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ong dual band metamaterial absorber in terahertz regime
1
作者 WEN Qi-ye XIE Yun-song ZHANG Huai-wu YANG Qing-hui LIU Bao-yuan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We report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dual-band perfect terahertz absorb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electric Split-Resonance-Ring(eSRR) layer, polyimide spacer and a metal plate layer. The absorber has two near-unit... We report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dual-band perfect terahertz absorb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electric Split-Resonance-Ring(eSRR) layer, polyimide spacer and a metal plate layer. The absorber has two near-unity absorptions near 0.502 THz and 0.942 THz and both are related to the LC resonance of the eSR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terahertz absorber is an excellent electromagnetic wave concentrator.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are firstly converged into the spacer and the eSRR layer and are then significantly absor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光学材料 电磁波 吸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al-Path Skip-Transformer的轻量级语音增强网络
2
作者 琚吴涵 孙成立 +2 位作者 陈飞龙 丁碧云 郭桥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09-217,共9页
解耦式语音增强方法将语音去噪任务解耦为幅度估计与复频谱估计两个子任务,可以获得比传统幅度谱语音增强更好的效果。Transformer由于其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的能力,成为解耦式语音增强模型的关键组件。然而,Transformer较高的计算复杂... 解耦式语音增强方法将语音去噪任务解耦为幅度估计与复频谱估计两个子任务,可以获得比传统幅度谱语音增强更好的效果。Transformer由于其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的能力,成为解耦式语音增强模型的关键组件。然而,Transformer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限制了其在边缘设备的应用。提出了一种解耦式语音增强网络DPST-SENet(dualpath skip-Transformer speech enhancement network)。具体而言,DPST-SENet能够在幅度分支中抑制主要噪声分量,同时在复频谱分支中消除残余噪声并隐式增强相位信息。该网络引入Dual-Path Skip-Transformer模块,它能有效重用Dual-Path Transformer模块建模的信息,在降低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保持出色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PST-SENet在48 kHz全频带语音数据集VoiceBank+DEMAND上的语音质量感知评估(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PESQ)得分为3.16,优于ICASSP 2022深度噪声抑制挑战赛冠军模型MTFAA,且模型参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全频带 双路径网络 并行去噪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AL-BAND INFRARED DETECTORS 被引量:12
3
作者 A. Rogalski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Militar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Kaliskiego St., 00 908 Warsaw, Poland)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1-258,共18页
As the infrared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advance, 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multispectral detectors for advanced IR systems with better target discrimin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oth HgCdTe detectors and quantum we... As the infrared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advance, 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multispectral detectors for advanced IR systems with better target discrimin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oth HgCdTe detectors and quantum well GaAs/AlGaAs photodetectors offer wavelength flexibility from medium wavelength to very long wavelength and multicolor capability in these regions. The main challenges facing all multicolor devices are more complicated device structtures, thicker and multilayer material growth, and more difficult device fabrica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array size gets larger and pixel size gets smaller. In the paper rec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of two color HgCdTe photodiodes and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is presented. More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HgCdTe detectors. The two color detector arrays are based upon an n P N (the capital letters mean the materials with larger bandgap energy) HgCdTe triple layer heterojunction design. Vertically stacking the two p n junctions permits incorporation of both detectros into a single pixel. Both sequential mode and simultaneous mode detectors are fabricated. The mode of detec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the multilayer materials. Also the performances of stacked multicolor QWIPs detectors are presented. For multicolor arrays, QWIP’s narrow band spectrum is an advantage, resulting in low spectral crosstalk. The major challenge for QWIP is developing broadband or multicolor optical coupling structures that permit efficient absorption of all required spectral b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NHgCdTephotodetectors QWI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dual-band antenna for multi-mode GNSS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4
作者 Hongmei Liu Shaojun Fang Zhongbao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A novel dual-band antenna is proposed for mitigating the multi-path interference in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applications. The radiation patches consist of a shortedannular-ring reduced-surface-w... A novel dual-band antenna is proposed for mitigating the multi-path interference in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applications. The radiation patches consist of a shortedannular-ring reduced-surface-wave(SAR-RSW) element and an inverted-shorted-annular-ring reduced-surface-wave(ISAR-RSW)element. One key feature of the design is the proximity-coupled probe feeds to increase impedance bandwidth. The other is the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band rejection filters to suppress the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SAR-RSW and the ISAR-RSW elements. In addition, trans-directional couplers are used to obtain tight coupling. Measure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tenna has a larger than 10 d B return loss bandwidth and a less than 3 d B axial-ratio(AR) bandwidth in the range of(1.164 – 1.255) GHz and(1.552 – 1.610) GHz. The gain of the passive antenna in the whole operating band is more than 7 d 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antenna dual-band antenna multi-path interfer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系统偏差分析及订正
5
作者 文浩 王辉 +2 位作者 张扬 吴蕾 李瑞义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6,共14页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是反映大气中云和降水粒子形状的重要偏振参量,但其极易受硬件设备和环境影响导致质量变差,分析ZDR系统偏差并开展订正,是双偏振雷达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2023年7月北京8部X波段速调管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是反映大气中云和降水粒子形状的重要偏振参量,但其极易受硬件设备和环境影响导致质量变差,分析ZDR系统偏差并开展订正,是双偏振雷达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2023年7月北京8部X波段速调管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利用小雨法筛选出ZDR数据获得其逐仰角逐径向平均值,分析了ZDR的受影响因素和受影响程度;并利用相应时段的大量雨滴谱数据,通过T矩阵法计算的ZDR中值作为基准,开展全体扫ZDR的系统偏差订正。结果表明:(1)避雷针对于北京X波段雷达ZDR有较大的影响,影响范围在10°~25°,平均影响幅度在0.16~1.21 dB;(2)门头沟和怀柔雷达的ZDR数据,除受避雷针影响外,还分别受近距离铁塔、信号塔的影响,受影响方位角度小于避雷针;(3)差分反射率因子受部分波束遮挡会导致较大的系统偏差,房山X波段雷达ZDR数据显示部分波束遮挡可使其值增大1.19 dB;(4)本文提出的系统偏差订正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所有仰角所有径向由避雷针、部分波束遮挡等因素导致的ZDR值不合理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 双偏振天气雷达 差分反射率因子 系统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减振器的磁通自感式位置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孙凤 李佩遥 +2 位作者 周冉 吴利平 曲建真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6,共12页
在电磁减振器(ESA)的位置检测中,常用的位移传感器往往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和洁净的使用环境。为降低检测方式的复杂性和检测环境的限制,在ESA的动子端部采用3个线性霍尔传感器并间距电角度120°布置,用于检测定子永磁体的磁密变化信... 在电磁减振器(ESA)的位置检测中,常用的位移传感器往往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和洁净的使用环境。为降低检测方式的复杂性和检测环境的限制,在ESA的动子端部采用3个线性霍尔传感器并间距电角度120°布置,用于检测定子永磁体的磁密变化信息,并转换为ESA的位置信息。在考虑霍尔传感器的安装误差、多传感器之间的灵敏度误差和磁场畸变产生的谐波分量的情况下,进行位置检测方法的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法分析端部区域的磁密变化、磁密峰值和谐波含量,确定霍尔传感器的布置位置。然后,建立考虑霍尔传感器误差和谐波干扰的输出霍尔信号数学模型。基于此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双锁相环(DPLL)结合带通频率同步提取滤波器(DPLL-BPFSEF)的位置解算方法。其中,DPLL用于抑制高频谐波对信号的影响,BPFSEF则用于抑制信号中出现低频率谐波的影响,补偿在解算过程中DPLL对低频率信号抑制能力不稳定的特点。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匀速和正弦运动工况下位置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DPLL-BPFSEF和DPLL均可准确解算霍尔信号,同时实现ESA动子速度和位置的检测。通过DPLL-BPFSEF检测动子的正弦运动,速度的误差率为5.1%;DPLL-BPFSEF比DPLL的位置解算精度在匀速和正弦运动下各提升了42.8%和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减振器 霍尔传感器 位置检测 双锁相环 带通频率同步提取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波段热释电传感器的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孝铧 罗文博 +1 位作者 赵泽彬 赖正刚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4,28,共5页
构建基于物体不同波段红外辐射特性的目标识别方法,对于提高目标识别准确率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双波段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构建红外探测系统,通过设置目标温度、传感器—目标距离、扫描速度等参数,研究了滤波方法、识别算... 构建基于物体不同波段红外辐射特性的目标识别方法,对于提高目标识别准确率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双波段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构建红外探测系统,通过设置目标温度、传感器—目标距离、扫描速度等参数,研究了滤波方法、识别算法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双波段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目标识别方法,通过双波段红外辐射特征的提取和处理,可以将目标识别准确率提高至95.7%,在高交会速度条件下可以准确识别目标,在高速目标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双波段 热释电传感器 变分模态分解滤波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段高倍频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法
8
作者 邢毓华 师腾飞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76,共14页
针对雷达系统中线性调频信号载波频段单一和带宽倍频系数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使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生成中心频率分别为射频驱动信号频率的2倍、6倍和10倍,同时... 针对雷达系统中线性调频信号载波频段单一和带宽倍频系数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使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生成中心频率分别为射频驱动信号频率的2倍、6倍和10倍,同时带宽增加4倍的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生成了带宽为4 GHz,中心频率分别为20、60、100 GHz,时间带宽积为742.4的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进一步对生成信号进行自相关处理和模糊函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信号表现出较好的峰值旁瓣比和脉冲压缩性能,模糊函数降低为单啁啾线性调频信号的1/4,降低了距离-多普勒耦合效应所导致的目标定位误差,有效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双啁啾信号 微波光子 多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的双波段窄带热辐射器
9
作者 邱千里 章晋国 +4 位作者 周东劼 谈冲 孙艳 郝加明 戴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双波段窄带热辐射器在红外传感、加密、检测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这种辐射器能够提供集中且精确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提高红外技术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不过,在不同波段构建窄带辐射的条件通常会相互制约,同时实现双波段窄带热... 双波段窄带热辐射器在红外传感、加密、检测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这种辐射器能够提供集中且精确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提高红外技术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不过,在不同波段构建窄带辐射的条件通常会相互制约,同时实现双波段窄带热辐射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需光刻的红外双波段窄带热辐射器。该辐射器由铝薄膜上非周期性的交替沉积Ge和YbF_(3)薄膜组成,Ge和YbF_(3)薄膜组成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和铝基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发Tamm等离激元(Tamm Plasmon Polaritons,TPPs),从而实现窄带辐射。首先使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辐射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满足双波段TPP的激发条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双波段辐射器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具有窄带辐射的特性。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可用于多波段辐射调控器件的设计,从而可以应用于多气体传感和多带红外伪装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窄带热辐射器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长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定形WO_(3)薄膜的四模态双波段电致变色性质
10
作者 有心 郝绚兮 +3 位作者 刘彬 李盼 吕营 刘星元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7-1516,共10页
WO_(3)是一种优异的双波段电致变色材料,可在电压作用下实现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选择性调控。但受离子嵌入深度和极化子跃迁机制的影响,通常仅能实现“亮冷暗”三种光学调控模式。本文制备的无定形WO_(3)薄膜通过调控退火温度及驱动电... WO_(3)是一种优异的双波段电致变色材料,可在电压作用下实现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选择性调控。但受离子嵌入深度和极化子跃迁机制的影响,通常仅能实现“亮冷暗”三种光学调控模式。本文制备的无定形WO_(3)薄膜通过调控退火温度及驱动电压,成功实现“亮、暗、冷、暖”四种光学调控模式。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的最大光学对比度为77.4%和82.2%,平均响应时间为11.7 s。XPS及原位光谱分析显示,W^(3+)及金属W的局域态形成是“暖”模式产生的关键机制,但深层离子捕获效应和过大电位超出材料的稳定范围,导致该模式性能不佳。本研究突破传统双波段器件的多模态调控瓶颈,揭示极化子-离子协同作用机制,为开发高可逆性四模态器件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对建筑节能等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 双波段 四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波段红外成像的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定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克利 杨圆 +3 位作者 颜湘莲 季严松 高凯 王劭菁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SF6气体泄漏检测,具有非接触、直观性强、响应快速等优点,然而传统红外成像式检漏仪无法进行气体泄漏量定量测量。为实现非接触式红外泄漏成像的定量检测,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波段红外成像的气体泄漏检测方...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SF6气体泄漏检测,具有非接触、直观性强、响应快速等优点,然而传统红外成像式检漏仪无法进行气体泄漏量定量测量。为实现非接触式红外泄漏成像的定量检测,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波段红外成像的气体泄漏检测方法,利用改进ViBe算法进行泄漏气体云团的定位,通过气体吸收波段和非吸收波段间的双波段差分分析,量化给出SF6气体泄漏量。研究结果表明,差分检测能够较好地消除气体泄漏处背景辐射影响,检测结果与真值的决定系数达到0.8,误差均值为14.3%,能够实现对30ppm×m泄漏量的定量检测。相对于传统的SF6气体红外成像泄漏检测方法,双波段红外差分成像方法在进行泄漏位置检测的同时,实现了泄漏量的量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双波段 六氟化硫 气体泄漏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对齐融合的双波段图像描述生成方法
12
作者 顾梦瑶 蔺素珍 +1 位作者 晋赞霞 李烽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71,共7页
为了获得更准确、全面的现场信息,采用红外和可见光同步成像探测复杂场景已成为常态,但现有图像描述研究仍集中于可见光图像,无法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已探测到的场景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对齐融合的可见光⁃红外双波段图像描述... 为了获得更准确、全面的现场信息,采用红外和可见光同步成像探测复杂场景已成为常态,但现有图像描述研究仍集中于可见光图像,无法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已探测到的场景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对齐融合的可见光⁃红外双波段图像描述生成方法。首先,利用Faster⁃RCNN分别提取可见光图像的区域特征和红外图像的网格特征;其次,以Transformer为基本架构,在可见光⁃红外图像对齐融合(VIIAF)编码器中引入位置信息做桥接,进行可见光⁃红外图像特征的对齐与融合;接着,将融合得到的视觉信息输入Transformer解码器中得到粗粒度文本的隐藏状态;最后将编码器输出的视觉信息、解码器得到的隐藏状态与经训练的Bert输出的语言信息输入所设计的自适应模块,使视觉信息和语言信息参与文本预测,实现文本由粗到细的图像描述。在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描述数据集上进行的多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精确捕捉到可见光和红外图像间的互补信息,而且与使用Transformer的最优模型相比,其性能在BLEU⁃1、BLEU⁃2、BLEU⁃3、BLEU⁃4、METROR、ROUGE以及CIDEr指标上分别提高1.9%、2.1%、2.0%、1.8%、1.3%、1.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描述 双波段 特征对齐融合 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 语言模型 Bert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到端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3
作者 赵玺竣 范斌 廖军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95,共18页
提出一种支持可见光与中波红外(MWIR)双波段计算成像的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通过在同一基底的前后两面上应用不同深度的衍射结构,并利用端到端优化框架对这些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在640~800nm可见光波段和3700~4700nmM... 提出一种支持可见光与中波红外(MWIR)双波段计算成像的混合多阶衍射透镜设计。通过在同一基底的前后两面上应用不同深度的衍射结构,并利用端到端优化框架对这些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在640~800nm可见光波段和3700~4700nmMWIR波段实现高效聚焦的衍射器件。结合专门设计的图像重建网络,实现单片式双波段计算成像系统,具备结构简单、轻量化及低成本等优势。实验结果显示,直径为40 mm的原型样机分别在可见光波段和MWIR波段的静态传函达到50.0%和4.4%;在室温条件下,红外波段噪声等效温差不超过80 mK,验证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成像 端到端优化 衍射元件 双波段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土壤温湿度检测的声表面波标签天线设计
14
作者 薛昕烁 陈智军 +2 位作者 张烁 周鹏 王帅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天线设计是实现基于无线无源声表面波标签的土壤温湿度检测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对同一表面位置不同深度处土壤温湿度的并行检测,多个标签需采用时分与频分多址的方案。对此设计了层叠式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及一分四T型微带功分器,天线的... 天线设计是实现基于无线无源声表面波标签的土壤温湿度检测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对同一表面位置不同深度处土壤温湿度的并行检测,多个标签需采用时分与频分多址的方案。对此设计了层叠式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及一分四T型微带功分器,天线的不同贴片对应不同谐振频率,通过切角实现圆极化;功分器采用微带线设计减小了高频段电阻效应及耗散功率问题。使用HFSS软件进行仿真优化,制作实物并结合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在中心频率842.5 MHz与922.5 MHz处的S11均小于−10 dB,功分器4个输出端口的传输系数均约为−6.8 dB,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天线及功分器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湿度检测 声表面波标签 双频天线 一分四功分器 HFS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房流道吸水池长度的优化与实践
15
作者 李彦峰 唐识 +3 位作者 丘章圣 王春财 郭永鑫 王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泵房流道吸水池长度直接影响水泵的运行效率和工程设计的经济性。针对现有规范建议的侧面进水旋转滤网后吸水池长度取值范围宽泛问题,试验观测了两种典型侧面进水滤网的吸水池流态,分析了吸水池长度对水泵进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缩短吸... 泵房流道吸水池长度直接影响水泵的运行效率和工程设计的经济性。针对现有规范建议的侧面进水旋转滤网后吸水池长度取值范围宽泛问题,试验观测了两种典型侧面进水滤网的吸水池流态,分析了吸水池长度对水泵进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缩短吸水池长度的均流消涡措施。结果表明,“外进内出”型旋转滤网出口水流平稳扩散,吸水池长度为7.5 D可以满足水泵较好的进流条件,而“内进外出”型旋转滤网受两侧出口脱流漩涡区的影响,吸水池长度需增加为9.0 D以使水流调整扩散均匀,采用墩墙联合均流消涡措施可进一步优化吸水池长度。研究成果可为泵站工程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房流道 吸水池 长度优化 侧面进水旋转滤网 均流消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Wi-Fi7的双频柔性MIMO天线设计
16
作者 吴旭 王庆祥 杜成珠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3,共7页
针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对高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等需求的增长,设计了一款应用于Wi-Fi 7的共面波导馈电(CPW)双频柔性MIMO天线。单元天线通过在单极子天线的地板上引入“L”形长枝节的方式来实现双频特性,并印刷在LCP柔性介质基板上。通... 针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对高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等需求的增长,设计了一款应用于Wi-Fi 7的共面波导馈电(CPW)双频柔性MIMO天线。单元天线通过在单极子天线的地板上引入“L”形长枝节的方式来实现双频特性,并印刷在LCP柔性介质基板上。通过在两单元天线间添加两个对称的枝节,从而实现MIMO天线的高隔离度。天线整体尺寸为50 mm×32 mm×0.1 mm,实测工作频段为2.38~2.6 GHz和4.68~9.83 GHz。工作频段内天线的隔离度均大于20 dB,包络相关系数(ECC)小于0.002,分集增益(DG)大于9.999 dB。在2.45 GHz和6.8 GHz的比吸收率(SAR)值分别为1.01 W/kg和0.87 W/kg,均小于国际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该天线在未来的Wi-Fi 7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 7 双频 柔性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高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图神经网络与局部熵的双波段红外图像目标检测研究
17
作者 金罡 淑琴 哈斯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197,共6页
双波段红外图像在目标检测时,若不能有效地将不同波段图像融合,会降低后续目标检测效果,为此提出融合图神经网络与局部熵的双波段红外图像目标检测方法。构建双波段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模型,模型建立时,利用单尺度的Retinex方法做图像融... 双波段红外图像在目标检测时,若不能有效地将不同波段图像融合,会降低后续目标检测效果,为此提出融合图神经网络与局部熵的双波段红外图像目标检测方法。构建双波段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模型,模型建立时,利用单尺度的Retinex方法做图像融合前的增强处理,并通过增强结果对不同波段图像实施滤波处理,实现图像有效融合。再使用加权局部熵方法对融合图像展开处理,获取双波段红外融合图像的目标显著图像。利用卷积网络和图神经网络,通过目标显著图像学习训练提取目标特征,开展特征匹配,实现双波段红外图像目标的精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融合双波段红外图像时,保留信息量最大差值仅为5个,融合双波段红外图像能力较强;可有效利用局部熵抑制双波段红外图像内的干扰因素,同时检测双波段红外图像内目标数量为13个,与实际目标吻合,检测双波段红外图像目标精度较高,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局部熵 双波段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激光雷达用532 nm/1064 nm双波段反射膜研制
18
作者 云宇 吴春霞 +1 位作者 张明磊 陈月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6,共7页
天基激光雷达技术是目前测绘、国防等领域重要的侦测手段。532 nm/1064 nm双波段反射膜是激光雷达中的重要元件,负责光路的传输和光谱效率的调控。目前,电子束蒸发工艺(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EB)是制备高损伤阈值HfO_(2)/SiO_(2)... 天基激光雷达技术是目前测绘、国防等领域重要的侦测手段。532 nm/1064 nm双波段反射膜是激光雷达中的重要元件,负责光路的传输和光谱效率的调控。目前,电子束蒸发工艺(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EB)是制备高损伤阈值HfO_(2)/SiO_(2)双波段反射膜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受制备工艺沉积能较小的限制,HfO_(2)/SiO_(2)薄膜疏松多孔,在大气环境下容易吸附水汽,这些水汽会在真空工作环境下解吸从而导致薄膜产生谱移,影响激光雷达的工作稳定性。为了降低薄膜元件在大气和真空环境下由于水汽造成的影响,文中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在EB-HfO_(2)/SiO_(2)多层膜的顶部和侧壁覆盖了一层20 nm的Al2O3薄膜,由于原子层沉积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机制决定了薄膜的致密无针孔特性,同时具有优异的保形性、均匀性、厚度可控性等,不仅可以阻隔水汽的渗透,且能够保证薄膜具有较高的损伤阈值。通过测试结果表明,EB-HfO_(2)/SiO_(2)覆盖ALD-Al2O3后在真空-大气环境下的谱移仅有0.3%,低于覆盖前的2.5%,同时在532 nm和1064 nm处的抗激光损伤阈值分别为13.1 J/cm^(2)和41.5 J/cm^(2),可以满足激光雷达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双波段反射膜 电子束蒸发 原子层沉积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扭耦合谐振的超结构板设计与减振特性研究
19
作者 桂文涛 赵建雷 +1 位作者 马谦 朱睿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目前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极端环境领域对板结构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轻质化以及使其具有多频带减隔振功能。针对上述要求,设计了一种拉扭耦合超结构板,利用由两个自由度耦合谐... 目前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极端环境领域对板结构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轻质化以及使其具有多频带减隔振功能。针对上述要求,设计了一种拉扭耦合超结构板,利用由两个自由度耦合谐振产生的两个低频弯曲波带隙,实现超结构板的低频双频带减振。首先提出一种具有拉扭双自由度的单胞等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平面波展开(Plane Wave Expansion,PWE)法进行超结构板带隙特性的计算,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验证了带隙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发现,相比于拉压平动单自由度谐振子,拉扭耦合双自由度谐振子会在板结构中打开一个新的弯曲波带隙。进一步分析归一化等效刚度系数对两个带隙位置和带宽的影响。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10'5阵列超结构板的振动传递率,得出的振动衰减区域与由理论计算所得的带隙位置一致。有关结论可为轻质超结构板的多频带减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拉扭耦合超结构板 等效刚度系数 平面波展开法 弯曲波带隙 双频带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段、高增益、超低副瓣毫米波面天线
20
作者 何山红 江文豪 +1 位作者 陈满坤 韩贤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8-1777,共10页
低副瓣,尤其是超低副瓣一直是天线设计中的难题。对于毫米波天线,还有可能存在加工困难、加工精度难以保障和损耗大等问题。论文从天线实现方式、馈源、反射面结构及配置等方面进行特殊设计,研制一种可以同时工作于w(51.26~58.0 GHz)和K... 低副瓣,尤其是超低副瓣一直是天线设计中的难题。对于毫米波天线,还有可能存在加工困难、加工精度难以保障和损耗大等问题。论文从天线实现方式、馈源、反射面结构及配置等方面进行特殊设计,研制一种可以同时工作于w(51.26~58.0 GHz)和Ka频段(22.24~31.4 GHz)的反射面天线,实测副瓣电平在w和Ka频段分别小于-50 dB和-35 dB,中心频率的天线增益分别达到40.1 dBi和35.0 dBi。给出了设计原理和设计过程,提供了仿真与实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两者的基本吻合证明了设计过程的正确性和设计结果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副瓣 毫米波 双频段 高增益 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