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器质谱测量海水中^(239)Pu
1
作者 邬蒙蒙 尹云云 +3 位作者 郭庐阵 吕天林 汪传高 庞洪超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加速器质谱(AMS)系统对海水中^(239)Pu进行测量,用阴离子树脂对样品中^(239)Pu进行了分离纯化、氢氧化铁共沉淀法制备测量使用靶样品。制备一组自来水样品作为空白样品得到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9 fg(... 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加速器质谱(AMS)系统对海水中^(239)Pu进行测量,用阴离子树脂对样品中^(239)Pu进行了分离纯化、氢氧化铁共沉淀法制备测量使用靶样品。制备一组自来水样品作为空白样品得到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9 fg(2.0μBq),对实际海水样品中^(239)Pu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对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海水 放射性测量 ^(239)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北部海域^(239+240)Pu的来源与变化趋势研究
2
作者 黄亚楠 刘志勇 管永精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8,共13页
本文对南海北部海域海水、珊瑚、贝壳和沉积物中^(239+240)Pu浓度或比活度、^(240)Pu/^(239)Pu原子比值和^(239+240)Pu累积通量等283个站位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该海域^(239+240)Pu在表层海水、水柱、表层沉积物以及柱样沉积物中的... 本文对南海北部海域海水、珊瑚、贝壳和沉积物中^(239+240)Pu浓度或比活度、^(240)Pu/^(239)Pu原子比值和^(239+240)Pu累积通量等283个站位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该海域^(239+240)Pu在表层海水、水柱、表层沉积物以及柱样沉积物中的来源与变化趋势。根据端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球大气沉降(GF)和太平洋核试验场(PPG)是南海北部海域所调查环境样品中^(239+240)Pu的主要来源。同时,根据迁移模型发现水柱中^(239+240)Pu浓度峰值所对应的海水深度与其迁移速率呈现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或粒度与^(239+240)Pu比活度相关性具有分段性质,分别呈现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沉积物柱样中^(239+240)Pu的沉积速率在数值上通常要大于等于可交换态^(239+240)Pu的表观对流速率,并且柱样中^(239+240)Pu的沉积速率与最大表观对流速率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柱样中可交换态^(239+240)Pu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变化趋势 南海北部海域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与迁移模型
3
作者 黄亚楠 刘志勇 管永精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2-912,共11页
根据中国45根土壤柱样、35根湖泊柱样和32根海洋柱样数据,发现土壤、湖泊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一类典型的^(239+240)Pu无峰分布的现象,并讨论了^(239+240)Pu无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 根据中国45根土壤柱样、35根湖泊柱样和32根海洋柱样数据,发现土壤、湖泊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一类典型的^(239+240)Pu无峰分布的现象,并讨论了^(239+240)Pu无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增,第二种是^(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减;利用对流扩散方程(CDE)模型模拟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迁移行为时,表观对流速率与^(239+240)Pu最大值深度呈现正相关关系(n=45,R^(2)=0.847).湖泊和海洋沉积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仅有一种类型:^(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减.同时,湖泊柱样沉积速率(n=35,R^(2)=0.921)或海洋柱样中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n=32,R^(2)=0.949)与^(239+240)Pu最大值深度也呈现正相关关系.无峰分布柱样中^(239+240)Pu可交换态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vmax)在数值上与沉积速率(v)相当,并且最大表观对流速率不影响^(239+240)Pu在柱样中的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无峰分布 对流扩散方程(CDE) 柱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藓和地衣中^(238,239,240)Pu的来源与累积特征研究
4
作者 黄亚楠 孙慕芳 +1 位作者 郭海婷 刘志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61-2071,共11页
苔藓和地衣可用于放射性核素的监测,具有生物指示功能。本文以苔藓和地衣中^(238,239,240)Pu核素为例,分析了全球226个^(238)Pu和^(239,240)Pu样本数据。通过^(238)Pu/^(239,240)Pu活度比、^(238)Pu与^(239,240)Pu相关性、^(240)Pu/^(23... 苔藓和地衣可用于放射性核素的监测,具有生物指示功能。本文以苔藓和地衣中^(238,239,240)Pu核素为例,分析了全球226个^(238)Pu和^(239,240)Pu样本数据。通过^(238)Pu/^(239,240)Pu活度比、^(238)Pu与^(239,240)Pu相关性、^(240)Pu/^(239)Pu原子比值,以及生物累积因子(BCF)、富集因子(EF)、浓度比值(CR)、转移因子(TF)和相对累积因子(RAF)等参数的差异,阐明苔藓和地衣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苔藓和地衣中的^(238)Pu和^(239,240)Pu主要来源于全球大气沉降以及局部核事故。其中,美国SNAP-9A卫星散落对南半球238Pu的沉降有贡献,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于欧洲^(239,240)Pu的沉降有贡献。树苔藓中^(239,240)Pu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标价值,对应1960—1965年。此外,利用转移因子(TF值)等定义计算苔藓或地衣中^(238,239,240)Pu核素相对于土壤中的累积或转移时,其计算值可能较实际值“偏大”。本文可为我国农作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与累积以及农业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地衣 来源 ^(239+240)pu 累积 ^(238)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河南三地土壤样品中^(239+240)Pu、^(137)Cs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煜 王卫宪 +4 位作者 申茂泉 田梅 周旭 吴王锁 金玉仁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三地(山西长治、河南濮阳和商丘)钻芯(0~30 cm)土壤样品中的239+240 Pu活度浓度和240Pu/239 Pu同位素比值,并对239+240 Pu和137 Cs在土壤中的深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地表...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三地(山西长治、河南濮阳和商丘)钻芯(0~30 cm)土壤样品中的239+240 Pu活度浓度和240Pu/239 Pu同位素比值,并对239+240 Pu和137 Cs在土壤中的深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地表层土壤(0~2 cm)中239+240 Pu活度浓度为0.078~0.122mBq/g,137 Cs为1.56~2.91 mBq/g,且浓度整体随深度增加而降低;240 Pu/239 Pu原子比的平均值为0.188±0.016(全球沉降平均值为0.180±0.014),137 Cs/239+240 Pu活度比值为34.61±5.91(1998年7月,全球沉降平均值为34±4)。三地土壤中放射性核素137 Cs、239+240 Pu浓度及钚同位素比值均与全球沉降值相当,说明其来源可能属于全球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137Cs 土壤 240pu/239pu原子比 137Cs/239+240pu活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9)Pu在西南某地板岩与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7
6
作者 冷阳春 庹先国 +2 位作者 李哲 张灏 李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地质环境中板岩与土壤为吸附介质,通过吸附实验和解吸实验,研究了不同介质粒径、环境温度(10℃—50℃)、水相pH(4—12)对239Pu核素在板岩与土壤介质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特征.吸附实验表明,水相环境中... 以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地质环境中板岩与土壤为吸附介质,通过吸附实验和解吸实验,研究了不同介质粒径、环境温度(10℃—50℃)、水相pH(4—12)对239Pu核素在板岩与土壤介质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特征.吸附实验表明,水相环境中板岩和土壤介质对239Pu核素的吸附过程在10 d左右达到平衡,并且其吸附分配比随着介质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水相pH值的增大而增大,但温度对其吸附的影响不明显.解吸实验表明板岩和土壤介质对239Pu核素的吸附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 板岩 土壤 吸附行为 核素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9Pu在膨润土中的吸附和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岳萍 庹先国 +2 位作者 宿吉龙 刘明哲 冷阳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8-171,共4页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淋滤实验,研究了天然漂白土、钠基膨润土、高庙子膨润土、钙基膨润土四种膨润土对239Pu的吸附性能和迁移的阻滞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吸附能力最强,Kd高达7.808 2×104,高庙子膨润土次之,天然漂白土...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淋滤实验,研究了天然漂白土、钠基膨润土、高庙子膨润土、钙基膨润土四种膨润土对239Pu的吸附性能和迁移的阻滞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吸附能力最强,Kd高达7.808 2×104,高庙子膨润土次之,天然漂白土略低于高庙子土、钠基膨润土最弱,Kd为2.854 8×104。同时,钙基膨润土的渗水性能最强,渗透出的239Pu核素总量最多,淋出率为6.166‰。高庙子膨润土的渗水性能明显弱于天然漂白土,渗透出的239Pu核素总量也远远低于天然漂白土。吸附性能最弱的钠基膨润土的渗水性能最弱,核素的淋出率也最低,为0.107‰。综合考虑,高庙子膨润土和钠基膨润土对239Pu的阻滞性能更加优越,是处置库的回填材料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 膨润土 吸附性能 阻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9)Pu在泥岩和砂岩上的吸附分配系数 被引量:8
8
作者 于静 王旭辉 +4 位作者 金玉仁 黄能斌 司高华 贾海红 刘东旭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3-178,共6页
通过静态批式法研究放射性核素中具有代表性的核素239Pu在泥岩和砂岩中的吸附情况以及多种影响Pu在泥岩、砂岩中吸附性能的因素。实验测定了泥岩、砂岩中239Pu的分配系数,考察了岩石粒径、水相pH值、固液比和溶液离子对吸附分配系数的... 通过静态批式法研究放射性核素中具有代表性的核素239Pu在泥岩和砂岩中的吸附情况以及多种影响Pu在泥岩、砂岩中吸附性能的因素。实验测定了泥岩、砂岩中239Pu的分配系数,考察了岩石粒径、水相pH值、固液比和溶液离子对吸附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u在泥岩和砂岩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120 mL/g和1.60×104mL/g,砂岩对Pu有较强的吸附性;239Pu的吸附分配系数随岩石粒径的减小、水相pH的增大、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硝酸溶液体系中,239Pu在岩石中的吸附性强于模拟地下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 静态法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9)Pu在板岩和土壤中的吸附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丽 庹先国 +1 位作者 李哲 冷阳春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研究239Pu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为废物处置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和技术依据。以研究区的地质介质千枚状板岩和土壤为样品,利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核素239Pu在这2种介质中的吸附行为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液固比的减小,溶液中钚... 通过研究239Pu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为废物处置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和技术依据。以研究区的地质介质千枚状板岩和土壤为样品,利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核素239Pu在这2种介质中的吸附行为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液固比的减小,溶液中钚的浓度均降低,说明随着颗粒样品的增多,钚的吸附量增加,而吸附分配系数均降低。吸附分配系数随着CO2-3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溶液中CO2-3的存在不利于钚的吸附。钚在板岩和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 千枚状板岩 土壤 K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环境对^(239)Pu在高庙子膨润土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宿吉龙 庹先国 +3 位作者 冷阳春 李平川 岳萍 邓晓颖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7-251,共5页
以高庙子膨润土作为吸附介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高庙子膨润土在不同水相环境中对核素239Pu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接触时间、水相pH值、离子种类以及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庙子膨润土对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 以高庙子膨润土作为吸附介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高庙子膨润土在不同水相环境中对核素239Pu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接触时间、水相pH值、离子种类以及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庙子膨润土对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率达到99%以上,且吸附速率较快,4d即可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水相pH值增大,膨润土对钚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水相中CO23-、Fe3+和Ca2+对钚吸附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当离子浓度小于0.02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分配系数Kd值逐渐减小;当离子浓度大于0.02mol/L时,分配系数Kd值基本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庙子膨润土 吸附 239pu 分配系数K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3)U内标α谱法测定石墨中痕量^(239)Pu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明太 廖俊生 +1 位作者 高戈 齐红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41-444,共4页
在石墨粉末试样中加入2 33U作内标 ,用硝酸浸取样品中的Pu ,移取上层清液制成α源。用α谱仪测定2 33U和2 39Pu的α计数比 ,通过加入内标2 33U的已知量和2 33U、2 39Pu的相关参数 ,可求得2 39Pu的绝对量。该分析方法可测2 39Pu的含量为 ... 在石墨粉末试样中加入2 33U作内标 ,用硝酸浸取样品中的Pu ,移取上层清液制成α源。用α谱仪测定2 33U和2 39Pu的α计数比 ,通过加入内标2 33U的已知量和2 33U、2 39Pu的相关参数 ,可求得2 39Pu的绝对量。该分析方法可测2 39Pu的含量为 0 1~ 10 μg/ g ,测量精密度 (n =6)优于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3 U内标 Α谱 2石墨 ^239pu 239 测定 放射性废物处置 铀233内标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发中子计数法定量^(235)U、^(239)Pu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贵英 肖才锦 +7 位作者 袁国军 孙洪超 倪邦发 田伟之 王平生 刘存兄 黄锦锋 杨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6-1100,共5页
利用缓发中子计数法对235 U-239Pu混合物中235 U和239 Pu含量的快速测定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kW微型反应堆(简称微堆)垂直孔道辐照235 U、239 Pu以及235 U-239 Pu混合物样品30s,冷却2s,用缓发中子探测器测量100s,得... 利用缓发中子计数法对235 U-239Pu混合物中235 U和239 Pu含量的快速测定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kW微型反应堆(简称微堆)垂直孔道辐照235 U、239 Pu以及235 U-239 Pu混合物样品30s,冷却2s,用缓发中子探测器测量100s,得出235 U和239Pu的探测限分别为0.14和0.18μg;探测器效率为0.015 0±0.001 0;当235 U和239Pu质量比m(235 U)/m(239 Pu)=1.2时,235 U、239 Pu含量计算值与标称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8%和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5U-239pu混合物 235U 239pu 缓发中子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基膨润土对^(239)Pu核素迁移的阻滞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岳萍 庹先国 +2 位作者 冷阳春 刘明哲 宿吉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0,53,共5页
文章采用动态淋滤实验,研究了不同流速和水相pH下,钙基膨润土对239Pu核素迁移的阻滞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对239Pu核素迁移的阻滞性能很好,100 d内淋出液中的放射性总量很少,239Pu的淋出率最高仅为6.166‰,最小能达到0.209 7‰... 文章采用动态淋滤实验,研究了不同流速和水相pH下,钙基膨润土对239Pu核素迁移的阻滞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钙基膨润土对239Pu核素迁移的阻滞性能很好,100 d内淋出液中的放射性总量很少,239Pu的淋出率最高仅为6.166‰,最小能达到0.209 7‰。流量和水相pH均会影响膨润土的阻滞性能,但是流量的影响更加明显,核素的淋出率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水相pH一方面改变了土壤性质,使土壤的渗水性能产生变化,另一方面影响了膨润土对239Pu的吸附能力。2种影响同时作用,最终导致水相pH对淋出率的影响不成线性关系。在酸性水相条件下,膨润土的渗水性大大降低,阻滞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 钙基膨润土 阻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进样ICP-MS用于^(239)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传高 殷敏 +7 位作者 郑国文 庞洪超 骆志平 陈然 吴昊 尹云云 陈凌 王仲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9-2367,共9页
为了弥补传统场所α气溶胶实时连续监测技术在后处理等场所^(239) 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方面探测能力和响应速度方面的不足,本文开展了基于ICP-MS的空气中^(239) Pu气溶胶连续监测技术研究。通过对气溶胶直接进样方法、ICP-MS连续... 为了弥补传统场所α气溶胶实时连续监测技术在后处理等场所^(239) 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方面探测能力和响应速度方面的不足,本文开展了基于ICP-MS的空气中^(239) Pu气溶胶连续监测技术研究。通过对气溶胶直接进样方法、ICP-MS连续测量定量方法、238 U干扰等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基于ICP-MS、气溶胶直接进样系统和膜去溶雾化器联用的场所^(239) 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技术。在单次测量时间为1 min的情况下,依据ISO 11929(2019)计算得到本系统对^(239) Pu气溶胶判断限和探测限分别为1.24×10^(-5) Bq/m^(3)和2.48×10^(-5) Bq/m^(3),优于传统的基于PIPS的α气溶胶实时连续监测系统,远低于^(239) Pu的导出空气浓度限值,证明该技术可为相关工艺场所^(239) 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提供快速高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气溶胶 连续监测 气体交换技术 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中子诱发^(239)Pu裂变初级裂变产物质量分布测量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超 刘世龙 +5 位作者 杨毅 赵坤灵 陈永静 宿阳 张凯 冯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804,I0001,共8页
原子核裂变是最复杂的物理过程之一,至今仍缺乏可以统一描述裂变前和裂变后过程的理论。中子诱发^(239)Pu裂变产额数据是重要的核数据,完整的初级裂变产物质量分布数据有助于完善裂变理论模型并提高产额评价数据的质量。本文研制了初级... 原子核裂变是最复杂的物理过程之一,至今仍缺乏可以统一描述裂变前和裂变后过程的理论。中子诱发^(239)Pu裂变产额数据是重要的核数据,完整的初级裂变产物质量分布数据有助于完善裂变理论模型并提高产额评价数据的质量。本文研制了初级裂变产物鉴别谱仪(FFIS),通过屏栅电离室和微通道板时间探测器分别测量裂变碎片的动能和飞行时间,基于动能-速度关联的方法直接获得碎片放中子后的质量分布,在BNCT医院中子照射器(IHNI-1)上开展了热中子诱发^(239)Pu裂变初级裂变产物的质量分布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对轻峰碎片质量分辨约为1 amu,对重峰碎片质量分辨约为1.5 amu。^(239)Pu(n_(th),f)初级裂变产物质量分布的精确测量可为裂变产额理论计算和评价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 质量分布 动能-速度方法 热中子诱发裂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90)Sr和^(239+240)Pu的联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周 李鹏翔 +4 位作者 高泽全 张静 姜恺 宋沁楠 韩玉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
针对气溶胶、沉降灰、土壤、生物及淡水等环境样品中90Sr、239+240Pu的联合分析进行了流程设计,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量对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90 Sr分析流程的化学回收率为44.3%~90.2%,平均值为73.8%;239+240Pu分析流程的放化回收率... 针对气溶胶、沉降灰、土壤、生物及淡水等环境样品中90Sr、239+240Pu的联合分析进行了流程设计,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量对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90 Sr分析流程的化学回收率为44.3%~90.2%,平均值为73.8%;239+240Pu分析流程的放化回收率为40.2%~104.3%,平均值为79.3%。在可给出单个样品化学(放化)回收率的前提下,该联合分析流程可以满足日常环境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239+240pu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区土壤中^(241)Am和^(239)Pu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2
17
作者 施燕梅 王旭辉 +3 位作者 张海涛 李冬梅 周国庆 李小侠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某地区放射性污染土壤中^(241)Am和^(239)Pu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样品中各级态^(241)Am和^(239)Pu都以一种优势形态即残渣态存在,其中^(241)Am的残渣态含量达到总量的84%~91%,^(239)Pu达到98%左右,其它各...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某地区放射性污染土壤中^(241)Am和^(239)Pu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样品中各级态^(241)Am和^(239)Pu都以一种优势形态即残渣态存在,其中^(241)Am的残渣态含量达到总量的84%~91%,^(239)Pu达到98%左右,其它各级态含量较少,这说明实验土壤中的^(241)Am和^(239)Pu主要赋存于土壤的原生和次生稳定矿物中,属于稳定的化学形态,在环境中的迁移活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提取 ^241AM ^239pu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9)Pu(n_(th),f)短寿命裂变产物产额测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世龙 杨毅 冯晶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2,共5页
采用γ能谱相对测量方法,以97Zr为内标参考核素,完成了239Pu(nth,f)短寿命裂变产物88 Rb、95 Y、101 Mo、101 Tc、138 Csg、142 La等核素的累积产额测量。实验测得88 Rb、95 Y、101 Mo、101 Tc、138 Csg、142 La的累积产额数据分别为(1.... 采用γ能谱相对测量方法,以97Zr为内标参考核素,完成了239Pu(nth,f)短寿命裂变产物88 Rb、95 Y、101 Mo、101 Tc、138 Csg、142 La等核素的累积产额测量。实验测得88 Rb、95 Y、101 Mo、101 Tc、138 Csg、142 La的累积产额数据分别为(1.32±0.05)%、(4.69±0.22)%、(6.13±0.32)%、(6.10±0.22)%、(6.24±0.24)%、(4.74±0.17)%。对高纯锗探测器中高能端效率刻度、样品封装与辐照、γ谱测量几何条件设计、γ谱测量与数据分析进行了研究。实验测量裂变产物核素分别位于非对称裂变质量分布双驼峰曲线轻峰的左侧、中部和右侧,重峰的中部与右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pu(nth f) 短寿命裂变产物 累积产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239+240)Pu和^(137)Cs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立国 潘少明 +2 位作者 刘旭英 徐仪红 徐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2,共6页
在长江口水下三角洲采集沉积物柱状样SC07,通过测试沉积物柱样中239+240Pu和137Cs的活度,重点分析239+240Pu活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137Cs活度剖面的异同,以提取239+240Pu活度剖面中的信息。结果表明:239+240Pu活度剖面中存在与137Cs一致的... 在长江口水下三角洲采集沉积物柱状样SC07,通过测试沉积物柱样中239+240Pu和137Cs的活度,重点分析239+240Pu活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137Cs活度剖面的异同,以提取239+240Pu活度剖面中的信息。结果表明:239+240Pu活度剖面中存在与137Cs一致的1963年蓄积峰和1958年次蓄积峰,且两者呈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765),表明在动力环境较强的河口地区,239+240Pu与137Cs仍可以反映相同的沉积过程。239+240Pu活度起始层位对应于1948年,而137Cs对应于1954年,表明239+240Pu具有更高的测试灵敏度。SC07柱状样中137Cs/239+240Pu的同位素比值比全球均值低,说明239+240Pu存在区域沉降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活度 137Cs活度 柱状样沉积物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表层土壤中239+240Pu的空间分布与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亚楠 潘少明 +1 位作者 肖智 邓树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54-2564,共11页
为了解中国表层土壤中239+240Pu比活度和240Pu/239Pu的范围、空间分布以及变异性,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定量分析了1991~2019年中国表层土壤239+240Pu比活度和240Pu/239Pu的范围,空间分布以及产生空间变异性的原因.结果表明:中... 为了解中国表层土壤中239+240Pu比活度和240Pu/239Pu的范围、空间分布以及变异性,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定量分析了1991~2019年中国表层土壤239+240Pu比活度和240Pu/239Pu的范围,空间分布以及产生空间变异性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表层土壤中240Pu/239Pu比值集中在0.18的概率为99%,全球大气核试验沉降是中国表层土壤中239+240Pu的主要来源;表层土壤中239+240Pu比活度处于低放射水平(≤1Bq/kg的概率为94%),西北和东北地区的表层土壤中239+240Pu比活度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239+240Pu分布的空间变异性受到大气混合、冠层效应、土壤粒度、有机质和迁移(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的影响.同时,本文系统梳理了计算表层土壤中239+240Pu空间变异的数学模型,为定量评估239+240Pu的环境水平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239+240pu 240pu/239pu 分布 变异性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