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in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ell Elongation to Secondary Cell Wall Biosynthesis:Promoter Analyses,Transcript Profiling,and Genomic Analysis of Near-isogenic Germplasms that Differ in Fiber Strength
1
作者 TRIPLETT Barbara A HINCHLIFFE Doug KIM Hee-Jin MEREDITH William R Jr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9-,共1页
A distinct set of homoeologous cellulose synthase catalytic subunit(CesA) genes are coordinately up-regulated with the onset of secondary wall formation in cotton fiber as shown by quantitative-RT-
关键词 Defin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ell Elongation to Secondary cell wall Bio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ll wall degrading isoenzyme profiles of Trichoderma biocontrol strains show correlation with rDNA species
2
作者 Sanz L Hermosa M R +1 位作者 González F J Monte E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7-457,共1页
Species of the fungus Trichoderma, a genus of Hyphomycetes, are ubiquitous in the environment, but especially in soil. They have been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hydrola... Species of the fungus Trichoderma, a genus of Hyphomycetes, are ubiquitous in the environment, but especially in soil. They have been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hydrolases and in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Trichoderma antifungal system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genes coding for a surprising variety of extracellular 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 (CWDE). Characteris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trains at the species level is the first step in utiliz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fungi in specific applications. One aim when isolating Trichoderma strains is to identify those which can be used in new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 the past it was not uncommon that biocontrol strains were defined as T. harzianum Rifai, due to the limit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genus Trichoderma.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PCR-based molecular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detect and discriminate among microorganisms.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ITS regions of the ribosomal DNA and gene fragments as those corresponding to tef1 gene have been helpful in the neotypification, descrip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ies in the genus Trichoderma. Another useful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ichoderma strains is the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Isozyme polymorphisms evaluation of five putative extracellular lytic enzymes loci (β-1,3-glucanase, β-1,6-glucanase, cellulase, chitinase and protease an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defined molecular groups. CWDE groupings obtained from biocontrol strain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ir phylogenetic location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Compiling morph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sequence information data into a common database would provide a useful resource that could be used to accurately name new haplotypes identified in the future and correctly place them within the genus Trichoder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降解同功酶 生物防治 菌株 木霉属 真菌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果实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3
作者 梁任繁 黄皓 +7 位作者 文俊丽 廖云云 高小凤 韦传义 张曼 吴永升 周国列 周生茂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甜瓜细胞壁对果实的脆度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阐明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对果实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以厚皮甜瓜桂蜜12号为试材,应用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筛选和分析雌花授粉后5 d和20 d的果实生长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显示,果实两个发... 甜瓜细胞壁对果实的脆度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阐明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对果实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以厚皮甜瓜桂蜜12号为试材,应用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筛选和分析雌花授粉后5 d和20 d的果实生长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显示,果实两个发育时期差异表达基因有2950个,上调1141个,下调1809个。在富集Q值最显著的前20个条目中,GO富集指向细胞组分、生物过程等所涉及细胞壁数目最多(8个,占40%);KEGG富集后它们指向代谢途径、遗传信息途径、环境信息处理、细胞过程等途径。筛选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扩张蛋白、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激素合成酶等基因,推测它们共同参与细胞壁修饰,影响甜瓜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细胞壁修饰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贮藏品质与细胞壁降解的影响及其通径分析
4
作者 李佩艳 苏娇 +3 位作者 肖鑫鑫 党东阳 罗登林 韩四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0,共8页
为探究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贮藏品质及细胞壁降解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 mmol/L草酸浸泡处理银条20 min(对照用蒸馏水浸泡),于10℃下贮藏30 d,定期取样分析贮藏过程中银条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细胞壁组分及细... 为探究草酸处理对采后银条贮藏品质及细胞壁降解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 mmol/L草酸浸泡处理银条20 min(对照用蒸馏水浸泡),于10℃下贮藏30 d,定期取样分析贮藏过程中银条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细胞壁组分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草酸处理显著抑制了银条硬度、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减缓了银条失重率的上升,抑制了原果胶、纤维素含量的下降以及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显著抑制了银条贮藏后期(15~30 d)果胶甲酯酶(pectin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rabinofuranosidase,α-L-Af)、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lu)、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x)活性,减轻了银条细胞壁降解程度,使银条贮藏品质得到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银条硬度与原果胶、纤维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失重率、可溶性果胶、PG、PME、β-Glu、α-L-Af、Cx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果胶、Cx、β-Gal、α-L-Af、PME、β-Glu、PG能促进银条硬度的下降,而原果胶、纤维素则有利于抑制银条硬度的下降,原果胶可通过可溶性果胶对硬度产生间接负向作用,可溶性果胶可通过原果胶对硬度产生间接正向效应,纤维素也可通过原果胶对硬度产生间接正向效应。由此可见,银条硬度下降与细胞壁降解密切相关,10 mmol/L草酸处理可抑制银条细胞壁降解程度从而维持其较好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条 草酸 贮藏品质 硬度 细胞壁降解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壁破损对马铃薯细胞胞内淀粉理化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詹锦玲 贾梦 +3 位作者 蔡奕盛 杨天一 麻荣荣 田耀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94-200,共7页
为探究细胞壁的破损对胞内淀粉理化特性影响,本文通过果胶酶分离马铃薯完整细胞,而后利用纤维素酶处理2和4 h制备不同细胞壁破损程度的细胞,探究其淀粉结构以及胞内淀粉理化特性(黏度特性、热特性及消化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酶解... 为探究细胞壁的破损对胞内淀粉理化特性影响,本文通过果胶酶分离马铃薯完整细胞,而后利用纤维素酶处理2和4 h制备不同细胞壁破损程度的细胞,探究其淀粉结构以及胞内淀粉理化特性(黏度特性、热特性及消化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酶解时间增加,细胞壁中纤维素被水解,细胞壁破损程度增加,淀粉颗粒从胞内溢出,蛋白含量降低,细胞粒径减小;细胞壁的破损促使了淀粉颗粒与水和热的相互作用,从而使马铃薯细胞膨胀度和溶胀度增加,糊化温度降低,其中无细胞壁存在的马铃薯淀粉呈现最低的糊化温度(Tp=68.49℃);由于细胞壁多糖的强吸水性及胞内外淀粉快速吸水溶胀的共同作用,促使酶解破壁2 h的细胞呈现最高的峰值黏度(4616.0 cP);完整细胞壁以及破损细胞壁的存在均可抑制淀粉的水解,细胞壁的破损减弱了其对消化酶与淀粉接触的阻碍作用,酶解破壁4 h的细胞中抗性淀粉(RS)含量比完整马铃薯细胞降低了4.74%,且马铃薯淀粉呈现最低的RS(39.91%)。综上所述,不同细胞壁破损程度的细胞在功能特性方面呈现显著的差异,为马铃薯主粮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细胞壁破损 细胞 淀粉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片型1-MCP对‘朝霞’水蜜桃果实软化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贞鹭 肖烟云 +2 位作者 曾玲珍 郑江枫 林河通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为开发能延缓采后水蜜桃果实软化及保持其较高营养价值的简便、安全的保鲜技术,对采后‘朝霞’水蜜桃果实使用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12 h后,在(25±1)℃、相对湿度(RH)85%条件下贮藏,并测定果实硬度及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纸片... 为开发能延缓采后水蜜桃果实软化及保持其较高营养价值的简便、安全的保鲜技术,对采后‘朝霞’水蜜桃果实使用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12 h后,在(25±1)℃、相对湿度(RH)85%条件下贮藏,并测定果实硬度及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纸片型1-MCP处理对水蜜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未经处理(对照)的水蜜桃果实,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的水蜜桃果实硬度、果肉细胞壁组分(CWM)以及细胞壁多糖成分(离子结合果胶(ISP)、纤维素、共价结合果胶(CSP)及半纤维素)含量均能保持较高水平,而果肉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果胶甲酯酶(PE)和纤维素酶(Cx))活性则相对较低。此外,在贮藏前中期,纸片型1-MCP处理还能抑制水蜜桃果肉水溶性果胶(WSP)含量的上升。综上可知,1.2μL/L纸片型1-MCP能显著抑制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减缓‘朝霞’水蜜桃果实中细胞壁多糖的分解,进一步延缓采后果实软化及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果实 软化 硬度 细胞壁代谢 纸片型1-甲基环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细胞壁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亚原 安佳秀 +3 位作者 赵颖 付叶 吴文旋 杨艺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1,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细胞壁对育肥期湖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随机选取体况良好、体重(31.70±1.38)kg的育肥期湖羊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酵母细胞壁组在基础饲粮...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细胞壁对育肥期湖羊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随机选取体况良好、体重(31.70±1.38)kg的育肥期湖羊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酵母细胞壁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kg酵母细胞壁(以干物质计)。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后,湖羊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升高(P<0.05),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尿酸(U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1.5 g/kg酵母细胞壁可提高育肥期湖羊的生长性能,维持代谢稳定,提高饲粮蛋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壁 湖羊 生长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枣品种裂果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 王建宇 +1 位作者 王振磊 林敏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0-852,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裂果性枣品种不同时期果实浸水裂果率、细胞壁物质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为枣裂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极易裂果品种伏脆蜜和极抗裂果品种大荔知枣为试材,对果实浸水裂果率、果皮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降... 【目的】探究不同裂果性枣品种不同时期果实浸水裂果率、细胞壁物质组分、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为枣裂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极易裂果品种伏脆蜜和极抗裂果品种大荔知枣为试材,对果实浸水裂果率、果皮细胞壁组分及相关降解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抗裂果品种果实浸水后裂果开始出现的时间晚于易裂果品种,脆熟期果实对水分反应更敏感。在果实近成熟期,抗裂果品种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纤维素含量减少,而易裂果品种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含量增加;抗裂果品种果皮中共价结合果胶、半纤维素含量高于易裂果品种。在果实半红期,抗裂果品种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易裂果品种,抗裂果品种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抗裂果品种果肉中PG活性、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易裂果品种,PPO活性极显著低于易裂果品种。【结论】半红期和全红期果实对水分反应敏感,浸水条件下裂果出现越早的品种后期裂果率越高。在裂果敏感期(半红期),大荔知枣表现为果皮中共价结合果胶、半纤维素含量高,果肉中离子结合果胶、共价结合果胶、纤维素含量高。果皮和果肉中PG、纤维素酶和CAT活性高的品种抗裂果能力强;果皮中PG、纤维素酶活性越低、PPO和CAT活性越高的品种抗裂果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细胞壁结构物质 细胞壁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赛芬 曹桦强 +2 位作者 李涵 赵晨晨 张彭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159,共8页
以酿酒酵母细胞壁为原料,采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制备水溶性酵母β-D-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刚... 以酿酒酵母细胞壁为原料,采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制备水溶性酵母β-D-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刚果红试验等方法探究WSYG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试验测试其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制备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90%的DMSO,体积分数91%的乙醇,乙醇溶液与DMSO溶液体积比4.4∶1,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6.38±0.17)%,多糖含量为(96.02±1.37)%。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56 kDa,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其由D-葡萄糖组成,红外光谱图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并呈β构型;原子力显微镜和刚果红试验显示其在水溶液中为链状且不具有三螺旋结构,这可能是酵母β-葡聚糖水溶性增加的原因。体外活性测试显示WSYG具有优良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且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效果,表现出一定的降血糖活性。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的WSYG纯度高、活性较好,可为酵母β-葡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壁 水溶性β-葡聚糖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姜子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及其在鱼肉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梦龙 陈聪 +3 位作者 陆开祥 魏美娟 胡永金 薛桥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6-43,共8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木姜子果实乙醇提取物(Litsea cubeba ethanol extract,LCEE)的抗菌机制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在对LCEE的抗菌活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大肠杆菌为对象,从细胞壁膜损伤、能量物质变化及电镜形态观察等方面研... 该研究旨在探究木姜子果实乙醇提取物(Litsea cubeba ethanol extract,LCEE)的抗菌机制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在对LCEE的抗菌活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大肠杆菌为对象,从细胞壁膜损伤、能量物质变化及电镜形态观察等方面研究LCEE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将其应用于鱼肉保鲜实验。结果表明,LCEE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LCEE通过对细菌细胞壁、膜造成损伤导致胞内离子、蛋白质、核酸分子及碱性磷酸酶的持续泄露,并使胞内ATP水平显著下降。细胞表面呈现褶皱、塌陷并出现孔洞,细胞内容物外泄导致胞内出现大量空腔。LCEE可提升贮藏期内的鱼肉持水性、延缓色泽变化,控制总挥发性盐基氮水平、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数的上升,延长鱼肉贮藏期2 d以上。综上,LCEE丰富了木姜子果实抗菌应用的物质基础,其多方面机制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并在食品保鲜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提取物 大肠杆菌 抗菌机制 壁膜损伤 鱼肉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水解酶基因RcXYNC调控月季黑斑病抗性的研究
11
作者 苏琳 戚雨岑 +7 位作者 杨艺 程和丰 纪思雨 刘婷 程堂仁 王佳 张启翔 潘会堂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226,共16页
【目的】由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侵染引起的黑斑病是庭院栽培月季最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了月季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前期发现木聚糖水解酶RcXYNC在易感和高抗月季株系中差异表达,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晰。拟探究该基因功... 【目的】由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侵染引起的黑斑病是庭院栽培月季最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了月季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前期发现木聚糖水解酶RcXYNC在易感和高抗月季株系中差异表达,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晰。拟探究该基因功能,为月季黑斑病抗性机制解析提供依据。【方法】以月季易感株系R12-26和高抗株系R13-54为材料,克隆RcXYNC的编码序列及启动子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蔷薇盘二孢侵染月季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采用瞬时过表达和VIGS技术对RcXYNC进行功能分析;测定过表达/沉默处理后叶片过氧化氢累积,水杨酸、茉莉酸/乙烯通路抗性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挖掘与RcXYNC互作的目标蛋白。【结果】RcXYNC的编码序列及启动子序列在高抗/易感株系中一致,均含有1个Glyco-10保守结构域,存在胁迫响应元件。瞬时过表达RcXYNC后,月季叶片的黑斑面积均显著增大;沉默RcXYNC后,黑斑面积均显著减小。瞬时过表达或沉默RcXYNC后,月季叶片中水杨酸、茉莉酸/乙烯通路的大部分抗性标志基因的表达显著上升,其他基因无显著变化。挖掘到20个与RcXYNC互作的蛋白,大多参与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结论】RcXYNC是月季黑斑病抗性的负调控因子,可能通过影响水杨酸、茉莉酸/乙烯信号通路降低月季的黑斑病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黑斑病 蔷薇盘二孢 细胞壁 生物胁迫 RcXY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12
作者 王春元 王印庚 +4 位作者 赵伟志 于永翔 张正 荣小军 刘定远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研究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抑菌活性和机理。通过测定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生长曲线,研究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活性;测定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溶液与溶藻弧菌作用前后,... 研究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抑菌活性和机理。通过测定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生长曲线,研究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活性;测定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溶液与溶藻弧菌作用前后,菌液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电导率,溶藻弧菌生物被膜、运动性和聚集能力的变化,研究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的抗菌机理。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对溶藻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4 mg/mL和8 mg/mL。没食子酸能破坏溶藻弧菌的细胞壁,增加其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清除成熟的生物被膜,抑制溶藻弧菌的运动和聚集能力。本研究为探明没食子酸抑制溶藻弧菌的作用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其防治水生动物溶藻弧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溶藻弧菌 抑菌机理 细胞壁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成熟度对烟叶机械采收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王鹏 龚达平 +5 位作者 管恩森 解敏敏 孙玉军 任杰 刘自畅 徐秀红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田间烤烟成熟度对烟叶机械化采收效果的影响,以中烟100的中(C)、上部(B)烟叶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低(M1)、中(M2)、高(M3)3种成熟度烟叶的机械采收质量、力学特性指标、茎叶夹角、细胞壁相关成分等,并对细胞壁相关成分与力学特性指... 为探究田间烤烟成熟度对烟叶机械化采收效果的影响,以中烟100的中(C)、上部(B)烟叶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低(M1)、中(M2)、高(M3)3种成熟度烟叶的机械采收质量、力学特性指标、茎叶夹角、细胞壁相关成分等,并对细胞壁相关成分与力学特性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成熟度升高,1)烟叶机械采收破损率先降低后升高,CM2、BM2破损率分别为6.96%、8.42%,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采净率逐渐升高,但中、高两种成熟度烟叶的采净率无显著差异。2)叶肉及叶脉最大拉伸力减小,最大拉伸力位移增大,柔度系数及伸长率升高,弹性模量降低,叶脉抗弯强度递减。3)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梯度递减(CM1>CM2>CM3,BM1>BM2>BM3),且与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显著正相关。4)中、上部叶茎叶夹角增大,茎叶结合力逐渐降低,CM3、BM3的茎叶夹角范围分别为67.78°~87.60°、69.45°~86.89°,不利于机械采收作业。因此,建议在田间烟叶达到中成熟度时开展机械采收,实现采净率与破损率的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烟叶 细胞壁成分 力学特性 机械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细胞损伤的机制
14
作者 冯海红 王然 +5 位作者 葛绍阳 张永祥 赵亮 李晓霞 姚凯 桑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68,共7页
为明确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细胞损伤的主要阶段和损伤原因。该研究测定了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68S在真空冷冻干燥不同阶段,包括预冻阶段、升华干燥阶段和解吸干燥阶段菌体细胞的存活性、水分变化、细胞壁完整性和细胞膜通... 为明确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细胞损伤的主要阶段和损伤原因。该研究测定了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68S在真空冷冻干燥不同阶段,包括预冻阶段、升华干燥阶段和解吸干燥阶段菌体细胞的存活性、水分变化、细胞壁完整性和细胞膜通透性等特征。结果表明,预冻阶段自由水在低温下形成冰晶,挤压细胞,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结构受损,降低了细胞壁完整度,细胞存活性下降14.1%;升华干燥阶段水分大量散失,导致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脱水后结构改变,通透性增加,致使乳酸脱氢酶、β-半乳糖苷酶等胞内代谢关键酶渗漏到细胞外,细胞活性剧烈降低49.7%;解析干燥阶段水分和细胞存活性变化均较小。因此,BB68S冻干过程中菌体细胞损伤的主要阶段为预冻阶段和升华干燥阶段,主要是由于水分变化引起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损伤,降低了其功能性,最终导致细胞活性下降。该研究解析了长双歧杆菌长亚种在冻干过程中细胞损伤的机制,为控制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提高菌株冻干存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 真空冷冻干燥 细胞壁 细胞膜 关键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份玉米小籽粒发育突变体mn-like1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15
作者 袁鑫 赵卓凡 +7 位作者 赵瑞清 刘孝伟 郑名敏 刘育生 董好胜 邓丽娟 曹墨菊 黄强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69-1581,共13页
籽粒是玉米最重要的库器官,其正常发育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应与顺畅的物质运输通道。本研究在选系中获得了1份籽粒发育缺陷突变体small kernel 18(smk18),经多年多点种植,突变体smk18性状遗传稳定,统计(B73×smk18)F2群体分离比... 籽粒是玉米最重要的库器官,其正常发育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应与顺畅的物质运输通道。本研究在选系中获得了1份籽粒发育缺陷突变体small kernel 18(smk18),经多年多点种植,突变体smk18性状遗传稳定,统计(B73×smk18)F2群体分离比发现,该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将smk18突变性状回交5代于自交系RP125中构建近等基因系mn-like1(RP125^(smk18 smk18))。表型鉴定显示,mn-like1植株相较于RP125株高、穗位高增加,百粒重、粒长、粒宽显著降低。通过分子标记将该突变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分子标记Indel 4和Indel 5之间。该区间内有一报道的小籽粒基因Miniature1(Mn1),其编码细胞壁蔗糖转化酶,在籽粒发育早期控制糖类物质运输。通过扩增mn-like1中Mn1基因CDS,测序并比对发现突变体第5外显子上有9 bp缺失,使得Mn1蛋白第409~411的3个氨基酸缺失,蛋白结构变异。且授粉后13天mn-like1籽粒中Mn1表达量显著降低。通过将mn-like1与Mn1转座子插入突变体mn1-mu进行等位性测验,确认mn-like1为Mn1新的等位突变体。亚细胞定位、糖类物质测量以及糖原染色结果显示,Mn1在籽粒胚乳基底转移层特异表达,其突变后糖类物质运输通道受阻,mn-like1中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造成籽粒发育缺陷。本研究丰富了不同遗传背景下Mn1突变体的种质资源,为Mn1调控籽粒发育机制的解析和Mn1蛋白催化功能研究提供新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定位 籽粒发育 细胞壁蔗糖转化酶 物质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对百香果乙烯合成和细胞壁降解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戚英伟 姜永华 +6 位作者 陈于陇 王玲 陈飞平 罗政 陈敏惠 叶明强 戴凡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以黄金百香果为实验材料,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百香果常温贮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使用1.2μL/L的1-MCP处理商业成熟的百香果果实,以未处理的果实作为对照。将百香果于(20±1)℃贮藏12 d,每3 d测定果实乙烯释放速率、呼... 以黄金百香果为实验材料,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百香果常温贮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使用1.2μL/L的1-MCP处理商业成熟的百香果果实,以未处理的果实作为对照。将百香果于(20±1)℃贮藏12 d,每3 d测定果实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胶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等指标,同时分析百香果乙烯生物合成相关基因(ACS1、ACO1)和细胞壁降解酶编码基因(PME1、XTH16/28/30、PG1、GAL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MCP处理能够降低百香果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抑制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CS1和ACO1的表达。1-MCP处理组的酸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酶活性检测发现,1-MCP处理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基因定量结果表明,1-MCP抑制了PME1、XTH16/28/30和GAL1的表达。此外,贮藏后期1-MCP处理组a*和L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对照组,总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MCP通过降低ACS1和ACO1表达,抑制了百香果内源乙烯的合成;同时通过抑制PME1、XTH16/28/30和GAL1的表达和细胞壁分解酶活性,降低了果皮细胞壁的分解,延缓了百香果采后成熟进程,从而对百香果起到了较好的保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乙烯 1-甲基环丙烯 细胞壁降解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降解沉船考古木材的树种识别与细胞壁化学组分研究
17
作者 李仁 殷亚方 +3 位作者 焦立超 孙满利 铁付德 张治国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2,共8页
采用木材解剖学方法识别树种,偏光显微技术分析降解情况,酸水解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 FT-IR)表征木材细胞壁化学组分变化,最后利用FT-IR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判别考古木材样本类别。考古木材样本共鉴定出2个树种,分... 采用木材解剖学方法识别树种,偏光显微技术分析降解情况,酸水解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 FT-IR)表征木材细胞壁化学组分变化,最后利用FT-IR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判别考古木材样本类别。考古木材样本共鉴定出2个树种,分别为针叶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阔叶材樟木(Camphora officinarum)。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降解木材细胞次生壁(SW)失去双折射现象,纤维素晶体降解严重,糖分残余量极低,木质素质量分数超过75%。马尾松和樟木的FT-IR光谱峰位、峰形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愈创木基(G)型和紫丁香基(S)型木质素的吸收差异。稀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sPLS-DA)可有效区分重度降解针叶材和阔叶材,且判别结果优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解剖 木材降解 木材细胞壁 FT-IR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丰和黄花佑番木瓜果实贮藏特性及果胶代谢差异分析
18
作者 徐泽 杨敏 +5 位作者 周陈平 邝瑞彬 吴夏明 刘传和 贺涵 魏岳荣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51-2163,共13页
【目的】探究果实采后软化生理规律,为番木瓜贮运保鲜提供参考。【方法】比较贮丰和黄花佑番木瓜果实的贮藏特性(外观变化、软化表现、内在品质)、果胶组分含量、果胶降解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黄花佑番木瓜软化速度... 【目的】探究果实采后软化生理规律,为番木瓜贮运保鲜提供参考。【方法】比较贮丰和黄花佑番木瓜果实的贮藏特性(外观变化、软化表现、内在品质)、果胶组分含量、果胶降解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黄花佑番木瓜软化速度快,而贮丰番木瓜具有较好的贮藏特性。两品种果胶组分和相关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耐贮品种贮丰果胶仅发生了有限程度的解聚,原果胶含量显著高于黄花佑,而水溶性果胶(WSP)和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含量显著低于黄花佑,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也显著低于黄花佑,离子型果胶(ISP)含量和果胶裂解酶(PL)活性在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同时,CpPG1、2、5、6和CpPME2、4、5在两品种采后软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结论】原果胶、WSP、CSP含量以及PME、PG酶活性差异是引起贮丰和黄花佑贮藏特性不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果实软化 果胶代谢 细胞壁修饰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蜜柑WAT1基因家族鉴定及果实浮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19
作者 全岚林 张艺馨 +4 位作者 余璇 刘德春 杨莉 刘勇 胡威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7-1656,I0005,I0006,共12页
宽皮柑橘浮皮与果皮细胞壁密切相关,而WAT1基因在植物细胞壁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宽皮柑橘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WAT1基因家族特征及功能,分析WAT1基因家族与果实浮皮之间的联系,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WAT1基因家族,分... 宽皮柑橘浮皮与果皮细胞壁密切相关,而WAT1基因在植物细胞壁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宽皮柑橘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WAT1基因家族特征及功能,分析WAT1基因家族与果实浮皮之间的联系,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WAT1基因家族,分析其核苷酸、启动子及编码蛋白特性,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基因表达特性;同时通过赤霉素(GA_(3))和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处理研究WAT1基因表达与果实浮皮的关系。共鉴定出35个温州蜜柑WAT1家族成员,基因外显子数量大多为6和7个,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125~885 aa,等电点为5.55~9.98,均为疏水蛋白,蛋白质预测主要定位于质膜、液泡膜和叶绿体。WAT1家族基因启动子含大量MYB响应元件、激素响应等元件,推测其在温州蜜柑生长发育及其他涉及细胞壁合成与代谢等生理活动中均发挥重要作用。Ⅰ类和Ⅱ类WAT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时空差异性,其表达量的变化与浮皮发生的趋势相反,表明其可能在浮皮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了6个WAT1s基因在GA_(3)和PDJ处理下果皮油胞层和白皮层中的表达规律,发现2个基因(MSYJ255930和MSYJ180350)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始终高于对照,同时果实浮皮指数始终低于对照。结合启动子元件分析及基因表达特点,推测MSYJ255930和MSYJ180350受GA_(3)和PDJ诱导参与温州蜜柑果实浮皮发生的调控。本研究为揭示宽皮柑橘浮皮发生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宽皮柑橘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皮柑橘 浮皮 细胞壁 WAT1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成熟期定额灌水对香榧假种皮开裂的解剖学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吴翠萍 金曹亮 +3 位作者 应建平 索金伟 吴家胜 胡渊渊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目的】探讨定额灌水对近成熟期香榧假种皮开裂的作用机制,提供促进假种皮开裂率和减少采收成本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香榧近成熟期设置定额灌水(25 cm处的土壤含水量约为26.5%)和对照处理(不作处理),测定假种皮的开裂率和硬度变化,... 【目的】探讨定额灌水对近成熟期香榧假种皮开裂的作用机制,提供促进假种皮开裂率和减少采收成本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香榧近成熟期设置定额灌水(25 cm处的土壤含水量约为26.5%)和对照处理(不作处理),测定假种皮的开裂率和硬度变化,结合石蜡切片观察解剖结构,分析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壁组分;基于转录组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揭示灌水促进假种皮开裂的内在机制。【结果】1)灌水处理显著增加香榧假种皮的开裂率至72.55%,降低硬度40.40%(P≤0.05),乙烯释放量增加1.32倍;显微结构显示,灌水处理的假种皮薄壁细胞层树脂道群出现明显的破裂分离现象,薄壁组织层厚度显著增加20.12%。2)灌水处理显著增加假种皮中的水溶性果胶(WSP),CDTA可溶性果胶(CSP)、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显著减少;假种皮开裂率与WSP呈显著正相关,与CSP呈显著负相关。3)灌水处理后假种皮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TgEXPs、TgPMEs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TgACOs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其中TgEXP1、TgEXP2、TgPME1、TgPME2、TgACO1的表达量与硬度、CSP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假种皮开裂率、乙烯释放量、WSP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近成熟期,定额灌水通过增加乙烯释放量及改变细胞壁组分和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促进香榧假种皮开裂、缩短开裂期,为提高开裂率的栽培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土壤含水量 假种皮开裂 细胞壁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