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树bZIP基因家族鉴定及硒代谢相关基因筛选
1
作者 卜宪辰 郭龙飞 +5 位作者 祝嫦晔 陈强文 程水源 张威威 许锋 廖咏玲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目的】对构树bZI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分析,并筛选构树中参与硒代谢的关键基因,为深入研究构树bZIP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构树硒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构树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构树bZIP... 【目的】对构树bZI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分析,并筛选构树中参与硒代谢的关键基因,为深入研究构树bZIP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构树硒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构树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构树bZIP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分析,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烟草叶片的瞬时转化法进行蛋白亚细胞定位。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构树bZIP家族基因在不同硒源及不同浓度处理下的表达水平。【结果】共鉴定得到38个bZIP基因家族成员(BpbZIP01~BpbZIP38),编码的氨基酸数量为140~894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6357.39~96969.63 Da,理论等电点为5.24~9.76,均为亲水性蛋白,不稳定系数为52.54~73.89,36个BpbZIPs蛋白定位于细胞核,BpbZIP15和BpbZIP19分别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和内质网。由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将BpbZIPs蛋白分为10个亚族,BpbZIPs蛋白在各亚族中的数量为6个(A亚族)、1个(B亚族)、1个(C亚族)、7个(D亚族)、2个(E亚族)、1个(F亚族)、4个(G亚族)、2个(H亚族)、6个(I亚族)和8个(S亚族),各亚族中多数BpbZiPs与桑树bZIP聚成一支。不同BpbZIPs基因在外显子数量上差异较大,为1~16个,但相同亚族的基因长度和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BpbZIPs基因启动子含有光响应、激素和胁迫应答等多种响应元件。在不同浓度的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处理下,除BpbZIP17基因未表达外,其余BpbZIPs基因均对硒处理有上调或下调表达。结合相关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可知,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处理后BpbZIP04和BpbZIP05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与总硒含量密切相关。【结论】构树bZIP基因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BpbZIP04和BpbZIP05基因在构树硒代谢与耐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bZIP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硒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与茅台酒糟不同混合比例对其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湘江 樊雪莹 +8 位作者 陈玉连 成启明 李茂雅 雷耀 王佳楚函 赵圆圆 陈超 王伟东 王志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1339,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构树与茅台酒糟不同混合比例对其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不同的构树与茅台酒糟混合比例,分别为:100%构树(GCK组)、80%构树和20%茅台酒糟(Ⅰ组)、60%构树和40%茅台酒糟(Ⅱ组)、40%构树和60%茅台酒糟(Ⅲ... 本试验旨在探究构树与茅台酒糟不同混合比例对其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不同的构树与茅台酒糟混合比例,分别为:100%构树(GCK组)、80%构树和20%茅台酒糟(Ⅰ组)、60%构树和40%茅台酒糟(Ⅱ组)、40%构树和60%茅台酒糟(Ⅲ组)、20%构树和80%茅台酒糟(Ⅳ组)以及100%茅台酒糟(JCK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60 d后,测定青贮样品的养分含量、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Ⅱ组青贮饲料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GCK组和Ⅰ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GCK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GCK组和Ⅰ组(P<0.05)。所有混合青贮组(Ⅰ组~Ⅳ组)青贮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干物质(DM)含量均显著低于JCK组(P<0.05),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GCK组(P<0.05)。2)Ⅱ组青贮饲料pH显著低于GCK组和Ⅰ组(P<0.05),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Ⅲ组和JCK组(P<0.05)。各组青贮饲料均未检测出丁酸存在。3)GCK组、Ⅳ组和JCK组青贮饲料细菌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余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Ⅱ组青贮饲料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为41.75%。各组青贮饲料真菌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随着茅台酒糟混合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的毕赤酵母属(Pichia)相对丰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Ⅱ组青贮饲料的毕赤酵母属相对丰度低于JCK组和GCK组,Ⅰ组青贮饲料的毕赤酵母属相对丰度高于JCK组和GCK组。综合考虑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组成等因素,60%构树与40%茅台酒糟混合青贮发酵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茅台酒糟 养分含量 青贮品质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聚花果及其果实原汁营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林文群 陈忠 李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5-47,42,共4页
对构树聚花果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氨基酸、糖类、矿质元素等成分 ,其果实原汁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此外 ,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油 (40 .2 8% ) ,其脂肪油中人... 对构树聚花果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氨基酸、糖类、矿质元素等成分 ,其果实原汁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此外 ,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油 (40 .2 8% ) ,其脂肪油中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达 (85 .42 % ) ,其聚花果、果实原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聚花果 果实果汁 营养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14
4
作者 吉仁花 林晓飞 +1 位作者 张文波 白淑兰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共4页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用途广泛,是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综合效益的树种。文章首先阐述了构树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其次对构树国内外分子生物学、各器官化学成分、繁殖培育、制浆造纸等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用途广泛,是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综合效益的树种。文章首先阐述了构树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其次对构树国内外分子生物学、各器官化学成分、繁殖培育、制浆造纸等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最后分析了进一步发展构树资源的优势及必要性,并对构树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研究现状 饲料价值 药用价值 繁殖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楮实子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袁晓 袁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The constituents of oil from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Vent. fruits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means of GC-MS-COMPUTER DATABASE system. 27 compounds from the oil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m, l... The constituents of oil from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Vent. fruits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means of GC-MS-COMPUTER DATABASE system. 27 compounds from the oil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m, linoleic acid,methyl palmitate,ole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ester were major constituents, which relative contents were 63.982%,20.914%,4.263% and 3.505% respectively.And the absolute content of linoleic acid was determined (51.26%) by GC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Analyzed key physical constants related to its quality standar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lative density, refraction and pH were 0.911 7-0.914 0,1.473 1-1.473 5 and 5.50-5.78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楮实子油 亚油酸 含量测定 相对密度 折光指数 化学成分 构树 气相色谱-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研究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20
6
作者 魏会琴 刘忠华 万文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1-266,共6页
概述了构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应用、各器官化学成分研究与分析,以及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构树的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构树 生物学特性 综合应用 化学成分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楮树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彰礼 殷志琦 +1 位作者 叶文才 赵守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5期140-147,共8页
本文对桑科构树属植物楮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楮树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盐胁迫对构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帆 丁菲 杜天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4-688,共5页
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生理的研究有助于探明构树的耐盐机理为治理盐碱地和荒漠化的造林树种选育及栽培提供依据。以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当年生构树幼苗,对胁迫后叶片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渗透调节物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幼苗经盐胁迫,其叶... 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生理的研究有助于探明构树的耐盐机理为治理盐碱地和荒漠化的造林树种选育及栽培提供依据。以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当年生构树幼苗,对胁迫后叶片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渗透调节物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幼苗经盐胁迫,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叶绿素在中盐和高盐胁迫下含量降低;胁迫第2 d,叶片中的脯氨酸便大量积累;盐胁迫前期对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没有影响,随后,蛋白质含量下降并且盐浓度越大含量越低;可溶性糖在盐胁迫前期逐渐升高但到中后期的变化无明显的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构树在一定的盐浓度范围和时间内能够主动调整其生理代谢,通过合成有机溶质以提高适应能力而忍受逆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盐胁迫 脯氨酸 叶绿素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树品种的光合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进武 刘金祥 +1 位作者 陈三有 李德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6,48,共3页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以10个构树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光合作用,以测得的光合速率值(Pn,μmol CO2/m2·s)、气孔导度值(Gs,mol/m2·s)、蒸腾速率值(Tr,μmol/m2·s...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以10个构树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光合作用,以测得的光合速率值(Pn,μmol CO2/m2·s)、气孔导度值(Gs,mol/m2·s)、蒸腾速率值(Tr,μmol/m2·s)、胞间CO2值(Ci,μmol/m2)、水分利用率值(WUE,μmol CO2/mmolH2O)为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比较研究,初步选出强光合作用能力的、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构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光合作用 光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构树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丁菲 杨帆 杜天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0-683,共4页
以盆栽当年生构树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下及复水之后构树叶片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其酶促抗氧化保护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构树幼... 以盆栽当年生构树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下及复水之后构树叶片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其酶促抗氧化保护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构树幼苗能够适应低度的干旱胁迫,长期的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会对构树造成一定的伤害,但复水之后伤害会明显恢复。SOD和POD是构树幼苗抗干旱的重要抗氧化酶,它能够通过自身诱导抗氧化酶系统以提高适应能力而忍受逆境,但构树幼苗的CAT酶在抗干旱胁迫上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干旱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楮树皮中生物碱对α-糖苷酶和小肠糖吸收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新颖 富晓楠 +2 位作者 鲍玲 王明奎 喻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711-712,共2页
目的:从中药材楮树皮中筛选出抑制α-糖苷酶的物质,并考察其对糖分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模型,对多种楮树皮提取物中的α-糖苷酶抑制物质进行筛选;建立大鼠小肠外翻囊体外模型,探讨所筛出的抑制物质对蔗... 目的:从中药材楮树皮中筛选出抑制α-糖苷酶的物质,并考察其对糖分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模型,对多种楮树皮提取物中的α-糖苷酶抑制物质进行筛选;建立大鼠小肠外翻囊体外模型,探讨所筛出的抑制物质对蔗糖吸收的抑制作用。结果:从楮树皮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筛选出了两个有抑制作用的生物碱Broussonetinine B(B1)和Broussonetine(B2),它们对蔗糖吸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530 mg.mL-1、0.445 mg.mL-1。结论:本筛选模型简便可靠,为开发中药楮树皮的新用途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糖苷酶抑制剂 楮树 体外筛选 外翻肠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构树茎段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瑞 黄咏明 +4 位作者 卢素芳 徐爱春 戴永红 龚艳 秦仲麒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20-123,共4页
以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中科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杂交构树茎段的离体培养和扩繁,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杂交构树诱导愈伤、丛生芽、壮苗和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具腋芽的构树茎段为外植体材料,75%... 以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中科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杂交构树茎段的离体培养和扩繁,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杂交构树诱导愈伤、丛生芽、壮苗和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具腋芽的构树茎段为外植体材料,75%乙醇溶液浸泡40 s后,再经0.3%HgCl2灭菌15 min,外植体的成活率可达44%;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5 mg/L+6-BA 2.0 mg/L+蔗糖25 g/L+琼脂7.0 g/L,pH 5.6~5.8,愈伤诱导率达90%;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 1.5 mg/L+6-BA2.0 mg/L+蔗糖25 g/L+琼脂7.0 g/L,pH 5.6~5.8,丛生芽增殖系数为4.2,生长势较好;壮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2 mg/L+6-BA 1.5 mg/L+蔗糖25 g/L+琼脂7.0 g/L,pH 5.6~5.8,平均株高4.8 cm;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8 mg/L+活性炭1.5 g/L+马铃薯50 g/L+蔗糖25 g/L+琼脂7.0 g/L,pH 5.6~5.8,生根率100%。最佳的炼苗移栽基质土为珍珠岩∶蛭石∶草炭=1∶1∶1的混合基质,幼苗生长得最好,平均株高为7.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 vent.]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丛生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叶中一个新内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红伟 郑晓珂 冯卫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对构树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柱色谱方法对构树叶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个新内酯类成分构树内酯A{(4R,5S,10S)-8,9,10-trihydroxy-4-[3'-methoxy-4&... 目的:对构树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柱色谱方法对构树叶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个新内酯类成分构树内酯A{(4R,5S,10S)-8,9,10-trihydroxy-4-[3'-methoxy-4'-hydroxyphenyl]-1,6-dioxaspiro[4,5]decan-2-one),同时分离得到8个已知化合物(2-9):β-谷甾醇(2)、2′-尿嘧啶脱氧核苷(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4)、2′-脱氧腺苷(2'-deoxyuridine,5)、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6)、左旋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7)、对羟基苯乙酮(8)、十七烷酸(9)。结论:构树内酯A(1)为新内酯类成分;上述化合物除化合物2外均为首次从构树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构树内酯A 化学成分 慢性前列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膜脂肪酸及蛋白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敏 黄利斌 +2 位作者 蒋泽平 季永华 方炎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9-14,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SDS—PAGE电泳法研究了经过50~150mmol·L。NaCl胁迫处理后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la(L.)L'Herit.ex Vent.]组培苗根和叶片内质网膜脂肪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构树根和叶片内质网膜脂肪酸组...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SDS—PAGE电泳法研究了经过50~150mmol·L。NaCl胁迫处理后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la(L.)L'Herit.ex Vent.]组培苗根和叶片内质网膜脂肪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构树根和叶片内质网膜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但均为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高;脂肪酸基本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及反亚油酸,但根中还含花生酸、山荷酸、木蜡酸、亚麻酸和二十碳二烯酸,叶片中还含反油酸;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大于叶片。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构树组培苗根和叶片内质网膜脂肪酸组成和蛋白质组成均有一定的影响。在NaCl胁迫条件下,根内质网膜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趋于减少,且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IUFA逐渐降低;叶片内质网膜中各脂肪酸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各异,但在低浓度NaCl条件下,IUFA较对照有所提高,随NaCl浓度的升高IUFA又低于对照,且叶片内质网膜IUFA的降幅小于根。根和叶片内质网膜中蛋白质组成明显不同;不同浓度NaCl胁迫除对内质网膜各蛋白质组分表达量有一定影响外,还导致根中相对分子质量70000的蛋白质条带消失,叶片中则出现了相对分子质量95000的新蛋白质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NACl胁迫 内质网膜 脂肪酸组成 蛋白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叶楮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蒋泽平 梁珍海 +1 位作者 李荣锦 吴纲 《江苏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10-13,共4页
对光叶楮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灭菌、苗玻璃化预防、增殖培养、根原基诱导及室外移栽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优良母株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0.1%的HgCl2灭菌后,外植体成活率为53.6%;培养基中添加4.0%的蔗糖及增加培养容器的... 对光叶楮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灭菌、苗玻璃化预防、增殖培养、根原基诱导及室外移栽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优良母株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0.1%的HgCl2灭菌后,外植体成活率为53.6%;培养基中添加4.0%的蔗糖及增加培养容器的透气性能能较好地预防玻璃苗的发生;在MS培养基中附加BA,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其中以1.5mg/LBA+0.15mg/LNAA的组合最为适宜;适宜的根原基诱导培养基为1/2MS+0.5mg/LIBA+0.3mg/LNAA+100mg/LLH+2%蔗糖;具根原基试管苗移栽于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泥炭=6:3:1,体积比)中,温度控制在20—30℃,相对湿度为85%~90%,保湿15~20d,其间适当遮荫,30d后试管苗成活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楮 组织培养 玻璃苗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构树茎段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0
16
作者 万文 刘忠华 魏会琴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72-76,109,共6页
通过对杂交构树茎段的离体培养和繁殖,探讨了杂交构树茎段萌发、分化、不定芽生长分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以优良母株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0.1%HgCl2灭菌12 min,成活发芽率达44%;适宜杂交构树侧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0... 通过对杂交构树茎段的离体培养和繁殖,探讨了杂交构树茎段萌发、分化、不定芽生长分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以优良母株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0.1%HgCl2灭菌12 min,成活发芽率达44%;适宜杂交构树侧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1+NAA0.1 mg.L-1,诱导分化率为94.4%;适宜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1+GA0.2 mg.L-1,不定芽平均分化系数为3.3,平均苗高2.83 cm;在壮苗生根过程中最适培养基为1/2 MS+NAA0.3 mg.L-1+IBA0.5 mg.L-1+6-BA0.01 mg.L-1和1/2 MS+NAA0.5 mg.L-1+IBA0.1 mg.L-1+6-BA0.01mg.L-1,生根率均高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土体上构树苗木的生长效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黎磊 夏玉芳 +2 位作者 王忠卫 董志渊 刘保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13-217,共5页
选择1年生构树Broussonetia lpyrifera苗移植到6种不同岩性土体上培育1年(2年生苗),分析苗木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构树苗木在不同岩性土体上其高、地径生长都产生差异。在白云质石灰岩和石英砂岩土体上生长最好,年净生长量超过164 cm和1... 选择1年生构树Broussonetia lpyrifera苗移植到6种不同岩性土体上培育1年(2年生苗),分析苗木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构树苗木在不同岩性土体上其高、地径生长都产生差异。在白云质石灰岩和石英砂岩土体上生长最好,年净生长量超过164 cm和17mm,其后依次为第四纪红色黏土、变余砂页岩、紫色砂页岩,在煤系砂页岩土体上生长最差,年净生长量仅为46 cm和6.39mm。构树苗木年生长动态呈“慢—快—慢”的趋势,移栽后160~199d生长速度最快。不同岩性土体构树苗木含水量不同,分别为43.63%~57.26%。白云质石灰岩生物量最大,为420g,其后依次是石英砂岩为371g、第四纪红色黏土为179g、紫色砂页岩为170g、变余砂页岩为160g、煤系砂页岩为8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岩性土体 苗木生长 含水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叶资源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4
18
作者 杨祖达 陈华 +1 位作者 叶要妹 吴静清 《湖北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构树适应性广,萌芽力强,易繁殖,是四旁绿化与防堤护岸的重要树种。构树全身是宝,树皮是优质造纸及纺织原料,树皮浆汁与果可药用,尤其是构叶蛋白质含量丰富,经分析蛋白质含量达24.0%,且安全无毒,属优良的蛋白质饲料,亦可... 构树适应性广,萌芽力强,易繁殖,是四旁绿化与防堤护岸的重要树种。构树全身是宝,树皮是优质造纸及纺织原料,树皮浆汁与果可药用,尤其是构叶蛋白质含量丰富,经分析蛋白质含量达24.0%,且安全无毒,属优良的蛋白质饲料,亦可供保健食品添加剂之用。构叶经畜禽喂养对比试验,畜禽增效达46%~108%,效果显著。构叶资源利用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叶资源 利用潜力 构树叶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去木质部后外源IAA和GA对维管组织和周皮再生的影响(英文)
19
作者 王震 崔克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9-466,共8页
1或2年生构树的茎干去木质部后立即除去所有的芽和叶,如果对去芽顶端施以外源IAA,或IAA和GA的混合物都能诱导新的茎干状结构的形成。但GA与IAA共同使用后减少了IAA所诱导形成的茎干状结构中维管组织的细胞数。单独... 1或2年生构树的茎干去木质部后立即除去所有的芽和叶,如果对去芽顶端施以外源IAA,或IAA和GA的混合物都能诱导新的茎干状结构的形成。但GA与IAA共同使用后减少了IAA所诱导形成的茎干状结构中维管组织的细胞数。单独用GA可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抑制新的周皮、形成层和维管组织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木质部 IAA GA 构树 维管组织 周皮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叶楮沿海造林当年生物量调查
20
作者 蒋泽平 梁珍海 +3 位作者 张敏 杨永康 包建英 蔡洪达 《江苏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对江苏海门沿海当年造林的光叶楮生长及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 m×1 m时,在林业站苗圃脱盐立地(全盐量0.046%,pH8.15)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最大,为8 981.40 kg/hm2,其次在盐碱地东灶港海堤(全盐量0.286%,pH9.0... 对江苏海门沿海当年造林的光叶楮生长及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 m×1 m时,在林业站苗圃脱盐立地(全盐量0.046%,pH8.15)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最大,为8 981.40 kg/hm2,其次在盐碱地东灶港海堤(全盐量0.286%,pH9.09),为6 478.20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全盐量0.098%,pH9.05)为1 846.95 kg/hm2。地下部分的规律与地上部分类似,干重最大是林业站苗圃,为5 158.65 kg/hm2,其次在东港海堤,为1 948.95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为662.40 kg/hm2。总生物量干重最大在林业站苗圃,为14 140.20kg/hm2,其次在东灶港海堤,为8 427.195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为2 509.39 kg/hm2。根系主要分布在10cm浅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楮 沿海立地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