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线粒体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60
1
作者 董高翔 冯亦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断术(tMCAO)模型,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神经细胞线粒体ATPase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断术(tMCAO)模型,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神经细胞线粒体ATPase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1)大鼠tMCAO后线粒体ATPas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于tMCAO前10min腹腔注射丁基苯酞(NBP)(5~20mg /kg)能明显升高线粒体Na+K+-ATPase和Ca 2+  -ATPase活性。(2)在缺血溶剂组,SOD活性和线粒体GSH-Px活性显著下降,而MDA的含量则明显升高。于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NBP(20mg /kg)能明显增加缺血侧神经细胞线粒体和脑皮层总SOD的活性,然而对CuZn-SOD活性无明显作用。腹腔注射20mg /kg NBP能显著升高线粒体GSH-Px的活性,而腹腔注射10、20mg /kg NBP能明显降低缺血脑线粒体MDA的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局部脑缺血 ATP酶 抗氧化酶 丙二醛 脑线粒体 抗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镉胁迫对龙葵(Solanum nigrum L.)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柿良 杨容孑 +2 位作者 马明东 蒋潘 赵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0、10、20、40、80、160 mg·kg-1)处理下,龙葵(Solanum nigrum L.)幼苗对氮(N)、磷(P)和钾(K)吸收及质膜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Cd浓度≤40 mg·kg-1时显著促进龙葵幼苗生长及生物...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0、10、20、40、80、160 mg·kg-1)处理下,龙葵(Solanum nigrum L.)幼苗对氮(N)、磷(P)和钾(K)吸收及质膜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Cd浓度≤40 mg·kg-1时显著促进龙葵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添加Cd浓度>40 mg·kg-1时抑制作用加强;叶绿素含量随Cd添加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较低浓度Cd(10 mg·kg-1)处理时,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随Cd添加浓度的增加,根、茎、叶和果实中的全N、全P和全K含量先升后降(除茎全P降低外);叶片中的Cd积累量最高,茎次之,果实中最低;丙二醛含量与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大,但超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先升后降;幼苗地上(茎与叶)和地下(根)部H+-ATP以及地下部Ca2+-ATP酶活性随Cd添加浓度的增加不断降低,而地上部Ca2+-ATP酶活性则先升后降。这些结果表明,龙葵在高Cd胁迫(≥40 mg·kg-1)下,能通过加快根系对Cd离子积累来提高抗氧化酶(CAT和SOD)活性、降低POD与质膜ATP酶活性、改变对N、P和K的吸收,从而起到对Cd胁迫的解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氮、磷、钾 ATP酶活性 质膜过氧化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Thomas液中加入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轻幼兔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3
作者 陈柏成 肖颖彬 +3 位作者 陈林 钟前进 王学锋 刘欲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 观察附加 0 .4mmol/L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心脏停搏液 (NAC组 )和St .Thomas液 (ST组 )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幼兔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 Neeley离体左心做功模型 ,离体心脏缺血液 12 0min ,再灌注 6 0min ;分离出缺... 目的 观察附加 0 .4mmol/L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心脏停搏液 (NAC组 )和St .Thomas液 (ST组 )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幼兔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 Neeley离体左心做功模型 ,离体心脏缺血液 12 0min ,再灌注 6 0min ;分离出缺血再灌注幼兔左室心肌肌浆网 ,测定其总巯基 (TSH)、非蛋白巯基(NPSH)、丙二醛 (MDA)及Ca2 + ATP酶活性。结果 NAC组 ,再灌注后心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ST组 ;TSH ,NPSH含量明显高于ST组 ,同时MDA含量明显低于ST组 ;NAC组缺血再灌注对肌浆网Ca2 + ATP酶活性的抑制较ST组轻。结论 附加NAC可显著改善St .Thomas液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幼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NAC提高缺血再灌注幼兔心肌的还原型巯基水平 ,增强心肌抗氧化损伤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nAG 心肌缺血 St.Thomas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P型ATP酶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响应拮抗菌N-1的表达模式分析
4
作者 王鑫 邵远志 +1 位作者 汤月 李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66-2374,共9页
P型ATP酶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膜转运蛋白,在果实能量代谢和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广泛参与植物离子运输、抗逆、细胞信号转导等各项生命活动,然而在荔枝或其他无患子科植物中尚未对P型ATP酶基因家族进行全面分析,本研究基于‘妃子笑... P型ATP酶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膜转运蛋白,在果实能量代谢和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广泛参与植物离子运输、抗逆、细胞信号转导等各项生命活动,然而在荔枝或其他无患子科植物中尚未对P型ATP酶基因家族进行全面分析,本研究基于‘妃子笑’荔枝转录组数据,通过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共鉴定了28个P型ATP酶基因家族成员基因,探讨P型ATP酶在荔枝采后贮藏过程中的潜在功能。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基因可以分为5个亚家族,同一亚族的基因在基因结构和motif基序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发现LcPAs多定位于线粒体(21/28)。通过转录组分析,在采后贮藏期间,荔枝P型ATP酶家族基因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明显高于下调表达基因,暗示其可能在荔枝采后品质劣变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抵御作用。使用拮抗菌N-1处理荔枝可以有效抑制其果实采后褐变和病害的发生,结合RT-qPCR结果,发现拮抗菌N-1处理能诱导LcPA1、LcPA7、LcPA8和LcPA19在整个贮藏过程中的上调表达,并维持了较高的ATP酶活性,进一步说明P型ATP酶家族基因在抑制荔枝病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了解荔枝P型ATP酶基因家族基因的进化和功能分析提供了参考,为深入了解拮抗菌N-1保鲜机理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P型ATP酶基因家族 转录组 拮抗菌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死方式对罗非鱼鱼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方静 黄卉 +5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魏涯 岑剑伟 戚勃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改善鱼肉的品质,文章通过测定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Ca2+-ATP酶活性以及鱼片色泽和质构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评价了4种不同致死方式(Ⅰ.鳃部放血;Ⅱ.冰激致死;Ⅲ.敲击头部致死;Ⅳ.敲击头部后放血)对罗非鱼(Oreochromis s... 为了改善鱼肉的品质,文章通过测定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Ca2+-ATP酶活性以及鱼片色泽和质构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评价了4种不同致死方式(Ⅰ.鳃部放血;Ⅱ.冰激致死;Ⅲ.敲击头部致死;Ⅳ.敲击头部后放血)对罗非鱼(Oreochromis sp.)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期间4个组的TVB-N显著增大,但Ⅱ组和Ⅲ组的TVB-N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有利于鱼片冰藏期的保鲜;4个组鱼片的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Ⅲ和Ⅳ2种宰杀方式有利于保持Ca2+-ATP酶活性;4个组的亮度(L*)、红绿色值(a*)和黄蓝色值(b*)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Ⅰ和Ⅳ2种宰杀方法使鱼片L*较大而a*较小,但4组之间b*无显著差异;鱼片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其中Ⅲ组的质构品质保持得最好。综合以上所有指标,可以认为Ⅲ组最有利于罗非鱼片的保鲜,其次为Ⅱ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致死方式 挥发性盐基氮 CA^2+-ATP酶活性 色泽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片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莎 李来好 +4 位作者 杨贤庆 黄卉 岑剑伟 石红 李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44-447,共4页
综合研究冷藏过程中罗非鱼片品质变化的相关几项指标,包括感官值、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K值、Ca2+-ATP酶活性值、脂肪氧化(TBA)值。结果表明:TVB-N值、K值、Ca2+-ATP酶活性值和感官值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为:罗非鱼片品质开始... 综合研究冷藏过程中罗非鱼片品质变化的相关几项指标,包括感官值、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K值、Ca2+-ATP酶活性值、脂肪氧化(TBA)值。结果表明:TVB-N值、K值、Ca2+-ATP酶活性值和感官值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为:罗非鱼片品质开始变差出现在第5天左右,鱼片感官值下降到16,K值增加到29.5%,TVB-N值增加到15.775mg/100g,Ca2+-ATP酶活性降低了27.24%;鱼片品质开始恶化出现在第12天左右,感官值下降到8,TVB-N值为29.96mg/100g,K值为54%,Ca2+-ATP酶活性降低了53.36%。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评价冷藏过程中罗非鱼片的品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片 品质变化 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 K值 Ca2+-ATP酶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拟穴青蟹腺苷三磷酸酶和磷酸酶比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艾春香 曾媛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2-778,共7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NH4Cl作为氨氮源)0(C0组,对照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L(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组织器官中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和磷酸酶比...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NH4Cl作为氨氮源)0(C0组,对照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L(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组织器官中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和磷酸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鳃Na+-K+-ATPase比活力,C10组、C20组在胁迫24 h时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大,胁迫48,72和96 h时则随氨氮浓度升高而下降(p<0.05),C30组、C40组则随胁迫时间延长一直下降;而C40组拟穴青蟹鳃Ca2+-Mg2+-ATPase比活力却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氨氮胁迫48,72和96 h,拟穴青蟹鳃和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比活力显著下降(p<0.05);肌肉ACP比活力则随氨氮浓度升高和胁迫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鳃和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比活力随着氨氮浓度升高而下降(p<0.05);肌肉AKP比活力在氨氮胁迫24 h时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升高(p<0.05).可见,氨氮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氨氮胁迫 腺苷三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白鲑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亚文 朱新荣 张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57-262,270,共7页
本实验以高白鲑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理化(p H、持水率、挥发性盐基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三甲胺氮值),肌肉蛋白质(蛋白质组成、Ca^(2+)-ATPase活性、表面疏水性),感官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揭示高白鲑在冷藏(4℃)过程中品质... 本实验以高白鲑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理化(p H、持水率、挥发性盐基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三甲胺氮值),肌肉蛋白质(蛋白质组成、Ca^(2+)-ATPase活性、表面疏水性),感官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揭示高白鲑在冷藏(4℃)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白鲑是一种高蛋白鱼类,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8.95%±0.1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高白鲑各项指标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p H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在贮藏第10 d时p H上升至7.15。持水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由初始值95.27%下降至第10 d的89.79%。挥发性盐基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及三甲胺氮值均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第10 d分别达31.05、0.45、5.02 mg/100 g;肌原纤维蛋白,肌浆蛋白及肌基质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减少,其中,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变化最大,由初始值35.86%减少至2.05%。而碱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由19.14%增加至22.72%;贮藏期间Ca2+-ATPase活性呈下降趋势,活性降低了69.2%;表面疏水性呈增大的趋势,由初始值52.54μg上升至94.82μg;感官分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细菌总数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贮藏末期达到6.04 log CFU·g^(-1),其数值在限量标准(7.00 log CFU·g^(-1))范围内。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可用于评价高白鲑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为其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鲑 品质变化 蛋白质组成 三甲胺氮值 Ca^2+-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酰丙酮-间氯苯甲酰肼西佛碱及其单氧钒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9
作者 曾福礼 赵青 +3 位作者 王欣 敬兰花 王卫 谭民裕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5-89,共5页
扼要报道苯甲酰丙酮—间氯苯甲酰肼西佛碱及其单氧钒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并就它们对Na+,K+-ATPase活性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浓度大于0.94μmol/L时,ATPase活性为一定值,配体却表现出促进... 扼要报道苯甲酰丙酮—间氯苯甲酰肼西佛碱及其单氧钒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并就它们对Na+,K+-ATPase活性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浓度大于0.94μmol/L时,ATPase活性为一定值,配体却表现出促进酶活性的作用;配体一旦与钒生成配合物,酶活性就被抑制,促进作用明显降低,由抑制ATPase活性的动力学曲线还说明在不同浓度的钒配合物存在下,与浓度不同的ATP结合位点均呈非竞争性抑制,而ATP的Km值保持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丙酮 配合物 席夫碱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积血对兔视网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旭康 吴超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4-766,共3页
目的 观察玻璃体积血时不同阶段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及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玻璃体积血对视网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 4 0只 ,右眼玻璃体内注入 0 2ml自体血作为实验组 ,左眼玻璃体内注入 0 2ml生理盐水... 目的 观察玻璃体积血时不同阶段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及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玻璃体积血对视网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 4 0只 ,右眼玻璃体内注入 0 2ml自体血作为实验组 ,左眼玻璃体内注入 0 2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分别于第 3、 7、 14、 2 1、 2 8天随机处死 8只 ,分离视网膜 ,制成 10 %组织匀浆检测MDA变化及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第 3、 7天 ,MDA的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第 14、 2 1、 2 8天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Na+ K+ ATP酶活性在第 3、 7天两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意义 (P >0 0 5 ) ,第 14、 2 1、 2 8天 ,实验组Na+ K+ ATP酶活性较对照组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玻璃体积血可引起视网膜脂质过氧化损害 ,损害Na+ K+ ATP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 nA^+-k^+-ATP酶活性 nA^+-k^+ATP酶 体内 实验 显著性 变化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