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晶度对云杉属木材声振动特性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一星 沈隽 +2 位作者 刘震波 冈野健 和田昌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共3页
选择7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云杉属木材及1种做对比用的美国产西加云杉试材。分析了纤维素结晶度对木材声振动特性参数的影响。根据纤维素结晶度与木材声振动特性参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云杉属木材纤维素结晶度达到5... 选择7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云杉属木材及1种做对比用的美国产西加云杉试材。分析了纤维素结晶度对木材声振动特性参数的影响。根据纤维素结晶度与木材声振动特性参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云杉属木材纤维素结晶度达到59%后.木材声振动特性可达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木材 纤维素 结晶度 声振动特性 弹性模量 振动效率 音色 乐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丝角对云杉属木材声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沈隽 刘一星 +3 位作者 刘振波 于海鹏 冈野健 和田昌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2,共3页
选择了 7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云杉属木材及 1种作对比用的美国产西加云杉木材试件 ,考察了次生壁S2 层纤丝角对木材声振动特性参数的影响 ,云杉属木材次生壁纤丝角在 9°~ 1
关键词 纤丝角 云杉属木材 声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属木材密度与声学特性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沈隽 刘一星 +2 位作者 田站礼 冈野健 和田昌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关键词 云杉属 木材密度 声学特性参数 乐器材 比动弹性模量 损耗角正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属木材生长轮宽度变异系数对声振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沈隽 刘一星 +3 位作者 刘明 刘玉 冈野健 和田昌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29,共3页
选择7种我国主要的云杉属树种木材和1种作对比用的美国产西加云杉,进行了弯曲振动条件下各项声振动特性参数的检测和比较,初步分析了这些振动参数与木材构造中生长轮宽度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轮宽度比较均匀的木材具有比... 选择7种我国主要的云杉属树种木材和1种作对比用的美国产西加云杉,进行了弯曲振动条件下各项声振动特性参数的检测和比较,初步分析了这些振动参数与木材构造中生长轮宽度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轮宽度比较均匀的木材具有比较好的声学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木材 生长轮宽度 变异系数 声振动参数 振动参数 动特性参数 西加云杉 振动条件 木材构造 初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木材声振动性能与生长轮宽度、晚材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一星 沈隽 +2 位作者 田站礼 冈野健 和田昌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6-91,共6页
本文选择了 8种主要云杉属树种 ,进行了弯曲振动条件下各项声振动特性参数的检测和比较 ,并分析了这些参数和木材构造中生长轮宽度、晚材率之间的关系 ,为深入评价云杉属乐器材品质 ,确立乐器材选材中合理应用木材生长轮宽度。
关键词 云杉属木材 生长轮宽度 晚材率 声振动参数 振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属木材晚材率变异系数与声振动特性参数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隽 刘一星 刘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选择了8种主要云杉属树种木材,进行了弯曲振动条件下各项声振动特性参数的检测和比较,初步分析了振动特性参数与木材构造中晚材率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晚材率变异系数对乐器用材质量的影响,为深入评价云杉属乐器用材品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云杉属 木材 晚材率变异系数 声振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无性系木材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青粉 王军辉 +2 位作者 李登平 胡长寿 祁生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6,35,共6页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8个青海云杉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并通过多性状选择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表明:材性性状无性系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除早材管胞长度与早材双壁厚度外,其...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8个青海云杉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并通过多性状选择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表明:材性性状无性系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除早材管胞长度与早材双壁厚度外,其他性状晚材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早材;树脂道比量、生长轮宽度和晚材径向管胞腔径的变异系数较大(21.0%~34.2%),管胞比量和基本密度的变异系数较小(0.50%和3.9%)。基本密度与管胞形态(晚材胞壁率、早材双壁厚度和晚材径向管胞腔径等)及组织比量(除树脂道比量)在无性系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22个性状中有9个性状的重复力在0.5以上。早材管胞长度与其它材性性状间的正负相关关系基本上和晚材管胞长度与其它性状的正负相关关系一致;基本密度与早材弦向管胞直径、管胞数量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生长轮宽度、晚材宽度、早材弦向管胞腔径、早材径向管胞直径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早材胞壁率与晚材胞壁率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晚材率与早、晚材管胞长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管胞比量与木射线比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采用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联合选择的方法筛选出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3号、11号和17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系 木材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dyn在青海云杉活立木基本密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茹广欣 李林 朱秀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6-510,共5页
利用P ilodyn对青海云杉活立木南北方向进行探测,室内测定青海云杉木材各基本密度和早晚材管胞长,对青海云杉南北向P ilodyn值与木材各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长、胸径间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 ilodyn值南向平均值为26.... 利用P ilodyn对青海云杉活立木南北方向进行探测,室内测定青海云杉木材各基本密度和早晚材管胞长,对青海云杉南北向P ilodyn值与木材各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长、胸径间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 ilodyn值南向平均值为26.3 mm,北向平均值为27.3 mm,南北向P ilodyn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北向P ilodyn值与胸径间相关关系显著,青海云杉南北向P ilodyn值与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早晚材管胞长间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对青海云杉南向P ilodyn值的贡献率最大为60%,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对北向P ilodyn值的贡献率最大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Pilodyn值 木材基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云杉纸浆材的初步选择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秋玉 李凤娟 任旭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25,共4页
以帽儿山和凉水的十七八年生红皮云杉种源试验林为材料 ,分别测定了各种源子代的生长和材质性状 ,结果表明 :红皮云杉不同种源间在生长和材质性状上差异显著 ;在所研究的生长和材质性状间以及材质性状的不同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 以帽儿山和凉水的十七八年生红皮云杉种源试验林为材料 ,分别测定了各种源子代的生长和材质性状 ,结果表明 :红皮云杉不同种源间在生长和材质性状上差异显著 ;在所研究的生长和材质性状间以及材质性状的不同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这为红皮云杉的多性状纸浆材综合选择提供了依据 ;在对各种源综合评分的基础上 ,初步确定柴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种源试验 纸浆材选择 材质性状 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林倒木贮量及倒木对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俊峰 郑小贤 +1 位作者 王铁牛 杨凤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45-49,共5页
文章对长白山云冷杉林云冷杉原始林与云冷杉过伐林内倒木的贮量,以及倒木对更新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冷杉原始林内倒木贮量为241.7 m^3/hm^2。云冷杉过伐林内倒木贮量为66.9m^3/hm^2。两种林型内倒木上幼苗结构均随级别增大... 文章对长白山云冷杉林云冷杉原始林与云冷杉过伐林内倒木的贮量,以及倒木对更新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冷杉原始林内倒木贮量为241.7 m^3/hm^2。云冷杉过伐林内倒木贮量为66.9m^3/hm^2。两种林型内倒木上幼苗结构均随级别增大而减少。云冷杉原始林Ⅲ.Ⅳ,Ⅴ级倒木株数占到96%,倒木贮世随级别的增大而增加,Ⅲ,Ⅳ,Ⅴ级倒术贮量占到97.2%;云冷杉过伐林只有Ⅲ级与Ⅴ级存在倒木,Ⅴ级倒木株数占79.4%,贮量占70.8%。倒木上幼苗主要集中在大头端以及倒木中部,小头端幼苗数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林 倒木 贮量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属木材纵向和径向声振动特性参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4,共4页
采集7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云杉属木材及1种作对比用的美国产西加云杉试件,通过纵、横向木材试件在高次振动模式下的试验,测量木材各项声振动参数。研究发现:纵向材与径向材振动参数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据此可以选择各向异性适中,... 采集7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云杉属木材及1种作对比用的美国产西加云杉试件,通过纵、横向木材试件在高次振动模式下的试验,测量木材各项声振动参数。研究发现:纵向材与径向材振动参数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据此可以选择各向异性适中,韧性好,纵向、径向振动受剪切影响小的木材制作乐器的音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木材 纵向 径向 声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欧洲云杉和花旗松吸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鑫 周凡 +1 位作者 付宗营 周永东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29,共5页
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欧洲云杉和花旗松平衡含水率及吸湿特性的影响。采用水蒸气作为保护介质,设定160,180,200和220℃4个温度条件下进行高温热处理2 h,以双室温、湿度控制法获得等温吸附曲线,并采用GAB模型拟合,分析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水... 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欧洲云杉和花旗松平衡含水率及吸湿特性的影响。采用水蒸气作为保护介质,设定160,180,200和220℃4个温度条件下进行高温热处理2 h,以双室温、湿度控制法获得等温吸附曲线,并采用GAB模型拟合,分析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线型、平衡含水率、有效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2个树种试样的吸湿平衡含水率,处理温度越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值越明显,220℃处理后试样的平衡含水率相较于未处理材的平衡含水率下降可达40%以上;利用GAB吸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高温热处理欧洲云杉木材和花旗松木材的等温吸附过程,等温吸附线拟合度较高(拟合度决定系数均高于0.98)。高温热处理并未改变木材等温吸附线的线型,高温热处理试样和未处理试样均呈现第2类等温吸附曲线特征,但热处理会影响等温吸附曲线斜率;高温热处理后2个树种试样的有效比表面积显著降低,处理温度越高,有效比表面积下降值越明显,且试样高温热处理后比表面积相较于素材的下降比例与平衡含水率受高温热处理的影响相近。本研究可为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科学评价及实际高温热处理木材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云杉 花旗松 木材吸附特性 高温热处理 等温吸附 GAB模型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特征的木材年轮图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玉柱 李赵春 孙烨 《森林工程》 2018年第3期46-49,92,共5页
针对树木年轮人工检测效率低、劳动负担重的问题,提高木材年轮检测自动化程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钻孔获取木芯并用电荷耦合器件CCD采集云杉(Picea)年轮扫描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木材年轮图像检测算法。首先,将RGB彩色图像转换到... 针对树木年轮人工检测效率低、劳动负担重的问题,提高木材年轮检测自动化程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钻孔获取木芯并用电荷耦合器件CCD采集云杉(Picea)年轮扫描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木材年轮图像检测算法。首先,将RGB彩色图像转换到HSV空间,利用V分量的梯度值生成结构张量,并构成图像的纹理特征集,并用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模型进行灰度图像去噪,用模糊区域竞争(Fuzzy Region Competition,FRC)模型进行图像分割。最后,对二值图像进行形态学滤波,并利用长宽比和面积特征识别出年轮线。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去噪能力强,分割效果好,边界数正确率100%,能很好地提取云杉木材年轮边界。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木材年轮的自动化检测水平,可拓展应用于其它树种,在林业科学研究和林木生长监测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年轮 模糊区域竞争 全变差 纹理特征 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及其分解动态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翠玲 潘存德 梁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为了丰富我国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的对象类型,并为探讨粗死木质残体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态作用奠定基础,借助粗死木质残体5级分类系统,采用临时标准调查法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养... 为了丰富我国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的对象类型,并为探讨粗死木质残体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态作用奠定基础,借助粗死木质残体5级分类系统,采用临时标准调查法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养分含量及其分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体积贮量为337.61 m^3/hm^2,生物量为87.98 mg/hm^2;倒木树干是粗死木质残体的主体组成部分,占总体积的98.09%;(2)以基本密度(比重)为衡量指标,倒木腐朽等级越高,其密度越小,倒木分解符合单项指数衰减模型,分解常数为0.011 74。5个不同腐朽等级倒木的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4年、18年、38年、68年和92年。在自然状态下,倒木分解50%、9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59年、196年和255年;(3)倒木有机碳、全N、全P、全K、Na^+的平均含量依次为55.93%±1.42%、0.34%±0.07%、0.12%±0.01%、0.06%±0. 01%和0.03%±0.002%,Ca^(2+)、Mg^(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74±4.87 g/kg和34.89±3.66 g/kg,不同养分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同一养分在不同腐朽等级倒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粗死木质残体 倒木 腐朽等级 贮量 分解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麦吊云杉木材解剖性质与材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建 杨岚 +4 位作者 李艳梅 莫劲雁 程一伦 辜云杰 李晓清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7-12,共6页
以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Franch.)Pritz.var.complanata(Mast.)Cheng ex Rehd.)解析木圆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木材解剖测定其年轮宽度、管胞长度与宽度、管胞腔径/双壁厚度形态特征和木材含水率、干缩性质与密度等材性性状的径向变... 以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Franch.)Pritz.var.complanata(Mast.)Cheng ex Rehd.)解析木圆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木材解剖测定其年轮宽度、管胞长度与宽度、管胞腔径/双壁厚度形态特征和木材含水率、干缩性质与密度等材性性状的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油麦吊云杉为较速生树种,平均年轮宽度为5.17 mm,在1~17年间均保持较为旺盛的次生生长。管胞长度、宽度、双壁厚和腔径从髓心向外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分别为1363.98~3498.38 mm、28.41~43.50 mm、4.22~6.55μm和13.74~37.20μm。木材气干含水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生材含水率先缓慢增加,后下降趋于平缓。木材干缩率和密度没有明显的变异规律,整体上趋于稳定状态。综合分析,油麦吊云杉较速生,培育人工林可在17~20年间进行采伐,可获得相对较高的木材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麦吊云杉 解析木 材性 解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加云杉木材单宁铁变色因素及防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茜然 赵雨婷 +2 位作者 郑欣欣 潘彪 王新洲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0,共7页
为解决西加云杉木材加工中的铁变色问题,研究了西加云杉木材内单宁引发铁变色的因素,并探寻铁变色化学防治方法,为其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CIE-L a b色度体系对西加云杉木材的铁变色现象进行评价,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木材含水率... 为解决西加云杉木材加工中的铁变色问题,研究了西加云杉木材内单宁引发铁变色的因素,并探寻铁变色化学防治方法,为其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CIE-L a b色度体系对西加云杉木材的铁变色现象进行评价,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木材含水率(40%,60%,80%和饱水状态)、铁离子质量分数(0.01%,0.05%,0.1%,0.5%和1%)、反应温度(25,45,65,85和95℃)及时间(0 min、1 min、5 min、10 min、30 min、1 h、6 h、12 h和24 h)等因素对西加云杉木材表面颜色的影响,并研究了草酸、次磷酸、磷酸二氢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试剂对西加云杉木材铁变色防治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均对西加云杉木材的铁变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铁离子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都与变色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铁离子质量分数为0.0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 min时木材变色程度均最小。当含水率为40%时,变色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当含水率高于40%时,变色程度随含水率增加有增大趋势;当含水率为60%左右时,变色程度较为严重;之后,变色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草酸、5%磷酸二氢钠和2%草酸+5%磷酸二氢钠的组合均能有效防治铁变色;3%草酸对消除铁变色有一定效果,当加入0.5%EDTA·2Na螯合剂时效果更优,为避免返色,应选择3%草酸+0.5%EDTA·2Na药剂进行除色处理。当铁离子质量分数较低时,可通过降低木材含水率、避免高温及长时间接触来减轻铁变色现象;通过对其加工表面喷涂2%草酸、5%磷酸二氢钠或2%草酸+5%磷酸二氢钠试剂组合可以有效预防木材铁变色;对于已经发生铁变色的木材,可采用3%草酸配合0.5%EDTA·2Na进行涂刷处理,消除已产生的变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加云杉 木材表面颜色 铁变色 单宁 色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包式激光雷达的天山云杉林单木因子估测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邱琴 张文革 +2 位作者 王蕾 曹姗姗 孙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9-109,共11页
单木因子高精度无损快速估测对森林资源监测和评估至关重要,背包式激光雷达在获取森林三维结构参数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以天山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扫描样地获取点云数据进行单木分割识别和单木胸径、树高及冠幅面... 单木因子高精度无损快速估测对森林资源监测和评估至关重要,背包式激光雷达在获取森林三维结构参数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以天山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扫描样地获取点云数据进行单木分割识别和单木胸径、树高及冠幅面积等因子估测,以地面实测结合目视解译数据作为参照,进行精度评价及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单木分割的单木分割精度F值均大于0.9,精确率和召回率均值分别为0.96和0.90,识别率平均值为86.61%;单木胸径和树高估测结果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0,胸径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为1.11,树高的为1.05;单木冠幅面积估测结果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0,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为3.21。可见,使用背包式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对单木胸径、树高参数的高精度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雷达 天山云杉 单木参数 胸径 树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云杉人工林材性变异规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旭 卢伯松 +2 位作者 叶发君 管刚诗 李岳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分析研究红皮云杉人工林主要材性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人工红皮云杉纸浆材主要材性指 标与林龄、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皮云杉木材纤维素含量较高(67.15%~ 80.10%),纤 维细长,长宽比达... 在分析研究红皮云杉人工林主要材性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人工红皮云杉纸浆材主要材性指 标与林龄、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皮云杉木材纤维素含量较高(67.15%~ 80.10%),纤 维细长,长宽比达70%以上,且人工林与天然林材性差异不大。是造纸的优良原料。红皮云杉人工林主要材性指 标与林龄密切相关。而受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的影响较小。20年生基本密度为 0.3179 g/cm3。纤维长 1.99mm。 长宽比 71.78,综纤维素含量71.54%。 1% NaOH抽出物为 20.10%,总的趋势是其材性值随林龄增大而增加。红 皮云杉人工林主要材性指标在20年生后即达到造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人工林 材性 变异规律 林龄 林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云杉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垚 盛基峰 +3 位作者 于美佳 段少荣 叶彦辉 韩艳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8-844,共7页
【目的】粗木质残体(CWD)是林芝云杉林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其储量特征是研究CWD的基础。采用国际上统一的分类标准对林芝云杉林CWD进行分类并调查其储量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果比较,从而整合和完善全球CWD... 【目的】粗木质残体(CWD)是林芝云杉林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其储量特征是研究CWD的基础。采用国际上统一的分类标准对林芝云杉林CWD进行分类并调查其储量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果比较,从而整合和完善全球CWD数据。【方法】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内内设置1 hm^(2)样方,对样方内环境因子、CWD类型、分解等级和径级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CWD储量的影响。【结果】林芝云杉林内CWD的密度、体积和储量分别为191株/hm^(2)、261.966 m^(3)/hm^(2)、80.72 t/hm^(2)。林内主要以10~20、20~30、30~40 cm径级倒木分布为主,CWD总体径级储量顺序为:大径级(61.25%)>中径级(28.55%)>小径级(10.20%);分解等级以Ⅱ、Ⅲ等级为主。不同分解等级CWD储量变化为:Ⅱ>Ⅲ>Ⅰ>Ⅳ>Ⅴ,倒木储量与CWD总体变化规律一致,枯立木和大枝储量分布为:Ⅱ>Ⅰ>Ⅲ>Ⅳ>Ⅴ,树桩密度较小,主要为Ⅰ级。林内倒木、枯立木、大枝和树桩储量分别为77.26、2.78、0.31和0.37 t/hm2。其中倒木在密度、体积和储量中占比最高,是CWD的主要贡献者,构成林芝云杉林CWD的主体。【结论】林芝云杉林CWD储量与全球针叶林CWD储量的平均值相近,可能与藏东南的水热条件、树种组成、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规律等因素相关。本文通过对藏东南林芝云杉林CWD的研究可为藏东南云杉林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粗木质残体 林芝云杉林 储量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位红皮云杉林木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22
20
作者 苏妮尔 沈海龙 +3 位作者 丁佩军 钟兆华 徐惠德 杨玲 《森林工程》 2020年第2期6-11,19,共7页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43 a红皮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坡位红皮云杉的生长状况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坡位红皮云杉人工林林木生长状况和土壤肥沃程度的差异,为建立红皮云杉大径材培育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在人...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43 a红皮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坡位红皮云杉的生长状况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坡位红皮云杉人工林林木生长状况和土壤肥沃程度的差异,为建立红皮云杉大径材培育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在人工林南坡的上、中、下3个坡位上设置样地,调查红皮云杉的树高、胸径、冠幅、活枝下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五点法收集样地不同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和土壤养分(全碳、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林木生长状况调查发现:不同坡位之间,下坡位的林木生长状况最佳,其树高、胸径、冠幅、活枝下高和单株材积均最大。不同坡位之间,树高、冠幅、活枝下高和单株材积的比较由小到大排序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胸径和单株材积的比较由小到大排序为: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的比较由小到大排列为:上坡位、下坡位、中坡位。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随着坡位下降呈增加趋势。不同坡位之间,下坡位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除了全钾和速效钾的养分含量变化趋势由小到大为: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外,其余养分含量依次由小到大排列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对相同坡位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比较发现,林下表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高于较深处(>20~40 cm)土壤。下坡位更有利于红皮云杉林木生长和土壤养分积累,是适合红皮云杉大径材林木培育的有利坡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大径材培育 坡位 林木生长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