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射场航班化发射能力建设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文安 吴纯治 陈少将 《宇航总体技术》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航班化发射是构建未来高效航天运输系统的必要前提,是支撑太空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航班化发射运营对发射场能力的需求,开展了能力规划与建设思考。结合航天发射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与航班化发射特征要求,描绘了发射场航班化运营的... 航班化发射是构建未来高效航天运输系统的必要前提,是支撑太空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航班化发射运营对发射场能力的需求,开展了能力规划与建设思考。结合航天发射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与航班化发射特征要求,描绘了发射场航班化运营的4类典型场景。在此基础上,对航班化发射场景下发射场的班次发射能力、火箭回收能力、综合测试检修能力、体系运营能力进行了规划,并从关键技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开展了能力建设的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班化 班次发射 回收复用 发射场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平测发模式下起竖臂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的影响
2
作者 赵静伟 王承尧 +4 位作者 徐瑜 陈振知 朱春艳 常娟 闫学文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提高运载火箭地面风载条件对地面风场较大的发射场的适应性、降低运载火箭设计载荷、减轻火箭结构质量、提高运载效率,针对三平测发模式的特点,开展起竖臂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的影响分析。采用基于广义位移和广义载荷的运载火箭地面风... 为提高运载火箭地面风载条件对地面风场较大的发射场的适应性、降低运载火箭设计载荷、减轻火箭结构质量、提高运载效率,针对三平测发模式的特点,开展起竖臂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的影响分析。采用基于广义位移和广义载荷的运载火箭地面风载计算方法,根据起竖臂的结构特点,量化分析竖臂刚度、支承油缸刚度、抱箍数量及位置因素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的影响程度。起竖臂刚度、抱箍数量和位置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影响较大,提高起竖臂刚度可使根部弯矩降低24.8%,增加Ⅰ级箱间段抱箍可使根部弯矩降低38%,而支承油缸刚度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地面风载 起竖臂 三平测发模式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航路规划的反舰导弹盲目射击攻击模型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卢发兴 吴玲 董银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56-1960,共5页
具备航路规划能力的远程反舰导弹的出现,要求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射击方式.导弹盲目射击的主要思想就是在目标大致位置已知而准确位置未知的情况下发射远程导弹,依靠导弹的火力机动和远距离大扇面搜索,实现对目标散布区的覆盖,实现导弹的... 具备航路规划能力的远程反舰导弹的出现,要求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射击方式.导弹盲目射击的主要思想就是在目标大致位置已知而准确位置未知的情况下发射远程导弹,依靠导弹的火力机动和远距离大扇面搜索,实现对目标散布区的覆盖,实现导弹的自主作战.推导了导弹盲目射击攻击方式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由仿真结果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攻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导弹数量较少或敌对抗火力较强时,所有导弹应朝目标散布中心射击;当目标散布区较大时,应将导弹平均分配给多个瞄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舰导弹 目标瞄准点 射击方式 盲目射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动方式的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模型 被引量:23
4
作者 魏昌全 陈春良 王保乳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为了有效解决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问题,分析了舰载机的出动方式;根据不同出动方式下舰载机所需航空保障组织实施方式的不同,在合理假设、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种出动方式下舰载机的航空保障调度模型,为深入研究舰载机航空保障... 为了有效解决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问题,分析了舰载机的出动方式;根据不同出动方式下舰载机所需航空保障组织实施方式的不同,在合理假设、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种出动方式下舰载机的航空保障调度模型,为深入研究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出动方式 航空保障 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火箭测发模式下发射支持系统设备需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崔浏 郭金刚 +1 位作者 范虹 王明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3,共5页
针对"三垂"、"两平两垂"、"三平"这3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运载火箭测发模式,开展发射支持系统配套研究,从设备技术难度、测发流程、经济性等方面开展对比分析,为后续新型号火箭测发模式的论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测发模式 发射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卵石土大直径双模盾构浅覆土始发技术研究
6
作者 邹坤秘 何磊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98-201,205,共5页
盾构始发是盾构施工工序中的关键一步,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始发竖井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为解决富水卵石土地层大直径双模盾构浅覆土始发,盾构切入土体易发生水土流失、洞门密封效果差、洞门破除困难等问题,结合紫瑞隧道盾构段出... 盾构始发是盾构施工工序中的关键一步,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始发竖井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为解决富水卵石土地层大直径双模盾构浅覆土始发,盾构切入土体易发生水土流失、洞门密封效果差、洞门破除困难等问题,结合紫瑞隧道盾构段出洞端地层情况及施工环境条件,采取“咬合素混凝土桩+袖阀管注浆加固+降水”综合措施进行端头加固;洞口处围护桩钢筋笼全部换用玻璃纤维筋保证盾构的快速安全始发;布置两道延伸钢环止水装置以及配套措施加强密封止水效果,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富水卵石土地层的大直径双模盾构浅覆土始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卵石土地层 大直径 双模盾构 浅覆土 直削洞门 始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火箭“三平”模式水平对接、组装及转载技术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白文龙 贾学军 +1 位作者 吴新跃 王南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9,99,共8页
目前,中国的大型、重型火箭尚未应用过"三平"测发模式,为解决重型火箭"三平"测发模式下水平对接、组装及转载问题,本文在调研国外同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技术方案。其中"平台对接"方案需要的地面设... 目前,中国的大型、重型火箭尚未应用过"三平"测发模式,为解决重型火箭"三平"测发模式下水平对接、组装及转载问题,本文在调研国外同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技术方案。其中"平台对接"方案需要的地面设备配套较少、功能需求较低,同时有利于箭体结构设计及厂房建设,可作为"三平"模式下重型火箭对接组装的优选方案,进而为重型运载火箭测发模式论证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发模式 重型运载火箭 水平对接 水平组装 平台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精确回收滑模动态面控制 被引量:18
8
作者 钱默抒 熊克 王海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9-888,共10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再入垂直着陆阶段,利用滑模动态面控制(SMDSC)技术设计了一个精确垂直回收控制策略。首先考虑运载火箭的燃料消耗、质心变化及转动惯量摄动等特点,建立运载火箭一子级返回段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范数有界...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再入垂直着陆阶段,利用滑模动态面控制(SMDSC)技术设计了一个精确垂直回收控制策略。首先考虑运载火箭的燃料消耗、质心变化及转动惯量摄动等特点,建立运载火箭一子级返回段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范数有界的不确定性和有界连续的未知干扰,设计一个滑模状态观测器和一个自适应参数估计器用于获得其估计值;随后,基于获得的状态估计值和未知参数估计值,设计了一个基于自适应动态面技术的跟踪控制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两种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载火箭垂直返回姿态角跟踪能力。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滑模动态面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滑模观测器 参数估计器 动态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潜射导弹总体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军延 刘维国 汪非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9,34,共4页
导弹总体性能分析是武器装备研制与试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潜射导弹总体性能分析,总结其优点和研制过程中的曲折和收获,提出导弹武器总体设计中的研制规律和借鉴内容,为导弹武器的顶层设计提供科学的技术... 导弹总体性能分析是武器装备研制与试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潜射导弹总体性能分析,总结其优点和研制过程中的曲折和收获,提出导弹武器总体设计中的研制规律和借鉴内容,为导弹武器的顶层设计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性能 发射方式 试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模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海波 张敬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1,共5页
介绍了4种测试发射模式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从多角度重点比较分析了三垂模式和一平二垂模式两种测试发射模式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在海南建设发射场,中国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模式的优选方案。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测试发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射导弹发射方式综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瑞臣 杨海波 孙东平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4期8-12,共5页
潜射导弹的发射方式从水面发射到水下发射,水下发射方式从水平发射、倾斜发射到垂直发射,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潜射弹道导弹水面发射重回视野,这是核作战使用的要求。对潜射导弹每种发射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并举例说明,结合未来作战需求... 潜射导弹的发射方式从水面发射到水下发射,水下发射方式从水平发射、倾斜发射到垂直发射,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潜射弹道导弹水面发射重回视野,这是核作战使用的要求。对潜射导弹每种发射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并举例说明,结合未来作战需求,总结指出潜射导弹发射方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方式 水下发射 水面发射 潜射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串联发射双星的正弦振动试验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志英 石文静 +2 位作者 李伟杰 李友遐 胡照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年第3期280-285,共6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自串联双星的结构设计和验证状态,分析了自串联双星系统的振动试验策略和下凹控制准则,提出了一种标定双星界面载荷的方法,并对此方法在全电推自串联发射双星系统级振动试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 文章简要介绍了自串联双星的结构设计和验证状态,分析了自串联双星系统的振动试验策略和下凹控制准则,提出了一种标定双星界面载荷的方法,并对此方法在全电推自串联发射双星系统级振动试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标定双星界面载荷,并可推广应用于多舱段大型航天器的正弦振动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发射 双星 正弦振动试验 界面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潜艇鱼雷发射装置使用方式初探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清浩 宋汝刚 《鱼雷技术》 201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针对潜艇未来海战中鱼雷攻击隐蔽发射的战术需要,在分析美国现役或即将服役各型潜射鱼雷发射装置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鱼雷发射装置不同发射方式的含义、战术使用特点和时机,总结出设置不同发射方式的目的,并进一步给出了一些对... 针对潜艇未来海战中鱼雷攻击隐蔽发射的战术需要,在分析美国现役或即将服役各型潜射鱼雷发射装置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鱼雷发射装置不同发射方式的含义、战术使用特点和时机,总结出设置不同发射方式的目的,并进一步给出了一些对潜射鱼雷发射装置发展和战术使用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发射装置 发射方式 潜艇 战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性的导弹倾斜发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亮 张妍 +2 位作者 周晓和 袁天元 南宫自军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导弹离轨安全性问题,研究了考虑弹性响应的导弹倾斜发射过程,以及导弹质量特性和发射角度的影响。提出了导弹倾斜发射动力学模型,其中考虑了离轨时刻导弹弹性变形释放产生的弹性响应和动载荷,以及离轨后低速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力,建... 针对导弹离轨安全性问题,研究了考虑弹性响应的导弹倾斜发射过程,以及导弹质量特性和发射角度的影响。提出了导弹倾斜发射动力学模型,其中考虑了离轨时刻导弹弹性变形释放产生的弹性响应和动载荷,以及离轨后低速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力,建立了导弹的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算例研究了导弹离轨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获得了导弹质量特性参数和发射角度对动力学和弹性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导弹离轨前,弹体在重力和前后滑块支撑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在离轨时刻弹性释放,产生弹性响应,使得弹体受到动载荷;导弹质量和惯量对刚体运动影响较大,导弹质量和惯量越大,沉浮运动和俯仰运动响应越大,且分别呈现线性和非线性趋势;发射角度越大,导弹的沉浮运动、俯仰运动以及弹性响应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模态 发射 动载荷 沉浮运动 俯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波模和射线理论的矿井电波传播模型 被引量:9
15
作者 霍羽 徐钊 刘逢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本文提出了电波在煤矿井巷内传播的融合模型:利用波导波模理论修正射线模型,确定巷道内源射线的个数及其离开发射机的方向;通过几何光学基本定律证明矩形巷道内射线传播路径投影的反射定律和夹角定律,推导出射线到达接收天线所在巷道截... 本文提出了电波在煤矿井巷内传播的融合模型:利用波导波模理论修正射线模型,确定巷道内源射线的个数及其离开发射机的方向;通过几何光学基本定律证明矩形巷道内射线传播路径投影的反射定律和夹角定律,推导出射线到达接收天线所在巷道截面的位置、经历的反射次数、路径长度等与射线离开角的关系,以改进主动射线跟踪法,简化计算;运用接收球原理判断各射线经反射后能否到达接收机.经仿真并与实测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波模 射线发射 射线跟踪 射线数量 离开角 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稳定性多速率陀螺组合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建民 张冬梅 +1 位作者 洪良友 李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7-342,共6页
针对运载火箭飞行姿态控制中采用多速率陀螺组合代替单速率陀螺的问题,提出了任意数量速率陀螺组合的斜率计算方法,方法适用于大型运载火箭一级飞行速率陀螺组合姿态控制方式。推导了组合斜率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并将不确定度纳入组合... 针对运载火箭飞行姿态控制中采用多速率陀螺组合代替单速率陀螺的问题,提出了任意数量速率陀螺组合的斜率计算方法,方法适用于大型运载火箭一级飞行速率陀螺组合姿态控制方式。推导了组合斜率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并将不确定度纳入组合系数矩阵的计算当中,从而给出了一套工程实用的多速率陀螺组合姿态控制弹性稳定性策略。利用工程实例说明了组合速率陀螺较单个陀螺的优势。多速率陀螺的使用降低了对全箭模态试验振型斜率选位和斜率测量精度的要求,可为未来运载火箭不开展全箭试验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姿态控制 模态振型斜率 速率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捆绑火箭模态纵向分量对姿控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家文 李道奎 +1 位作者 刘军虎 周建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90-1397,共8页
针对助推段固体捆绑火箭纵-横-扭强耦合的模态特征,在小变形假设下推导了某型固体捆绑火箭姿态动力学模型,系统分析了模态纵向分量对箭体姿态运动和弹性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模态纵向分量对箭体姿态运动影响较小,但会加大速率陀螺特别... 针对助推段固体捆绑火箭纵-横-扭强耦合的模态特征,在小变形假设下推导了某型固体捆绑火箭姿态动力学模型,系统分析了模态纵向分量对箭体姿态运动和弹性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模态纵向分量对箭体姿态运动影响较小,但会加大速率陀螺特别是滚动通道速率陀螺输出信号的高频抖振,这一现象是捆绑火箭因助推器的存在所固有的。模态纵向分量容易和部分"呼吸"模态和扭转模态发生耦合,但对横向弯曲模态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捆绑火箭 纵向模态 纵向振动 扭转振动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多管火箭炮固有频率匹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国梁 李志刚 魏浩 《兵工自动化》 2014年第12期18-21,共4页
为减小火箭炮起始扰动,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某多管火箭炮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计算获得火箭炮各主要部件和全炮的动态特性,采用发射动力学分析得到定向管口初始扰动的相关参数,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初始扰动... 为减小火箭炮起始扰动,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某多管火箭炮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计算获得火箭炮各主要部件和全炮的动态特性,采用发射动力学分析得到定向管口初始扰动的相关参数,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初始扰动影响最大的频率,并利用正交实验法,以固有频率为实验目标,确定对初始扰动贡献最大的部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目的地优化部件,减小起始扰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扰动 模态 发射动力学 快速傅里叶变换 正交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载导弹初始弹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震 吴彤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7,共5页
武装直升机作战多在低空或超低空,所发射的导弹常常掠地飞行,如果导弹初始弹道出现波动,轻则影响命中精度,重则坠地或擦碰障碍物。因此需要对影响初始弹道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设法消除其影响。通过建立导弹运动学、动力学数学模型,构... 武装直升机作战多在低空或超低空,所发射的导弹常常掠地飞行,如果导弹初始弹道出现波动,轻则影响命中精度,重则坠地或擦碰障碍物。因此需要对影响初始弹道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设法消除其影响。通过建立导弹运动学、动力学数学模型,构建了导弹数字仿真环境;建立各种干扰环节的数学模型,并将扰动模型代入导弹仿真环境中进行单项和综合影响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导弹陀螺零位、发动机推力偏心、导弹发射方式、直升机旋翼下洗流场等因素的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初始弹道将出现很大的偏离。提出了消除或减小各种因素影响的途径,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直升机 机载导弹 初始弹道 推力偏心 陀螺零位 下洗流场 发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模式控制的电磁发射蓄电池充电谐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仁 鲁军勇 +3 位作者 龙鑫林 魏静波 柳应全 吴羿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5,共6页
针对电磁发射蓄电池组大倍率快速充电过程中的电网谐波陡增问题,提出多模式模糊滞环控制谐波抑制方法。结合电磁发射混合储能系统的时序串联拓扑结构,说明蓄电池的超大倍率充电应用工况和策略,进而介绍蓄电池充电的拓扑结构,明确谐波的... 针对电磁发射蓄电池组大倍率快速充电过程中的电网谐波陡增问题,提出多模式模糊滞环控制谐波抑制方法。结合电磁发射混合储能系统的时序串联拓扑结构,说明蓄电池的超大倍率充电应用工况和策略,进而介绍蓄电池充电的拓扑结构,明确谐波的来源、特点和产生原因。在分析单台充电机充电时的电网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充电机并充台数、不同充电电流情况下电网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分布规律。设计多模式控制方法的组成方式和切换判据,建立蓄电池充电机、瞬时无功功率检测、谐波抑制、多模式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和试验数据表明:谐波抑制方法能够快速抑制电磁发射蓄电池充电机大规模启停、波动时的谐波陡增问题,补偿效果满足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谐波 蓄电池 多模式控制 有源电力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