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胁迫下鹰嘴紫云英根系基因差异表达及相关通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婷 陈奋奇 +3 位作者 王勇 哈雪 李亚君 马晖玲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23,共20页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限制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鹰嘴紫云英作为优良生态草种、高效绿肥作物和优质蛋白饲草,探究其对NaCl胁迫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对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促进其在盐渍土中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N...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限制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鹰嘴紫云英作为优良生态草种、高效绿肥作物和优质蛋白饲草,探究其对NaCl胁迫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对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促进其在盐渍土中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NaCl胁迫下不同时间点(0、12、48和72 h)的鹰嘴紫云英根系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以探究鹰嘴紫云英对NaCl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0 h相比,NaCl胁迫处理12、48和72 h后鹰嘴紫云英根系中分别有46051、45653和4286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8027、10053和11042个,下调基因38024、35600和31827个。GO富集和KEGG富集显示,鹰嘴紫云英根系主要通过氧化还原酶活性、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苯丙素生物合成等通路来响应NaCl胁迫。通过趋势分析,发现苯丙素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的差异基因在胁迫处理48 h上调表达或恢复到初始量。C2H2、C3H、NAC、MYB、WRKY和bZIP等转录因子在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点下均有表达,可能与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鹰嘴紫云英耐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后续提高鹰嘴紫云英的耐盐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紫云英 根系 转录组 NACl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as L.)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雨婷 曹卫东 +3 位作者 邹长明 高嵩涓 常单娜 周国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研究不同区域磷钾养分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as L.)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紫云英的高产栽培措施提供参考,在安徽合肥和广西南宁分别设置了不同磷钾养分添加的盆栽试验,测定了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累积量,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状、胞外... 为研究不同区域磷钾养分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as L.)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紫云英的高产栽培措施提供参考,在安徽合肥和广西南宁分别设置了不同磷钾养分添加的盆栽试验,测定了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累积量,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状、胞外酶[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磷酸酶(PHO)、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木糖苷酶(XYL)]活性对磷钾养分的响应。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磷钾配施显著提升了安徽合肥紫云英鲜草产量和磷积累量,提升幅度分别为37.69%和54.01%;磷钾配施及单施钾肥处理对广西南宁紫云英全钾积累量分别提高了60.66%和59.23%。磷钾养分施用对安徽合肥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在广西南宁,单施磷肥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提升幅度分别为18.86%和75.59%;单施钾肥显著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磷钾配施显著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和全氮含量。磷钾养分对安徽合肥6种土壤胞外酶活性皆有提升效果。土壤理化性状与酶活性在不同地区对紫云英鲜草产量贡献率不同,土壤理化性状中,安徽合肥土壤铵态氮、广西南宁土壤全氮对紫云英鲜草产量贡献率最高,分别为35.57%和21.82%;在6种胞外酶活性中,安徽合肥AG活性和广西南宁LAP活性贡献率最高,分别为25.56%和38.80%。由此可见,磷钾养分显著影响紫云英生长和土壤性状,影响程度与表现受土壤基础养分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紫云英生长期添加适宜磷钾养分,可促进紫云英增产和土壤性状的改善,且磷钾配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钾养分 紫云英 养分吸收 土壤性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马福钦 王彦 +4 位作者 郑晓琳 晋明慧 乃国栋 张玉娟 董文科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7-1806,共10页
为探究盐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甘绿2号鹰嘴紫云英为试验材料,在盐胁迫(200 mmol·L^(-1)NaCl)下,设置6个种子萌发期外源脱落酸(ABA)施加浓度(0、0.5、1、1.5、2和2.5μmol·L^(-1))和6... 为探究盐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甘绿2号鹰嘴紫云英为试验材料,在盐胁迫(200 mmol·L^(-1)NaCl)下,设置6个种子萌发期外源脱落酸(ABA)施加浓度(0、0.5、1、1.5、2和2.5μmol·L^(-1))和6个幼苗生长期外源ABA施加浓度(0、5、10、20、40和60μmol·L^(-1))及叶施和根施两种不同的施加方式,测定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施加适宜浓度外源ABA能够提高盐胁迫下鹰嘴紫云英种子的萌发指标和生长指标,其中2.0μmol·L^(-1)外源ABA处理对盐胁迫下抑制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效果最佳;相较于单盐胁迫,叶施40μmol·L^(-1)和根施20μmol·L^(-1)外源ABA显著提高了鹰嘴紫云英幼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抑制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缓解了盐胁迫对幼苗细胞膜结构的伤害。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叶施40μmol·L^(-1)外源ABA对缓解鹰嘴紫云英幼苗盐胁迫的效果最佳。综上,适宜浓度外源ABA可以减轻盐胁迫对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损伤,促进盐胁迫下鹰嘴紫云英幼苗的生长。本研究结果为鹰嘴紫云英盐碱地栽培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紫云英 外源ABA 盐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秸秆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光合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孔乐辉 范奕 +6 位作者 谭伟军 张娟宁 韩儆仁 姚攀锋 阿金娟 李亚杰 马宁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8-1418,共11页
旨在探究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生长发育的最佳黄芪秸秆基质配比,以期为黄芪秸秆基质作为新型基质材料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黄芪秸秆、椰糠、蛭石和草炭按不同比例混配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生长... 旨在探究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生长发育的最佳黄芪秸秆基质配比,以期为黄芪秸秆基质作为新型基质材料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黄芪秸秆、椰糠、蛭石和草炭按不同比例混配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光合作用以及原原种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种混配基质中,由HT7(30%黄芪秸秆+30%草炭+40%椰糠)配制的基质马铃薯脱毒苗综合表现突出:其株高、茎粗、根长在全生育期均高于传统对照基质CK1(100%蛭石)和CK2(100%椰糠),且茎粗和根长与CK1和CK2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在全生育期内均显著高于CK1和CK2;平均单株结薯数较CK1少3.16%,较CK2多2.24%,平均单薯质量较CK1大23.21%,较CK2大21.64%,合格薯数较CK1高10.73%,较CK2高25.47%;经济效益较CK1增加10.02%,较CK2增加40.83%,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分法,HT7基质在所有混配基质中获得了最高得分(0.97)。综上,HT7基质有效促进了马铃薯脱毒苗的生长、光合作用及原原种产量,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可以作为常规基质的替代物应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的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黄芪秸秆 形态指标 光合指标 产量 经济效益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芽素A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探究
5
作者 王有娣 罗盈明 +3 位作者 郭俊翔 陈婕 严斌 徐娟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0-195,共6页
[目的]制备鹰嘴豆芽素A(BA)的金属配合物并探究其生物活性。[方法]以鹰嘴豆芽素A为配体,设计合成鹰嘴豆芽素A-铜(BA-Cu)、鹰嘴豆芽素A-锌(BA-Zn)、鹰嘴豆芽素A-铬(BA-Cr)金属配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 [目的]制备鹰嘴豆芽素A(BA)的金属配合物并探究其生物活性。[方法]以鹰嘴豆芽素A为配体,设计合成鹰嘴豆芽素A-铜(BA-Cu)、鹰嘴豆芽素A-锌(BA-Zn)、鹰嘴豆芽素A-铬(BA-Cr)金属配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磷钼络合法考察3种鹰嘴豆芽素A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CCK8法考察3种鹰嘴豆芽素A金属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试验成功制备得到BA-Cu、BA-Zn、BA-Cr 3种鹰嘴豆芽素A金属配合物,3种金属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其配体鹰嘴豆芽素A以及阳性药BHT,其中BA-Cr的抗氧化活性最好。3种鹰嘴豆芽素A金属配合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以及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整体高于其配体鹰嘴豆芽素A,其中BA-Zn的抗癌活性最佳。[结论]成功制备得到BA-Cu、BA-Zn、BA-Cr 3种鹰嘴豆芽素A金属配合物,其中,BA-Cr的抗氧化活性最好,BA-Zn的抗癌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鹰嘴豆芽素A 金属配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牧草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或NaHCO_(3)胁迫下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迎月 毛桂莲 +2 位作者 麻冬梅 张峰举 许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7-645,共9页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羊茅(Fectuca arundinacea)、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种子萌发期间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或NaHCO_(3)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相关指标...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羊茅(Fectuca arundinacea)、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种子萌发期间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或NaHCO_(3)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相关指标,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和隶属函数值分析得出4种牧草种子萌发对盐碱胁迫的耐受阈值。结果表明:4种牧草种子的萌发相关指标均表现出随着盐或碱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由回归方程可知,紫花苜蓿、湖南稷子、高羊茅和鹰嘴紫云英种子萌发的适宜盐浓度分别为115.66,178.32,84.46和65.18 mmol·L^(-1);半致死盐浓度分别为169.66,279.95,148.72和131.22 mmol·L^(-1);适宜碱浓度分别为48.57,98.39,87.95和35.07 mmol·L^(-1);半致死碱浓度分别为107.39,143.36,141.71和47.16 mmol·L^(-1);4种牧草种子耐盐性强弱为湖南稷子>紫花苜蓿>高羊茅>鹰嘴紫云英;耐碱性强弱为湖南稷子>高羊茅>紫花苜蓿>鹰嘴紫云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NaHCO_(3)胁迫 萌发特性 紫花苜蓿 湖南稷子 高羊茅 鹰嘴紫云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绿肥紫云英品种的适应性筛选
7
作者 王宇 胡明勇 +4 位作者 黎鹏 鲁艳红 廖育林 聂军 张江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1-25,共5页
为筛选适宜在双季稻种植体系中翻压还田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品种,推动水稻增产、土壤培肥和新品种培育等目标的实现,研究以7个紫云英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观测其农艺性状、生育期、草产量、种子产量和植株养分含量(全碳、全... 为筛选适宜在双季稻种植体系中翻压还田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品种,推动水稻增产、土壤培肥和新品种培育等目标的实现,研究以7个紫云英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观测其农艺性状、生育期、草产量、种子产量和植株养分含量(全碳、全氮、全磷、全钾)指标。结果表明:各品种均为早熟品种,生育期介于181~191 d,其中4号最早进入盛花期;4号鲜草产量最高(34 799 kg/hm^(2)),其后为5号、2号、6号和3号;6号各项养分含量均为最高,4号养分含量表现次之,两者碳氮比均为最低(11.9);2号的种子产量最高(987 kg/hm^(2)),4号、5号和6号的也较高。综上所述,在双季稻种植制度下,建议将湘紫4号(4号)、闵紫7号(5号)和皖紫1号(6号)作为紫云英翻压还田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品种 鲜草产量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长期还田对稻田土壤DOM和Cd形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杰 陈院华 +3 位作者 徐昌旭 杨涛 李建国 董爱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6-1106,共11页
长期种植和翻压紫云英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SOM)和水溶性有机物(DOM)的含量,影响土壤颗粒对重金属镉(Cd)的吸附行为和Cd在土壤中的形态,了解该条件下Cd在不同土层中的特征对紫云英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余江区(YJ)、南... 长期种植和翻压紫云英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SOM)和水溶性有机物(DOM)的含量,影响土壤颗粒对重金属镉(Cd)的吸附行为和Cd在土壤中的形态,了解该条件下Cd在不同土层中的特征对紫云英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余江区(YJ)、南昌县(NC)、丰城市(FC)3地长期种植和翻压紫云英处理(F+M)和化肥处理(F)的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不同层次土壤中SOM、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Cd总量和形态、DOM三维荧光,以期探明紫云英长期还田模式下不同土层中DOM成分的差异及其对Cd含量和形态影响。结果显示,NC和FC试验点F+M处理耕作层土壤(0-20 cm)中SOM的含量显著高于F处理,分别提高16.8%和10.5%。同一土层中土壤Cd活性呈现F+M处理>F处理的趋势。紫云英DOM主要在耕作层和中层(20-40cm)土壤中迁移,YJ、NC、FC试验点中,F+M处理耕作层土壤中DOC含量比F处理分别提高17.0%、58.1%和33.7%,中层土壤中DOC含量分别提高43.0%、36.7%和11.2%。种植和翻压紫云英降低了DOM中类蛋白质组分的占比,增加了类腐殖质组分的占比,耕作层、中层和深层土壤(40-60 cm)中,3个试验点F处理DOM中类蛋白质的平均占比分别为7.34%、16.7%、23.9%,占比分别是F+M处理的1.26、1.92和1.54倍。类蛋白质组分的深层迁移能力大于类腐殖质组分。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有生物活性的Cd形态占比与土壤SOM、类色氨酸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与类富里酸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系数分别为-2.170、-0.760和0.239。常年种植和翻压紫云英通过影响土壤SOM总量以及DOM组分对土壤Cd表现出一定的活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长期还田 水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CD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方紫云英种质资源收集及表型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韦彩会 董文斌 +4 位作者 李忠义 唐红琴 曾成城 莫永诚 何铁光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8份地方资源主要分布在桂东北以及0~400 m的中低海拔地区。12项... 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8份地方资源主要分布在桂东北以及0~400 m的中低海拔地区。12项农艺性状表型分析显示其遗传多样性丰富;主成分分析将12个农艺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种子产量、生物产量及生育期特征,累计贡献率达72.089%;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综合排名前10位的种质资源为GXLF20180011、GXLF2019109、GXLF2019156、GXLF2019118、GXLF2019112、GXLF2019117、GXLF20180006、GXLF2019125、GXLF2019111、GXLF2019136;排名前10位的种质资源全生育期为134~147 d,盛花期茎粗(直径)为2.83~3.66 mm,盛花期株高为41.63~54.73 cm,单株分枝数为2.83~4.19个,每分枝花序数为5.85~6.99个,总花序数为17.55~26.23个/株,结荚花序数为14.33~19.97个/株,鲜草产量为10458.15~48792.75 kg/hm^(2),干草产量为1037.36~5724.34 kg/hm^(2),种子产量为246.75~99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 种质资源 收集 表型多样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方法与模型
10
作者 简咏梅 彭劲松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77-80,共4页
种植区气候环境是决定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开展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有利于掌握鹰嘴豆品质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鹰嘴豆的生长过程可分为播种期、出苗期、... 种植区气候环境是决定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开展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有利于掌握鹰嘴豆品质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鹰嘴豆的生长过程可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7个生育期,主要气候影响因素包括气温、水分、光照等,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指标判别法开展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模型由鹰嘴豆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评分、当年鹰嘴豆品质关键生育期指标评分和鹰嘴豆生产管理条件指标评分3部分构成,涉及10℃以上积温、≥35℃高温日数、湿润指数、生育期平均气温、生育期降水量、生育期≥5℃积温、苗期冻害、分枝期至开花期阴雨、开花期至鼓粒期干旱、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质量安全规范规范、品质抽查等14个具体指标,结合指标权重计算后得到综合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 气候品质认证 方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4
11
作者 聂石辉 彭琳 +1 位作者 王仙 季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100份鹰嘴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株高,其次是百粒重;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荚数,其次是单株... 以100份鹰嘴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株高,其次是百粒重;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荚数,其次是单株粒重;基于各种质间形态标记的遗传差异,将100份鹰嘴豆种质聚类并划分为4大类群。第Ⅰ类群可作为选育丰产中粒型和株高适中的品种,第Ⅱ类群可作为选育矮秆耐密及特异粒色(型)品种,第Ⅲ类群丰产性较差可作为选育子粒球型、光滑的品种,第Ⅳ类群可作为选育大粒型、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9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91%,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为鹰嘴豆的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打旺与鹰咀紫云英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瑞芬 李聪 苏加楷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5,共8页
沙打旺抗逆性强 ,而鹰咀紫云英品质较好 ,是黄芪属中优良性状互补的草种。针对二者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现象 ,从不同方面研究杂交不亲和的原因。结果表明 ,亲本花粉活力和育性均非杂交不亲和的主要原因 ,其主要障碍在于 ,父本花粉不能伸入... 沙打旺抗逆性强 ,而鹰咀紫云英品质较好 ,是黄芪属中优良性状互补的草种。针对二者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现象 ,从不同方面研究杂交不亲和的原因。结果表明 ,亲本花粉活力和育性均非杂交不亲和的主要原因 ,其主要障碍在于 ,父本花粉不能伸入母本柱头 ,表现出不亲和异常现象 ,如花粉管萌发后盘绕在柱头表面 ,花粉管尖端膨大等。即使父本花粉管进入母本柱头 ,因生长缓慢 ,沉积胼胝质 ,在花柱中受抑制而停止生长。沙打旺和鹰咀紫云英杂交不亲和的表达部位与亲本自交不亲和的表达部位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克服二者杂交不亲和的措施 ,为沙打旺和鹰咀紫云英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打旺 鹰咀紫云英 种间杂交不亲和性 花粉柱头相互识别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胁迫下15份紫云英种质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67
13
作者 刘佳 徐昌旭 +2 位作者 曹卫东 谢志坚 秦文婧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5,共8页
以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15份不同来源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种质材料的萌发特性和抗旱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低浓度的PEG胁迫对部分紫云英种质的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PEG胁迫加剧会导致... 以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15份不同来源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种质材料的萌发特性和抗旱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低浓度的PEG胁迫对部分紫云英种质的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PEG胁迫加剧会导致紫云英种子的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活力指数下降,而胚根/胚芽比值上升;(3)PEG浓度达到20%时所有紫云英种质的种子均不能萌发;(4)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5份紫云英种质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抗旱性强弱顺序为,萍宁3号>湘肥2号>南京芦庄紫云英>浙紫62-18>常山紫云英>兵库紫云英>金沙紫云英>南充紫云英>78-7>青浦紫云英>73-129>72-24>清江紫云英>78-18>7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种质 PEG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欣 付煊赫 +2 位作者 张宗申 刘同祥 王继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92,共6页
为了寻找具有药物作用的天然胰蛋白酶抑制物,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析(DEAE-纤维素52)及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鹰嘴豆种子中分离出一种鹰嘴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研究表明:CPTI对胰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 为了寻找具有药物作用的天然胰蛋白酶抑制物,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析(DEAE-纤维素52)及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鹰嘴豆种子中分离出一种鹰嘴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研究表明:CPTI对胰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0%,而对胰凝乳蛋白酶抑制作用较弱,抑制率为32%,对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枯草杆菌蛋白酶均无抑制作用;用SDS-PAGE测得CPTI近似分子质量为25.7 kD;CPTI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100℃下加热60min,对胰蛋白酶活性仍保持78%抑制率;Lineveaer-Burk作图得知该抑制剂属竞争性抑制类型.动力学测定显示,来自鹰嘴豆中的CPTI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常数(Ki)为3.99×10-7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 分离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压等量紫云英条件下不同化肥用量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15
作者 谢志坚 徐昌旭 +3 位作者 许政良 苏全平 李水荣 秦文婧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2,共4页
在翻压等量紫云英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化肥用量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田翻压紫云英22 500 kg/hm2后配施化肥,与施用100%化肥(MF100)相比,施用60%~80%化肥,土壤中碱解N、速效钾含量均有增加,增幅为10%~59%;施... 在翻压等量紫云英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化肥用量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田翻压紫云英22 500 kg/hm2后配施化肥,与施用100%化肥(MF100)相比,施用60%~80%化肥,土壤中碱解N、速效钾含量均有增加,增幅为10%~59%;施用40%化肥,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25%~80%。翻压紫云英后适当减少(20%左右)化肥施用量,有利于早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实粒数等经济学性状的形成,提高早稻产量,但是过量减少(40%~60%)化肥用量,水稻产量显著降低,降幅达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紫云英 化肥 土壤养分有效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还田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2
16
作者 刘春增 李本银 +3 位作者 吕玉虎 张玉亭 王守刚 曹卫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99,共4页
为研究紫云英还田与配施不同量化肥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仅施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G0N225P135K135)、紫云英还田与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的100%、80%、60%、40%配施(G... 为研究紫云英还田与配施不同量化肥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仅施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G0N225P135K135)、紫云英还田与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的100%、80%、60%、40%配施(GN225P135K135、GN180P108K108、GN135P81K81、G90P54K54)6个处理。结果表明,紫云英与不同量化肥配施,均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且紫云英与当地常规施肥量100%、80%、60%、40%配施,稻谷产量比仅施化肥处理分别增产4.5%、5.2%、2.8%、0.5%,其中,80%化肥量与紫云英配施的产量显著高于仅施化肥处理(P<0.05)。同时紫云英和80%、60%当地常规施肥量配施,其总净收益均高于仅施化肥的处理。从稻谷产量、净收益和产投比及环境友好性综合来看,紫云英还田与当地化肥施用量的80%和60%配施是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施用量 水稻 土壤肥力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威 鲁剑巍 +3 位作者 苏伟 鲁明星 吴翠霞 曹卫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2,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NPK肥对紫云英生长、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PK配施能促进紫云英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NPK处理(施N 75 kg/hm2、P2O560 kg/hm2和K2O 60 kg/hm2)的紫云英茎数、株高和每茎复叶数分别是不施肥处理...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NPK肥对紫云英生长、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PK配施能促进紫云英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NPK处理(施N 75 kg/hm2、P2O560 kg/hm2和K2O 60 kg/hm2)的紫云英茎数、株高和每茎复叶数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3.77、1.81和1.60倍,是施PK处理的2.19、1.23和1.16倍,是施NK处理的2.11、1.16和1.11倍,是施NP处理的1.44、1.19和1.16倍。NPK配施的鲜草产量分别比不施肥、PK配施、NK配施及NP配施处理增加26.47、14.22、7.18和10.74 t/hm2。不同施肥处理都能使紫云英的养分积累量显著提高,其中NPK配施处理的紫云英地上部N、P2O5、K2O和C的积累量最大,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3.66、3.27、2.85和2.80倍。试验结果说明,合理施用N、P、K肥能明显促进紫云英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利于提高紫云英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施肥 生长 产量 养分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紫云英抗甲硫氨酸变异系离体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瑛华 侯岁稳 贾敬芬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3-776,共4页
目的离体筛选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L.)抗甲硫氨酸变异系。方法通过NaN3诱变处理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L.)的愈伤组织来筛选获得抗甲硫氨酸变异细胞系。结果获得了抗100 mmol/L甲硫氨酸变异细胞系,并分化成再生植株。结论... 目的离体筛选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L.)抗甲硫氨酸变异系。方法通过NaN3诱变处理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L.)的愈伤组织来筛选获得抗甲硫氨酸变异细胞系。结果获得了抗100 mmol/L甲硫氨酸变异细胞系,并分化成再生植株。结论该变异系对甲硫氨酸具有一定的抗性,并对乙硫氨酸具有交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紫云英 甲硫氨酸 变异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相同紫云英翻压量下化肥的合理用量试验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双来 陈云峰 +4 位作者 李四斌 乔艳 胡诚 葛秀文 刘国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92-1593,共2页
为了解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紫云英与化肥的合理配比,2008年在湖北通城设置了22 500 kg·hm-2紫云英配合不同用量化肥的试验。结果表明,22 500 kg·hm-2紫云英可减少20%~60%的化肥用量,但以替代20%化肥效果最好。此外,紫云英翻压... 为了解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紫云英与化肥的合理配比,2008年在湖北通城设置了22 500 kg·hm-2紫云英配合不同用量化肥的试验。结果表明,22 500 kg·hm-2紫云英可减少20%~60%的化肥用量,但以替代20%化肥效果最好。此外,紫云英翻压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紫云英 化肥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紫云英调控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龙安华 倪才英 +2 位作者 曹永琳 黄贵凤 王璞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550,共6页
有机调控是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为研究绿肥——紫云英的调控效果,实验于2004年3—12月选取江西省贵溪市冶炼厂周边受重金属污染的大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云英处理显著降低土壤重金属浓度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下降... 有机调控是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为研究绿肥——紫云英的调控效果,实验于2004年3—12月选取江西省贵溪市冶炼厂周边受重金属污染的大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云英处理显著降低土壤重金属浓度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下降幅度与CK比呈极显著差异;除土壤Zn、Cd浓度和土壤重金属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有机试剂处理,其他与有机试剂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紫云英处理与"紫云英+有机试剂"的交互作用处理相比,土壤重金属浓度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的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海洲香薷对Cu、Zn、Pb、Cd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富集系数评价表明,紫云英处理、有机试剂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处理与CK相比,海洲香薷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有显著提高,紫云英处理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影响介于有机试剂处理与其交互作用处理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绿肥 紫云英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