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8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zinc sulfate open frameworks based probe materials and detection of Pb^(2+)and Fe^(3+)ions
1
作者 LU Pingping ZHANG Shuguang +1 位作者 ZHANG Peipei NI Aiyun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9-968,共10页
A zinc sulfate open framework matrix,[Zn(SO_4)(DMSO)](1),was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evaporationusing dimethyl sulfoxide(DMSO)as the solvent.A compositeP@1,which exhibits fluorescence and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 A zinc sulfate open framework matrix,[Zn(SO_4)(DMSO)](1),was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evaporationusing dimethyl sulfoxide(DMSO)as the solvent.A compositeP@1,which exhibits fluorescence and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properties,was prepared by doping 2,6-naphthalic acid(P)into matrix1at a low con-centration.P@1emitted a green RTP that was visible to the naked eye and lasted for approximately 2 s.P@1exhib-ited selective phosphorescence enhancement response towards Pb^(2+),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52μmol·L^(-1).Themain detection mechanism is the Pb—O coordination-induced phosphorescence enhancement in the system.Inter-estingly,P@1also functioned as a dual-channel probe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Fe^(3+)ions through fluorescencequenching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038μmol·L^(-1).The recognition mechanism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peti-tive energy absorption betweenP@1and Fe^(3+)ions.CCDC:23885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 sulfate matrix DOPING phosphorescence and fluorescence probes Pb^(2+)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Two-dimensional NiTe_(2)and Its Application in 1.5/2μm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2
作者 GUO Yunning HU Zhiwan +3 位作者 WU Xianzhang ZHANG Qizheng ZHOU Bo TAO Lili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3-881,共9页
As a representative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NiTe_(2)has an ultra-fast optical response,high carrier mobility,and excellent environmental stability.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s of ene... As a representative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NiTe_(2)has an ultra-fast optical response,high carrier mobility,and excellent environmental stability.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s of ener-gy,biomedicine,optoelectronic devices,and so on.At present,there have been scant repor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NiTe_(2)in the field of ultrafast photonics.In this work,NiTe_(2)was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and integrated with a tapered optical fiber to achieve mode-locking in an erbium-doped fiber laser(EDFL)and a thu-lium-doped fiber laser(TDFL).The mode-locked EDFL exhibited a pulse width of 678 fs and an output power of 3.92 mW.The pulse width of mode-locked TDFL was estimated to have a pulse width of 694 fs with an output power of 21.64 mW.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NiTe_(2)is an effective saturable absorber material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ultrafast op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e_(2)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saturable absorber mode-locked fiber las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富CO_(2)大气环境下NaY沸石吸附分子污染物机制研究
3
作者 冯爱虎 戴洁燕 +2 位作者 高旭 张青春 于云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6,共7页
利用多孔沸石分子筛实时收集空间分子污染物,是解决在轨航天器空间分子污染的新方法.除高真空环境外,飞行任务阶段的火星探测器还面临特殊的富CO_(2)大气环境.为了克服空间分子污染物对火星探测器的高灵敏分析仪及其他光学敏感部件造成... 利用多孔沸石分子筛实时收集空间分子污染物,是解决在轨航天器空间分子污染的新方法.除高真空环境外,飞行任务阶段的火星探测器还面临特殊的富CO_(2)大气环境.为了克服空间分子污染物对火星探测器的高灵敏分析仪及其他光学敏感部件造成的污染,同时降低分子污染物掩盖潜在生命迹象或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可能性,需要验证沸石分子筛是否可以应用于火星探测器.针对火星探测器面临的特殊火星大气环境,本文重点开展富CO_(2)大气环境下,NaY沸石分子筛对空间分子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机制研究.选用甲苯(C7H8)作为目标分子污染物,模拟证实CO_(2)分子主要吸附于NaY沸石β笼位点,甲苯分子则优先吸附于超笼位点,CO_(2)分子的存在并不影响甲苯分子的吸附.因此,在火星富CO_(2)大气条件下,NaY沸石分子筛可以应用于火星探测器,用于控制空间分子污染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富CO_(2)大气环境 NAY沸石 空间分子污染物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添加量对激光熔覆Ni60A/TC4复合层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尹燕 赵奎安 +3 位作者 李辉 何明明 刘颖波 张瑞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124,共6页
由于以往对添加CeO_(2)对TC4表面镍基/钛基熔覆层影响的研究较少,为解决TC4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通过同轴激光送粉熔覆技术在TC4表面制备了CeO_(2)/(70%Ni60A+30%TC4)复合熔覆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熔覆层组织形貌和晶粒... 由于以往对添加CeO_(2)对TC4表面镍基/钛基熔覆层影响的研究较少,为解决TC4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通过同轴激光送粉熔覆技术在TC4表面制备了CeO_(2)/(70%Ni60A+30%TC4)复合熔覆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熔覆层组织形貌和晶粒大小进行了分析对比,用XRD和EDS分析了熔覆层相组成。分析了CeO_(2)不同添加量对熔覆层成型质量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eO_(2)的加入抑制了熔覆层裂纹的产生,且添加量为0.3%时,熔覆层无裂纹,成型质量最好。CeO_(2)的添加并未改变熔覆层的基本相组成。随着添加量增加,熔覆层组织呈现先细化后又变粗大的规律,当添加量为0.3%时,组织最细小。熔覆层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基体,当添加量为0.3%时效果最显著,为883 HV左右,约为基材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eO_(2) TC4 NI60A TIC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测定透闪石-铁阳起石中Mg^(2+)、Fe^(2+)比值
5
作者 于露 陈天虎 +4 位作者 戴慧 曹素巧 王枫 郭连巧 左锐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36,共10页
角闪石是分布广泛的造岩矿物之一,Mg^(2+)、Fe^(2+)相对含量是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定名的依据,对矿物学、岩石学、宝玉石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8个产地不同成因的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样品,开展了系统的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定量... 角闪石是分布广泛的造岩矿物之一,Mg^(2+)、Fe^(2+)相对含量是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定名的依据,对矿物学、岩石学、宝玉石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8个产地不同成因的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样品,开展了系统的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样品在3600~3700 cm^(-1)区间的拉曼谱峰发生规律变化,峰面积与电子探针分析获得的镁、铁含量具有良好线性相关性,归纳出了利用拉曼谱峰面积计算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矿物中Mg^(2+)、Fe^(2+)比值的方法,可应用于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矿物的快速、无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闪石-铁阳起石 Mg^(2+)、Fe^(2+)比值 拉曼谱峰面积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豆素-Cd^(2+)配合物的Cu^(2+)荧光探针构建及其应用
6
作者 肖嘉扬 朱鑫玥 +5 位作者 郭小云 杨帆 杨泰然 陈蕊 高云 高妍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6-1535,共10页
以香豆素醛和芘腙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配体ABX,它分别对Cd^(2+)和Cu^(2+)有着完全不同的紫外和荧光响应。竞争实验表明,若有Cu^(2+)的存在则会对探针识别Cd^(2+)造成干扰,Cu^(2+)会与ABX-Cd^(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更为稳定的ABX-Cu^(... 以香豆素醛和芘腙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配体ABX,它分别对Cd^(2+)和Cu^(2+)有着完全不同的紫外和荧光响应。竞争实验表明,若有Cu^(2+)的存在则会对探针识别Cd^(2+)造成干扰,Cu^(2+)会与ABX-Cd^(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更为稳定的ABX-Cu^(2+)配合物。因此,着重考察了ABX与Cd^(2+)络合生成的ABX-Cd^(2+)对Cu^(2+)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探针ABX-Cd^(2+)可高选择、高灵敏度识别Cu^(2+),荧光响应效率可由ABX直接识别Cu^(2+)的68.71%显著提升至96.25%。紫外光下负载探针ABX-Cd^(2+)的“试纸”呈橙红色,再浸入不同浓度的Cu^(2+)后荧光逐渐猝灭,从而成功应用于对自来水和工业废水中Cu^(2+)的半定量检测;此外,在紫外灯照射下用ABX溶液在硅胶板上书写的黄绿色字母经涂Cd^(2+)后变橙红色,然后进一步涂Cu^(2+)后荧光猝灭,该识别效果适于应用在加密防伪油墨领域。探针ABX-Cd^(2+)也被应用于细胞内对Cu^(2+)的生物成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香豆素 Cd^(2+)配合物 Cu^(2+) 工业废水 荧光防伪 生物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高温辅助激光定向能量沉积Al_(2)O_(3)/ZrO_(2)共晶陶瓷组织性能研究
7
作者 于学鑫 李城昕 +4 位作者 孟超鑫 高佳丽 马广义 吴东江 牛方勇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4,84,共9页
Al_(2)O_(3)/ZrO_(2)共晶陶瓷凭借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成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端构件的潜在应用材料。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能够克服传统制备方法在烧结变形等方面的限制,直接熔化粉末实现复杂陶瓷构件的一步成形制备。... Al_(2)O_(3)/ZrO_(2)共晶陶瓷凭借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成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端构件的潜在应用材料。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能够克服传统制备方法在烧结变形等方面的限制,直接熔化粉末实现复杂陶瓷构件的一步成形制备。整体高温辅助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样件成形过程中的开裂行为,但是高温辅助对于样件组织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系统讨论了整体高温辅助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制备Al_(2)O_(3)/ZrO_(2)共晶陶瓷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随辅助温度变化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整体高温辅助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制备的Al_(2)O_(3)/ZrO_(2)共晶陶瓷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在1273 K辅助温度下成形样件晶团尺寸相较常温下成形样件增大约32.16%,其平均断裂韧性为(4.9±0.3) MPa·m^(1/2),相比于常温下样件提升了17.2%,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在辅助温度773 K下达到最高,分别为(324.27±18.23) MPa和(354.19±37.5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增材制造 Al_(2)O_(3)/ZrO_(2)共晶陶瓷 整体高温辅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增强TC4合金焊激光熔覆仿真及微观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家帅 石明全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8,共9页
TC4(Ti-6Al-4V)钛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硬度低、耐磨性差,限制了其在摩擦工况下的使用。基于涂层与TC4基材的相容性及基体对生成相的润湿性原理,在TC4表... TC4(Ti-6Al-4V)钛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硬度低、耐磨性差,限制了其在摩擦工况下的使用。基于涂层与TC4基材的相容性及基体对生成相的润湿性原理,在TC4表面制备了Ti基稀土激光熔覆层,研究了Y_(2)O_(3)对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单道和多道TC4粉末熔覆动态过程,结合试验研究温度变化与熔覆层厚度,阐明了熔覆机理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熔覆层的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量熔覆层硬度,结果表明,Y_(2)O_(3)增加显著减少了气泡和裂纹数量,促进了组织细化。为TC4表面激光熔覆涂层的微观组织调控、成形质量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Y_(2)O_(3)增强 激光熔覆 微观组织 耐磨性能 显微硬度 COMSOL仿真 组织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功率对316L/Al_(2)O_(3)熔覆层耐磨耐蚀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冯玉坤 董会 +3 位作者 张永杰 李鹏宇 张三齐 杨紫辰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161,共11页
目的针对316L不锈钢激光熔覆层存在的耐磨性不足问题,基于激光功率参数及硬质相Al_(2)O_(3)颗粒共同优化熔覆层性能,制备同时具有低稀释率、高耐磨性及高耐腐蚀性的316L熔覆层,为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等领域提供高性能表面改性解决方案。... 目的针对316L不锈钢激光熔覆层存在的耐磨性不足问题,基于激光功率参数及硬质相Al_(2)O_(3)颗粒共同优化熔覆层性能,制备同时具有低稀释率、高耐磨性及高耐腐蚀性的316L熔覆层,为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等领域提供高性能表面改性解决方案。方法通过调整热输入量及添加Al_(2)O_(3)陶瓷颗粒的方式制备复合熔覆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316L/Al_(2)O_(3)(质量分数为6%)复合熔覆层的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观察,使用显微硬度计评估其硬度,采用摩擦磨损试验仪测试其耐磨性能,应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其耐蚀性能。通过这些方法,系统分析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熔覆层的特性。结果相较于其他功率条件,在激光功率800 W条件下,316L/Al_(2)O_(3)(质量分数为6%)复合熔覆层展现出更佳的综合性能,且显著优于单一的316L熔覆层;该熔覆层内部无明显缺陷,稀释率约为9.6%,仅为316L熔覆层稀释率的50.8%;物相分析结果显示,复合熔覆层主要由铁素体、奥氏体和少量Al_(2)O_(3)组成;在800 W激光功率条件下,Al_(2)O_(3)颗粒的熔化程度最优;其硬度提升了100%以上,摩擦因数降低了25%,耐磨性提升了24倍左右;该熔覆层的电化学自腐蚀电位(Ecorr)为-340 mV,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为0.96μA/cm^(2),相较于单一316L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高出151 mV,自腐蚀电流密度(6.64μA/cm^(2))降低了85.4%。结论通过添加Al_(2)O_(3)和调整热输入量,能够有效控制熔覆层的稀释率,显著提升熔覆层的耐磨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316L/Al_(2)O_(3)熔覆层 激光功率 稀释率 耐磨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_(2)O_(3)可饱和吸收体的2.8μm被动调Q激光器
10
作者 张雅馨 陈邱笛 +4 位作者 卢思亮 陈言 张沛雄 李真 陈振强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35,共8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978 nm侧泵的基于氧化锑可饱和吸收体掺铒被动调Q激光器。采用垂直微间距升华法(chemical reaction assisted vertical micro sublimation method,CVMS)成功地将Sb_(2)O_(3)转移到Al_(2)O_(3)衬底上,并对其进行了形貌、... 提出了一种采用978 nm侧泵的基于氧化锑可饱和吸收体掺铒被动调Q激光器。采用垂直微间距升华法(chemical reaction assisted vertical micro sublimation method,CVMS)成功地将Sb_(2)O_(3)转移到Al_(2)O_(3)衬底上,并对其进行了形貌、结构等性能表征。采用978 nm侧泵实现了基于Sb_(2)O_(3)-SA掺铒晶体材料的被动调Q,最大单脉冲能量和最大峰值功率分别为6.84μJ和1.12 W。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脉冲宽度从19.64μs减小到6.09μs,重复频率从19.10 kHz增大到62.13 kHz。输出激光的中心波长位于2793 nm,且波长在2793 nm处对应的FWHM为9.10 nm。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氧化锑可饱和吸收体的铒掺杂晶体材料被动调Q激光器为利用新型可饱和吸收体实现更低成本、稳定性更强且谐振腔设计简单的~3μm中红外激光器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 ~3μm激光 被动调Q 氧化锑可饱和吸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O_(2)/ZnS的宽带反射镜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究
11
作者 闫晓东 苏金宝 +3 位作者 吴博 刘莹 邓军 解意洋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164,共10页
研究了具有SiO_(2)/ZnS宽带反射镜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通过仿真分析了SiO_(2)/ZnS材料组合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结果表明该DBR结构可通过较少周期数实现宽反射带特性。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室温下沉积SiO_(2)/ZnS DBR... 研究了具有SiO_(2)/ZnS宽带反射镜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通过仿真分析了SiO_(2)/ZnS材料组合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结果表明该DBR结构可通过较少周期数实现宽反射带特性。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室温下沉积SiO_(2)/ZnS DBR,反射谱测试结果显示,SiO_(2)/ZnS DBR的反射带宽可达209 nm。同时,在VCSEL器件表面沉积了中心波长为850 nm的DBR结构,所制备的VCSEL在室温下的阈值电流为0.5 mA,峰值功率为1.55 mW。DBR中心波长偏移50 nm以上的器件依旧可以实现稳定激光输出,且不影响其P-I-V特性和光谱特性。文中研究的宽带DBR拥有较大的波长容差,显著降低了DBR生长过程中的工艺精度要求,使得宽带反射镜VCSEL的设计与制造更加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宽带布拉格反射镜 SiO_(2)/ZnS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沉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土壤中Hg^(2+)检测研究
12
作者 段宏伟 赵斯杰 +3 位作者 郭梅 牛其建 黄晶 刘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0-985,共6页
农田土壤中Hg^(2+)精准评估对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污染土壤中汞离子浓度低、共存干扰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EC-LIBS)的土壤中Hg^(2+)检测方法。试验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 农田土壤中Hg^(2+)精准评估对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污染土壤中汞离子浓度低、共存干扰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EC-LIBS)的土壤中Hg^(2+)检测方法。试验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Hg^(2+)电沉积,与沉积前金电极基底相比较,得出沉积后金电极基底在HgⅠ435.835 nm存在明显发射信号,并且沉积后纳米金颗粒表面亮度提升、黄度下降,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可以通过在金电极表面形成金汞齐完成汞离子液固转换。其次探究了溶剂pH和沉积电压对沉积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优的沉积参数为pH 7.0,电压为-400 mV。最终获取样品LIBS谱线并进行惠特克基线校正和PLS模型构建,得出当Lambda=1.0,p=0.01时,基线校正效果明显,所构建PLS模型预测集RMSEP和MRAEP分别为5.24 mg·kg^(-1)和4.86%,表明EC-LIBS技术结合该标准模型可以用于土壤中Hg^(2+)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电化学沉积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金汞齐 PL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ET机制检测S^(2-)的荧光探针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马帅 马思悦 +3 位作者 能逸飞 马养民 韩帅 李晓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准确区分S^(2-)与HS^(-)对于环境监测、病理调节和生物医药研究至关重要.以氧杂蒽衍生物与香豆素衍生物构建FRET型荧光团,再分别选用链状酰氯(己酰氯)与环状酰氯(环己酰氯)作为识别基团,合成了两例FRET型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对其... 准确区分S^(2-)与HS^(-)对于环境监测、病理调节和生物医药研究至关重要.以氧杂蒽衍生物与香豆素衍生物构建FRET型荧光团,再分别选用链状酰氯(己酰氯)与环状酰氯(环己酰氯)作为识别基团,合成了两例FRET型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对其检测性能进行了探索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探针对S^(2-)有特异性识别,随着S^(2-)浓度的增大,460 nm处的荧光减弱,540 nm处的荧光增强;当S^(2-)浓度分别达到1 760μmol/L和800μmol/L时两个探针的荧光强度达到饱和,且在该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73μmol/L和0.71μmol/L.这种探针为特异性识别S^(2-)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在水质、生理检测S^(2-)方向的应用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硫离子(S^(2-)) 快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涂层CeO_(2)-ZrO_(2)提高平板式燃烧器火焰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李凡 尹艳君 +3 位作者 徐俊超 蒋利桥 汪小憨 楚化强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04,共11页
基于具有优异氧离子传输性能的CeO_(2)-ZrO_(2)涂层材料调控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是实现强化稳燃的一种新策略。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催化涂层CeO_(2)-ZrO_(2)和普通不锈钢(STS304)壁面对平板式燃烧器内化学当量比的甲烷/空气... 基于具有优异氧离子传输性能的CeO_(2)-ZrO_(2)涂层材料调控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是实现强化稳燃的一种新策略。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催化涂层CeO_(2)-ZrO_(2)和普通不锈钢(STS304)壁面对平板式燃烧器内化学当量比的甲烷/空气预混火焰性能的影响,获取了火焰形态变化特征、熄火特性以及OH自由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eO_(2)-ZrO_(2)涂层的热-化学效应对火焰高度的影响与壁温和通道间距条件相关。该催化涂层干预下的熄火间距随壁温升高呈单调下降趋势;相比于STS304壁面,高壁温条件下火焰核心区OH基最高荧光强度值明显增长,显示出燃烧强度的大幅提升。对于通道间距为4 mm、壁温为700℃工况,不同壁面材料对应的近壁OH基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eO_(2)-ZrO_(2)涂层>惰性STS304>活性STS304,这与温度补偿的化学作用因子(表征气固界面上自由基吸附失活程度)顺序恰好相反,表明催化活性CeO_(2)-ZrO_(2)涂层的使用能够大大减少近壁区域的自由基化学湮灭数量,对强化燃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ZrO_(2)催化涂层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火焰-壁面相互作用 熄火间距 化学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气体绝缘设备故障检测的高灵敏SO_(2)光声气体传感器
15
作者 周阳 李尚志 +5 位作者 袁宇鹏 董磊 崔茹悦 薛积禹 申晓雯 武红鹏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90,共7页
针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二氧化硫(SO_(2))浓度高灵敏度检测的需求,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基于LD泵浦全固态调Q激光器的紫外光声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以中心波长为266 nm、发射功率高达36.93 mW的紫外激光器为光声信号激励光源,采用体积... 针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二氧化硫(SO_(2))浓度高灵敏度检测的需求,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基于LD泵浦全固态调Q激光器的紫外光声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以中心波长为266 nm、发射功率高达36.93 mW的紫外激光器为光声信号激励光源,采用体积仅0.39 mL的非共振光声池对微弱光声信号进行放大增强,最终通过检测光声信号实现对SO_(2)浓度的在线反演。通过优化调制频率等关键参数,传感器在室温和常压条件的SO_(2)探测灵敏度可达到286.9 ppb(在1 s积分时间内实现),且实验结果表明,当延长积分时间至100 s时,最低检测限低至9.1 ppb。该光声探测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良好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能够为GIS设备潜在故障的早期诊断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痕量气体检测 光声光谱 非共振光声池 紫外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合金钢织构表面复合固体润滑剂摩擦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欧阳瑞 陈文刚 +3 位作者 王海军 Dongyang Li 王文 王永康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3-50,共8页
目的提升42CrMo合金钢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织构技术在试件表面加工不同面密度的三角织构,以环氧树脂E51为衬垫,将纳米颗粒MoS_(2)与E51环氧树脂按1∶2比例混合后填充至织构内部,进行摩擦磨损试试验。在不同工况条件下... 目的提升42CrMo合金钢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织构技术在试件表面加工不同面密度的三角织构,以环氧树脂E51为衬垫,将纳米颗粒MoS_(2)与E51环氧树脂按1∶2比例混合后填充至织构内部,进行摩擦磨损试试验。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研究织构不同面积占比的摩擦学性能,并利用SEM扫描电镜和EDS元素能谱分析仪对试样表面磨痕进行表征。最后,通过应力仿真分析不同织构密度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结果与未织构表面相比,纯织构表面的摩擦系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从约0.8降至0.6左右;微织构与MoS_(2)纳米颗粒结合形成的复合润滑结构的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未织构表面和纯织构表面。当织构凹坑面积占有率为16%时,复合润滑结构的摩擦系数最低,约为0.19;随着织构密度的增加,复合润滑结构的摩擦系数逐渐上升,当织构密度达到36%时,摩擦系数达到最大值,约为0.3。密度为16%的织构表面等效应力峰值为3.5538 MPa,随着织构密度的增加,等效应力峰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结论表面微织构与填充的MoS_(2)纳米颗粒的协同作用,显著改善了42CrMo合金钢表面的摩擦学性能。MoS_(2)纳米颗粒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固体润滑膜,而微织构能够捕获磨屑并储存润滑剂,为破损的润滑膜提供补充,从而实现减摩抗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合金钢 激光织构技术 复合润滑结构 MoS_(2) 织构密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含量对激光熔覆铁基TJ-3涂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党雷 位泽坤 +5 位作者 王伟 王迪 张超 王祥龙 满栋 左宏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66-573,共8页
为研究CeO_(2)含量对铁基熔覆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27SiMn钢基体表面制备不同CeO_(2)含量的铁基熔覆层,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对熔覆层硬度分布、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O_(2)的加入对... 为研究CeO_(2)含量对铁基熔覆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27SiMn钢基体表面制备不同CeO_(2)含量的铁基熔覆层,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对熔覆层硬度分布、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O_(2)的加入对熔覆层显微组织起到细化晶粒和减少缺陷的作用。随着CeO_(2)含量的增加,涂层的平均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其中当CeO_(2)添加量为1.0%时显微硬度最大,为360HV_(0.2),比TJ-3涂层硬度提高了12.5%。随着CeO_(2)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抗拉强度较TJ-3涂层试样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当CeO_(2)含量为1.0%时,试样的抗拉强度最高为950 MPa。当添加CeO_(2)后,涂层的磨痕深度和宽度均较TJ-3涂层减小,其中当CeO_(2)添加量为1.0%时,磨痕深度和宽度分别为TJ-3涂层的35%和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eO_(2)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灸联合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18
作者 张春敏 王晔博 +2 位作者 王颖颖 薛维华 吴天思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CO_(2)激光灸联合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疼痛的影响。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CO_(2)激光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异止痛方,疗程4周。检测简化Mc... 目的探讨CO_(2)激光灸联合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疼痛的影响。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CO_(2)激光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异止痛方,疗程4周。检测简化McGill问卷评分、血清TNF-α、IL-6、PGE_(2)、ICAM-1、VEGF、E_(2)、LH、FS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RI评分较前降低(P<0.05),TNF-α、IL-6、PGE_(2)、ICAM-1、VEGF、E_(2)、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腹冷痛、月经推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带下量多积分较前降低(P<0.05)。结论CO_(2)激光灸联合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性激素水平和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灸 内异止痛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对难愈性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梦霄 陈志勇 +1 位作者 罗涵 张光钢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探究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常规CO_(2)点阵激光治疗)、改良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 目的探究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常规CO_(2)点阵激光治疗)、改良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各61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比较治疗1、2、3周后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创面渗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创面愈合率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疼痛、瘙痒、红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改良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可促进创面渗液生长因子分泌,抑制创面细菌繁殖及炎症反应,加快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创面渗液生长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 改良CO_(2)点阵激光 光动力治疗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含量对激光熔覆Ni基-TiC复合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王立珺 师文庆 +3 位作者 梁飞龙 江龙威 林一鸣 张冰青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1,共11页
为了提高船舶轴类零件常用钢45钢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Ni基-TiC复合涂层。通过SEM、EDS、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仪及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C... 为了提高船舶轴类零件常用钢45钢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Ni基-TiC复合涂层。通过SEM、EDS、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仪及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CeO_(2)含量对涂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稀土的涂层物相主要为γ-(Fe, Ni)固溶体和TiC、Fe_(3)C、Cr_(7)C_(3)碳化物,当添加CeO_(2)后,涂层中出现了CeNiSi_(2)、Ce_(2)Ni_(22)C_(3)等新相。添加适量CeO_(2)有助于细化涂层晶粒,使其组织更均匀,进而提升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减少腐蚀倾向,使其在3.5%NaCl溶液中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但加入过多的CeO_(2)会使涂层中碳化物分解,导致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同时涂层因形成Ce-Ti-O等夹杂物易发生点蚀,耐腐蚀性能降低。本研究可为恶劣海洋环境下船舶关键零件复合涂层的稀土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TiC复合涂层 CeO_(2)含量 激光熔覆 45钢 硬度 耐磨性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