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根碱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1
作者 康艳华 钟翌芃 +2 位作者 马强 梁书坤 钟友刚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对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血根碱(SAN)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药S.aureus的协同抑菌作用,本试验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样本中分离得到57株S.aureus,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8...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对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血根碱(SAN)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药S.aureus的协同抑菌作用,本试验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样本中分离得到57株S.aureus,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8种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检测SAN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通过体外时间-杀菌曲线检测SAN协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S.aureus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S.aureu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9.65%,其中对氨苄西林(40.35%)、青霉素(35.09%)和阿莫西林(35.09%)严重耐药;SAN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均有协同作用,可降低β-内酰胺类抗生素MIC 2~64倍;时间-杀菌曲线显示,SAN可以增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对耐药S.aureus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SAN能够抑制耐药细菌的生长,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S.aureus的抗菌活性,为S.aureus导致的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根碱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奶牛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2
作者 田淼梅 郭思维 +3 位作者 颜冰倩 蒋蓉 徐兵 李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活性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卡尔加里生物膜装置测定所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和最...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活性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卡尔加里生物膜装置测定所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和最低生物膜根除浓度(MBE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估亚MIC剂量下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阿维巴坦、氨曲南/阿维巴坦、美罗培南/法硼巴坦及亚胺培南/雷利巴坦抑制生物膜形成和根除成熟生物膜的效果;筛选出抗生物膜活性最佳的联合方案,采用硫酸苯酚法、细菌运动试验以及群体感应抑制试验初步探讨该联合方案的抗生物膜机制。结果所有抗菌药物的MBIC和MBEC均高于MIC,基于多黏菌素B的联合方案均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并根除成熟的生物膜,其中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抑制率和根除率最高,分别为67.99%~90.16%、58.26%~63.86%。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胞外多糖,抑制率为34.04%~61.10%,该组合还能减小细菌的泳动和蹭行运动直径。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单药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多黏菌素B联合后,抑制作用与单药效果一致。结论多黏菌素B和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可能是临床治疗多黏菌素B耐药菌株生物膜相关严重感染的潜在方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菌胞外多糖和运动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多黏菌素B 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阳平 戴单单 +7 位作者 李晴宇 詹海潮 李旭梅 芦小燕 何敏 陈娜 姜赛平 卢晓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5-622,共8页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研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浙江省29家医疗机构所有接受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诱...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研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浙江省29家医疗机构所有接受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诱导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56155例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总发生率为1.67‰,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唑肟(4.27‰),其次是头孢曲松(3.49‰)和头孢噻肟(2.40‰)。与皮试阴性组比较,非皮试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分别为1.75‰与1.63‰,RR=1.07,95%CI:0.70~1.63,P>0.05)。泊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低于18.5 kg/m^(2)(RR=2.43,95%CI:1.23~4.82,P<0.05)、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史(RR=33.88,95%CI:1.47~781.12,P<0.05)会增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且与头孢呋辛比较,头孢曲松(RR=3.08,95%CI:1.70~5.59,P<0.01)、头孢他啶(RR=1.89,95%CI:1.03~3.47,P<0.05)和头孢唑肟(RR=3.74,95%CI:1.64~8.50,P<0.01)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增加。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与低体重指数和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史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常规皮试筛查并不能减少过敏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皮试 过敏反应 体重指数 Β-内酰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内酰胺抗生素中残留乙酸的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冯艳春 裴文莉 +6 位作者 王晨 朱俐 田冶 崇小萌 宋暤昀 姚尚辰 宁保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 目的建立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乙酸残留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多因素组内设计方法,确定色谱流动相的组成、比例和pH值。参考ICH Q2,从专属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6个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进行了测定。结果采用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供试品、溶剂和流动相对乙酸测定没有明显干扰;乙酸的最低检出限约为0.029μg,最低定量限约0.12μg;从定量限到限度2倍浓度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拟合直线方程为y=388866.7186x-177.5720,r2=0.9999;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平均分别为93%,96%和99%;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分别为2.37%和2.11%;在3根不同C_(18)色谱柱上的耐用性良好。19种β-内酰胺抗生素原料中有3种筛查出残留乙酸。结论所建方法可以实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原料中残留乙酸的准确定量,为该类原料的生产过程控制和标准物质研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原料 乙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体外活性研究
5
作者 石洁 郑丹薇 +6 位作者 徐吉英 马晓光 苏茹月 朱岩昆 王少华 常文静 孙定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体外评估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不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活性的影响,以期发现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最有效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方法选取2021年河南省耐药监测项目收集的MDR-TB... 目的体外评估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不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活性的影响,以期发现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最有效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方法选取2021年河南省耐药监测项目收集的MDR-TB菌株,使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测定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临床MDR-TB的MIC值,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法分析菌株的bla C突变情况。结果共纳入105株MDR-TB,MIC检测结果显示,多尼培南对MDR-TB抗菌活性最高,其MIC 50值为16μg/mL。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后,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MIC值明显下降。共有13.33%(14株)的菌株存在bla C基因的突变,主要为3种核苷酸替代突变,分别为AGT333AGG、AAC638ACC、ATC786ATT。BlaC蛋白Ser111Arg和Asn213Thr与同义单核苷酸突变相比,增强了克拉维酸/舒巴坦与美罗培南对MDR-TB的协同作用。结论多尼培南和舒巴坦组合对MDR-TB具有最强的抗菌活性。而BlaC蛋白Ser111Arg和Asn213Thr的替代突变使MDR-TB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在克拉维酸/舒巴坦协同时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散仁 董鹏 +2 位作者 朝博 红英 杨洺扬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77-81,共5页
猪链球菌病是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该病的病原是球菌科链球菌属的多种链球菌,其中猪链球菌2型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直是治疗猪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但受长期选用的影响,猪源链球菌对β-内酰... 猪链球菌病是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该病的病原是球菌科链球菌属的多种链球菌,其中猪链球菌2型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直是治疗猪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但受长期选用的影响,猪源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给猪链球菌病的临床治疗带来威胁。文章对猪链球菌病的流行性及病原特点、猪源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和耐药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链球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性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氨基酸与内酰胺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益宁 蒲伟 +1 位作者 杨金星 王钰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0-1366,共17页
以可再生碳资源为原料,以工程微生物为核心工具,通过生物制造的方式生产生物基材料等化学品,具有绿色、低碳的优势,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ω-氨基酸是氨基和羧基分别位于支链碳链两端的一种非天然氨基酸,其自身环化的产物内酰胺是合... 以可再生碳资源为原料,以工程微生物为核心工具,通过生物制造的方式生产生物基材料等化学品,具有绿色、低碳的优势,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ω-氨基酸是氨基和羧基分别位于支链碳链两端的一种非天然氨基酸,其自身环化的产物内酰胺是合成聚酰胺材料(又名尼龙)的关键单体。聚酰胺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与巨大的市场,目前主要通过石化路线生产,生物合成路线仍处于研究阶段,但是近年来进展迅速。本文系统介绍了ω-氨基酸与内酰胺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为合成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研究者设计了ω-氨基酸的人工合成途径,挖掘了可环化ω-氨基酸合成内酰胺的关键酶,通过在微生物底盘细胞中组装合成途径,调控和优化代谢流量,开发内酰胺生物传感器并进行高通量筛选,实现了C_(4)~C_(6)的ω-氨基酸和内酰胺的生物合成。尤其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戊内酰胺的产量超过70 g/L,生产强度达到约1 g/(L·h),接近可工业化的水平。最后,本文也讨论了目前ω-氨基酸与内酰胺生物合成面临的途径原子经济性低、关键环化酶限速、一碳等非粮原料开发利用不足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氨基酸 内酰胺 聚酰胺 生物基材料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力学分析β-内酰胺合成酶合成吡拉西坦中间体的机制
8
作者 马文哲 宋伟 +2 位作者 魏婉清 吴静 刘立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12-4722,共11页
2-(氧代吡咯烷-1基)-乙酸(2-OAA)是合成吡拉西坦的重要前体,在医药合成领域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尚未对2-OAA的生物合成方法和机制进行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首先根据相似反应原则对β-内酰胺合成酶进行筛选,得到了一种来自于S... 2-(氧代吡咯烷-1基)-乙酸(2-OAA)是合成吡拉西坦的重要前体,在医药合成领域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尚未对2-OAA的生物合成方法和机制进行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首先根据相似反应原则对β-内酰胺合成酶进行筛选,得到了一种来自于Streptomyces fulvorobeus的酶(SfAsnA),该酶可以在水相中合成2-OAA,其酶活达到109.8 U/g,总转化数(TTN)可达79.02。随后,对SfAsnA进行蛋白模型构建与底物对接分析,以确定底物在酶活性中心的结合方式。然后,对合成2-OAA的本底反应机制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了目标反应的化学合成机制和势能面。最后,对酶促反应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催化双联体(Y254和E288)进行突变验证,进一步确定了SfAsnA催化2-OAA合成的机制以及该双联体在目标反应中的关键作用,为酶法合成2-OAA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氧代吡咯烷-1基)-乙酸 生物催化 内酰胺化 分子模拟 反应能垒 计算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重要片段侧链酸的高效合成工艺
9
作者 翟丽娟 何丽丽 +1 位作者 纪静雯 孙健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18-21,31,共5页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生素新药研发的重要热点领域,在氨基噻唑的C5位引入甲基为重要技术方案之一。在原有合成路线基础上,通过反应机理深度分析,以3-氧戊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高效合成了C5位引入甲基的氨基噻唑侧链酸,为候...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生素新药研发的重要热点领域,在氨基噻唑的C5位引入甲基为重要技术方案之一。在原有合成路线基础上,通过反应机理深度分析,以3-氧戊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高效合成了C5位引入甲基的氨基噻唑侧链酸,为候选药物目标化合物DPI-2016的临床前期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噻唑侧链酸 氨曲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动物源性食品中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被引量:49
10
作者 孙雷 张骊 +3 位作者 汪霞 王树槐 毕言锋 徐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580,共5页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头孢喹肟、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头孢喹肟、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水和乙腈提取后,用正己烷去除脂肪,再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用BEH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分离,以0.1%甲酸乙腈溶液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在5~500μg/L的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内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样品中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检出限(LOD)均为1ng/g,定量下限(LOQ)均为2ng/g;在5~50ng/g的加标范围内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9%~9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Β-内酰胺类药物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检测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调查 被引量:18
11
作者 田国宝 王红宁 +3 位作者 张安云 张毅 杨鑫 徐昌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6-780,共5页
为阐明我国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E.coli)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本研究于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从19个省市97个规模化猪场分离鉴定602株E.coli,进行了4大类16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筛选,采用... 为阐明我国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E.coli)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本研究于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从19个省市97个规模化猪场分离鉴定602株E.coli,进行了4大类16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筛选,采用PCR方法检测了9种常见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对产ESLBs菌株进行了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显示:E.coli分离株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602株E.coli中共有57株产ESBLs,产ESBLs菌株普遍耐受第二及第三代头孢药物。分别有35株和20株E.coli为blaCTX-M型和blaSHV型ESBLs,尚未发现blaOXA型和blaKPC型。PFGE结果显示,产ESBLs菌株间同源性低,推测我国猪源E.coli产ESBLs多为零星发生或以质粒介导的形式传播。本研究为了解我国猪源E.coli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现状和ESBLs变化趋势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Β-内酰胺类药物 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自华 程国平 +2 位作者 汪在华 张振 向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1 086例入院时未经抗生素治疗且无腹泻的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AAD发生率及导致AA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1... 目的探讨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1 086例入院时未经抗生素治疗且无腹泻的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AAD发生率及导致AA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1 086例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AAD发生率为36.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岁(OR=4.53,95%CI:2.38-8.85),有机械通气(OR=1.69,95%CI:1.23-3.99),抗生素联用(OR=4.75,95%CI:2.39-8.99),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OR=3.24,95%CI:1.09-5.6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OR=3.68,95%CI:1.30-4.32)、头孢哌酮/舒巴坦(OR=3.98,95%CI:1.08-3.84)均为A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年龄≤2岁、有机械通气、联用抗生素、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是AAD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重症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拉定原料及制剂的聚合物杂质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进 张培培 +1 位作者 姚尚辰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62-369,共8页
目的建立头孢拉定原料及制剂中聚合物杂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碱降解法制备头孢拉定强制降解溶液;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TSK G2000 SWxl)和柱切换-LC/MS法对头孢拉定强制降解溶液中的聚合物杂质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 目的建立头孢拉定原料及制剂中聚合物杂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碱降解法制备头孢拉定强制降解溶液;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TSK G2000 SWxl)和柱切换-LC/MS法对头孢拉定强制降解溶液中的聚合物杂质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型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头孢拉定聚合物的RP-HPLC分析方法,采用二维液相色谱法和柱切换-LC/MSn法对该方法的专属性进行分析;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在头孢拉定强制降解物中鉴定出头孢拉定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高效凝胶色谱法分离头孢拉定聚合物杂质时,易受到小分子杂质的干扰,同时分离的聚合物杂质色谱峰拖尾严重,存在肩峰,定量准确性差;RP-HPLC法分析头孢拉定聚合物杂质时,在20~22min范围内检出头孢拉定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方法定量限为500μg,最低检测限为150μg。结论高效凝胶色谱法不能对头孢拉定中的聚合物杂质进行有效质控,建立的反相色谱法分析头孢拉定聚合物杂质时专属性良好、灵敏度高、方法耐用性好,可用于头孢拉定原料及制剂的聚合物杂质质控;头孢拉定强制降解溶液可作为头孢拉定聚合物分析的系统适用性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拉定 聚合物 杂质 柱切换-LC/MS:高效凝胶色谱 二维色谱 Β-内酰胺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地尼原料及制剂的聚合物杂质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进 姚尚辰 +2 位作者 尹利辉 许明哲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05-1016,共12页
目的建立头孢地尼原料及制剂聚合物杂质的分析方法。方法分别采用0.1mol/L磷酸盐溶液和氯仿-三乙胺为溶剂,制备头孢地尼降解溶液;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SEC,TSK G2000 SWxl)和柱切换-LC/MSn法对头孢地尼降解溶液的弱保留值杂质进行分离... 目的建立头孢地尼原料及制剂聚合物杂质的分析方法。方法分别采用0.1mol/L磷酸盐溶液和氯仿-三乙胺为溶剂,制备头孢地尼降解溶液;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SEC,TSK G2000 SWxl)和柱切换-LC/MSn法对头孢地尼降解溶液的弱保留值杂质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评估高效凝胶色谱法分析聚合物杂质的专属性;采用Diamonsil,C18型色谱柱,以0.25%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pH5.5)-甲醇-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头孢地尼聚合物的RP-HPLC分析方法,采用二维色谱法和柱切换-LC/MSn法对其专属性进行分析,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在头孢地尼降解物中鉴定出头孢地尼二聚体及其异构体,以及若干小分子杂质;高效凝胶色谱法分离头孢地尼聚合物杂质时,小分子杂质与聚合物杂质共出峰,方法专属性与定量准确性差;RP-HPLC法分析头孢地尼聚合物杂质时,能够检出头孢地尼二聚体及其异构体,头孢地尼三聚体,专属性好。结论高效凝胶色谱法不能对头孢地尼的聚合物杂质进行有效质控,建立的反相色谱法分析头孢地尼聚合物杂质的专属性良好,可将头孢地尼降解溶液可作为聚合物杂质系统适用性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地尼 聚合物 杂质 柱切换-LC/MSn 高效凝胶色谱 二维色谱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畜禽肉中63种兽药残留 被引量:49
15
作者 罗辉泰 谢梦婷 +5 位作者 黄晓兰 吴惠勤 朱志鑫 黄芳 林晓珊 欧阳钢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362,共9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dispersive.SPE.HPLC.MS/MS)同时测定畜禽肉中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磺胺类增效剂和抗寄生虫类共5类63种兽药残留的新方法。样品经0.1 mol/L Na2 EDTA溶液及含1%(体积分数...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dispersive.SPE.HPLC.MS/MS)同时测定畜禽肉中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磺胺类增效剂和抗寄生虫类共5类63种兽药残留的新方法。样品经0.1 mol/L Na2 EDTA溶液及含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溶液涡旋提取,提取液经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用Poroshell EC.C18色谱柱(100 mm±2.1 mm,2.4μm)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以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方式采集数据并做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63种药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不同畜禽肉(猪肉、牛肉及鸡肉)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2.2%~112.0%,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3.1%~16.3%,检出限(LOD, S/N≥3)和定量限(LOQ, S/N≥10)分别为0.1~3.0μg/kg和0.5~10.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畜禽产品中兽药多残留的同时快速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β-内酰胺类兽药 喹诺酮类兽药 磺胺类兽药 磺胺类增效剂兽药 抗寄生虫类兽药 畜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回顾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佳凤 王世彪 +2 位作者 刘光华 阮冠宇 曾凡湘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住院重症CAP患儿在相同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头孢美唑联合阿奇霉素(研究组)或单用头孢美唑...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住院重症CAP患儿在相同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头孢美唑联合阿奇霉素(研究组)或单用头孢美唑(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体温下降、咳嗽减轻和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61.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P=0.003)。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分别为(1.82±1.17)d(、6.86±2.06)d(、6.30±2.04)d和(7.28±2.11)d,均短于对照组的(3.25±4.35)d、(9.72±3.96)d、(8.79±4.00)d和(10.14±3.9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2-5.53,P均〈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美唑治疗CAP疗效确切,重症CAP患儿联合应用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合理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联合用药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肟钠原料的聚合物杂质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进 姚尚辰 +2 位作者 尹利辉 许明哲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83-892,共10页
目的建立头孢噻肟钠原料中聚合物杂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浓溶液降解法制备头孢噻肟钠降解溶液;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TSK G2000 SWxl)和柱切换-LC/MSn法对头孢噻肟钠降解溶液中的聚合物杂质进行分离和结构推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 目的建立头孢噻肟钠原料中聚合物杂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浓溶液降解法制备头孢噻肟钠降解溶液;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TSK G2000 SWxl)和柱切换-LC/MSn法对头孢噻肟钠降解溶液中的聚合物杂质进行分离和结构推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型色谱柱,以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头孢噻肟钠聚合物的RP-HPLC分析方法,采用二维液相色谱法和柱切换-LC/MSn法对该方法的专属性进行分析;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在头孢噻肟钠降解物中推定出头孢噻肟二聚体及其异构体、三聚体、四聚体;高效凝胶色谱法分离头孢噻肟钠聚合物杂质时,部分聚合物杂质在与主峰共出峰和在主峰后出峰,定量准确性差;RP-HPLC法分析头孢噻肟钠聚合物杂质时,在30~50min范围内检出6个聚合物杂质峰;主要二聚体杂质的定量限为6.3×10-5μg,最低检测限为2.0×10-5μg。结论高效凝胶色谱法不能对头孢噻肟钠原料中聚合物杂质进行有效质控,反相色谱法分析头孢噻肟钠聚合物杂质时专属性良好、灵敏度高、方法耐用性好,可用于头孢噻肟钠原料的聚合物杂质质控;头孢噻肟钠降解溶液可作为分析头孢噻肟钠聚合物的系统适用性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 聚合物 杂质 柱切换-LC/MSn 高效凝胶色谱 二维色谱 Β-内酰胺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调查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庆兴 金益辉 +1 位作者 王邦松 郑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用1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2001年~2003年病房临床分离的PA 1128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PA三年来对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2...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用1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2001年~2003年病房临床分离的PA 1128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PA三年来对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26.38%、37.37%和25.3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27%、24.55%和15.77%;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2002年为25.49%,2003年为22.77%;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7.86%、39.90%和33.77%;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003年为36.63%.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PA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对于PA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目前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吡肟,应该适当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6种青霉素类药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24
19
作者 秦峰 郑文捷 +1 位作者 陈桂良 仇士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牛奶中6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量。方法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脱脂,氮吹浓缩,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选用含0.1%甲酸的水溶液和0.1%甲酸的乙腈溶液作流动相,在22min内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牛奶中6种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量。方法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脱脂,氮吹浓缩,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选用含0.1%甲酸的水溶液和0.1%甲酸的乙腈溶液作流动相,在22min内梯度洗脱将6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得以分离。结果方法检出限为青霉素G0.5ng/ml、青霉素V1.0ng/ml、苯唑西林1.0ng/ml、氯唑西林2.0ng/ml、阿莫西林2.0ng/ml以及双氯西林1.0ng/ml,在0.5~20ng/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0%。结论该方法前处理过程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青霉素残留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体外抗菌作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朱德妹 张婴元 +3 位作者 王宇倩 周乐 吴卫红 汪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Augmentin(AUG)、Timentin(TIM)和Unasyn(UNA)对685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比较。685株细菌中459株细菌产β-内酰胺酶。产酶菌对阿莫西林...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Augmentin(AUG)、Timentin(TIM)和Unasyn(UNA)对685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比较。685株细菌中459株细菌产β-内酰胺酶。产酶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很高,AUG、TIM和UNA与上述抗生素相比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抗菌谱亦有扩大。3种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属和志贺菌属的抗菌作用与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相似或略强;对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敏感株的作用与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相仿,明显优于红霉素、青霉素;对脆弱类杆菌的抗菌作用与甲硝唑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 内酰胺酶抑制剂 药敏试验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