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1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N,N-二乙氨基-3-羟基苯并黄酮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制的溶剂极性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
1
作者 姜羊林 陈明卿 +4 位作者 梁民 尧奕歌 张燕 王鹏 张建平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光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发色团中。3-羟基黄酮类衍生物(3-HFs)由于其广泛的天然来源和对环境极度敏感的荧光发光特性而备受关注。与3-HFs相比,4′-N,N-二乙氨基-3-羟基...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光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发色团中。3-羟基黄酮类衍生物(3-HFs)由于其广泛的天然来源和对环境极度敏感的荧光发光特性而备受关注。与3-HFs相比,4′-N,N-二乙氨基-3-羟基黄酮(D-HBF)具有扩展的共轭体系和大幅红移的吸收特性,而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具有ESIPT特性,它可以用作环境极性敏感的生物荧光探针。本研究通过采用多种光谱和理论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D-HBF在极性不同的三种非质子型溶剂(环己烷、乙醚和四氢呋喃)中的ESIPT反应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三种溶剂中均能观测到D-HBF的ESIPT典型双发射峰,而这些峰的相对比率受溶剂极性的调控。荧光动力学分析揭示,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激发态中正向和反向的质子转移反应速率都降低,同时反向质子转移变得更占优势。该研究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比较了三种溶剂中D-HBF的基态和激发态分子内氢键的键长和键角参数,确定了ESIPT反应是激发态分子内氢键增强机制。计算结果表明,增加溶剂极性会导致处于S1态的D-HBF分子的3-羟基伸缩振动红外吸收频率向高波数移动,这证明了相应的N^(*)态的分子内氢键减弱。此外,电子密度分析显示,引入在4′-位的强给电子官能团(4′-N,N-二乙氨基)使得D-HBF在激发态下具有典型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最后,势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激发态下质子转移更容易发生,而溶剂极性增加会导致更高的质子转移势垒,从而阻碍了相应的ESIPT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分析进一步表明,溶剂极性增加使激发态快速质子转移更倾向于向N^(*)态移动。这项研究为D-HBF类衍生物作为环境极性敏感的生物探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n n-二乙氨基-3-羟基苯并黄酮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极性效应 荧光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加重FFAR4基因缺失小鼠结肠炎进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靖伟 姜旋 +1 位作者 朱升龙 陈永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额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病情。研究表明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人群研究表明部分IBD患者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益于其疾病缓解。...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额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病情。研究表明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人群研究表明部分IBD患者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益于其疾病缓解。大规模测序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基因FFAR4存在突变,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IBD治疗中的不确定结果是否与FFAR4基因的缺失有关,目前尚不清晰。通过对野生型(WT)小鼠和FFAR4基因缺失(FFAR4KO)小鼠进行结肠炎造模,并同时对两组小鼠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时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情况下,相较于WT小鼠,FFAR4KO小鼠的结肠炎更加严重,表现为更多的体质量丢失、更高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更高的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更高的结肠炎症因子转录水平。该研究为IBD患者得到精确营养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游离脂肪酸受体4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Cr17Ni4Cu4Nb与3Cr19Ni9Mo2N不锈钢带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
3
作者 郭晨亮 武婧亭 +1 位作者 焦云雷 薛江红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针对0.40 mm厚度0Cr17Ni4Cu4Nb与0.26 mm厚度3Cr19Ni9Mo2N不锈钢搭接接头开展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焊接试件结构为搭接焊接3条纵向焊缝,采用HKQW-300激光焊接机在氩气保护氛围中焊接,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测试... 针对0.40 mm厚度0Cr17Ni4Cu4Nb与0.26 mm厚度3Cr19Ni9Mo2N不锈钢搭接接头开展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焊接试件结构为搭接焊接3条纵向焊缝,采用HKQW-300激光焊接机在氩气保护氛围中焊接,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测试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在激光功率为20W,离焦量为+8 mm,速度为180 mm/min并氩气保护的工艺参数下焊接时,0Cr17Ni4Cu4Nb与3Cr19Ni9Mo2N材料激光焊接搭接接头的焊缝中组织为铁素体魏氏组织,焊缝熔宽为335.3~404.0μm,热影响区(HAZ)较窄;焊接接头的拉断力优于5.493 9 kN,优于3Cr19Ni9Mo2N母材强化后拉断力的73.7%,达到产品焊接性能要求指标。焊接接头性能良好,焊缝无虚焊、焊透等现象,此工艺方法在某卫星的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压紧带研制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压紧带 0CR17nI4CU4nB 3Cr19ni9Mo2n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硝比(NH_4^+/NO_3^-)对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水稻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17
4
作者 段英华 张亚丽 +1 位作者 王松伟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7,共5页
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铵硝配比(NH4+/NO3-分别为100/0、75/25、50/50和25/75)营养条件对8种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硝营养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硝态氮(NO3-)的反应不同。与纯铵营养条... 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铵硝配比(NH4+/NO3-分别为100/0、75/25、50/50和25/75)营养条件对8种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硝营养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硝态氮(NO3-)的反应不同。与纯铵营养条件相比,铵硝混合的营养条件对大多数氮高效水稻品种的生长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氮低效品种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试验重点研究了增硝营养对氮高效水稻品种南光、云粳38和氮低效水稻品种ELIO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南光和云粳38,增硝营养可以使水稻的分蘖数和光合速率分别增加35%和24%,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和氮吸收,提高氮素利用率;而增硝营养对ELIO的生长并无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水稻在增硝营养下氮积累量增幅不同主要是由于其生物量增幅不同造成的,而整株氮素含量增幅差异不大;NO3-的存在可增加干物质在水稻根系的积累,增加根系体积,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H^+4/n03^-3 氮利用效率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5
作者 楚增勇 原博 颜廷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5-794,共10页
利用光催化剂将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并用其解决地球资源的枯竭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是可再生清洁能源研究的一个方向。g-C3N4的独特结构赋予其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使之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在光催化领域,g-C3N4主... 利用光催化剂将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并用其解决地球资源的枯竭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是可再生清洁能源研究的一个方向。g-C3N4的独特结构赋予其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使之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在光催化领域,g-C3N4主要用于催化污染物分解、水解制氢制氧、有机合成及氧气还原。在实际应用中,为进一步提高g-C3N4的光催化效果,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多种改进方法,例如物理复合改性、化学掺杂改性、微观结构调整等。本文主要论述了g-C3N4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以及光催化性能的改进方法,简要阐述了光催化和各种改进方法的机理,分析了目前g-C3N4在光催化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望了g-C3N4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光催化 改进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TiO2/g-C3N4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8
6
作者 董海军 陈爱平 +2 位作者 何洪波 吕慧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541,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的TiO_2/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并对TiO_2/g-C_3N_4进行质子化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的TiO_2/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并对TiO_2/g-C_3N_4进行质子化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MO)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可见光下制备的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孔TiO_2纳米晶与g-C_3N_4形成具有"芝麻饼"形貌的复合结构;TiO_2/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吸收带边扩展到465 nm,较TiO_2出现明显红移;TiO_2与g-C_3N_4能带匹配耦合,有效地抑制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质子化处理过程能够提高可见光区吸收强度和电子的传导能力,增强了TiO_2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晶 TIO2 g—C3n4 g-C3n4 可见光响应 质子化处理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3N4/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崔玉民 张文保 +3 位作者 苗慧 李慧泉 张坤 简敏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396-1398,1407,共4页
以四异丙醇钛和三乙胺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合成TiO2。三聚氰胺于580℃煅烧得到g-C3N4,g-C3N4与TiO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超声波条件下加入适量的甲醇得到复合材料g-C3N4/TiO2。以甲基橙为光催化反应模型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紫外光催化活性。结... 以四异丙醇钛和三乙胺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合成TiO2。三聚氰胺于580℃煅烧得到g-C3N4,g-C3N4与TiO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超声波条件下加入适量的甲醇得到复合材料g-C3N4/TiO2。以甲基橙为光催化反应模型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紫外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g-C3N4/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用量3%时,甲基橙脱色率达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TIO2 甲基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Si_3N_4纳米多层膜的生长结构与超硬效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晓萍 董云杉 +2 位作者 孔明 李戈扬 顾明元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3-267,274,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3N4和TiN层厚的TiN/Si3N4纳米多层膜,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了Si3N4和TiN层厚对多层膜生长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3N4层厚...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3N4和TiN层厚的TiN/Si3N4纳米多层膜,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了Si3N4和TiN层厚对多层膜生长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3N4层厚小于0.7 nm时,原为非晶的Si3N4在TiN的模板作用下晶化并与之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的柱状晶,使TiN/Si3N4多层膜产生硬度和弹性模量异常升高的超硬效应。最高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34.0 GPa和353.5 GPa。当其厚度大于1.3 nm时,Si3N4呈现非晶态,阻断了TiN的外延生长,多层膜的力学性能明显降低。此外,TiN层厚的增加也会对TiN/Si3N4多层膜的生长结构和力学性能造成影响,随着TiN层厚的增加,多层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缓慢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Si3n4纳米多层膜 Si3n4晶化 外延生长 超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TiO_2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布洛芬的机制 被引量:42
9
作者 苏海英 王盈霏 +7 位作者 王枫亮 苏跃涵 蔡宗苇 刘国光 吕文英 姚琨 李富华 陈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5-202,共8页
以TiCl_3为TiO_2钛源,二聚氰胺为g-C_3N_4前驱体,制备了g-C_3N_4/TiO_2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等对g-C_3N_4/TiO_2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元素和催化活性的表征.结果表明,TiO_2能很... 以TiCl_3为TiO_2钛源,二聚氰胺为g-C_3N_4前驱体,制备了g-C_3N_4/TiO_2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等对g-C_3N_4/TiO_2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元素和催化活性的表征.结果表明,TiO_2能很好地依附在g-C_3N_4的表面;吸收光发生了红移,扩大了TiO_2的吸收光谱范围;催化剂活性实验研究表明g-C_3N_4与TiO_2按1:9的质量掺杂比例制备出的g-C_3N_4-10/TiO_2复合材料对布洛芬(IBU)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实验同时研究了g-C_3N_4-10/TiO_2复合材料对IBU光催化降解的影响机制.IBU的光催化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酸性环境下有利于IBU的降解;使用异丙醇作为·OH分子探针,检测到·OH存在于g-C_3N_4/TiO_2光催化体系中,并计算得出·OH的贡献率为73.7%,表明·OH在降解中起到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g-C3n4/TiO2 光催化降解 一级动力学 活性氧化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3/g-C3N4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帅 刘进博 +4 位作者 李旭贺 张健 鄢景森 梁飞雪 王彦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2-862,I0005,共12页
以尿素和钨酸铵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金属氧化物三氧化钨(WO3)与石墨相氮化碳(g-C3N4)异质结复合材料WO3/g-C3N4。采用XRD、UV-vis、SEM、PL和XPS表征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发现WO3与g-C3N4存在较好的相互作用和电子转移,保证了... 以尿素和钨酸铵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金属氧化物三氧化钨(WO3)与石墨相氮化碳(g-C3N4)异质结复合材料WO3/g-C3N4。采用XRD、UV-vis、SEM、PL和XPS表征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发现WO3与g-C3N4存在较好的相互作用和电子转移,保证了WO3/g-C3N4本身所具有较高的氧化脱硫活性。以WO3/g-C3N4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为氧化剂,考察其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在反应温度80℃,O/S物质的量比为3.0的反应条件下,反应180min,二苯并噻吩(DBT)转化率可以达到72.79%。通过游离基捕获实验,发现超氧自由基(·O2^-)、电子(e^-)、羟基自由基(·OH)起到了促进反应速率的作用,并对该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 g-C3n4 异质结 氧化脱硫 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Ag_3PO_4改性g-C_3N_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鑫鑫 徐莉 +2 位作者 李磊 罗青枝 王德松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55-262,共8页
采用一种简易方法制备了较低Ag3PO4含量的Ag3PO4/g-C3N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荧光光谱(PL)和X射线光电子能... 采用一种简易方法制备了较低Ag3PO4含量的Ag3PO4/g-C3N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荧光光谱(PL)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Ag3PO4/gC3N4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表征。通过在Ag3PO4/g-C3N4存在条件下甲基橙的光降解反应,考察该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确实存在Ag3PO4,Ag3PO4的引入对gC3N4晶型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提高了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光催化剂 Ag3PO4 g-C3n4 改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3N4-BiOBr复合材料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娜 王茗 +1 位作者 赵北平 曹雪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利用原位沉积法将Bi OBr纳米片生长到g-C_3N_4表面,制得g-C_3N_4-Bi OBr p-n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和荧光光谱(... 利用原位沉积法将Bi OBr纳米片生长到g-C_3N_4表面,制得g-C_3N_4-Bi OBr p-n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和荧光光谱(PL)等测试对光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辐照降解甲基橙水溶液检测评估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由Bi OBr和g-C_3N_4两相组成,Bi OBr纳米片在片状g-C_3N_4表面快速形核生长形成面-面复合结构。相比于纯相g-C_3N_4和Bi OBr,g-C_3N_4-Bi OBr复合材料具有更强可见光吸收能力,吸收带边红移。在可见光辐照100 min后,性能最佳的2:8 gC_3N_4-Bi OBr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分别是纯相g-C_3N_4和Bi OBr的1.8和1.2倍,经过4次循环实验后,其降解率仍达84%,说明复合结构光催化剂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增强。复合光催化剂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说明光生载流子复合得到了有效抑制。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提高归因于p-n型异质结促进电荷有效分离、抑制电子-空穴复合和吸收光波长范围的扩展,相比单一成分材料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可见光降解甲基橙光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空穴,并据此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BiOBr 复合材料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Si_3N_4对MgO-C砖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林俊 孙加林 洪彦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3,99,共3页
研究了 β Si3N4 对镁碳砖高温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 :由于 β Si3N4 呈针状结构 ,热膨胀系数低 ,对多数熔渣和金属的润湿性小 ,加入 β Si3N4 的镁碳砖 ,其高温抗折强度提高 ,热膨胀率降低 ,抗渣侵蚀性提高 ;另外 ,在反应... 研究了 β Si3N4 对镁碳砖高温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 :由于 β Si3N4 呈针状结构 ,热膨胀系数低 ,对多数熔渣和金属的润湿性小 ,加入 β Si3N4 的镁碳砖 ,其高温抗折强度提高 ,热膨胀率降低 ,抗渣侵蚀性提高 ;另外 ,在反应层与原砖层之间发现有富硅层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3n4 Mg0-C砖 高温性能 抗氟化剂 镁碳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g_3PO_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与再生及其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建新 王韵芳 +1 位作者 王雅文 樊彩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9-737,共9页
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沉淀法制备的Ag/Ag3PO4/g-C3N4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及再生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结构特性分析.XRD结果显示再生后催化剂... 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沉淀法制备的Ag/Ag3PO4/g-C3N4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及再生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结构特性分析.XRD结果显示再生后催化剂的结构未发生改变.FESEM及UV-Vis分析结果说明催化剂由Ag3PO4与g-C3N4复合而成.XPS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出现少量的银单质.利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的苯酚降解实验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并通过活性物种及能带结构的分析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进行了推测.研究表明,Ag/Ag3PO4/g-C3N4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纯Ag3PO4及纯g-C3N4,主要原因归结为单质银、Ag3PO4及g-C3N4的协同效应.经过氧化氢和磷酸氢铵钠(NaNH4HPO4)的再生可完全恢复催化剂的活性,这表明该绿色环保的再生方法可实现Ag/Ag3PO4/g-C3N4催化剂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银 g-C3n4 金属银 催化剂再生 苯酚i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修饰g-C_3N_4的能带结构调控与载流子迁移过程 被引量:8
15
作者 祝林 马新国 +2 位作者 刘娜 徐国旺 黄楚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88-2494,共7页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Li、Na、K三种碱金属离子修饰对g-C_3N_4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迁移过程的影响。对建立的六种吸附构型分别采用广义梯度近似和局域密度近似进行计算,发现三种碱金属离子均更趋向于吸附在g-C_3N_4片层内的大空洞...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Li、Na、K三种碱金属离子修饰对g-C_3N_4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迁移过程的影响。对建立的六种吸附构型分别采用广义梯度近似和局域密度近似进行计算,发现三种碱金属离子均更趋向于吸附在g-C_3N_4片层内的大空洞中央位置(F位置)。对于碱金属与g-C_3N_4形成的n型Schottky结,通过能带结构和功函数的计算,发现界面电荷的平衡使g-C_3N_4的能带电位分别整体下移1.52V(Li)、1.07V(Na)、0.86V(K)。其中K离子的引入一方面将g-C_3N_4的价带和导带调整到更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另一方面增大了g-C_3N_4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OMO)的分布,有利于提高载流子的迁移率,同时出现的HOMO和LOMO轨道非共面特性有利于电子和空穴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g-C3n4 能带结构 载流子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 陶瓷与灰铸铁配副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5
16
作者 斯松华 方亮 +1 位作者 高义民 周庆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M-200磨损试验机上于无润滑、蒸馏水润滑、乳化液润滑和10#机械油润滑4种条件下,对Si3N4陶瓷分别与灰铸铁HT和T8钢配副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i3N4陶瓷与灰铸铁HT配副时的摩擦因数... 在M-200磨损试验机上于无润滑、蒸馏水润滑、乳化液润滑和10#机械油润滑4种条件下,对Si3N4陶瓷分别与灰铸铁HT和T8钢配副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i3N4陶瓷与灰铸铁HT配副时的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在几种润滑环境中均表现出同样的顺序无润滑的>蒸留水润滑的>乳化液润滑的>10#机械油润滑的;Si3N4陶瓷与灰铸铁HT配副时在蒸馏水润滑下的摩擦因数仅为0.02,而在乳化液润滑下的为0.13;在无润滑和蒸馏水润滑下,铸铁中的石墨能起不同程度的固体润滑作用,而在乳化液或10#机械油润滑下,石墨的润滑作用得不到发挥,此时起润滑作用的分别是极性分子的化学吸附膜和油分子吸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SI3n4陶瓷 磨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对NH_4^+-N与NO_3^--N吸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千桃 霍元子 +2 位作者 王阳阳 倪晓波 何培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1-45,共5页
在国内首次研究了大型海洋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对NH4+-N与NO 3--N两种氮源的选择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当两种氮源等浓度比例存在时,随着NH4+-N与NO3--N浓度升高,藻体对NH4+-N的吸收速率逐渐升高,而对NO3--N吸收受到抑制;当NO3--N... 在国内首次研究了大型海洋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对NH4+-N与NO 3--N两种氮源的选择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当两种氮源等浓度比例存在时,随着NH4+-N与NO3--N浓度升高,藻体对NH4+-N的吸收速率逐渐升高,而对NO3--N吸收受到抑制;当NO3--N和NH 4+-N高浓度比存在时,藻体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NO3--N/NH4+-N比例的升高和NH4-N浓度的下降而降低;当NO3--N和NH4+-N低浓度比存在时,藻体对NH+4-N保持较高的吸收速率,而对NO3--N的吸收效率随着NO3--N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浒苔具有同时利用水体中较高浓度的NH+4-N和NO3--N的能力,只有当NH4+-N或NO3--N浓度较低时,才以吸收相对应的氮源为主。这说明浒苔能够快速、大量地吸收水体中氮源,为爆发性增殖贮备物质条件。同时,即便两种氮源同时存在,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也远高于对NO3--N的吸收速率,因此,控制NH4+-N的大量输入仍是预防浒苔绿潮爆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Ulva prolifera) nH+4-n nO-3-n 绿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透波Si_3N_4-BN基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张伟儒 王重海 +2 位作者 刘建 高芳 范景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采用气氛压力烧结工艺 (GPS)研制出了高性能透波Si3 N4-BN基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BN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分析了该材料的显微结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 :含有 30 %BN的Si3 N4-BN复合材料 ,其室温抗弯强度 (σRT)为 16... 采用气氛压力烧结工艺 (GPS)研制出了高性能透波Si3 N4-BN基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BN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分析了该材料的显微结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 :含有 30 %BN的Si3 N4-BN复合材料 ,其室温抗弯强度 (σRT)为 16 0MPa ,弹性模量 (E)为 99GPa ,介电常数 (ε)为 4 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波 Si3n4-Bn基陶瓷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3iN_4/Ni/TiAl扩散连接接头界面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健 宋晓国 +1 位作者 王义峰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13,共4页
采用厚度为80μm的镍中间层实现了Si3N4陶瓷和TiAl合金的扩散连接.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检测(EDS)等分析方法确定了TiAl/Ni/Si3N4扩散焊接头的典型界面结构为TiAl/Al5Ni2Ti3/AlNi2Ti/Ni3(Ti,Al)/Ni(s,s)+Ni3Si/Si3N4.重点分析了连接... 采用厚度为80μm的镍中间层实现了Si3N4陶瓷和TiAl合金的扩散连接.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检测(EDS)等分析方法确定了TiAl/Ni/Si3N4扩散焊接头的典型界面结构为TiAl/Al5Ni2Ti3/AlNi2Ti/Ni3(Ti,Al)/Ni(s,s)+Ni3Si/Si3N4.重点分析了连接温度对接头界面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TiAl/Ni界面处元素互扩散速率逐渐加快,导致各化合物层厚度增加.同时,Si3N4与镍的反应加快致使在Si3N4/Ni界面处出现孔洞;连接温度过高时,易在该孔洞区产生裂纹.当连接温度1 000℃,保温时间2 h时接头抗剪强度达到最大为104.2 MPa.压剪过程中,裂纹起裂于SiN/Ni界面处,随后向SiN侧扩展并最终断裂于陶瓷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 n4陶瓷 TIAL合金 扩散连接 界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一步热解法制备层状类石墨相C3N4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杭祖圣 谈玲华 +2 位作者 黄玉安 居法银 应三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8,共6页
在半封闭系统中一步热解三聚氰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化学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热解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用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析(PL)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 在半封闭系统中一步热解三聚氰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化学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热解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用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析(PL)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XRD分析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产物由Melem逐步转变为石墨相结构;FT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含有大量sp2C—N双键和sp3C—N单键的碳氮结构组成;TEM照片显示产物具有多层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当热解温度达到650℃时,可以获得碳氮量比为0.738的类石墨相结构C3N4。所制备的C3N4起始热分解温度达到700℃,在460 nm具有较大半峰宽的荧光吸收峰。该文研究为大规模制备类石墨相C3N4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半封闭 热解 层状类石墨相C3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