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VCH—M1)数据集研究(英文) 被引量:30
1
作者 原林 唐雷 +21 位作者 黄文华 李鉴轶 戴景兴 刘畅 吴涛 王兴海 洪辉文 张美超 焦培峰 陆云涛 吴坤成 李培良 樊继宏 郜元 王庆志 王龙江 武雷 张磊 李新安 陈英华 欧阳钧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构建男性虚拟中国人0.2 mm等间距数字图像数据集,并通过改进人体标本处理工艺,提高“虚拟中国人(男性)”数据集的质量。方法材料选自遗体捐献中心,为食物中毒急性死亡的24岁男性,经石炭酸+朱砂动脉灌注、低温盐水定型、预制冰渣倒... 目的构建男性虚拟中国人0.2 mm等间距数字图像数据集,并通过改进人体标本处理工艺,提高“虚拟中国人(男性)”数据集的质量。方法材料选自遗体捐献中心,为食物中毒急性死亡的24岁男性,经石炭酸+朱砂动脉灌注、低温盐水定型、预制冰渣倒立包埋、一次装夹、连续等间距铣削等一系列处理后,采用数码相机照相和计算机自动存储获取数据集。结果共获得分辨率为3 024×2 016象素的断面9232片,TIF格式数据集容量为161.56G。另获JPG格式数据集两个,分别为:分辨率3 024×2 016 像素,容量为8.31 G;分辨率180×120 像素,容量为0.74 G。图像组织边界清晰、肢体变形较小,断面标记明显。结论虚拟中国人男一号(VCH—M1)数据集的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为后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有关应用开发提供了质地优良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男性一号 vch-M1 数据集 数字化虚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VCH)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唐雷 原林 +4 位作者 黄文华 王兴海 洪辉文 樊继宏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4-326,329,共4页
目的 :为 863项目“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提供人体切片建模数据采集所涉及的多项综合技术。方法 :对“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铣削加工设备的标准构件进行调研基础上 ,提出新的设计和组装方案 ,确定工艺路线 ,... 目的 :为 863项目“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提供人体切片建模数据采集所涉及的多项综合技术。方法 :对“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铣削加工设备的标准构件进行调研基础上 ,提出新的设计和组装方案 ,确定工艺路线 ,实施调试。结果 :与国际上现已报道的VHP和VKH两个数据集相比 ,新研制装置将卧姿固定和切削 ,改为立姿固定和切削 ;采取工作台上直接冻存 ,改进了异地冻存多次装夹所造成的数据丢失 ;构建了以往没能重点显示的血管系统 ;将切削间距精度由 0 .3 3mm和 0 .2mm提高到 0 .1mm .。结论 :“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采集技术 ,有更高精度、更便于操作、更真实的血管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连续切片 数据采集 v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评论的国潮品牌虚拟数字人形象构建与营销策略研究
3
作者 曾伟 刘丽娴 +1 位作者 王蕾 向忠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1,共10页
虚拟数字人作为国潮品牌营销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式,是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实现破圈”的关键密码。文章基于文化契合理论,对47976条社交媒体用户评论进行分析,通过LDA主题聚类分析、RoBERTa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 虚拟数字人作为国潮品牌营销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式,是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实现破圈”的关键密码。文章基于文化契合理论,对47976条社交媒体用户评论进行分析,通过LDA主题聚类分析、RoBERTa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认知结构与情感体验。构建包含个性魅力、视觉形象、文化寄托与技术驱动四个维度的虚拟数字人形象模型,识别出虚拟代言人、虚拟KOL与虚拟客服三种角色定位,提出从“文化IP构建”“智能营销转化”到“交互服务延展”的生态营销策略。文章初步探究了文化契合理论在虚拟数字营销情境的适用性,为国潮品牌数字化转型中虚拟数字人的形象构建与营销实践提供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评论 国潮品牌 虚拟数字人 形象构建 营销策略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王兴海 傅群武 +5 位作者 刘畅 唐雷 洪辉文 原林 黄文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提供动脉显示方案。方法 :将 1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2只 ,1组为对照组 ,其余 4组麻醉后分别灌入淀粉、水、水彩颜料 ;蛋清、油画颜料、乙酸乙酯 ;香柏油、朱砂 ;明胶、朱砂、淀粉 4种不同配制的填充...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提供动脉显示方案。方法 :将 1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2只 ,1组为对照组 ,其余 4组麻醉后分别灌入淀粉、水、水彩颜料 ;蛋清、油画颜料、乙酸乙酯 ;香柏油、朱砂 ;明胶、朱砂、淀粉 4种不同配制的填充剂 ;每组中取 1只放入 -2 0℃冰箱中冻存 ,2d后锯切观察 ,另 1只直接打开胸腹腔观察。结果 :淀粉、水、水彩颜料组有渗出 ,锯切面动静脉颜色对比明显但动脉边界不清 ;蛋清、油画颜料、乙酸乙酯锯切面对比明显 ,但动脉管腔中留有“空泡” ;香柏油、朱砂组胸腹腔动静脉对比明显 ,但锯切面有填充物渗出 ;明胶、朱砂、淀粉组锯切面干净 ,颜色对比明显 ,胸腹腔动脉饱满无渗出。结论 :明胶 +朱砂 +淀粉是数字化虚拟人体较理想的动脉显示填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 数字化虚拟人体 “虚拟中国人” vch 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建模动脉灌注液浓度的选择 被引量:17
5
作者 傅群武 王兴海 +5 位作者 刘畅 洪辉文 唐雷 原林 黄文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2-333,共2页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液选择适宜浓度。方法 :以明胶、朱砂、淀粉为灌注液 ,分别配制为低浓度组 (按 2 0 %、10 %、10 %比例配制 )、中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10 % )和高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2 0 % ) ,...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液选择适宜浓度。方法 :以明胶、朱砂、淀粉为灌注液 ,分别配制为低浓度组 (按 2 0 %、10 %、10 %比例配制 )、中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10 % )和高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2 0 % ) ,通过对大白兔的动脉灌注 ,观察动脉显示的效果。结果 :低浓度组的动脉显示过密 ,腹腔脏器红染 ,影响清晰度 ;中浓度组动脉显示良好 ;高浓度组灌注不顺畅 ,动脉显示不全。结论 :按 3 0 %明胶、10 %朱砂和 10 %淀粉的比例 ,是“虚拟中国人”动脉灌注建模的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虚拟人体 虚拟中国人 vch 动脉灌注 灌注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Ⅰ号”铣削前尸体材料的预处理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文华 原林 +8 位作者 唐雷 戴景兴 王兴海 洪辉文 傅群武 刘畅 李鉴轶 樊继宏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 :保证“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数据集的质量 ,提高数据集中血管显示的对比度。方法 :利用发泡剂将尸体有效地固定 ;对新鲜尸体行CT扫描间隔为 1mm、MRI扫描间隔为 2mm ;进行全身血管灌注。结果 :采集得到清晰的C... 目的 :保证“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数据集的质量 ,提高数据集中血管显示的对比度。方法 :利用发泡剂将尸体有效地固定 ;对新鲜尸体行CT扫描间隔为 1mm、MRI扫描间隔为 2mm ;进行全身血管灌注。结果 :采集得到清晰的CT图像 172 0幅、MRI图像 780幅 ,分别向头部灌注约2 0 0ml ,向心灌注 2 5 0 0ml填充剂。结论 :“虚拟中国人Ⅰ号”在CT、MRI图像质量方面优于VHP(VisibleHu manProject ,) ,预处理为铣削、组织切片的图像采集及将来的血管显示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虚拟中国人 vch 固定 CT图像 MRI图像 动脉灌注 尸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高精度骨骼系统的三维建模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安安 刘谦 +3 位作者 龚辉 唐雷 钟世镇 骆清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4,307,共4页
目的:建立人体整体骨骼系统的高精度三维模型,为解剖教学、生理模拟等应用提供三维数据集。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VirtualChineseHumanMaleNo.1)的20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切片数据,使用半自动交互方法对全身骨组织进行分割和标识,... 目的:建立人体整体骨骼系统的高精度三维模型,为解剖教学、生理模拟等应用提供三维数据集。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VirtualChineseHumanMaleNo.1)的20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切片数据,使用半自动交互方法对全身骨组织进行分割和标识,使用并行三维重建算法对海量的全身骨骼数据进行快速的三维建模。结果:建立了高质量的全身骨骼三维模型;通过初步的细分,实现了单块骨骼的单独与任意组合显示。结论:在高分辨率的切片数据基础上,通过精细分割,建立了高精度的骨骼系统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骨骼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Ⅰ号”的动脉灌注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畅 王兴海 +5 位作者 傅群武 洪辉文 唐雷 黄文华 原林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0-331,共2页
目的 :在“虚拟中国人Ⅰ号”建模前对其动脉进行灌注填充 ,使其能与静脉区分。方法 :一侧颈总动脉双向插管 ,按 40~ 45ml kg体重的灌注量 ,以 4.0× 10 4 Pa的灌注压力 ,灌注红色填充剂。结果 :共灌入填充剂 2 70 0ml。结论 :为“... 目的 :在“虚拟中国人Ⅰ号”建模前对其动脉进行灌注填充 ,使其能与静脉区分。方法 :一侧颈总动脉双向插管 ,按 40~ 45ml kg体重的灌注量 ,以 4.0× 10 4 Pa的灌注压力 ,灌注红色填充剂。结果 :共灌入填充剂 2 70 0ml。结论 :为“虚拟中国人I号”赋加了动脉显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vch 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循环系统的三维建模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文嘉 刘谦 +3 位作者 龚辉 唐雷 钟世镇 骆清铭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血管灌注循环系统的三维模型,为解剖教学以及临床虚拟手术研究提供三维数据模型。方法对数字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样本进行血管灌注,对获取的彩色断层图片进行空间配准和半自动交互分割,对分割后的数据通过并...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血管灌注循环系统的三维模型,为解剖教学以及临床虚拟手术研究提供三维数据模型。方法对数字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样本进行血管灌注,对获取的彩色断层图片进行空间配准和半自动交互分割,对分割后的数据通过并行算法进行快速三维重建处理。结果对灌注后的动静脉血管和心脏建立了三维模型;通过组合动脉和静脉以及心脏模型获得了全身循环系统的三维模型,弥补了数字化虚拟人体血管模型的空白。结论经过样本的动脉灌注处理之后,在获取高分辨率的切片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确、完整的血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中国人 动脉灌注 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图像数据的配准 被引量:20
10
作者 焦培峰 原林 +3 位作者 陆云涛 樊继宏 李鉴轶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解决中国数字化女性虚拟人图像数据三维重建前的配准问题。方法根据图像数据特点,应用基于外置标记点和基于轮廓比较的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进行参数计算,依参数对图像进行刚体变换处理完成配准。结果使用这两种方法对数据集图像进行... 目的解决中国数字化女性虚拟人图像数据三维重建前的配准问题。方法根据图像数据特点,应用基于外置标记点和基于轮廓比较的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进行参数计算,依参数对图像进行刚体变换处理完成配准。结果使用这两种方法对数据集图像进行配准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这两种方法能够实现此数据集图像的精确配准,而且具有运算量小且易于编程实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女性一号 图像数据 配准 标记点 最小二乘法 数字化虚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人体标本的遴选 被引量:14
11
作者 原林 戴景兴 +3 位作者 唐雷 王兴海 黄文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4-335,共2页
目的 :为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标本遴选 ,建立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方法 :根据人类学特征、体表测量和染色体鉴定 3类指标建立了中国人体标准度的评价体系 ,并对中国首例“虚拟中国人Ⅰ号”用于人体建模的男性材料进行评价。结果 :建... 目的 :为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标本遴选 ,建立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方法 :根据人类学特征、体表测量和染色体鉴定 3类指标建立了中国人体标准度的评价体系 ,并对中国首例“虚拟中国人Ⅰ号”用于人体建模的男性材料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符合数字化虚拟人体的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虚拟中国人Ⅰ号”评价的标准度为 92 %。结论 :本文建立的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能够满足数字化虚拟中国人标本遴选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人体标本 标准人体评价体系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人合成技术的中国手语合成方法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兆其 高文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051-2056,共6页
介绍了一种中国手语合成方法,实现了文本到中国手语的自动翻译,并使用虚拟人合成技术,实现了中国手语的合成与显示,以此帮助聋人与听力正常人之间实现自然交流.在该方法中,首先应用两只数据手套和3个6自由度位置跟踪器,基于运动跟踪的原... 介绍了一种中国手语合成方法,实现了文本到中国手语的自动翻译,并使用虚拟人合成技术,实现了中国手语的合成与显示,以此帮助聋人与听力正常人之间实现自然交流.在该方法中,首先应用两只数据手套和3个6自由度位置跟踪器,基于运动跟踪的原理,记录真实人体演示每个手语词的运动数据,建立一个初始的手语词运动数据库.然后,应用一种基于控制点的人体运动编辑方法,对每个手语词的运动数据进行编辑与微调,最后得到一个高质量的手语词运动数据库.当给定一个文本句子时,应用人体运动合成方法,对每个手语词的手语运动片段进行拼接合成,最终生成一个完整的手语运动,并基于VRML的人体运动显示方法将合成的运动逼真地显示出来.基于该方法,在PC/Windows/VC6.0环境下实现了一个中国聋人手语合成系统.该系统采集了《中国手语》(含续集)中收录的5 596个手语词,可以合成一般生活与教学用语.经聋校的老师和学生确认,合成手语准确逼真,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电视、Internet等多种大众媒体,帮助聋人参与其他听力正常人的活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合成 中国手语合成方法 自然语言处理 手语符号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数字化虚拟中国男性一号膝关节的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美超 赵卫东 +3 位作者 原林 李鉴轶 唐雷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针对数字化虚拟中国男性一号的膝关节断面切片图像,建立可供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的膝关节三维模型。方法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男性一号膝关节部位的薄层切片数码图像输入PC机,经过分割、配准等处理后,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三... 目的针对数字化虚拟中国男性一号的膝关节断面切片图像,建立可供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的膝关节三维模型。方法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男性一号膝关节部位的薄层切片数码图像输入PC机,经过分割、配准等处理后,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三维图像,然后通过自由造型系统进行表面光滑处理,再对表面图像矢量化,存储为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接受的格式。结果建立了人体膝关节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并转换为IGES格式,可以提供膝关节的有限元生物力学仿真分析。结论利用Mimics重建后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可经自由造型系统FreeForm plus转换后应用于有限元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一号 膝关节 有限元模型 虚拟中国人 数字化虚拟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切削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雷 原林 +7 位作者 刘畅 吴坤成 戴景兴 李鉴轶 吴涛 黄文华 夏寅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提高虚拟中国人标本的断面切削质量和延长刀具的寿命。方法比较立装和平装结构可转位铣刀盘与相应的专用可转位刀片对标本断面的切削效果。结果立装结构的可转位刀具较平装结构的可转位刀具更适合标本断面的切削。结论虚拟人数据采... 目的提高虚拟中国人标本的断面切削质量和延长刀具的寿命。方法比较立装和平装结构可转位铣刀盘与相应的专用可转位刀片对标本断面的切削效果。结果立装结构的可转位刀具较平装结构的可转位刀具更适合标本断面的切削。结论虚拟人数据采集切削作业中,立装可转位铣刀盘具有切削质量好、效率高、刀具寿命长和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切削技术 可转位刀具 数字化虚拟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71
15
作者 钟世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数字化虚拟人体”还是较新的学术名词 ,有必要说明其科学含义及其历史概况、研究现状和今后发展前景。美国的可视人计划 (VHP)已经取得显著的效益 ,并且向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理人研究领域深入发展。人体的可视化、虚拟化和可控化 ,是... “数字化虚拟人体”还是较新的学术名词 ,有必要说明其科学含义及其历史概况、研究现状和今后发展前景。美国的可视人计划 (VHP)已经取得显著的效益 ,并且向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理人研究领域深入发展。人体的可视化、虚拟化和可控化 ,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前沿性科技领域 ,其深奥的理论有待探索 ,广泛的用途有待开发 ,对医学有更重大的意义。北京 2 0 0 1年第 174次香山科学会议 ,揭开了我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的序幕 ,早期的人体切片数据集构建工作进展较快 ,已有 4个数据集的初步报道 ;后续的图形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正在开展。今后的工作应注意以质量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虚拟人体 研究现状 展望 虚拟中国人 可视人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晶状体建模与仿真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博亮 刘卓 +1 位作者 徐秀英 谢杰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709-2711,共3页
组织器官的建模仿真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热点,人眼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对其组成部分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晶状体仿真模型的建立是“国人虚拟眼”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国内外人眼晶状体建模仿真研究现状,... 组织器官的建模仿真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热点,人眼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对其组成部分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晶状体仿真模型的建立是“国人虚拟眼”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国内外人眼晶状体建模仿真研究现状,讨论了建模研究中几何建模与物理建模两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晶状体的建模仿真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建模 仿真 调节 国人虚拟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人体数据获取的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13
17
作者 钟世镇 原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7-519,共3页
数字化虚拟人的研究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完整的数字化虚拟人的宏伟研究规划中,应包括“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4部分内容。在这个研究领域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体数据的获取。目前,国内外先后已... 数字化虚拟人的研究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完整的数字化虚拟人的宏伟研究规划中,应包括“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4部分内容。在这个研究领域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体数据的获取。目前,国内外先后已经报道了9个人体数据集。本文就这些数据集的现状进行了评析,重点揭示了这些数据集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本文还结合中国数字化虚拟人研究具体情况,提出了今后人体数据获取的对策性建议:(1)人体数据集的构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要特别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和速度;(2)数据集要符合信息技术需求,要加强对组织器官的特异性标识;(3)数据集要注重发展的前景,应有明确的应用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虚拟人体 数据获取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弓第2与第5跖列的肌骨系统有限元模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18
作者 吴立军 丁自海 +1 位作者 钟世镇 郑蓉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建立足部内侧纵弓第2跖列与外侧纵弓第5跖列的肌骨系统有限元模型,为研究跖骨应力性骨折与相关足痛症提供生物力学工具。方法:采用中国虚拟人“女性1号”CT图像和MRI图像;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 目的:建立足部内侧纵弓第2跖列与外侧纵弓第5跖列的肌骨系统有限元模型,为研究跖骨应力性骨折与相关足痛症提供生物力学工具。方法:采用中国虚拟人“女性1号”CT图像和MRI图像;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皮质骨、松质骨、软骨、韧带、足底腱膜、肌腱、固有肌、脂肪垫、骨髓腔与骨髓窦等10种组织的第2、第5跖列的有限元模型。足弓直立时,最大vonMises应力/应变位于第2、第5跖骨骨干与基底。各种足底软组织中,足底腱膜承担着最大张拉应力,其次为足底长韧带,足底固有肌张拉应力最小。结论:有限元预测的应力应变为研究跖骨应力性骨折,足底腱膜炎引起的慢性跟骨痛,以及足弓塌陷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应力性骨折 足底腱膜炎 足弓塌陷 肌骨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虚拟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6
19
作者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人体信息的数字化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前沿性研究课题。许多国家已建立或正在建立虚拟人体模型。这种模型以人体断面连续切片为建模基础,对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医学加以数字化,定量地模拟人体... 人体信息的数字化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前沿性研究课题。许多国家已建立或正在建立虚拟人体模型。这种模型以人体断面连续切片为建模基础,对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医学加以数字化,定量地模拟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在医学及其他多种学科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1)国际上切片建模概况。1994年美国完成的可视人计划数据集,包含男女各1组数据,已为国际上广泛应用开发;韩国于2000年完成了1例韩国男性可视人数据采集工作。(2)美国可视人数据集已在医学教育和临床研究上取得巨大的收益,并提出进一步构建物理人和生理人的思路和实践。(3)人体数字化数据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4)我国于2001年174次香山科学会议揭开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序幕,解决了关键技术的探索后,已提供了有中国人特色的男性和女性4个数据集的获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模型 计算机模拟 数字化虚拟人体 可视人计划 虚拟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足底韧带结构失效后的足弓负荷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立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6-255,共10页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的足内侧纵弓与外侧纵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跖腱膜松解术或足底韧带损伤后足骨与内在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骨性结构、足底韧带、足底腱膜、足底固有肌群之间的协调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的足内侧纵弓与外侧纵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跖腱膜松解术或足底韧带损伤后足骨与内在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骨性结构、足底韧带、足底腱膜、足底固有肌群之间的协调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CT图像和MRI图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足弓术后或韧带损伤后的平衡直立负荷状态仿真;并应用足底固有肌群的3种被动张力(微弱、适度、强烈)模拟术后或韧带损伤后的肌肉状态。结果建立了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足内侧纵弓第2跖列与外侧纵弓第5跖列的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在平衡直立时,韧带损伤时,固有肌群活动时的张应力矢量图、压应力矢量图和vonMises应力整体分布数据。结论跖腱膜松解术和足底韧带损伤等增加了足纵弓vonMises应力峰值,改变了张应力与压应力的流向;而足底固有肌活动的被动张力能降低足纵弓vonMises应力集中程度,调节张应力、压应力矢量接近平衡状态,减小了并发骨折和腱炎的危险性。骨性结构、韧带、腱膜、固有肌群的内在应力具有定量的相互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纵弓 外侧纵弓 足底固有肌 足底韧带结构 肌肉骨骼生物力学 非线性有限元 虚拟中国人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