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药连用对烟蚜抗药性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兴富 邓建华 +2 位作者 王德俊 李宏东 赵宽芬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8-42,共5页
40%氧化乐果和2.5%功夫连用对烟蚜抗性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农药连续施用3次、6次和9次后,40%氧化乐果的抗 性指数增长了2.9倍、40.2倍和58.0倍,烟蚜的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力比值增加了1.3倍、9.6倍和11.1倍;2.5%功夫的抗性 指数... 40%氧化乐果和2.5%功夫连用对烟蚜抗性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农药连续施用3次、6次和9次后,40%氧化乐果的抗 性指数增长了2.9倍、40.2倍和58.0倍,烟蚜的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力比值增加了1.3倍、9.6倍和11.1倍;2.5%功夫的抗性 指数增长了2.0倍、5.6倍和10.4倍,烟蚜的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力比值增加了1.0倍、9.7倍和12.8倍。随着农药施用次数的 增加,烟蚜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的低抗个体频率减少,中抗及高抗个体频率增加。而β-乙酸萘酯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ST) 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酶活力及其抗性个体频率的分布在抗性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不大。因此,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的酶活力及 其抗性个体频率的增加是40%氧化乐果和2.5%功夫连用后烟蚜抗药性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抗性 氧化乐果 抗药性发展 羧酸酯酶 农药 施用 比值 谷胱甘肽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密度干扰效应 被引量:28
2
作者 邓建华 谭仲夏 +2 位作者 单琼丽 吴兴富 刘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3-435,共3页
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烟蚜的日捕食量差异较大 ,在相同的烟蚜密度条件下 ,异色瓢虫Ⅳ龄幼虫的捕食量最大 ,其次为成虫和Ⅲ龄幼虫。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异色瓢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明显 。
关键词 捕食功能反应 密度干扰效应 异色瓢虫 烟蚜 天敌 烟草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烟蚜的抗药性差异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兴富 刘光辉 +3 位作者 邓建华 叶佳伟 宋春满 宋昆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7,共4页
用"浸渍法"检测了云南省7个烟区11个地方的烟蚜种群对有机磷类(50%甲胺磷乳油)、氨基甲酸酯类(90%万灵可湿性粉剂)及拟除虫菊酯类(2.5%功夫乳油)的抗性现状。结果表明,不同烟区的烟蚜对3种农药的抗性差异较大,丽江石古、丽江... 用"浸渍法"检测了云南省7个烟区11个地方的烟蚜种群对有机磷类(50%甲胺磷乳油)、氨基甲酸酯类(90%万灵可湿性粉剂)及拟除虫菊酯类(2.5%功夫乳油)的抗性现状。结果表明,不同烟区的烟蚜对3种农药的抗性差异较大,丽江石古、丽江斜阳及丽江中果的烟蚜种群对3种农药的抗性最低,而大理巍山及楚雄菊花村等地的烟蚜种群对3种农药的抗性较其它地方高。不同地方的烟蚜种群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3大类农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烟蚜 抗药性 浸渍法 杀虫剂 烟草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选择性寄生及雌蜂年龄对后代性别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兴富 邓建华 +1 位作者 黄江梅 刘江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1-34,共4页
烟蚜茧蜂寄生烟蚜后对烟蚜的产仔量和寿命影响较大 ,一龄若蚜至成蚜被寄生后的平均产仔量分别下降 10 0 .0 %、97.3%、95 .9%、92 .7%、89.5 %,平均寿命分别缩短 6 5 .6 %、5 8.9%、5 7.9%、49.4%、38.3%;在各龄烟蚜数量比相同 ,雌蜂与... 烟蚜茧蜂寄生烟蚜后对烟蚜的产仔量和寿命影响较大 ,一龄若蚜至成蚜被寄生后的平均产仔量分别下降 10 0 .0 %、97.3%、95 .9%、92 .7%、89.5 %,平均寿命分别缩短 6 5 .6 %、5 8.9%、5 7.9%、49.4%、38.3%;在各龄烟蚜数量比相同 ,雌蜂与烟蚜比为 1∶10 0的条件下 ,烟蚜茧蜂对二龄、三龄烟蚜有较强的嗜好性 ,这种嗜好性与雌蜂年龄无关 ;羽化并交配过的烟蚜茧蜂雌蜂 ,在前 5 d内产卵寄生烟蚜 ,其后代的雌雄比大于 1,寄主烟蚜的龄期对烟蚜茧蜂后代性别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烟蚜 选择性寄生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蚜数量分级标准及其估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建华 吴兴富 +1 位作者 宋春满 姜云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9-412,416,共5页
采用线性方程、幂函数方程及指数方程3种模型回归分析了在不同的分级标准下烟株蚜量与蚜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幂函数及指数回归模型的相关性好于直线回归模型,以指数回归模型的相关性最好。通过对可能的分级标准进行比较筛选,确定了... 采用线性方程、幂函数方程及指数方程3种模型回归分析了在不同的分级标准下烟株蚜量与蚜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幂函数及指数回归模型的相关性好于直线回归模型,以指数回归模型的相关性最好。通过对可能的分级标准进行比较筛选,确定了烟株叶片蚜量的分级标准为0级:0头/叶、Ⅰ级:0~5头/叶、Ⅱ级:6~20头/叶、Ⅲ级:21~100头/叶、Ⅳ级:101~500头/叶、Ⅴ级:大于500头/叶,并建立了蚜情指数(x)与烟株平均单叶蚜量(y)的回归估计模型为y=0.9362·e0.07386x(R=0.9696 )。对该分级标准及回归模型的拟合检验结果表明,当蚜情指数小于80、抽样量在100株以上时,对蚜量的估计可达90%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数量 分级标准 估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