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动态反射法对手性液晶Bragg反射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大勇 李剑峰 +3 位作者 刘仓理 张宁 罗飞 骆永权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利用动态反射法对手性液晶材料的选择性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利用MATLAB程序计算了手性液晶膜层的反射光谱,得到了反射光谱随手性液晶的螺距和折射率变化的关系;利用动态反射法可以较为方便、快速地对手性液晶膜的Brag... 利用动态反射法对手性液晶材料的选择性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利用MATLAB程序计算了手性液晶膜层的反射光谱,得到了反射光谱随手性液晶的螺距和折射率变化的关系;利用动态反射法可以较为方便、快速地对手性液晶膜的Bragg反射特性进行数值求解分析,分析和计算结果可以为反射式液晶显示的设计和计算提供理论参考。由于在数值求解中引入了简化条件,因此该计算方法只能应用于Δn值较小的情况,当Δn值较大时,应该用其他求解方法来完成计算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液晶 选择性反射 动态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式反光材料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昀昉 陈亦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9年第9期22-25,共4页
本文介绍了回归式反光材料的光学原理,分析了回归式反光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内回归式反光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关键词 回归式 反光材料 回归反射 特种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以史为鉴”的对话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5,共11页
"以史为鉴",中国传统对此深信不疑。可是,它的存在与价值一方面面临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有力挑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隐喻",也非全无问题,有必要加以逻辑与事实的论证。关于第一方面。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 "以史为鉴",中国传统对此深信不疑。可是,它的存在与价值一方面面临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有力挑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隐喻",也非全无问题,有必要加以逻辑与事实的论证。关于第一方面。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经验的存在和价值表达了明确的否定态度,从他的话里可以揭示出三个问题:其一,历史经验给了我们的教训是,从来没有人从中得到任何教训;其二,即使有历史经验教训,人们也有拒绝的自由;其三,在古今变易中究竟有无相同或相通的经验教训。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黑氏所说乃是悖论(paradox)。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诚如黑格尔所言,对于历史教训之取舍,人们有自己的选择自由,可是对这一自由的选择结果,就不再有选择的自由了。而且,选择的历史前提条件也是不可以自由选择的。从拒绝接受历史教训而失败的例证,人们可以证明历史教训是存在而且起作用的。选择自由只不过是不自由中的自由而已。关于问题三的回答是:没有。为什么?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既然是在历史中产生的,那么它就必然离不开它所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也就必然具有历史性。人类既然生存于历史长河中,那就只能满足于具有历史性的历史经验教训。不过,历史的"变"之中也有其"常",历史流程中的相对稳定性或"常"在不同层次上并不相同,总之,只要在某个层次上有关的历史条件仍然存在,相应的经验教训就是有效的。关于第二方面。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其一,以镜为鉴(就是镜),看到的是自己,而以史为鉴(镜),看到的却是它者,历史如何能够为镜?其二,"鉴"字源于"监"字,监的本义是人从器皿的静水中照见自己,而历史则是长江大河,江河流水如何可以为镜?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我们通过作为中介的镜子里所见到的自己只是自己的影象,它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自己的它者、反映了自己相貌本质的它者。自我的认识实际上是必须经过作为它者的中介的反映(reflexion)才能实现的。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需要或意向决定不同中介的选择,例如,欲知自己的形象可选用镜子,如须知道肺部健康情况可选用X射线照相,欲知自己的历史处境与前程则须选用历史书等。因此,对于"以史为鉴"这种隐喻的意义的深入理解,实际上也是需要逻辑分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史为鉴 历史经验教训 黑格尔 《历史哲学》 反映/反思:中介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现代风险社会中的危与机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庆熊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2期96-108,198,共14页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造成这种风险的深层机制在于财富增长的逻辑与风险增长的逻辑不匹配。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反思性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只有增进人类大家庭集体的忧患意识,扩大国际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造成这种风险的深层机制在于财富增长的逻辑与风险增长的逻辑不匹配。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反思性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只有增进人类大家庭集体的忧患意识,扩大国际合作,才能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反思 现代性 世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槽光谱法标定λ/4波片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庆文 韩更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
利用波片的多次反射理论,通过分光计观察沟槽光谱来精确地测量λ/4波片所对应的波长λ0,在可见光光谱范围内,其精度优于1nm。
关键词 波片 多次反射 沟槽光谱 激光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性变换中的映射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芬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2期63-71,共9页
设计数字滤波器时,常用到双线性变换法,本文主要分析变换过程中,S 平面到 S_1平面到 Z 平面,三个平面间的映射关系。
关键词 数字滤波器 双线性变换 映射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反折线和心底大血管根部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6
7
作者 于涯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1期25-28,共4页
在51例成人心脏标本上;观察了心底部心包浆膜层反折线。测量了反折线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有关的长度,为主、肺动脉瓣的置换术提供了应用解剖学数据。对心底部手术常用有关血管及其复盖的脂肪情况,进行了应用解剖学研究。
关键词 心包反折线 心底大血管 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若干译名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志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以黑格尔逻辑学的整个思想为纲,讨论了他的逻辑学中的若干译名,诸如总体、存在、映现、反思、单调无限性等等。
关键词 逻辑学 总体 过渡 映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图的图表示与项表示的相互转换算法
9
作者 金英 金成植 韩鸿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38-1441,共4页
基本图是一种描述并发交互系统的形式化方法 ,它具有描述简洁、清晰和直观的特点 .在基本图中 ,进程以及进程间的交互行为 ,既可以用图表示方法 (其中一个图对应一个进程 ,图之间的归约对应进程之间的交互行为 ) ,又可以用项代数来表示 ... 基本图是一种描述并发交互系统的形式化方法 ,它具有描述简洁、清晰和直观的特点 .在基本图中 ,进程以及进程间的交互行为 ,既可以用图表示方法 (其中一个图对应一个进程 ,图之间的归约对应进程之间的交互行为 ) ,又可以用项代数来表示 .本文对基本图的图表示中进行了一些改动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这两种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算法 ,同时实现了具有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图 图表示 项表示 算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波薄楔绕射
10
作者 陈学农 刘应中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39-547,共9页
本文研究孤立波沿楔的轴向入射薄楔的绕射问题,应用多重尺度法,使得问题归结为求解具有初、边值条件的二维KdV方程,采用有限差分的分裂步长法数值求解这一方程,所构造的差分格式都是隐格式,除壁面最大波高外,所计算的数值结果不但在定... 本文研究孤立波沿楔的轴向入射薄楔的绕射问题,应用多重尺度法,使得问题归结为求解具有初、边值条件的二维KdV方程,采用有限差分的分裂步长法数值求解这一方程,所构造的差分格式都是隐格式,除壁面最大波高外,所计算的数值结果不但在定性上而且在定量上印证了Melville的实验,壁面最大波高与Funakoshi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但比Melville的实验值大,作者认为,造成壁面最大波高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楔直壁面上粘性边界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波 薄楔 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幼年》与《呼兰河传》中的故乡与主题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立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对故乡的叙述永远是文学的一个母题,关于故乡的回忆与表达对作家来说总是充满着诱惑,尤其是对那些离开了故乡生活在异乡的作家。萧红与骆宾基同是流亡作家,他们对故乡的回忆与其他作家的故乡表达又是不同的。同时由于萧红与骆宾基的离... 对故乡的叙述永远是文学的一个母题,关于故乡的回忆与表达对作家来说总是充满着诱惑,尤其是对那些离开了故乡生活在异乡的作家。萧红与骆宾基同是流亡作家,他们对故乡的回忆与其他作家的故乡表达又是不同的。同时由于萧红与骆宾基的离乡经历不同,在他们的作品中对故乡的情感与叙述也是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时空叙述 族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