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泽泻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褚必海 毛善国 +2 位作者 丁小余 李雪霞 丁鸽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3,共6页
通过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泽泻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泽泻药材有效成分与其生长期内的平均温度呈负相关(r=-0.724 5),与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740 0);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泽泻生长期内平均相... 通过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泽泻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泽泻药材有效成分与其生长期内的平均温度呈负相关(r=-0.724 5),与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740 0);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泽泻生长期内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主导气候因子,并且土壤中的钾元素对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影响最大.结合分析江苏地区的气候及土壤因子以及引种后的泽泻药材质量,证明江苏地区适宜泽泻的生长,泽泻引种江苏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有效成分 生态因子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贺佳 丁小余 +2 位作者 褚必海 刘冬扬 丁鸽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6-90,共5页
以四川泽泻为实验试材,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泽泻的高质量总DNA模板,克服了泽泻中所富含的酚类物质的影响.对泽泻ISSR反应体系中各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和筛选,建立了标记位点清晰、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泽泻ISSR-PCR分析... 以四川泽泻为实验试材,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泽泻的高质量总DNA模板,克服了泽泻中所富含的酚类物质的影响.对泽泻ISSR反应体系中各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和筛选,建立了标记位点清晰、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泽泻ISSR-PCR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它们是:25μLPCR反应体系中,10×Taq酶配套缓冲液,IUTaqDNA聚合酶,1.8~2.0mmol/L MgCl2,100μmol/LdNTP,0.3μmol/L引物,DNA模板约10-20ng,退火温度在5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ISSR反应体系 建立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立新 吴启南 彭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主要是确定泽泻的最佳采收时间、最佳炮制工艺、制定泽泻的定量标准 ,确保泽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中 2 3 -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结果  2 3 -乙酰泽泻醇B的平均回收率为 98.80 % ,符合分析要求... 目的 主要是确定泽泻的最佳采收时间、最佳炮制工艺、制定泽泻的定量标准 ,确保泽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中 2 3 -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结果  2 3 -乙酰泽泻醇B的平均回收率为 98.80 % ,符合分析要求。泽泻中 2 3 -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以不低于 0 .0 5 0 %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窄叶泽泻 23-乙酰泽泻醇B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食品建泽泻及其混淆品的PCR-RFLP分子鉴别 被引量:6
4
作者 褚必海 丁小余 +3 位作者 李雪霞 贺佳 丁鸽 刘冬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寻找简易可重复的分子标记方法对保健食品建泽泻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定。方法:对建泽泻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运用ClustalX、Mega3.0、DNAMAN 4.0等软件对ITS区进行序列分析和PCR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PCR-RFLP)。结... 目的:寻找简易可重复的分子标记方法对保健食品建泽泻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定。方法:对建泽泻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运用ClustalX、Mega3.0、DNAMAN 4.0等软件对ITS区进行序列分析和PCR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PCR-RFLP)。结果:依据建泽泻及其混品完整的rDNA ITS区片段长度,将慈菇和甘薯两种混淆品首先区分开;再通过PCR-RFLP分析,可将建泽泻从川泽泻、窄叶泽泻、小泽泻和芋等混淆品中成功鉴别出来。结论:rDNA ITS片段长度不足以用于鉴别保健食品建泽泻原料的真伪;PCR-RFLP可对保健食品建泽泻及其混淆品进行简便而快捷的分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泽泻 保健食品 混淆品 PCR-RFLP 分子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的建泽泻及其混伪品鉴定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耿超 谷巍 +4 位作者 吴启南 巢建国 孙红梅 蒋玲 韩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鉴别建泽泻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28份建泽泻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同时从GenBank下载泽泻科植物及其混伪品10种17条ITS2序列,对提交与下载的45条序列,应用MEGA ...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鉴别建泽泻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28份建泽泻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同时从GenBank下载泽泻科植物及其混伪品10种17条ITS2序列,对提交与下载的45条序列,应用MEGA 5.1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距离,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进行鉴定分析,并构建NJ系统进化树直观反映鉴定结果。结果建泽泻、川泽泻ITS2序列长度均为311bp,存在1个变异位点;建泽泻与泽泻科泽泻属物种距离较近,与泽泻科其他属及其混伪品之间遗传距离较远;NJ树结果显示建泽泻及其混伪品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准确快捷地鉴别建泽泻及其混伪品,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泽泻 混伪品 ITS2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泽泻混淆品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启南 王立新 彭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1-352,共2页
目的 区别泽泻与混淆品的鉴别特征。方法 运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泽泻及混淆品进行了比较鉴别研究。结果 窄叶泽泻药材较小 ;显微特征内皮层细胞壁稍厚 ,木化 ,分泌腔较少 ;薄层色谱中在与 2 3-乙酰泽泻醇-B标准品相... 目的 区别泽泻与混淆品的鉴别特征。方法 运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泽泻及混淆品进行了比较鉴别研究。结果 窄叶泽泻药材较小 ;显微特征内皮层细胞壁稍厚 ,木化 ,分泌腔较少 ;薄层色谱中在与 2 3-乙酰泽泻醇-B标准品相对应位置上不显斑点。结论 以 2 3-乙酰泽泻醇 -B为对照品 ,按实验条件进行薄层色谱试验 ,可有效鉴别泽泻及其混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窄叶泽泻 中药鉴定 混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总三萜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石峰 陈雨 +4 位作者 张亚琴 马留辉 窦明明 杨正明 陈兴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以提高泽泻总三萜的提取率为目的,在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及超声时间的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选总三萜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时间46.00 min... 以提高泽泻总三萜的提取率为目的,在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及超声时间的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选总三萜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时间46.00 min,浸提温度57.00℃,料液比1∶14(g/mL),超声时间30 min,该条件下总三萜提取得率为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总三萜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泽泻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及AoS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青芝 谷巍 +5 位作者 孙云飞 吴启南 巢建国 桑晓华 王小浩 刘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67-1475,共9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东方泽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内参基因,并分析其鲨烯合酶基因(AoSS)的表达特性,为后续研究东方泽泻原萜烷型三萜生物合成调控及诱导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从东方泽泻转录组中选取内参基因18S rRNA、EF1α、GA... 【目的】筛选适用于东方泽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内参基因,并分析其鲨烯合酶基因(AoSS)的表达特性,为后续研究东方泽泻原萜烷型三萜生物合成调控及诱导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从东方泽泻转录组中选取内参基因18S rRNA、EF1α、GAPDH、ACT、UBQ和UBC,应用qRT-PCR检测其在不同组织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情况,并借助Delta CT、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对其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以筛选到的内参基因分析AoS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8S r RNA、GAPDH和EF1α基因在东方泽泻不同组织的表达稳定性较高,但18S rRNA、UBC和EF1α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稳定性均较高。以18S rRNA、GAPDH和EF1α基因为内参分析AoSS基因在东方泽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情况,结果显示,AoSS基因在东方泽泻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情况基本一致,均在东方泽泻块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柄和叶,而在根中表达量最低。【结论】18S rRNA、GAPDH和EF1α基因是研究东方泽泻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分析的首选内参基因;18S rRNA、EF1α和UBC基因是研究激素处理下基因表达的首选内参基因。AoSS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可能在东方泽泻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泽泻 内参基因 鲨烯合酶(SS)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分析泽泻中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新峰 孙毓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05-1807,共3页
目的:建立泽泻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Agilent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仪;正离子检出模式。结果:在正离子检出模式下,泽泻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特征性很强,通过质... 目的:建立泽泻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Agilent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仪;正离子检出模式。结果:在正离子检出模式下,泽泻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特征性很强,通过质谱中的主要碎片对泽泻醇B、泽泻醇B-23-乙酸酯、泽泻醇C-23-乙酸酯、泽泻醇C、16-氧化泽泻醇A、11-去氧泽泻醇C6种主要成分进行了结构解析。结论:泽泻的总离子流色谱图比紫外色谱图具有更强的特征性,在该试验条件下能够同时分析泽泻中的多种活性成分,是一种较好的泽泻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 泽泻 泽泻醇B 泽泻醇B-23-乙酸酯 泽泻醇C-23-乙酸酯 泽泻醇C 16-氧化泽泻醇A 11-去氧泽泻醇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醇提物及其萜类成分对拟南芥幼苗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绍智 杨晓燕 +3 位作者 燕志强 金辉 张等宏 秦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556-3559,共4页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受体,采用活体生物试验方法测定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醇提物及其主要萜类活性成分对7日龄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醇提物对拟南芥幼苗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3-...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受体,采用活体生物试验方法测定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醇提物及其主要萜类活性成分对7日龄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醇提物对拟南芥幼苗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3-乙酰泽泻醇B对拟南芥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而泽泻醇A醋酸酯对拟南芥幼苗的生长无明显影响。研究证明泽泻醇提物对拟南芥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23-乙酰泽泻醇B是泽泻潜在的化感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 萜类化合物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23-乙酰泽泻醇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田莲纹夜蛾的诱集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葛有茂 万玲 赵士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开展莲子与泽泻按1∶9比例面积间栽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莲子对莲纹夜蛾具有较强的诱集作用,且以太空莲36号品种诱集效果最好,其泽泻田间莲纹夜蛾的种群数量明显轻于对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5%安打SC、10%除尽SC这2种化学农药和2.5... 开展莲子与泽泻按1∶9比例面积间栽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莲子对莲纹夜蛾具有较强的诱集作用,且以太空莲36号品种诱集效果最好,其泽泻田间莲纹夜蛾的种群数量明显轻于对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5%安打SC、10%除尽SC这2种化学农药和2.5%菜喜SC、20%米满SC这2种生物农药对莲纹夜蛾幼虫都具有较高防效;99%绿颖OL作为一种对害虫无抗性风险的农药,是今后莲纹夜蛾综合治理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莲纹夜蛾 诱集试验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缢管蚜为害泽泻的防治指标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有茂 赵士熙 +1 位作者 黄俊义 易靖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7-851,共5页
莲缢管蚜是危害泽泻生长的重要害虫之一。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SC、1.5%普乐CS、25%阿克泰WG、3%莫比朗EC和20%康福多EC对莲缢管蚜具有良好的防效,适宜在泽泻生产上使用。莲缢管蚜虫口数量与块茎产量损失率之间相关式:在生长前期,Y... 莲缢管蚜是危害泽泻生长的重要害虫之一。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SC、1.5%普乐CS、25%阿克泰WG、3%莫比朗EC和20%康福多EC对莲缢管蚜具有良好的防效,适宜在泽泻生产上使用。莲缢管蚜虫口数量与块茎产量损失率之间相关式:在生长前期,Y=-0.331 8+0.397 8X(r=0.993**);在生长中期,Y=0.041 2+0.247 4X(r=0.950*);在生长后期,Y=-0.003 6+0.113 9X(r=0.922*)。根据经济阈值的计算公式,结合莲缢管蚜虫口数量与块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相关式,制定出了不同时期选用不同药剂的防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莲缢管蚜 药效试验 经济阈值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有茂 卢刚 张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各类群的物种数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A(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CK)的物种数明显少于其他栽培模式,其物种数可相差6~8种;在个体数量上,模式A(CK)〉模式B(传统栽培方式+施用...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泽泻田节肢动物各类群的物种数和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A(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CK)的物种数明显少于其他栽培模式,其物种数可相差6~8种;在个体数量上,模式A(CK)〉模式B(传统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C(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模式D(垄畦栽培方式+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模式A(CK)的个体数量比模式D的高出9035。由此说明,通过改变生境可以达到调节泽泻田间节肢动物种群的效果,其中,采用模式D则既可显著控制泽泻田间害虫种群的发生量,又可有效培育和营造天敌及中性昆虫种群,体现出具有持续控制害虫种群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栽培模式 节肢动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蔡立宁 王红姝 +1 位作者 曹红兴 张如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9,共5页
从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块茎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3-O-硬脂酸酯(β-sistosterol-3-O-stearate,1),正二十三烷(tricosane,2),β-俗甾醇(β-sitosterol,5),硬脂酸(stea... 从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块茎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3-O-硬脂酸酯(β-sistosterol-3-O-stearate,1),正二十三烷(tricosane,2),β-俗甾醇(β-sitosterol,5),硬脂酸(stearic acid,6)1-硬脂酸甘油酯(glyeryl 1-stearate,7),胡萝卜甙6′-O-硬脂酸酯(daucosterol-6′-O-stearate,8),泽泻醇B单醋酸酯(alisol B monoacetate,9),大黄素(emodin,10),泽泻醇C单醋酸酯(alisol C monoacetate,11),环氧泽泻烯(alismoxide,12).化合物1,2,5,6,7和10为首次由该植物中获得,化合物12首次以结晶形式获得,化合物3和4的鉴定仍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泽泻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泽泻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模式识别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立阳 汪英俊 +3 位作者 叶淑青 李存玉 彭国平 郑云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泽泻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模式识别。方法泽泻乙腈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anbon Hedera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对结果进行化学模...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泽泻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模式识别。方法泽泻乙腈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anbon Hedera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对结果进行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19批四川产地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11批广西产地样品指纹图谱中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4。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合HPLC-MS/MS及对照品比对,筛选出泽泻醇B、泽泻醇A、11-去氧泽泻醇C、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O、24-乙酰泽泻醇A6种主要差异性成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将四川、广西产地泽泻进行明显区分,从而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不同部位药食功能成分分析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蓝梦柳 杨利利 +4 位作者 严桂杰 朱怀昌 李小艳 许文 吴水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67-174,共8页
目的:以泽泻不同部位(食用期泽泻花苔、泽泻叶、泽泻茎和药用泽泻块茎)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药食功能成分包括总蛋白、总脂肪、氨基酸、总多糖、总黄酮、总多酚及5种泽泻特有萜类成分(环氧泽泻烯、泽泻烯醇、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和11... 目的:以泽泻不同部位(食用期泽泻花苔、泽泻叶、泽泻茎和药用泽泻块茎)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药食功能成分包括总蛋白、总脂肪、氨基酸、总多糖、总黄酮、总多酚及5种泽泻特有萜类成分(环氧泽泻烯、泽泻烯醇、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和11-去氧泽泻醇B)的含量并进行比较,为泽泻不同部位在功能保健及食品应用方面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总氨基酸、总蛋白、总脂肪、总多酚的含量;采用硫酸-苯酚法和NaNO2-NaOH-Al(NO3)3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法测定环氧泽泻烯、泽泻烯醇、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和11-去氧泽泻醇B 5个泽泻萜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泽泻不同部位均含有总蛋白、总脂肪、氨基酸等所检测药食功能成分,其中泽泻花苔总蛋白、氨基酸、总脂肪和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328.0±19.1)、(219.7±10.5)、(48.0±11.5)mg/g和(17.63±0.60)mg/g),总多糖、总黄酮和活性萜类成分则在泽泻块茎中含量较高((9.26±0.86)、(2.07±0.12)mg/g和(5.315±0.545)mg/g),泽泻茎、叶中各成分含量相对较低。结论:泽泻不同部位均含有药食功能成分,其中泽泻花苔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泽泻花苔 超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叶多糖锌对断奶仔兔腹泻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宇哲 黄雪媛 +5 位作者 况余超 李宛容 陶梦婷 彭雁敏 陶超 李丽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37,共11页
为探讨泽泻叶多糖锌(RALP-Zn)对断奶仔兔腹泻影响,统计腹泻率、死亡率和生长性能,测定免疫脏器指数,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M)、LPS、氧化水平(MDA)和抗氧化水平(SOD),检测小肠各段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和抗氧化剂GSH-Px、T-AOC含... 为探讨泽泻叶多糖锌(RALP-Zn)对断奶仔兔腹泻影响,统计腹泻率、死亡率和生长性能,测定免疫脏器指数,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M)、LPS、氧化水平(MDA)和抗氧化水平(SOD),检测小肠各段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和抗氧化剂GSH-Px、T-AOC含量,测定空肠、回肠细胞因子(IL-1β、IL-10)和肠道通透性相关分子(Claudins、ZO-1、JAM3、Occludin)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泽泻叶多糖锌可降低断奶仔兔腹泻率、死亡率,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提高免疫脏器指数和血清IgG、IgM含量,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极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和肠道IL-1β表达量(P<0.001),显著增加IL-10、Claudins、JAM3、ZO-1表达量(P<0.05)。与恩诺沙星组比较,泽泻叶多糖锌显著提高空肠中Claudins、IL-10表达量(P<0.05)。多糖锌能增加肠道有益菌,减少有害菌。综上,泽泻叶多糖锌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和免疫水平,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进而改善断奶仔兔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叶 多糖锌 断奶仔兔 腹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川泽泻发汗工艺
18
作者 罗骞昀 罗昕怡 +3 位作者 张亚琴 文秋姝 邓秋林 陈兴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180-183,共4页
[目的]用响应面法优化泽泻发汗加工工艺。[方法]通过标准分转换,以发汗泽泻的浸出物含量、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分别探究环境温度、发汗时间和含水量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确定的优化范围基础... [目的]用响应面法优化泽泻发汗加工工艺。[方法]通过标准分转换,以发汗泽泻的浸出物含量、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分别探究环境温度、发汗时间和含水量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确定的优化范围基础上,采用3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了川泽泻的发汗工艺。[结果]川泽泻发汗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环境温度45℃、发汗时间94 h、含水量10%,此条件下综合评分为94.02±0.02,浸出物含量为(15.34±0.02)%,23乙酰泽泻醇B含量为(0.06±0.02)mg/mL,24乙酰泽泻醇A含量为(0.02±0.01)mg/mL。[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泽泻最佳发汗工艺能够提高泽泻质量,为川泽泻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泽泻 发汗工艺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综合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