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LC-FLD快速测定不同颜色大豆中4种生育酚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1
作者 贾鹏禹 李霞 +2 位作者 杨一鸣 吕喜滨 杜吉到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0,共9页
为快速测定不同颜色大豆中生育酚含量,利用C30分离柱结合荧光检测器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4种生育酚的方法,重点优化了流动相组成和方法构成要素,考察了流动相添加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色谱分离效能的影响,并对方法展开了应用。最... 为快速测定不同颜色大豆中生育酚含量,利用C30分离柱结合荧光检测器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4种生育酚的方法,重点优化了流动相组成和方法构成要素,考察了流动相添加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色谱分离效能的影响,并对方法展开了应用。最终方法采用YMC-carotenoid C30色谱柱分离结合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模式,流速为0.90 mL/min,色谱柱温度为3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94 nm,发射波长328 nm,进样体积10.0μL;样品前处理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方法针对不同种皮种仁颜色大豆中4种生育酚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流动相添加甲基叔丁基醚对目标化合物洗脱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能够提高检测效率;4种生育酚组分在13 min内完成分离,目标组分在50.0~5000.0 ng/mL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在2.17~5.19 ng/mL之间;不同种皮种仁颜色大豆中4种生育酚和总生育酚含量差异显著,生育酚总量在155.22~216.69μg/g之间。实验证明所建方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测试效率高,能够快速完成不同颜色大豆中全部形态生育酚的测定,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大豆营养品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生育酚 大豆 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结晶-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食用油中4种生育酚
2
作者 裘董琦 赵引弟 +2 位作者 裴栋 黄新异 邸多隆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152,共5页
为提高生育酚的检测效率,建立了一种冷冻结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食用油中4种生育酚(α-、β-、γ-、δ-生育酚)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玉米油、花生油和特级初榨橄榄油等食用油中生育酚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优化的方... 为提高生育酚的检测效率,建立了一种冷冻结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食用油中4种生育酚(α-、β-、γ-、δ-生育酚)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玉米油、花生油和特级初榨橄榄油等食用油中生育酚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优化的方法为将1.0 g油样充分溶解于40 mL甲醇-乙酸乙酯-乙醇(体积比5∶3∶2)混合溶剂中,然后在-18℃下低温冷冻24 h,抽滤、减压蒸干、复溶后上机检测,HPLC采用C30色谱柱,以乙醇-异丙醇(体积比8∶1)和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采用外标法定量;4种生育酚在2~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最低为0.179μg/mL,定量限最低为0.59μg/mL,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57%~4.98%和1.67%~4.34%,加标回收率为96.57%~109.14%。综上,冷冻结晶-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结果准确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食用油中生育酚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结晶法 生育酚 定量分析 食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油菜籽生产菜籽油过程中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变化
3
作者 于雷 孙玉萍 +4 位作者 符文志 詹亚名 仇长璐 周敏 黎锶华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0,共8页
为开发高品质菜籽油加工工艺,以进口加拿大油菜籽为原料,比较分析了压榨、浸出菜籽原油中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及其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压榨菜籽原油中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662~706 mg/kg和7 731~8 568 mg/kg,浸出菜籽... 为开发高品质菜籽油加工工艺,以进口加拿大油菜籽为原料,比较分析了压榨、浸出菜籽原油中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及其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压榨菜籽原油中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662~706 mg/kg和7 731~8 568 mg/kg,浸出菜籽原油中二者含量分别为774~885 mg/kg和9 177~10 136 mg/kg,两种菜籽原油中生育酚以γ-生育酚和α-生育酚为主;在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在各工段均有损失,总损失率分别为11.37%~18.84%和3.27%~11.89%,其中生育酚在脱臭工段损失最多,植物甾醇在中和工段和脱臭工段损失率较高;中和工段和脱臭工段菜籽油中生育酚各组分占比变幅大小顺序为α-生育酚>(β+γ)-生育酚>δ-生育酚,其中中和工段α-生育酚占比降低,(β+γ)-生育酚占比升高,脱臭工段与之相反;增加中和油的酸值,脱臭馏出物的酸值相应升高,生育酚含量降低。综上,浸出菜籽原油中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高于压榨菜籽原油,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在精炼各工段均有损失,通过适当控制脱酸程度,可减少菜籽油中生育酚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生育酚 植物甾醇 油脂精炼 损失率 脱臭馏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AtHPT和AtTC对小麦籽粒生育酚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4
作者 王丹 郭雅洁 +4 位作者 刘梦甜 韩雪莹 李慧芳 姬祥 刘会云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34,共8页
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膳食营养的主要来源,通过生物育种手段可以提高小麦籽粒中维生素E特别是α-生育酚的含量。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拟南芥AtHPT和AtTC基因分别转入六倍体小麦Fielder中,通过qRT-PCR选择A... 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膳食营养的主要来源,通过生物育种手段可以提高小麦籽粒中维生素E特别是α-生育酚的含量。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拟南芥AtHPT和AtTC基因分别转入六倍体小麦Fielder中,通过qRT-PCR选择AtHPT和AtTC基因在籽粒中表达量较高的转基因株系,对其生育酚含量进行HPLC检测,并对其株高、粒长、粒宽、千粒重、小穗数和穗粒数进行考种分析。结果发现,过表达AtTC的转基因小麦株系的籽粒中未检测到β-生育酚,δ-生育酚含量与小麦Fielder相比无明显差异,α-生育酚的含量显著提高;转基因株系后代的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均显著增加。过表达AtHPT的转基因小麦株系的籽粒中未检测到α-生育酚,β-和δ-生育酚含量与小麦Fielder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转基因株系均未检测出γ-生育酚。以上结果表明,过表达AtTC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中α-生育酚的含量,并对产量性状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拟南芥 生育酚环化酶 尿黑酸植基转移酶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食品功能成分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陈海云 耿树香 +1 位作者 宁德鲁 王玺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为探究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食品的功能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脱衣、浸味、烘烤等工艺加工成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产品,系统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如α-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等)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6种漾濞... 为探究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食品的功能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脱衣、浸味、烘烤等工艺加工成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产品,系统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如α-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等)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6种漾濞泡核桃产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超过80%,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不同加工方式对核桃产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带衣核桃仁的α-生育酚含量最高,而原味烧烤核桃仁的γ-生育酚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显示,带衣核桃仁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综合评价表明:带衣核桃仁的功能成分含量最为丰富,综合得分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附加值的核桃休闲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泡核桃 脂肪酸 抗氧化物质 生育酚 5-羟色氨 褪黑素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红仁核桃及其油脂营养品质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振宝 张芳 +2 位作者 段屹帆 董兆斌 王根宪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174,共9页
为了系统评价美国红仁核桃及其油脂的营养品质及特性,以传统栽培品种“西洛3号”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两种核桃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分析核桃油的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比较脂质伴随物VE、植物甾醇和多酚含量,测定油... 为了系统评价美国红仁核桃及其油脂的营养品质及特性,以传统栽培品种“西洛3号”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两种核桃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分析核桃油的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比较脂质伴随物VE、植物甾醇和多酚含量,测定油脂质量指标。结果表明:美国红仁核桃的粗脂肪质量分数为(50.40±0.72)%和粗蛋白质量分数(19.60±0.56)%,均显著高于西洛核桃(P<0.05),前者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后者,分别为(166.24±0.26)、(94.10±2.91)、(86.26±1.94)mg/g,2种核桃矿质元素含量相近;美国红仁核桃内种皮总酚[(727.08±0.24)mg/g]、总黄酮[(57.67±0.02)mg/g]和花色苷[(1.21±0.55)mg/g]含量均显著高于西洛核桃种皮(P<0.05);美国红仁核桃油中亚油酸含量[(67.78±0.01)%]显著高于西洛核桃油,前者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76.74±0.20)%]也显著高于后者(P<0.05),但前者的总VE质量分数[(169.88±0.12)mg/kg]、总植物甾醇质量分数[(2095.06±2.26)mg/kg]和多酚质量分数[(30.93±0.01)mg/g]都略低于西洛核桃油。红仁核桃油皂化值(171.78 mg KOH/g)、过氧化值(3.94 mmol/kg)、酸价(0.91mg/g)、茴香胺值(1.95)和羰基价(0.83 mmol/kg)均比西洛核桃油的低。美国红仁核桃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种皮颜色鲜红,富含多酚、黄酮和花色苷类物质,其亚油酸含量高于其他常见核桃品种,ω-6和ω-3系脂肪酸的比值更为合理,为核桃品种改良提供了良好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仁核桃 脂肪酸 氨基酸 生育酚 植物甾醇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半滑舌鳎垂体α-生育酚转移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霍欢欢 李会涛 +2 位作者 王蔚芳 刘宝良 臧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生育酚转移蛋白(α-tocopherol transfer protein,α-TTP)是一种可以结合维生素E的蛋白,在协助机体转运和调控维生素E含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维生素E能够影响鱼类垂体中生长和繁殖相关激素的分泌,这是否与α-TTP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生育酚转移蛋白(α-tocopherol transfer protein,α-TTP)是一种可以结合维生素E的蛋白,在协助机体转运和调控维生素E含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维生素E能够影响鱼类垂体中生长和繁殖相关激素的分泌,这是否与α-TTP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本实验旨在探究维生素E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垂体α-TTP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E(DL-α-生育酚乙酸酯)0、200、400、800和1600 mg/kg,对半滑舌鳎成鱼(464.0±2.6)g进行持续60 d的养殖实验;另外,在L-15培养基中添加0、18和54μmol/L的维生素E,对半滑舌鳎垂体细胞进行为期3 d的体外原代培养实验。分别取垂体组织和垂体原代细胞,克隆α-TTP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α-TTP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α-TTP基因全长3964 bp,编码293个氨基酸;α-TTP基因在半滑舌鳎各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脾脏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肾脏,在胃中表达量最低;α-TTP基因表达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而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400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细胞培养液中维生素E浓度的升高,α-TTP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维生素E能够影响垂体中α-TTP基因的表达,饲料中添加400 mg/kg的维生素E能够显著促进半滑舌鳎垂体α-TTP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探讨α-TTP在介导维生素E影响鱼类生长与繁殖方面的潜在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半滑舌鳎 垂体 α-生育酚转移蛋白(α-T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何晨鹏 申文璨 +2 位作者 刘寰宇 李柏珍 刘杰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4,共4页
维生素E为α、β、γ、δ-生育酚以及α、β、γ、δ-生育三烯酚等脂溶性维生素的总称,是一种在动物机体中无法合成或供给不足的营养成分,必须通过饲粮供给。其中α-生育酚活性最高,是维生素E在动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维生素E具... 维生素E为α、β、γ、δ-生育酚以及α、β、γ、δ-生育三烯酚等脂溶性维生素的总称,是一种在动物机体中无法合成或供给不足的营养成分,必须通过饲粮供给。其中α-生育酚活性最高,是维生素E在动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生物活性,特别是在清除机体自由基、阻断脂质氧化等方面尤为突出,在动物生产中可提高生长性能、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文章综述了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维生素E作为饲粮抗氧化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Α-生育酚 抗氧化 生理功能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少数民族初乳和成熟乳中的α-生育酚含量及组成
9
作者 张芷怡 李婷 +6 位作者 王丹妮 段素芳 司徒文佑 叶文慧 刘彪 李静 邓泽元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0,共6页
文章建立了基于手性色谱法的母乳RRR-α-生育酚(RRR-alpha-Tocopherol,RRR-α-TOH)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我国壮族、苗族、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6个少数民族初乳和成熟乳(n=112)中α-生育酚(alpha-Tocopherol,α-TOH)... 文章建立了基于手性色谱法的母乳RRR-α-生育酚(RRR-alpha-Tocopherol,RRR-α-TOH)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我国壮族、苗族、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6个少数民族初乳和成熟乳(n=112)中α-生育酚(alpha-Tocopherol,α-TOH)及其立体异构体RRR-α-TOH含量,并对其与乳母哺乳期膳食摄入情况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α-TOH和RRR-α-TOH含量随泌乳期延长显著降低(P<0.05)。壮族、苗族和白族初乳中α-TOH和RRR-α-TOH含量均显著高于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P<0.001),壮族和苗族成熟乳中α-TOH和RRR-α-TOH含量均显著高于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P<0.001),且少数民族母乳中RRR-α-TOH含量占α-TOH比例均高于80%,母乳中α-TOH含量与乳母哺乳期膳食摄入情况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母乳 Α-生育酚 RRR-α-生育酚 膳食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抗氧化剂的主要转化产物——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亚星 鲁海龙 +1 位作者 孙尚德 毕艳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0,共9页
酚类抗氧化剂在抗氧化过程中的主要转化产物为醌类物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醌类物质的特点,从化学结构、检测方法、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总结常用抗氧化剂生育酚、鼠尾草酚、迷迭香酚、茶多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主要转化产物生育醌... 酚类抗氧化剂在抗氧化过程中的主要转化产物为醌类物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醌类物质的特点,从化学结构、检测方法、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总结常用抗氧化剂生育酚、鼠尾草酚、迷迭香酚、茶多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主要转化产物生育醌、鼠尾草醌、迷迭香醌、表儿茶素类醌及叔丁基对苯醌(TBBQ)的研究进展,另外,对一些醌类的细胞毒性进行了归纳。上述几种酚类抗氧化剂的转化产物醌类物质,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它们中大部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有些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促氧化效果。目前,关于醌类细胞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BBQ和生育醌。今后应加强醌类物质抗氧化作用、细胞毒性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科学认识抗氧化剂和开发新型抗氧化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生育醌 鼠尾草醌 迷迭香醌 表儿茶素类醌 叔丁基对苯醌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抗氧化剂在牡丹籽油乳液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子怡 唐林 +5 位作者 郭芷淳 储佳怡 钱文一 刘宇 常明 刘睿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4,62,共8页
为提高牡丹籽油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将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天然抗氧化剂(生育酚、抗坏血酸)进行复配,测定不同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乳液的抗氧化作用,并分析了不同复配抗氧化剂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贮藏30 d时,添加和未添加抗氧... 为提高牡丹籽油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将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天然抗氧化剂(生育酚、抗坏血酸)进行复配,测定不同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乳液的抗氧化作用,并分析了不同复配抗氧化剂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贮藏30 d时,添加和未添加抗氧化剂牡丹籽油乳液的粒径相较于0 d均略有增加,200 mg/kg TBHQ与800 mg/kg抗坏血酸复配时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且抗氧化作用最强;TBHQ与抗坏血酸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与生育酚表现出拮抗作用;TBHQ与生育酚之间拮抗作用的原因主要是TBHQ减少了生育酚在牡丹籽油乳液中油水界面的含量,而TBHQ与抗坏血酸之间协同作用主要是由于抗坏血酸增加了TBHQ在牡丹籽油乳液中油水界面的含量。综上,TBHQ与抗坏血酸复配能提高牡丹籽油乳液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乳液 抗氧化剂 叔丁基对苯二酚 生育酚 抗坏血酸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炜莉 贝翎 +5 位作者 杨扬 王璧莹 李家旭 阚绪甜 李文治 杜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为探究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D-α-生育酚醋酸酯和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抗衰老作用,本实验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采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用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42 d,分析衰老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1~0.3 mg/m... 为探究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D-α-生育酚醋酸酯和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抗衰老作用,本实验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采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用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42 d,分析衰老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1~0.3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总还原能力均优于VC。与衰老模型组相比,经过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P<0.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P<0.0001);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P<0.0001);小鼠肝脏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提升,其中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Nrf2、NQO1、HO-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514.08%、461.78%、515.3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620.00%、988.89%、1200.00%(P<0.0001)。综上所述,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且DL-α-生育酚醋酸酯效果更好,二者抗衰老作用可能与调控Nrf2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酯衍生物 D-半乳糖 抗氧化 抗衰老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炼过程中大豆油及其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玉萍 胡金华 +5 位作者 仇长璐 杨亚 周敏 詹亚名 姚永佳 刘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6,132,共8页
旨在为大豆油的精准适度加工以保留微量营养成分提供参考,对巴西和美国大豆原油、中和油、脱色油、脱臭油、脱臭馏出物的生育酚含量及其异构体占比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研究生育酚在精炼各工段的变化及生育酚异构体的占比规律。结果表明:... 旨在为大豆油的精准适度加工以保留微量营养成分提供参考,对巴西和美国大豆原油、中和油、脱色油、脱臭油、脱臭馏出物的生育酚含量及其异构体占比进行了分析,探讨和研究生育酚在精炼各工段的变化及生育酚异构体的占比规律。结果表明:大豆油中生育酚在精炼各工段均有损失,脱臭工段损失最多,生育酚和α-、γ-、δ-生育酚异构体损失率分别为11.68%~19.37%、6.10%~17.64%、11.56%~19.68%、17.29%~25.51%,在脱臭和整个精炼过程中3种生育酚异构体的损失率均表现为δ-生育酚>γ-生育酚>α-生育酚;与原油相比较,精炼后大豆油中α-、γ-生育酚占比分别增加了0.4~2.1百分点和0.1~1.2百分点,δ-生育酚占比减少了1.3~2.7百分点,说明大豆油中的δ-生育酚更容易被高温分解或挥发而被汽提蒸汽夹带进脱臭馏出物中;美国大豆原油酸值(KOH)在1.5 mg/g以下,其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含量在97419~109123 mg/kg,为原油的80~89倍,巴西大豆原油酸值(KOH)在1.5~3.3 mg/g,其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含量在34678~83803 mg/kg,为原油的59~84倍,美国和巴西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α-、γ-、δ-生育酚占比分别为6.5%~9.3%、61.0%~62.4%、26.7%~31.4%和8.4%~9.9%,58.0~61.8%,28.0%~30.4%,与对应脱臭油相比较,美国和巴西的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α-、γ-生育酚占比分别减少了0.1~2.5百分点、4.5~6.7百分点和0.5~2.9百分点、2.9~6.9百分点,δ-生育酚占比分别增加了5.5~8.2百分点和5.6~7.8百分点,说明脱臭工段生育酚因挥发而被汽提蒸汽夹带的速率大小为δ-生育酚>α-生育酚>γ-生育酚。因此,应该优化脱臭工段的工艺条件,以最大程度避免生育酚的过度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精炼过程 生育酚 生育酚异构体 损失率 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羊肉TEAC含量的高光谱快速检测技术
14
作者 袁江涛 郭佳俊 +4 位作者 孙有瑞 刘贵珊 李月 吴迪 景怡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8-593,共6页
生育酚当量抗氧化能力(TEAC)是评估肌肉内源抗氧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于评估亲水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探究快速检测滩羊肉中TEAC的可行性,采用可见近红外(Vis/NIR)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基于光谱信息融合图像纹理特... 生育酚当量抗氧化能力(TEAC)是评估肌肉内源抗氧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于评估亲水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探究快速检测滩羊肉中TEAC的可行性,采用可见近红外(Vis/NIR)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基于光谱信息融合图像纹理特征(TFS)的TEAC定量预测模型。将不同部位样本集根据3∶1的比例随机划分成校正集和预测集,在400~1000 nm范围内采集反射光谱图像,提取每个样本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以获取原始光谱数据;采用中值滤波(MF)、基线校准(Baseline)、卷积平滑(S-G)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四种算法对原始光谱中散射及干扰信息进行校正,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将光谱数据与TEAC值进行关联。采用间隔随机蛙跳(IRF)、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抽样(CARS)和迭代变量子集优化(IVSO)算法提取TEAC浓度的特征波长。采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算法对肉样的主要TFS依次进行提取。基于特征光谱及图谱融合信息建立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对滩羊肉中TEAC含量预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最优预处理为Baseline建立的PLSR模型,其Rc为0.9121,RMSEC为0.9635,Rp为0.8683,RMSEP为1.2770;(2)采用IRF、VCPA、CARS和IVSO分别提取出了71、9、22和39个特征波长,占全光谱的56.8%、7.2%、17.6%和31.2%;(3)基于多元特征提取算法建立的BP-ANN和LSSVM模型,对TEAC含量进行预测时Baseline-IVSO-LSSVM(Rc=0.9132,RMSEC=0.9620,Rp=0.8646,RMSEP=1.2883)具有最优预测性能;(4)相比于单一的光谱信息模型,TEAC相关的TFS图谱融合模型IVSO-TF1-BP-ANN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其Rp为0.8916,较特征波长数据建模提高了0.0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肉 高光谱成像 生育酚当量抗氧化能力 图谱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MS测定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
15
作者 王多娇 万素琴 +1 位作者 张金秋 徐春祥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异辛烷超声提取后,采用动态多反应监测离子模式分析。结果表明:8种维生素E异构体可实现基线分离,在1...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异辛烷超声提取后,采用动态多反应监测离子模式分析。结果表明:8种维生素E异构体可实现基线分离,在1~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0.05 mg/kg和0.1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1.5%~109.5%,相对标准偏差为3.3%~7.2%。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 维生素E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添加剂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刘秦华 李湘玉 +6 位作者 李君风 白晰 张建国 邵涛 吴琳 赵新国 田佳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122,共7页
为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降低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的损失,研究了温度(45,30和15℃)和添加剂(无添加:CK;纤维素酶:E;植物乳杆菌:LP)对象草青贮饲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温度水平,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良好,但30℃时产生了... 为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降低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的损失,研究了温度(45,30和15℃)和添加剂(无添加:CK;纤维素酶:E;植物乳杆菌:LP)对象草青贮饲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温度水平,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良好,但30℃时产生了少量丁酸,发酵品质略有下降;添加LP和E降低了pH(P<0.05),增加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比(P<0.05),提高了发酵品质。象草青贮饲料贮藏在45和15℃时的α-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30℃(P<0.05),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30℃(P<0.05)。LP和E添加组在所有温度水平的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较低(P<0.05)。E组在45℃的α-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LP组,E组在30和15℃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L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发酵品质 Α-生育酚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菜籽油储藏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茜茜 袁建 +3 位作者 王立峰 郑毅 陈银基 鞠兴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Schaal烘箱法结合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研究在不同添加量(50、100、150 mg/kg)下,3种天然抗氧化剂α-生育酚、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对菜籽油储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国家允许添加量范围内,添加150 mg/kgα-生育酚... 采用Schaal烘箱法结合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研究在不同添加量(50、100、150 mg/kg)下,3种天然抗氧化剂α-生育酚、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对菜籽油储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国家允许添加量范围内,添加150 mg/kgα-生育酚的菜籽油货架期最长,储藏稳定性最好,色泽最为接近空白油样;α-生育酚在菜籽油中比较稳定,能更有效地延缓菜籽油氧化酸败,其效果优于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天然抗氧化剂 储藏稳定性 Α-生育酚 番茄红素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鸡蛋中的胆固醇和α-维生素E 被引量:16
18
作者 金米聪 王立 符展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8-480,共3页
采用 2 0mol/L的KOH乙醇溶液直接皂化 ,石油醚萃取 ,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的胆固醇和α 维生素E(α VE) ,讨论并确定了鸡蛋样品皂化的最佳条件。胆固醇和α VE的回收率分别为 91.0 %~ 93.3%和82 .5 %~ 95 .0 % ,其RSD分... 采用 2 0mol/L的KOH乙醇溶液直接皂化 ,石油醚萃取 ,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的胆固醇和α 维生素E(α VE) ,讨论并确定了鸡蛋样品皂化的最佳条件。胆固醇和α VE的回收率分别为 91.0 %~ 93.3%和82 .5 %~ 95 .0 % ,其RSD分别为 2 7%~ 3 1%和 4 9%~ 6 9% (n =5 )。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胆固醇 α-维生素E 鸡蛋 分析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相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征 徐春祥 +1 位作者 刘佳娣 许书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采用正相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4种常见生育酚的含量,确定一种简单、准确、快速测定维生素E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用Zorbax RX-SIL硅胶柱分离,以乙酸乙酯-异辛烷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295 nm采用外标法检测α、β、γ、δ... 采用正相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4种常见生育酚的含量,确定一种简单、准确、快速测定维生素E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用Zorbax RX-SIL硅胶柱分离,以乙酸乙酯-异辛烷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295 nm采用外标法检测α、β、γ、δ等四种生育酚在不同植物油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四种异构体均在8 min内出峰,线性关系在0.999 4~0.999 9间,精密度RSD<5%,加标回收率在80%~100%,线性范围0.2~100.0μg/mL,α、β、γ、δ异构体方法检出限均在0.01μg/g左右;几种典型植物油样品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快速、准确、分离度好等特点。同时比较了调和油和精炼地沟油维生素E含量差异,初步确定α-维生素E可能作为该类地沟油识别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相超高压色谱 维生素E α-生育酚精炼废弃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食用油脂抗光敏氧化作用的研究_注 被引量:25
20
作者 邱伟芬 王娟 徐文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加入豆油体系和猪油体系中 ,进行抗光敏氧化试验。在本试验条件下 ,2 0ppm剂量的番茄红素能有效地抑制豆油体系的光敏氧化作用 ,能使豆油的POV平均降低 31.78%;4、8、12、2 0ppm的番茄红素能使猪油的POV平均下降分别... 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加入豆油体系和猪油体系中 ,进行抗光敏氧化试验。在本试验条件下 ,2 0ppm剂量的番茄红素能有效地抑制豆油体系的光敏氧化作用 ,能使豆油的POV平均降低 31.78%;4、8、12、2 0ppm的番茄红素能使猪油的POV平均下降分别为 30 .76 %、2 9.15 %、4 1.4 2 %、5 2 .35 %。 2 0ppm的α -生育酚能增加番茄红素在猪油体系中的抗光敏氧化效果 ,但对豆油的抗光敏效果没有作用 ,也不能增加番茄红素在豆油体系中的抗光敏氧化效果。 75ppm的柠檬酸能增加番茄红素在猪油体系中的抗光敏氧化效果 ,可作为番茄红素抗光敏氧化的增效剂 ,但柠檬酸不能提高豆油中番茄红素的抗光敏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食用油脂 抗光敏氧化作用 Α-生育酚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