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中间硝基苯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欢 叶小鹤 +2 位作者 陈黎明 陆嘉星 何鸣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6-329,共4页
在 [EMIM]Br体系中 ,以玻碳为工作电极 ,铂丝为辅助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研究了间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量法 ,研究了扫描速度、温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其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求得扩散系数 D为 9.1 84&... 在 [EMIM]Br体系中 ,以玻碳为工作电极 ,铂丝为辅助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研究了间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量法 ,研究了扫描速度、温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其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求得扩散系数 D为 9.1 84× 1 0 - 7cm2 /s,传递系数α为 0 .3 7,证明了在 [EMIM]Br体系中 ,此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EmIm]Br) 循环伏安法 计时电量法 间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计算)法同时测定邻硝基酚、间硝基酚或对硝基酚二元混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8
2
作者 汤晓东 孙红霞 +1 位作者 陈明 徐嘉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1-474,共4页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作图 )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邻、间硝基酚 ,邻、对硝基酚和间、对硝基酚的三种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 ,取得了满意结果。另外 ,...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作图 )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邻、间硝基酚 ,邻、对硝基酚和间、对硝基酚的三种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 ,取得了满意结果。另外 ,还比较了单位质量浓度的除数因子与一般除数因子在测量该 3种二元混合物时的方法灵敏度 ,证明用单位质量浓度溶液标准光谱作除数因子时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 测定 邻硝基酚 间硝基酚 对硝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还原间硝基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黎明 杜艳芳 +2 位作者 王欢 陆嘉星 何鸣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73-675,共3页
研究了碳酸钠电解液中间硝基苯酚电解合成间氨基苯酚过程中电解质浓度、间硝基苯酚浓度、电位、温度、通电量等因素的影响。反应的最佳条件为,c(间硝基苯酚)=0 014mol/L,电位控制在-0 95V,温度控制在40℃,c(Na2CO3)=0 2mol/L,通以理论电... 研究了碳酸钠电解液中间硝基苯酚电解合成间氨基苯酚过程中电解质浓度、间硝基苯酚浓度、电位、温度、通电量等因素的影响。反应的最佳条件为,c(间硝基苯酚)=0 014mol/L,电位控制在-0 95V,温度控制在40℃,c(Na2CO3)=0 2mol/L,通以理论电量,间氨基苯酚的产率为80 2%,电流效率为8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氨基苯酚 间硝基苯酚 电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驱油体系中碱度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被引量:3
4
作者 何丽君 蔡青松 +3 位作者 刘霞 蒋生祥 翁蕊 杨普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9,共3页
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 ,以酸碱指示剂———间硝基酚溶液作载流 ,实现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碱的测定 ;该法可测定10~600mg/LNaOH(强碱),20~1400mg/LNa2CO3(弱碱);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LNaOH ,1mg/LNa2CO3;对含量为200mg/L的样品测定6... 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 ,以酸碱指示剂———间硝基酚溶液作载流 ,实现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碱的测定 ;该法可测定10~600mg/LNaOH(强碱),20~1400mg/LNa2CO3(弱碱);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LNaOH ,1mg/LNa2CO3;对含量为200mg/L的样品测定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NaOH) ,0.5%(Na2CO3);测定速率每小时达94个样 ;该法也适用于其它无机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驱油体系 碱度 流动注射分析 分光光度法 间硝基酚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除数因子-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计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汤晓东 徐嘉凉 +1 位作者 孙红霞 陈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6-300,共5页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双除数因子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三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在邻硝基酚、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三元混合物同时测定中的应用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另外 ,还比较了单...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双除数因子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三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在邻硝基酚、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三元混合物同时测定中的应用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另外 ,还比较了单位浓度的除数因子与一般除数因子在测量邻硝基酚、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三元混合物时的方法灵敏度 ,证明用单位浓度溶液标准光谱作除数因子时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除数因子-比光谱导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邻硝基酚 间硝基酚 对硝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 被引量:8
6
作者 郝俊英 任守信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了水样中含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的混合体系 ,在 0 1mol·l- 1 乙二胺 0 5mol·l- 1 氯化铵 (pH =8 5 0 )底液中于 - 0 5 0V和 - 0 69V (vsAg/AgCl)处出现两个灵敏度高且互不干扰的吸附波 .间硝基... 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了水样中含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的混合体系 ,在 0 1mol·l- 1 乙二胺 0 5mol·l- 1 氯化铵 (pH =8 5 0 )底液中于 - 0 5 0V和 - 0 69V (vsAg/AgCl)处出现两个灵敏度高且互不干扰的吸附波 .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分别在 4 0× 1 0 - 7— 8 0×1 0 - 5mol·l- 1 和 2 0× 1 0 - 7— 4 0× 1 0 - 5mol·l- 1 范围内与峰电流ip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分别为 8 0× 1 0 - 8mol·l- 1 和 6 0× 1 0 - 8mol·l- 1 .本法可用于环境废水中微量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的同时测定 .另外 ,对双组分体系的吸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作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法 间硝基酚 对硝基酚 水环境 表面活性剂 电毛细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nO_2/TiO_2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降解间-硝基苯酚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传高 王凤武 +1 位作者 徐迈 方文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用电化学方法在乙二醇溶液中制备锡、钛醇盐配合物Sn0.75Ti(OCH2CH2OH)(7-x),将电解液水解、干燥后在400℃煅烧2 h,得到纳米级SnO2/TiO2粉体。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对电解产物进行测试,纳米SnO2/TiO2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 用电化学方法在乙二醇溶液中制备锡、钛醇盐配合物Sn0.75Ti(OCH2CH2OH)(7-x),将电解液水解、干燥后在400℃煅烧2 h,得到纳米级SnO2/TiO2粉体。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对电解产物进行测试,纳米SnO2/TiO2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在有机体系电解得到的纳米SnO2/TiO2粉体颗粒分散较理想,粒径在100~200 nm。再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钛丝表面得到纳米SnO2/TiO2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电极在酸性溶液和间-硝基苯酚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和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TiO2掺杂SnO2电极的氧化峰电流达到143×10-3A/cm2,氧化还原峰电位差明显减小,催化降解间-硝基苯酚的COD去除率达到86.1%,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盐配合物 纳米SNO2 TiO2电极 电催化 间-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氟-4-硝基苯酚的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天永 夏文娟 +2 位作者 王昭 池立峰 卢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507,510,共4页
研究了含氟中间体3-氟-4-硝基苯酚(FNP)的合成,由间氟苯胺经重氮化、水解、硝化及异构体分离制得。间氟苯胺重氮盐在CuSO4和硫酸介质中,用反应蒸馏技术,水解制得间氟苯酚,收率85%,质量分数95%;间氟苯酚硝化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把副产物3... 研究了含氟中间体3-氟-4-硝基苯酚(FNP)的合成,由间氟苯胺经重氮化、水解、硝化及异构体分离制得。间氟苯胺重氮盐在CuSO4和硫酸介质中,用反应蒸馏技术,水解制得间氟苯酚,收率85%,质量分数95%;间氟苯酚硝化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把副产物3-氟-6-硝基苯酚有效除去,再经乙醚萃取、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饱和NaHCO3水溶液洗涤、Na2CO3水溶液中和成盐、酸化、乙醚萃取等后处理,得到质量分数99.6%的FNP,收率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氟4-硝基苯酚 间氟苯胺 间氟苯酚 硝化 重氮化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硝基酚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季鏻盐
9
作者 姜晨竞 吴玉勇 +2 位作者 方程冉 何若 沈东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2,共6页
依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染料反应的特征,建立以间硝基酚为显色剂测定水中微量季鏻盐的新方法;通过对该测定体系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最佳测定条件为:反应时间10 min,氢氧化钠用量2.00 mL,间硝基酚1.50 mL,萃取时间10 min,检测波长4... 依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染料反应的特征,建立以间硝基酚为显色剂测定水中微量季鏻盐的新方法;通过对该测定体系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最佳测定条件为:反应时间10 min,氢氧化钠用量2.00 mL,间硝基酚1.50 mL,萃取时间10 min,检测波长432 nm.本方法测定季鏻盐含量的线性范围为4.00~36.00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检出限为0.57 mg·L-1;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广泛地用于水中微量季鏻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鏻盐 间硝基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浊点萃取-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井水中痕量硝基苯酚位置异构体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佳 侯文欣 +1 位作者 程晓昆 杨更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38-7339,7341,共3页
[目的]为测定井水中痕量硝基苯酚位置异构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浊点萃取进行预处理,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萃取物进行检测。[结果]选择浓度为0.5%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pH 1.5,添加浓度0.020 g/ml NaCl,同时添加浓度0.2 mol/L NaO... [目的]为测定井水中痕量硝基苯酚位置异构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浊点萃取进行预处理,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萃取物进行检测。[结果]选择浓度为0.5%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pH 1.5,添加浓度0.020 g/ml NaCl,同时添加浓度0.2 mol/L NaOH溶液100μl,40℃时加热20min条件下双浊点萃取-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井水中痕量硝基苯酚位置异构体,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在0.000 2~0.005 0 mg/ml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可达9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消除了富集相中表面活性剂对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分析结果准确,且对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浊点萃取 毛细管电泳 邻硝基苯酚 间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铝柱撑蒙脱石材料结合态Fe(Ⅱ)对邻硝基苯酚的还原转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观燕 何广平 +3 位作者 吴宏海 赵丹 杜可清 管玉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3-900,共8页
通过铝盐与蒙脱石(Na-Mt)反应制备了铝柱撑蒙脱石(Al-Mt),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在不同温度(200~600℃)下煅烧获得的铝柱撑蒙脱石产物(At-Mt-X)进行表征。探讨Fe(Ⅱ)与Al-Mt-X所形成的复合系统对邻硝... 通过铝盐与蒙脱石(Na-Mt)反应制备了铝柱撑蒙脱石(Al-Mt),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在不同温度(200~600℃)下煅烧获得的铝柱撑蒙脱石产物(At-Mt-X)进行表征。探讨Fe(Ⅱ)与Al-Mt-X所形成的复合系统对邻硝基苯酚(2-NP)的吸附-还原降解行为,包括铝柱撑蒙脱石的煅烧温度、煅烧铝柱撑蒙脱石的表面酸位变化以及溶液pH值等条件对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煅烧铝柱撑蒙脱石表面酸性位点会逐渐减少,使得其对Fe(Ⅱ)的还原性能增强;煅烧温度高于500℃时,煅烧改性产物与Fe(Ⅱ)形成的Fe(Ⅱ)/煅烧铝柱撑蒙脱石复合系统显著提高了Fe(Ⅱ)物种的还原活性,因而有效增强对2-NP的还原降解。此外,Fe(Ⅱ)/煅烧铝柱撑蒙脱石复合系统对2-NP的还原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观速率常数(k)随pH值和铝柱撑蒙脱石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作为一种功能性矿物材料,煅烧铝柱撑蒙脱石在缺氧环境下能有效促进吸附态Fe(Ⅱ)物种对污染物的还原降解,煅烧温度与pH值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铝柱撑蒙脱石 邻硝基苯酚(2-NP) 还原转化 亚铁离子 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