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6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IL-6、CysC、T3水平和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于世林 郝春波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胱抑素C(cystatinC,Cys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 目的探讨血清IL-6、胱抑素C(cystatinC,Cys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CSVD患者,根据住院期间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数据。分析血清IL-6、CysC、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对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CSVD患者142例,其中认知障碍组61例(43.0%),认知功能正常组81例(57.0%)。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障碍组IL-6、Hcy、CysC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影像学总负荷中度和重度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6水平升高(OR 1.070,95%CI 1.039~1.103,P<0.001)、CysC水平升高(OR 2.117,95%CI 1.027~5.500,P=0.004)、T3水平降低(OR 2.314,95%CI 1.361~3.935,P=0.003)以及影像学总负荷中度(OR 1.017,95%CI 1.002~1.032,P=0.029)和重度(OR 9.032,95%CI 6.076~18.012,P<0.001)是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IL-6、CysC、T3水平和重度影像学总负荷预测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88、0.812、0.918、0.88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10 pg/mL、0.982 ng/L、1.302 nmol/L和3.6分。结论血清IL-6和CysC水平升高、T3水平降低以及中、重度影像学总负荷与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有相关性,可作为识别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白细胞介素6 甲状腺激素 影像学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微小RN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林娜 张靖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在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单纯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3p、miR-182-5p、miR-128-3p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KI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28 d后观察组74例患儿生存,26例患儿死亡。生存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AUC为0.926(95%CI=0.856~0.969,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AKI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异常高表达,临床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变程度乳房炎山羊乳腺组织中IL-6的表达变化
3
作者 田曦庆 王天星 +3 位作者 高士孔 乔玉娥 陈德坤 马文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4,共7页
随着山羊养殖业不断集约化发展,乳房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山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确定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程度与乳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表达水平之间的联系,采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检测法(CMT)和病原菌分... 随着山羊养殖业不断集约化发展,乳房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山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确定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程度与乳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表达水平之间的联系,采用加利福尼亚乳房炎检测法(CMT)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法检测山羊乳房炎,使用real-time PCR检测健康山羊和乳房炎患病山羊乳汁体细胞趋化因子的相对表达水平,对健康和乳房炎乳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根据乳腺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乳房炎乳腺、中度乳房炎乳腺、重度乳房炎乳腺,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确定不同病理变化程度乳房炎乳腺组织的IL-6表达水平。最后,对乳腺组织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确定IL-6的来源。结果表明,乳房炎患病山羊乳汁体细胞的趋化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患病山羊乳腺组织腺泡排列紊乱,结构完整性被破坏,乳腺上皮细胞脱落并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随着乳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的加重,IL-6表达水平也随之上调;IL-6可由乳腺组织的Ly6G^(+)细胞和CD68^(+)细胞分泌。研究结果提示IL-6可作为监测乳房炎的病理变化程度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乳房炎 乳腺组织 白细胞介素6 生物学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白细胞介素6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王天星 田曦庆 +4 位作者 乔玉娥 张丹辉 何海军 陈德坤 马文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建立山羊白细胞介素6(IL-6)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试验将纯化的山羊IL-6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家兔(1 mg/只)和Balb/c小鼠(100μg/只),并将获得的兔抗羊IL-6多克隆抗体和鼠抗羊IL-6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为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建... 为建立山羊白细胞介素6(IL-6)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试验将纯化的山羊IL-6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家兔(1 mg/只)和Balb/c小鼠(100μg/只),并将获得的兔抗羊IL-6多克隆抗体和鼠抗羊IL-6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为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对临床采集的健康山羊和乳房炎患羊乳腺组织中IL-6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L-6重组蛋白大小为38 ku,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蛋白反应原性良好。在ELISA检测中,捕获抗体的最佳浓度为10μg/mL,检测抗体的稀释度为1∶800。IL-6重组蛋白的浓度低至0.06 ng/mL时,P/N值仍大于2.1,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用该方法检测发现乳房炎患羊乳腺组织的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建立了一种IL-6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监测山羊乳房炎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白细胞介素6 免疫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莉 赵春华 闵寒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低度炎症和免疫激活是IBS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作为一种核心的促炎细胞因子,在IB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通过改变个体对IBS易感性、促进胃肠道运动与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内脏高敏感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参与IBS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IL-6在IBS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IBS病因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低度炎症 促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β、IL-6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骆冰 吴锋 +2 位作者 姚东升 兰天鹰 高建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究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 目的 探究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降尿酸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痰浊阻滞证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水平、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80.00%,32/40)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局部酸麻疼痛、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等中医证候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清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15.00%(6/40) vs 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尿酸方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尿酸及血清IL-6、IL-1β水平,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尿酸方 痛风 高尿酸血症 血清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联合白细胞介素6、激活素A对胰腺癌恶病质的早期预测价值
7
作者 李新省 张丽敏 +1 位作者 王顺祥 冯宁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研究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激活素A(Activin A)检测对胰腺癌恶病质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3年7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的74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发生恶病质,... 目的研究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激活素A(Activin A)检测对胰腺癌恶病质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3年7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的74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发生恶病质,分为恶病质组(n=58)、非恶病质组(n=16)。观测患者入院后48 h内的L3-SMI、IL-6、Activin A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胰腺癌恶病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3-SMI以及血清IL-6、Activin 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恶病质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恶病质组L3-SMI水平明显低于非恶病质组,血清IL-6、Activin A水平明显高于非恶病质组(t值分别为8.649、3.049、8.10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3-SMI(OR=0.266,95%CI:0.103~0.683)以及血清IL-6(OR=4.158,95%CI:1.368~12.333)、Activin A(OR=5.124,95%CI:1.550~16.939)是胰腺癌恶病质发生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L3-SMI、IL-6、Activin A预测胰腺癌恶病质的AUC分别为0.851、0.752、0.791,均明显低于三者联合检测的0.946(Z值分别为−2.841、−2.552、−2.647,P值均<0.001),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90.9%、87.8%、0.788。结论L3-SMI联合血清IL-6、Activin A检测对胰腺癌恶病质具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骨骼 白细胞介素6 激活素类 恶病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刺环跳穴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及GFA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田辉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6,I0015,共7页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 SFI)、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的变化,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GFAP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PWL值、SPI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刺组干预后大鼠PWL值、SPI值显著改善(P<0.01)。ELISA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显著下降,齐刺组表达低于单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 齐刺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从而降低中枢痛觉敏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轴研究阳和平喘颗粒调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吕川 朱慧志 +4 位作者 刘向国 曹晓梅 夏咏琪 张秋萍 余子奇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28,共7页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2周的方式进行致敏,正常对照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阳和平喘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7只;后4周采用OVA雾化+灌胃的方式进行激发和治疗,阳和平喘高中低组每日分别予以15.48、7.74、3.87 g/kg阳和平喘颗粒灌胃,地塞米松组予以0.0625 mg/kg地塞米松进行灌胃,其余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HE、PAS、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q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较为明显;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明显缓解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轴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阳和平喘颗粒 气道重塑 IL-6/JAK2/STAT3信号轴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增强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华梦晴 高培宇 +2 位作者 方芳 苏浩宇 宋传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经气道滴入激发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体外培养MH-S细胞,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经气道滴入激发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体外培养MH-S细胞,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 (STAT3)抑制剂Stattic(5μmol/L)存在与否的情况下,再加入IL-6(10 ng/mL~500 ng/mL)刺激6 h,加入荧光微球孵育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H-S细胞吞噬荧光微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的STAT3(p-STAT3)、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Arp2)、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鼻腔滴入LPS后,小鼠BALF中IL-6含量显著升高。随着IL-6刺激剂量的增加,MH-S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作用增强,Arp2、 F-ac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100 ng/mL IL-6刺激MH-S细胞后,p-JAK2和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阻断MH-S细胞STAT3信号后,IL-6促进细胞吞噬的效应完全消失,IL-6诱导的Arp2、 F-actin蛋白表达增加被抑制。结论 IL-6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MH-S细胞Arp2、 F-actin蛋白的表达增强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MH-S细胞 吞噬功能 Janus激酶2(JAK2)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肺泡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β、IL-6、hs-CRP联合检测明显提高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诊断的灵敏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聂晓改 彭传梅 +2 位作者 张云芳 涂坤 王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0-1585,共6页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方法,寻找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BI)诊断更灵敏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治疗、监测指标。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由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收住的急性TBI患者共156例,并纳入正常及骨折对照组,收...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方法,寻找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BI)诊断更灵敏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治疗、监测指标。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由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收住的急性TBI患者共156例,并纳入正常及骨折对照组,收集监测入组患者外周血标本,检测S100β、IL-6并收集患者入院即刻hs-CRP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TBI患者外周血S100β、IL-6、hs-CRP水平明显升高,诊断急性TB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布为0.944、0.915、0.897,三个指标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高达0.975。Person相关分析发现三个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尤其S100β和IL-6之间相关系数达0.7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100β、IL-6、hs-CRP是急性TB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100β、IL-6、hs-CRP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急性TBI诊断的灵敏性,S100β与IL-6相互促进可能加重炎症机制导致的继发性颅脑损伤,尽早针对性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炎症 S100Β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IL-6R/JAK2/STAT3通路调控骨髓微环境对多发性骨髓瘤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玉士 许家威 +2 位作者 刘青青 李宜蔷 程纬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321,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疾病的发展表现出广泛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与MM肿瘤细胞、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IL-6/IL-6R/JAK2/STAT3通路可以调节骨髓微环境中相关可溶性因子的转录,促进MM肿瘤细...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疾病的发展表现出广泛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与MM肿瘤细胞、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IL-6/IL-6R/JAK2/STAT3通路可以调节骨髓微环境中相关可溶性因子的转录,促进MM肿瘤细胞增殖、抗凋亡、产生耐药性及引导相关骨破坏。本文就IL-6/IL-6R/JAK2/STAT3通路调控骨髓微环境对MM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MM的靶向治疗及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微环境 白介素-6/白介素-6受体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空腹血糖水平与冠心病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小梅 祖姆热提·阿布都克依木 +3 位作者 马春晖 徐梦鸽 马巨星 李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2,共7页
背景冠心病(CHD)是全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负担之一。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应治疗策略,但CHD仍然是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HD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增强CT,然而基层医院设备不足,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相对困难,故寻... 背景冠心病(CHD)是全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负担之一。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应治疗策略,但CHD仍然是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HD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增强CT,然而基层医院设备不足,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相对困难,故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基层医生诊治CHD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空腹血糖(FPG)水平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临床分型、病变支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9—1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Gensini积分评分标准,将患者得分结果按中位数分为轻度狭窄组(A组,Gensini积分≤33.25分,n=40)和中重度狭窄组(B组,Gensini积分>33.25分,n=4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按照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28)、双支病变组(n=21)及多支病变组(病变支数≥3,n=31)。根据患者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34)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46)。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索血清IL-6、FPG与患者相关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CH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绘制IL-6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A组IL-6、FPG水平低于B组,多支病变组IL-6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FPG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IL-6、FPG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水平与临床分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性别、三酰甘油(TG)、FPG有相关性,FPG水平与临床分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年龄、IL-6水平有相关性(P<0.05)。按IL-6中位表达水平(45.8 ng/L)将患者分为IL-6>45.8 ng/L组(n=39)和IL-6≤45.8 ng/L组(n=41),FPG以参考值上限(6.1 mmol/L)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FPG>6.1 mmol/L组(n=36)和FPG≤6.1mmol/L组(n=44)。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IL-6>45.8 ng/L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IL-6≤45.8 ng/L组(76.9%与36.6%;χ^(2)=16.075,P<0.001)、FPG>6.1 mmol/L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FPG≤6.1 mmol/L组(69.4%与45.5%;χ^(2)=4.292,P=0.03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IL-6是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HR=2.396,95%CI=1.203~6.054,P<0.05)。IL-6预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58~0.880),最佳截断值为40.97 ng/L,灵敏度为0.867,特异度为0.683。结论血清IL-6、FPG水平与CHD及其不良预后相关,血清IL-6是CH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白介素6 空腹血糖 影响因素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在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炎 高婉宁 +4 位作者 邵帅 范益阳 纪晓岚 张德荣 柏家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2-1187,共6页
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机体先天免疫抵抗病毒感染所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因其在细胞因子风暴中产生的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过去研究表明高水平的IL-6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感染,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体内复杂的免疫应答中,IL-6... 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机体先天免疫抵抗病毒感染所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因其在细胞因子风暴中产生的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过去研究表明高水平的IL-6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感染,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体内复杂的免疫应答中,IL-6分泌过多不仅会适得其反,还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本文综述了IL-6在乙型肝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轮状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感染过程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阻断病毒感染和研制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病毒感染 细胞因子风暴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婷婷 邓珣 +1 位作者 吴瑛 张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0-1195,共6页
目的:分析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18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价其认知功... 目的:分析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18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价其认知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确定术后谵妄和白细胞介素-6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因子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能力。结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9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病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了3.655倍[OR=3.655,95%CI(1.014,13.182)],术后6 h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830.50 pg/mL)的病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5.042倍[OR=5.042,95%CI(1.480,17.178)]。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在老年人群中的预测能力优于非老年人(P<0.05)。结论:术后谵妄和术后6 h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是预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医护人员应重视围术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因素的筛查,以利于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及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谵妄 认知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超声FAST联合血清CRP、PCT、IL-6检测对急性胸腹创伤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耀兵 叶丰宁 +1 位作者 肖龙敏 刘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医生主导的床旁超声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AST)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急性胸腹创伤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急性胸腹创伤患者作... 目的探讨急诊医生主导的床旁超声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AST)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急性胸腹创伤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急性胸腹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结局(治疗48 h后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n=14)和生存组(n=82)。比较2组一般临床指标(性别、年龄、体质量、创伤类型、吸烟史、饮酒史及既往胸腹部手术史)、CRAMS评分、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及入院即刻(0 h),24、48 h时血清CRP、PCT、IL-6水平;将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胸腹创伤患者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IVC-CI及入院48 h血清CRP、PCT、IL-6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C-CI、血清CRP、PCT、IL-6水平及联合检测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入院0 h、24 h及48 h血清CRP、PCT、IL-6水平,CRAMS评分,IVCCI均高于生存组(均P<0.001)。死亡组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从入院0 h至48 h时逐渐增高,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从入院0 h至24 h升至最高,入院48 h时下降,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AMS评分、IVC-CI及血清CRP、PCT、IL-6水平是影响急性胸腹创伤患者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5)。IVC-CI联合血清CRP、PCT、IL-6检测的AUC值大于各单独指标(均P<0.05),且采用IVC-CI联合血清CRP、PCT、IL-6检测预测急性胸腹创伤患者临床结局具有临床净获益。结论IVC-CI及血清CRP、PCT、IL-6水平与急性胸腹创伤患者临床结局相关;急诊医生主导的床旁超声FAST联合入院48 h血清CRP、PCT、IL-6检测可以预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结局,且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腹创伤 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和白细胞介素-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绥鑫 李良 陈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人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进行培养,分别应用5、10和15 Gy的X线照射24、48和72 h,将未行照射的SV-HUC-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CC...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人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进行培养,分别应用5、10和15 Gy的X线照射24、48和72 h,将未行照射的SV-HUC-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将siRNA-NF-κB质粒转染至15 Gy X线照射72 h后的细胞株建立siRNA-NF-κB组(si-NF-κB组),将未转染质粒的15 Gy X线照射72 h后细胞株作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蛋白的表达。将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一次性给予20 Gy X线照射,建立放射性膀胱损伤大鼠模型)和对照组(不给予照射),每组10只,2周后处死大鼠,实时定量PCR检测膀胱组织中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SV-HUC-1细胞中,细胞增殖活性随着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随着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si-NF-κB组中IL-6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放射性膀胱损伤大鼠模型的膀胱病变组织中,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X线对膀胱的损伤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病变组织中NF-κB和IL-6的表达升高,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损伤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6 炎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预测作用
18
作者 李帅 鲍龙 +1 位作者 郭闻师 孙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2,159,共5页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脑死亡供者和4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样本,将受者是否发生DGF作为因变量,评估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脑死亡供者和4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样本,将受者是否发生DGF作为因变量,评估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DGF的预测价值。结果42例肾移植受者中,10例发生DGF。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GF组和非DGF组比较,供者的IL-6和血肌酐水平以及供肾的冷缺血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DGF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分别为AUC=0.82,95%CI:0.64~0.99;AUC=0.73,95%CI:0.51~0.95)。在校正供者的血肌酐水平、供肾的冷缺血时间后,IL-6仍对DGF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脑死亡供者外周血IL-6可能是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DGF的一个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供者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肾移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朱玲玲 张亚妮 +2 位作者 史婷婷 于晓辉 张久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5-589,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可诱导多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可诱导多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已被证明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癌症进展及影响ICIs的临床应用。本文就细胞因子IL-6如何调节免疫检查点的表达以及对免疫阻断疗法和irAEs的影响进行探讨,总结靶向IL-6信号转导对ICIs功效及irAEs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STAT3和AMPK信号通路调节白介素-6诱导的HeLa细胞的生物活性
20
作者 陈啸 闫婉婷 刘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72,共11页
宫颈癌是全球第4大常见的女性癌症,目前,手术和放疗仍然是治疗非转移性宫颈癌的主要方法,然而,复发性和转移性宫颈癌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宫颈癌治疗靶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已知白介素-6(interleukine-6,IL-6)作为肿瘤促... 宫颈癌是全球第4大常见的女性癌症,目前,手术和放疗仍然是治疗非转移性宫颈癌的主要方法,然而,复发性和转移性宫颈癌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宫颈癌治疗靶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已知白介素-6(interleukine-6,IL-6)作为肿瘤促进因子在宫颈癌的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报道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但对于其内在机制的报道较少;且在宫颈癌的发展过程通常伴随着IL-6表达的增加。在IL-6存在的炎症病理条件下,MSCs对于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是否仍具有抑制作用仍未可知。本研究通过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IL-6诱导的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STAT3/Bcl-2、AMPK/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结果证明,炎症因子IL-6显著促进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而20%和50%MSCs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IL-6诱导的HeLa增殖(P<0.0001)、迁移(P<0.01)和侵袭能力(P<0.0001)。进一步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炎症因子IL-6显著上调抗凋亡信号通路中STAT 3和Bcl-2的mRNA(P<0.0001)和蛋白质(P<0.01)含量;同时下调AMPK、TSC 1和TSC 2等基因的表达(P<0.001),最终上调细胞代谢相关基因mTOR的表达(P<0.01)和蛋白质磷酸化水平(P<0.05)。20%MSCs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HeLa细胞中STAT3/Bcl-2信号通路(P<0.05)。50%MSCs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HeLa细胞中STAT3/Bcl-2信号通路(P<0.01)同时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P<0.05),诱导细胞周期阻滞(P<0.0001)。综上所述,MSCs条件培养基通过下调STAT3信号通路和上调AMPK信号通路抑制白介素-6诱导的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释IL-6在宫颈癌中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为寻找宫颈癌治疗的新研究方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白介素-6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AMP活化蛋白质激酶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