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6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小板HLA基因库配型治疗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实践
1
作者 刘艳 刘丽丽 +2 位作者 邵静茹 聂向民 翟培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开展供、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在治疗HLA抗原抗体不相和导致的严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获取患者的HLA-Ⅰ类基因型,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 目的探讨利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开展供、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在治疗HLA抗原抗体不相和导致的严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获取患者的HLA-Ⅰ类基因型,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检索与患者HLA分型相匹配的献血者,选择配合级别高的血小板推荐输注。结果19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检索到B2U以上的供者,6名患者检索到BX级以上的供者,6名患者没有检索到合适的供者。通过对输注后24 h血小板增加量(CCI)的计算评估输注效果,发现输注均有效。结论对于严重的PTR患者,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查询HLA基因分型相匹配的供者,通过供患者的基因匹配来选择合适的血小板进行输注来达到良好输血效果是治疗PTR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血小板供者资料库 hla基因配型 精准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代测序技术鉴定NGS方法检出的新等位基因HLA-B*54:01:11
2
作者 陈男英 何亿镇 +3 位作者 皮雯雯 李奇 董丽娜 章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5-568,共4页
目的: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模棱两可的基因分型结果,鉴定HLA-B新等位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方法:利用基于Ion Torrent S5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NGS)对2022年2076例浙江省脐带血库样本进行HLA入库分型检测,发现1例含碱基突变的模棱... 目的: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模棱两可的基因分型结果,鉴定HLA-B新等位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方法:利用基于Ion Torrent S5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NGS)对2022年2076例浙江省脐带血库样本进行HLA入库分型检测,发现1例含碱基突变的模棱两可组合样本,选择基于纳米孔技术平台的三代测序技术(TGS)对其进行鉴定。结果:HLA-B位点经NGS检测分型结果显示为HLA-B*46:18,54:06/46:01,54:XX(含碱基突变)组合,经纳米孔测序鉴定结果为HLA-B*46:01,54:XX(含碱基突变)。HLA-B*54:XX与同源性最高的HLA-B*54:01:01:01相比,第6外显子1014位碱基T>C,并未引起任何氨基酸的改变。新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给GenBank数据库(OP853532)。结论:应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区分了1例NGS方法产生的模棱两可结果,并成功鉴定了HLA-B新等位基因。该新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54:0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 新等位基因 二代测序 纳米孔测序 碱基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癫痫患儿HLA-B*1502等位基因与抗癫痫发作治疗的关系
3
作者 董燕 崔甲昱 +6 位作者 梁瑞瑞 李怡 李梦春 赵世超 甘玲 王丽君 贾天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患儿HLA-B*1502等位基因检测与抗癫痫发作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局灶性癫痫并行HLA-B*1502等位基因检测的患儿138例,分析抗癫痫发作药物(ASM)的选择及药品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患儿HLA-B*1502等位基因检测与抗癫痫发作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局灶性癫痫并行HLA-B*1502等位基因检测的患儿138例,分析抗癫痫发作药物(ASM)的选择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138例患儿中HLA-B*1502等位基因CC基因型(阴性组)117例(84.78%),CG或GC基因型(阳性组)21例(15.22%)。阴性组全部采用奥卡西平(OXC)治疗,控制率54.70%,有效率20.51%,无效率24.79%;其中10例(8.55%)存在ADR,减药或停药处理后症状均好转。21例阳性组患儿回避卡马西平,4例(19.05%)采用OXC治疗,17例(80.95%)采用非OXC治疗,采用OXC治疗的4例均未发现ADR。结论:HLA-B*1502等位基因检测阴性患儿使用OXC过程中仍需警惕ADR;阳性患儿也存在使用OXC的时机,但需小剂量缓慢滴定并观察有无A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癫痫 奥卡西平 hla-B*1502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P02的电容式力传感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
作者 田陇翔 冯浩彬 +1 位作者 赵仁东 蒲明辉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2,共6页
力传感器能测量外部的作用力分量,常被用于力反馈控制或受力状态监测。采样频率是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参数,对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能力有重要影响。与主流的应变片式力传感器相比,现有电容式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频率普遍较低,为了... 力传感器能测量外部的作用力分量,常被用于力反馈控制或受力状态监测。采样频率是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参数,对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能力有重要影响。与主流的应变片式力传感器相比,现有电容式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频率普遍较低,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设计了一套基于PCAP02的电容式力传感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下位机使用STM32F103C8T6芯片控制各模块的协同工作,利用PCAP02芯片实现电容信号的模数转换,采用以太网通信与上位机传输数据。经测试,该系统采样频率最高达5 kHz。实验数据表明:在进行软件滤波处理后,采样数据的稳定性明显提升;选择传感器F z方向进行验证实验,测得Ⅰ类误差最大为0.23%,证明该采集系统方案可行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频率 电容式力传感器 数据采集系统 PCaP02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鉴定HLA-G肿瘤靶向锚定蛋白
5
作者 颜家耀 仲丽晴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9-697,共9页
目的:基于噬菌体展示靶向锚定蛋白文库,以人白细胞抗原G(HLA-G)为靶点筛选锚定序列作为HLA-G结合蛋白(HGBP)并评价其功能。方法:利用TCGA、GTEx等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中HLA-G表达与临床预后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利用噬菌体展示靶向锚定... 目的:基于噬菌体展示靶向锚定蛋白文库,以人白细胞抗原G(HLA-G)为靶点筛选锚定序列作为HLA-G结合蛋白(HGBP)并评价其功能。方法:利用TCGA、GTEx等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中HLA-G表达与临床预后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利用噬菌体展示靶向锚定蛋白文库对HLA-G胞外片段进行生物淘选并随机挑取单克隆进行测序。通过ELISA、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优势噬菌体克隆的功能。利用原核体系生产纯化HGBP,通过ELISA、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免疫荧光染色法评价其亲和力及肿瘤特异性结合能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LA-G在肿瘤组织中普遍呈高表达,其与临床总生存期、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5轮噬菌体文库筛选后获得优势克隆,ELISA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优势噬菌体对HLA-G阳性细胞结合显著强于阴性细胞(P<0.05, P<0.001)。经纯化生产的HGBP与HLA-G之间的亲和力可达17 nmol/L,ELISA结果显示,HGBP与HLA-G分子的结合显著(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HGBP能与HLA-G阳性细胞特异性结合(P<0.01)。结论:经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出的HGBP对HLA-G具有高亲和力,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达的HL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G 噬菌体展示文库 靶向锚定蛋白 肿瘤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北汉族人群HLA-A*02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 被引量:24
6
作者 程良红 金士正 +4 位作者 高素青 李桢 邹红岩 王大明 吴国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北汉族人群中HLA-A*02等位基因的分布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采用PCR-SBT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经PCR-SSP方法确认为HLA-A*02阳性的208例南方和129例北方汉族骨髓志愿供者进行序列分型。结果南、北汉族人两个群体中均检出具有... 目的研究中国南北汉族人群中HLA-A*02等位基因的分布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采用PCR-SBT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经PCR-SSP方法确认为HLA-A*02阳性的208例南方和129例北方汉族骨髓志愿供者进行序列分型。结果南、北汉族人两个群体中均检出具有不同基因频率的6种A*02等位基因(A*020101、A*0203、A*0205、A*0206、A*0207和A*0210)。南方汉族人中A*0207(37%)为优势等位基因,A*020101(31%)、A*0203(16%)和A*0206(14%)比较常见;而北方汉族人则以A*020101(48%)为优势等位基因,A*0206(21%)和A*0207(23%)比较常见。两个群体中的A*02等位基因总体分布以及A*020101、A*0203和A*0207的相对频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低分辨率两个水平上,南方和北方汉族A*02杂合度分别高于90%和80%,并且低分辨率A*02纯合子在高分辨率水平上表现高度多样性并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结论HLA-A*02等位基因在中国南、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呈现高度杂合和遗传多样性并具有显著性差异,HLA-A*020101、A*0203和A*0207可作为人类学研究中区分中国南北汉族人群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a^*02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提升IPTR患者血小板输注后CCI值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对应抗原方法及HLAMatchmaker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素青 徐筠娉 +4 位作者 罗畅如 李大成 彭龙 刘通 邹琼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49,共8页
目的: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MFI阈值对应抗原方法,联合应用HLAMatchmaker表位计算法,选择供患者表位最小错配评分值,评估两种方法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IPTR)患者选择HLA相容性血小板供者,... 目的: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MFI阈值对应抗原方法,联合应用HLAMatchmaker表位计算法,选择供患者表位最小错配评分值,评估两种方法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IPTR)患者选择HLA相容性血小板供者,在提升血小板输注后校正增加值(CC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PRCA法完成51例IPTR患者的7807次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判断其免疫反应阴/阳性结果。采用Luminex单抗原流式微珠法检测患者的HLA-I类抗体,获得不同特异性抗体对应HLA-I类抗原MFI值,并将其分组及分级,强阳性组(MFI>4000,1级)、中阳性组(1000中阳性组>弱阳性组)。强阳性和中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SPRCA实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检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弱阳性位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的SPRCA实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检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设置强阳性组为相应特异性HLA位点对应抗原1级规避阈值,中阳性组为2级规避阈值,弱阳性组为3级规避阈值,在供者血小板紧缺情况下,可以不需要规避弱阳性组。规避1和2级HLA-I类抗体对应供者抗原及选择HLAMatchmaker表位错配评分数≤7血小板供者策略,24 h内CCI值均>4.5×109/L,均可获得临床血小板输注有效。结论:在为IPTR患者选择HLA-I类相容性供者时,分级规避HLA-I类抗体对应供者抗原,综合选择供受者HLAMatchmaker表位错配评分数≤7,经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确认为阴性结果的供者选择策略,对提升IPTR患者血小板计数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体 表位 hlaMaTCHMaK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HLA-A~*02个体CD8^+T细胞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若冰 陈红松 +5 位作者 李丹 费然 丛旭 范春蕾 魏来 王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 (ICCS)检测不同HLA A 0 2个体的CD8+ T细胞对流感病毒多肽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采用SSP法确定HLA A 0 2亚型 ;分离HLA A 0 2个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与流感病毒特异的HLA A 0 2 0 1限制性CTL... 目的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 (ICCS)检测不同HLA A 0 2个体的CD8+ T细胞对流感病毒多肽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采用SSP法确定HLA A 0 2亚型 ;分离HLA A 0 2个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与流感病毒特异的HLA A 0 2 0 1限制性CTL表位多肽 (IMP5 8 6 6 ,GILGFVFTL)孵育 ,ICCS检测CD8+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 γ、IL 2和TNF α。结果 :发现HLA A 0 2不同亚型的人PBMC对流感病毒多肽均具有记忆性免疫应答。结论 :①ICCS方法可特异性定量检测T细胞活化状态 ;②HLA A 0 2人群中普遍存在对IMP5 8 6 6多肽的记忆性免疫应答 ;③对于HLA A 0 2 0 1限制性多肽 ,与其它不同HLA A 0 2亚型间存在交叉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 hla-a^*02 CD81·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02等位基因与云南宣威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睿珠 雷雨 +1 位作者 李继梅 郝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4-626,638,共4页
目的:探讨HLA-A*02等位基因及其亚型在云南宣威肺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肺癌高发区的防治研究提供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选取宣威籍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PCR-SSP)进行HLA-A位点及其HLA-A*02亚型分型。... 目的:探讨HLA-A*02等位基因及其亚型在云南宣威肺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肺癌高发区的防治研究提供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选取宣威籍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PCR-SSP)进行HLA-A位点及其HLA-A*02亚型分型。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HLA-A等位基因在两组之间频率分布的差异及肺癌HLA-A*02亚型多态性分布。结果: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HLA-A*02阳性率分别为68.75%及47.50%,肺癌组HLA-A*02阳性率显著增加(P=0.004,OR=2.432,95%CI=1.314~4.500);两组间HLA-A*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67%及25.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宣威健康人群HLA-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总体特征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一致;HLA-A*02阳性的肺癌组样本经高分辨检出HLA-A*0201、0203、0206、0207四种等位基因亚型,频率分别为29.73%、16.22%、13.51%、40.54%,符合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以A*0207为主的特征。结论:HLA-A*02可能与宣威肺癌易感相关,肺癌患者HLA-A*02亚型以A*0207为主,宣威地区人群属于南方汉族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宣威肺癌 hla-a等位基因 hla-a02亚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志愿者HLA-A*02亚型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王霞 宁勇 +5 位作者 沈钢 吴剑媚 朱远雁 刘光箭 邹洁 强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3,49,共4页
目的:检测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志愿者HLA-A*02基因亚型,了解其亚型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OP)及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技术(PCR-SBT)对分库1 364名志愿者进行HLA-A高分辨率分型。结... 目的:检测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志愿者HLA-A*02基因亚型,了解其亚型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OP)及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技术(PCR-SBT)对分库1 364名志愿者进行HLA-A高分辨率分型。结果:1 364例HLA-A基因分型结果中,共691例A*02阳性,A*02低分辨基因型频率为0.301,检出A*0201、A*0203、A*0205、A*0206、A*0207、A*0210、A*0211、A*0290,8个等位基因。其中A*0201是优势基因,A*0207、A*0206、A*0203为常见型基因,本研究人群中还检测出了东亚人群罕见型基因:A*0205、A*0211、A*0290。其基因频率分布与台湾慈济脐血库、日本、北爱尔兰、亚裔美国人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此人群A*02低、高分辨杂合度分别为83.4%、96.7%,其高分辨率纯合子呈现规律性的分布。结论: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志愿者HLA-A*02亚型基因频率呈高度多态性,其基因多态性与台湾慈济脐血库、日本、北爱尔兰、亚裔美国人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hla-a02 基因多态性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PCR—SSOP法进行HLA—A^*02等位基因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宁 韩秀萍 +1 位作者 贺卫东 宋芳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5-216,219,共3页
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PCR- SSOP)分型方法 ,并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一对引物扩增所有 HL A- A2特异性抗原 ,用 2 3个探针和扩增产物杂交 ,探针用地高辛系统标记和检测 ,可鉴定 A2的 2 5个等位基因 ,... 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PCR- SSOP)分型方法 ,并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一对引物扩增所有 HL A- A2特异性抗原 ,用 2 3个探针和扩增产物杂交 ,探针用地高辛系统标记和检测 ,可鉴定 A2的 2 5个等位基因 ,并在中国人群 HL A- A*0 2等位基因的检测中进行应用 ,用 B淋巴母细胞株作阳性对照 ,同时与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检测方法作比较。结果 :采用本方法检测 HL A - A 2等位基因的结果与用 PCR- SSP方法检测的结果一致。结论 :实验证明本分型技术具有质控好、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a 等位基因 hla-a PCR-SS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DQB1、DRB1 02,07,09等位基因及单倍型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卫华 沈福民 +1 位作者 孟炜 江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应用PCR-SSO方法,对华东地区汉族人群进行了HLA-DQA1、-DQB1和DRB1*02,07,09基因分型。DQA1中以DQA1*0301基因频率最高(0.3844),其次为*0501(0.1406)和0102... 应用PCR-SSO方法,对华东地区汉族人群进行了HLA-DQA1、-DQB1和DRB1*02,07,09基因分型。DQA1中以DQA1*0301基因频率最高(0.3844),其次为*0501(0.1406)和0102(0.1219),*0401最低(0.0281);DQB1中以DQB1*0303基因频率最高(0.2342),其次为*0301(0.1899)、*0601(0.1203)和*0201(0.1108),*0501、*0604和*0605最低(均为0.0127);DR9基因频率较高(0.2310),DR2中DRB1*1501占73%,基因频率为0.0854,未见*1601。DQA1、DQB1及DRB1等位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DRB1*0901-DQA1*0301-DQB1*0303、DQA1*0103-DQB1*0601等为常见单倍型。本资料与我国其他汉族人群资料有可比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hla 汉族 等位基因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1501和DQB1^*0602与新疆哈萨克族HPV感染及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建明 陈云昭 +8 位作者 刘春霞 杨兰 齐妍 常彬 邹泓 秦江梅 梁伟华 蒋金芳 李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57-861,共5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HPV16E6感染及食管鳞癌发生与HLA—DRB1,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为寻找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易感基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0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和150例哈...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HPV16E6感染及食管鳞癌发生与HLA—DRB1,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为寻找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易感基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0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和150例哈族萨克正常人群HPV16E6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200例,哈萨克族正常人群食管膜膜150例的HLA—DRB1^*1501和HLA—DQB1^*0602的分布。结果: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HPV16E6感染率为41%,明显高于哈萨克族正常人群感染率的14%(P〈0.001,OR=3.94);HPV16E6感染与哈萨克族正常人群HLA—DRB1^*1501,HLA—DQB1^*0602的无相关性(P〉0.0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HLA—DRB1^*1501和HLA~DQB1^*0602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哈萨克族正常人群(0.455:0.232,P〈0.001,OR=2.78;0.69比0.554,P=0.006,OR=1.80);HLA~DQB1^*0602基因阳性率在中低分化鳞癌组中(68.8%)的分布高于高分化鳞癌组(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E6的感染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LA—DRB1^*1501和HLA—DQB1^*0602是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易感基因,其中HLA—DQB1^*0602与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食管鳞癌 遗传易感性 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
14
作者 刘帅 伊梦楠 +3 位作者 焦博 王燚灿 陈圆圆 戴宇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63-2167,共5页
目的:建立弱酸处理后细胞表面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并评估其实用性。方法:采用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处理高表达HLA-B*1301的C1R细胞不同时间,中和pH后用含β2m蛋白、布雷非德菌素A的培养液重悬细胞,加入多肽(多肽... 目的:建立弱酸处理后细胞表面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并评估其实用性。方法:采用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处理高表达HLA-B*1301的C1R细胞不同时间,中和pH后用含β2m蛋白、布雷非德菌素A的培养液重悬细胞,加入多肽(多肽组)或不加多肽(空白对照)37℃孵育,加入抗HLA抗体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多肽组与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的比值作为衡量HLA分子重构水平强弱的指标,进而代表多肽与HLA-B*1301分子的结合力。结果:pH3.0的缓冲液处理1 min的条件下,HLA-多肽复合物变性解离,细胞表面只保留HLA重链分子,添加具有结合力的多肽可显著提升HLA分子重构水平,可以此评价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结论: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也可为研究其他低频HLA分子抗原递呈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多肽 分子重构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SBT检测HLA-C座位1-7外显子序列鉴别HLA-C*07:01:01G和C*07:02:01G组等位基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杭军 章伟 +6 位作者 何俊俊 和艳敏 王炜 韩浙东 陈男英 朱发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8-18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07:01:01G和HLA-C*07:02:01G组内等位基因,并分析其与HLA-B的连锁情况。通过收集HLA-C*07:01:01G组和HLA-C*07:02:01G组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析方法(PCR-SBT)检测HLA-C座位第1-7外显子... 本研究旨在探讨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07:01:01G和HLA-C*07:02:01G组内等位基因,并分析其与HLA-B的连锁情况。通过收集HLA-C*07:01:01G组和HLA-C*07:02:01G组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析方法(PCR-SBT)检测HLA-C座位第1-7外显子编码序列,并采用PCR-SBT方法对标本进行HLA-B基因分型。结果表明,13例HLA-C*07:01:01G组标本中,4例(30.8%)标本为HLA-C*07:01:01,9例(69.2%)标本为HLA-C*07:06;连锁分析显示,HLA-C*07:06与HLA-B*44:03高度连锁。102例HLA-C*07:02:01G组标本全部为HLA-C*07:02:01;连锁分析显示,HLA-C*07:02:01与HLA-B*51:01、B*46:01、B*39:01、B*40:01、B*38:02、B*15:02高度连锁。结论:HLA-C*07:01:01G组中发现存在HLA-C*07:01:01和HLA-C*07:06,而HLA-C*07:02:01G组中以HLA-C*07:02:01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07:01:01 hla-C*07:06 hla-C*07:02:01 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0201-BSP融合基因的构建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万军 杜建芳 +6 位作者 徐东刚 邹民吉 王金凤 蔡欣 王颖 王嘉玺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76-980,共5页
克隆表达可生物素化的HLA-A*0201的重链胞外区是制备HLA-A*0201-肽四聚体的先决条件。本研究构建重组HLA-A*0201-BSP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以制备HLA-A2四聚体。根据已报道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已鉴定... 克隆表达可生物素化的HLA-A*0201的重链胞外区是制备HLA-A*0201-肽四聚体的先决条件。本研究构建重组HLA-A*0201-BSP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以制备HLA-A2四聚体。根据已报道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已鉴定为HLA-A*0201基因型的健康人白细胞中克隆HLA-A*0201重链胞外区的基因,拼接上依赖生物素-蛋白连接酶(biotin-proteinligase,BirA)的可生物素化序列(BirAsubstratepep-tide,BSP),构建HLA-A*0201-BSP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HLA-A*0201-BSP融合基因并测序证实,构建的pBV220-HLA-A*0201-BSP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HLA-A*0201-BSP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8%,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洗涤、变性后,以SepharcylS-300HR(S-300)柱层析纯化,纯度可达90%以上。结论:获得了高效表达HLA-A*0201-BSP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建立了简便有效的包涵体纯化方法,为制备HLA-A*0201-肽四聚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0201 hlaa0201-BSP融合基因 hlaa2四聚体 可生物素化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汉族人HLA-B*1502与卡马西平所致SJS/TEN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藕根 邹叶青 +1 位作者 李春明 刘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江西汉族遗传背景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1502与卡马西平(CBZ)所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症(SJS/TEN)相关性。方法:在具有江西汉族遗传背景人群中,收集CBZ所致SJS/TEN患者19例,以及90... 目的:探讨具有江西汉族遗传背景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1502与卡马西平(CBZ)所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症(SJS/TEN)相关性。方法:在具有江西汉族遗传背景人群中,收集CBZ所致SJS/TEN患者19例,以及90例服用CBZ无过敏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HLA—B*1502的基因型测定.观察CBZ所致的SJS/TEN与HLA—B*1502基因型是否存在关联。结果:CBZ所致SJSfrEN组HLA—B*1502基因型携带率为100%,显著高于CBZ耐受组(15.5%)及健康对照组(1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BZ耐受组HLA—B*1502基因型携带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0.684)。结论:具有江西汉族遗传背景人群中.HIJA—B*1502与CBZ所致SJSfrEN有极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1502 卡马西平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症 汉族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HLA-A*0201-PR1复合物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万军 徐东刚 +6 位作者 胡海兰 邹民吉 杜建芳 王金凤 蔡欣 王嘉玺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52-356,共5页
为制备HLA-A*0201-PR1四聚体,本课题构建了可溶性的HLA-A*0201-PR1复合物。以原核表达的HLA-A*0201-BSP融合蛋白为重链,β2-微球蛋白(β2m)为轻链,与人工合成的HLA-A2限制性抗原肽PR1(蛋白酶3的第169-177氨基酸,VLQELNVTV)进行共折叠复... 为制备HLA-A*0201-PR1四聚体,本课题构建了可溶性的HLA-A*0201-PR1复合物。以原核表达的HLA-A*0201-BSP融合蛋白为重链,β2-微球蛋白(β2m)为轻链,与人工合成的HLA-A2限制性抗原肽PR1(蛋白酶3的第169-177氨基酸,VLQELNVTV)进行共折叠复性,以生成可溶性HLA-A*0201-PR1复合物。应用BirA酶对复性混和物进行生物素化,再经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得到生物素化的可溶性HLA-A*0201-PR1复合物。应用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溶性HLA-A*0201-PR1复合物的生成率。利用HLA-A2构象特异性抗体(BB7.2)及链霉亲和素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对生物素化的可溶性HLA-A*0201-PR1复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折叠体系中,主要含有HLA-A*0201-BSP聚合体、HLA-A*0201-PR1复合物及β2m,其中可溶性复合物生成率约18%。获得的HLA-A*0201-PR1复合物可在BirA酶作用下被有效生物素化。结论:成功地获得了生物素化的可溶性HLA-A*0201-PR1复合物,为进一步制备HLA-A*0201-PR1四聚体创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抗原肽复合物 hla-a0201-PRl复合物 hla-a0201-PRl四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新等位基因A~* 110202的发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培清 张伯伟 +2 位作者 程四国 赵磊 郭如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748,共2页
目的:用DNA测序的方法确定HLA新等位基因。方法:用SSO流式荧光微珠技术(LABMAS)进行常规HLA-A、B、DRB1中低分辨检测,用DNA测序的方法鉴定HLA*A新等位基因。结果:应用3种常规的HLA检测试剂检测该标本,均无法得到确切的A位点的结果,合成... 目的:用DNA测序的方法确定HLA新等位基因。方法:用SSO流式荧光微珠技术(LABMAS)进行常规HLA-A、B、DRB1中低分辨检测,用DNA测序的方法鉴定HLA*A新等位基因。结果:应用3种常规的HLA检测试剂检测该标本,均无法得到确切的A位点的结果,合成特异性引物对A位点2、3外显子进行扩增测序,发现在HLA*A的2外显子区域出现295C>A,该改变不引起氨基酸变化,无新的抗原产生。结论:该新的基因经WHOHLA因子命名委员会(IMGT)注册确认为A*110202,注册号为HWS10003507-DQ354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新等位基因 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输血导致HLA抗体的免疫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志梅 兰炯采 +2 位作者 曹琼 武大林 丁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25-625,共1页
关键词 输血 hla抗体 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