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对锑矿区土壤质量及亮叶桦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李璞君 唐丽 +4 位作者 赵博 邸东柳 陈岩 肖江 陈光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3-1963,共11页
土壤基质改良对改善矿区土壤质量、提升植被建成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采用贵州晴隆锑矿区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并以非矿区土壤为对照,添加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BBOF,施用量0%(T1)、1%(T2)、3%(T3))研究BBOF对锑矿区污染土壤物理、化学和生... 土壤基质改良对改善矿区土壤质量、提升植被建成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采用贵州晴隆锑矿区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并以非矿区土壤为对照,添加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BBOF,施用量0%(T1)、1%(T2)、3%(T3))研究BBOF对锑矿区污染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改良及其对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H.J.P.Winkl.)生长、生理和Sb、As浓度、富集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BOF显著改善土壤质量,其中T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水率(26.00%)、孔隙度(32.42%)(p<0.05)。T3处理下,土壤pH值、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显著提高了7.74%、31.78%(p<0.05),土壤TN、TP、TK和AN、AK、AP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38.15%、74.78%、1.41%和65.02%、336.20%、98.38%,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增加了92.53%、41.86%和175.33%(p<0.05),亮叶桦株高、基径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6.37%、39.66%、142.00%和118.62%(p<0.05),而亮叶桦根、茎、叶中锑的浓度分别下降了73.00%、25.73%和4.48%。总体而言,BBOF提高了锑矿区土壤有机碳、矿质养分质量分数以及参与碳氮磷循环土壤酶的活性;促进了亮叶桦在锑矿区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施用1%的BBOF能有效恢复锑矿区污染土的土壤功能,促进亮叶桦在锑矿区土壤的生长,为后续锑矿区土壤改良以及植被修复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植株生长 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 重金属 锑矿区 亮叶桦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不同海拔光皮桦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谢一青 李志真 +2 位作者 黄儒珠 肖祥希 黄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5,共6页
运用RAPD技术,对现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个不同海拔光皮桦天然种群共91个基因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8个10碱基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99条清晰的条带,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60.0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42,Sha... 运用RAPD技术,对现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个不同海拔光皮桦天然种群共91个基因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8个10碱基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99条清晰的条带,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60.0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4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81;不同种群遗传变异水平随海拔差异呈规律性变化,表现为沿海拔升高而呈由高到低的分布;在物种水平上光皮桦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PPL=87.44%,h=0.3442,I=0.4899),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3486。利用AMOVA软件对遗传变异的等级剖分结果表明,种群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约1/3的遗传变异存在种群间,种群内占2/3。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光皮桦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与海拔、气候因子(年均温和年降水)、土壤养分(全氮、碳氮比、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光皮桦种群间遗传距离与海拔差距、土壤养分因子的分异相关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域的生态因子、低基因流等对光皮桦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海拔 遗传多样性 RAPD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优树子代性状遗传变异及选择 被引量:42
3
作者 郑仁华 邹绍荣 +3 位作者 杨宗武 肖石海 傅忠华 肖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4-48,共5页
 在福建省选择101株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H.Winkl.)优树,利用其中55株优树的种子在福建省邵武卫闽林场开展子代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光皮桦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优树子代间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3a生树高家系遗传...  在福建省选择101株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H.Winkl.)优树,利用其中55株优树的种子在福建省邵武卫闽林场开展子代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光皮桦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优树子代间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3a生树高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46和0.327,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31和0.291;各生长性状与冠幅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以3a生树高为主要指标,从参试的家系中初步选出12个优良家系和31株优良个体,优良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95%和11.87%;优良个体的树高和胸径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高达26.60%和40.37%,选择效果非常明显。这些优良家系和个体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或无性繁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子代 性状 遗传 变异 优良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苗高生长期划分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被引量:59
4
作者 陈存及 李生 +2 位作者 曹永慧 陈俊河 刘春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以光皮桦苗高月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光皮桦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5月 1 0日~ 5月 31日 ,幼苗期为 6月 1日~ 7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为 8月 1日~9月 30日 ,苗木生长后期为 1 0月 1日~ 1 2月 31日 ... 以光皮桦苗高月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光皮桦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5月 1 0日~ 5月 31日 ,幼苗期为 6月 1日~ 7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为 8月 1日~9月 30日 ,苗木生长后期为 1 0月 1日~ 1 2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时间推迟到 8~ 9月 ,原因是由于当年 5月上旬播种 ,播种时间推迟 ,速生期苗高生长量占苗木全年总生长量的 5 1 .87% .提出了各期的关键育苗措施 .保证苗高速生期有充足的水肥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高生长期 光皮桦 生长期划分 有序样本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谢一青 李志真 +2 位作者 黄儒珠 肖祥希 王志洁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4-668,共5页
为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嫩叶中获得高质量DNA,设计了5种先提核再提DNA的CTAB法Ⅰ,CTAB法Ⅱ,CTAB法Ⅲ,CTAB法Ⅳ及改进的SDS法,并以常规CTAB法为对照。用不同的方法就光皮桦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为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嫩叶中获得高质量DNA,设计了5种先提核再提DNA的CTAB法Ⅰ,CTAB法Ⅱ,CTAB法Ⅲ,CTAB法Ⅳ及改进的SDS法,并以常规CTAB法为对照。用不同的方法就光皮桦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A260/A280值测定、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和PCR扩增等方法对所提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5种改进方法提取的DNA质量要比常规法的好,但提取的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改进的CTAB法Ⅰ是提取光皮桦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PCR扩增结果表明,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会影响PCR带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光皮桦 DNA提取 CTAB法 SDS法 顽拗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花粉离体萌发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宝 赵志刚 +3 位作者 程伟 郭俊杰 赖家业 曾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4-268,共5页
设置若干温度的培养环境以及各种浓度蔗糖、蔗糖+硼酸、蔗糖+硝酸钙、蔗糖+硼酸+硝酸钙培养基,研究温度以及蔗糖、硼、钙对光皮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探明光皮桦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和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合适浓度的蔗糖、硼酸和硝酸... 设置若干温度的培养环境以及各种浓度蔗糖、蔗糖+硼酸、蔗糖+硝酸钙、蔗糖+硼酸+硝酸钙培养基,研究温度以及蔗糖、硼、钙对光皮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探明光皮桦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和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合适浓度的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均能显著促进光皮桦花粉萌发,而高浓度的蔗糖、硼和钙均抑制其花粉萌发;光皮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合适培养基为10%蔗糖+200mg.L-1硼酸+200mg.L-1硝酸钙,适宜培养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培养4h后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6h后花粉管长度亦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花粉 离体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光皮桦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雒守华 胡庭兴 +4 位作者 张健 戴洪忠 涂利华 李仁洪 黄立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4-1839,共6页
从2008年1月至12月,对华西雨屏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应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和气压过程分离(Barometric Process Separation,BaPS)技术分别研究了4个氮沉降水平0(CK)、5(L)、15(M)、30... 从2008年1月至12月,对华西雨屏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应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和气压过程分离(Barometric Process Separation,BaPS)技术分别研究了4个氮沉降水平0(CK)、5(L)、15(M)、30(H)g N.m^-2.a^-1下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和月动态。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各处理土壤呼吸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氮沉降初期,各处理土壤呼吸差异不明显,5月份以后各氮沉降处理土壤呼吸开始表现出抑制效应,随着施氮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愈加明显(CK〉L〉M〉H);土壤呼吸日变化基本呈现单峰曲线,呼吸速率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00—16:00。随着氮沉降的增加,对土壤呼吸产生的抑制效应增强,这可能与光皮桦林土壤本身的氮素状态有关。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对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偏相关分析得出,温度能解释土壤呼吸的大部分变异(50.1%-79.8%),是影响光皮桦林土壤呼吸的主导因子。随着氮沉降浓度的增加,土壤呼吸的Q10值减小,表明氮沉降可能降低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呼吸 光皮桦 华西雨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文哲 牛明月 +3 位作者 李秀云 林二培 黄华宏 童再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37,共9页
[目的]利用定量PCR和表达分析软件研究候选内参基因在光皮桦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并通过目的基因的表达分析验证其可靠性,以获得可用于光皮桦定量PCR的稳定内参基因。[方法]选取16个常用的看家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设计引物,通过普... [目的]利用定量PCR和表达分析软件研究候选内参基因在光皮桦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并通过目的基因的表达分析验证其可靠性,以获得可用于光皮桦定量PCR的稳定内参基因。[方法]选取16个常用的看家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设计引物,通过普通PCR、溶解曲线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引物的特异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软件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分析候选内参基因在光皮桦16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最佳的内参基因和组合,并进一步通过2个目的基因CSLD和KOR对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PCR和电泳结果显示,候选内参基因PCR目的片段条带清晰单一,熔解曲线也呈现明显的单一峰,表明这些引物的特异性良好。利用特异引物,对这些候选基因在16个不同组织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除了18S,其他基因的Ct值均集中在25~30之间,表明内参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较稳定,它们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分析结果均表明基因EF1α的稳定性最好,ge Norm计算得出最稳定的是TATA,而UBi-lp在所有候选内参基因中表达最不稳定。进一步选取3个稳定表达候选基因(EF1α,TATA和UBi4)及稳定性较差的UBi-lp作为内参基因,对2个目的基因CSLD和KOR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目的基因相对于3个稳定的内参基因显示出一致的相对表达量,而不稳定的内参基因UBi-lp并没有对表达数据进行有效的标准化,结果存在明显偏差。[结论]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综合3种软件分析的结果,在光皮桦不同的组织中,EF1α,TATA和UBi4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高,对这3个基因进行验证并明确其作为荧光实时定量PCR内参的可靠性。因此,EF1α,TATA和UBi4可作为研究基因在光皮桦不同组织器官中表达的稳定内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组织培养离体再生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晓敏 陈争 +1 位作者 李美飞 童再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4-610,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等设计,系统开展了光皮桦组织培养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茎段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组合为MS+0.50mg.L-1 6-BA+0.10mg.L-1 TDZ+30mg.L-1蔗糖+5.50g.L-1琼脂,丛生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mg.L-1 IBA+20g.... 采用正交试验等设计,系统开展了光皮桦组织培养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茎段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组合为MS+0.50mg.L-1 6-BA+0.10mg.L-1 TDZ+30mg.L-1蔗糖+5.50g.L-1琼脂,丛生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mg.L-1 IBA+20g.L-1蔗糖+5.50g.L-1琼脂;丛生芽在最佳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5d后获健壮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该实验结果为光皮桦的优良品种快繁以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组织培养 高效再生 茎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陈存及 刘春霞 +3 位作者 陈登雄 陈东华 刘芳 李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不同生根促进剂与不同插穗下切口型对光皮桦扦插繁殖生根率与愈伤组织大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生根促进剂对插穗生根率与愈伤组织大小影响显著 ,其中IAA+ IBA对促进生根效果最好 ,NAA对愈伤组织面积大小影响最大 ....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不同生根促进剂与不同插穗下切口型对光皮桦扦插繁殖生根率与愈伤组织大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生根促进剂对插穗生根率与愈伤组织大小影响显著 ,其中IAA+ IBA对促进生根效果最好 ,NAA对愈伤组织面积大小影响最大 .插穗下切口型宜采用双削面或单削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光皮桦 扦插繁殖 生根率 愈伤组织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RAPD分析体系优化设计方案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谢一青 黄儒珠 +2 位作者 李志真 杨宗武 陈杰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采用单因素设计和均匀设计对光皮桦的RAPD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并对2种设计方案优化出的最佳反应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设计均可用于光皮桦RAPD体系的优化,但单因素设计受多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使反应体系达不到最... 采用单因素设计和均匀设计对光皮桦的RAPD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并对2种设计方案优化出的最佳反应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设计均可用于光皮桦RAPD体系的优化,但单因素设计受多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使反应体系达不到最优;而均匀设计能避免盲目性,并快速得到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适合光皮桦的最优RAPD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RAPD 优化 均匀设计 单因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光皮桦野生种群遗传变异及其与生境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一青 黄儒珠 +2 位作者 李志真 黄勇 杨宗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0-65,共6页
采用表型性状测定结合RAPD标记,研究福建境内8个光皮桦野生种群的遗传变异,探讨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光皮桦野生种群在DNA和表型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基本一致,即约2/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3存在于种群间;叶、果序和种... 采用表型性状测定结合RAPD标记,研究福建境内8个光皮桦野生种群的遗传变异,探讨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光皮桦野生种群在DNA和表型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基本一致,即约2/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3存在于种群间;叶、果序和种子3类性状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0632,0.0706和0.0693,各类性状的形状指数(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均比单个性状小;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PPL)、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65.27%,0.2461和0.3628。相关分析表明:表型性状间及其与经纬度、年均温、年日照时数、海拔及有机质等环境因子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各环境因子相关的主要表型性状有叶长宽比、侧脉数、叶基角、种翅宽、种子千粒质量和果序长宽比等;PPL,h和I与年日照时数呈显著相关,与经纬度、年降水量呈负相关;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不显著,而与年均温分异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遗传变异 表型变异 RAPD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优良单株自由授粉子代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郑仁华 杨宗武 +3 位作者 肖石海 郑作孟 傅忠华 赵世荣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2-54,共3页
The seedling stage test on 55 open-pollinated families of plus trees of Betula luminifera H. Winkl. from Shaowu, Nanping and Wuping in Fujia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Weimin, Shaowu. The ... The seedling stage test on 55 open-pollinated families of plus trees of Betula luminifera H. Winkl. from Shaowu, Nanping and Wuping in Fujia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Weimin, Shaowu. The genetic variations of Betula luminifera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1-year-old seedling traits from different famil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bundant variations within the Betula luminifera and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families in seedling height, diameter and lateral branch. The variation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genetic factors. According to this analysis, 11 excellent families were tentatively selected, the average genetic gain of height and diameter were 18.72% and 10.44% respectively. The selection effect was very striking. The Shaowu region was probably a superior genetic resource area of Betula luminifer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自由授粉家系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桦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对微生物量碳氮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静 袁华明 +4 位作者 李佳泳 张炜 龙汉利 李晓清 陈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6,123,共5页
以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纯林3种营造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土层(0~5、〉5~20、〉20~40 cm)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SMBC、SMBN)的生态分布特征以及有机质、有效氮... 以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纯林3种营造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土层(0~5、〉5~20、〉20~40 cm)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SMBC、SMBN)的生态分布特征以及有机质、有效氮、土壤酶活性(酸性磷酸酶(ACP)、脲酶(URE)、蔗糖酶(INV)和过氧化氢酶(CA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土层条件下,杉木—光皮桦混交林下土壤有机质、有效氮、SMBC、SMBN、ACP、URE及INV的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杉木、光皮桦纯林,然CAT活性略高;随着土层加深,各林下土壤有机质、有效氮、SMBC、SMBN、ACP、URE和INV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林地和土层的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微生物碳氮、土壤酶活性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混交模式下的林地土壤生物量、有机质、有效氮以及酶活性均高于杉木纯林模式,土壤生物学性质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 有机质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木-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生物量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巧 李贤伟 +2 位作者 杨渺 李德会 荣丽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30-435,共6页
通过研究四川洪雅县光皮桦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生物量,探讨该模式地下部分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水平分布上各径级的细根与草根差异较小,0~1mm活细根生物量与草根水平分布增长曲线有一定重合,表现为:100cm>150cm>... 通过研究四川洪雅县光皮桦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生物量,探讨该模式地下部分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水平分布上各径级的细根与草根差异较小,0~1mm活细根生物量与草根水平分布增长曲线有一定重合,表现为:100cm>150cm>50cm;直径1~2mm活细根在水平分布上呈"V"型分布规律,水平分布变化为:50cm>100cm>150cm。在垂直分布上则差异显著,0~1mm活细根在上层(0~10cm)生物量占总根量的63.73%左右,细根生物量在整个上层(0~10cm)占比例达40.02%,中、下层占59.98%;扁穗牛鞭草草根有81.27%分布于上层,即草根上层对草根总生物量贡献最大。0~1和1~2mm细根、草根的年动态增长曲线变化规律一致,显示为同步增长和同步减少;从空间分布变化显示,光皮桦木与穗牛鞭草在0~10cm的土层存在一定生长竞争,在中、下层则竞争较小。因此,光皮桦木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地下部分空间分布及养分种间利用表现物种间的互利现象,存在明显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木 扁穗牛鞭草 细根 草根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种子千粒重、寿命及生命力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祝小科 朱守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8-172,共5页
The thousand\|seed weight,germination rate and vitality of seeds for \%Betula luminifer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ousand\|seed weight was different in various habitats,and varied with the age and t... The thousand\|seed weight,germination rate and vitality of seeds for \%Betula luminifer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ousand\|seed weight was different in various habitats,and varied with the age and the part of crown and fruit.The seed had a longevity of 32~37 days in general and with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rapid germination.The seed had a high germination rate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r perk stage of seed dispersal,and a lower germination rate during the end stage.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vitality of mature seed redu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oring time,the change in seed germin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various ages and habit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种子 千粒重 种子寿命 生命力 生殖生态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溪光皮桦次生林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6
17
作者 万志兵 程国源 +1 位作者 丁强强 方乐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0,60,共5页
对绩溪光皮桦次生林种群进行了调查,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龄级结构,编制了绩溪光皮桦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绩溪光皮桦次生林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光皮桦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龄个体数量偏少... 对绩溪光皮桦次生林种群进行了调查,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龄级结构,编制了绩溪光皮桦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绩溪光皮桦次生林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光皮桦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龄个体数量偏少,中龄个体数居多,而老龄个体则相对数量较少,说明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在第Ⅴ龄级时该种群出现死亡高峰,其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绩溪光皮桦次生林种群具有前期种群数量少,中期稳定,末期衰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龄级 静态生命表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温因子对光皮桦种子贮藏和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曹健康 陈黎 方乐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8,共2页
对光皮桦种子不同温度贮藏和种子发芽的光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5℃条件下,光皮桦种子贮藏10个月时仍保持45.0%的发芽率,种子寿命延长,满足了调节播种季节的需要。不同的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其发芽速度相近,且发芽速度快、整... 对光皮桦种子不同温度贮藏和种子发芽的光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5℃条件下,光皮桦种子贮藏10个月时仍保持45.0%的发芽率,种子寿命延长,满足了调节播种季节的需要。不同的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其发芽速度相近,且发芽速度快、整齐度高。光皮桦种子属光反应较强的种子,在苗圃地条件下,适宜的光照(半遮阳)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能力和幼苗质量,覆土和遮阳会使发芽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贮藏 种子寿命 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光皮桦种源早期选择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志刚 杨成华 +4 位作者 田维华 沙二 郭丽云 陈琳 曾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32,36,共5页
以前期收集的西南地区12个种源为材料,在黔西南进行光皮桦种源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桦不同林龄的树高和地径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且各生长性状在种源内变异高于种源间变异。不同林龄树高和地径间均存在... 以前期收集的西南地区12个种源为材料,在黔西南进行光皮桦种源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桦不同林龄的树高和地径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且各生长性状在种源内变异高于种源间变异。不同林龄树高和地径间均存在显著相关,8个月生光皮桦生长性状与种源地气候和地理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而20个月生树高、地径均与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树高与海拔显著负相关,地径与年均降水量显著正相关。综合不同种源各时期生长表现以及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以20个月生树高为主要因子,初步选择出适合在黔西南发展的3个优良种源,即1号(广西田林)、2号(广西隆林)和3号种源(广西融水)。研究结果可为黔西南以及周边类似地区发展光皮桦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黔西南 遗传变异 种源试验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对光皮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丽群 郑丰河 +2 位作者 张斌 李志辉 许忠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以能量30 kev/10 mA,不同剂量氮离子注入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种子,用以研究离子注入后光皮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注入剂量的内在关系,为光皮桦离子束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氮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超氧化... 以能量30 kev/10 mA,不同剂量氮离子注入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种子,用以研究离子注入后光皮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注入剂量的内在关系,为光皮桦离子束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氮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降低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注入剂量为7×1016N+.cm-2时,MDA含量最低,此剂量是离子束处理光皮桦种子的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注入 光皮桦 生理生化特性 保护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