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7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Floating Multirobot Coordinated Towing System Based on the Stability Cone Method
1
作者 Xiangtang Zhao Zhigang Zhao +1 位作者 Cheng Su Jiadong Meng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 2025年第2期449-457,共9页
Currently,the cranes used at sea do not have enough flexibility,efficiency,and safety.Thus,this study proposed a floating multirobot coordinated towing system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offshore towing.Because of the fle... Currently,the cranes used at sea do not have enough flexibility,efficiency,and safety.Thus,this study proposed a floating multirobot coordinated towing system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offshore towing.Because of the flexibility of rope-driven robots,the one-way pu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pe,and the flo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e,towing robots are easily overturned.First,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he tow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towing task,and the kinematic model of the tow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Then,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tow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rigid-body dynamics and hydrodynamic theory.Finally,the stability of the towing system was analyzed using the stability cone method.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floating multirobot coordinated towing system,which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owing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towing rob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shore towing Kinematic model Dynamic model Stability cone method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Validation of A Simple Dynamic Beam Filtration Strategy in Cone Beam CT
2
作者 WANG Heran XIE Jixiong +4 位作者 ZHU Jiongtao ZHANG Xin TAN Yuhang SU Ting GE Yongshuai 《集成技术》 2025年第2期71-85,共15页
For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there has long been a desire to modulate the int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X-rays to accommodate the patient’s anatomy as the gantry rotates from one projection to another.... For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there has long been a desire to modulate the int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X-rays to accommodate the patient’s anatomy as the gantry rotates from one projection to another.This would reduce both image artifacts and radiation dose.However,the current beam modulation setups,such as dynamic bowtie filters,may be too complex for practical us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a simplified dynamic beam filtration strategy for CBCT imaging to reduce image artifacts and radiation dose.In this study,the beam filtration was designed to vary dynamically as the CBCT gantry rotates around the object.Specifically,two distinct components were integrated:the sheet filter part and the bowtie filter part.The dynamic beam filtration setup has two working schemes,one is a combination of dynamic sheet filter and dynamic bowtie filter,denoted as dynamic filterdynamic bowtie(DFDB);the other is a combination of dynamic sheet filter and static bowtie filter,denoted as dynamic filter-static bowtie(DFSB).Numerical imag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for three human body parts:the shoulder,chest,and knee.In addition,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platform MC-GPU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dose distribution map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DFDB and DFSB beam filtration schem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mage artifacts and thus improve the CBCT image quality.Depending on the scanned object,the total radiation dose could be reduced by 30%.The proposed simple dynamic beam filtration strategy,especially the DFSB approach,could be beneficial in the future to improve the CBCT image quality with reduced image artifacts and radiation d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filtration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artifacts reduction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liquid cone formation on the tip apex of indium field emission electric propulsion thrusters
3
作者 孙逸鸣 邓涵文 +1 位作者 刘欣宇 康小明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46-155,共10页
Field emission electric propulsion(FEEP) thrusters possess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specific impulse, low power requirements, compact size and precise pointing capabilities,making them ideal propulsion ... Field emission electric propulsion(FEEP) thrusters possess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specific impulse, low power requirements, compact size and precise pointing capabilities,making them ideal propulsion devices for micro-nano satellites. However, the detection of certain aspects, such a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liquid cone and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at the cone apex, prove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minute size of the needle tip and the vacuum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operate. Consequen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model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liquid cone on the tip apex of indium FEEP. The CFD model is based on electrohydrodynamic(EHD) equations and the volume of fluid(VOF) method. The entire cone forma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the time-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at the cone apex ar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film thickness, apex radius size and applied voltage are compared.The results indicate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values of electrostatic stress and surface tension stress at the cone apex over an initial period, followed by a rapid escalation within a short duration.Apex configurations featuring a small radius, thick film and high voltage exhibit a propensity for liquid cone formation, and the cone growth time decreases as the film thickness increases.Moreover, some unstable behavior is observed during the cone form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P needle emitter liquid cone formation CF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和变维联合后验分布的土层剖面高效优化识别方法
4
作者 曹子君 胡超 +4 位作者 王亚飞 苗聪 刘涛 洪义 郑硕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54,共9页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土体力学分类方法(如土体分类指数I_(c))应用广泛。然而,基于土体分类指数划分土层依赖于工程经验,主观不确定性较大,土体力学分层与基于钻孔取样的物性分层未必一致。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I_(c)数...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的土体力学分类方法(如土体分类指数I_(c))应用广泛。然而,基于土体分类指数划分土层依赖于工程经验,主观不确定性较大,土体力学分层与基于钻孔取样的物性分层未必一致。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I_(c)数据和土层力学剖面参数联合概率分布的高效优化识别方法。所提方法基于全高斯概率模型推导土体分类指数(I_(c))数据的似然函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土层剖面参数联合后验分布的最大值,通过比较不同土层数目对应的联合后验分布最大值识别土层数目和土层厚度(边界)。最后,通过杭州某地铁区间CPT数据和模拟数据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结合土层识别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分层原理和特点。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基于I_(c)数据识别土体力学分层的计算效率显著提高,适用于不同深度CPT数据分析,计算流程较简便,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试验 土体力学分层 贝叶斯方法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MCP-DD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高睿 胡修任 +2 位作者 王泽良 李畅 吴月秀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的改良MCP算法计算相关数据的趋势估计函数;③通过空间相关函数对趋势估计函数进行DD加权,得到综合预测模型。运用该方法预测某工程场地的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结果表明:相比于线性插值法,MCP-DD预测方法有更高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小26.8%~55.8%,均方根误差RMSE减小25.2%~54.9%。此外,预测半径R0的最佳取值范围为25.0~37.8 m,平均相关数据点个数越多,平均相对距离越小,模型预测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桥静力触探 趋势估计函数 空间相关性 MCP-D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口型离心喷嘴动态雾化特性仿真
6
作者 杨亚晶 安渊 魏衍举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为深入研究喷嘴动态工作与燃烧振荡的相互传递耦合关系,采用VOF模型对收口型离心式喷嘴的内部流动特征及喷雾状态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研究了气液界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气核的形成与扩展,获得了喷嘴压降与工作介质物性对气核及液膜的... 为深入研究喷嘴动态工作与燃烧振荡的相互传递耦合关系,采用VOF模型对收口型离心式喷嘴的内部流动特征及喷雾状态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研究了气液界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气核的形成与扩展,获得了喷嘴压降与工作介质物性对气核及液膜的形态特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介质水基于脉动压力和流量脉动下的喷雾特性规律。结果表明:液膜厚度、喷雾锥角和喷雾长度随进口压力脉动而周期性变化,脉动跟随性好,频率一致,而相位受压力脉动响应距离和气动条件的影响而有延迟;相较而言,喷雾参数对流量脉动的响应灵敏性变差,在高频流量脉动下喷雾参数脉动的周期变长。二者对动态喷雾特性的影响关系可为二次雾化特性及喷雾非定常燃烧特性研究提供基础,并可指导喷嘴工况优化及系统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喷嘴 两相流模拟 压力脉动 液膜厚度 喷雾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ONE法研究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71
7
作者 李坚 王清文 +1 位作者 李淑君 吴绍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系统地测定了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性能 ,讨论了FRW对阻燃木材在燃烧时的热释放、质量变化及耐点燃性的影响 ,并与Dricon阻燃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在 5 0kW·m2 的热辐射功率下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热... 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系统地测定了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性能 ,讨论了FRW对阻燃木材在燃烧时的热释放、质量变化及耐点燃性的影响 ,并与Dricon阻燃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在 5 0kW·m2 的热辐射功率下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热释放速率 (RHR)和总热释放量 (THR)随FRW载药率的升高而降低 ,至载药率达到 10 %左右时 ,RHR及THR降低为未处理木材的 5 0 %左右 ,并且降低的趋势明显变缓 ;FRW与Dri con阻燃木材的有效燃烧热 (EHC)曲线基本重合 ,说明二者的阻燃机理类似 ;FRW阻燃木材的质量损失速率(MLR)曲线与RHR曲线相似 ,失重和热释放主要发生在有焰燃烧阶段 ;FRW阻燃处理能显著提高木材燃烧时的成炭率 ,但对木材的点燃时间影响不大 ;FRW与Dricon的阻燃效力相当 ,属高效木材阻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e 木材阻燃剂FRW 阻燃性能 锥形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ONE法研究木材阻燃剂FRW的抑烟性能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清文 李坚 +1 位作者 李淑君 吴绍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采用锥形量热仪 (CONE)法系统地测定了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的抑烟性能 ,讨论了FRW对木材燃烧时发烟及烟气毒性的影响 ,并与Dricon阻燃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当热辐射功率为 5 0kW·m- 2 时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烟化率SR、比消光面积... 采用锥形量热仪 (CONE)法系统地测定了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的抑烟性能 ,讨论了FRW对木材燃烧时发烟及烟气毒性的影响 ,并与Dricon阻燃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当热辐射功率为 5 0kW·m- 2 时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烟化率SR、比消光面积SEA、二氧化碳浓度CO2 及二氧化碳产率YCO2 比未处理木材显著降低 ;FRW阻燃处理对木材燃烧时一氧化碳的生成元显著影响 ;FRW与Dricon均具有很强的抑烟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e 木材阻燃剂 抑烟性能 锥形量热仪 FRW 发烟性 烟气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材料燃烧性和阻燃性的评价—锥形量热仪(CONE)法 被引量:111
9
作者 李斌 王建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19,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一代的实验室型聚合物材料燃烧性能和阻燃性能的评价方法—锥形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的实验结果更接近聚合物材料在实际燃烧时的行为。详细地讨论了各种燃烧参数在评价和研究聚合物材料的燃烧性和阻燃性中的意义和应用,并介... 介绍了一种新一代的实验室型聚合物材料燃烧性能和阻燃性能的评价方法—锥形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的实验结果更接近聚合物材料在实际燃烧时的行为。详细地讨论了各种燃烧参数在评价和研究聚合物材料的燃烧性和阻燃性中的意义和应用,并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 量热仪 燃烧性 阻燃性 cone 高聚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E数据的材料热释放速率随辐射通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晓菡 彭小芹 +1 位作者 卢国建 刘松林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469-472,共4页
采用锥形量热仪测得几种材料在不同辐射通量下的燃烧性能数据,研究了不同的热辐射通量对热释放速率峰值、热释放速率平均值以及材料的点燃时间、到达峰值的时间、熄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材料在不同辐射通量下的热释放速率曲线形... 采用锥形量热仪测得几种材料在不同辐射通量下的燃烧性能数据,研究了不同的热辐射通量对热释放速率峰值、热释放速率平均值以及材料的点燃时间、到达峰值的时间、熄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材料在不同辐射通量下的热释放速率曲线形状是相似的,并且热释放总量是一个定值;平均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速率峰值是辐射通量的线性函数关系;点燃时间随着辐射通量的增加而呈指数衰减趋势;到达热释放速率峰值与火焰熄灭的时间基本上随着热辐射通量的增加线性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放速率 热辐射通量 cone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PET的CONE/TGA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闫贵琳 王利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研究了由双 (对 -羧苯基 )苯基氧化膦改性的 PET共聚物的阻燃性质。测定了样品的极限氧指数 (L OI)。采用热重分析仪 (TGA)对试样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锥型量热仪分析了共聚物及纯 PET样品的燃烧行为 ,显示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综... 研究了由双 (对 -羧苯基 )苯基氧化膦改性的 PET共聚物的阻燃性质。测定了样品的极限氧指数 (L OI)。采用热重分析仪 (TGA)对试样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锥型量热仪分析了共聚物及纯 PET样品的燃烧行为 ,显示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综合阻燃特性 ,如质量损失速率、热和烟的释放速率等 ,这些性质仅仅通过 L OI和 TGA分析是不能确定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 C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热失重分析 阻燃 c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apsed Cone光子束剂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正东 宋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913,共5页
剂量计算是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核心,与常用的笔形束剂量计算方法相比,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为此我们研究了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及加速算法,开发了一套基于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 剂量计算是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核心,与常用的笔形束剂量计算方法相比,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为此我们研究了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及加速算法,开发了一套基于collapsed cone卷积/叠加剂量计算方法的光子束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剂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剂量计算误差与射束能量、射野尺寸以及剂量计算分辨率有关,当天顶角增量和方位角增量分别取3.75°和15°时,对于3~20 cm的方野,剂量计算误差均小于1.5%。所开发的collapsed cone光子束剂量计算方法准确可靠,可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psed cone算法 剂量计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封髓汤联合麦粒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郑首慧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加味封髓汤和麦粒灸的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集的84例ROU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治疗方案... 目的本研究探讨加味封髓汤和麦粒灸的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集的84例ROU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治疗方案:复合维生素、胸腺肽联合加味封髓汤。观察组治疗方案:复合维生素、胸腺肽、加味封髓汤联合麦粒灸。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疼痛程度、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口腔菌群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表现理想,高于对照组(9048%vs6429%),经过系统的治疗干预,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指数、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方面均展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上升,而CD8+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链球菌与韦荣氏菌数量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加味封髓汤和麦粒灸的联合方案治疗ROU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症状、T淋巴细胞亚群、疼痛程度、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期、口腔菌群,推荐在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封髓汤 麦粒灸 复发性口腔溃疡 胸腺肽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ONE研究阻燃PET的阻燃和烟释放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明军 李新法 +1 位作者 陈金周 许少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204,共3页
利用锥型量热仪 ( CONE)在 5 0 k W/ m2的热辐照条件下 ,研究了纯 PET和阻燃 PET的阻燃和烟释放。通过对获得的质量损失速率 ( MLR)、最大热释放速率 ( pk- H RR)、总热释放 ( TH R)、有效平均燃烧热 ( av- EH C)、平均烟比率 ( av- SR... 利用锥型量热仪 ( CONE)在 5 0 k W/ m2的热辐照条件下 ,研究了纯 PET和阻燃 PET的阻燃和烟释放。通过对获得的质量损失速率 ( MLR)、最大热释放速率 ( pk- H RR)、总热释放 ( TH R)、有效平均燃烧热 ( av- EH C)、平均烟比率 ( av- SR)、平均比消光面积 ( av- SEA)及 CO、CO2 释放量的分析表明 ,阻燃PET的 pk- H RR、TH R和 av- EH C等比纯 PET有明显的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e 研究 PET 阻燃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热释放 烟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参数对卷烟锥高的影响
15
作者 李欢 唐小雪 +7 位作者 康金岭 李宇飞 陈飞程 柴精精 彭罡星 王建民 周利军 王迅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5,共6页
为了探究卷烟纸参数对燃烧锥高的影响规律,按照均匀实验设计原则,选取定量、透气度等6项卷烟纸参数,卷制了12种不同参数水平的卷烟样品,并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2种不同卷烟纸参数组合对应的卷烟锥高介于7.958~10.... 为了探究卷烟纸参数对燃烧锥高的影响规律,按照均匀实验设计原则,选取定量、透气度等6项卷烟纸参数,卷制了12种不同参数水平的卷烟样品,并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2种不同卷烟纸参数组合对应的卷烟锥高介于7.958~10.455 mm,相对标准偏差介于2.5%~11.7%;透气度、钠钾比、碳酸镁用量、助燃剂用量4项卷烟纸参数综合作用可解释锥高变化的94.0%,是影响卷烟锥高的主要因素,定量、酸根类型是影响锥高的次要因素;主要因素对锥高影响较小时,卷烟锥高较低,有利于降低燃烧锥落头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锥高 均匀实验 卷烟燃烧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E法研究木材阻燃剂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奉强 王清文 +1 位作者 张志军 邵博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采用锥形量热仪法,评价木材阻燃剂FRW的系列产品FRW-C1和FRW-C2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热辐射功率为50 kW/m2时,FRW-C1和FRW-C2阻燃处理红松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比红松素材显著降低,点燃时间、残余物质量分数和火灾性能指数均比素... 采用锥形量热仪法,评价木材阻燃剂FRW的系列产品FRW-C1和FRW-C2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热辐射功率为50 kW/m2时,FRW-C1和FRW-C2阻燃处理红松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比红松素材显著降低,点燃时间、残余物质量分数和火灾性能指数均比素材大幅提高,二者均能有效地降低木材燃烧时的热释放和发生强烈火灾的潜在危险性,阻燃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阻燃剂 FRW阻燃剂 锥形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对硬质PVC热解、阻燃和抑烟的锥形量热仪(CONE)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斌 王建祺 丁养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4-127,共4页
通过利用锥形量热仪( C O N E)实验获得的热失重速率( M L R)、热释放速率( H R R)、有效燃烧热( E H C)、烟释放速率( S P R)和点燃时间( T T I)等参数研究了氧化铜对 P V C热降解行为、阻燃和抑烟... 通过利用锥形量热仪( C O N E)实验获得的热失重速率( M L R)、热释放速率( H R R)、有效燃烧热( E H C)、烟释放速率( S P R)和点燃时间( T T I)等参数研究了氧化铜对 P V C热降解行为、阻燃和抑烟的影响。研究表明,氧化铜促进了 P V C早而快地脱 H Cl,并且明显降低了链段的裂解速度,促进了成炭量的增加。因此, Cu O 明显降低了 H R R 和 S P R,说明它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抑烟性。氧化铜使 P V C的点燃时间缩短,并使挥发物有利于气相燃烧反应。由于 Cu O 促进阴燃,从而导致总热释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 量热仪 聚氯乙烯 抑烟 氧化铜 阻燃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E和MCC的典型电缆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3,共5页
采用锥形量热仪和微燃烧量热仪对4类不同护套材料电缆的8种电缆样品进行燃烧性能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缆燃烧热释放过程与护套、绝缘材料、电缆结构密切相关;对于护套材料相同而大小或结构不同的电缆,点燃时间和到达第一个峰值的时... 采用锥形量热仪和微燃烧量热仪对4类不同护套材料电缆的8种电缆样品进行燃烧性能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缆燃烧热释放过程与护套、绝缘材料、电缆结构密切相关;对于护套材料相同而大小或结构不同的电缆,点燃时间和到达第一个峰值的时间以及第一个峰值最大热释放速率基本一致;聚烯烃无机阻燃材料电缆能够有效降低热释放速率峰值,CO2、CO释放量也明显低于橡胶电缆、普通PVC电缆和阻燃PVC电缆;微燃烧量热仪和锥形量热仪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微燃烧量热仪实验数据可以对锥形量热仪实验的第一燃烧阶段燃烧行为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锥形量热仪 微燃烧量热仪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ne-Beam CT探讨支抗微螺钉周围骨密度与其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璐 邵奕奕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利用Cone-Beam CT测量支抗微螺钉周围骨密度值,探讨其与微螺钉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颌骨左右对称植入微螺钉后一侧松动而另一侧稳固的7名(共18枚微螺钉)正畸患者。拍摄CBCT,所得三维影像重建后用OnDemand 3DApplication软件对... 目的:利用Cone-Beam CT测量支抗微螺钉周围骨密度值,探讨其与微螺钉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颌骨左右对称植入微螺钉后一侧松动而另一侧稳固的7名(共18枚微螺钉)正畸患者。拍摄CBCT,所得三维影像重建后用OnDemand 3DApplication软件对微螺钉骨内部分周围2mm范围内骨密度(以Hounsfield Unit表示)进行测量,自身对照比较分析双侧对称部位所植入微螺钉周围骨密度测量值间的差异。结果:松动微螺钉与稳定微螺钉骨内部分周围2mm范围内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两侧微螺钉钉尖部1/3、钉中部1/3及钉颈部1/3周围骨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的稳定性与其周围骨密度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 cone-BEAM CT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6例埋伏多生牙的回顾性分析
20
作者 张紫玥 黄国倩 +1 位作者 李敏 杨世茂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分析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296例埋伏多生牙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多生牙数量、位置、形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上颌前牙区的... 目的:分析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296例埋伏多生牙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多生牙数量、位置、形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上颌前牙区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例患者中共有500颗多生牙,6~12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2.33∶1,且随多生牙数量增多男女比例增大;数量以单颗牙最多(52.03%),双颗牙次之(38.51%),3颗及以上少见(9.46%);位置以上颌前牙区最多见(79.40%),其次为前磨牙区(13.40%)和磨牙区(7.20%);临床并发症以恒牙延迟萌出、恒牙阻生最多见,少数病例可伴发颌骨囊肿;上颌前牙区手术切口选择唇侧入路占23%,其中牙龈切口占83.3%,前庭沟切口占16.7%;采用腭侧入路占77%,其中牙龈切口占93.6%,局部小切口占6.4%;手术时间为15~150 min不等,平均手术时间约为25 min。多生牙在黏膜下或相邻恒牙冠方者手术平均时间为(9.34±2.21)min,骨埋伏深或位于相邻恒牙根方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43±4.65)min。结论:本组埋伏多生牙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且随着多生牙数量增多,男女比例呈增加趋势,多生牙的位置及数量可能影响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锥形束CT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