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gp170、cytokeratin及nm23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EC-1/5Fu耐药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惠延平 李焰 +2 位作者 吴军正 王映梅 马福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 :探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耐药细胞株MEC 1/ 5Fu细胞的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观察该细胞及其亲本细胞中P 糖蛋白 (P gp170 )、cytokeratin(CK)及nm 2 3的表达。 结果 :P gp170在MCE 1/ 5Fu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95... 目的 :探讨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耐药细胞株MEC 1/ 5Fu细胞的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观察该细胞及其亲本细胞中P 糖蛋白 (P gp170 )、cytokeratin(CK)及nm 2 3的表达。 结果 :P gp170在MCE 1/ 5Fu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95 .1% ,明显高于亲本细胞的阳性表达率 12 .3 % (P <0 .0 5 ) ,而CK与nm2 3在MEC 1/ 5Fu细胞与亲本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达 90 %以上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MEC 1/5Fu细胞具有多药耐药 (MDR)表型 ,其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pl70 CYTOKERATIN NM23 涎腺 粘液表皮样癌 耐药性 MDR MEC-1/5f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C对外周静脉应用5FU泵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2
作者 王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634-635,共2页
目的探讨QCC 活动对外周静脉应用5FU 泵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原静脉输液小组的基础上成立QCC 小组,分析5FU 泵患者静脉炎发生原因,通过汇总全院应用5FU 泵化疗各科室的数据确定QCC 活动主题,制订活动计划,落实各项活动措施,... 目的探讨QCC 活动对外周静脉应用5FU 泵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原静脉输液小组的基础上成立QCC 小组,分析5FU 泵患者静脉炎发生原因,通过汇总全院应用5FU 泵化疗各科室的数据确定QCC 活动主题,制订活动计划,落实各项活动措施,监测活动效果.结果:2013 年7 月-12 月我院外周静脉应用5FU 泵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降至1.7%,与开展QCC 活动前的1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达到并超过目标值,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由之前的90%上升为98%.结论:开展QCC 活动可有效降低外周静脉应用5FU 泵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C 5fu泵化疗患者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柯玉华 余伟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晚期大肠癌 羟基喜树碱 联合化疗 HCPT 5fu/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对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i)配子形成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旌旌 张利华 王隆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2-96,共5页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不同光暗交替周期对莱哈衣藻的配子形成过程影响 ,并采用核酸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 ,观察其配子配对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诱导条件下 ,前期的光照对配子分化形成十分重要 ,而先黑暗后光照或连续黑暗诱导时 ,...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不同光暗交替周期对莱哈衣藻的配子形成过程影响 ,并采用核酸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 ,观察其配子配对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诱导条件下 ,前期的光照对配子分化形成十分重要 ,而先黑暗后光照或连续黑暗诱导时 ,细胞或配子的分裂缺乏规律性。光暗周期处理有利于配子的同步发育 ,光照期对雄性配子发育特别重要。同在缺氮条件下 ,不同的光暗周期处理的配子配对状况不同 ,在正常光暗交替周期处理时 ,配对的百分率高 ,而连续光照或先黑暗再光照则配对率低 ,连续黑暗时配对率为 0。当用核酸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时 ,配对率显著降低。其中核酸抑制剂的作用主要在前期 ,而蛋白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哈衣藻 配子发生 流式细胞术 光暗交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u腹腔灌注治疗腹腔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治安 刘希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81-83,共3页
本文报道应用大剂量5-Fu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腹腔内恶性肿瘤59例的方法及效果。完全缓解(CR)2例,占3.5%;部分缓解(PR)28例,占47.4%;稳定(SD)17例,占28.8%;进展(PD)12例,占20.3%。总有效率(CR+PR)30例,占50.9%。平均生存期11个月。指出腹腔... 本文报道应用大剂量5-Fu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腹腔内恶性肿瘤59例的方法及效果。完全缓解(CR)2例,占3.5%;部分缓解(PR)28例,占47.4%;稳定(SD)17例,占28.8%;进展(PD)12例,占20.3%。总有效率(CR+PR)30例,占50.9%。平均生存期11个月。指出腹腔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腹腔内恶性肿瘤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灌注 5-FU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U和生物制剂联合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6
作者 朱强 刘吉勇 +2 位作者 许洪伟 徐麟 傅丽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8-238,共1页
免疫治疗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Fas系统在结肠癌的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Fas系统的免疫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本实验旨在观察治疗结肠癌的首选药物5-氟尿嘧啶(5-FU)... 免疫治疗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Fas系统在结肠癌的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Fas系统的免疫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本实验旨在观察治疗结肠癌的首选药物5-氟尿嘧啶(5-FU)和抗Fas单抗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联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U 生物制剂 诱导 结肠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隐药物流产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二例
7
作者 潘颖 叶志杰 李沐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2-662,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流产 息隐 产后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诊断 5一Fu 新福葡素 联合化疗 B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蓼肠胃康联合5⁃FU抑制IL⁃6/STAT3通路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汪倩如 钟立璠 黄凌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8期1361-1366,共6页
目的:探讨枫蓼肠胃康联合5⁃氟尿嘧啶给药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小鼠模型,经枫蓼肠胃康和5⁃氟尿嘧啶给药后,观察小鼠的行为及活动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目的:探讨枫蓼肠胃康联合5⁃氟尿嘧啶给药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小鼠模型,经枫蓼肠胃康和5⁃氟尿嘧啶给药后,观察小鼠的行为及活动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在IL⁃6/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给药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且小鼠肠壁增厚及间质炎症情况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造模后小鼠结肠组织中P⁃STAT3及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联合给药后,抑制了IL⁃6/STAT3通路中Cyclin D1、CDK4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了Bax的表达(P<0.05)。结论:枫蓼肠胃康联合5⁃氟尿嘧啶可抑制IL⁃6/STAT3通路来发挥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 枫蓼肠胃康 5⁃FU IL⁃6/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U、转移因子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13例分析
9
作者 罗一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66-66,共1页
5—FU、转移因子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13例分析罗一兰(712000陕西咸阳核工业西北地勘局215医院)一、临床资料(一)从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共治尖锐湿疣13例。未婚1例,已婚12例(其中再婚1例);... 5—FU、转移因子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13例分析罗一兰(712000陕西咸阳核工业西北地勘局215医院)一、临床资料(一)从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共治尖锐湿疣13例。未婚1例,已婚12例(其中再婚1例);初产妇4例,既往生育1胎7例,4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转移因子 女性生殖器 5—FU 例分析 白细胞减少 联合治疗 肛门周围 弥漫性 普鲁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