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唐作顺 俸祥仁 +5 位作者 黎益图 肖华春 王海波 侯小露 王亚楠 彭婷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41-43,共3页
该文旨在研究罗汉果提取物、八角提取物组、肉桂提取物和山豆根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0只体重相近成年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罗... 该文旨在研究罗汉果提取物、八角提取物组、肉桂提取物和山豆根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50只体重相近成年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罗汉果提取物、八角提取物、肉桂提取物和山豆根提取物。试验第28天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结果表明,八角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IgM含量(P<0.05),肉桂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和GSH-Px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提取物 八角 肉桂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肉桂质量及炮制过程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梅菊 吴涛 +5 位作者 李强 刘洋 殷涛 廖香莲 孙代华 胡力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7,399,共12页
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和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28批肉桂药材差异及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OriginPro 2023软件对28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 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和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28批肉桂药材差异及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OriginPro 2023软件对28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的样本和共有峰分类情况与主成分分析情况相近,其中阳春市、肇庆市高要区、防城港市和贵港市样本分类较为集中,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实现对广东、广西两省/自治区肉桂的有效区分。通过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及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对炮制前后的肉桂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药材与饮片5个成分和挥发油含量均值较为相近,肉桂炮制过程的成分差异较小;且各批次间桂皮醛、肉桂酸和肉桂醇的整体变化趋势相近,2-甲氧基桂皮醛和香豆素的变化趋势相近,与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可为肉桂产地选择、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炮制 桂皮醛 化学计量学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芹永 朱靖博 +1 位作者 王振中 肖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46-1249,共4页
为寻找肉桂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并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肉桂石油醚提取物(IC50=350.37μg/mL)的活... 为寻找肉桂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并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肉桂石油醚提取物(IC50=350.37μg/mL)的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028.99μg/mL),从中分离出2个活性成分,分别鉴定为桂皮醛(IC50=277.89μg/mL)和肉桂酸(IC50=286.22μg/mL)。酶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非竞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178.07μg/mL和229.4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Α-葡萄糖苷酶 高效液相色谱 抑制剂 抑制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超细微粉的粉体特征及体外透皮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浩如 杨永刚 +1 位作者 何煜 刘惠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53-656,共4页
目的 :了解超细微粉技术在中药外用散剂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观察肉桂超细微粉细胞形态学特征 ,并与普通粉末进行比较 ;测定肉桂超细微粉粉体的物理参数 ;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进行散剂大鼠皮肤渗透实验 ,测定肉桂主要有效成分肉桂醛的... 目的 :了解超细微粉技术在中药外用散剂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观察肉桂超细微粉细胞形态学特征 ,并与普通粉末进行比较 ;测定肉桂超细微粉粉体的物理参数 ;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进行散剂大鼠皮肤渗透实验 ,测定肉桂主要有效成分肉桂醛的透过量。结果 :肉桂超细微粉的粒径小 (D50 =12 .72 μm) ,肉桂粉末的特征显微结构不明显。全肉桂超微粉具有较好的透皮效果 ,肉桂醛透过量与时间成线性关系 ,渗透开始后 1h的时间内 ,渗透速度最大 (0 .2 5mg/cm2 /h) ,此后渗透速度变缓 ,8h累积透过率为 1.0mg/cm2 ;加入稀释剂制成的散剂的透过量相应降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超细微粉 体外透皮 中药 外用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佳蓉片中丹皮酚和桂皮醛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五保 顾莹 +1 位作者 杨智锋 王花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65-967,共3页
目的:建立佳蓉片中的丹皮酚和桂皮醛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Krom asil C18(200 mm×4.6 mm,5μm)不锈钢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88 nm,流速:1.0 mL/m in。结果:桂皮醛进样量在0.003 683至0.018 412μg,丹皮酚进样量... 目的:建立佳蓉片中的丹皮酚和桂皮醛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Krom asil C18(200 mm×4.6 mm,5μm)不锈钢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88 nm,流速:1.0 mL/m in。结果:桂皮醛进样量在0.003 683至0.018 412μg,丹皮酚进样量在0.097 92至0.489 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蓉片 肉桂 牡丹皮 桂皮醛 丹皮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联用分析不同产地肉桂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胜男 卢金清 +2 位作者 蔡君龙 黎强 梁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117,128,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肉桂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的肉桂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数...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肉桂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的肉桂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4个产地肉桂的总离子流图整体上相似,12个批次的样本在聚类和主成分空间中聚集成为不同的类别,基本实现不同产地肉桂的鉴别,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样本分布疏密度反映样本的亲缘关系。结论:本实验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肉桂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鉴别不同产地肉桂,并且能反映不同产地肉桂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为肉桂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泰丸中肉桂对黄连小檗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白妮 李江英 +2 位作者 陈烨丹 郑晓晖 张亚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考察肉桂挥发油和水提液对黄连小檗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服黄连提取物、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总提物、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挥发油、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水提液,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小檗碱的质量浓... 目的考察肉桂挥发油和水提液对黄连小檗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服黄连提取物、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总提物、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挥发油、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水提液,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小檗碱的质量浓度。结果黄连配伍肉桂总提物后小檗碱的Cmax和AUC均明显增大,达峰时间提前;肉桂水提液对黄连小檗碱的药动学参数影响不显著,而肉桂挥发油使小檗碱的Cmax和AUC显著增大,但增加的幅度小于肉桂总提物。结论交泰丸中黄连、肉桂配伍,肉桂能提高黄连小檗碱的的生物利用度,其中肉桂挥发油是小檗碱药动学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黄连 肉桂 小檗碱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肉桂和肾泰贴膏中的桂皮醛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建芳 毕开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19-722,共4页
目的 :建立肉桂及肾泰贴膏中桂皮醛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柱 ,以甲醇 乙腈 水 四氢呋喃 ( 2 5∶15∶5 5∶5 )为流动相 ,流速为 0 .8mL·min-1,紫外检测器测定波长为 2 85nm。结果 :桂皮醛在... 目的 :建立肉桂及肾泰贴膏中桂皮醛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柱 ,以甲醇 乙腈 水 四氢呋喃 ( 2 5∶15∶5 5∶5 )为流动相 ,流速为 0 .8mL·min-1,紫外检测器测定波长为 2 85nm。结果 :桂皮醛在 3 2~3 2 0ng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5 ) ;桂皮醛在肉桂和肾泰贴膏中的回收率分别为 97.8%和 92 .2 % ,RSD分别为 3 .0 %和 2 .9%。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肾泰贴膏的质量评价和生产工艺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肉桂 桂皮醛 肾泰贴膏 HPLC 含量 质量评价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薄层扫描法测定中药中磷脂酰胆碱含量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永山 许益民 +1 位作者 徐燕 邱召娟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34-35,共2页
报道以荧光薄层扫描法(TLCS)测定补益中药中磷脂酰胆碱(PC)的含量。以丙酮和氯仿—甲醇—冰醋酸—乙醇—水(25:4:6:2:0.5),2次同向展开,在碱性硅胶H板上分离PC,经DPH显色后,进行TLCS定量,回收率97.2%,RSD=1.89%,方... 报道以荧光薄层扫描法(TLCS)测定补益中药中磷脂酰胆碱(PC)的含量。以丙酮和氯仿—甲醇—冰醋酸—乙醇—水(25:4:6:2:0.5),2次同向展开,在碱性硅胶H板上分离PC,经DPH显色后,进行TLCS定量,回收率97.2%,RSD=1.89%,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国内外来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胆碱 中药 含量 荧光薄层扫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陈皮粉对主食面包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温慧颖 于洪梅 +1 位作者 毛春玲 赵伟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73,78,共7页
采用肉桂和陈皮作为功能性配料用于主食面包的制作,通过检测主食面包的比容、色差、水分含量、质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微生物指标等对其贮藏品质和抗氧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肉桂-陈皮粉使主食面包比容降低、色泽变暗,然而不同... 采用肉桂和陈皮作为功能性配料用于主食面包的制作,通过检测主食面包的比容、色差、水分含量、质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微生物指标等对其贮藏品质和抗氧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肉桂-陈皮粉使主食面包比容降低、色泽变暗,然而不同肉桂-陈皮质量比制备的主食面包其感官综合得分均高于85分,与空白样品差异不显著。在贮藏过程中,与空白样品相比,添加肉桂-陈皮粉的样品,其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硬度较小、弹性较大、总酚含量较高,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细菌总数和霉菌数较少,其中,添加肉桂-陈皮质量比4∶4的样品抑菌能力最强,而肉桂-陈皮质量比0∶8的样品抗氧化能力最强,感官综合得分最高(88.90分),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陈皮 主食面包 贮藏品质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粒径变化对肉桂超细粉中挥发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兰 宋英 黄东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135-136,共2页
目的:研究平均粒径变化对肉桂超细粉中挥发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备了粒径在355~8μm之间的样品,采用常温留样试验考察,连续追踪6个月中各样品中桂皮醛的含量。结果:各样品中桂皮醛的含量在6个月内呈下降趋势,超细粉中桂皮醛的损失... 目的:研究平均粒径变化对肉桂超细粉中挥发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备了粒径在355~8μm之间的样品,采用常温留样试验考察,连续追踪6个月中各样品中桂皮醛的含量。结果:各样品中桂皮醛的含量在6个月内呈下降趋势,超细粉中桂皮醛的损失比普通粉的小。结论:肉桂经过超细粉碎后有利于挥发性成分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粒径 肉桂 超细粉 挥发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的考证 被引量:45
12
作者 宋立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3-75,共3页
桂的药用已有悠久历史 ,其原植物为樟科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汉唐之间所用的牡桂、桂都是肉桂树的大枝和小枝的皮部 ,后世才用干皮。桂枝在汉唐时期与牡桂、桂是同一药材 ,当归也称肉桂。宋代开始才逐渐改用细嫩枝条入药 ,即今... 桂的药用已有悠久历史 ,其原植物为樟科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汉唐之间所用的牡桂、桂都是肉桂树的大枝和小枝的皮部 ,后世才用干皮。桂枝在汉唐时期与牡桂、桂是同一药材 ,当归也称肉桂。宋代开始才逐渐改用细嫩枝条入药 ,即今之桂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考证 肉桂 桂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肉桂药材中4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永 丁越 +3 位作者 杨骏 张彤 王冰 刘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肉桂药材中肉桂酸、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4种成分的含量,探究其在肉桂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肉桂酸为内参,建立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与肉桂酸之间的相对校...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肉桂药材中肉桂酸、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4种成分的含量,探究其在肉桂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肉桂酸为内参,建立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与肉桂酸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同时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其他3种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比较,验证一测多评法在肉桂药材评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该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耐用性良好(RSD<3.0%);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3种化学成分相对于肉桂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52、2.16、2.32;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肉桂药材及其相关复方产品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 肉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潜在功能的分析和挖掘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若冰 梁茂新 张丽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6-2248,共3页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现代药理和临床应用的综合比较分析挖掘肉桂的潜在功能;方法:检索《普济方》数据库获得含肉桂古方所治病症和方剂数量,与历代本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的肉桂功用对较,揭示肉桂古今功用异同,...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现代药理和临床应用的综合比较分析挖掘肉桂的潜在功能;方法:检索《普济方》数据库获得含肉桂古方所治病症和方剂数量,与历代本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的肉桂功用对较,揭示肉桂古今功用异同,经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佐证,确认肉桂的潜在功能;结果:检索《普济方》数据库获得含肉桂古方5937首和病症62类1338种,分析历代本草学文献梳理肉桂功用14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记比较确认潜在功能6个,再经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佐证,最终确定肉桂的潜在功能5个。结论: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基本功用外,肉桂还具有平肝息风、活血消癥、托毒生肌、息风止痉、祛风止痒功能,其止血功能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普济方》数据库 潜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含肉桂保健食品配方用药与应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玲玲 郝二伟 +4 位作者 杜正彩 李聪 周子敏 侯小涛 邓家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5-1192,共8页
目的分析含肉桂保健食品的配方用药和应用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和Excel 2010软件,针对保健食品的剂型、保健功能、适宜人群进行分类分析,从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物组合以及对具有抗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配方进行用... 目的分析含肉桂保健食品的配方用药和应用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和Excel 2010软件,针对保健食品的剂型、保健功能、适宜人群进行分类分析,从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物组合以及对具有抗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配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122个含有肉桂的保健食品配方中,剂型以酒剂为主(占比47.54%),其次为胶囊剂(占比25.41%),保健功能以抗疲劳居多(频率41.18%),其次为免疫调节(频率30.07%),适宜人群以易疲劳者居多(频率41.18%),其次为免疫力低下者(频率28.10%);肉桂常与枸杞子、人参、山药、黄芪等配伍应用;中药功效多归属于补虚药(频率56.11%),其次为温里药(频率16.59%),四气以温性为主(频率40.72%),其次为平性(频率28.26%),五味以甘味为主(频率53.27%),其次为辛味(频率22.54%),归经以归脾经的居多(频率22.46%),其次为归肾经(频率22.10%);常用药物组合是枸杞子-肉桂、人参-肉桂、山药-肉桂等;63个含肉桂的抗疲劳的保健食品配方中,肉桂常与枸杞子、人参、山药、淫羊藿等配伍应用,配伍的中药多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安神之功效。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客观地呈现了含肉桂保健食品配方用药与应用规律,其研究结果可为肉桂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保健食品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分析比较肉桂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16
作者 韦露玲 谢凤凤 +2 位作者 黄飘玲 任佳妮 滕建北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1期97-102,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肉桂、桂枝、桂丁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肉桂、桂枝、桂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肉桂中鉴定出22种挥发性成分,桂枝中鉴定出17种挥发性成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肉桂、桂枝、桂丁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肉桂、桂枝、桂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肉桂中鉴定出22种挥发性成分,桂枝中鉴定出17种挥发性成分,桂丁中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肉桂、桂枝、桂丁普遍含有较高比例的(E)-桂皮醛成分,分别占挥发性成分的32.14%、87.74%、79.90%。肉桂、桂枝、桂丁三者之间挥发性化学成分和含量存在异同,为肉桂、桂枝、桂丁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桂枝 桂丁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对肾阳虚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海洋 李晗 +1 位作者 李炜弘 陈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肉桂餐对肾阳虚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先天肾气不足、恐伤肾、寒伤肾、苦寒伤肾构建肾阳虚动物模型。将20只13周龄的肾阳虚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肾阳虚组(n=10)和肾阳虚+肉桂组(n=10),并取10只普通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肉桂餐对肾阳虚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先天肾气不足、恐伤肾、寒伤肾、苦寒伤肾构建肾阳虚动物模型。将20只13周龄的肾阳虚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肾阳虚组(n=10)和肾阳虚+肉桂组(n=10),并取10只普通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n=10)。对照组和肾阳虚组用普通鼠粮饲养,肾阳虚+肉桂组以含肉桂的鼠粮(1 g/kg鼠粮)饲养,饲养两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肾阳虚证候观察及评分。检测大鼠血糖、胆固醇(cholester, CHO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结果肾阳虚组大鼠证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的CHOL和LD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肾阳虚+肉桂组肾阳虚证候评分明显低于肾阳虚组(P<0.05),仍高于对照组;血糖高于肾阳虚组(P<0.05),接近对照组;血清中的CHOL和LD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肾阳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阳虚大鼠易出现低血糖和高血脂。肉桂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肾阳虚体征,有利于肾阳虚大鼠的血糖控制,而对肾阳虚大鼠血脂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 血糖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肉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相关mRNA表达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哲 赵雯雯 +2 位作者 孙秀蕊 闫天月 张玉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63,I0016,共6页
为探讨肉桂补肾助阳的作用机制,对连续灌胃肉桂后的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相关mRNA表达及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考察。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制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肾阳虚模型组(MOD组)、低剂量肉桂组(RG... 为探讨肉桂补肾助阳的作用机制,对连续灌胃肉桂后的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相关mRNA表达及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考察。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制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肾阳虚模型组(MOD组)、低剂量肉桂组(RGL组)和高剂量肉桂组(RGH组)。RGH组和RGL组大鼠分别连续4周灌胃不同剂量的肉桂提取液(8.1 g·kg^(-1)·d^(-1)和4.05 g·kg^(-1)·d^(-1)),CON组和MOD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和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相关腺体脏器指数、血浆激素水平、mRNA表达,及相关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CON组比,MOD组下丘脑指数、肾上腺指数、胸腺指数、甲状腺指数和睾丸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垂体指数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血浆促肾上腺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睾酮(T)水平和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mRN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雌二醇(E2)水平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下丘脑、肾上腺、胸腺、睾丸病理组织形态也发生病理改变;与MOD组相比,RGL组和RGH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病理损伤有所减轻。实验验证了肉桂对肾阳虚大鼠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全面调控作用相关。研究可为揭示肉桂补肾作用机制,为肾阳虚证的临床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肾阳虚证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MRNA表达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箭羽、肉桂抗结核杆菌成分的逆向跟踪分离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越 夏孟雨 +2 位作者 王蕾 赵昕 杨再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38-1046,共9页
本研究采用逆向跟踪分离,证实松萝酸、肉桂醛分别是鬼箭羽和肉桂的最强抗结核杆菌成分。对松萝酸、肉桂醛进行结构修饰,得到7个衍生物(化合物1~7),具有较强的抗结核杆菌活性,其中2-(2-benzofuranylmethylene)hydrazinecarbothioamide(1... 本研究采用逆向跟踪分离,证实松萝酸、肉桂醛分别是鬼箭羽和肉桂的最强抗结核杆菌成分。对松萝酸、肉桂醛进行结构修饰,得到7个衍生物(化合物1~7),具有较强的抗结核杆菌活性,其中2-(2-benzofuranylmethylene)hydrazinecarbothioamide(1)活性最强(MIC_(50)=1μg/mL)。通过分子对接、定量PCR、显微成像、杀菌试验,推测化合物1的作用机制与结核杆菌干预β-酮脂酰-ACP合成酶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箭羽 肉桂 结核杆菌 逆向跟踪分离 结构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晓燕 林江蔚 刘汉儒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2期29-31,共3页
考察了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肉桂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肉桂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方法。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粉碎粒度50目,提取时间3 h,超声时间10 min,... 考察了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肉桂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肉桂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方法。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粉碎粒度50目,提取时间3 h,超声时间10 min,超声频率80 Hz;肉桂挥发油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是油∶β-CD为1∶8、包合温度40℃,超声包合时间30 min。通过验证所选提取工艺提油率高,包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包合技术 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