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损耗与近零平坦色散双导模光子晶体光纤研究
1
作者 闫煜鹏 宋锡策 +5 位作者 刘凯 蒲俊宇 孙宏森 李长江 蒋萍 余先伦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4-573,共10页
为了提高环形光子晶体光纤传输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数量、优化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模式色散和限制损耗,设计了一种具有近零平坦色散、低限制损耗的双导模环形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由6层折射率环辅助结构隔离内外导模区域,外包层区域设置了半径... 为了提高环形光子晶体光纤传输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数量、优化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模式色散和限制损耗,设计了一种具有近零平坦色散、低限制损耗的双导模环形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由6层折射率环辅助结构隔离内外导模区域,外包层区域设置了半径逐渐增大的3层空气孔。利用有限元法,通过改变高折射率环折射率和厚度、空气孔间距、空气孔的半径分析光纤的模式色散与限制损耗,确定了光子晶体光纤最佳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结构下,在1.5μm~1.7μm波段,双导模环形光子晶体光纤可以传输286+126种轨道角动量模式,内外导模区域模式有效折射率差值都大于2.81×10^(-4),模式色散在-3 ps/(nm·km)~3 ps/(nm·km)之间,模式限制损耗在2×10^(-9)dB/m~8×10^(-8)dB/m之间。该研究为提升光子晶体光纤通信容量和通信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双导模结构 光子晶体光纤 色散 限制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机制的光子微波信号级联滤波方法
2
作者 朱艳龙 李凯勇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光子微波通信过程中,受噪声影响造成带宽变窄,降低了通信效率。为了优化光子微波通信质量,提出基于反馈机制的光子微波信号级联滤波方法。利用形态学腐蚀和膨胀去除信号模糊程度后,将相似度较高的信号聚集为连续区域,完成微波信号去噪... 光子微波通信过程中,受噪声影响造成带宽变窄,降低了通信效率。为了优化光子微波通信质量,提出基于反馈机制的光子微波信号级联滤波方法。利用形态学腐蚀和膨胀去除信号模糊程度后,将相似度较高的信号聚集为连续区域,完成微波信号去噪。选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微波信号测量噪声初次滤波,使用均值滤波以及双门限输出方案二次滤波双路光电反馈下生成的微波信号。通过两种滤波器的级联处理,去除微波信号中不同的杂波,实现窄线宽光子微波信号级联滤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级联滤波波动幅度小,能够平稳输出滤波结果,且不同温度下的级联滤波衰减特性相对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微波 双路光电反馈 微波信号 级联滤波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二元缺陷微腔的光传输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安 王高峰 +2 位作者 蒙成举 唐秀福 高英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2,共7页
构造和研究了光子晶体插入式二元缺陷和替代式二元缺陷微腔的光学传输特性,结果表明:随着二元缺陷自身周期数增大,微腔透射谱中分立缺陷模的数目增加,且替代式二元缺陷微腔分立缺陷模多于插入式二元缺陷微腔;随着缺陷高折射率介质厚度... 构造和研究了光子晶体插入式二元缺陷和替代式二元缺陷微腔的光学传输特性,结果表明:随着二元缺陷自身周期数增大,微腔透射谱中分立缺陷模的数目增加,且替代式二元缺陷微腔分立缺陷模多于插入式二元缺陷微腔;随着缺陷高折射率介质厚度的增大,二元缺陷微腔的缺陷模向中间靠拢呈现简并趋势,同时禁带两侧出现多组双缺陷模,且高频一侧出现双缺陷模多于低频一侧,但替代式二元缺陷微腔出现的双缺陷模数目多于插入式二元缺陷微腔;随着缺陷低折射率介质厚度增大,插入式二元缺陷微腔的缺陷模向低频方向移动同时呈现耦合分开趋势,且透射率逐渐降低,而替代式二元缺陷微腔的缺陷模则向中间靠拢呈现简并趋势,同时缺陷模整体向高频方向缓慢移动,而透射率保持100%不变。光子晶体二元缺陷微腔的光传输特性为光学滤波器、光学开关和激光器等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开关 滤波 二元缺陷 微腔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宽带定向耦合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日丹 罗爱平 +1 位作者 汪徐德 徐文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10-1814,共5页
利用半矢量有限差分法设计了具有低折射率双芯的光子晶体光纤宽带定向耦合器,并数值计算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量对耦合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选取光子晶体光纤包层结构参量和纤芯掺杂浓度,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可以... 利用半矢量有限差分法设计了具有低折射率双芯的光子晶体光纤宽带定向耦合器,并数值计算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量对耦合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选取光子晶体光纤包层结构参量和纤芯掺杂浓度,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可以实现宽带耦合.在1.22~1.65μm波长范围内其耦合长度稳定在26637nm±235nm范围内,耦合器设计成耦合比为50%和10%,分别实现了耦合比为(50±0.702)%和(10±0.664)%的良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耦合器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半矢量有限差分法 宽带 耦合长度 耦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双周期结构光子晶体光学特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娇 温廷敦 许丽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8,共5页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异质双周期结构一维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和光学传输特性。此光子晶体能形成512~960 nm的含5个极窄透射峰的光子带隙。重点研究了一种材料为复折射率时的光学传输特性,以及当结构发生轴向应变时的"介观压光效应...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异质双周期结构一维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和光学传输特性。此光子晶体能形成512~960 nm的含5个极窄透射峰的光子带隙。重点研究了一种材料为复折射率时的光学传输特性,以及当结构发生轴向应变时的"介观压光效应"。结果表明:当复折射率虚部为负时,透射峰随虚部绝对值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甚至出现衰减;虚部为正时,发生吸收现象。当光子晶体发生轴向应变时,透射峰随应变量的增加呈现近似L形变化,应变量很小时透射率几乎线性减小,波长越大透射峰变化越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双周期光子晶体 复折射率 介观压光效应 传输矩阵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玻璃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士亮 胡春海 +2 位作者 黄惠 沙晓鹏 李志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碲玻璃为基质材料,设计了八边形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和模式耦合基本理论分析了八边形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结构参数对耦合长度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波长1.55μm处,减小孔间距可明显减小耦合长度,但只略微改变相... 以碲玻璃为基质材料,设计了八边形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应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和模式耦合基本理论分析了八边形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中结构参数对耦合长度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波长1.55μm处,减小孔间距可明显减小耦合长度,但只略微改变相对耦合长度;增大空气孔及椭圆率可略微增大耦合长度,但可明显增大相对耦合长度.当相对耦合长度为1时,设计的偏振分束器性能较理想.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结构参数,设计了一种较短传输长度、高带宽、高消光比的偏振分束器,当光纤长度为139μm时,X、Y方向偏振光即可实现分离,消光比达到最小值-53.46dB,且在波长1.49μm^1.61μm,即带宽为120nm范围内,消光比小于-20dB,与同类型的高消光比和极短长度双芯偏振分束器相比,其综合性能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偏振分束器 耦合长度 消光比 碲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男性人群皮质骨和松质骨骨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段云波 马海波 +7 位作者 吴元沧 肖艳霞 刘忠厚 李素勤 于华 杨建文 张晓光 牛发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采用单光子吸收技术和双能X射线吸收技术,分别对健康成年男性桡骨中远1/3部位、腰椎和股骨近端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皮质骨骨峰值较松质骨晚形成1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呈线性丢失(r=0.24~0.37... 采用单光子吸收技术和双能X射线吸收技术,分别对健康成年男性桡骨中远1/3部位、腰椎和股骨近端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皮质骨骨峰值较松质骨晚形成1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呈线性丢失(r=0.24~0.37,P<0.01);皮质骨平均每10年约丢失1.87%~6.86%,中轴骨骼松质骨每10年平均丢失率为0.72%~7.42%;70岁以后部分部位骨量丢失速率加快;骨折部位骨密度明显低于骨峰值。结果提示,男性存在着与年龄有关的骨丢失,皮质骨丢失的方式在某些方面与松质骨丢失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皮质骨 松质骨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化钛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白育堃 马颖 魏仁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5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其中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为折射率导光型,其中心圆孔表面镀氮化钛薄膜,内部填充具有较大热敏系数的乙醇和氯仿的混合液体,其纤芯模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的共振波长偏移可反映... 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其中双芯光子晶体光纤为折射率导光型,其中心圆孔表面镀氮化钛薄膜,内部填充具有较大热敏系数的乙醇和氯仿的混合液体,其纤芯模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的共振波长偏移可反映液体混合物的温度或折射率.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传输损耗谱及其共振波长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外包层空气孔直径增大,以及最内层包层空气孔直径和空气孔间距减小可以提高耦合效率,从而增强共振峰.对比分析发现在一20℃~120℃温度范围内,氮化钛薄膜比传统金膜表现出更好的等离子传感特性,随着膜厚增加,其共振波长偏移量增加,温度灵敏度提高,灵敏度最高可以达到6.22 n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全矢量有限元法 共振波长 氮化钛 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峰 叶勇 +3 位作者 张静 李志军 吴万青 俞本立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9-261,265,共4页
为了优化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性能,采用改变两纤芯间空气孔的结构和孔内折射率的方法,得到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的优化模型。基于光束传播法数值分析出两纤芯间空气孔尺寸以及孔内注入材料折射率的变化对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为了优化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性能,采用改变两纤芯间空气孔的结构和孔内折射率的方法,得到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的优化模型。基于光束传播法数值分析出两纤芯间空气孔尺寸以及孔内注入材料折射率的变化对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光纤的整体结构不变,使得光纤损耗系数保持不变;减小双芯间的空气孔孔径或增大孔内折射率都会使耦合器的耦合长度减小,两不同偏振方向的耦合长度差异减小,损耗减小;双芯间空气孔内折射率可调性强,使得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性能有易调节的优点,为设计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的优化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 光束传播法 耦合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J16双光子电子直线加速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启基 赵明华 +1 位作者 秦国勇 李三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67-770,共4页
简要叙述了 HM-J1 6加速器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特点。设计了一台采用射频功率反馈的射线能量范围为 6~ 1 6Me V的双光子电子直线加速器。其最大辐射野为 4 0 cm× 4 0 cm,双光子剂量率均大于3 60 c Gy/ (min·m)。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辐射野 双光子 宽能区 射频功率反馈 HM—J16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氟掺杂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光分束器的设计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锋涛 孙力 +1 位作者 惠战强 韩永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2,共6页
在光子晶体光纤二氧化硅材料中掺入氟元素、在光纤中引入七个椭圆空气孔以及三角形和矩形周期性空气圆孔,设计了一种氟掺杂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光分束器.对该分束器结构参量进行优化,对分束器分离两正交偏振光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光子晶体光纤二氧化硅材料中掺入氟元素、在光纤中引入七个椭圆空气孔以及三角形和矩形周期性空气圆孔,设计了一种氟掺杂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光分束器.对该分束器结构参量进行优化,对分束器分离两正交偏振光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结构尺寸下,当光纤长度为102.717μm的超短长度时,在1.55μm波长处具有超强的分离两束正交偏振光的能力,消光比可以达到126.442dB,具有60nm的有效带宽.此偏振光分束器在大容量光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偏振光分束器 有限元法 掺氟二氧化硅 模耦合长度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光子晶体滤波器的电控调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蒙成举 韦吉爵 +2 位作者 苏安 潘继环 高英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09-313,共5页
以向列相液晶为缺陷层构造了双通道光子晶体滤波器(AB)m(LC)H(LC)(BA)m模型。利用传输矩阵法并结合向列相液晶电光效应,研究了液晶层的外加电场对滤波器的调制特性。结果表明,双滤波通道中心频率位置与电压的变化为线性关系,说明电压对... 以向列相液晶为缺陷层构造了双通道光子晶体滤波器(AB)m(LC)H(LC)(BA)m模型。利用传输矩阵法并结合向列相液晶电光效应,研究了液晶层的外加电场对滤波器的调制特性。结果表明,双滤波通道中心频率位置与电压的变化为线性关系,说明电压对滤波频率具有很好的调制效果。双通道滤波带宽对外场电压的响应灵敏度不同,长波通道滤波带宽对外场电压响应较为灵敏。当电压足够小时,电压对滤波带宽的调制范围较大,且调制规律也比较明显,可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压范围来实现双通道滤波器滤波带宽的微调功能。这些特性,对新型光学滤波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双通道滤波器 向列相液晶 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和单光子吸收法及定量超声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伍贤平 廖二元 +3 位作者 周智广 黄干 邓小戈 彭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1-14,共4页
了解三种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OP)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单光子吸收法(SPA)及定量超声(QUS),同时随机测量294例受试者腰椎后前位和侧位、左侧髓部和前臂骨矿密度(BMD)及右侧胫骨超声速... 了解三种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OP)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单光子吸收法(SPA)及定量超声(QUS),同时随机测量294例受试者腰椎后前位和侧位、左侧髓部和前臂骨矿密度(BMD)及右侧胫骨超声速度(SOS)。结果DXA和SPA测量桡骨OP的检出率分别为25.9%和21.4%,DXA测量腰椎后前位、侧位、侧位兴趣区、Ward’s区和股骨颈OP检出率分别为16.0%、22.8%、26.2%、19.4%和4.42%,QUS的OP检出率为17.7%。三种方法及不同部位之间的测量结果呈显著相关(r=0.494~0.967,P<0.01)。DXA测量前臂1/3处BMD显著高于SPA。诊断OP的齐同率DXA各部位相互之间平均为40.1%±15.5%,DXA与SPA平均为48.4%±19.0%,QUS与DXA和SPA平均为38.8%±10.2%,各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OP的检出率取决于受检部位,腰椎侧位兴趣区和挠骨是检出率最高的部位,股骨颈和尺骨是最低的部位。SPA与DXA测量前臂BMD高度相关,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A 诊断 OP 检出率 QUS 单光子吸收法 BMD 骨质疏松症 定量超声 断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线填充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偏振分束器(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育堃 王彪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线填充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超短偏振分束器,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金线表面激发的表面等离子激元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纤芯模之间的强烈耦合,导致更短的偏振分束器长度和更大的工作带宽.与同类的偏振分束器相比,所提出的偏...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线填充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超短偏振分束器,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金线表面激发的表面等离子激元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纤芯模之间的强烈耦合,导致更短的偏振分束器长度和更大的工作带宽.与同类的偏振分束器相比,所提出的偏振分束器能同时实现较短的长度和较高的消光比.数值结果表明,长度为0.263mm的偏振分束器,在波长1.55μm处消光比达-70dB,-20dB消光比带宽为12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金线 表面等离子极化 偏振分束器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32GHz频差的掺Yb^(3+)双频DBR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玉斌 张倩 +2 位作者 齐恕贤 冯宪 王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基于自制的双波长低反射率光纤光栅(FBG)作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激光器(DBR)的输出端,实现了掺Yb^(3+)双频DBR光纤激光器。该FBG的双波长间隔为0.12 nm,对应的频差为32 GHz。双频光纤激光器输出的两个波长分别为1 063.09 nm和1 063.21 nm... 基于自制的双波长低反射率光纤光栅(FBG)作为分布式布拉格反射激光器(DBR)的输出端,实现了掺Yb^(3+)双频DBR光纤激光器。该FBG的双波长间隔为0.12 nm,对应的频差为32 GHz。双频光纤激光器输出的两个波长分别为1 063.09 nm和1 063.21 nm,光谱信噪比大于60 d B。每一个波长只包含一个纵模。两个纵模的拍频信号为32.014 GHz,频谱信噪比大于35 d B。得益于光纤激光器本身具有结构紧凑,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该型激光器有望作为高品质,小型化的微波信号源,用于微波传感和通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掺镱 双频 微波光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肾盂造影示无功能肾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志辉 孙涛涛 +1 位作者 王淑侠 朱林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应用99Tcm-DTPA 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评估静脉肾盂造影(IVP)示无功能肾患者的实际肾功能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IVP检查提示无肾功能,并同时进行了99Tcm-DTPA SPECT肾动态显像的107例泌尿外科肾疾病患... 目的应用99Tcm-DTPA 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评估静脉肾盂造影(IVP)示无功能肾患者的实际肾功能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IVP检查提示无肾功能,并同时进行了99Tcm-DTPA SPECT肾动态显像的107例泌尿外科肾疾病患者,研究患侧肾双血浆法GFR测定值(GFR_(双血浆))及Gates'法GFR测定值(GFRGates'),结合功能动态影像,将测量结果按GFR_(双血浆)值分成4组:(1)轻度受损组:GFR_(双血浆)≥30 m L/min;(2)中度受损组:GFR_(双血浆)介于20~30 m L/min;(3)重度受损组:GFR_(双血浆)介于10~20 m L/min;(4)无功能组:GFR_(双血浆)≤10 m L/min,计算各构成比并比较各组GFR_(双血浆)及GFRGates'。结果 107例IVP无功能肾患者中,GFR_(双血浆)提示肾功能轻度受损、中度受损、重度受损、无功能分别为12例(11.2%)、33例(30.8%)、41例(38.3%)、21例(19.6%),GFR_(双血浆)和GFRGates'在肾功能轻、中度受损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重度受损组GFR_(双血浆)值为13.9±6.2 m L/min,低于GFRGates'的18.8±4.2 m L/min,t=-2.73,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肾功能组GFR_(双血浆)值为4.5±2.1 m L/min,低于GFRGates'的7.2±3.2 m L/min,t=-3.8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VP检查提示无功能的肾疾病患者只有58%的患者肾功能受损在重度及以下,术前需要进一步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来评估患肾的真实肾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态显像 SPECT 静脉肾盂造影 双血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海波 胡素梅 高英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D(AB)mD]2结构中的禁带出现两个完全共振透射峰。通过控制温度来微小改变光子晶体介电层的厚度,使得完全共振透射峰移动,且各介质厚度... 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两端对称缺陷复合光子晶体[D(AB)mD]2结构中的禁带出现两个完全共振透射峰。通过控制温度来微小改变光子晶体介电层的厚度,使得完全共振透射峰移动,且各介质厚度的变化与透射峰波长的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折射率大的介电层厚度的变化对共振透射峰波长的变化较大。此结果为设计所需要的共振透射峰波长的双通道滤波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该结构实现热敏开关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子晶体 介质厚度 双通道滤波 热敏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音调制星间微波光子链路信号噪声失真比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子行 赵尚弘 +5 位作者 张辉 李勇军 楚兴春 侯睿 王翔 赵顾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2-488,共7页
建立了包括光源、马赫曾德尔调制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双音调制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模型。利用贝塞尔函数展开、傅里叶变换/反变换和Graf加法定理,推导出探测器输出信号的严格通用解析解,考虑三阶交调失真的影响,得出信号噪声... 建立了包括光源、马赫曾德尔调制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双音调制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模型。利用贝塞尔函数展开、傅里叶变换/反变换和Graf加法定理,推导出探测器输出信号的严格通用解析解,考虑三阶交调失真的影响,得出信号噪声失真比(SNDR)的表达式。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调制方式下SNDR、基波和三阶交调信号功率随射频输入功率的变化情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SNDR、基波和三阶交调信号功率随射频输入功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优的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使SNDR达到最大。相同射频输入功率条件下,双边带调制SNDR大于单边带调制,适合星间微波光子链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双音调制 信号噪声失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及色散特性
19
作者 徐旭明 李未 +2 位作者 方利广 乐庸炉 杨春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6-258,共3页
为了研究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和色散特性,采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特性,当相对孔径 d/A≥0.2时,归一化传播常数βA的增大,导致光子禁带宽度增加,利用空气导光的工作波长范围越大。并采用全矢量模型分析了双芯 P... 为了研究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和色散特性,采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带隙特性,当相对孔径 d/A≥0.2时,归一化传播常数βA的增大,导致光子禁带宽度增加,利用空气导光的工作波长范围越大。并采用全矢量模型分析了双芯 PCF 的色散特性,得到了通过适当调整光纤的结构参量,可以获得灵活的色散特性的结果。当孔距 A=2μm、相对孔径 d/A=0.4时,在波长1.55μm附近,获得近480nm 的超平坦色散区;随着相对孔径和孔距的增大,零色散点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这为制作高效传输光信号和高性能的保偏光纤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 光子带隙 偏振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弯曲损耗双模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原 施伟华 +1 位作者 孙雨昕 徐冠杰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58,共3页
设计了一种低弯曲损耗双模光子晶体光纤,给出了其结构原理、各阶模式的限制损耗的计算方法和各阶模式的有效模场面积的计算方法。对光纤结构进行了仿真优化,运用有限元法讨论了结构参数对传输特性的影响,并对弯曲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双模 低弯曲损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