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_(1)-mapping鉴别腮腺常见肿瘤的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文宝红 张赞霞 +3 位作者 朱靖 付坤 张勇 程敬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T_(1)-mapping和分段读出DWI(RESOLVE-DWI)在腮腺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69例腮腺常见肿瘤患者的T_(1)-mapping及分段读出DWI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85例,Warthin瘤32例,... 目的:探讨T_(1)-mapping和分段读出DWI(RESOLVE-DWI)在腮腺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69例腮腺常见肿瘤患者的T_(1)-mapping及分段读出DWI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85例,Warthin瘤32例,恶性肿瘤52例。测量并比较三组肿瘤的T_(1)及ADC值,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_(1)、ADC及二者联合(T_(1)+ADC)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的AUC的差异。结果:三组肿瘤的T_(1)值和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形性腺瘤的T_(1)值及ADC值最高;恶性肿瘤次之,Warthin瘤最低。T_(1)和ADC鉴别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Warthin瘤与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914和0.997、0.664和0.869、0.835和0.695,Delong检验显示2个参数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ADC鉴别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AUC均显著高于T_(1)(1.000 vs.0.914、0.873 vs.0.664,P均<0.001);T_(1)+ADC鉴别Warthin瘤与恶性肿瘤的AUC显著高于T_(1)(0.895 vs.0.835,P<0.001)和ADC(0.895 vs.0.695,P<0.001)。结论:T_(1)-mapping和RESOLVE-DWI有助于鉴别诊断腮腺常见肿瘤,二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T_(1)-mapping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2-mapping评估Graves眼病活动性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璐 樊瑶 +2 位作者 龙健 张明巧 刘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_(2)-mapping在Graves眼病(GO)活动性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GO患者64例,使用计算机对其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其中49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另外15例进行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T_(2)-mapping在Graves眼病(GO)活动性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GO患者64例,使用计算机对其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其中49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另外15例进行诊断试验评价。按照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将49例GO患者分为活动组(CAS≥3分,48只患眼)与非活动组(CAS<3分,50只患眼)。同期招募3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共62只眼。所有人均行3.0T眼眶磁共振T_(2)-mapping成像。在T_(2)-mapping冠状位图像上测量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眼球后5个层面的T_(2)弛豫时间(T_(2)RT),每块眼外肌分别取眼球后5个层面的T_(2)RT最大值来代表该眼外肌的T_(2)RT,最后取4块眼外肌T_(2)RT中的最大值,以眼外肌最大T_(2)RT表示。比较活动组、非活动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上述5个指标(上直肌T_(2)RT、下直肌T_(2)RT、内直肌T_(2)RT、外直肌T_(2)RT、眼外肌最大T_(2)RT)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5个指标对GO活动性评估的诊断价值,得出诊断阈值,然后利用另外15例GO患者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确定诊断效能较高的指标及其诊断活动性的阈值。结果活动组所有眼外肌的T_(2)RT均明显高于非活动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眼外肌的最大T_(2)RT判断活动性的截断值分别为80.200 ms、97.045 ms、94.355 ms、85.750 ms、101.385 ms。利用另外15例GO患者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综合评估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高的指标为下直肌T_(2)RT、眼外肌最大T_(2)RT,其判断活动性的截断值分别为97.045 ms、101.385 ms;敏感度分别为91.7%、93.8%;特异度均为80.0%。结论磁共振T_(2)-mapping序列对评估GO的活动性具有良好价值。临床上可选择测量下直肌T_(2)RT或眼外肌最大T_(2)RT协助评估GO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磁共振T2-mapping 活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mapping心脏MRI在特纳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陈林 白维 +2 位作者 邹庆 杨志刚 郭应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5-1613,共9页
目的:通过比较特纳综合征(T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心肌初始T_(1)(Native T_(1))值及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值,探讨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心脏MRI(cMRI)对特纳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四川大... 目的:通过比较特纳综合征(T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心肌初始T_(1)(Native T_(1))值及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CV)值,探讨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心脏MRI(cMRI)对特纳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临床诊断为TS的38例患者,同期招募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用T_(1)-mapping技术行cMRI检查。利用后处理软件对T_(1)-mapping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左心室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心肌的初始T_(1)和ECV值。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结果将TS患者分为45X型和非45X型,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将所有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11岁组、12~18岁组和18岁以上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TS组与正常对照组、45X型与非45X型TS组之间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cMRI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TS组中cMRI定量参数(初始T_(1)和ECV)与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rman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所有临床指标和cMRI定量参数变量纳入并筛选升主动脉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TS组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身材矮小(n=23,60.5%),伴有主动脉缩窄者4例(10.5%)、升主动脉扩张者10例(26.3%)。TS组左心室基底部心肌的初始T_(1)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96±54)vs.(1256±43)ms,P=0.006)];45X型组的左心室心肌初始T_(1)值明显高于非45X型组:基底部为(1324±50)vs.(1272±47)ms(P=0.002);中间部为(1323±48)vs.(1278±42)ms(P=0.014);心尖部为(1313±61)vs.(1266±75)ms(P=0.032);心肌整体为(1320±41)vs.(1272±39)ms(P=0.001)。相较于非45X型患者,ECV值在45X型患者中具有增高的趋势(27.9%±2.2%vs.26.4%±2.6%;P=0.056)。此外,升主动脉扩张与45X核型呈弱相关(r=0.391,P=0.015);45X核型分别与基底部(r=0.495,P=0.002)、中间部(r=0.475,P=0.004)、心尖部(r=0.418,P=0.009)和心肌整体的T_(1)值(r=0.572,P<0.001)以及ECV值(r=0.351,P=0.031)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相较于非45X型患者,45X型患者发生升主动脉扩张的风险显著增加(OR=7.87,95%CI:1.19~13.9,P=0.032)。结论:基于T_(1)-mapping技术的cMRI可定量评估TS患者心肌组织的特征,45X型TS患者左心室心肌的初始T_(1)值增高,对于45X型TS患者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其潜在的心血管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功能 T_(1)-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B1场校正T_(1)-mapping影像组学特征的可重复性研究
4
作者 江建芹 刘佳 +4 位作者 崔磊 肖勇 符益纲 徐高峰 胡春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B1场校正T_(1)-mapping测量肺癌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20年6月-2022年3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70例肺癌患者的术前胸部T_(1)-mapping和T_(1)加权容积内插屏气检查(T_(1)-VIBE)图像。其中,有41... 目的:探讨基于B1场校正T_(1)-mapping测量肺癌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20年6月-2022年3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70例肺癌患者的术前胸部T_(1)-mapping和T_(1)加权容积内插屏气检查(T_(1)-VIBE)图像。其中,有41例进行了T_(1)-mapping重复扫描(间隔30 min)。由2位测量者独立采用半自动勾画方法分别在T_(1)-mapping和T_(1)-VIBE图像上逐层沿着病灶边缘勾画ROI,融合生成全病灶的容积ROI(VOI),然后提取原始图像及不同变换预处理图像上病灶VOI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组学特征在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及重复扫描时的可重复性,以ICC≥0.80为一致性或可重复性好(满足临床要求)。结果:自T_(1)-mapping和T_(1)-VIBE图像分别可提取1906个组学特征(包括一阶特征396个、形态特征14个及纹理特征1496个)。基于T_(1)-mapping提取的组学特征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ICC的中位数(Q1,Q3)分别为0.94(0.87,0.98)和0.91(0.83,0.96),基于T_(1)-VIBE提取的组学特征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ICC的中位数(Q1,Q3)均为0.98(0.95,0.99);2个序列分别有1450(72.72%)和1768(91.76%)个组学特征同时满足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要求。T_(1)-mapping重复扫描提取的组学特征的ICC的中位数(Q1,Q3)为0.83(0.69,0.93),有1002(52.57%)个组学特征同时满足重复扫描时的可重复性;其中,形状特征的可重复性表现最佳(ICC≥0.80者达100%),而一阶特征、灰度共生矩阵(GLCM)及灰度级区域矩阵(GLSZM)特征的可重复性相对较差(ICC≥0.80者仅占49.75%~53.98%)。基于不同变换预处理图像提取的组学特征中,Gradient变换明显提高了原始特征的可重复性(ICC≥0.80者达86.05%),而采用Exponential、LBP2D、LBP3D、Logarithm和Square变换方法获得的特征降低了原始特征的可重复性(ICC≥0.80这仅占36.05%~50.00%)。结论:T_(1)-mapping的影像组学特征表现出中等可重复性,在临床应用之前需要首先对其进行可重复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影像组学 T_(1)-mapping 容积内插屏气检查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T1-mapping 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涛 陆健 +1 位作者 张学琴 张继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共99例被检者符合入组标准并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23例(健康志愿者,S0),病例组76例。病例组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S1期13例,S2期13例,S3期26...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共99例被检者符合入组标准并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23例(健康志愿者,S0),病例组76例。病例组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S1期13例,S2期13例,S3期26例,S4期24例。采用Look-Locker序列于增强前及Gd-EOB-DTPA增强后20min(肝胆期)采集T1-mapping图像,并测量肝组织弛豫时间T1,同时计算肝胆期弛豫时间T1减低率(ΔT1)。进行DWI检查并测量肝脏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ADC值、ΔT1及肝胆期弛豫时间T1(T1HBP)。应用ROC曲线分析ADC、T1HBP、ΔT1对肝纤维化≥S2期、≥S3期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各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S0组(对照组)的ADC、T1HBP、ΔT1分别为(1.57±0.16)×10-3mm2/s、(239.08±20.63)ms、(69.24±4.64)%;S1组分别为(1.44±0.12)×10-3mm2/s、(273.57±53.75)ms、(64.27±9.94)%;S2组分别为(1.31±0.12)×10-3mm2/s、(375.74±97.86)ms、(61.14±5.61)%;S3组分别为(1.18±0.09)×10-3mm2/s、(561.59±56.55)ms、(38.76±6.08)%;S4组分别为(1.03±0.08)×10-3mm2/s、(564.69±68.62)ms、(37.01±6.80)%。S0、S1、S2、S3、S4组的ADC值、ΔT1和T1HBP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ADC值、ΔT1和T1HBP诊断肝纤维化≥S2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3,0.987,0.984;诊断肝纤维化≥S3期的AUC分别是0.817,0.930,0.847。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790,P=0.000),T1HBP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822,P=0.000),ΔT1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832,P=0.000)。结论: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和DWI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T1-mapping 扩散加权成像 肝纤维化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定量技术对股骨头坏死软骨变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韩晓蕊 洪郭驹 +2 位作者 赵曼 刘斯润 冷晓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6-869,共4页
目的:分析T_1ρ和T_2-mapping定量MRI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软骨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47例股骨头坏死(ARCOⅠ~Ⅲ期)初治患者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MRI、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MERGE)、T_1ρ及T_2-mapping。... 目的:分析T_1ρ和T_2-mapping定量MRI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软骨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47例股骨头坏死(ARCOⅠ~Ⅲ期)初治患者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MRI、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MERGE)、T_1ρ及T_2-mapping。测量定量参数T_1ρ及T_2-mapping值,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两者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股骨头坏死组的T_1ρ和T_2-mappin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3.77,P<0.01)。T_1ρ与T_2-mapping值呈正相关关系(r=0.381,P<0.01)。T_1ρ的ROC下最大面积为0.822,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34%和70.83%,特异度明显高于T_2-mapping(58.33%)。结论:磁共振T_1ρ及T_2-mapping成像技术均可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软骨变性的定量诊断,T_1ρ的诊断价值稍高于T_2-ma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1ρ成像 T2-mapping 软骨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骨骨软骨损伤MR T2-mapping与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伟 于泽晨 +4 位作者 贾岩波 于静红 海玲 乌日汗 白心雨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的表达与磁共振T2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机制。材料与方法收集30例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行微创... 目的探讨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的表达与磁共振T2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机制。材料与方法收集30例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行微创治疗术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行3.0 T常规踝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T2-mapping功能成像,测量距骨软骨T2值。术后离体距骨骨软骨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距骨骨软骨MMP-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距骨骨软骨T2值与MMP-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距骨骨软骨损伤以内中侧最为多见(磁共振6分区法),距骨骨软骨T2值随软骨损伤Mankin分级明显增大(P<0.05)。软骨MMP-1蛋白表达高级别与低级别差异明显(P<0.05)。软骨T2值与软骨MMP-1表达呈线性相关趋势,Pearson分析距骨骨软骨损伤T2值增加与MMP-1蛋白表达增加呈直线性正相关(r=0.821,P<0.0001)。结论距骨骨软骨损伤以内中侧最为多见,距骨骨软骨磁共振T2值随软骨损伤分级逐级递增;距骨骨软骨损伤磁共振T2值与MM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距骨骨软骨磁共振T2-mapping功能成像T2值定量分析可在体、无创性预测不同级别软骨损伤MMP-1蛋白的表达含量,为临床治疗OLT提供影像学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骨软骨 T2-mapping 定量分析 基质金属蛋白酶-1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mapping成像对早期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燕 陈渤 +2 位作者 王华 董旭霞 雷瑞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T2-mapping成像在早期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OL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2019年来我院就诊的48例怀疑OLT病例,采用西门子Verio 3.0T磁共振进行检查,设立研究组(T2-mapping成像加常规序列)和对照组(常规序列),研究组测量丁2... 目的:探讨T2-mapping成像在早期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OL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2019年来我院就诊的48例怀疑OLT病例,采用西门子Verio 3.0T磁共振进行检查,设立研究组(T2-mapping成像加常规序列)和对照组(常规序列),研究组测量丁2-mapping伪彩图的软骨T2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正常与损伤的差异性。结果:①研究组诊断OLT分期:0期(正常)、1〜3期(轻度损伤)、4〜5期(重度损伤)的平均丁2值分别为(22.41±3.04)ms、(34.03±4.92)ms、(41.11±5.61)ms,损伤与正常关节软骨表面T2值有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正常12例,轻度损伤28例,重度损伤8例;对照组正常18例,轻度损伤22例,重度损伤8例;研究组较对照组发现轻度损伤OLT个数增多,重度损伤无差异。结论:T2-mapping成像能发现没有发生明显形态学改变的关节软骨损伤,对早期OLT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损伤 距骨 踝关节 磁共振T2-mapping成像 T2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mapping技术对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疗效监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俞顺 苏家威 +2 位作者 林敏贵 陈贤源 马明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5,36,共6页
目的探讨运用T1-mapping技术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拮抗剂(TNFi)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ial spondyloarthropathy,axSpA)疗效,以期对axSpA炎症活动性和疗效监测提供有效的量化指标。材料与方法纳入114... 目的探讨运用T1-mapping技术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拮抗剂(TNFi)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ial spondyloarthropathy,axSpA)疗效,以期对axSpA炎症活动性和疗效监测提供有效的量化指标。材料与方法纳入114例研究对象,对照组15例,病例组99例,病例组中2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TNFi治疗为治疗组。病例组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活动组分为中度活动组、活动度提高组、活动度非常高组三个亚组,治疗组根据治疗的不同周期分为治疗前组、治疗3周组、治疗6周组和治疗12周组。所有对象均行T1-mapping序列检查,比较对照组、病例组以及病例组各亚组之间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的差异,运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并根据治疗组不同治疗周期T1-mapping值下降率对疗效进行监测。结果(1)各组骶髂关节骶侧、髂侧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升,T1-mapping值的差异对活动度提高组和活动度非常高组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3)治疗组中不同治疗周期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的下降率能够有效监测疗效。结论T1-mapping技术可以量化评估axSpA炎症活动性,并有效监测疗效,有益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T1-mapping 骨髓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绿证市场耦合的多虚拟电厂电-碳P2P交易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瑛 郭健伟 +2 位作者 周亦洲 韩海腾 卫志农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了探索多市场交易下虚拟电厂(VPP)之间的点对点(P2P)交易模式,提出一种考虑碳-绿证市场耦合的多VPP电-碳P2P交易模型。建立包含光伏、储能、中央空调、碳捕集机组和用户负荷的多VPP聚合模型,建立绿证-碳配额耦合的VPP交易模型;在此基... 为了探索多市场交易下虚拟电厂(VPP)之间的点对点(P2P)交易模式,提出一种考虑碳-绿证市场耦合的多VPP电-碳P2P交易模型。建立包含光伏、储能、中央空调、碳捕集机组和用户负荷的多VPP聚合模型,建立绿证-碳配额耦合的VPP交易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建立多VPP社会效益最大化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并建立非对称纳什议价模型对合作剩余利润进行分配;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能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VPP的CO_(2)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碳捕集 p2p交易 非对称纳什议价 碳-绿证市场耦合 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明芝 安娜 +5 位作者 白亚飞 陈汝满 贺纪清 王春莉 祁永慧 潘明娇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4,319,共6页
目的:分析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KD组、ago-NC组、ago-miR-532-3p组、FLI-06组,除对照组外均构建CKD模型并注射相应质粒及抑制剂,对照组与CKD组以... 目的:分析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KD组、ago-NC组、ago-miR-532-3p组、FLI-06组,除对照组外均构建CKD模型并注射相应质粒及抑制剂,对照组与CKD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ELISA测定大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NF-α、IL-1β、IL-10水平,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及肾纤维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CD11c^(+)和CD206^(+)情况,q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miR-532-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miR-532-3p与Notch1的靶向结合。结果:对照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及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胞界清晰,排列整齐;CKD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坏死增多、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炎症细胞浸润,肾纤维化程度加深;与CKD组相比,ago-miR-532-3p组、FLI-06组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减小,炎症浸润细胞减少,肾纤维化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CKD组大鼠血清Scr、BUN、TNF-α、IL-1β、肾组织巨噬细胞CD11c^(+)比例、CD11c^(+)/CD206^(+)、Notch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IL-10水平、肾组织CD206^(+)、miR-532-3p降低(P<0.05);与CKD组相比,ago-miR-532-3p组、FLI-06组大鼠血清Scr、BUN、TNF-α、IL-1β、肾组织巨噬细胞CD11c^(+)比例、CD11c^(+)/CD206^(+)、Notch1蛋白表达降低,血清IL-10水平、肾组织CD206^(+)、miR-532-3p表达升高(P<0.05);miR-532-3p与Notch1靶向结合,miR-532-3p过表达抑制Notch1蛋白表达。结论:促进miR-532-3p表达通过抑制Notch1通路保护CKD大鼠肾组织,其机制可能为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巨噬细胞极化 miR-532-3p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对TGF-β/Smad、p38MAPK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籍胤玺 徐娜 +6 位作者 金毅 林玉玲 刘琳 李曾一 窦润鹏 程省 曾俊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ing agent resistance,ARB)类降压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p38丝裂原蛋...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ing agent resistance,ARB)类降压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DN患者78例,通过随机数字方法将7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酯片和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及血清TGF-β、Smad1、Smad2、Smad3、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差异,另外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HbA1c、SCr、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后TGF-β、Smad1、Smad2、Smad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38MAPK、p-p38MAPK、p-p38MAPK/p38MAPK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03%VS 33.33%,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DN可以起到明显的降血糖、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同时还能调节TGF-β/Smad、p38MAPK蛋白水平,且不明显增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百令胶囊 ARB类降压药 TGF-Β/SMAD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P波扰动下深埋圆形复合衬砌引水隧洞动力响应解析解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李梅 陆宇嘉 +5 位作者 梅万全 韩高升 陈光海 赵明生 柯昌均 任高峰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爆破开挖产生的扰动P波会影响隧道的稳定性,引水隧洞里充满了水,其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解析解求法与常规无水隧道的求法势必不一样。目前现有解析解研究多集中在稳态解和单衬砌隧道,较少同时考虑存在复合衬砌隧道和有水的情况,因此,开展瞬... 爆破开挖产生的扰动P波会影响隧道的稳定性,引水隧洞里充满了水,其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解析解求法与常规无水隧道的求法势必不一样。目前现有解析解研究多集中在稳态解和单衬砌隧道,较少同时考虑存在复合衬砌隧道和有水的情况,因此,开展瞬态P波扰动下深埋圆形复合衬砌引水隧洞稳定性瞬态响应研究,将隧道内流体视作另一种介质,隧道与衬砌之间视为非理想接触面,结合傅里叶合成技术、波函数展开法及梯形求积公式对隧道围岩瞬态响应进行理论求解;通过与既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分析围岩泊松比、非理想界面模型的弹性系数以及扰动荷载加载时间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力扰动过程中,顶底板产生显著的压应力集中,两帮出现显著的拉应力集中;随着泊松比增大,两帮由拉应力集中转化为压应力集中,顶底板压应力集中逐渐减弱;围岩衬砌接触较差时,隧道围岩应力时程响应曲线出现显著振荡;随着界面弹性系数增大,非理想界面模型的动力响应收敛于理想界面模型的响应;随着爆破荷载作用时间增加,顶底板处的压应力峰值先增大,两帮处的拉应力峰值先减小,最后均趋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p 复合衬砌引水隧洞 瞬态响应 傅里叶合成技术 波函数展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RSA的小d_(p),d_(q)实际攻击研究
14
作者 李强 郑群雄 戚文峰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26,共23页
CRT-RSA是由Quisquater和Couvreur于1982年提出的RSA变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协议、身份认证等领域.小d_(p),d_(q)攻击是分析CRT-RSA应用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前最好的理论攻击结果是2019年由Takayasu、Lu和Peng给出的... CRT-RSA是由Quisquater和Couvreur于1982年提出的RSA变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协议、身份认证等领域.小d_(p),d_(q)攻击是分析CRT-RSA应用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前最好的理论攻击结果是2019年由Takayasu、Lu和Peng给出的d_(p),d_(q)<N^(0.122),其中N为模数.然而,由于格基约化算法在高维格中约化效率和输出格基质量的下降,实际攻击很难达到该理论界.目前已知最好的实际攻击结果为d_(p),d_(q)≤N^(0.062)(N为1000 bits)和d_(p),d_(q)≤N^(0.0645)(N为2000 bits),与理论界尚有不小的差距.本文在Takayasu等人攻击的基础上,探索CRT-RSA小dp,dq攻击的实际可攻击上界以及如何在实际攻击中进一步提升该攻击上界.第一,对2019年Takayasu等人的格(简记为TLP2019格)进行优化,在确保TLP2019格仍为方阵的条件下去掉了两个unhelpful多项式,使得TLP2019格降低了两维.第二,针对当前缺乏CRT-RSA小d_(p),d_(q)实际可攻击上界的有效估计方法这一现状,结合实验中发现的TLP2019格约化输出的前三向量长度远远小于随机格中最短向量长度这一事实,给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拟合的可攻击上界的估计方法,其估计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第三,根据实验中与RSA小解密指数实际攻击类似的“多值现象”,提出了基于二分搜索的小d_(p),d_(q)实际攻击方法,提升了实际可攻击的上界.具体而言,对于模数1000 bits和2000 bits的CRT-RSA,在两周内分别实现了d_(p),d_(q)≤N^(0.067)和d_(p),d_(q)≤N^(0.0665)的实际攻击;对于某些特殊情形,甚至能够能将实际可攻击上界提升至N^(0.07)以上.相信本文的实际攻击探索能为后续CRT-RSA的小d_(p),d_(q)攻击研究带来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RSA 小d_(p) d_(q)攻击 实际攻击 高比特猜测 多值现象 二分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高效低损伤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重阳 韩基山 +2 位作者 王毅 赵波 唐进元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共19页
铝基碳化硅(SiC_(p)/Al)复合材料在实际加工中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和表面完整性差等问题,上述问题限制着SiC_(p)/Al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实现SiC_(p)/Al的高效低损伤加工,本文从工艺参数的选择、界面冷却润滑、刀具选用及优化... 铝基碳化硅(SiC_(p)/Al)复合材料在实际加工中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和表面完整性差等问题,上述问题限制着SiC_(p)/Al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实现SiC_(p)/Al的高效低损伤加工,本文从工艺参数的选择、界面冷却润滑、刀具选用及优化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传统机械加工的研究现状。从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辅助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激光加热辅助加工以及电化学射流加工的研究现状出发,详述了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切削力、刀具磨损、材料去除形式、表面和亚表面损伤方面出发,论述了加工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在总结现有加工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多能场复合加工是改善SiC_(p)/Al切削性能、降低刀具磨损及表面损伤、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表面完整性 材料去除形式 刀具磨损 多能场复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质量比对Cu-Ni-P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建波 沈琪飞 +2 位作者 尹宁康 张晋涵 刘敬萱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6-211,共6页
本工作结合相图计算设计制备了不同Ni/P质量比的Cu-Ni-P合金。借助金相(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硬度和导电率试验,研究了Ni/P质量比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析出相的演变与硬度和导电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工作结合相图计算设计制备了不同Ni/P质量比的Cu-Ni-P合金。借助金相(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硬度和导电率试验,研究了Ni/P质量比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析出相的演变与硬度和导电率的关系。结果表明,Ni/P质量比对合金的硬度和导电率有显著影响。其中Ni/P质量比为4时,合金在500℃下时效3 h时硬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171HV和61.8%IACS的最大值。P含量的增加促进了Ni原子从Cu基体中析出,降低了溶质原子的浓度,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导电性。在时效初期,球状的NiP_(3)相大量存在是合金硬度上升的主要原因。随着时效的进行,合金中的析出相逐渐演变为球状的NiP_(2)相和短棒状的Ni_(2)P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p合金 Ni/p质量比 硬度 导电率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FTA1P通过调控miR-182-5p/FN1通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与迁移
17
作者 向威 吕磊 +1 位作者 郑福鑫 袁敬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表面活性剂相关1假基因(SFTA1P)通过调控微小RNA-182-5p(miR-182-5p)/纤连蛋白1(FN1)通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GEPIA2软件探究TCGA数据库中SFTA1P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实时...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表面活性剂相关1假基因(SFTA1P)通过调控微小RNA-182-5p(miR-182-5p)/纤连蛋白1(FN1)通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GEPIA2软件探究TCGA数据库中SFTA1P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SFTA1P在ccRCC组织、正常肾脏组织及ccRCC细胞系中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实验探究SFTA1P在ccRCC细胞系人肾细胞腺癌细胞(ACHN)中的定位;将ACHN细胞分为si-Con组、si-SFTA1P#2组、mimic NC组、miR-182-5p mimic组、anti-miR-Con组、anti-miR-182-5p组、anti-miR-182-5p+si-FN1组、si-Con+anti-miR-Con组、si-SFTA1P#2+anti-miR-Con组及si-SFTA1P#2+anti-miR-182-5p组;CCK-8与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q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FTA1P、miR-182-5p和FN1的调控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SFTA1P在ccRCC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正常肾脏组织比较,SFTA1P在ccRCC组织中表达升高(P<0.01);ccRCC细胞系786-O、SN12-PM6、ACHN及A498中SFTA1P表达明显高于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均P<0.01);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SFTA1P主要分布于ACHN细胞的细胞质中;与si-Con组比较,si-SFTA1P#2组ACHN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降低,FN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imic NC组比较,miR-182-5p mimic组ACHN细胞FN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anti-miR-Con组比较,anti-miR-182-5p组ACHN细胞FN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增强(P<0.05);与anti-miR-182-5p组相比,anti-miR-182-5p+si-FN1组ACHN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降低(P<0.05);与si-SFTA1P#2+anti-miR-Con组比较,si-SFTA1P#2+anti-miR-182-5p组ACHN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增强,FN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SFTA1P在ccRCC中高表达,其通过调控miR-182-5p/FN1通路促进ccRCC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SFTA1p miR-182-5p FN1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b-5p通过靶向调控IGFBP1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惠慧 吴光鹏 +1 位作者 廖梅 李光智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884,共6页
目的:探究miR-34b-5p在动脉粥样硬化(AS)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4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34b-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mRNA的表达差异。使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 目的:探究miR-34b-5p在动脉粥样硬化(AS)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4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34b-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mRNA的表达差异。使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构建AS泡沫细胞模型,检测细胞中miR-34b-5p和IGFBP1 mRNA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b-5p和IGFBP1的相互作用关系。将miR-34b-5p抑制剂(inhibitor)、抑制剂阴性对照(inhibitor-NC)、IGFBP1 siRNA质粒(si-IGFBP1)和siRNA阴性对照(si-NC)分别或共转染至AS泡沫细胞模型,观察泡沫细胞沉积脂质能力及胞内总胆固醇(TC)、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AS患者血清中miR-34b-5p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BP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ox-LDL处理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miR-34b-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B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IGFBP1是miR-34b-5p的靶基因。与inhibitor-NC组比较,inhibitor组RAW264.7巨噬细胞中IGF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ox-LDL诱导后,下调miR-34b-5p表达可抑制巨噬细胞脂质沉积能力,降低胞内TC含量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而干扰IGFBP1基因表达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脂质沉积能力,提高胞内TC、IL-1β、IL-6和TNF-α水平,并逆转miR-34b-5p inhibitor对巨噬细胞的干预作用。结论:下调miR-34b-5p表达可抑制AS泡沫细胞的形成,并降低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通过靶向上调IGFBP1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miR-34b-5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泡沫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D内镜术联合益胃四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黏膜修复血清调节功能及GSH-Px、HIF-1α、VEGF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炜 张佳 +1 位作者 马军伟 郝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SD)联合益胃四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期病变患者黏膜修复血清调节功能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CAG...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SD)联合益胃四君子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期病变患者黏膜修复血清调节功能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CAG癌前病变患者93例分组治疗,对照组46例予以胃复春片治疗,试验组47例予以益胃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修复[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机制、血管生成(HIF-1α、VEGF)机制与血清p53、丙二醛(MDA)、GSH-Px的相关性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时的EGF、EGFR表达,HIF-1α、VEGF表达,血清p53、MDA表达显著均低于对照组,GSH-P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疗效(76.09%,35/46)明显低于试验组(91.49%,43/47)(P<0.05)。结论ESD内镜术联合益胃四君子汤能有效地降低CAG癌前病变患者的胃黏膜修复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的过表达,提高GSH-Px表达,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内镜术 益胃四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 胃黏膜 p53 MDA GSH-pX 血管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38 MAPK/NF-κB p65信号通路探讨三黄泻心汤对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陈颖 刘鹏举 +6 位作者 孙炜喆 都婷婷 刘美玲 郭梦玉 袁港 姜爽 宋丹宁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 研究三黄泻心汤(SXD)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构造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5.75 mg/kg)和低、高剂量SXD组(1.2、2.4 g/kg)。给药8周... 目的 研究三黄泻心汤(SXD)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构造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5.75 mg/kg)和低、高剂量SXD组(1.2、2.4 g/kg)。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BUN、Scr、24 h-UTP、MDA水平以及T-SOD、GSH-Px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损伤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p-p38 MAPK、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糖、BUN、Scr、24 h-UTP以及MDA水平升高(P<0.01),GSH-Px和T-SOD活性降低(P<0.01),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以及TNF-α水平升高(P<0.01),肾脏出现病理损伤,肾组织p-p38 MAPK、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1);经过三黄泻心汤给药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SXD可缓解糖尿病大鼠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38 MAPK/NF-κB p65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减少大鼠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泻心汤 糖尿病肾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p38 MApK/NF-κB p65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