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授时历》中的招差法和弧矢割圆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惠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研究了《授时历》中的招差法和弧矢割圆术的构建原理。结果表明 ,前者即现在的三次内插法 ,古代是从一些实测数据出发 ,利用代数方法构造一个确定天体在每一时段所处位置的算法 ,并用表格和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后者是中国历法计算中首... 研究了《授时历》中的招差法和弧矢割圆术的构建原理。结果表明 ,前者即现在的三次内插法 ,古代是从一些实测数据出发 ,利用代数方法构造一个确定天体在每一时段所处位置的算法 ,并用表格和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后者是中国历法计算中首次使用的球面几何方法 ,系应用古代的勾股算术和沈括的“会圆术”并结合高次方程来解决天文测量问题。通过中外比较认为 ,牛顿内插法晚于中国招差法近 40 0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算史 天文学史 授时历 招差法 弧矢割圆术 内插法 球面几何法 天文历法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时历》中的弧矢割圆术再探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可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对于《元史.历志》和《明史.历志》中有关《授时历》球面坐标变换的内容进行补漏、校核;进一步探讨《授时历》中球面坐标变换特别是弧矢割圆术的一些重要法则和方法;结合现代三角学计算结果,得到结论:托勒玫《至大论》与弧矢割圆术中的... 对于《元史.历志》和《明史.历志》中有关《授时历》球面坐标变换的内容进行补漏、校核;进一步探讨《授时历》中球面坐标变换特别是弧矢割圆术的一些重要法则和方法;结合现代三角学计算结果,得到结论:托勒玫《至大论》与弧矢割圆术中的黄赤道坐标变换的精度相差不大;弧矢割圆术关于弧、弦、矢之间的计算是在一个单位系里进行的,与托勒玫和现代三角学的方法都不一样;古率3是会圆术这个统一的单位系里独特的比率,而不是圆周率。在这个条件下,会圆术与现代三角学的结果十分近似,体现为除了在一些特殊点二者完全相等外,会圆术中的两个变量表达式也如正弦和余弦函数一样有整齐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时历》 弧矢割圆术法则 单位系 会圆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