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VA/EVOH/PEI三元共混体系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中立 赵华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酸性废水排放会导致土壤和环境问题,因此有效处理酸性废水变得尤为重要。扩散渗析(DD)是处理酸性废水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在于阴离子交换膜(AEMs)的制备。本研究通过将聚乙烯醇(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和聚乙烯亚胺(PEI)混合,成功... 酸性废水排放会导致土壤和环境问题,因此有效处理酸性废水变得尤为重要。扩散渗析(DD)是处理酸性废水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在于阴离子交换膜(AEMs)的制备。本研究通过将聚乙烯醇(P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和聚乙烯亚胺(PEI)混合,成功制备了一系列AE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水率、溶胀率、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膜的酸渗析系数(U_(H^(+)))范围从11.8到44.5×10^(-3)m/h。分离因子(S)值范围从23到57,均优于商业DF-120B(U_(H^(+))为4×10^(-3)m/h,S为24.3)和DF-120(U_(H^(+))为9×10^(-3)m/h,S为18)。本研究中所制备的膜在酸回收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回收 阴离子交换膜 聚乙烯醇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聚乙烯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降解微生物及其解酒产品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曹敬华 李恬心 +3 位作者 刘锐 朱正军 李立 汪江波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酒精中毒是由于人体摄入过多乙醇,短时间内无法充分代谢而引起的疾病。急性酒精中毒会造成大脑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慢性酒精中毒与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代谢疾病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微生物干预乙醇代谢是一种潜在的安全、经济、... 酒精中毒是由于人体摄入过多乙醇,短时间内无法充分代谢而引起的疾病。急性酒精中毒会造成大脑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慢性酒精中毒与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代谢疾病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微生物干预乙醇代谢是一种潜在的安全、经济、高效的方法,乙醇降解微生物能够通过产酶和促进机体酶类表达而代谢乙醇,或者通过恢复肠道菌群稳态,降低肠道的通透性来抑制乙醇的吸收,还能促进机体抗氧化从而减少酒精性肝损伤。该文对微生物降解乙醇的途径、特性以及相关解酒产品的作用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降解 微生物 解酒产品 解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居一 倪英群 +1 位作者 张媛媛 刘怀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0,共8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微RNA(mi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情况,探讨mi RNA-128-3p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微RNA(mi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情况,探讨mi RNA-128-3p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T2DM患者,分为T2DM组(40例)和合并NAFLD组(40例),并依据肝纤维化评分(NFS)分为T2DM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16例)和T2DM未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64例),收集基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定量实时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NA-128-3p、SIRT1、AMPK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AMPK蛋白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及进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确定根据miRNA-128-3p水平判断发生NAFLD的最佳阈值。结果合并NAFLD组和T2DM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ALT、AST、GGT、ALP、纤维连接蛋白、TG、HDL-C、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N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NAFLD组外周血miRNA-128-3p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T2DM组(t=-8.765,P<0.001),而SIRT1和AMP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01)。T2DM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与T2DM未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的年龄、AL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超氧化物歧化酶、miRNA-128-3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NA-128-3p是发生NAFLD和进行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8.221,95%CI:2.735~24.714,P<0.001;OR=1.493,95%CI:1.117~1.997,P=0.007);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29~0.950),最佳截断值为13.165,敏感度89.3%,特异度72.7%。结论miRNA-128-3p在T2DM合并NAFLD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SIRT1、AMPK表达降低,miRNA-128-3p水平对识别NAFLD及肝纤维化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RNAS 抗衰老酶1 AMP活化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丁香精油微球的制备及蓝莓保鲜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洋 张可欣 +2 位作者 边博雅 唐蓉蓉 谢可欣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69,共12页
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了丁香精油、冬青精油、柠檬精油和薄荷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菌的抑制效果,其中,丁香精油对3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更好。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丁香精油微球,以丁香精油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 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了丁香精油、冬青精油、柠檬精油和薄荷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菌的抑制效果,其中,丁香精油对3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更好。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丁香精油微球,以丁香精油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采用SEM、FTIR和TGA对PVA丁香精油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蓝莓保鲜中。结果表明,在PVA质量分数为4%、Span 80为2.0 g、乳化温度48℃的条件下,PVA丁香精油微球的包埋率最高,达到72.69%。微球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平均粒径约40μm,热力学性质稳定,具有较好的丁香精油缓释性能,pH=3时,25 d内丁香精油的累积释放量可达81.20%。在蓝莓的贮藏期间(0~18 d),PVA丁香精油微球降低了蓝莓的失重率、腐败率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从而降低了蓝莓硬度和可滴定酸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精油 聚乙烯醇 缓释微球 抑菌性 制备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喷射时刻对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段浩 王文超 +3 位作者 刘栋 尹晓军 胡二江 曾科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52-3560,共9页
利用双直喷发动机试验平台开展了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运行范围及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进气行程中喷射时,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的运行范围受两种情况限制:最大压升率超过0.8 MPa·(°)^(-1)时的粗暴燃烧、指示平... 利用双直喷发动机试验平台开展了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运行范围及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进气行程中喷射时,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的运行范围受两种情况限制:最大压升率超过0.8 MPa·(°)^(-1)时的粗暴燃烧、指示平均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超过5.0%时的不稳定燃烧。当甲醇在压缩行程后期喷射时,发动机运行范围仅受限于粗暴燃烧,最高甲醇替代率可达62.7%,指示热效率高达43.4%。甲醇喷射时刻对甲醇/柴油双直喷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当甲醇喷射时刻为-60°时,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升率均达到最高,着火延迟期最短,燃烧持续期最长,同时NO_(x)排放最大,但CO、HC和soot排放最低,分别仅为8.5、1.3和0.06 g·(kW·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燃料 污染 运行范围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型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亲水海绵擦的制备
6
作者 徐守萍 曾丽花 +2 位作者 皮丕辉 文秀芳 程江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聚乙烯醇缩醛海绵具有亲水性、高强度、高回弹以及可降解性,在很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和醛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表面活性剂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缩醛亲水海绵擦,并探索用相对低毒性的乙醛、丙醛代替传统工艺中高毒性的... 聚乙烯醇缩醛海绵具有亲水性、高强度、高回弹以及可降解性,在很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和醛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表面活性剂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缩醛亲水海绵擦,并探索用相对低毒性的乙醛、丙醛代替传统工艺中高毒性的甲醛。实验设计分组研究甲醛、乙醛和丙醛缩醛反应能力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缩醛反应的机理;测试方面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力仪表征聚合物和材料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聚合物性能与结构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成品海绵可作为工作台清洁工具,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本实验是集合文献查阅、基础实验操作、材料性能表征以及应用性能为一体的综合研究型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同时锻炼主动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海绵 缩醛反应 高分子化学 综合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聚乙烯醇-壳聚糖双层抗菌膜的制备及其在生鲜猪肉保鲜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洋 于洋 +5 位作者 贾泽 毛继虎 李培实 史晨杉 任媛媛 韩俊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6,共7页
为构建一种光动力增强型可降解包装膜,探究其应用效果,以明胶、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姜黄素-壳聚糖纳米颗粒(curcumin-chitosan nanoparticle,CCN)为光敏物质,考察不同组分及比例对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等的影... 为构建一种光动力增强型可降解包装膜,探究其应用效果,以明胶、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姜黄素-壳聚糖纳米颗粒(curcumin-chitosan nanoparticle,CCN)为光敏物质,考察不同组分及比例对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等的影响,并将该双层膜应用于生鲜猪肉保鲜贮藏中,探究其对猪肉质量损失率、硬度、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菌落总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明胶与聚乙烯醇成膜液体积比4∶1、明胶/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成膜液体积比1∶5、CCN质量分数为2.5%时,制备的膜在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方面表现突出。将该膜应用于猪肉保鲜中,4℃贮藏至第9天时,猪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和菌落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聚乙烯醇 壳聚糖 姜黄素 抗菌包装 猪肉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肝脂肪含量、硬度与C-NASH评分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曹迪 赵静洁 +1 位作者 韩超汝 杨正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592,共7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C-NASH)评分与肝脂肪分数(LFF)、肝硬度值(LSM)的关系。方法:纳入148例NAFLD患者,比较C-NASH评分<3分与≥3分者的LFF、LSM差异,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有无纤维化患...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C-NASH)评分与肝脂肪分数(LFF)、肝硬度值(LSM)的关系。方法:纳入148例NAFLD患者,比较C-NASH评分<3分与≥3分者的LFF、LSM差异,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有无纤维化患者之间C-NASH评分的差异,分析LFF、LSM与C-NAS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NASH评分<3分与C-NASH评分≥3分者之间的L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不同脂肪肝亚组之间的C-NAS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FF(OR=1.08)是NASH发生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C-NASH评分(OR=2.18)是脂肪肝分级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LFF与C-NASH评分在所有患者(r=0.40,P<0.01)、轻度脂肪肝亚组(r=0.52,P<0.01)及无纤维化亚组(r=0.46,P<0.01)中存在中等相关性。LFF预测NASH发生高风险(C-NASH评分≥3分)的阈值为>10.34%,敏感度为91.75%,特异度为41.18%。结论: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的C-NAS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NASH评分与LFF有关,使NAFLD患者的LFF低于10%可能会降低NASH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含量 肝硬度值 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工艺及对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9
作者 刘红宁 郑凯麒 +2 位作者 陈丽华 姜佳恩 周权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2,I0001,共8页
目的研究阿氏肠杆菌和蛹虫草真菌发酵参苓白术散改良方最佳发酵条件,并在细胞层面评价发酵液的安全性和对酒精性胃损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实验检测经不同条件发酵后的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液中功能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 目的研究阿氏肠杆菌和蛹虫草真菌发酵参苓白术散改良方最佳发酵条件,并在细胞层面评价发酵液的安全性和对酒精性胃损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实验检测经不同条件发酵后的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液中功能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酒精作用24 h建立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模型,考察参苓白术散改良方水提液(0.938 mg/g)和发酵液在低、中、高剂量(0.469、0.938、1.876 mg/g)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基础凋亡的干预作用。结果阿氏肠杆菌发酵参苓白术散改良方的最佳发酵工艺为pH值5,接种量1%,发酵时间1 d。蛹虫草真菌发酵参苓白术散改良方的最佳发酵工艺为pH值6,接种量3%,发酵时间3 d。多菌种发酵最佳接种顺序为先接种阿氏肠杆菌。最佳发酵工艺下人参皂苷Re、橙皮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均得到显著性提高;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液作用于GES-1细胞48 h时使细胞增殖活力提高,且中、高剂量组发酵液能降低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的总凋亡率。结论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后其成分影响较大,含量有明显变化,发酵工艺可行,且对GES-1细胞有增殖作用,同时能降低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的总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 GES-1细胞 酒精性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双网络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铝空气电池中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培枝 张玉书 +2 位作者 杨晓武 张康 王晨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9-1143,共5页
通过引入聚丙烯酸(PAA)并优化聚乙烯醇(PVA)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双网络凝胶电解质,并研究其在铝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还研究了PVA与AA的质量比对铝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A∶AA=1∶1(质量比),所制备... 通过引入聚丙烯酸(PAA)并优化聚乙烯醇(PVA)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双网络凝胶电解质,并研究其在铝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还研究了PVA与AA的质量比对铝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A∶AA=1∶1(质量比),所制备的双网络凝胶电解质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放电电流从0.5 mA/cm^(2)时对应的电压1.63 V到2 mA/cm^(2)时对应的电压1.39 V,衰减了0.24 V。此外,在110.99 mA/cm^(2)时该凝胶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为67.04 mW/cm^(2),并且放电过程具有1095.94(mA·h)/g的高克容量。改变聚乙烯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制备出PVA/PAA双网络凝胶电解质并应用于铝空气电池,当质量比为1∶1时,凝胶电解质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离子电导率、优异的电池倍率性能和高克容量;当质量比为1∶2时,双网络凝胶在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色,为高效环保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丙烯酸 双网络凝胶 铝-空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Mn_(2)O_(4)尖晶石复合改性PVA凝胶电解质的热稳定性
11
作者 丁长明 侯婉婉 +2 位作者 惠晶 康玉萍 乔志勇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39,168,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凝胶化过程向聚乙烯醇(PVA)凝胶电解质中引入锰酸锌(ZnMn_(2)O_(4))尖晶石,形成PVA/ZnMn_(2)O_(4)复合凝胶,改性PVA电解质的热稳定性。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ZnMn_(2)O_(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PVA凝胶中,PVA/Z... 本研究旨在通过凝胶化过程向聚乙烯醇(PVA)凝胶电解质中引入锰酸锌(ZnMn_(2)O_(4))尖晶石,形成PVA/ZnMn_(2)O_(4)复合凝胶,改性PVA电解质的热稳定性。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ZnMn_(2)O_(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PVA凝胶中,PVA/ZnMn_(2)O_(4)复合凝胶表现出明显的颗粒感,而纯PVA凝胶表面较为平滑。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确定PVA/ZnMn_(2)O_(4)复合凝胶中Zn—O键、Mn—O键以及PVA中羟基的吸收峰,明确其化学结构。进一步通过热重测试,研究了ZnMn_(2)O_(4)尖晶石纳米颗粒的添加对PVA凝胶电解质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分解条件下,加入ZnMn_(2)O_(4)的PVA凝胶电解质质量保留率高达25%,而未添加ZnMn_(2)O_(4)的PVA凝胶仅保留10%的质量。本研究证实了ZnMn_(2)O_(4)尖晶石的引入显著提升了PVA凝胶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有望为PVA凝胶电解质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ZnMn_(2)O_(4) 纳米颗粒 凝胶电解质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一种氨基醇盐酸盐中的有关物质
12
作者 龚爱琴 刘明艳 +1 位作者 王雅静 金党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499,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检测整合酶抑制剂1类新药生产中使用的关键物料氨基醇盐酸盐中的有关物质的方法。以氮气为载气,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色谱柱为SH-I-1 MS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1.0μm),柱温为程序升温... 本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检测整合酶抑制剂1类新药生产中使用的关键物料氨基醇盐酸盐中的有关物质的方法。以氮气为载气,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色谱柱为SH-I-1 MS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1.0μm),柱温为程序升温,氨基醇盐酸盐中的有关物质与氨基醇盐酸盐及相互之间能很好地分离,线性关系实验表明3个已知杂质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约37.0~370.0μg·mL^(-1))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实验表明溶液在24 h内测定结果基本一致(RSD均小于3.0%),耐用性实验表明测定条件稍有变化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RSD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醇盐酸盐 整合酶抑制剂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多糖对小鼠酒精性肝炎和肠道屏障功能的治疗研究
13
作者 李清 马广礼 +1 位作者 翟艺恒 孟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1-36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沙棘多糖(Hippophae rhamnoides Polysaccharides,HRP)对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特别是其对小鼠肝炎和肠道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炎模型,使用沙棘多糖(低剂...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沙棘多糖(Hippophae rhamnoides Polysaccharides,HRP)对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特别是其对小鼠肝炎和肠道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炎模型,使用沙棘多糖(低剂量100 mg/kg、高200 mg/kg)对小鼠进行灌胃处理(1次/日),观察其对小鼠血浆生化指标、肝脏组织生化指标、肝脏及肠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同时,分析沙棘多糖对小鼠肠道通透性及结肠组织炎症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沙棘多糖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浆中的AST、ALT显著降低,ALB明显升高(P<0.01或P<0.05)。HRP低、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浆中TC、TG、LDL-C、FFA水平,并提高HDL-C水平(P<0.01或P<0.05)。肝脏组织中,HRP能显著降低TG与TC含量,减少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并提高肝脏SOD、GSH水平,降低MDA水平(P<0.01或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HRP能改善肝脏结构,减少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此外,HRP能显著降低血浆LPS和D-乳酸水平,改善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提高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结肠炎症因子表达(P<0.01或P<0.05)。结论:HRP对酒精性肝炎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小鼠的肝脏损伤和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肝脏脂质蓄积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多糖 酒精性肝炎 肠道屏障功能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糟蛋白/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14
作者 李康 张笑千 +7 位作者 陈朝立 王蕾 于晓娟 陈泳彤 王雷明 刘军峰 钟俊辉 王小慧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7,共10页
啤酒糟蛋白(BSGP)作为一种来源于啤酒糟的蛋白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在食品包装膜材料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单一BSGP膜的力学性能低、阻隔性能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实际应用。采用聚乙烯... 啤酒糟蛋白(BSGP)作为一种来源于啤酒糟的蛋白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在食品包装膜材料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单一BSGP膜的力学性能低、阻隔性能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实际应用。采用聚乙烯醇(PVA)与BSGP共混策略制备BSGP/PVA复合膜,并系统研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紫外性能、生物降解性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效果。与纯BSGP膜相比,BSGP/PV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均显著提升。BSGP与PVA质量比为3∶2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8.43 MPa,氧气透过率降至73.1 cm^(3)/(m^(2)·d·MPa),水汽透过率降至0.368 g·cm/(m^(2)·d),紫外线阻隔率接近100%,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将复合膜应用于草莓保鲜,能够有效减少草莓的质量损失、延长货架期并保持草莓新鲜度。研究结果可为啤酒糟蛋白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蛋白 聚乙烯醇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催化转化制高值化学品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嘉 孙丹卉 +4 位作者 乔一凡 范秀方 赵立东 贺雷 陆安慧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87-2597,共11页
生物质乙醇可作为平台分子催化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一条低碳环保的绿色路线。乙醇性质活泼,经催化脱氢、脱水、羟醛缩合、环化等可制备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如乙醛、烯烃、丁醇、高碳醇、芳香醇/醛等)。但乙醇催化转化反应网络复杂... 生物质乙醇可作为平台分子催化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一条低碳环保的绿色路线。乙醇性质活泼,经催化脱氢、脱水、羟醛缩合、环化等可制备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如乙醛、烯烃、丁醇、高碳醇、芳香醇/醛等)。但乙醇催化转化反应网络复杂,实现乙醇定向转化的核心是催化剂上不同活性中心的高效协同,以及多步基元反应的速率匹配。本文通过对乙醇转化活性中心、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的认识,根据反应产物的种类,系统综述了多相催化乙醇制备高值化学品的研究进展。针对乙醇定向转化的催化剂体系及反应机理,概述了多活性中心协同调变机制和催化剂活性中心与乙醇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阐明了乙醇转化产物分布的调控机理。其中,由乙醇出发制备C6+高碳醇和芳香醇/醛等高值含氧化合物可能是未来乙醇转化利用的研究重点,从工程应用角度,亟需发展乙醇转化利用的反应分离一体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催化 多相反应 乙醛 丁二烯 高碳醇 芳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联合赤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16
作者 贾媛媛 曲艺 +2 位作者 白剑 王正东 田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联合赤芍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与高脂饮食持续喂养4周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肝脏重量;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 目的研究运动联合赤芍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与高脂饮食持续喂养4周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肝脏重量;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和瘦素(LP)的浓度。结果高脂饮食连续喂养4周能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中ALT、AST、TC、TG、LDL-C和FFA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中HDL-C和LP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联合赤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治疗作用,可以通过降低ALT、AST、TC、TG、LDL-C和FFA,升高HDL-C和LP,降低血脂并改善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瘦素 游离脂肪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醇法花生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在馒头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树超 张相风 +2 位作者 王文昕 郭兴凤 逄飞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3,共8页
旨在为醇法花生蛋白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低温压榨花生饼经索氏抽提脱脂后的花生粕(CP)为原料,采用醇法制备花生蛋白产品(D1和D2),系统研究了pH对花生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另外,将花生蛋白添加至面粉中制作馒头,分析了馒头的理化指标,以考... 旨在为醇法花生蛋白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低温压榨花生饼经索氏抽提脱脂后的花生粕(CP)为原料,采用醇法制备花生蛋白产品(D1和D2),系统研究了pH对花生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另外,将花生蛋白添加至面粉中制作馒头,分析了馒头的理化指标,以考察花生蛋白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P相比,D1和D2的溶解性下降,但持水性、持油性、乳化特性、起泡特性以及胶凝性均提高;在pH 5~9范围内,随pH增大,D1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和胶凝性先增后减,持水性降低,持油性增加,D2的溶解性、持油性增加,持水性、起泡性、胶凝性整体呈降低趋势,乳化性先增后减;D1和D2的添加量(1%~3%)对馒头比容、水分含量、pH、孔隙结构参数(孔隙率、孔隙密度和孔隙平均面积)基本无显著影响,对表皮色泽影响显著,D1和D2的添加促使馒头更柔软和有弹性,其中添加1%D1的馒头综合评分为91.07分,显著高于纯面粉馒头的(85.88分)。综上,醇法加工可有效提升花生蛋白除溶解性外的其他功能特性,适量添加于面粉中可提升馒头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法浸提 花生蛋白 PH 功能特性 馒头 综合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对戒断期酒精依赖患者渴求、情绪和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18
作者 王海红 袁辰馨 +4 位作者 甘鸿 江海峰 赵燕 杜江 张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6,共8页
目的·探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降低戒断期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渴求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降低戒断期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渴求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瘾科戒断期酒精依赖住院患者41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2组患者均接受酒精依赖患者的常规住院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接受左侧DLPFC的iTBS真刺激,对照组接受相同参数的伪刺激。干预疗程为2周,共10次刺激。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和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分别测量患者干预前后的渴求、焦虑、抑郁状况。使用计算机化认知评估工具CogState软件包行为学任务中的检出任务(detection task,DET)、识别任务(identification task,IDN)、双卡学习任务(two back task,TWOB)、Groton迷宫学习任务(the Groton maze learning task,GML)和国际购物清单任务(international shopping list task,ISL)分别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加工速度、注意力/警觉、工作记忆、空间问题解决/错误监管能力、言语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患者VAS评分的时间效应(F=126.713,P<0.001,偏η^(2)=0.765)和交互效应(F=7.080,P=0.011,偏η^(2)=0.154)具有统计学意义,TWOB得分的时间效应(F=9.114,P=0.004,偏η^(2)=0.189)、组别效应(F=5.557,P=0.024,偏η^(2)=0.125)和交互效应(F=4.977,P=0.032,偏η^(2)=0.11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DI(F=45.273,P<0.001,偏η^(2)=0.578)、BAI(F=31.432,P<0.001,偏η^(2)=0.473)、GML(F=8.993,P=0.005,偏η^(2)=0.209)、ISL(F=26.657,P<0.001,偏η^(2)=0.439)得分只有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DET、IDN得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简单效应分析显示,真刺激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伪刺激组(F=8.805,P=0.005,偏η^(2)=0.184)、TWOB得分高于伪刺激组(F=11.293,P=0.002,偏η^(2)=0.225)。结论·在常规住院治疗的基础上联合iTBS,可以提高戒断期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渴求的疗效,并改善患者的工作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酒精依赖 渴求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松松脂组分分析与鉴定
19
作者 王婧 陈玉湘 +3 位作者 赵振东 李海兵 冯盛 林秋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对近几年国内市场出现的展松松脂进行了组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展松松节油中β-水芹烯质量分数最高可达80%,α-蒎烯和β-蒎烯的总质量分数约为10%,倍半萜烯化合物超过11个,总质量分数超过20%,显著区别于马尾松、湿地松、思茅松等我国... 对近几年国内市场出现的展松松脂进行了组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展松松节油中β-水芹烯质量分数最高可达80%,α-蒎烯和β-蒎烯的总质量分数约为10%,倍半萜烯化合物超过11个,总质量分数超过20%,显著区别于马尾松、湿地松、思茅松等我国主要松节油品种。由于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过低,展松松节油无法满足GB/T 12901—2006《脂松节油》技术要求;展松松香主要组分构成与马尾松、湿地松、思茅松等一致,但其海松酸型树脂酸总质量分数及异海松酸质量分数高于其他松香,分别约为26%和17%;展松松香乙醇不溶物超过1.5%,主要为萜烯二聚物;不皂化物超过20%,主要由二萜醇和二萜醛构成。高含量的不皂化物和乙醇不溶物导致展松松香的多项指标无法满足GB/T 8145—2021《脂松香》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松松脂 Β-水芹烯 萜烯二聚物 二萜醛 二萜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P(EDOT-TEMPO/BTh)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李美超 张传业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7-472,共6页
将EDOT衍生物4-((4-((2,3-二氢噻吩[3,4-b][1,4]二恶英-2-基)甲氧基)-4-氧丁基)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EDOT-TEMPO)与2,2′-双噻吩(BTh)在二氯甲烷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共聚,制备出P(EDOT-TEMPO/BTh)电极。P(EDOT-TEMPO/BTh)... 将EDOT衍生物4-((4-((2,3-二氢噻吩[3,4-b][1,4]二恶英-2-基)甲氧基)-4-氧丁基)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EDOT-TEMPO)与2,2′-双噻吩(BTh)在二氯甲烷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共聚,制备出P(EDOT-TEMPO/BTh)电极。P(EDOT-TEMPO/BTh)膜均匀分散在Pt电极表面,通过SEM、EDS和元素mapping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且提出了EDOT-TEMPO与BTh进行电化学共聚的机理。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EDOT-TEMPO/BTh)电极对苯甲醇选择性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并通过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了苯甲醇在P(EDOT-TEMPO/BTh)电极上氧化为苯甲醛的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P(EDOT-TEMPO/BTh)电极在苯甲醇选择性氧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OT衍生物 2 2′-双噻吩 电化学共聚 苯甲醇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