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含量对固溶态15-15Ti钢在液态铅铋腐蚀条件下组织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冯伟 姜岳峰 +6 位作者 杜爱兵 梁田 任媛媛 李峻宏 苏喜平 王平 马颖澈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6,共11页
针对铅基快堆中结构材料面临的液态铅铋腐蚀难题,选取15-15Ti奥氏体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力学性能测试,深入研究了Al含量对固溶态试样在液态铅铋腐蚀条件下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 针对铅基快堆中结构材料面临的液态铅铋腐蚀难题,选取15-15Ti奥氏体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力学性能测试,深入研究了Al含量对固溶态试样在液态铅铋腐蚀条件下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该钢的铁素体析出温度提升、奥氏体析出温度降低和铁素体含量显著增加,同时σ相析出受到抑制;固溶态试样经液态铅铋腐蚀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趋势与时效态试样相似,随着Al含量的增加,试样的强度增加,断后伸长率降低;在腐蚀2000 h后,含4%(质量分数,下同)Al固溶态试样的断后伸长率显著低于含3%Al和2%Al固溶态试样,适量的Al能提升该钢的强度,但过高则导致其脆化。因此,经铅铋腐蚀后的含3%Al固溶态试样与展现出良好的强度与韧性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15Ti奥氏体不锈钢 固溶处理 NiAl相 力学性能 铅铋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和时效时间对Inconel 617高温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庆鹏 刘生 +4 位作者 孙明月 贾震 徐斌 吴升清 陈轶杰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固溶温度和时效时间对Inconel 617高温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 617合金固溶态组织中主要析出相为M23C6型碳化物,且优先于晶界处形核长大;随着固溶温度的...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固溶温度和时效时间对Inconel 617高温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 617合金固溶态组织中主要析出相为M23C6型碳化物,且优先于晶界处形核长大;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界及晶内碳化物经历先长大后溶解两个过程,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生长速率提高。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γ′相弥散析出且均匀分布于组织中,呈现数量减少、尺寸增大的趋势。γ′相尺寸增大,其晶格错配度随之增大,γ′相周围的弹性应变场增强,强化效果更加明显。高温拉伸性能测试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Inconel 617合金在75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降低,而在90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提高。在≤750℃时Inconel 617合金晶界强度高于晶内强度,而在900℃时晶内强度则高于晶界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Inconel 617合金在75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17合金 固溶 时效 碳化物 γ′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103Z镁锂合金激光焊接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成成 王善林 +3 位作者 谭观华 陈玉华 宋石平 张体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3-1483,共11页
LA103Z镁锂合金是一种新型超轻合金材料,在国防军工及民用方面应用广泛。本文研究了国产双相Mg-Li合金LA103Z不同热输入时激光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并对其组织演变和强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缝中心晶粒明显细化,α-Mg相... LA103Z镁锂合金是一种新型超轻合金材料,在国防军工及民用方面应用广泛。本文研究了国产双相Mg-Li合金LA103Z不同热输入时激光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并对其组织演变和强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缝中心晶粒明显细化,α-Mg相发生溶解,并逐渐由小颗粒长成为针状,产生弥散固溶强化效果:β-Li相发生明显动态再结晶,呈等轴晶并细化,优先生长,阻碍了α-Mg相的长大;热输入大的区域,析出相多,LiAl相发生熔化并转化成大量纳米级Li2MgAl相,热输入继续增加,纳米级Li2MgAl相能够重新聚集生成LiAl相。同时,β-Li相主导的应变被α-Mg相与β-Li相均匀分配,等轴α/β界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接头的强塑性同步提高,极限抗拉强度达到258 MPa,最大伸长率达到57.8%,激光焊接适用于双相Mg-Li合金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激光焊接 固溶强化 析出相 应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衍生物对钢渣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岳德钰 张大江 +6 位作者 王剑锋 霍鹏臣 刘晓 刘辉 常磊 贺定勇 崔素萍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9-166,共8页
针对钢渣水化活性低的问题,研究了三种典型乙二胺衍生物(乙二胺四乙醇(THEED)、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对钢渣浆体力学性能、水化物相组成和微孔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EDTA和EDTMPA,THEED对钢渣... 针对钢渣水化活性低的问题,研究了三种典型乙二胺衍生物(乙二胺四乙醇(THEED)、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对钢渣浆体力学性能、水化物相组成和微孔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EDTA和EDTMPA,THEED对钢渣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有更为显著的提升作用,其3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增长了7.33倍和5.45倍。THEED除了对钢渣浆体硅铝矿物相溶解-水化有促进作用外,其特有的羟基团对铁相溶解也表现出显著效果。在THEED作用下钢渣浆体中生成了典型的团簇片状AFm固溶相(单碳型水化碳铝酸钙,C_(4)(A,F)-ĈH_(11)),其与C-S-H等水化产物的共同作用显著降低了钢渣硬化浆体中大孔的数量和孔径,提高了微结构致密程度,从而使浆体力学性能得4以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乙二胺衍生物 力学性能 溶解-水化 AFm固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Cu-Ni-Si-Co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龚留奎 张延松 +4 位作者 冯宏伟 曹立军 翟宇鑫 邓立勋 黄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6,共5页
通过真空熔炼制备φ100 mm的Cu-Ni-Si-Co合金铸锭,采用不同温度对合金进行固溶处理,使用布氏硬度计、涡流导电仪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态Cu-2.25Ni-0.6Si-0.3Co合金第二相为Ni_(2... 通过真空熔炼制备φ100 mm的Cu-Ni-Si-Co合金铸锭,采用不同温度对合金进行固溶处理,使用布氏硬度计、涡流导电仪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态Cu-2.25Ni-0.6Si-0.3Co合金第二相为Ni_(2)Si化合物,尺寸为1~2μm,并且长径比相对较小,提高Ni、Si、Co的含量使得合金第二相的尺寸和长径比都有所增加,形成为(Ni,Co)_(2)Si化合物,尺寸为3~5μm;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导电率则先大幅度下降后趋于平缓,合金经950℃保温1 h水淬后的固溶效果较好,两种合金试样的硬度和导电率分别为90.13 HB、20.79%IACS和121.67 HB、17.74%IACS,晶粒尺寸分别为(3.0±1.05)mm和(3.22±1.4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Si-Co 固溶 硬度 导电率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间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吉祥 毛盼 +1 位作者 柏松 刘志义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采用拉伸试验、晶间腐蚀测试、电化学腐蚀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固溶时间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抗晶间腐蚀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时间从5min增加到120min,残余第二相逐... 采用拉伸试验、晶间腐蚀测试、电化学腐蚀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固溶时间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抗晶间腐蚀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时间从5min增加到120min,残余第二相逐渐溶解,Ω相尺寸和数量逐渐增大,合金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但抗晶间腐蚀性能显著降低。晶界无沉淀析出带(PFZ)与基体的电位差是增大晶间腐蚀速率的决定性因素,而PFZ宽度对抗晶间腐蚀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固溶处理 Ω相 无沉淀析出带 晶间腐蚀 残余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QAl11-6-6合金挤压棒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7
作者 刘莹雪 刘鹏程 +2 位作者 胡克福 吕永生 林高用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硬度计,研究了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固溶温度等热处理参数对QAl11-6-6铝青铜合金挤压棒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合金挤压态组织由α、κ(AlFe、AlFe_(3)、A... 采用正交试验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硬度计,研究了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固溶温度等热处理参数对QAl11-6-6铝青铜合金挤压棒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合金挤压态组织由α、κ(AlFe、AlFe_(3)、AlNi)、γ_(2)以及剩余的β′相组成;固溶+时效热处理可有效提高该合金挤压棒的硬度,4个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合金硬度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固溶温度。试样在910℃固溶45 min后采用水冷淬火,再经450℃×150 min时效处理,合金硬度由挤压态的33.4HRC提升到40.1HRC,呈现明显的时效硬化特性;较多的类马氏体β′相的析出是合金时效后硬度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l11-6-6 铝青铜合金 挤压棒 固溶 时效 硬度 热处理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r,V,Nb,Mo)(C,N)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
8
作者 唐鑫 金永中 +4 位作者 吴翔 苏伟 蒋武 汪俊豪 谢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以TiO_(2)、Cr_(2)O_(3)、V_(2)O_(5)、Nb_(2)O_(5)、MoO_(3)和炭黑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Ti,Cr,V,Nb,Mo)(C,N),并借助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TiO_(2)、Cr_(2)O_(3)、V_(2)O_(5)、Nb_(2)O_(5)、MoO_(3)和炭黑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Ti,Cr,V,Nb,Mo)(C,N),并借助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热还原氮化温度1600℃、球磨转速600 r/min和球磨时间120 min下,产物为平均粒径约3μm、元素分布均匀且具有单一相成分的高品质(Ti,Cr,V,Nb,Mo)(C,N)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碳热还原氮化温度是影响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合成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球磨转速,而球磨时间影响最小。增加碳热还原氮化温度、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利于元素固溶,但对抑制晶粒长大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Cr V Nb Mo)(C N) 高熵陶瓷固溶体 机械合金化 球磨 碳热还原氮化 物相组成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矾土合成MgAl_(2)O_(4)-CaAl_(12)O_(19)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晓军 严霞 +3 位作者 刘艳娥 王玲 苏廷龙 田玉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7-984,共8页
MgAl_(2)O_(4)-CaAl_(12)O_(19)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应用于一些特殊的高温行业中,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选取原矿粉铝矾土、白云石和菱镁矿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在1100℃~1500℃保温2 h后,获得了MgAl_(2)O_(4)-CaAl_(... MgAl_(2)O_(4)-CaAl_(12)O_(19)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应用于一些特殊的高温行业中,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选取原矿粉铝矾土、白云石和菱镁矿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在1100℃~1500℃保温2 h后,获得了MgAl_(2)O_(4)-CaAl_(12)O_(19)复合陶瓷材料,研究了铝矾土的含量和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经1500℃烧结2 h后的试样烧结性能较好,铝矾土用量最大为90.3 wt.%,此时试样的致密性能最佳,其体积密度为2.68 g·cm^(-3),显气孔率为11%。在经1500℃烧结得到的试样力学性能最优,当MgAl_(2)O_(4)和CaAl_(12)O_(19)的质量比达到1.82时,试样的抗折强度最大为113.6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矾土 复合材料 六铝酸钙 物相组成 力学性能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集流体分离与正极材料再生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娟 张承龙 +1 位作者 张西华 马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球磨转速500 r、球磨5 h,补充10%高纯LiFePO 4的方式固相再生,再生LiFePO 4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新材料的94.75%,60次循环测试后为初始放电比容量的8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 碱溶-超声法 高效分离 固相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5)Zr_(40)Nb_(25))_(100-x)Al_(x)(x=0,5,10,15,20)高熵合金相组成、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前 蔚鸾翀 +2 位作者 李基民 叶丰 刘斌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难熔高熵合金主要由难熔金属元素组成,其熔点通常高于1800℃,且具有高热稳定性和优异抗高温软化能力,在高温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高密度导致的比强度不足和室温脆性等缺点成为其应用的阻碍。本文设计并制备了系列新型非等原子比(... 难熔高熵合金主要由难熔金属元素组成,其熔点通常高于1800℃,且具有高热稳定性和优异抗高温软化能力,在高温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高密度导致的比强度不足和室温脆性等缺点成为其应用的阻碍。本文设计并制备了系列新型非等原子比(Ti_(35)Zr_(40)Nb_(25))_(100-x)Al_(x)(x=0,5,10,15,20)轻质难熔高熵合金,研究了Al含量对相组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相结构由无序BCC转变为有序B2。五种铸态合金具有类似的组织形貌,铸锭边缘存在一个沿着冷却方向生长的细长枝晶区域,铸锭中心区域则主要为等轴枝晶。能谱分析表明Nb元素在枝晶干偏聚,Al和Zr元素则富集在枝晶间,这是由Nb的高熔点以及Al和Zr的强键合共同决定的。室温压缩实验发现Al含量的增加导致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均逐渐提升,但没有降低室温塑性,所有合金的室温压缩断裂应变均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相组成 组织 元素编析 力学性能 固溶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体系Li^(+)(K^(+)),Rb^(+)∥Cl^(-)-H_(2)O 288.2 K固液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博 马珍 +4 位作者 曾英 严雄仲 李琪 侯元昇 于旭东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22,共7页
为了获取锂铷、钾铷共存氯化物体系在288.2 K时各盐结晶规律,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三元体系Li^(+),Rb^(+)∥Cl^(-)-H_(2)O和K^(+),Rb^(+)∥Cl^(-)-H_(2)O在288.2 K下的固液相平衡研究,测定了溶解度、平衡液相的物化性质(密度、折射... 为了获取锂铷、钾铷共存氯化物体系在288.2 K时各盐结晶规律,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了三元体系Li^(+),Rb^(+)∥Cl^(-)-H_(2)O和K^(+),Rb^(+)∥Cl^(-)-H_(2)O在288.2 K下的固液相平衡研究,测定了溶解度、平衡液相的物化性质(密度、折射率),采用Schreinemakers湿渣法、X-ray粉晶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表征手段鉴定了共饱点处平衡固相组成,并绘制了相应的相图。结果表明:三元体系Li^(+),Rb^(+)∥Cl^(-)-H_(2)O在288.2 K时为简单体系,无复盐或固溶体生成,且RbCl的结晶相区大于LiCl·2H_(2)O。三元体系K^(+),Rb^(+)∥Cl^(-)-H_(2)O在288.2 K时为复杂体系,有固溶体(K,Rb)Cl生成且结晶相区最大,对比该体系在288.2、298.2、348.2 K时的多温相图发现,三个温度下均有固溶体(K,Rb)Cl生成,且固溶体(K,Rb)Cl结晶相区始终最大;随着温度升高,KCl、RbCl结晶相区变大,(K,Rb)Cl结晶相区变小。采用经验方程计算了两个体系平衡溶液的密度、折射率,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氯化锂 氯化钾 氯化铷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3+)抑制具有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
13
作者 胡紫霖 牛耀申 +1 位作者 容晓晖 胡勇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6,共3页
由于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适量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有效地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高成本过渡金属元素如V、Co和Ni等的用量。有研究表明,材料循... 由于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适量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有效地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高成本过渡金属元素如V、Co和Ni等的用量。有研究表明,材料循环过程中不可逆的氧损失以及Mn^(4+)/Mn^(3+)氧化还原的激活,导致了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持续的电压衰减。本工作通过在Na_(x)[Li,Ni,Mn]O_(2)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引入Ni^(3+)作为Mn^(4+)/Mn^(3+)氧化还原屏障,利用Ni^(3+)/Ni^(2+)的氧化还原代替Mn^(4+)/Mn^(3+)的氧化还原,成功抑制了材料的电压衰减。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改性材料在不损失容量的前提下,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也验证了Ni3^(+)的引入有利于维持材料多周循环后Mn价态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阴离子氧化还原 电压衰减 单相固溶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相法合成LiMn_(0.6)Fe_(0.4)PO_(4)的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亨利 徐荣益 +1 位作者 王昭沛 李意能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磷酸锰锂(LiMnPO_(4))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充放电过程易发生Jahn-Teller效应,导致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通过液-固相法合成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正极材料,并对晶体结构、放电曲线特性、循环性能等进行分析。Fe均匀地掺入Mn位... 磷酸锰锂(LiMnPO_(4))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充放电过程易发生Jahn-Teller效应,导致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通过液-固相法合成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正极材料,并对晶体结构、放电曲线特性、循环性能等进行分析。Fe均匀地掺入Mn位形成固溶体,样品的常温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在2.0~4.3 V循环,0.1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56.5 mAh/g;以1.0 C倍率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率超过80%。容量衰减主要源于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颗粒产生裂纹及颗粒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 容量衰减 掺杂 液-固相法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铝铁比铁相固溶体对硅酸三钙水化的影响
15
作者 李全亮 吴佳明 +2 位作者 杨庆春 蒋军 叶正茂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1-878,共8页
主要研究了不同铝铁比的铁相固溶体对硅酸三钙(C3S)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相固溶体对C3S的水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其铝铁比越低,该抑制作用越明显.借助等温量热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测试手段发现,铁相固溶体... 主要研究了不同铝铁比的铁相固溶体对硅酸三钙(C3S)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相固溶体对C3S的水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其铝铁比越低,该抑制作用越明显.借助等温量热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测试手段发现,铁相固溶体水化后产生偏铁酸根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其中偏铁酸根离子会阻碍氢氧化钙的沉淀,从而抑制C3S的水化,而偏铝酸根离子可以减轻偏铁酸根离子对C3S水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相固溶体 铝铁比 硅酸三钙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及热处理对Al-Cu-Mn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宋转转 尹登峰 +2 位作者 王华 谢凯文 徐庆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2,共7页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和Cu含量对2种常规铸造Al-Cu-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8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525℃×16 h+170℃×8 h,Cu5.7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525℃×16 h+170℃×14 h;在此热处理制度下,Cu...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和Cu含量对2种常规铸造Al-Cu-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8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525℃×16 h+170℃×8 h,Cu5.7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525℃×16 h+170℃×14 h;在此热处理制度下,Cu2.8合金与Cu5.7合金抗拉强度分别达到209.76 MPa、349.15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107.15 MPa、216.21 MPa。详细研究了时效后合金的析出行为,Cu含量对Al-Cu-Mn合金时效析出行为有重要影响,固溶过程中T相的析出使低Cu合金Cu原子贫化,θ′相只在T相附近黏附,只有高Cu合金基体中才能析出弥散的θ″相,θ″相是高Cu合金强度更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N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时效强化 固溶处理 析出相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溶处理对Cu-Cr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杨旗 王志磊 +1 位作者 肖星宇 谢建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热处理工艺调控是提升Cu-Cr系合金性能的有效方法。Cu-Cr系合金的固溶工艺大多选择温度较低的Cu-Cr两相区进行,导致Cr相固溶程度不完全,抑制后续析出强化效果。本研究提出采用高温单相区固溶工艺改善析出强化效果,主要研究不同固溶工艺(... 热处理工艺调控是提升Cu-Cr系合金性能的有效方法。Cu-Cr系合金的固溶工艺大多选择温度较低的Cu-Cr两相区进行,导致Cr相固溶程度不完全,抑制后续析出强化效果。本研究提出采用高温单相区固溶工艺改善析出强化效果,主要研究不同固溶工艺(Cu-Cr两相区(950℃,4 h)和Cu单相区(1050℃,6h))对Cu-Cr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探针(EPMA)对两种固溶工艺后的元素分布进行表征,并对峰值时效态合金的微观结构采用XRD和TEM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与两相区固溶相比,单相区固溶后铸态Cr相充分固溶,时效过程中更多纳米Cr相弥散析出;合金力学性能相比两相区固溶后峰值时效态有较大提升,其中屈服强度提升29.3%,抗拉强度提升25.6%,而导电率并未明显下降。强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析出强化所贡献的屈服强度增量为323.4 MPa,贡献56.9%,析出强化是本研究中最主要的强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合金 单相区固溶 析出强化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石蜡沉积的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33
18
作者 梅海燕 孔祥言 +3 位作者 张茂林 李士伦 孙雷 孙良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6,共3页
溶解石蜡的原油在稳定状态下为真溶液,当热力学条件改变时,石蜡以结晶方式析出而沉积于孔隙介质表面或管壁,引起严重堵塞,给油田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提出了预测石蜡从原油中沉积的热力学模型,根据正规溶液理论对固体混合物的非理想性进... 溶解石蜡的原油在稳定状态下为真溶液,当热力学条件改变时,石蜡以结晶方式析出而沉积于孔隙介质表面或管壁,引起严重堵塞,给油田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提出了预测石蜡从原油中沉积的热力学模型,根据正规溶液理论对固体混合物的非理想性进行了校正。该模型采用状态方程统一描述气相和液相,能够体现体系组成、压力、温度以及不同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使热力学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多相相平衡规律;考虑了液相、固相的热容差对石蜡沉积的影响,能够确定石蜡从原油中开始析出的温度(或压力),以及随着温度的降低(或压力的改变)所沉积出的石蜡数量。用该模型预测的石蜡沉积起始温度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图2表2参6(邓春萍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石蜡 沉积 热力学模型 油田开发 油井清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CeO_2-ZrO_2固溶体及其物性表征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志柏 林培琰 +1 位作者 肖莉 俞寿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和超细CeO2浸渍硝酸盐溶液法制备了CeO2-ZrO2以及CeO2-ZrO2-M2O3(M=La,Y)固溶体。应用XRD和LRS谱测试研究了固溶体的结构、晶相和热稳定性,并结合DTA结果讨论了固溶体前驱体的焙烧过程。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能制得纯度高... 用溶胶-凝胶法和超细CeO2浸渍硝酸盐溶液法制备了CeO2-ZrO2以及CeO2-ZrO2-M2O3(M=La,Y)固溶体。应用XRD和LRS谱测试研究了固溶体的结构、晶相和热稳定性,并结合DTA结果讨论了固溶体前驱体的焙烧过程。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能制得纯度高的萤石型立方富铈固溶体,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高的储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二氧化锆 固溶体 制备 纯度 比表面 储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时三元体系SrCl_2-CaCl_2-H_2O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毕玉敬 孙柏 +2 位作者 赵静 宋彭生 李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65-1771,共7页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SrCl2-CaCl2-H2O 25℃相平衡,同时测定了平衡溶液的物化性质(密度和折光率)。平衡液相所对应的平衡固相由湿渣法、偏光显微镜观测法和XRD法确定。根据实验研究数据,绘制了该三元体系相图。相图由3个...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SrCl2-CaCl2-H2O 25℃相平衡,同时测定了平衡溶液的物化性质(密度和折光率)。平衡液相所对应的平衡固相由湿渣法、偏光显微镜观测法和XRD法确定。根据实验研究数据,绘制了该三元体系相图。相图由3个无变量点、4条单变量曲线和4个盐类结晶区构成,4个结晶区分别对应CaCl2.6H2O、钙盐为基固溶体、锶盐为基固溶体和SrCl2.6H2O结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溶解度 氯化钙 氯化锶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