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TOPEX/Poseidon和Jason-1/2探测的1993—2012中国海海平面时空变化 被引量:25
1
作者 郭金运 王建波 +3 位作者 胡志博 黄金维 陈传法 高永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03-3120,共18页
海平面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20年的TOPEX/Poseidon、Jason-1和Jason-2卫星测高数据,研究中国海海平面的时空变化.首先通过三颗卫星伴飞阶段数据得到三颗卫星之间的逐点海面高系统偏差,... 海平面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20年的TOPEX/Poseidon、Jason-1和Jason-2卫星测高数据,研究中国海海平面的时空变化.首先通过三颗卫星伴飞阶段数据得到三颗卫星之间的逐点海面高系统偏差,进行逐点海面高改正,建立了20年的中国海海面高异常时间序列.分析了中国海海面高异常空间分布,给出了1月到12月月均平均海平面异常的空间变化规律.分析了中国海海面高异常的时变规律,分别给出了年、季度和月的海面上升速率.利用小波分析研究了中国海海面高异常周期变化规律,分别给出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面高变化周期.讨论了ENSO对海面高异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中国海 海平面变化 topex/poseidon JASON-1 Jaso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的正交响应法潮汐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培良 左军成 +1 位作者 李磊 黄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7-295,共9页
根据Munk等提出的响应法 (ResponseMethod)和Groves等 ( 1 975 )的正交响应方法(OrthogonalizedConvolutionMethod)的思想 ,利用正交潮响应法对 2 4 8个周期超过 6年的南中国海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潮波分析。在分析中引... 根据Munk等提出的响应法 (ResponseMethod)和Groves等 ( 1 975 )的正交响应方法(OrthogonalizedConvolutionMethod)的思想 ,利用正交潮响应法对 2 4 8个周期超过 6年的南中国海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潮波分析。在分析中引入全日潮族和半日潮族 ,并利用正交潮函数 (OrthotideFunction)分析出了 3个主要的全日分潮 (K1 、O1 、P1 )和 3个主要半日分潮 (M2 、S2 、N2 ) ,并给出了K1 、O1 、M2 、S2 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图 ,结果与其他学者的主要结果符合得很好。通过与整个海区 5 3个验潮站的主要全日分潮K1 分潮和主要半日分潮M2 分潮的比较 ,K1 分潮的振幅和迟角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 4.73cm和 1 1 .6°,而M2 分潮的分别为 1 1 .91cm和 2 8.4°,优于Mazzega( 1 994)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潮汐 正交响应法 振幅 topex/poseid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提取黄海、东海潮汐信息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晓军 马继瑞 +3 位作者 黄珹 范振华 韩桂军 许崇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6-392,共7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卫星测高数据分析黄海和东海的潮汐特性 ,对 1 993— 1 999年期间的TOPEX/Poseidon测高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和共线平差处理。在此基础上 ,在黄海、东海选取了 1 738个测高点 ,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计算出 1 2个分潮的调和常数... 为了更好地利用卫星测高数据分析黄海和东海的潮汐特性 ,对 1 993— 1 999年期间的TOPEX/Poseidon测高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和共线平差处理。在此基础上 ,在黄海、东海选取了 1 738个测高点 ,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计算出 1 2个分潮的调和常数。计算得出的M2 和m1分潮的调和常数 ,在交叉点评估的内符精度振幅分别为 2 4cm和 0 8cm ,迟角分别为 2 3°和2 5°。测高点与附近验潮站的这两个分潮结果相比 ,振幅的均方根误差小于 4cm ,而迟角相差较大。这可能与验潮站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关。用卫星测高数据算得的调和常数绘制的主要分潮特性图与现有常规观测得到的相应图进行了比较 ,在外海深水区两者符合较好 ;近岸由于卫星测高误差较大 ,所以两者符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卫星高度计 topex/poseidon 黄海 东海 最小二乘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黄、东海同化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的半日分潮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培良 左军成 +2 位作者 吴德星 李磊 赵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0,共7页
使用调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渤、黄、东海中的TOPEX/POSEIDON沿轨高度计资料,并利用基于最优插值理论的混合法把交叉点处的两个主要的半日分潮(M2和S2)同化到动力模式中。同化结果显示,两个主要半日分潮的分布特征与前人动力模式结果比较一... 使用调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渤、黄、东海中的TOPEX/POSEIDON沿轨高度计资料,并利用基于最优插值理论的混合法把交叉点处的两个主要的半日分潮(M2和S2)同化到动力模式中。同化结果显示,两个主要半日分潮的分布特征与前人动力模式结果比较一致,在同化高度计资料以后模式结果M2分潮与167个实测站的“距离”为17.2cm,S2分潮为8.9cm,比单纯的动力模式结果精度分别提高14.9%和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波数值模拟 数据同化 高度计 topex/poseid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OPEX/Poseidon资料研究南海潮汐和海面高度季节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克修 马继瑞 +2 位作者 许建平 韩桂军 范振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5-63,共9页
采用引入差比关系法对南海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潮汐分析;根据所得潮汐调和常数对卫星高度计测得的海面高度进行潮汐订正,进而得到南海各季节的海面高度距平。结果表明,南海冬、夏季季风强盛期海面高度距平位相相反,南海... 采用引入差比关系法对南海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潮汐分析;根据所得潮汐调和常数对卫星高度计测得的海面高度进行潮汐订正,进而得到南海各季节的海面高度距平。结果表明,南海冬、夏季季风强盛期海面高度距平位相相反,南海中部夏季为正距平,且有2个正距平中心;冬季为负距平,且有2个负距平中心。春、秋季是不同的季风过渡期,海面高度距平分布也明显不同:南海中部春季为正距平,且只有1个正距平中心;秋季为负距平,且只有1个负距平中心。研究表明,长周期分潮Sa和Ssa的叠加值可以很好地逼近南海海面高度距平。根据平均海面和海面高度距平得到了合成的海面高度和地转流场,发现南海表层地转流总体上是气旋式的;秋、冬季表层环流的西向强化十分明显,春、夏季较弱;冬季黑潮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北部,夏季基本上没有进入南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poseidon资料 南海 海面高度 季节变化 潮汐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数据研究南极绕极流流域海面高度的低频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琴 赵进平 何宜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6-266,共11页
采用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 1 993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海面高度数据 ,研究包含了整个南极绕极流流系 (40°— 6 0°S)的海面高度低频变化。首先采用EOF分解方法获取南大洋时空分布的主要模态 ,前 3个EOF模态分别... 采用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 1 993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海面高度数据 ,研究包含了整个南极绕极流流系 (40°— 6 0°S)的海面高度低频变化。首先采用EOF分解方法获取南大洋时空分布的主要模态 ,前 3个EOF模态分别占总方差的 2 4 .8%、1 3 .8%和 1 0 .7%。然后采用EMD方法分别分析了各个EOF模态的时间系数曲线的组成成分 ,对南极绕极流海域的各种时间尺度变化给出了清晰的描述 ,对于不同尺度变化所占的比例得到了定量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EOF的各个模态不仅在形态上存在差异 ,而且具有相互独立的物理背景。EOF的第一模态主要体现了以太阳辐射冬夏差异形成的年周期变化 ,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南极绕极流从 1 993— 2 0 0 0年海面的整体上升趋势。EOF的第二模态体现了陆地地形对南极绕极流的约束作用 ,同时也显示了ENSO过程对南极绕极流 ,特别是对南太平洋的海面高度变化的影响。EOF的第三模态则体现了南极绕极流对南大洋表面风场东西方向不均匀变化的响应。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绕极流流域 海面高度 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 经验正交函数 经验模态分解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渤海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潮汐伴随同化 被引量:9
7
作者 丘仲锋 何宜军 吕咸青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8,共9页
首先将大约10a的TOPEX/Poseidon(T/P)高度计资料沿星下轨迹点做潮汐调和分析,提取得到各分潮的调和常数,利用伴随同化方法,同化到二维非线性潮汐数值模式中,模拟了黄海、渤海区域M2,S2,O1,K1等4个潮汐分潮,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各分潮... 首先将大约10a的TOPEX/Poseidon(T/P)高度计资料沿星下轨迹点做潮汐调和分析,提取得到各分潮的调和常数,利用伴随同化方法,同化到二维非线性潮汐数值模式中,模拟了黄海、渤海区域M2,S2,O1,K1等4个潮汐分潮,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各分潮的同潮图.将计算值与观测值的进行偏差统计,结果表明计算值与验潮站资料符合良好.研究过程中做了两类试验:一类试验是针对不同的参数进行优化,一类试验是针对不同的资料进行同化.第一类试验表明:将开边界条件和底摩擦系数同时作为模型优化的控制参数,其结果明显优于单独优化开边界条件;第二类试验表明:同时同化高度计资料与验潮站资料,比单独同化其中任一种资料,对模式计算结果都有较好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伴随同化方法,利用T/P高度计资料和验潮站资料作为同化数据能有效改进模拟结果,用来反演黄海、渤海的潮波系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同化 topex/poseidon高度计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提取的太平洋M_2内潮能通量分布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效谦 梁鑫峰 周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4,共6页
基于内波动力学方程,提出利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提取内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1992年10月到2002年6月共10 a的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和Levitus(1998)资料,给出了整个太平洋M2内潮能通量的分布,并与观测资料进行比测,两者符... 基于内波动力学方程,提出利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提取内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1992年10月到2002年6月共10 a的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和Levitus(1998)资料,给出了整个太平洋M2内潮能通量的分布,并与观测资料进行比测,两者符合较好.同时也发现沿整个太平洋边界M2内潮能通量向大洋内部输入的总功率为58.4 GW,其中北太平洋对此贡献为30.2 GW,南太平洋为28.2 GW,可见南、北太平洋的贡献是基本相等的.东太平洋的总量为17.8 GW,而西太平洋为40.6 GW,两者差异较大(以160°W作为东、西太平洋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潮 能通量 topex/poseidon高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数据分析热带大西洋海面高度距平的低频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邱云 胡建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5,76,共8页
利用1992年10月~2002年7月的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月平均格点数据分析了热带大西洋(15°S^25°N,5°~50°W)海面高度距平的低频变化。由热带大西洋大约10 a海面高度距平变化的标准差分析得到:在赤道附近海区(2... 利用1992年10月~2002年7月的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月平均格点数据分析了热带大西洋(15°S^25°N,5°~50°W)海面高度距平的低频变化。由热带大西洋大约10 a海面高度距平变化的标准差分析得到:在赤道附近海区(2°~5°N,25°~45°W)、非洲沿岸海区(11°~16°N,16°~18°W)海面高度波动剧烈。对海面高度距平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得到EOF的3个模态分别占有方差比例为51.5%,13.2%和7.9%。第一模态揭示的是热带辐合带(ITCZ)的季节性迁移导致海面高度距平沿着ITCZ平均位置经向倾斜的1 a周期变化,第一模态还显示了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引起南北两个海盆海面高度的整体升降。第二模态描述了中心分别位于(3°N,40°W)和(7°N,45°W)附近两个涡漩的变化。第三模态表征的是几内亚海湾上升流和赤道北部下降流在6~7月强度达到最大。对EOF时间系数曲线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结果表明热带大西洋低频变化包含的成分主要有:0.5,1,2,4和6 a。其中1 a周期是热带大西洋海面高度变化最主要的周期成分,0.5 a周期和2 a周期也是热带大西洋海面高度变化的重要形式;而4 a和6 a周期所占的比例较小。另外EMD方法还分解出1997~1998年太平洋El Nino事件对热带大西洋海面高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大西洋 topex/poseidon 标准差分析 经验正交函数(EOF) 经验模态分解 (E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浪成长状态对TOPEX/Poseidon高度计风速反演的影响
10
作者 程永存 刘玉光 +2 位作者 徐青 宗海波 文凡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6,共6页
以墨西哥湾同步高度计、浮标资料为例,研究了海浪成长状态对高度计风速反演的影响。同步的高度计风速和浮标风速比较显示,在墨西哥湾地区,海浪成长状态对高度计风速反演有较大影响。在考虑海浪成长状态影响的条件下,利用谱模型反演高度... 以墨西哥湾同步高度计、浮标资料为例,研究了海浪成长状态对高度计风速反演的影响。同步的高度计风速和浮标风速比较显示,在墨西哥湾地区,海浪成长状态对高度计风速反演有较大影响。在考虑海浪成长状态影响的条件下,利用谱模型反演高度计风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目前TOPEX/Poseidon高度计风速反演业务化算法相比,在海浪未充分成长条件下,考虑海浪成长状态影响后,根据谱模型反演获得的风速与浮标风速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了30%,平均误差减小了83%。在利用谱模型算法反演高度计风速时,谱模型中的波龄因子(表示海浪成长状态)可以根据高度计测得的有效波高和风速获得,因此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成长状态 topex/poseidon 算法 墨西哥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初步结果
11
作者 邓晓丽 陈俊勇 晁定波 《海洋测绘》 1996年第4期3-11,共9页
本文分析处理了TOPEX/POSEIDON卫星1~82周期的测高数据。重新计算了逆气压改正数;利用共线法计算的TOPEX和POSEIDON之间相对偏差估值为19.9±1cm;将编辑后的海面高与Basic和Rapp计算的平均海面高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 本文分析处理了TOPEX/POSEIDON卫星1~82周期的测高数据。重新计算了逆气压改正数;利用共线法计算的TOPEX和POSEIDON之间相对偏差估值为19.9±1cm;将编辑后的海面高与Basic和Rapp计算的平均海面高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poseidon 逆气压改正 海面高 共线法 T和P的相对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EX/POSEIDON高度计浅海潮汐混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立 吴日升 +1 位作者 李燕初 甘子钧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4,共8页
根据对卫星轨道特征和观测结果的分析,对TOPEX/POSEIDON(简称T/P)星载高度计在我国近海的潮致混淆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表明,在浅海区T/P高度计的观测结果存在很强的潮致高频混淆.NASA分发的地球物理记录中所提供的潮汐订... 根据对卫星轨道特征和观测结果的分析,对TOPEX/POSEIDON(简称T/P)星载高度计在我国近海的潮致混淆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表明,在浅海区T/P高度计的观测结果存在很强的潮致高频混淆.NASA分发的地球物理记录中所提供的潮汐订正值虽适用于大洋,但不能有效地除去浅海潮汐.虽然如此,T/P潮致混淆的主要频段的周期小于90d,因而可以通过滤波方法提取周期较长的海面高度季节信号,从而用于季节环流(如南海季风环流)的研究.采用FFT/IFFT方法滤波试验的结果显示,T/P的海面高度观测结果有很高的精度,滤波处理后的海面高度距平变化和地面潮位观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上、下行轨道交叉处相邻测点间的标准偏差在3cm左右,可满足南海环流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潮汐混淆 南海 浅海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差比关系法分析西北太平洋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测高数据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克修 马继瑞 +2 位作者 韩桂军 范振华 许崇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0,共10页
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数据信息中存在周期成分混淆问题 .对其中的一类混淆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混淆的分潮进行分离 .卫星轨道交叉点资料包括升轨和降轨资料 ,资料量比沿轨点资料多 1倍 ,经分析发现 :在已有为期 6a多的观测资料... 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数据信息中存在周期成分混淆问题 .对其中的一类混淆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混淆的分潮进行分离 .卫星轨道交叉点资料包括升轨和降轨资料 ,资料量比沿轨点资料多 1倍 ,经分析发现 :在已有为期 6a多的观测资料时间序列中 ,在沿轨处混淆的分潮如K1和SSA在交叉点处不再混淆 ,可以直接分离 .因此首先对交叉点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然后由交叉点的分析结果得到分潮间的差比关系 ,处理到相近的沿轨点处 ,从而得到沿轨点的调和常数 .用引入差比关系方法 ,对西北太平洋海区 6a多的T/P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潮汐分析 ,并与沿岸及岛屿验潮站资料进行了比较 ,所得结果较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测高数据 调和分析 topex/OPSEIDON 西北太平洋 差比关系 潮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TOPEX/Poseidon和验潮站监测香港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志博 郭金运 +1 位作者 谭争光 常晓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59,共4页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和验潮站资料计算了1994~2000年香港邻近海域的年均和季均海平面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数据得到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同步性,但由T/P卫星测高资料得到的绝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为7.73mm/a,比由...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和验潮站资料计算了1994~2000年香港邻近海域的年均和季均海平面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数据得到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同步性,但由T/P卫星测高资料得到的绝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为7.73mm/a,比由验潮站数据得到的12.18mm/a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低4.45mm/a。对比同时期香港验潮站处的陆地沉陷速率表明,卫星测高数据与验潮站数据推出的验潮站陆地垂直运动速率,可以用来验证和估算验潮站处的地面升降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 P0seidon 验潮站 海平面变化 地面升降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范围内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波形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永刚 郭金运 +1 位作者 黄金维 岳建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对TOPEX/Poseidon卫星在呼伦湖范围内的测高波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测高波形在湖泊范围内具有似海洋波形的特性;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测高波形多为尖锥状波形,而且受湖面积雪的影响,冬季波形能量比夏季的波形能量低。
关键词 卫星测高 topex/poseidon 波形分析 似海洋波形 尖锥状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ex-Poseidon卫星介绍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之浩 常明媚 《航天器工程》 2003年第3期102-102,共1页
Topex-Poseidon卫星是美国与法国合作的海洋卫星。法国负责卫星的发射,并提供Po-seidon单频固态雷达测高计(SSALT)和多普勒卫星测轨与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美国提供卫星平台,一台双频雷达测高计、微波辐射计、激光后向反射器组件和实... Topex-Poseidon卫星是美国与法国合作的海洋卫星。法国负责卫星的发射,并提供Po-seidon单频固态雷达测高计(SSALT)和多普勒卫星测轨与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美国提供卫星平台,一台双频雷达测高计、微波辐射计、激光后向反射器组件和实验型GPS接收机,美国还负责卫星的飞行控制与数据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poseidon卫星 海洋卫星 仪器舱 星载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卵巢预期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邓卉卉 窦倩 +5 位作者 郭沛沛 刘欢欣 项云改 耿旭景 李朋粉 张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5-631,共7页
目的比较短效长方案、拮抗剂方案、高孕激素促排卵(PPOS)在卵巢预期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卵巢低反应人群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部行... 目的比较短效长方案、拮抗剂方案、高孕激素促排卵(PPOS)在卵巢预期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卵巢低反应人群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部行体外受精(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的患者资料,按波塞冬(POSEIDON)标准分组,纳入POSEIDON 3组和4组,促排卵采用短效长方案、拮抗剂方案、PPOS方案,分析3种促排卵方案的患者基础数据和临床结局及达妊娠时间,应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3种方案之间达妊娠时间的长短。结果共纳入IVF/ICSI助孕1330个周期,其中POSEIDON 3组328个周期(其中短效长方案组79个周期,拮抗剂方案组128个周期,PPOS方案组121个周期),POSEIDON 4组1002个周期(其中短效长方案组100个周期,拮抗剂方案组380个周期,PPOS方案组522个周期)。在POSEIDON 3组和4组人群中,短效长方案组的周期取消率、达妊娠时间均低于拮抗剂方案组与PPOS方案组(P<0.05),不同方案的累积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方案选择短效长方案可能缩短卵巢低反应人群妊娠时间,为临床中卵巢低反应人群的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eidon分组 预期低反应 累积活产率 达妊娠时间 控制性超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EX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数据分析与极值统计预报 被引量:6
18
作者 纪永刚 张杰 杨永增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33,共9页
利用 TOPEX卫星高度计测量的有效波高资料 ,对中国近海 9个海域进行卫星高度计的 C,Ku两波段测量值的比较分析与处理 ,得出合理的有效波高数值。利用三参数 Weibull分布 ,以渤海海域、上海附近海域和南海东部海域作为特定区进行有效波... 利用 TOPEX卫星高度计测量的有效波高资料 ,对中国近海 9个海域进行卫星高度计的 C,Ku两波段测量值的比较分析与处理 ,得出合理的有效波高数值。利用三参数 Weibull分布 ,以渤海海域、上海附近海域和南海东部海域作为特定区进行有效波高的极值统计预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分布 卫星遥感技术 topex卫星高度计 有效波高 数据分析 极值统计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塞冬预期低预后人群应用双刺激方案IVF/ICSI的临床结局分析
19
作者 姚卓林 李真 +5 位作者 张彩华 张明媚 嘉若琳 曹源 王一萍 管一春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0-587,共8页
目的比较克罗米芬(CC)双刺激方案和自然周期取卵后黄体期促排方案在波塞冬预期低预后人群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促排体外受精/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VF/ICSI)助孕... 目的比较克罗米芬(CC)双刺激方案和自然周期取卵后黄体期促排方案在波塞冬预期低预后人群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促排体外受精/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VF/ICSI)助孕的患者资料,按波塞冬(POSEIDON)标准分组,纳入POSEIDON 3组和4组人群,采用CC双刺激方案(CC组)和自然周期取卵后黄体期促排方案(自然周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促排和临床结局,主要观察指标为获卵数、累积临床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探究促排卵方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案在总体上获卵数、累积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SEIDON 4组中,卵泡期CC组的获卵数较高,而黄体期自然周期组的获卵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促排卵方案并不影响POSEIDON 3组和4组人群的累积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P>0.05)。结论对于POSEIDON预期低预后患者来说,自然周期取卵后黄体期促排方案临床有效性不低于CC双刺激方案。POSEIDON 4组自然周期组患者在卵巢储备AMH低于CC组的前提下,经过自然周期取卵后黄体期促排,最终获得和CC组相似的临床结局,因此,对于POSEIDON 4组患者,自然周期取卵后黄体期促排方案更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刺激方案 波塞冬标准 低预后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测高交叉点的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金运 常晓涛 +2 位作者 黄金维 孙佳龙 韩延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82-2589,共8页
在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海洋Coriolis力和压力梯度平衡就形成地转流,世界上大多数海流都近似为地转流.本文利用卫星测高交叉点方法计算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分析了利用测高交叉点计算地转流速度的不确定性,上升和下降弧段的海面倾斜在分辨... 在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海洋Coriolis力和压力梯度平衡就形成地转流,世界上大多数海流都近似为地转流.本文利用卫星测高交叉点方法计算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分析了利用测高交叉点计算地转流速度的不确定性,上升和下降弧段的海面倾斜在分辨率50km上可以达到10^(-7)量级,才可能获得优于10cm/s的地转流速度.在低纬度或者纬度接近卫星轨道倾角的地区,由交叉点方法计算的地转流速度精度低于中纬度地区.以中国台湾东部黑潮为试验区,利用最新的中国台湾周边海域大地水准面模型参考场计算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高,利用TOPEX/Poseidon和Jason-1的GDR数据(2002~2005年)计算海面高,然后计算交叉点的动力高,确定交叉点的地转流速度,结果与中国台湾NCOR(National Center for Ocean Research)的流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交叉点 地转流 topex/poseidon JASO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