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黄早4改良系应用可行性的研究
1
作者 郑积德 崔绍平 李洪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22-27,共6页
对黄早4及其9个改良系进行了配合力测验,并对改良单交种和改良系自身产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冀35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显著高于黄早4;特殊配合力方差部分以黄早4-15、D黄212较高,冀35居中,改良单交种只有冀35×掖107比原单交种... 对黄早4及其9个改良系进行了配合力测验,并对改良单交种和改良系自身产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冀35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显著高于黄早4;特殊配合力方差部分以黄早4-15、D黄212较高,冀35居中,改良单交种只有冀35×掖107比原单交种增产显著.改良系自身产量以冀45、冀35、D黄212较高,比黄早4显著增产.所有改良系在抗病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必须通过试验才能确定某一特定改良单交组合推广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黄早4 改良系 配合力 改良单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SR标记建立玉米黄早四DNA标准指纹图谱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建华 张金渝 +4 位作者 杨晓洪 肖植文 孔令明 华秋瑾 米艳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45-350,共6页
DNA标准指纹图谱是分子检测技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DUS辅助评价的重要基础。通过玉米对黄早四DNA的SSR标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的研究。筛选出20对可以用于玉米DNA标准图谱构建的核心引物,它们的平均PIC值为0.8554,检测出的等位基... DNA标准指纹图谱是分子检测技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DUS辅助评价的重要基础。通过玉米对黄早四DNA的SSR标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的研究。筛选出20对可以用于玉米DNA标准图谱构建的核心引物,它们的平均PIC值为0.8554,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是6~15个,平均8.55个。Bnlg125和Bnlg2162检测到了玉米黄早四的DNA特有谱带;8%的聚丙烯酰胺电泳体系可以将亲缘关系很近的玉米品种区分开来。对玉米DNA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DNA取样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早四 DNA标准指纹图谱 DUS测试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缘单交种对协调玉米制种花期效果的研究
3
作者 员海燕 李得孝 +1 位作者 刘恩海 罗淑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15-719,共5页
利用 1 9个黄早四改良系与单交种西农 1 1号的亲本之一的西黄改组成近缘单交种作母本与西农 1 1号的另一亲本 WN11配成三交种 ,以研究近缘单交种对协调玉米制种花期的效果。结果表明 :近缘单交种的吐丝期均比西黄改吐丝期提前 ,并能与 W... 利用 1 9个黄早四改良系与单交种西农 1 1号的亲本之一的西黄改组成近缘单交种作母本与西农 1 1号的另一亲本 WN11配成三交种 ,以研究近缘单交种对协调玉米制种花期的效果。结果表明 :近缘单交种的吐丝期均比西黄改吐丝期提前 ,并能与 WN11散粉期相遇 ;用近缘单交种配制的有些三交种产量高于或与原单交种相当 ,且主要农艺性状较为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近缘单交种 制种 黄早四改良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籽粒白顶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员海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分别具有黄早四、Mo17或同时具有两者血缘的三组不同杂交组合F_1果穗上白顶籽粒的研究分析,发现户单1号的籽粒白顶性状是其双亲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交系黄早四的籽粒白顶可遗传给后代,而Mo17对其表现起一定作用,当... 通过对分别具有黄早四、Mo17或同时具有两者血缘的三组不同杂交组合F_1果穗上白顶籽粒的研究分析,发现户单1号的籽粒白顶性状是其双亲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交系黄早四的籽粒白顶可遗传给后代,而Mo17对其表现起一定作用,当杂交种同时具有两者血缘时,果穗上正常籽粒与白顶籽粒相间着生。不完全双列杂交结果表明,黄早四改良系的杂交种也存在籽粒白顶现象,但白顶籽粒的比率各改良系杂交种间差异较大,且低于黄早四的杂交种;Mo17的衍生系对黄早四籽粒白顶性状的遇传表现也有作用,但其作用的程度小于Mo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白顶 黄早四 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改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I)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占敏 赵保献 +4 位作者 檀尊社 苗成功 黄江涛 雷晓兵 梁晓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3-86,共4页
采用 NC-II遗传交配设计 ,对黄早 4及其 9个改良系的单株粒重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所测性状配合力在被测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 ,H2 1的单株粒重 GCA显著高于黄早 4,SCA方差与黄早 4大体相同 ,多数性状 GCA对 ... 采用 NC-II遗传交配设计 ,对黄早 4及其 9个改良系的单株粒重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所测性状配合力在被测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 ,H2 1的单株粒重 GCA显著高于黄早 4,SCA方差与黄早 4大体相同 ,多数性状 GCA对 F1 有利 ,是较理想的黄早 4改良系。昌 7-2、5 2 3 7、文黄3 1 41 3、齐 3 1 0单株粒重 GCA较黄早 4高但达不到显著水平。它们的 SCA方差高于黄早 4或与黄早 4大体相当 ,这几个自交系可以在育种中直接利用。 K1 2、5 0 2、武 3 1 4组配的个别组合 SCA较高而其 GCA低于黄早 4,只能利用其 SCA或做为基础材料利用其个别优良性状。 5 2 1 0 6与黄早 4类自交系间配合力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黄早4品系 配合力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