体尺寸、形貌以及陶瓷的显微组织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熔盐法可制备出纯Bi4Ti3O12相的粉体和陶瓷,随熔盐含量增加,钛酸铋粉体尺寸及各向异性... 采用NaCl-KCl熔盐法制备了各向异性的Bi4Ti3O12粉体和陶瓷,研究了熔盐含量对粉体尺寸、形貌以及陶瓷的显微组织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熔盐法可制备出纯Bi4Ti3O12相的粉体和陶瓷,随熔盐含量增加,钛酸铋粉体尺寸及各向异性的程度明显增大;烧结后的Bi4Ti3O12陶瓷晶粒呈片状,且随熔盐含量的增加,钛酸铋陶瓷产生织构;对陶瓷介电性能的研究表明随熔盐含量增加,钛酸铋陶瓷的绝缘电阻率和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 熔盐法 织构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中熟化处理提高BiFeO_3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尚梅 庞广生 +2 位作者 李春光 黄玉亮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30-1832,共3页
The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FeO3 can be enhanced by treating in LiNO3 molten salt. BiFeO3 is prepared by pyrolysis of tartaric acid complex. The as-prepared BiFeO3 is mixed with LiNO3 salt by ball m... The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FeO3 can be enhanced by treating in LiNO3 molten salt. BiFeO3 is prepared by pyrolysis of tartaric acid complex. The as-prepared BiFeO3 is mixed with LiNO3 salt by ball milling for 4 h with the molar ratio 12∶1 of LiNO3 to BiFeO3. The mixture was heated at 270 ℃ for 12 h, and LiNO3 was removed from the product by washing with distilled water. Th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decoloratation of Congo red aqueous solution. After heating in LiNO3 molten salt, the decoloratation of Congo red aqueous solut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31.6% to 95.4%.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s attributed to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BiFeO3 by treating in LiNO3 molten S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融盐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片状钛酸铋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昌松 高峰 +1 位作者 杨祖培 田长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9-31,35,共4页
采用NaCl-KCl熔盐法制备了生长各向异性的片状Bi4Ti3O12粉体。研究了预烧温度及熔盐含量对粉体形貌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750℃预烧所得Bi4Ti3O12粉体为单一的钙钛矿型结构,随熔盐含量的增加,Bi4Ti3O12粉粒的尺寸及生长的各向异... 采用NaCl-KCl熔盐法制备了生长各向异性的片状Bi4Ti3O12粉体。研究了预烧温度及熔盐含量对粉体形貌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750℃预烧所得Bi4Ti3O12粉体为单一的钙钛矿型结构,随熔盐含量的增加,Bi4Ti3O12粉粒的尺寸及生长的各向异性程度均有所增大,预烧温度的增加也促进了粉粒的生长,获得明显生长各向异性的钛酸铋粉体的最佳预烧温度为950~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 熔盐法 预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生长ZnO单晶颗粒的机制与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海林 唐少龙 +4 位作者 陈翌庆 贾冲 石敏 许育东 都有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4-649,共6页
文章采用熔盐法生长ZnO颗粒,研究了颗粒生长机制以及合成条件对于颗粒晶体质量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熔盐法生长的ZnO颗粒为单晶,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其生长机制由Ostwald熟化生长和取向联结生长2种机制组成;此外,煅烧条件对于颗... 文章采用熔盐法生长ZnO颗粒,研究了颗粒生长机制以及合成条件对于颗粒晶体质量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熔盐法生长的ZnO颗粒为单晶,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其生长机制由Ostwald熟化生长和取向联结生长2种机制组成;此外,煅烧条件对于颗粒的晶体质量和发光性能均具有很大影响;Ar气负压条件下的高温煅烧有助于提高颗粒整体的结晶质量,但同时也会在颗粒内引入氧空位缺陷,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绿光发射性能;而ZnO颗粒在空气常压条件下煅烧虽然可以减少氧空位缺陷,但是其较快的生长速率却会在颗粒内引入应力和其他缺陷,从而降低颗粒的晶体质量,造成其发光性能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ZnO颗粒 生长机制 拉曼光谱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N/石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相变传热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国庆 张江云 +1 位作者 王长宏 饶中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9-112,共4页
针对石蜡作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存在导热系数小、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熔融浸渍法配备纳米AlN/石蜡复合材料。通过XRD、DSC(TG)、SEM、闪光法对材料表观形貌和热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AlN的添加使石蜡的熔点略有降低,导热系... 针对石蜡作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存在导热系数小、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熔融浸渍法配备纳米AlN/石蜡复合材料。通过XRD、DSC(TG)、SEM、闪光法对材料表观形貌和热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AlN的添加使石蜡的熔点略有降低,导热系数在35℃时达到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复合材料相变潜热减小,但材料整体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氮化铝 石蜡 复合材料 熔融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VO4:Sm3+红色发光材料的熔盐法合成与光谱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蓉 梁玉军 +2 位作者 吴晓勇 李永周 公衍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7-2130,共4页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YVO4∶Sm3+红色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样品为具有锆石结构的YVO4相;测定了样品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分析了不同的掺杂浓度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盐法合成的样品均...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YVO4∶Sm3+红色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样品为具有锆石结构的YVO4相;测定了样品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分析了不同的掺杂浓度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盐法合成的样品均可以产生Sm3+的特征发射,但是与其它方法相比,熔盐法合成样品位于647 nm处Sm3+的4G5/26-H9/2发射明显得到加强,从而使得样品发出明亮的红光,而不是其它合成方法获得的橙色光.当掺杂浓度为1%(摩尔分数)且在500℃下烧结5 h后,熔盐法得到的YVO4∶Sm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VO4∶Sm3+ 熔盐法 发光材料 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