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ersonal heating on thermal comfort:A review 被引量:1
1
作者 TIAN Xiao-yu LIU Wei-wei +2 位作者 LIU Jia-wei YU Bo ZHANG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279-2300,共22页
Personal conditioning system(PCS)is receiving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its energy-saving potential and the ability to satisfy individual comfort requirements.As a part of PCS,personal heating systems can maintain... Personal conditioning system(PCS)is receiving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its energy-saving potential and the ability to satisfy individual comfort requirements.As a part of PCS,personal heating systems can maintain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cold environments,which leads to their potential role of important heating mode in cold winter,especially in the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regions of China.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ersonal heating systems,this paper reviews the published studies.Personal heating system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based on the mode of heat transfer:conductive,convective,radiative and combinative type.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ategory and respective devices are introduced.Furthermore,identifying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heating on thermal comfort and the models for predicting or evaluating thermal comfort during local heating.This paper would provide users with a guideline for choosing suitable heating equipment during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al conditioning system personal heating thermal comfort evaluation models built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在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应实 张晓燕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CRT)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LARC患者CRT后肿瘤反应的评估直接关系到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长期预后。由于CRT引起的纤维化、水...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CRT)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LARC患者CRT后肿瘤反应的评估直接关系到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长期预后。由于CRT引起的纤维化、水肿和炎症反应使得肿瘤的反应性评估尤其是肿瘤是否完全缓解面临挑战。基于现有的标准区分是否完全缓解并不可靠,无法满足临床需要。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人工智能的兴起为新辅助治疗评效带来了希望,本文将围绕目前的影像学评效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以期精准指导直肠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疗效评价 个体化治疗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精准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PageRank算法的个人事件自动摘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永兵 王宇 马占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4-69,共6页
是获取微博重要信息的一种手段,但微博的短文本、高冗余、高噪声等特征对于自动摘要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个人微博内容与相关性的事件摘要提取算法CR-PageRank。将微博事件集构建成事件图,结合微博内容质量,利用CR-PageRan... 是获取微博重要信息的一种手段,但微博的短文本、高冗余、高噪声等特征对于自动摘要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个人微博内容与相关性的事件摘要提取算法CR-PageRank。将微博事件集构建成事件图,结合微博内容质量,利用CR-PageRank算法计算出微博的总权重,选取有代表性的微博生成初始摘要进行可读性加工,使摘要更具可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TextRank算法和LexRank算法,准确率和召回率明显提高,而且生成的摘要内容简洁,信息全面,阅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ageRank算法 内容质量 个人事件 事件摘要 人工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的测量及检验——兼论新时代学生评价改革的微观转向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涛 李点石 李佳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大学生学业内卷是过度竞争和过度教育引发的学习异化现象,但不同学生群体的内卷感知存在差异性,致使其学习行为复杂纷繁。识别和测度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成为理解大学生学业内卷行为的关键。基于教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生成规律,研究构... 大学生学业内卷是过度竞争和过度教育引发的学习异化现象,但不同学生群体的内卷感知存在差异性,致使其学习行为复杂纷繁。识别和测度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成为理解大学生学业内卷行为的关键。基于教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生成规律,研究构建由“内卷认知”“内卷情感”“内卷意志”作为基本维度的学业内卷感知评价指标体系。依照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和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分型范式,形成“2+6”内卷感知分型模式,即“自律型”“安逸型”2种非内卷感知类型,以及“情绪型”“顺从型”“从众型”“利己型”“自卑型”“自助型”6种内卷感知类型。利用CCSVS有关数据,对不同学校、学科、年级和班级的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程度和类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学生学业内卷程度更高,其他普通高校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理工农医类学科学生学业内卷程度最高,更易产生情绪耗竭和学业压力;低年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程度更高;实验班(书院)学生学业内卷感知度更高。从上述分析来看,应考虑从微观层面反思学生评价改革:一是关注大学生学业日常,探究学习微观机制;二是构建感知型学业评价,突出特质分类指导;三是坚持立德树人总要求,转换学生评价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内卷 内卷感知 学生评价 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体扫描的膝关节固定护具参数化设计与评价
5
作者 赵嘉鑫 王旭鹏 +3 位作者 王芸倩 谭坤 黄昱喆 李嘉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1,共6页
为解决传统预制型膝关节固定护具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体扫描的膝关节固定护具参数化设计与评价方法。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受试者膝关节形态点云数据,借助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NURBS)曲面实现... 为解决传统预制型膝关节固定护具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体扫描的膝关节固定护具参数化设计与评价方法。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受试者膝关节形态点云数据,借助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NURBS)曲面实现形态重构;采用Grasshopper插件进行膝关节固定护具参数化和轻量化设计,并结合穿戴试验对膝关节固定护具进行舒适性评价。结果表明:在轻量化基础上,定制型护具相较于预制型,在主、客观评价中均有较好表现,且在穿戴一段时间后,定制型护具的主观评分整体呈上升趋势。针对膝关节固定护具参数化设计与舒适性评价研究可为相关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固定护具 NURBS曲面重构 参数化设计 舒适性评价 个性化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向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作用
6
作者 闫琼 姚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究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调节策略在内外向人格特征影响大学生孤独感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的内外向分量表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孤独感问卷,组织50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数据采... 目的探究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调节策略在内外向人格特征影响大学生孤独感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的内外向分量表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孤独感问卷,组织50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数据采集使用“问卷星”软件完成。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内外向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策略对孤独感的影响。结果内外向人格特征与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重评维度呈正相关(r=0.39,P<0.01;r=0.23,P<0.01),与情绪调节策略的表达抑制维度和孤独感呈负相关(r=-0.21,P<0.01;r=-0.45,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重评维度呈正相关(r=0.43,P<0.01),与情绪调节策略的表达抑制维度和孤独感呈负相关(r=-0.24,P<0.01;r=-0.60,P<0.01)。并且情绪调节策略的认知重评维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42,P<0.01),情绪调节策略的表达抑制维度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35,P<0.01)。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认知重评在内外向人格特征与孤独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效应量为-0.034,效应占比为7.9%;核心自我评价与表达抑制在内外向人格特征与孤独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效应量为-0.017,效应占比为3.9%。结论内外向人格特征可以分别通过核心自我评价、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以及链式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孤独感产生影响,这提示可通过干预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调节策略降低大学生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向人格特征 孤独感 核心自我评价 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降温服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星岚 罗玉玲 +3 位作者 刘雨婷 郑晓慧 郑挺 常素芹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提高人体热湿舒适度、避免高温热应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个体降温服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服装与人体热湿舒适性关系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主动降温服(液体降温服、气体降温服、热电降温服)和被动降温服(相变降温服、辐射降温服、导热... 为提高人体热湿舒适度、避免高温热应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个体降温服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服装与人体热湿舒适性关系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主动降温服(液体降温服、气体降温服、热电降温服)和被动降温服(相变降温服、辐射降温服、导热降温服)2类常见的个体降温服,汇总了各类个体降温服的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最后对未来个体降温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展望。研究表明:人体、服装、服装微气候区及外环境均会影响人体舒适性;主动降温服和被动降温服各有优缺点,均缺少通用性;未来个体降温服评价方法发展可进一步完善人-服装-环境模拟系统,并结合多种评价方法,优化降温服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降温服 高温热应激 热湿舒适性 降温服种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的大学生个性化教育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东波 赵帅 +2 位作者 李卿 孙建文 朱晓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0,共10页
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是实现因材施教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而个性化教育的智能化评价是衡量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智能技术与教育结合的必然要求。针对传统个性化教育评价中数据采集获取难、评价过程环节多、指标数据粒度粗、实时反馈... 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是实现因材施教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而个性化教育的智能化评价是衡量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智能技术与教育结合的必然要求。针对传统个性化教育评价中数据采集获取难、评价过程环节多、指标数据粒度粗、实时反馈效果差,难以应对规模化、过程性、全方位、个性化发展评价难题,提出人机协同的大学生个性化教育评价方法。首先明确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教育评价的内容,然后提出了人机共建个性化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与人机协同实施过程,最后展示了人机协同个性化教育评价的典型案例。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评价手段,具有全天候、超时长的服务能力,可大幅提升评价的效率与质量,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评价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教育评价 个性化教育 智能化评价 数据驱动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个性化实验报告评语自动生成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翟洁 李艳豪 +1 位作者 李彬彬 郭卫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52,共11页
在计算机实验报告评阅过程中,不同的实验报告评价体系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固化的实验评语模板缺乏个性化的内容,评价结果往往未给出可解释性的依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个性化实验报告评语自动生成框架。通过主题-评... 在计算机实验报告评阅过程中,不同的实验报告评价体系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固化的实验评语模板缺乏个性化的内容,评价结果往往未给出可解释性的依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个性化实验报告评语自动生成框架。通过主题-评估决策-集成提示策略,从教师的实验需求、代码质量需求中抽取该实验特有的评价体系,形成评估决策树,构建计算机软件方向课程共享的评估决策树库。设计基于大语言模型和决策树的实验要求、代码质量主题评级方法,从评估决策树库检索匹配学生实验报告内容的评估决策树,结合实验报告和代码文本,自动生成实验主题、代码质量主题定量或定性的评级结果及对应的可解释性依据。在实验报告模板中融入学生已完成的实验任务、主题评级结果、评价依据等,生成个性化的实验评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主题-评估决策-集成提示策略的决策树生成结果明显优于未用提示的方法,该策略各部分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自动生成的评级结果和教师原先批阅的评阅结果对比,软件测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商金融课程示例匹配正确率均达到90%以上。从任课教师对于自动生成的评语评分分析,评语在流畅性、相关性、合理性3个维度上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实验评估决策树 个性化 评语自动生成 代码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因素耦合研究
10
作者 庞敏 李琼 张益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4,共9页
为定量分析我国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并识别关键风险因素,首先,依据4M事故致因理论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人、机、环、管4类一级风险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辨识出32个二级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耦合方式划分为多因素、双因素... 为定量分析我国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并识别关键风险因素,首先,依据4M事故致因理论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人、机、环、管4类一级风险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辨识出32个二级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耦合方式划分为多因素、双因素和单因素耦合3个类别;其次,基于2016—2022年我国发生的196起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使用N-K模型测度风险因素耦合水平;然后,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辨识关键风险因素;最后,提出风险防控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事故发生频率与风险因素耦合水平密切相关,而因素耦合水平与参与耦合因素数量成正比,4类风险因素的风险耦合值为0.1628,耦合水平最高;人员风险因素参与耦合的风险值较大,管理风险因素和环境风险因素参与耦合的风险值次之,三因素风险耦合中人-机-环的风险耦合值最大,数值为0.1047,双因素风险耦合中人-环的风险耦合值最大,数值为0.05,均含有人员风险因素;安全生产投入和主体责任未落实、违规违章作业、违规违章指挥决策等人员风险因素和管理风险因素是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因素耦合作用中的关键因素,应予以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 风险因素 风险耦合 N-K模型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个性化健康医疗的智能纺织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凯 吕天梅 +1 位作者 盛非凡 彭晓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49,共10页
为推进智能纺织品在个性化健康医疗体系中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推动当前以医院或诊所为中心的集中、被动式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向未来以主动、预防、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健康管理模式转变,首先介绍了智能纺织品的概念特征和... 为推进智能纺织品在个性化健康医疗体系中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推动当前以医院或诊所为中心的集中、被动式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向未来以主动、预防、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健康管理模式转变,首先介绍了智能纺织品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属性,然后针对主动传感机制,详述了常见智能纺织品的电响应原理及其制备方式和各自优缺点。其次,介绍了智能纺织品在个性化健康医疗系统中的潜在应用,主要涵盖了体征体态监测、智能化诊断、个性化治疗和辅助康复训练等健康管理方面。最后,针对个性化健康医疗智能纺织品迈向大规模应用道路中的关键性挑战,对其优先发展方向和潜在解决方案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纺织品 健康医疗 个性化应用 监测与评估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养老金一周年评估与前瞻——基于一个理论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8,共18页
全面建成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个人养老金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理论评估框架,对个人养老金一年来的市场表现做一多维度评估。根据该评估框架... 全面建成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个人养老金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理论评估框架,对个人养老金一年来的市场表现做一多维度评估。根据该评估框架提出的“模式评估法”,个人养老金覆盖率的表现超出预期,已基本实现“可替代模式”的制度目标;根据“本土政策评估法”,覆盖率达20.2%,成绩不俗;根据“国际流行评估法”,覆盖率为15.2%,差距不大。与试点五年半的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相比,个人养老金覆盖率出现一个质的飞跃。但是,波动的资本市场致使个人养老金制度正陷入一个怠惰性有余、活跃性不足的低效状态,抵消良好的覆盖率表现的制度功能,对未来个人养老金替代率的负面影响将是深远和致命的。个人养老金的制度属性和市场特征意味着,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将从完善制度设计的纯粹“单轮驱动”正向完善制度设计与完善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双轮驱动”阶段转变,未来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养老金 三支柱养老金 养老金投资 资本市场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眼宽视场视觉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杨 隆海燕 贾曦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7-1165,共9页
为考虑边缘视觉的影响,实现对人眼宽视场条件下视觉成像质量的量化,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多视域成像质量评价方法。构建个性化眼模型,根据波前像差值获得不同视场处的成像图;利用色彩差异分割成像图中的不同区域,将其作为子图像... 为考虑边缘视觉的影响,实现对人眼宽视场条件下视觉成像质量的量化,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多视域成像质量评价方法。构建个性化眼模型,根据波前像差值获得不同视场处的成像图;利用色彩差异分割成像图中的不同区域,将其作为子图像以样本对的形式输入到孪生神经网络中,提取图像的多维特征;模拟人眼对色彩的差异化感知,对区域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加权,得到对整幅图像的质量评价。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TID2013、LIVE和CSIQ这3个图像数据库上进行实验,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视场处成像质量的量化评估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神经网络 图像质量评价 个性化眼模型 色彩差异 边缘视觉 波前像差值 差异化视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构建的机理、困境与图景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宇 李百福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3,共10页
基于数字时代实施个人破产制度的现实需要、数字司法对于破产案件办理的改革要求、数字社会中的信用不可见风险,构建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已经成为支撑个人破产制度建立实施的重要内容。以“数据—算法—平台”三维结构为框架的... 基于数字时代实施个人破产制度的现实需要、数字司法对于破产案件办理的改革要求、数字社会中的信用不可见风险,构建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已经成为支撑个人破产制度建立实施的重要内容。以“数据—算法—平台”三维结构为框架的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在通过信用数据采集、算法信用画像、平台联通应用得以实施的同时,面临着数据孤岛导致的非正义前见、算法黑箱引发的公信力危机、平台薄弱产生的应用性困境等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合作治理达成信用数据共享,依托可信算法实现信用评价公信,完善制度供给推动破产平台建设,以此驱动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更好、更有力地赋能社会信用体系和个人破产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破产 信用评价 数字化 信用数据 数字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与个人征信评估:作用机制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亦雯 冉净斐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2,共8页
大数据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外延了信用体系的内涵,丰富了信用管理的手段和范围。基于大数据技术使用场景,从信息集成、流程优化和安全维护三个维度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优势展开系统分析,深入探究大数据技... 大数据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外延了信用体系的内涵,丰富了信用管理的手段和范围。基于大数据技术使用场景,从信息集成、流程优化和安全维护三个维度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优势展开系统分析,深入探究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作用机制,并从加强立法约束、降低数据歧视、注重信息保护三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个人征信评估的实践进路,以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征信体系及金融领域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个人征信评估 数据治理 征信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员个体防护装备工效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盼盼 何瑞东 +2 位作者 李颖 斯阳 俞建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6-1657,共12页
个体防护装备的工效性是装备-人体-环境间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对保障消防员生命安全和提高消防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评价技术的重难点在于精确定量分析装备在特定环境下对人体机能和作业表现的影响。而有效定量分析的关键在... 个体防护装备的工效性是装备-人体-环境间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对保障消防员生命安全和提高消防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评价技术的重难点在于精确定量分析装备在特定环境下对人体机能和作业表现的影响。而有效定量分析的关键在于准确获取穿戴防护装备后的运动学、动力学及生理学参数。近年来,随着评价技术的发展,在工效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尤其在关节活动、平衡能力及生物力学方面。基于上述关键参数,梳理了工效性评价框架,系统地回顾了现有的工效性评价方法,总结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个体防护装备 工效学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 被引量:51
17
作者 甘怡群 王纯 胡潇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介绍了西方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的提出、组成和预测能力,并提出了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西方经典核心自我评价包括4种核心特质:自尊、控制点、神经质和一般自我效能。文章对西方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对我们目... 介绍了西方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的提出、组成和预测能力,并提出了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西方经典核心自我评价包括4种核心特质:自尊、控制点、神经质和一般自我效能。文章对西方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对我们目前研究的借鉴意义作了分析,提出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包括4种核心特质,即善良、才干、处世态度和集体自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自我评价 善良 才干 处世态度 集体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危险源理论的矿井瓦斯事故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冬梅 谭云亮 +1 位作者 常西坤 傅颖霞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固有危险源、诱发危险源和人的因素等三类危险源的角度,分析了瓦斯事故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构建了瓦斯危险源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获取指标权重。将灰色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算法的... 从固有危险源、诱发危险源和人的因素等三类危险源的角度,分析了瓦斯事故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构建了瓦斯危险源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获取指标权重。将灰色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算法的瓦斯事故G—F(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某矿井瓦斯异常区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确定出事故发生的风险等级。实践表明:该模型能对瓦斯事故的危险性等级给出准确评价,可进一步完善瓦斯事故评价及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事故 三类危险源 灰色-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栎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浩 汪玉如 王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5,共7页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科学认识森林,实现人与森林和谐发展的基础。虽然国内外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但至今还未有多数人认可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为此在2008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科学认识森林,实现人与森林和谐发展的基础。虽然国内外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但至今还未有多数人认可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为此在2008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标准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栎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了详细的动态评估。结果表明:"九五"期间中国栎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均总价值为1.4758万亿元,年均单位面积价值为7.987 2万元.hm-2;"十五"期间生态服务功能年均总价值1.397 1万亿元,年均单位面积价值为7.668 9万元.hm-2,年均涵养水源706.81亿m3,固土5.82亿t,固碳0.94亿t,生产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1.85×1013亿个,吸收二氧化硫15.86亿kg,滞尘3 839.1717亿kg。在中国栎林分布的27个省份中,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受益最大的省份是黑龙江省,收益最小的省份是青海省。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的省份是云南省,最小的是陕西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栎林 物质量 价值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响应的时效性评估问题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加莲 池宏 +1 位作者 石彪 祁明亮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6-185,共10页
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时间上要快,效果上要好,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评估被称为时效性评估。应急响应程序是由多个具有逻辑先后顺序的应对行动组成的,前面行动执行的效果会对后面的行动产生影响,不同行动的特点和评价指标是不一样的。根... 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时间上要快,效果上要好,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评估被称为时效性评估。应急响应程序是由多个具有逻辑先后顺序的应对行动组成的,前面行动执行的效果会对后面的行动产生影响,不同行动的特点和评价指标是不一样的。根据行动的评价指标与其时效性的定性关系,通过构造函数定量表达的方法,给出了不同行动的时效性评估函数。并针对资金固定时单行动的时效性评估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推导证得该行动不同质量的同一种类资源的配比存在着最优值,使得其时效性评估函数值达到最大。本研究对分析影响时效性的主要因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程序 时效性评估 行动 单种异质资源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