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智能识别虚拟仿真交互系统的《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1
作者 谢海龙 高鑫 +3 位作者 王雪婷 谭思然 王莹 佟大鹏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244-250,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设计并应用了AR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设计并应用了AR智能识别虚拟仿真交互系统,以探索其在《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通过构建三维虚拟植物模型、模拟野外实习场景、提供互动式学习模块等功能,实现了植物形态解剖与系统分类知识的可视化与动态交互。选取中药学专业三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学习、多维考核评价等方式,结合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实验报告质量明显改善,考核成绩优异(80分以上占比达85%以上),且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对平台内容和功能的认可度均超过90%。本研究为《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A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拓展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药用植物学 虚拟仿真 理论与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的机器人远程手势遥操作系统开发
2
作者 李品文 孙文磊 +2 位作者 陈俊 刘国良 宋世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8-156,共9页
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提供沉浸式感知和虚实融合交互接口,在工业机器人远程遥操作与示教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针对复杂工作环境下机器人交互性差、编程效率低等问题,基于Unity3D开发环境,设计了一套AR驱动的机器人远程手势遥操作系统。... 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提供沉浸式感知和虚实融合交互接口,在工业机器人远程遥操作与示教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针对复杂工作环境下机器人交互性差、编程效率低等问题,基于Unity3D开发环境,设计了一套AR驱动的机器人远程手势遥操作系统。基于深度相机采集真实场景数据,通过HoloLens2 AR头显设备构建三维沉浸式虚拟机器人操作环境,使操作者无需进入高危物理环境即可获得临场感知。通过手势识别算法实时获取操作者指尖的行为,并应用指尖动作接口实时控制机器人运行。机器人的运行实时反馈到虚拟环境中,操作者可灵活地动态调节机器人运行。以机器人喷涂风机叶片为例,验证了所提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遥操作喷涂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遥操作 远程可视化 手势识别 实景捕捉 沉浸式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技术的文物数字化三维图像重建方法
3
作者 周伟 苍慜楠 程浩宗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81,共13页
文物表面存在复杂多变的细节,要求数据采集过程需有极高的精度,以确保重建模型的原真性与准确性。然而,传统的方法难以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实现高精度,且后续的三维模型构建与纹理映射也极为复杂,需大量的手工调整。为此,提出一种基于AR... 文物表面存在复杂多变的细节,要求数据采集过程需有极高的精度,以确保重建模型的原真性与准确性。然而,传统的方法难以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实现高精度,且后续的三维模型构建与纹理映射也极为复杂,需大量的手工调整。为此,提出一种基于AR技术的文物实体数字化三维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扫描与高分辨率相机,采集文物实体的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并利用SIFT算法分别获取2类数据的特征点。依据特征点,利用Revit软件结合SketchUp和Geomagic Studio等工具,构建文物实体三维模型。通过实施虚拟相机三维注册操作,将建立的文物实体三维模型叠加在现实文物图像上,得到叠加后的虚拟文物模型。进一步,将现实文物与叠加后的虚拟文物模型实施虚拟融合,完成文物实体数字化三维图像重建。最终,结合VR技术,对重建的三维数字化图像实施交互式展示。以石峁相关文物数据集进行采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准重建文物的数字化三维模型。通过对比实验,该方法在三维重建精度与纹理映射上优于传统方法,减少了人工调整的工作量。有效解决传统数字三维图像重建中存在的精度不足与和操作繁琐等问题,能够高效且准确地完成文物数字化重建,为文物保护、虚拟展示及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存档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三维重建 文物数字化 三维注册 虚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SSVEP和YOLOv3的时敏目标识别方法
4
作者 马留洋 胡争争 栗武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9,共8页
针对目标跟踪过程中目标身份(ID)跳变而影响时敏目标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增强现实技术(AR)、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和YOLOv3的人在回路的“检测-决策”时敏目标识别方法(AR-SSVEP-YOLOv3)。利用目标感知模块获取前端场景视频,... 针对目标跟踪过程中目标身份(ID)跳变而影响时敏目标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增强现实技术(AR)、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和YOLOv3的人在回路的“检测-决策”时敏目标识别方法(AR-SSVEP-YOLOv3)。利用目标感知模块获取前端场景视频,并通过AR眼镜实时呈现,YOLOv3算法完成场景视频中敏感目标检测,AR-SSVEP脑电处理模块解析受试者的脑电数据,在ID变化过程中对时敏目标进行识别。对比分析时敏目标的识别率,结果表明:AR-SSVEP-YOLOv3时敏目标识别方法相比YOLOv3算法识别率平均提升了18.8%,相比YOLOv3-Sort算法平均提升了8.0%。AR-SSVEP-YOLOv3时敏目标识别方法可以降低目标ID跳变对时敏目标识别的影响,提升人机交互能力和时敏目标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人工智能 时敏目标 目标检测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的AR可视化应用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晋芳 苏键聪 +2 位作者 肖立宝 何汉武 李振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运行机理较为复杂抽象,学生无法在有限的实训时间内完全理解平台整体运行机理,难以安全高效地完成实训任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多层次架构设计实训平台AR可视化应用,在Unity3D中实现原型系统开发。通过KEPServe... 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运行机理较为复杂抽象,学生无法在有限的实训时间内完全理解平台整体运行机理,难以安全高效地完成实训任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多层次架构设计实训平台AR可视化应用,在Unity3D中实现原型系统开发。通过KEPServerEX获取多源设备数据,以标志物注册配合空间锚点技术实现平台模型的跟踪注册。在Holo Lens2设备上将平台结构信息、运行状态以及操作指引等内容实现AR可视化,学生可通过手势、视点等多元手段获悉平台状态与实训指引。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AR可视化应用能帮助学生把控平台运行状态,安全高效地完成实训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训平台 增强现实 可视化 HoloLens2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装配执行过程智能检测及AR引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杰 王淑侠 +4 位作者 何卫平 李江红 吴世鑫 魏兵钊 王满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3-1272,共10页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装配执行过程的作业智能化程度,本文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装配执行过程智能检测及AR引导方法,该方法包括叶片编码识别、物料AR出入库和齐套摆放过程状态检测3个环节。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物料缺乏自动化识别和...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装配执行过程的作业智能化程度,本文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装配执行过程智能检测及AR引导方法,该方法包括叶片编码识别、物料AR出入库和齐套摆放过程状态检测3个环节。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物料缺乏自动化识别和智能化纠错的问题,搭建基于编码识别的叶片物料管理架构,提出基于图像处理的叶片编码图像前处理增强操作,并利用贝叶斯纠错对识别结果进行正误判断和纠错校正的后处理操作,提高了叶片编码识别准确率;在物料人工出入库环节,利用AR增强可视化信息辅助用户快速执行作业任务,降低了叶片物料选取作业的时间;针对叶片物料齐套准备过程,构建了基于检测比对的防错纠错系统,避免发生人为错误。所提叶片装配执行过程智能检测及AR增强辅助引导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消耗,在推动航空发动机迈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上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光学字符识别 后处理 增强现实 装配执行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技术的高档数控机床运维平台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敏洋 肖佳佳 +1 位作者 李莉 刘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47,共6页
为响应中国制造业智能转型需求,针对传统二维交互界面的数控机床运维系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容易造成信息认知偏差、维修错误等问题,研究探讨了AR技术的优势及其运用于高档数控机床运维领域的可能性,构建了一套基于AR技术的高档数控机床... 为响应中国制造业智能转型需求,针对传统二维交互界面的数控机床运维系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容易造成信息认知偏差、维修错误等问题,研究探讨了AR技术的优势及其运用于高档数控机床运维领域的可能性,构建了一套基于AR技术的高档数控机床运维平台框架,并以Unity3D为载体,设计开发了基于AR技术的高档数控机床运维平台。实现了运维人员和数控机床之间面对面的AR人机交互,提升了数控机床运维的高效及智能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智能运维 ar增强现实技术 智能制造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and Matching of Augmented Solar Images in Space Weather
8
作者 WANG Rui BAO Lili CAI Yanxia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0-852,共13页
Augmented solar images were used to research the adaptability of four representative image extraction and matching algorithms in space weather domain.These include the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algorithm,speed... Augmented solar images were used to research the adaptability of four representative image extraction and matching algorithms in space weather domain.These include the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algorithm,speeded-up robust features algorithm,binary robust invariant scalable keypoints algorithm,and 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 algorithm.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algorithms was estimated in terms of matching accuracy,feature point richness,and running time.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ed that no algorithm achieved high accuracy while keeping low running time,and all algorithms are not suitable for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and matching of augmented solar images.To solve this problem,an improved method was proposed by using two-frame matching to utilize the accuracy advantage of the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algorithm and the speed advantage of the 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 algorithm.Furthermore,our method and the four representative algorithms were applied to augmented solar images.Our application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our method achieved a similar high recognition rate to the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algorithm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algorithms.Our method also obtained a similar low running time to the 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 algorithm,whic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other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gmented reality augmented image Image feature point extraction and matching Space weather Solar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子装备装配引导的AR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杜小东 王鹏 +2 位作者 史建成 王月 帅昊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24,共9页
为了提高面向电子装备装配引导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跟踪方法的鲁棒性与适用性,在像素投票姿态估计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对AR跟踪算法进行优化。首先,针对电子装备六自由度姿态公共数据集... 为了提高面向电子装备装配引导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跟踪方法的鲁棒性与适用性,在像素投票姿态估计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对AR跟踪算法进行优化。首先,针对电子装备六自由度姿态公共数据集稀缺与使用约束较多的问题,使用RGB-D相机采集并制作AR装配引导的电子装备的六自由度姿态训练数据集。然后,在基于像素投票的姿态估计网络结构基础上,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对网络进行轻量化,并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对通道进行权重评估,以弥补网络轻量化造成的精度损失。最后,通过电子装备装配任务对提出的方法进行AR装配引导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跟踪注册方法相对于修改前的跟踪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保持了装配引导的精度,能够对弱纹理的电子装备进行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装备 增强现实 三维跟踪 深度可分离卷积 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晓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67,145,共5页
为改善高校实验教学操作模式单一、趣味性不高、环境受限等问题,提出在5G通信技术支撑下,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沉浸交互式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从学生、教师、实验环境、实验功能和评价反馈等多个维度探索,在实时跟踪、脱卡交互、... 为改善高校实验教学操作模式单一、趣味性不高、环境受限等问题,提出在5G通信技术支撑下,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沉浸交互式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从学生、教师、实验环境、实验功能和评价反馈等多个维度探索,在实时跟踪、脱卡交互、手势传感、游戏互动和三维仿真场景构建等方面深入分析,基于AR技术构建集虚拟空间、图像文字、视频音乐和游戏等多元素服务教学、识别效率高、实时性较强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效率和减少实验耗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混合式 虚拟仿真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技术的植保机作业布局与优化分析
11
作者 边亮 杨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219,共4页
以植保机作业优化仿真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对植保机的转向、行进及作业过程进行仿真,构建植保机优化作业布局。通过AR增强现实对植保机进行识别,利用3dsMax构建植保机三维虚拟仿真模型,在Unity3D模块中对植保机作业环境... 以植保机作业优化仿真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对植保机的转向、行进及作业过程进行仿真,构建植保机优化作业布局。通过AR增强现实对植保机进行识别,利用3dsMax构建植保机三维虚拟仿真模型,在Unity3D模块中对植保机作业环境进行虚拟搭建,以提升植保机作业仿真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 ar增强现实 虚拟仿真 三维构建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和图像识别的变电设备工程量AR标注技术
12
作者 周亮 梁海生 +3 位作者 吕征宇 史健勇 庞星 戴梦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28-331,共4页
目前基于移动增强现实(AR)的施工可视化技术虽然具有交互方式多元化的优势,但存在精度低和系统集成度差的劣势,因此难以进行进度投资统计等深度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全方位的图像... 目前基于移动增强现实(AR)的施工可视化技术虽然具有交互方式多元化的优势,但存在精度低和系统集成度差的劣势,因此难以进行进度投资统计等深度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全方位的图像采集。同时,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图像识别技术,基于移动AR技术实现了现场施工场景与BIM的实时配准,并开展工程量比对计算,以分析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并准确地监控工程进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工程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建筑信息模型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图像识别 增强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波导AR显示系统出瞳面光均匀性优化及漏光抑制
13
作者 段涛涛 仝晓刚 +3 位作者 楼国红 张蕊蕊 张麟华 黄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91,共11页
阵列波导增强现实显示系统部分反射镜反射率参数组合多,手动优化耗时且难以获得优化的参数组合,导致显示均匀性不佳。为此结合Python与LightTools对阵列波导各个部分反射镜反射率进行自动优化,获得优化的反射率参数组合;基于人眼角分辨... 阵列波导增强现实显示系统部分反射镜反射率参数组合多,手动优化耗时且难以获得优化的参数组合,导致显示均匀性不佳。为此结合Python与LightTools对阵列波导各个部分反射镜反射率进行自动优化,获得优化的反射率参数组合;基于人眼角分辨率极限要求,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波导基板上下表面和部分反射镜阵列的平行公差要求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阵列波导显示系统,提出了在阵列波导出光面镀增透膜的漏光抑制方法,进而开发了视场角为40°、出瞳均匀性达83%的阵列波导增强现实显示样机。样机在颜色均一性和还原性等指标方面有显著优势,实现了高出瞳面光均匀性,且明显降低了漏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光波导 增强现实 自动优化 蒙特卡罗分析 均匀性 漏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光复用的液晶体光栅波导AR近眼显示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子健 姚立胜 +7 位作者 金华健 邱健滨 叶芸 徐胜 严群 郭太良 张万隆 陈恩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5,共10页
光波导组合器在增强现实显示的出瞳扩展和外观薄化方面颇具优势。出瞳扩展技术是通过在耦出区域诱导多次衍射,将光线引导至人眼。然而,这种多次衍射可能导致出瞳亮度在沿光路径的空间分布上逐渐减弱,从而造成亮度不均。特别是当使用液... 光波导组合器在增强现实显示的出瞳扩展和外观薄化方面颇具优势。出瞳扩展技术是通过在耦出区域诱导多次衍射,将光线引导至人眼。然而,这种多次衍射可能导致出瞳亮度在沿光路径的空间分布上逐渐减弱,从而造成亮度不均。特别是当使用液晶制备而成的偏振体全息光栅作为耦合元件时,由于光栅仅对一种圆偏振光敏感,与之正交的圆偏振光会被直接透射,导致波导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并不高。针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复用的偏振体全息光栅光波导AR显示光学系统,同时实现了大出瞳尺寸和良好入眼均匀性。在理论设计和仿真方面,首先通过k空间理论设计了大视场角下的光栅结构,再以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μLED)作为微显示屏,设计了一套与之匹配的投影镜头,并对整个波导系统进行了成像仿真。在实验部分,制备了中心波长为532 nm、出瞳尺寸为45 mm×25 mm的偏振体全息光栅波导。实验结果显示,该波导系统在基板折射率为1.51下的对角线视场角达到了预期的32.86°。相比于仅响应单一圆偏振光的方案,采用九点法测得的均匀性提升了48.8%,整体均匀性提升了34.1%,波导组合器的光学效率也实现了1.2倍的提升。本文工作为偏振体全息光栅波导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液晶偏振体光栅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 波导 衍射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投影AR近眼显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嘉昕 罗丹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6-671,共16页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近眼显示技术可将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信息叠加在一起,为用户眼前营造出虚实结合的场景,成为连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桥梁。视网膜投影(Retinal Projection Displays,RPD)显示,又称为麦克斯韦近眼显示(Maxwelli...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近眼显示技术可将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信息叠加在一起,为用户眼前营造出虚实结合的场景,成为连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桥梁。视网膜投影(Retinal Projection Displays,RPD)显示,又称为麦克斯韦近眼显示(Maxwellian Displays),可有效化解调焦-辐辏冲突,提供无眩晕的近眼显示观感,在AR近眼显示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人员围绕扩展出瞳(Eyebox)、全彩显示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介绍麦克斯韦增强AR近眼显示的工作原理,综述其核心器件及发展进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视网膜投影近眼显示 全息光学器件 液晶偏振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态势计算:概念、方法与应用
16
作者 李超超 程兰惠 +4 位作者 杨赛赛 吕培 葛昭阳 王华 徐明亮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82,共15页
态势感知指对环境元素的感知、理解和预测,为高层决策提供支撑.态势信息的全面获取能够有效地提高态势感知的准确性.针对态势信息不直观、态势获取不全面的问题,提出“暗态势计算”概念,辅助人类挖掘、感知全面态势信息.首先,介绍暗态... 态势感知指对环境元素的感知、理解和预测,为高层决策提供支撑.态势信息的全面获取能够有效地提高态势感知的准确性.针对态势信息不直观、态势获取不全面的问题,提出“暗态势计算”概念,辅助人类挖掘、感知全面态势信息.首先,介绍暗态势计算的内涵和优势,并给出理论支撑;然后,充分地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以生动直观的呈现方式、沉浸式智能交互、虚实叠加等诸多优势,设计基于增强现实的人机物虚实融合暗态势计算框架,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将机器的计算能力和人的认知能力结合,通过“虚实融合观察—沉浸式交互—全面分析预测”循环迭代过程实现暗态势计算;最后,以基于航母航空保障作业的半实物电子沙盘推演系统为例,阐述暗态势计算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决策结果优于基于传统态势感知的决策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态势 态势感知 增强现实 态势预测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手部姿态的物体6D位姿估计算法
17
作者 王健 郭宇 +3 位作者 黄少华 汤鹏洲 郑冠冠 陆云霞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3,共8页
在基于增强现实装配引导的复杂零/部件装配场景中,由于手部对零/部件的遮挡,导致零件位姿解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造成求解失败。目前针对手工装配零件的位姿估计算法在解决零件遮挡问题时没有考虑手部信息,使得位姿估计精度难以满足... 在基于增强现实装配引导的复杂零/部件装配场景中,由于手部对零/部件的遮挡,导致零件位姿解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造成求解失败。目前针对手工装配零件的位姿估计算法在解决零件遮挡问题时没有考虑手部信息,使得位姿估计精度难以满足增强装配实际应用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手部姿态的零件6D位姿估计算法,即HandICG算法。该算法将手部的姿态信息与迭代对应几何(Iterative Corresponding Geometry,ICG)算法进行融合,当发生手部遮挡时,将手部的姿态信息应用到零件姿态的求解中,从而显著提高手部遮挡情况下零件位姿估计的精度,实验表明,平均模型点距离(Average Distance of Model points,ADD)相关评价指标达到74.73%,是ICG算法的2.61倍。该算法显著提升了增强装配场景中零件位姿解算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估计 手部姿态 遮挡 增强装配 跟踪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系统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18
作者 张培海 孙振兴 +3 位作者 张恺 郭毅 陈刚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 构建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评价该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用于脊柱手术导航的视觉追踪导板,并采用视觉追踪导板和增强现实设备完成增强现实图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图像配准和实时追... 目的 构建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评价该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用于脊柱手术导航的视觉追踪导板,并采用视觉追踪导板和增强现实设备完成增强现实图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图像配准和实时追踪。增强现实导航系统辅助下,先后由两位操作者以克氏针模拟椎弓根置钉操作,并按照克氏针置入点与视觉追踪导板的距离分为邻近组(<100 mm)和远离组(100~200 mm),对比分析不同操作者以及邻近组与远离组置入点误差值和角度误差值以评估增强现实导航系统的精度。结果 两位操作者均顺利完成模型置钉,共获得100例置入点误差值和角度误差值。两位操作者置入点误差值(t=0.835,P=0.406)和角度误差值(t=0.220,P=0.8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远离组置入点误差值大于邻近组(t=3.221,P=0.002),进一步将其分解为x值和y值,远离组置入点误差x值(t=4.980,P=0.000)和y值(t=2.416,P=0.018)均大于邻近组;而角度误差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6,P=0.077)。结论 初步构建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完成导航系统精度评估,随着置入点与视觉追踪导板距离的增加,置入点定位能力下降,但角度指向性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增强现实 视觉 手术导航系统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R-LoFTR++的智能巡检特征匹配算法
19
作者 舒军 王江舸 +2 位作者 杨莉 舒心怡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6,共11页
在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巡检工作中,背景纹理复杂难以提取特征点,大视角变化情况下匹配正确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特征匹配算法R-LoFTR++。引入高斯滤波进行预处理,有效减少图像噪声并平滑部分纹理,降低了匹配的复杂度。设计了... 在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巡检工作中,背景纹理复杂难以提取特征点,大视角变化情况下匹配正确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特征匹配算法R-LoFTR++。引入高斯滤波进行预处理,有效减少图像噪声并平滑部分纹理,降低了匹配的复杂度。设计了特征方向描述子模块,增强了网络对图像关键点的方向敏感度,提高了大视角差图像间的匹配率。集成MAGSAC++算法,优化匹配过程、剔除误匹配点,提升了匹配的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R-LoFTR++算法在变电站真实数据集上的匹配效果都优于参与对比的其他特征匹配算法。在MegaDepth相同特定场景子集的实验中,R-LoFTR++在户外姿态评估实验中AUC指标相比于原网络提升了约0.92%~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匹配 LoFTR算法 增强现实技术 电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LAM的室内场景重建与虚实遮挡的边缘优化方法
20
作者 刘佳 张增伟 陈大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4-752,共9页
在增强现实环境中,虚拟物体和真实物体的融合效果经常受到虚实遮挡的影响.为了提升虚实遮挡效果,提出一种室内场景下基于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VSLAM)的三维物体稠密重建与分割的方法.首先利用YOLOv5s和ORB-SLAM2检测并去除环境中的动态... 在增强现实环境中,虚拟物体和真实物体的融合效果经常受到虚实遮挡的影响.为了提升虚实遮挡效果,提出一种室内场景下基于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VSLAM)的三维物体稠密重建与分割的方法.首先利用YOLOv5s和ORB-SLAM2检测并去除环境中的动态特征点,只利用静态特征点构建准确的点云地图;然后使用OPTICS聚类算法约束体素边缘并进行网格分割;最后通过结合形状先验算法对分割后的点云进行预测重建,使分割的物体边缘更加准确.在多个数据集上检验了所提方法,并执行动态特征点去除和虚实遮挡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场景下相比传统ORB-SLAM2,相机的定位精度提升了92.62%,点云的重建精度提升了35.00%,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定位虚拟物体和真实物体的遮挡边缘并进行分割,同时保持形状化的重建结果,使得虚实遮挡效果更加真实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虚实遮挡 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 三维重建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