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T-RSA的小d_(p),d_(q)实际攻击研究
1
作者 李强 郑群雄 戚文峰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26,共23页
CRT-RSA是由Quisquater和Couvreur于1982年提出的RSA变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协议、身份认证等领域.小d_(p),d_(q)攻击是分析CRT-RSA应用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前最好的理论攻击结果是2019年由Takayasu、Lu和Peng给出的... CRT-RSA是由Quisquater和Couvreur于1982年提出的RSA变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协议、身份认证等领域.小d_(p),d_(q)攻击是分析CRT-RSA应用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前最好的理论攻击结果是2019年由Takayasu、Lu和Peng给出的d_(p),d_(q)<N^(0.122),其中N为模数.然而,由于格基约化算法在高维格中约化效率和输出格基质量的下降,实际攻击很难达到该理论界.目前已知最好的实际攻击结果为d_(p),d_(q)≤N^(0.062)(N为1000 bits)和d_(p),d_(q)≤N^(0.0645)(N为2000 bits),与理论界尚有不小的差距.本文在Takayasu等人攻击的基础上,探索CRT-RSA小dp,dq攻击的实际可攻击上界以及如何在实际攻击中进一步提升该攻击上界.第一,对2019年Takayasu等人的格(简记为TLP2019格)进行优化,在确保TLP2019格仍为方阵的条件下去掉了两个unhelpful多项式,使得TLP2019格降低了两维.第二,针对当前缺乏CRT-RSA小d_(p),d_(q)实际可攻击上界的有效估计方法这一现状,结合实验中发现的TLP2019格约化输出的前三向量长度远远小于随机格中最短向量长度这一事实,给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拟合的可攻击上界的估计方法,其估计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第三,根据实验中与RSA小解密指数实际攻击类似的“多值现象”,提出了基于二分搜索的小d_(p),d_(q)实际攻击方法,提升了实际可攻击的上界.具体而言,对于模数1000 bits和2000 bits的CRT-RSA,在两周内分别实现了d_(p),d_(q)≤N^(0.067)和d_(p),d_(q)≤N^(0.0665)的实际攻击;对于某些特殊情形,甚至能够能将实际可攻击上界提升至N^(0.07)以上.相信本文的实际攻击探索能为后续CRT-RSA的小d_(p),d_(q)攻击研究带来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RSa 小d_(p) d_(q)攻击 实际攻击 高比特猜测 多值现象 二分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穷区间上带p-Laplacian算子的分数阶q-差分方程的迭代正解
2
作者 王菊芳 张金叶 禹长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为了丰富分数阶q-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了一类无穷区间上带p-Laplacian算子的非线性分数阶q-差分方程边值问题。首先,计算线性分数阶q-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Green函数并研究其性质;其次,引入无穷区间上的紧性判定准则并在抽象... 为了丰富分数阶q-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了一类无穷区间上带p-Laplacian算子的非线性分数阶q-差分方程边值问题。首先,计算线性分数阶q-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Green函数并研究其性质;其次,引入无穷区间上的紧性判定准则并在抽象空间上构造积分算子;再次,选取初值函数,运用单调迭代技巧,获得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得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赋予非线性项f一定的增长条件下,通过构造迭代序列,可得到分数阶q-差分方程的最大和最小正解。研究结果拓展了已有的相关结论,为分数阶q-差分方程在数学、物理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泛函分析 分数阶q-差分方程 p-LapLaCIaN算子 单调迭代技巧 无穷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0085315通过miR-149-5p/IRGQ通路对Treg介导的结肠癌免疫逃逸的机制探讨
3
作者 廖汉琪 唐羿 +1 位作者 胡凯 姜耕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5-924,共10页
目的:探讨Circ_0085315通过miR-149-5p/免疫相关GTP酶Q(IRGQ)通路对Treg介导的结肠癌(CC)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收集50例CC患者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体外培养CC细胞系(SW480、HCT116、HT29、SW620、Lovo)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qRT-... 目的:探讨Circ_0085315通过miR-149-5p/免疫相关GTP酶Q(IRGQ)通路对Treg介导的结肠癌(CC)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收集50例CC患者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体外培养CC细胞系(SW480、HCT116、HT29、SW620、Lovo)和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qRT-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Circ_0085315表达水平。以CC细胞系SW480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IP)实验验证Circ_0085315、miR-149-5p、IRGQ三者间的关系,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_0085315、miR-149-5p和IRGQ mRNA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IRGQ、Ki-67、PCNA、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ELISA检测CC细胞与Treg共培养体系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C细胞与Treg共培养体系中FOXP3^(+)CD25^(+)、FOXP3^(+)CD4^(+)、FOXP3^(+)CD8^(+)比例。通过小鼠成瘤实验验证Circ_0085315对CC肿瘤生长、miR-149-5p/IRGQ通路以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Circ_0085315在CC组织和细胞系中过表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IP实验验证,miR-149-5p可能是Circ_0085315的下游靶点,IRGQ可能是miR-149-5p的一个靶基因。沉默Circ_0085315可降低CC细胞中IRGQ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提高miR-149-5p表达水平(P<0.05);降低CC细胞存活率并提高细胞凋亡率,同时降低Ki-67、PCNA、Bcl-2蛋白表达水平,提高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还可降低CC细胞与Treg共培养体系中IL-10、TGF-β含量及FOXP3^(+)CD25^(+)、FOXP3^(+)CD4^(+)比例,提高IL-2、IFN-γ含量及FOXP3^(+)CD8^(+)比例(P<0.05)。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抑制miR-149-5p表达可提高IRGQ mRNA表达水平,并减弱沉默Circ_0085315对CC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免疫逃逸的影响。体内小鼠成瘤实验显示,沉默Circ_0085315后肿瘤中IRGQ mRNA表达水平以及肿瘤体积、重量降低,而miR-149-5p表达水平升高(P<0.05);此外,外周血血清中IL-10、TGF-β含量降低,IL-2、IFN-γ含量升高(P<0.05)。结论:沉默Circ_0085315通过调控miR-149-5p/IRGQ通路不仅可抑制CC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还可抑制Treg介导的CC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_0085315 miR-149-5p 免疫相关GTpq TREG 结肠癌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_(p)-i_(q)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
4
作者 朱朗日 付光杰 赵永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4,共10页
谐波治理对电能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传统i_(p)-i_(q)法存在检测精度低、速度慢等问题。因此,提出在传统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锁相环基础上,增加基于准比例-谐振(QPR)滤除直流分量的负反馈回路,并将传统的PI环节替换为P环节;同时使用卡尔... 谐波治理对电能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传统i_(p)-i_(q)法存在检测精度低、速度慢等问题。因此,提出在传统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锁相环基础上,增加基于准比例-谐振(QPR)滤除直流分量的负反馈回路,并将传统的PI环节替换为P环节;同时使用卡尔曼滤波更改传统i_(p)-i_(q)法中的低通滤波环节,得到一种改进的i_(p)-i_(q)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仿真与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锁相环在电网状态异常情况下,展现出优秀的频率锁定能力。另外,通过改进的i_(p)-i_(q)谐波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可以明显减少算法计算所得的基波电流的畸变率,与改进前相比电流畸变率从0.29%减少至0.20%,存在直流分量时从8.63%减少至0.51%,该方法在复杂电网环境下仍能对谐波精准的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i_(p)-i_(q) 二阶广义积分器 锁相环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工艺中淬火冷速和分配温度对中碳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黄玮 欧梅桂 +1 位作者 梁益龙 马永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3-248,共6页
淬火-分配(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钢是淬火和分配复合作用的结果,淬火得到高强度马氏体基体,分配稳定残留奥氏体提高塑性。本工作通过采用具有不同冷速的淬火介质———油、13%PAG和HX-2000淬火,研究了Q&P工艺中淬火... 淬火-分配(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钢是淬火和分配复合作用的结果,淬火得到高强度马氏体基体,分配稳定残留奥氏体提高塑性。本工作通过采用具有不同冷速的淬火介质———油、13%PAG和HX-2000淬火,研究了Q&P工艺中淬火冷速对中碳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分配温度对碳分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快速冷却能得到高碳马氏体组织,有利于促进分配过程中马氏体向残留奥氏体的碳扩散,提高碳分配程度,并且随着淬火冷速的增加,马氏体有效晶粒尺寸减小、马氏体组织细化、位错密度增加,从而使中碳钢得到优异的强度和塑性。高温分配能减弱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间的碳不均匀性,促进碳从马氏体向残留奥氏体中扩散,起到稳定残留奥氏体的作用,提高中碳钢的断后伸长率。当采用13%PAG淬火、320℃分配时,中碳钢伸长率为10.34%~10.37%,强塑积能达到18.94~19.21 GPa%,表现出更高的强塑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冷速 分配温度 淬火-分配工艺 强度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比对高碳Q—P—T钢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宋子欣 秦盛伟 +1 位作者 朱志民 刘冰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8-2235,共8页
在3种不同的应力比(R=-0.5、0和0.5)下,对高碳淬火—分配—回火(Q—P—T)钢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和显微组织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R的增加,高碳Q—P—T钢的裂纹扩展速率升高;疲劳裂纹扩展以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混合扩展的方式... 在3种不同的应力比(R=-0.5、0和0.5)下,对高碳淬火—分配—回火(Q—P—T)钢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和显微组织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R的增加,高碳Q—P—T钢的裂纹扩展速率升高;疲劳裂纹扩展以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混合扩展的方式进行;在裂纹稳定扩展区,随着R的增加,冰糖状沿晶断裂逐渐增多;使用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ΔK_(eff)表征试样的裂纹扩展速率时,不同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几乎重合,表明裂纹闭合效应是应力比影响裂纹扩展速率的主要机制。当R=-0.5时,裂纹附近的几何必须位错密度高于R=0和0.5时的几何必须位错密度,且分布均匀,说明在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发生了更均匀的塑性变形,导致裂纹尖端更容易闭合,降低了裂纹扩展的驱动力,从而减缓了裂纹扩展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分配—回火(qp—T)工艺 应力比 裂纹扩展 裂纹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影像组学模型对成人颅内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分子特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瀚苇 曾琳岚 +6 位作者 赵咪咪 李轩 谢欢 田静 孙洁 陈立朝 王舒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6,54,共7页
目的基于术前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建立预测成人颅内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1p/19q分子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模型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 目的基于术前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建立预测成人颅内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1p/19q分子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模型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术后病理证实、磁共振数据完整的LGG(WHO 2~3级)患者146例,其中1p/19q联合缺失(1p/19q co-deleted,1p/19q-Codel)68例,1p/19q未联合缺失(1p/19q non-codeleted,1p/19q-Noncodel)78例。按照7∶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图像分割由一位影像医师使用ITK-SNAP软件独立进行,随后选取30例患者图像在医师间进行分割,用于评估所提取特征的稳定性。感兴趣容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定义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序列图像中除外明显囊变坏死的异常区域。将FLAIR图像上提取VOI复制至配准后的ADC图上,随后使用Python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保留稳定性较好的特征进行Z-score标准化。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分析用于特征选择。利用筛选出的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评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Rad-score模型的效能,并在验证集内进行验证。结果146例LGG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02)和验证集(n=44),两组之间患者的临床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内和组间一致性分析、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及LASSO分析筛选出15个非零系数特征,并构建Rad-score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内,1p/19q-Codel组与1p/19q-Noncodel组在Rad-score上均存在差异(P<0.001)。同时,Rad-score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在训练集中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896,准确率85.29%,敏感度87.72%,特异度82.22%;验证集的AUC值0.778,准确率77.27%,敏感度71.43%,特异度82.61%。结论基于术前ADC图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无创性预测成人颅内LGG的1p/19q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低级别胶质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1p/19q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Q-P-T钢中残余奥氏体对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田起辉 秦盛伟 +1 位作者 邸黎寅 卢金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1330,共11页
研究不同温度下残余奥氏体对Q-P-T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Q-T钢为对照,在不同温度(25、100、200和300℃)下对Q-T钢和Q-P-T钢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Q-T钢的抗拉强度与温度成负相关,而Q-P-T钢的抗拉强度随拉伸温度升高显示出先减... 研究不同温度下残余奥氏体对Q-P-T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Q-T钢为对照,在不同温度(25、100、200和300℃)下对Q-T钢和Q-P-T钢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Q-T钢的抗拉强度与温度成负相关,而Q-P-T钢的抗拉强度随拉伸温度升高显示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原因在于,随着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热稳定性增加,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在300℃时,Q-P-T钢中残余奥氏体在高应力下发生持续相变而非过早相变,TRIP效应更加显著,使Q-P-T钢的抗拉强度出现与Q-T钢的抗拉强度不同的变化趋势。高温下残余奥氏体的TRIP效应能加强组织间的协调变形,推迟颈缩的发生,抑制裂纹和孔洞的萌生,从而在保证Q-P-T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钢 q-p-T钢 TRIp效应 残余奥氏体 高温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不定权的p-Laplacian方程边值问题正解集的S型连通分支
9
作者 谭明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2,共7页
研究了带不定权的一维p-Laplacian方程边值问题{(φ_(p)(u'(t)))'+λh(t)f(u(t))=0,0<t<1,u(0)=u(1)=0正解集的全局结构,其中φ_(p)(s)=|s|^(p-2)s,p>1,λ>0是一个参数,h∈C[0,1]且非负函数f∈C[0,+∞).当非线性项... 研究了带不定权的一维p-Laplacian方程边值问题{(φ_(p)(u'(t)))'+λh(t)f(u(t))=0,0<t<1,u(0)=u(1)=0正解集的全局结构,其中φ_(p)(s)=|s|^(p-2)s,p>1,λ>0是一个参数,h∈C[0,1]且非负函数f∈C[0,+∞).当非线性项f满足适当的条件时,证得问题存在正解的S型连通分支.主要结果的证明是基于分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LaCIaN 正解 不定权 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带(p,q)-Laplace算子离散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10
作者 石敏瑞 高承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2,共5页
运用上下解方法获得了一类半正离散(p,q)-Laplace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其中,p> q> 1,参数λ> 0,T> 2为固定的整数,■在无穷远处满足p-次线性条件,在0处可能奇异。
关键词 半正 (p q)-Laplace 正解 上下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OGI-PLL与ANF-LPF的i_(p)-i_(q)三相谐波检测方法
11
作者 马玉立 原浩 +1 位作者 陈良亮 赵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25,共5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系统中频率波动、电压不平衡以及谐波畸变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不平衡和失真的电网条件下,传统i_(p)-i_(q)谐波检测法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DSOGI-PLL与ANF-LPF的i_(...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系统中频率波动、电压不平衡以及谐波畸变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不平衡和失真的电网条件下,传统i_(p)-i_(q)谐波检测法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DSOGI-PLL与ANF-LPF的i_(p)-i_(q)三相谐波检测方法。一方面,采用DSOGI-PLL提高复杂电网下提取基波相位的能力;另一方面,采用一种具有选择性谐波滤波能力的改进结构LPF,来提高谐波检测的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复杂电网条件下完成三相谐波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 谐波检测 陷波器 低通滤波器 锁相环 瞬时无功理论 Ip-Iq 基波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osion of Q235 steel affected by Pseudodesulfovibrio cashew differed with electron acceptors
12
作者 GAO Yao-hua WU Jia-jia +8 位作者 ZHANG Dun WANG Peng WANG Yi LI Ce ZHU Li-yang WANG Wen-kai ZHENG Ri-kuan SUN Chao-min SAND Wolf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352-3368,共17页
Sulfate and nitrate reducing bacteria are important culprits for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MIC)using sulfate and nitrate as electron acceptors,respectively.Sulfate and nitrate hold different standard elec... Sulfate and nitrate reducing bacteria are important culprits for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MIC)using sulfate and nitrate as electron acceptors,respectively.Sulfate and nitrate hold different 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s,which may lead to differences in corrosion,but their effects on corrosion by the same bacteria have not been reported.The corrosion of Q235 steel affected by Pseudodesulfovibrio cashew(P.cashew)in the sulfate and nitrate media under carbon starvation was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sulfate and nitrate did not lead to differences in corrosion under abiotic conditions.However,P.cashew promoted corrosion in both cases,and the consumption of H_(2)wa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MIC.In addition,corrosion was more severe in the sulfate media.The higher corrosivity of P.cashew with sulfate as the electron accept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gher number of sessile cells in the biofilm,higher bacterial motility,more hydrogen production pathways,and the increased gene expression of enzymes related to energy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 steel electron acceptors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p.cash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FLAIR信号抑制率对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分子特征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王瀚苇 曾琳岚 +6 位作者 赵咪咪 李轩 冉启胜 田静 孙洁 陈立朝 王舒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21-2129,共9页
目的探讨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信号抑制率对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患者1号染色体短臂和19号染色体长臂(1p/19q)分子特征的预测价值,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 目的探讨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信号抑制率对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患者1号染色体短臂和19号染色体长臂(1p/19q)分子特征的预测价值,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肿瘤影像特征以及T2-FLAIR信号抑制率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特色医学中心2017-2021年术后病理证实为WHO 2~3级的幕上LGG患者临床以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分子病理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1p/19q联合缺失(1p/19q-codeleted,1p/19q-Codel)组与1p/19q未联合缺失(1p/19q-noncodeleted,1p/19q-Noncodel)组。由2名神经影像医师分别在盲法情况下评价MRI肿瘤影像特征,并采用热点法在肿瘤区以及对侧正常半卵圆中心分别放置5个圆形感兴趣区域,计算T2-FLAIR信号抑制率。分析2组患者临床、MRI肿瘤影像特征及T2-FLAIR信号抑制率的差异。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图以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效能,并通过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共纳入146例幕上LGG患者,其中1p/19q-Codel组68例,1p/19q-Noncodel组78例。1p/19q-Noncodel组T2-FLAIR信号抑制率为0.43(0.28,0.62),高于1p/19q-Codel组[0.29(0.24,0.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P<0.001)、皮质浸润(P=0.001)、钙化(P=0.004)为预测1p/19q状态的独立因素。其中,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预测1p/19q-Noncodel的AUC值为0.720,敏感性为60.26%,特异性为83.82%。DeLong检验结果表明,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在预测1p/19q分子分型的效能比T2-FLAIR错配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联合皮质浸润和钙化建立的预测模型效能良好,AUC值为0.808,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的AUC值为0.807。同时,该模型的校准度以及拟合度均良好。结论T2-FLAIR信号抑制率能够作为术前预测1p/19q-Noncodel型LGG的定量影像标志物。T2-FLAIR信号抑制率>0.374联合皮质浸润、钙化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1p/19q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2-FLaIR错配征 较低级别胶质瘤 1p/19q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Laplace-Stieltjes变换的(p,q)级 被引量:4
14
作者 宁菊红 陈菁菁 邓冠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研究了定义在右半平面的一条从原点出发的Jordan曲线上的广义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表示的整函数F(s)的增长性.首先定义F(s)在圆周|z|=r上的最大模M(r,F)和最大项m(r,F);其次介绍由最大模所表示的(p,q)级;最后经过研究发现了由最大模... 研究了定义在右半平面的一条从原点出发的Jordan曲线上的广义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表示的整函数F(s)的增长性.首先定义F(s)在圆周|z|=r上的最大模M(r,F)和最大项m(r,F);其次介绍由最大模所表示的(p,q)级;最后经过研究发现了由最大模所表示的(p,q)级与A_n、λ_n(n=1,2,…)所表示的(p,q)级之间的等价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Laplace-Stieltjes变换 整函数 最大模 最大项 (p q)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eason问题在多复变F(p,q,s)空间上的可解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学军 刘亚玲 肖建斌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8,共8页
在0<p<∞,0≤s<∞,max{-n-1,-s-1}<q<∞的条件下,证明了Gleason问题在C^n中以单位球为支撑集的一般函数空间F(p,q,s)上是可解的.
关键词 GLEaSON问题 F(p q S)空间 单位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1p与16q共缺失相关性肾母细胞瘤1例
16
作者 刘蕾 江畅 +2 位作者 赵曼丽 顾伟忠 汤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48,共2页
患者女性,2岁6个月,2021年11月检查发现右侧腹部肿块就诊。B超示:右后腹膜探及一低回声包块,大小14.8 cm×11.8 cm×11.7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内见少量细小钙化斑及散在细小无回声区,与右肾关系密切,包块左下切... 患者女性,2岁6个月,2021年11月检查发现右侧腹部肿块就诊。B超示:右后腹膜探及一低回声包块,大小14.8 cm×11.8 cm×11.7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内见少量细小钙化斑及散在细小无回声区,与右肾关系密切,包块左下切缘可见残余肾组织,包块上缘紧贴肝右叶,与肝脏分界尚清,肝脏受压向左移位。包块后缘紧贴脊柱,左侧缘紧贴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受压向左移位。包块边缘可见多枚低回声结节,皮髓质分界不清。下腔静脉局部受压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1p与16q缺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A(p,q)过程生成的大维样本协方差矩阵的极限谱分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才士 刘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应用极限谱方法讨论ARMA(p,q)过程.得到此类过程生成的随机矩阵的样本协方差阵的极限谱分布及其密度函数,同时给出ARMA(1,1)情形下的密度函数具体的表达式.
关键词 极限谱分布 aRMa(p q)过程 Stieltjes变换 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元素对Q&P钢连续冷却的相变及组织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雨来 董辰 +1 位作者 江海涛 唐荻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2,16,共4页
采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DIL-805热膨胀仪上测定了高硅及高铝Q&P钢的临界点。测定了不同冷却速度下的连续冷却转变膨胀曲线,并对比Al元素的加入对Q&P钢连续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对制定高硅及高铝Q&P钢的... 采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DIL-805热膨胀仪上测定了高硅及高铝Q&P钢的临界点。测定了不同冷却速度下的连续冷却转变膨胀曲线,并对比Al元素的加入对Q&P钢连续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对制定高硅及高铝Q&P钢的热处理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ner小鼠P/Q型钙通道功能及其在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晓利 杨友华 +1 位作者 李琴 Ilya Bezprozvanny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P/Q型钙通道在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1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用于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培养的对照组并趾症小鼠(oligosyndactyly,OS)和Leaner小鼠海马神经元钙离子电流;2刺激突触前细胞,记录... 目的研究P/Q型钙通道在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1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用于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培养的对照组并趾症小鼠(oligosyndactyly,OS)和Leaner小鼠海马神经元钙离子电流;2刺激突触前细胞,记录突触后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后电流,观察对照组OS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对钙离子浓度的依赖性。3比较对照组OS和Leaner小鼠的突触后电流中各种钙通道在突触传递中所占比例。4转染长片段P/Q型质粒以恢复Leaner小鼠细胞因突变而引起的C末端过短所造成的功能缺失。结果 1抑制性突触后电流中P/Q型钙通道与钙浓度密切相关,在正常钙浓度的条件下,细胞外钙浓度为2mmol/L时,P/Q型钙通道起主要作用,当细胞外钙浓度升高到4mmol/L后,P/Q型钙通道功能所占比例部分由N型通道代替。2对照组OS和Leaner小鼠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钙通道中P/Q型钙通道有很大的不同,突变小鼠中P/Q型钙通道功能减低,由其它通道补偿代替。3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记录的突触后电流显示Leaner小鼠的P/Q功能基本丧失,由N型和其他型所取代。4通过外源性转染含长片段P/Q型通道的质粒可以基本补偿P/Q型钙通道功能。结论 Leaner小鼠海马P/Q型钙通道功能降低是导致突触传递功能减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ner小鼠 海马神经元 p/q型钙通道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突触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P,q)的广东城乡CPI差距走势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川 牛忠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5-117,共3页
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CPI传导机制、变动机理方面,已有诸多研究成果。CPI不仅仅作为一种市场信息传导的信号,也反映了国家财政政策调控的效果及经济发展现状,正是由于CPI数据的获得性较强,结合其特殊的含义,对城乡CPI差异的研究非常有... 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CPI传导机制、变动机理方面,已有诸多研究成果。CPI不仅仅作为一种市场信息传导的信号,也反映了国家财政政策调控的效果及经济发展现状,正是由于CPI数据的获得性较强,结合其特殊的含义,对城乡CPI差异的研究非常有必要。选取我国开放前沿的广东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MA(p,q)模型对城乡CPI差距的走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a(p q) CpI 广东 走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