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PCA-SENet的晶闸管退化特征提取与表征方法
1
作者 陈权 吴骏 +3 位作者 陈忠 祝琳 郑常宝 黄宇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1-859,共9页
晶闸管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不可逆的性能下降,达到一定阈值后引发电路故障的概率会大幅上升,给特高压系统带来严重风险。为了保证特高压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晶闸管的可靠性分析与退化状态评估尤为重要。通过仿真模拟加速寿命试验获取晶闸... 晶闸管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不可逆的性能下降,达到一定阈值后引发电路故障的概率会大幅上升,给特高压系统带来严重风险。为了保证特高压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晶闸管的可靠性分析与退化状态评估尤为重要。通过仿真模拟加速寿命试验获取晶闸管的通态压降、反向恢复电荷、反向漏电流及反向恢复峰值电流的退化数据。首先通过结合局部均值分解(LMD)和自适应阈值对称小波基(symN)的方法进行降噪预处理,再通过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PCA)与通道域注意力机制(SENet)对退化特征进行提取与融合,最后通过转换函数拟合建立综合退化指标(CDI),实现对晶闸管的退化表征。采用多个指标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DI与退化特征参数及退化时间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 可靠性 特征提取 退化 表征方法 核主成分分析与通道注意力机制(KPCA-SE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维地震数据的火山机构刻画及岩相识别——以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为例
2
作者 顾雯 印兴耀 +3 位作者 邓勇 罗瑛 朱峰 黄剑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五维地震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旅行时间、速度、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属性随方位角的变化,而且炮检距信息与目标地质体的尺度、地层岩性和流体成分等存在相关性,方位角信息则与地层中的断裂、裂缝等的发育特征... 五维地震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旅行时间、速度、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属性随方位角的变化,而且炮检距信息与目标地质体的尺度、地层岩性和流体成分等存在相关性,方位角信息则与地层中的断裂、裂缝等的发育特征相关。为此,提出了基于五维地震资料的火山机构刻画和岩相识别技术。考虑到地下构造在垂直于走向方向的响应更明显的特点,通过构建方位分析窗提取优势方位信息,利用倾角成像增强处理的地震资料预测火山机构,利用倾角及方位角的变化计算相邻道的相似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横向信噪比,明确了火山机构宏观分布范围;通过定义方位时窗,结合地震道反距离加权算法,提取每个方位对断裂最敏感的信息,提高了火山机构刻画精度,得到的火山形态更清晰;再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PCA)融合优势属性预测火山岩有利岩相,精细预测了准噶尔盆地KM1井区的三期火山岩有利区带,为高效勘探、开发该区的火山岩储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准噶尔盆地 五维地震资料 火山机构刻画 倾角成像增强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单籽粒性状与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新中 魏益民 +4 位作者 罗勤贵 郑建梅 王波 张国权 王新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前测定小麦单籽粒品质的方法有单籽粒谷物品质测定法和谷蛋白溶涨指数法(SIG)。为了揭示单籽粒品质检测的作用,选用1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单籽粒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内单籽粒硬度、籽粒直径、单籽粒重量及SIG的变异较大,水分含量... 目前测定小麦单籽粒品质的方法有单籽粒谷物品质测定法和谷蛋白溶涨指数法(SIG)。为了揭示单籽粒品质检测的作用,选用1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单籽粒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内单籽粒硬度、籽粒直径、单籽粒重量及SIG的变异较大,水分含量变异不大。单籽粒品质指标硬度、粒重、粒径及SIG与磨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品质、籽粒品质部分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些指标对于预测磨粉品质、早代株系品质筛选及食品品质具有快速、方法简单及预测能力强的优点。将单籽粒谷物品质测定参数及SIG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小麦育种后代筛选及品质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单籽粒鉴定法(SKCS) 谷蛋白溶涨指数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麦硬度质量状况和硬度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辉 吴存荣 +3 位作者 杨中建 姜薇莉 唐怀建 周展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2,共5页
籽粒硬度与小麦制粉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利用单颗粒谷物分析系统(SKCS)对我国2006年收获的1361份商品小麦样品,687份品种小麦样品的硬度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品小麦中硬麦、软麦分别占35.2%、7.2%,软麦比例偏低,不同硬度小... 籽粒硬度与小麦制粉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利用单颗粒谷物分析系统(SKCS)对我国2006年收获的1361份商品小麦样品,687份品种小麦样品的硬度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品小麦中硬麦、软麦分别占35.2%、7.2%,软麦比例偏低,不同硬度小麦混杂严重。品种小麦中硬麦、软麦分别为60.1%、10.4%,软麦比例仍然偏低。小麦硬度的一致性较好。利用国产JYDB100型小麦硬度测试仪得到的硬度指数值与SKCS测试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5),根据AACC对小麦硬软的分类和SKCS与JYDB100的关系,对我国小麦的硬度分类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硬度 硬度分类 SC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单籽粒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益民 张国权 +1 位作者 欧阳韶晖 胡新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7,共4页
小麦单籽粒鉴定法( S K C S) 的发明使得对小麦品种间和品种内单籽粒性状的研究成为可能,从而为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的制定、品种鉴定及品质评价带来了新的认识和信息。通过对13 个小麦品种( 品系) 单籽粒性状的研究认为,品种... 小麦单籽粒鉴定法( S K C S) 的发明使得对小麦品种间和品种内单籽粒性状的研究成为可能,从而为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的制定、品种鉴定及品质评价带来了新的认识和信息。通过对13 个小麦品种( 品系) 单籽粒性状的研究认为,品种内单籽粒含水量存在着较大的变化;单籽粒重量的变幅较为突出,且品种内的变化大于品种间的变化;个别品种籽粒宽度的变异系数较高;关中地区的小麦品种绝大多数为硬质麦,个别品种存在着 籽粒质地不纯的现象;籽粒宽度和籽粒重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单籽粒鉴定 性状 育种 籽粒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Volterra频域核的非线性频谱智能表征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乐瑞 曹建福 +1 位作者 胡河宇 王晓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67-2875,共9页
针对目前基于Volterra核的非线性频谱计算存在的计算量大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频谱智能表征方法。首先,利用递推方法和批量最小二乘方法分别估算出系统的广义频率响应函数(GFRF)幅值和输出频率响应函数(OFRF... 针对目前基于Volterra核的非线性频谱计算存在的计算量大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频谱智能表征方法。首先,利用递推方法和批量最小二乘方法分别估算出系统的广义频率响应函数(GFRF)幅值和输出频率响应函数(OFRF)幅值;其次,结合非线性频谱特点,将均方根误差(ERMSE)作为BP神经网络设计指标来确定隐含层神经元数量,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的拟合能力实现各阶频谱幅值的计算;最后,通过机器人驱动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自适应辨识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真实结果最接近,且计算速度最高提升了73.30%,进一步证明该方法不但能够满足复杂系统对频谱计算实时性要求,而且可为基于非线性频谱的故障诊断提供精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VOLTERRA核 非线性频谱 智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枝状枝孢菌棕榈粕发酵产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虹 吴沃芮 +4 位作者 何丽梅 雷曦 周峻沛 黄遵锡 张蕊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棕榈粕是一种优质饲粮,但棕榈粕中抗营养因子甘露聚糖含量高。β-甘露聚糖酶可降解甘露聚糖,改善饲料营养价值。真菌是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所查阅的文献中,未见枝孢菌来源甘露聚糖酶的报导。芽枝状枝孢菌SD01可在棕榈粕为... 棕榈粕是一种优质饲粮,但棕榈粕中抗营养因子甘露聚糖含量高。β-甘露聚糖酶可降解甘露聚糖,改善饲料营养价值。真菌是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目前所查阅的文献中,未见枝孢菌来源甘露聚糖酶的报导。芽枝状枝孢菌SD01可在棕榈粕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在发酵上清液中检测到甘露聚糖酶活性。本试验旨在用棕榈粕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发酵芽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velox)SD01生产甘露聚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底物特异性和降解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枝状枝孢菌SD01来源甘露聚糖酶最适pH 4.5;最适温度75℃;在pH 4.0~6.0及50℃以下条件稳定;对侧链分支频率低的甘露聚糖的降解活性较高。本研究制得了枝孢菌属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并对其相关酶学性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棕榈粕 枝孢菌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业务数据的海域使用强度空间表征方法
8
作者 陈思露 刘百桥 胡蓓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了及时、有效地评估海域开发现状,科学反映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负载之间的协调程度,利用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分析的核密度原理,在研究海域使用强度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以海域使用监测业务数据为数据源,根据海域使用范围、类型... 为了及时、有效地评估海域开发现状,科学反映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负载之间的协调程度,利用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分析的核密度原理,在研究海域使用强度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以海域使用监测业务数据为数据源,根据海域使用范围、类型和方式评估海域使用负载,以海域使用负载的空间密度表征海域使用强度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渤海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渤海区海域使用强度空间分异明显,有多个集聚区域,呈现"高值核心式"聚集和"较高值平摊式"聚集2种分布态势,海域使用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已有认知和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表明评估方法总体有效;该方法所需资料易得,操作易行,可以满足大尺度范围内海域使用强度的快速评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使用强度 空间表征方法 核密度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