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教学设计框架构建及应用实证研究——基于EDIPT设计思维模型
1
作者 张妮 彭蝶 +1 位作者 吉鑫 杨黔东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6,共9页
数字化教学设计要素重构是教师顺应教育数字化的核心需求。“移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Empathize-Define-Ideate-Prototype-Test,EDIPT)是一种有助于指导教师教学设计及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设计思维模型。该文... 数字化教学设计要素重构是教师顺应教育数字化的核心需求。“移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Empathize-Define-Ideate-Prototype-Test,EDIPT)是一种有助于指导教师教学设计及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设计思维模型。该文首先以设计思维为主线,综合运用概念映射法、德尔菲法构建融合EDIPT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框架,并结合实践案例对该框架的五个核心阶段进行深度解析;接着,从教学设计文本和课堂观察双视角对框架应用效果展开综合评估;最后,深入分析该框架的关键特征,并为一线学科教师开展融合EDIPT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提出策略指引。融合EDIPT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框架对于助力教师教学设计数字化、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设计框架 EDIPT设计思维模型 教师数字素养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长制与林长制比较制度分析与理论启示
2
作者 王亚华 吕瀚 刘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5,共9页
在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背景下,河长制和林长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的典型探索。既有研究关注到河长制和林长制的相互联系,但是整体考虑两者制度差异及其机理的研究还很鲜见。该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 在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背景下,河长制和林长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的典型探索。既有研究关注到河长制和林长制的相互联系,但是整体考虑两者制度差异及其机理的研究还很鲜见。该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IAD)框架对河长制与林长制进行系统的比较制度分析,以揭示相似制度安排在不同治理情境下的差异化产出,为理解中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供理论透视。比较制度分析结果表明:河长制与林长制解决了规则供给、规则执行和规则维护三个维度的制度问题,建立了有效的自然资源治理机制。国家生态环境压力、河湖林草资源固有特征和国家行政体制共同构成了河长制与林长制的系统环境。在塑造因素方面,相比水资源,森林资源在自然物质属性方面具有固定性、属地性和长周期性;在经济社会特征方面,林长制治理对象更加多元,区域差异和监测难度更大;在通用制度规则方面,林长制产权结构更加复杂。河长制与林长制表现出制度运行的差异和制度融合的趋势。相比河长制,林长制在政府层级间考核难度较大,在部门间资源依赖性较高,在区域间协同需求较少,在政府-企业-公民间协同动力较强。比较制度分析的结果展现了制度外部系统环境、影响因素与治理主体行为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理解和完善中国情境下的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启示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分析 IAD框架 生态文明 公共事物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教学视域下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目标设计
3
作者 钱敏艳 丁奕然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5,共3页
注重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已经成为当下科学教育中被广泛探讨的话题。通过对精准教学视域下知识认知过程与类型划分的解析,对应概念为本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内涵,构建了以“陈述性、跨学科、程序性、认知性”为水平向度及“学习热... 注重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已经成为当下科学教育中被广泛探讨的话题。通过对精准教学视域下知识认知过程与类型划分的解析,对应概念为本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内涵,构建了以“陈述性、跨学科、程序性、认知性”为水平向度及“学习热忱、协同思考、深度理解”为垂直向度的教学目标设计工具。结合该工具的使用,以高中生物学“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一节教学为例,尝试了分判生物学知识的类型、预判学习历程的层级、研判情境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过程,期望为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目标设计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设计 精准教学框架 生物学概念 知识类型 学习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农田信息化与作物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军 蒲智 雷焯越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针对农场管理中地图更新滞后、地理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农事数据分散无序以及缺乏有效作物追溯手段等问题,基于Django框架、OpenLayers地图库、PostgreSQL数据库、PostGIS扩展工具以及GeoServer平台,构建基于WebGIS的农田信息化和作物溯... 针对农场管理中地图更新滞后、地理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农事数据分散无序以及缺乏有效作物追溯手段等问题,基于Django框架、OpenLayers地图库、PostgreSQL数据库、PostGIS扩展工具以及GeoServer平台,构建基于WebGIS的农田信息化和作物溯源系统。该系统以数据收集与农场地图构建为基础,主要功能包括地图操作、地块信息查询、地块信息动态展示、路径规划、作物溯源、农场信息资源一张图等。该系统具有操作便捷、维护方便、易扩展等特点,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类农场的独特属性及其地域差异,具备广泛的适用性。该系统可实现农场地图的精确控制、农场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可视化、获取完整作物溯源记录等功能。该系统与WebGIS技术相结合,为农场管理者提供一套科学、高效的作业管理体系,有力推动农场步入信息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信息化 作物溯源 系统设计 WEBGIS Django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FBS的GenAI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框架研究
5
作者 宗威 白廷俊 +1 位作者 田晓夏 姚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6-57,共12页
目的旨在深度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和功能-行为-结构(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FBS)模型来构建产品创新设计框架,填补GenAI辅助设计在功能-结构约束方面的空缺,强化设计师跨学科研究能力,... 目的旨在深度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和功能-行为-结构(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FBS)模型来构建产品创新设计框架,填补GenAI辅助设计在功能-结构约束方面的空缺,强化设计师跨学科研究能力,提升创新设计的效率与合理性。方法采用理论驱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拓展FBS模型、剖析GenAI在设计任务中的效能,并引入相关基础研究结论,构建GenAI辅助设计框架并基于案例分析法证明该框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案例分析表明,该框架能清晰地引导设计师使用GenAI完成创新设计,大幅缩短设计耗时并优化产品的功能及结构。结论该框架能够有效辅助产品创新设计,不仅能提升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效率;还显著优化了产品的功能结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 人工智能(AI)辅助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 功能-行为-结构(FBS)模型 设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复用与Framework框架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秀芳 张福增 贾世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期80-83,共4页
讲述了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因素,分析了框架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框架系统,并将框架同构件、设计模式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基于面向对象框架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关键词 软件复用 框架 构件 设计模式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 Framework中基于知识的设计流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建国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27-32,26,共7页
设计流管理是CAD Framework(框架结构)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给出与设计流有关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采用结构约束和数据约束的方法实现对设计流的知识表示,并通过设计经验的获取途径、进一步的知识生成以及设计流的执行、一致性的... 设计流管理是CAD Framework(框架结构)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给出与设计流有关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采用结构约束和数据约束的方法实现对设计流的知识表示,并通过设计经验的获取途径、进一步的知识生成以及设计流的执行、一致性的处理和设计流的评估,详细讨论CAD Framework 中基于知识的设计流管理。文中还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framework 设计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NN多目标优化框架的快速响应星座设计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飞 李新洪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5,156,共8页
针对区域突发事件下的快速响应星座设计问题,在充分考虑星座响应性和覆盖性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六个目标函数的星座部署优化模型。在求解的过程中,建立面向多种场景的NSGA-NN多目标优化框架,克服了传统求解方法的缺陷。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对... 针对区域突发事件下的快速响应星座设计问题,在充分考虑星座响应性和覆盖性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六个目标函数的星座部署优化模型。在求解的过程中,建立面向多种场景的NSGA-NN多目标优化框架,克服了传统求解方法的缺陷。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对NSGA-NN多目标优化框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框架对于求解快速响应星座优化部署模型是极为有效的,为面向区域目标的快速响应星座设计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设计 多目标优化框架 神经网络 快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集成开发环境的寒地老年人环境健康风险智能评估系统
9
作者 张天衡 付瑶 +1 位作者 高建 薛焕然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3-131,共9页
【目的】构建基于贝叶斯概率框架的寒地老年人环境健康风险预测系统,评估不同户外环境暴露对老年人生理心理指标的影响,为老年健康管理及适老化环境设计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方法】通过开展沈阳市某社区3种典型户外环境(活动区域、绿道... 【目的】构建基于贝叶斯概率框架的寒地老年人环境健康风险预测系统,评估不同户外环境暴露对老年人生理心理指标的影响,为老年健康管理及适老化环境设计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方法】通过开展沈阳市某社区3种典型户外环境(活动区域、绿道区域、街道区域)的老年人健康指标采集试验,构建环境特征参数和个体敏感度参数框架;结合性别差异特征,建立基于贝叶斯概率框架的环境健康预测模型并进行交叉验证;利用AI-IDE平台,建立基于移动端的环境健康风险预测系统;基于预测系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提出寒地适老化户外环境的设计优化策略。【结果】1)老年女性环境敏感度显著高于男性;绿道环境对老年人健康效应最佳,表现为收缩压下降和积极情绪增加;2)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和预测区间覆盖率;移动端预测系统实现了适老化界面设计和实时风险预警;3)确定了最优空间开敞度与绿化覆盖度范围,为环境设计提供了量化指标。【结论】基于贝叶斯概率框架构建的预测系统实现了寒地老年人环境健康风险的精准评估,采用个体差异参数化方法,结合多层级联预测框架的系统设计,显著提升了健康风险概率的预测精度。利用AI-IDE平台加速了从研究到应用的转化过程,为寒地适老化景观环境优化提供了量化指标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环境健康效应 适老化设计 贝叶斯概率框架 人工智能 个体特异性差异 寒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可持续视角下武义萤石文创产品设计框架
10
作者 姜晨菡 惠秀 余继宏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237,共12页
目的面向萤石之乡和浙江文化名城武义县构建文化资源要素的结构化模型,分析用户的文化认知和情感需求,建立可指导实践和启发灵感萤石文创产品设计的框架。方法首先,依据文化层次理论,基于当地利益相关者深度访谈所收集的质性数据编码分... 目的面向萤石之乡和浙江文化名城武义县构建文化资源要素的结构化模型,分析用户的文化认知和情感需求,建立可指导实践和启发灵感萤石文创产品设计的框架。方法首先,依据文化层次理论,基于当地利益相关者深度访谈所收集的质性数据编码分析,构建涵盖三级要素的武义文化资源模型。其次,使用层次分析法识别影响萤石文创产品设计的关键要素。最后,基于感性工学理论,通过实验提取感性评价词汇,分析用户的情感需求和对应的产品体验属性并构建设计实现方法。结果建立萤石文创产品设计框架,包含四个渐进层次的设计指导和基于此开发的系列产品概念示例。结论理论层面,在设计学科议题下,拓展了层次分析法和感性工学实验方法相整合的应用深度,丰富其问题解决范式;应用层面,改善武义文创产品的文化基因模糊和用户情感需求缺失的问题;社会层面,通过萤石文创产品这一实体触点赋能文化的社会感知和可持续传承,为相似长三角城镇文创产业驱动的活力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要素 设计框架 萤石文创产品 情感需求 文化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及其即时智能遥感应用展望
11
作者 孙莉 仇翔 孙军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9-1186,共8页
首先,指出目前地面移动通信向着通感算一体、云网融合的6G方向发展,卫星通信向着低轨、大规模星座方向发展;未来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将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立体无缝覆盖、无感知应用服务。然后,介绍了未... 首先,指出目前地面移动通信向着通感算一体、云网融合的6G方向发展,卫星通信向着低轨、大规模星座方向发展;未来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将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立体无缝覆盖、无感知应用服务。然后,介绍了未来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架构,通过它可形成云网融合、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在内的多个功能面的天地同架构融合形态。最后,基于架构设计对即时遥感应用在计算面和遥感目标智能识别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面的实现进行了展望,并建议我国应加快卫星互联网的建设步伐,早日实现卫星互联网的运行应用,为经济和国防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网 即时遥感 智能遥感 架构设计 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变电所智慧运维系统应用探讨
12
作者 郭志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0,132,共6页
针对城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度、运维方式的痛点,从系统构架、硬件配置、信息化条件、调度模式、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城轨变电所智慧运维系统建设方案。设计城轨变电所智慧运维系统总体框架,集成分散建设的各供电子系统并... 针对城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度、运维方式的痛点,从系统构架、硬件配置、信息化条件、调度模式、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城轨变电所智慧运维系统建设方案。设计城轨变电所智慧运维系统总体框架,集成分散建设的各供电子系统并形成统一的调度和运维平台,整合城轨供电和配电侧的设备全寿命周期数据,构建城轨供电领域变电所智慧运维系统适用城轨云的技术规范,解决城轨供电系统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重复投入的多子系统和关键设备的接入需求等问题,符合智能供电系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变电所 智慧运维系统 总体框架 功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噻吩基共价三嗪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光解水产氢性能
13
作者 徐睿钦 张建超 +8 位作者 何曼曼 潘柏臻 刘连伟 张广权 孙锐 章宇翾 柯思源 孔德斌 王林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92,共11页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效光解水制氢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策略。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高温离子热合成CTFs所需反应条件苛刻,使得材料失去光响应性,...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效光解水制氢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策略。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高温离子热合成CTFs所需反应条件苛刻,使得材料失去光响应性,并且设计合成具有高光催化性能的CTFs材料仍极具挑战。对此本工作采用脒基缩聚法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新型CTFs,通过单体的可控设计从分子水平引入噻吩基团构建D-A结实现光催化产氢性能的提升。本研究构筑了三种CTFs(CTF-PP、CTF-PTP以及CTF-TPT),电子供体能力更强的D-A型CTF-TPT光催化产氢活性高达15650μmol/(g·h),而不含电子供体基团的CTF-PP光催化产氢活性只有6172μmol/(g·h)。此外,通过电化学分析与模拟计算得出噻吩基团和三嗪基团可分别作为有效的电子供体单元和受体单元,通过引入D-A结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调控CTFs带隙位置并促进电荷分离和传输,进而提高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产氢 共价有机框架 D-A结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设计的“开放框架”模型及其实践--基于两种结构范式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杨超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5,共12页
他组织与自组织是规划设计学科的经久命题,城市设计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基于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方法论研究,目前仍较为稀缺。在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凸显,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结构化原理... 他组织与自组织是规划设计学科的经久命题,城市设计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基于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方法论研究,目前仍较为稀缺。在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凸显,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结构化原理、空间发展模式、适用性及问题优势的系统剖析和比较,提出复杂系统视野下以自发性秩序构建为核心的规划设计观,进而初步建立起能融合两种范式的“开放框架”思维模型,包括其内涵本质、内容构成和基本特征,作为一种城市设计的底层逻辑。最后结合若干设计实践,进一步阐述该模型在不同尺度和类型中的方法应用,以期为既有设计范式提供一种知识拓展和修正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他组织 自组织 开放框架 设施与算法 底层思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理论模型及实践框架
15
作者 于爽 叶俊民 +3 位作者 尹兴翰 吴林静 刘清堂 赵刚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99,107,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与智能系统融合的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人智协同学习干预虽具潜力,但因教育工作者智能素养不足,往往难以在真实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工具,导致工具设计与应用脱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与智能系统融合的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人智协同学习干预虽具潜力,但因教育工作者智能素养不足,往往难以在真实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工具,导致工具设计与应用脱节。为此,文章基于活动系统网络理论,构建了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的理论模型,强调人类经验与智能系统的融合共生、干预设计与干预应用的有机联结。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坚持理论指导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基础作用、发挥干预设计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载体功能、推动干预应用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关键动力在内的实践框架,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与应用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和策略。最后,文章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验证了理论模型及实践框架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这不仅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也为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协同 学习干预 联结设计与应用 活动系统网络理论 理论模型 实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的体系架构迭代设计方法
16
作者 赵雪梦 任天助 方哲梅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2-1521,共10页
为解决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的视图模型存在动态特性表达困难、决策分析支持缺乏等问题,提出一套体系架构集成迭代设计方法。DoDAF视图模型从多视角整合和表达作战相关信息;ExtendSi... 为解决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的视图模型存在动态特性表达困难、决策分析支持缺乏等问题,提出一套体系架构集成迭代设计方法。DoDAF视图模型从多视角整合和表达作战相关信息;ExtendSim可执行模型模拟作战体系架构在多场景下的涌现行为和动态特性;决策模型通过多目标决策规则对架构方案进行量化分析和选择,最终形成“视图-仿真-决策-迭代”的体系架构集成迭代设计方法,并明确架构模型设计流程与模型间数据交互路径。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体系 体系架构 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 可执行模型 迭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教学设计:多元模式解析与建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丽佳 盛群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5,共11页
“整体性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世纪转型中出现的一种思潮,也就是在整体论框架下考察“教学设计”。其特点是以整体任务为依托,指向现实生活和职业领域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的有序教学设计,达到帮助学习者运用综合能去解决实际生活或工作中... “整体性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世纪转型中出现的一种思潮,也就是在整体论框架下考察“教学设计”。其特点是以整体任务为依托,指向现实生活和职业领域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的有序教学设计,达到帮助学习者运用综合能去解决实际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该文从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和设计过程等方面来解读当代国际四种整体性教学设计——综合学习设计模式、首要教学原理、认知学徒模式、基于目标场景模式的共通基础。我们希望从代表性的模式和理论中汲取基础的处方性要素,提出自己的整体性教学设计模式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设计模式 整体性教学设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for Quick Evaluating Platform of Servo System Status
18
作者 沈怀荣 牛亚峰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3期198-201,共4页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故障诊断 框架设计 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供电数字孪生系统框架设计及典型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仕斌 胡晋豪 +3 位作者 韩正庆 陆德伟 白金鑫 吴游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25,共12页
数字孪生是一种将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技术,受到国内外铁路行业广泛关注。基于数字孪生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提出牵引供电数字孪生系统的框架设计和关键技术需求。针对基于数字孪生的牵引变压器状态监测及性能预测、牵引... 数字孪生是一种将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技术,受到国内外铁路行业广泛关注。基于数字孪生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提出牵引供电数字孪生系统的框架设计和关键技术需求。针对基于数字孪生的牵引变压器状态监测及性能预测、牵引开关柜温度监测、系统故障检测与处理等典型应用,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优化,提升牵引供电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数字孪生 牵引供电系统 接触网 框架设计 自愈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内涵、价值与实施框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娅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4,共9页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作为一种虚拟实验环境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效融合的新型学习形式,在培养学习者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概念、价值和实施方式等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准确认识,这阻碍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作为一种虚拟实验环境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效融合的新型学习形式,在培养学习者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概念、价值和实施方式等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准确认识,这阻碍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和价值发挥。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本质是以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实践为中心,通过创设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设计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提供适应性的过程支持等,促进学习者的科学观察具象化、探究过程有序性、知识获取整合性和能力发展迁移性。设计虚拟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应坚持以探究式教学理念为引领、以交互式学习环境为支撑、以过程性学习评价为助力、以智能化学习干预为保障的设计原则,构建以数智技术为底座,融合环境、活动和过程要素,支持学习者开展虚拟环境下交互式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框架,实现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未来研究应在强基固本、育人为先、精准赋能和人机协同等方面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我国高质量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 科学教育 核心特征 设计原则 实施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