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河源区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植物和土壤碳、氮储量对覆被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9
1
作者 王启基 李世雄 +1 位作者 王文颖 景增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85-894,共10页
以青海省果洛州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轻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地上部分主要功能群(禾草类、杂类草、莎草类)、植物根系和土壤碳、氮浓度及储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高寒小嵩草草... 以青海省果洛州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轻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地上部分主要功能群(禾草类、杂类草、莎草类)、植物根系和土壤碳、氮浓度及储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高寒小嵩草草甸轻度退化草地地上部分主要功能群碳、氮浓度和C∶N比值明显高于重度退化草地的浓度。同一草地类型主要功能群比较,碳、氮浓度依次为杂类草〉禾草类〉莎草类;植物地上部分的碳、氮浓度明显高于地下根系的碳、氮浓度。重度退化草地植物根系碳、氮浓度高于轻度退化草地植物根系碳、氮浓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总有机碳浓度显著低于轻度退化草地土壤总有机碳浓度,随着土层的加深碳、氮浓度有减少的趋势。江河源区高山嵩草草甸的土壤有机碳、氮储量最大,植物根系碳、氮储量居中,植物地上部分碳、氮储量最小。重度退化草地总有机碳储量(13554.3g/m^2)较轻度退化草地储量(14669.2g/m^2)下降7.60%。其中,0-40cm土壤层碳储量下降4.10%,植物根系碳储量下降59.97%,植物地上部分碳储量下降15.39%;重度退化草地总氮储量(3780.6g/m^2)较轻度退化草地储量(3352.7g/m^2)高12.76%,其中,0-40cm土壤中总氮储量高13.07%,植物根系全氮储量下降55.09%,植物地上部分全氮下降16.00%。由于草地退化损失有机碳11149kg/hm^2,而全氮增加427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 覆被变化 植物 土壤 氮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斑块的高寒小嵩草草甸植物群落构建特征分析
2
作者 林丽 张永兴 +4 位作者 任永吉 张法伟 李以康 曹广民 李杰霞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43-4355,共13页
群落构建和群落转换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对解释群落共存及演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高寒小嵩草草甸微斑块植物群落构件特征及其分布格局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斑块构建特征同系统稳定性维持及群落演替的潜在关系,发现:高寒小嵩草草... 群落构建和群落转换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对解释群落共存及演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高寒小嵩草草甸微斑块植物群落构件特征及其分布格局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斑块构建特征同系统稳定性维持及群落演替的潜在关系,发现:高寒小嵩草草甸以微小尺度集群分布模式进行群落构建,形成以草毡表层完整微斑块为主,其他微斑块为辅,多种微斑块镶嵌的群落构建模式。形成这种群落构建模式的原因不但同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生理生化、形态结构等自身特征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该区季节性冻融作用的强烈影响。高寒小嵩草草甸在季节性冻融作用下容易形成中间突起(以草毡表层完整微斑块为主),四周以裂缝围绕的多边形地貌,而裂缝在地表径流冲刷、鼠类活动、过度放牧等作用下容易在其汇集处形成剥蚀坑。裂缝和剥蚀坑微斑块在较低放牧强度下可以为禾本科、矮嵩草(K.humilis)等优良牧草的定植或拓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有助于优良牧草在不同微斑块间的渗透和位移,有利于系统向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提升的方向演替;而过度放牧则可以通过限制优良牧草向裂缝和剥蚀坑微斑块的渗透和迁移,降低这两种微斑块中裸地的恢复速度,进而加大草地退化风险。因此,高寒小嵩草草甸微斑块镶嵌的群落构建特征是非生物环境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抵御一定强度的放牧干扰,维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该类型草甸如果利用不当,将增高草地进一步退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嵩草草甸 群落构建 微斑块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破草皮技术对退化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及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樊博 林丽 +4 位作者 郭小伟 钱大文 兰玉婷 司梦可 李本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5,共12页
【目的】明确不同土壤草皮划破技术对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地上生产力恢复的影响。【方法】以退化小嵩草草甸的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30、30~40 cm)土壤养分、水分、紧实度等特征及植物群落生长繁殖特性为评判... 【目的】明确不同土壤草皮划破技术对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地上生产力恢复的影响。【方法】以退化小嵩草草甸的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30、30~40 cm)土壤养分、水分、紧实度等特征及植物群落生长繁殖特性为评判指标,分析划破草皮(C_(1))、划破草皮+补播(C_(2))、划破草皮+施肥(C_(3))、划破草皮+补播+施肥(C_(4))4种草皮划破技术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地上生产力恢复的影响。【结果】4种草皮划破技术处理下土壤湿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09%、4.80%、3.58%和4.05%,对土壤碳、氮、磷和钾含量亦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效果。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方式、土壤深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不同处理方式对植物群落及实生苗数量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效应(P<0.01),其中,C_(2)处理植物群落密度比对照增加了68.77株/m^(2)(P<0.05);双子叶植物数量与土壤无机碳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37。基于不同处理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紧实度)、全量养分(全氮、全碳)和速效养分(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含量的标准化多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单一划破草皮处理(C_(1))在短期内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综合改善能力较弱,而在划破草皮之上辅以补播或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和限制性养分的活化效果更优。【结论】采用划破草皮配合外源种库和外源养分添加的生态恢复措施可以在短期内提高退化小嵩草草甸生产能力和土壤限制性养分含量,在生态恢复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划破草皮 高寒小嵩草草甸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围栏与放牧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石红霄 范月君 +4 位作者 侯向阳 杨玉平 吴新宏 杨婷婷 李鹏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2,共6页
以三江源区围栏封育5a、10a和自由放牧的高山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对样地内的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区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优势度指数低于自由放牧区,群落结构较自由放牧简单,而均匀度指数高于自由放牧,... 以三江源区围栏封育5a、10a和自由放牧的高山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对样地内的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区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优势度指数低于自由放牧区,群落结构较自由放牧简单,而均匀度指数高于自由放牧,说明长期围栏封育使群落向均一化方向发展,群落稳定性高于自由放牧草场;可采食的优良牧草生物量及其比例增加,总体趋势是随围栏封育年限增加禾草类生物量围栏内>围栏外,杂类草生物量围栏内<围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特征 围栏封育 物种多样性 高山嵩草草甸 三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载放牧与那曲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被退化及其退化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52
5
作者 魏兴琥 杨萍 +1 位作者 李森 陈怀顺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41-49,共9页
对那曲地区中部高山嵩草草甸不同超载程度草地植被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那曲地区中部高山嵩草草地超载严重,从定居点至放牧最远点,放牧压力逐渐降低,定居点附近超载高达3.73倍,超载最轻的草地也达到1.75倍;超载草地的多样性指数、植被盖... 对那曲地区中部高山嵩草草甸不同超载程度草地植被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那曲地区中部高山嵩草草地超载严重,从定居点至放牧最远点,放牧压力逐渐降低,定居点附近超载高达3.73倍,超载最轻的草地也达到1.75倍;超载草地的多样性指数、植被盖度、地上现存生物量都显著低于围栏禁牧区;随超载程度的加大,莎草科植物、耐旱的杂类草、牲畜不喜食和不食的植物种有增加的趋势;综合分析超载下植被的不同特征变化并与现有的高寒草甸、草原类退化草地分类指标体系比较,初步认为,那曲地区的高山嵩草草甸都呈现退化加剧的趋势,已达到重度-中度退化程度,极重度超载区达到重度退化程度,重度和中度超载区达到中度退化程度,其比例分别达到9%和91%,远大于1996年的调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嵩草草甸 超载 植被退化 那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与施氮时间对小嵩草草甸草地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马玉寿 郎百宁 +2 位作者 李青云 施建军 董全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7-50,共4页
通过不同施肥时间和不同施肥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是恢复高寒草甸小嵩草退化草地植被,提高其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青藏高原小嵩草草甸尿素的最佳施用时间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较为经济合理的施肥量应在300kg/hm2左右。
关键词 施氮量 施氮时间 小嵩草 草甸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小嵩草草甸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54
7
作者 王启兰 曹广民 王长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6-864,共9页
观测了放牧对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放牧压力的增大,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全磷、有效磷、土壤水分明显下降,而地下生物量、土壤容重、pH及根土比呈现增大趋势,不... 观测了放牧对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放牧压力的增大,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全磷、有效磷、土壤水分明显下降,而地下生物量、土壤容重、pH及根土比呈现增大趋势,不同放牧处理间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特性显示出明显的差异(P<0.05);②纤维素分解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随放牧压力增大而下降,只有过氧化氢酶以轻牧最高,各处理间上述土壤酶活性差异程度不同;③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地下生物量、根土比、土壤有机质及氮、磷养分等明显下降,而土壤容重和pH逐渐增大,且不同层次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④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外,其它土壤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加深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嵩草草甸 放牧 土壤酶活性 土壤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干扰强度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于成 贾婷婷 +1 位作者 庞晓攀 郭正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8-778,共11页
采用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有效洞口数差异划分其干扰梯度的方法,研究其不同干扰强度对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分布特征及耦合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原鼠兔干扰强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区和裸斑生... 采用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有效洞口数差异划分其干扰梯度的方法,研究其不同干扰强度对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分布特征及耦合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原鼠兔干扰强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区和裸斑生境窗区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干扰强度Ⅱ(有效洞口数密度为192个hm^(-2))时显著升高达到最大值(p<0.05),相比干扰强度Ⅰ时增加了21.51%和46.03%;裸斑生境窗区速效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干扰强度Ⅱ时最大且显著高于植被覆盖区(p<0.05),高于植被覆盖区155.63%。高原鼠兔干扰下植被覆盖区0~10 cm土层有机碳、速效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而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10~20 cm土层(p<0.05),且表层土壤有机碳占整个土层的69.74%;裸斑生境窗区0~10 cm土层速效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1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p<0.05),而不同土层间有机碳含量仅在干扰强度Ⅰ时差异显著。高原鼠兔干扰下,土壤有机碳与速效氮、硝态氮、铵态氮在植被覆盖区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而在裸斑生境窗区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高原鼠兔改变了土壤碳氮的耦合关系,适宜的干扰强度能明显提高高山嵩草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形成氮素含量较高的裸斑生境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高山嵩草草甸 土壤碳氮 分布特征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高山嵩草克隆生长特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希来 杨元武 +1 位作者 张静 牛周羊杰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51-56,共6页
对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高山嵩草无性系分株构件和克隆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退化程度下随着无性系面积的增大,高山嵩草营养分株、生殖分株数量及生物量均趋于增大,极度退化的草地中无性系变化无此规律。在轻度、中... 对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高山嵩草无性系分株构件和克隆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退化程度下随着无性系面积的增大,高山嵩草营养分株、生殖分株数量及生物量均趋于增大,极度退化的草地中无性系变化无此规律。在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程度下,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高山嵩草无性系营养分株能力加强,生殖分株能力减弱;极度退化的草地已呈现典型的"黑土滩"景观,高山嵩草的克隆生长维持在最低水平。高山嵩草分蘖节直径伴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有增加的趋势,分蘖节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蒿草 蒿草草甸 退化草地 无性系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小嵩草种群繁殖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邓自发 谢晓玲 +1 位作者 周兴民 王启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44-349,共6页
研究从繁殖生态学的角度对高寒草甸小嵩草 (Kobresia pygmaea)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小嵩草属寒冷中生密丛短根茎地下芽植物 ,在高寒生境中采用以营养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的繁殖策略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小嵩草... 研究从繁殖生态学的角度对高寒草甸小嵩草 (Kobresia pygmaea)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小嵩草属寒冷中生密丛短根茎地下芽植物 ,在高寒生境中采用以营养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的繁殖策略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小嵩草种子产量达45 5 3 .8粒 /m2 ,但种子萌发率较低 ,室内和野外萌发率分别仅有 4%和 1 % ,经氢氧化钠溶液和赤霉素溶液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 1 %和 2 % ,而剥去种皮后种子萌发率达 5 2 .6 % ,种皮坚硬是造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 ;进入种子库、保留至返青期且具有活性的种子仅占种子总数的 2 4 .3 5 % ,其室内萌发率仅有 3 % ,而在野外理论实生苗仅为 1 1 .0 9个 /m2 ,与此相反小嵩草营养繁殖所形成的新个体数为 6 2 5 6 .2 5个 /m2 ,远远多于种子萌发所形成的实生苗数。此外 ,小嵩草营养繁殖效力也远高于有性繁殖效力 ,营养繁殖效力占总繁殖效力的 90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小嵩草 无性系小株 繁殖效力 繁殖策略 种群繁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培杰 李亚娇 +3 位作者 潘多锋 陈本建 李心诚 王德利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8-705,共8页
采用野外受控放牧试验(放牧和不放牧)和人工控制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方法(草原毛虫移除和未移除),研究了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高寒草甸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地植被群落(植被盖度、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 采用野外受控放牧试验(放牧和不放牧)和人工控制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方法(草原毛虫移除和未移除),研究了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高寒草甸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地植被群落(植被盖度、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草原毛虫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牦牛(Bos mutus)放牧区内草原毛虫种群数量及增长趋势均高于无牧区。草原毛虫单独存在时群落的盖度、高度及地上总生物量与对照(牦牛与草原毛虫都不存在,CK)差异不显著(P>0.05),而牦牛与草原毛虫共存时群落盖度、高度及地上总生物量都显著低于CK(P<0.05)。牦牛干扰了草原毛虫对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的作用,植物重要值发生了显著变化。草原毛虫单独存在时植物多样性指数与CK间无显著差异,单独放牧牦牛和牦牛与草原毛虫共存时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CK(P<0.05)。本研究表明,牦牛显著加剧了草原毛虫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植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草原毛虫 高寒草甸 群落 小嵩草 地上生物量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重要牧草高山嵩草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雄 胡向阳 杨永平 《草业与畜牧》 2013年第1期30-39,共10页
高山嵩草因为自身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对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加剧,高山嵩草及其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带来了一系列既有的或潜在的... 高山嵩草因为自身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对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加剧,高山嵩草及其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带来了一系列既有的或潜在的影响。这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人们努力从各方面研究高山嵩草及其生态系统,以期实现高山嵩草草甸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高山嵩草的种质资源评价、高山嵩草草甸群落特征和动态、环境干扰对高山嵩草及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高山嵩草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高山嵩草草甸的保护和修复等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对高山嵩草的研究,旨在加深对高山嵩草为代表的高山植物的认知和了解,为今后高山嵩草的研究指明方向,为高寒草甸的保护、利用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嵩草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放牧 黑土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条件下高山嵩草生长特性及其群落的变化动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元武 李希来 解永发 《四川草原》 2005年第8期15-17,共3页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山嵩草总分蘖数、秆分蘖数减少,但均高于对照区,而侵入种的种数趋于增加,在放牧区内9月份达到最高值,不放牧区8月份达到最高值。复合分蘖数8月份达到最...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山嵩草总分蘖数、秆分蘖数减少,但均高于对照区,而侵入种的种数趋于增加,在放牧区内9月份达到最高值,不放牧区8月份达到最高值。复合分蘖数8月份达到最高值,芽分蘖数及其叶片数7月份达到最高值。单分蘖数和秆分蘖数均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秆分蘖叶片数5月份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草草甸 高山嵩草 植物群落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徐海鹏 于成 +3 位作者 舒朝成 金少红 庞晓攀 郭正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9,共10页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冗余是评价植物群落稳定性的重要内容。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功能冗余和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增加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功能多样性和...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冗余是评价植物群落稳定性的重要内容。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功能冗余和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增加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降低了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植物群落稳定性。随高原鼠兔干扰强度增加,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功能冗余和植物群落稳定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说明高原鼠兔干扰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干扰与否,而且要考虑干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高山嵩草草甸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密度对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种间联结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庞晓攀 王倩 +2 位作者 贾婷婷 李倩倩 郭正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4-230,共7页
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密度变化会引起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组分变化,而且引起种间关系的改变。研究了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密度对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种间联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密度增加,原优势种高山嵩草优势度降低,而原伴... 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密度变化会引起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组分变化,而且引起种间关系的改变。研究了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密度对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种间联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密度增加,原优势种高山嵩草优势度降低,而原伴生种达乌里秦艽和小花草玉梅等植物的优势度却逐渐增加;植物群落内主要物种间的总体联结性从有效洞口数密度小于或等于224个/hm2时的正关联,转变为有效洞口数密度超过224个/hm2时的负关联;高山嵩草和青藏苔草的联结性从有效洞口数密度≤224个/hm2时的正关联,转变为有效洞口数密度超过224个/hm2时的负关联,而密花香薷和乳浆大戟、乳浆大戟和黄花棘豆的联结性则相反。这说明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密度变化改变了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种间的总体联结性,有效洞口数密度为224个/hm2时种间联结性最强,群落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洞口数密度 种间联结 高山嵩草草甸 高原鼠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洞口密度对高山嵩草草甸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雯娜 金少红 +3 位作者 于成 庞晓攀 王娟 郭正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593-1601,共9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会引起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草甸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并同步分析了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总洞口密度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关系。...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会引起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草甸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并同步分析了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总洞口密度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增加了土壤0-20cm土层有机碳、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含量(P<0.01),但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总洞口密度增加,土壤0-20cm土层全效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速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说明高原鼠兔总洞口密度和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一致,因此当分析高原鼠兔干扰程度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趋势时,可采用总洞口密度代替有效洞口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高山嵩草草甸 总洞口密度 有效洞口密度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栏措施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罗久富 周金星 +2 位作者 赵文霞 董林水 郑景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5-574,共10页
人工条件下高寒脆弱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变化是研究其生态功能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乌玛塘高寒草甸示范区为例,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对植物群落功能群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在围栏4年和8年后,围... 人工条件下高寒脆弱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变化是研究其生态功能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乌玛塘高寒草甸示范区为例,对研究区植被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对植物群落功能群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在围栏4年和8年后,围栏内外群落的结构变化和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1)围栏内物种多样性大于围栏外;围栏4年后群落内一年生、二年生植物重要值明显高于围栏外;围栏8年后,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优势度降低,一年生、二年生植物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成为优势物种之一;多年生禾草,杂类草以及一年生、二年生植物3个功能群所含物种数显著多于围栏外(P<0.05);2)围栏4年后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围栏内>围栏外,8年后表现为围栏内<围栏外。短期围栏使得群落稳定性高于未围栏的群落,但是群落结构差异并不明显,随着围栏时间增加,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群落稳定性降低,围栏外群落则趋向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功能群 M.Godron 退化 毒杂草 高山嵩草 甘肃马先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贺连选 刘宝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具有江河源头的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形复杂,群落类型众多。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对互助县松多乡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着重分析了高山蒿草草甸植物群落的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和... 具有江河源头的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形复杂,群落类型众多。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对互助县松多乡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着重分析了高山蒿草草甸植物群落的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和相对多度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海拔梯度的逐渐升高,其生态优势度逐渐减小,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在增加,丰富度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嵩草草甸 海拔梯度 相对多度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山嵩草草甸群落特征及生产力对模拟增温幅度的响应
19
作者 李军祥 张扬建 +10 位作者 朱军涛 曾辉 常文静 丛楠 刘瑶杰 俎佳星 黄珂 朱艺旋 王荔 唐泽 陈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4-485,共12页
青藏高原气候严酷,陆地表层生态系统脆弱,其高寒植物群落特征及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利用开顶箱(OTCs,Open Top Chambers)式装置在藏北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设置不同增温梯度实验(W1、W2、W3、W4),探究... 青藏高原气候严酷,陆地表层生态系统脆弱,其高寒植物群落特征及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利用开顶箱(OTCs,Open Top Chambers)式装置在藏北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设置不同增温梯度实验(W1、W2、W3、W4),探究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地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样地相比,增温减少了植物群落总盖度(2015年,W1、W2、W3、W4分别显著减少了28%、23%、59%、60%; 2016年,W4显著减少了83%)和高山嵩草盖度(2015年,W1、W2、W3、W4分别显著减少了26%、33%、681%、64%; 2016年,W4显著减少了85%),而低幅度增温(W1、W2)对委陵菜属植物盖度无显著影响,高幅度增温(W3、W4)显著减少了委陵菜属植物盖度(2015年,W3、W4分别显著减少了58%和60%;2016年,W4显著减少了71%); 2)对整个植物群落而言,增温幅度较低时,增温对群落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有促进作用,当温度升高超过一定程度,这种促进作用会逐渐减弱甚至变成抑制作用(2015年,W4显著减少了地上生物量69%; 2016年,W4显著减少了地上生物量82%); 3)高山嵩草盖度和其他物种总盖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而委陵菜属植物盖度无明显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预示着,一定程度的升温会促进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生长,但温度升高超过一定幅度时,会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地退化加剧,同时当地群落中委陵菜属植物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相对稳定,这类物种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可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产力 群落特征 多梯度增温 高山嵩草草甸 藏北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祁连山东段高寒小嵩草草甸植物种群物候学研究(简报)
20
作者 孙步功 龙瑞军 王长庭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28-131,共4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祁连山东段高寒小嵩草草甸主要植物种群物候特性的观测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排序法将小嵩草草甸26种植物种群划分为不同的物候类群。利用相关系数排序法指出了影响不同物候期的主要生态因子依次是温度、降水量和日... 通过对青藏高原祁连山东段高寒小嵩草草甸主要植物种群物候特性的观测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排序法将小嵩草草甸26种植物种群划分为不同的物候类群。利用相关系数排序法指出了影响不同物候期的主要生态因子依次是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研究结果对物候资料积累、分析以及放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嵩草草甸 聚类分析 主分量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