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缮性至心智训练——Mental discipline在中国的引入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春平 张斌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6,123,共9页
Mental discipline是民国时期由严复从西方教育哲学中引入的概念,它蕴含着西方经典的教育价值取向。迄今为止,国内学者采取的译名有缮性、心智训练、智力训练以及心灵陶冶。缮性等译名既有其产生的学术史土壤,亦包含了译者对于教育的价... Mental discipline是民国时期由严复从西方教育哲学中引入的概念,它蕴含着西方经典的教育价值取向。迄今为止,国内学者采取的译名有缮性、心智训练、智力训练以及心灵陶冶。缮性等译名既有其产生的学术史土壤,亦包含了译者对于教育的价值期待,然其合宜性有待商榷。相较而言,心智形塑一词,规避了训练的严苛和机械之涵义,其在教育方向、方式和教育对象的涵义方面更贴合原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discipline 心智训练 缮性 心智形塑 西方教育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self-discipline”和“self-regulation”的辨析看自律的内涵
2
作者 刘刚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年第4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self—discipline “self—regulation” 自律 英语 注册会计师行业 行业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f Queuing Disciplin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in ATM Switch
3
作者 Zhao Youjian Luan Guixing Hou Dong Zhang Lu Fu Lizheng(Shenyang Compu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03)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32-137,共6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ATM switch, and discusses queueing disciplin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uthors describe the method of input queueing, output queueing, central queueing, combined input/output qu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ATM switch, and discusses queueing disciplin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uthors describe the method of input queueing, output queueing, central queueing, combined input/output queuing, combined input/shared queueing, and multistage queueing in detail. They also present the relations between mean waiting time and input load. The queueing disciplines can be used to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swit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 switch/ QUEUEING discipline/ mean WAITING time/ input lo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gineering System Theory─A New Engineering Meta-Discipline
4
作者 Wang Liancheng(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ystem Engineering, 100854, P. R. China)(Received July 2, 1998)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ngineering System Theory. It dis cusses rendered background, research objects and contents of the engineering system theory briefly. Finally, the met-discipline stand...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ngineering System Theory. It dis cusses rendered background, research objects and contents of the engineering system theory briefly. Finally, the met-discipline standing of the engineering system theory in the whole knowledge system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i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are point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ING SYSTEM discipline Systems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isciplin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Build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5
作者 DAI Weidong WANG Xuemei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36-136,共1页
“TheActionPlanforBuildingWorld-ClassUniversitiesandDisciplines”isasignificantplaninthedevelopmentofChinahighereducation,anditoffer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forthedisciplineof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Bymeansofli... “TheActionPlanforBuildingWorld-ClassUniversitiesandDisciplines”isasignificantplaninthedevelopmentofChinahighereducation,anditoffer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forthedisciplineof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Bymeansofliteraturereview,thispaperdiscussestheconnotationofworld-classuniversityanddiscipline,andtheconnota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iesofworld-class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discipline,soastogivesomeenlightenmenttothebuildingofworld-classuniversitiesanddisciplines,andthedevelopmentof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discipline.Onthebasisofreviewingrelevantresearchbothathomeandabroad,thisstudyfirstpointsoutthatworldclassuniversityinvolvesworld-classstudents,teachersandresearchers,academicresearch,universitymanagementandsocialservices,amongwhichstudents,faculty,andresearcharethecorecomponents.Second,thisstudyclaimsthatworld-classdisciplineismainlyembodiedinthequalityoftalents,research,facultyand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ORLD-CLASS disciplineS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level modeling theory of multi-discipline virtual prototype 被引量:2
6
作者 Tingyu Lin Xudong Chai Bohu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3期425-437,共13页
Multi-disciplinary virtual prototypes of complex products are increasingly and widely used in modern advanced manufactur- ing. How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unified modeling, composition and reuse based o... Multi-disciplinary virtual prototypes of complex products are increasingly and widely used in modern advanced manufactur- ing. How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unified modeling, composition and reuse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heteroge- neous models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esents a top-level modeling theory based on the meta modeling framework (M2F) of the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COSlM) theory of virtual prototyp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Firstly the fundamental prin- ciples of the top-level modeling theory are decribed to expound the premise, assumptions, basic conventions and special require- ments in the description of complex heterogeneous systems. Next the formalized definitions for each factor in top level modeling are proposed and the hierarchical nature of them is illustrated. After demonstrating that they are self-closing, this paper divides the top- level modeling into two views, static structural graph and dynamic behavioral graph. Finally, a case study is discussed to demon- 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level modeling virtual prototype complex product 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dual-spin guided vehicle
7
作者 Jalal Karimi Mohammad Reza Rajabi +1 位作者 Seyed Hossein Sadati Seyed Mahid Hossein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33-148,共16页
In this research,a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the dual-spin guided flying projectile design consider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parts of the body as design variables.In this way,a par... In this research,a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the dual-spin guided flying projectile design consider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parts of the body as design variables.In this way,a parametric formulation is developed.All related disciplines,including structure,aerodynamics,guidance,and control are considered.Minimum total mass,maximum aerodynamic control effectiveness,minimum miss distance,maximum yield stress in all subsystems,controllability and gyroscopic stability constraints are some of objectives/constraints taken into account.The problem is formulated in All-At-Ones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approach structure and solved by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minimax algorithms.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s are evaluated in various aspects.The resulted optimal configurations have met all design objectives and constra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ing projectile optimal design All-at-ones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Structure discipline Guidance and control discipline Aerodynamic discip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mot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Theory with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Culture
8
作者 Shu Yongjiu Ma J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9-307,共9页
Discipline culture is the commander and soul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arxist Theory discipline shoulder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ist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 Discipline culture is the commander and soul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arxist Theory discipline shoulder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ist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ue to the attent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but there is still lack of discipline consciousness and problem consciousnes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culture, and then promot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化建设 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健康技术与护理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恒娣 张富康 +5 位作者 孙克娟 李秀莉 苏若彤 王笑艳 张路岐 刘新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数字健康技术在护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提高护理质量、工作效率、医患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文章对数字健康技术相关概念和临床实践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为国内数字健康技术与护理学科的交叉实践提供... 数字健康技术在护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提高护理质量、工作效率、医患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文章对数字健康技术相关概念和临床实践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为国内数字健康技术与护理学科的交叉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健康技术 护理学科 交叉融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大学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晓丽 孔照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2,共5页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标识”,大学发展往往视学科建设为“龙头”与“主线”。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建立在传统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建设正面临着“知识同质化”“组织排他性”“制度稳定性”“文化封闭性”等困...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标识”,大学发展往往视学科建设为“龙头”与“主线”。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建立在传统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建设正面临着“知识同质化”“组织排他性”“制度稳定性”“文化封闭性”等困境。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学科建设应基于现有的学科框架,聚焦问题域,绘制不同学科互涉背景下的“知识地图”;改革垂直科层式学科组织,构建纵横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革新学科制度,实现大学学科制度的创新;打破文化隔阂,营造兼容并包的学科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大学 学科建设 学科知识 学科组织 学科制度 学科文化 学科互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再出发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怀银 时益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新时代我国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在组织化推进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为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再出发提供了指南。我国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再出发要求学校和学科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 新时代我国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在组织化推进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为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再出发提供了指南。我国大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再出发要求学校和学科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推进教育学学科的再定位,不断扩大学科的组织生产能力,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凝练学科特色方向,更好地发挥学科功能。为此,我国大学教育学学科需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在分类特色发展中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处理好三大关系,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做好再出发的外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目录 教育学学科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医院学科建设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巧裕 罗春英 +2 位作者 韦洁莹 林小珍 韦宇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4,共4页
目的:以可视化方式分析国内医院学科建设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为推动医院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医院学科建设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和Excel进行作者、关键词及来源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 目的:以可视化方式分析国内医院学科建设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为推动医院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医院学科建设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和Excel进行作者、关键词及来源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将1166篇文献纳入研究,发现国内医院学科建设领域学者间的合作研究尚未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研究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并缺乏深入的学术研究等问题。结论:加强机构、学者间的合作研究,促进学科协同发展;缩小研究发展差距,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学术研究领域,优化医疗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学科 学科建设 高质量发展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需求的医院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洁 何清 +4 位作者 李志伟 陈军 王方 蔡庆贤 陈凤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于社会多维度的健康需求,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医学部为案例,提出医院学科建设“四环”模式,即基于疾病病程末端的诊疗需求建设的末端整合环、基于疾病病因前端建设的前端趋势环、基于... 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于社会多维度的健康需求,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医学部为案例,提出医院学科建设“四环”模式,即基于疾病病程末端的诊疗需求建设的末端整合环、基于疾病病因前端建设的前端趋势环、基于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建设的医防融合环、基于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建设的健康促进环。该模式协调整合了各级医疗机构、社区、政府等资源,深度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医院学科建设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需求为中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需求 医院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慧 李少梅 王海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1,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社会产业对创新工程人才的需求急速攀升。随着“绿色化工”“智能化工”的兴起,地方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性不够、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全面、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人才质... 新工科背景下,社会产业对创新工程人才的需求急速攀升。随着“绿色化工”“智能化工”的兴起,地方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性不够、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全面、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的现实困境。推动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和发展,需要明确与产业需求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大化工课程体系,建设具备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搭建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化工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本科高校 化工类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战军 王洪才 +2 位作者 陈亮 王智超 吴南中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优势学科概念内涵、文化背景、精神追求、建设路径等方面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为此,在厘清优势学科的内涵、特征及生成机制的前提下,我们应从价值逻辑、经济逻辑、实践逻辑、政策逻辑等维度进一步探明优势学科建设的逻辑向度,在此基础上,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引领力,以善用数字技术为牵引力,可持续推进优势学科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改革创新 生成机制 逻辑向度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艳莉 侯怀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教育史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是中国教育史自觉发展、跟随时代发展节奏、中国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立足世界教育史学界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 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教育史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是中国教育史自觉发展、跟随时代发展节奏、中国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立足世界教育史学界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要遵循人民性、实践性、继承性、原创性、民族性、世界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以及相关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的建设理路为: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要树立“大学科”意识,学科体系建设要夯实学科基础,和谐推进相关研究;中国教育史学术体系的建设要科学合理构建学术命题,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学术评价考核;中国教育史话语体系的建设要注重凝练标识性概念,讲好中国教育史的故事,且形成为世界所认同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大学科”意识 学术命题 标识性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医院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华 杨林 周丽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9,共5页
目的:通过新视角探析医院学科科研绩效,为管理机构制定学科管理政策及完善学科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SD医院学科建设为例,构建投入-产出相关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SD医院优势学科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价,... 目的:通过新视角探析医院学科科研绩效,为管理机构制定学科管理政策及完善学科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SD医院学科建设为例,构建投入-产出相关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SD医院优势学科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科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有效性,并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实证分析。结果:学科DEA有效个数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表明科研投入产出水平较高,科研资源大体上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学科科研全要素生产率近3年处于增长趋势,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然而,部分学科存在规模报酬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导致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结论:医院应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促进经费使用更加科学;鼓励多学科协同,搭建共享平台和交叉平台,构建标准作业程序;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发挥价值驱动的引导与激励作用,以支持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绩效评价 学科建设 科研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对知识与学科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路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232,共10页
近代以降,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术的分支领域进入学科化的发展模式中,其中涉及文学的知识性功能、学科发展以及跨学科方法论等相关议题。由于文学书写和文学研究均内涵复杂的文化与知识融合性特征,因此二者并非只是个体的意向性行为。前... 近代以降,文学研究作为人文学术的分支领域进入学科化的发展模式中,其中涉及文学的知识性功能、学科发展以及跨学科方法论等相关议题。由于文学书写和文学研究均内涵复杂的文化与知识融合性特征,因此二者并非只是个体的意向性行为。前者与书写符号、文化传统、文化感知以及审美方式等阶段性特征有关;而后者除了对基于文本编码进行美学分析之外,还与文本环境、学科资源、传播方式以及跨文化体验等要素存在密切关联。文学书写和研究不仅可以提供对可能世界探寻的入口、呈现差异性的认知功能,而且得以弥补确定性知识的范围。对文学文本这一拥有多重线索的开放系统进行有效研究,客观上决定了跨学科考察的必然性。对文学研究所涉及的知识、学科以及跨学科问题进行再审视,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研究的学理性,也可以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提供中国学人的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知识 学科 跨学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世泽 孙章 +3 位作者 张毅 肖军华 邹亮 伍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14,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选题脱离实际需求、产学融合度低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需对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对真问题驱动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提出了一种真实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结果及结论]在引入真实问题情境后,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实际项目,并进一步与企业合作,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学科教育 真问题驱动 研究生培养 创新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进路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琼 吴起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
研究提出智能传播人才的定义及能力要求,并对国内外57所高校的3976门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现有课程体系的核心关键词为“数字”,但普遍缺乏数理和计算科学的基础支撑课程,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几乎成为“孤岛”。智能传播教育需着力培养学... 研究提出智能传播人才的定义及能力要求,并对国内外57所高校的3976门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现有课程体系的核心关键词为“数字”,但普遍缺乏数理和计算科学的基础支撑课程,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几乎成为“孤岛”。智能传播教育需着力培养学生在传播实践中对数据和算法的敏锐感知,进而推动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研究认为应通过删减调整部分通识概论课程,开设专门人工智能课程,引入跨学科合作和交叉培养,因校制宜建设垂直方向专业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观等措施,以塑造技术视野广阔、理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播 新闻传播教育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