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镀Ni-Co-P合金及其镀层的耐磨耐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陶燕 孙皓 郑成博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4,共6页
针对电镀过程中,电解液流动不畅或沉淀导致镀层中的微粒分散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了电镀Ni-Co-P合金及其镀层的耐磨、耐蚀性能。试验采用硫酸镍、硫酸钴、次亚磷酸钠等原料,在pH值为4.5、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分别电镀30、40和50 min,并加... 针对电镀过程中,电解液流动不畅或沉淀导致镀层中的微粒分散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了电镀Ni-Co-P合金及其镀层的耐磨、耐蚀性能。试验采用硫酸镍、硫酸钴、次亚磷酸钠等原料,在pH值为4.5、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分别电镀30、40和50 min,并加入30 g/L硼酸,以改善镀液的流动性和微粒的分散性。制备出了三种电镀时长不同、稳定且均匀的试样,并进行不同测试,评估其力学性能及耐热腐蚀性。结果显示,电镀50 min制备的Ni-Co-P镀层不仅力学性能优异,且耐热腐蚀性良好,是制备高质量镀层的优选电镀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ni-co-p镀层 耐磨性能 弹性模量 高温腐蚀 磨痕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电镀Ni-Co-P镀层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丁耀 沈岳军 +1 位作者 付定国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热处理是常用的一种提高镀层性能的方法。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电镀Ni-Co-P配方在黄铜片上制备了镀层,然后将制得的镀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维氏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对镀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 热处理是常用的一种提高镀层性能的方法。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电镀Ni-Co-P配方在黄铜片上制备了镀层,然后将制得的镀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维氏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对镀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硬度及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使镀层逐渐由非晶态转化为晶态镀层,当热处理温度为400℃时,镀层的表面平整、致密,无明显缺陷,镀层硬度从475.4 HV增加到最大值662.5 HV,腐蚀电位为-0.222 V,腐蚀电流密度为2.44×10^(-8) A·cm^(-2),镀层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ni-co-p镀层 硬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B磁体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磊 应华根 +2 位作者 吴进明 罗伟 严密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02-206,共5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Ni-Co-P三元合金镀层以改善NdFeB磁体的耐腐蚀性能。优化了镀液配方以及施镀工艺,研究了镀液pH值和金属离子配比([Co2+]/[Ni2++Co2+])对沉积速度和镀层成分的影响,测量了NdFeB基体和不同镀层在3.5%(质量分数,下同)NaC...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Ni-Co-P三元合金镀层以改善NdFeB磁体的耐腐蚀性能。优化了镀液配方以及施镀工艺,研究了镀液pH值和金属离子配比([Co2+]/[Ni2++Co2+])对沉积速度和镀层成分的影响,测量了NdFeB基体和不同镀层在3.5%(质量分数,下同)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随镀液pH值增加,沉积速度提高,镀层中Co含量升高,Ni含量和P含量逐渐降低;随镀液中Co2+比例增加,沉积速度下降,镀层中Co含量升高,Ni和P含量降低。化学镀Ni-Co-P合金后的NdFeB磁体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当镀液金属离子配比[Co2+]/[Ni2++Co2+]=0.3时,镀层耐腐蚀性能最好,且优于相同施镀条件下所得到的Ni-P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磁体 化学镀 ni-co-p合金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P化学镀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曾宪光 龚敏 +2 位作者 郑兴文 陈雪丹 鲁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2,共4页
以A3钢为基底进行化学复合镀Ni-Co-P,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一种Ni-Co-P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并对镀层的形貌、硬度、厚度、结合力、耐蚀性等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实验得出了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硫酸镍35.0 g/L,硫酸钴4.0 g/L,次亚磷酸钠3... 以A3钢为基底进行化学复合镀Ni-Co-P,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一种Ni-Co-P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并对镀层的形貌、硬度、厚度、结合力、耐蚀性等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实验得出了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硫酸镍35.0 g/L,硫酸钴4.0 g/L,次亚磷酸钠30.0 g/L,柠檬酸三钠60.0 g/L,硼酸35.0 g/L,乳酸12.0m 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5 g/L,硫脲2 mg/L,p H值为7.0,温度90℃,施镀时间2 h。在该条件下,镀层沉积速率较快,可达89.83 g/(m2·h),镀层具有较强的耐蚀性,硫酸铜点滴时间可达285 s;该镀层表面分布均匀,孔隙率分布较小,与基体结合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p化学镀 沉积速率 工艺条件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对其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余祖孝 颜杰 +2 位作者 金永中 黄建丽 陈弟红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为了改善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存在的镀速慢、镀层腐蚀性能差等问题,研究了镀液组分、pH值、温度、转速、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对化学镀Ni-Co-P合金镀层沉积速度、腐蚀速度、腐蚀电位、镀层厚度、点蚀率、表面形貌、硬度和镀层结合力的影... 为了改善化学镀Ni-Co-P合金工艺存在的镀速慢、镀层腐蚀性能差等问题,研究了镀液组分、pH值、温度、转速、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对化学镀Ni-Co-P合金镀层沉积速度、腐蚀速度、腐蚀电位、镀层厚度、点蚀率、表面形貌、硬度和镀层结合力的影响,得出最佳镀液配方和工艺:CoSO414 g/L;NiSO49 g/L;NaH2PO218 g/L;Na3C6H5O750 g/L;(NH4)2SO460 g/L;KIO38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0 mg/L;pH值9.0;温度80℃;转速6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co-p 工艺 沉积速度 腐蚀性能 点蚀率 腐蚀电位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杆件化学镀Ni-Co-P及Ni-W-P镀层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宇硕 容旭巍 韩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共5页
本文在45钢杆件表面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Ni-Co-P以及Ni-W-P三种合金镀层,比较并分析了三种镀层的物相结构、结合力、表面形貌、成分、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以期明确Ni-Co-P镀层、Ni-W-P镀层的适用场合,从而使杆件的耐磨性... 本文在45钢杆件表面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Ni-Co-P以及Ni-W-P三种合金镀层,比较并分析了三种镀层的物相结构、结合力、表面形貌、成分、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以期明确Ni-Co-P镀层、Ni-W-P镀层的适用场合,从而使杆件的耐磨性能或耐蚀性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结果表明,三种镀层都具有非晶态结构,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好,表面粗糙度相差不大。三种镀层的硬度分别是45钢硬度的2.9倍、3倍、3.2倍,磨损量和腐蚀失重较45钢也都明显降低,都可以用作45钢的表面保护层。相比之下,Ni-Co-P镀层更适用于提高杆件的耐蚀性能,Ni-W-P镀层更适用于提高杆件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p镀层 Ni-W-P镀层 化学镀 硬度 耐磨性能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o-P合金对贮氢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唐致远 孙春文 郭鹤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57-762,共6页
研究了化学镀Ni Co P镀层对贮氢合金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引入 1 .74%Co的Ni Co P合金镀层可有效地提高负极贮氢合金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MH电极的活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初次放电容量即达到 2 0 8mA·h/g、最大放电容量达 2 95... 研究了化学镀Ni Co P镀层对贮氢合金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引入 1 .74%Co的Ni Co P合金镀层可有效地提高负极贮氢合金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MH电极的活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初次放电容量即达到 2 0 8mA·h/g、最大放电容量达 2 95.8mA·h/g ;同时循环寿命亦有所提高 ,化学镀Ni Co P合金的贮氢电极在进行 1 0 0次循环充放后 ,电容量的保持率为 88% ,而未镀贮氢电极电容量衰减至 62 %。镀Ni Co P合金电极容量的增加 ,主要是由于Co氧化电流和微电流集流效率改善双重作用的结果。化学镀后贮氢合金的抗粉化和抗氧化能力得以改善 ,使得MH电极在自放电性能上有较大改进 ,不可逆部分的容量损失由 2 3.2mA·h/g降到了 3.6mA·h/g。借助于SEM和XRD分析了化学镀Ni Co P合金对MH电极性能改善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化学镀ni-co-p合金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P/CNTs复合微波吸收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家琴 叶敏 +1 位作者 吴玉程 张立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1-24,共4页
选用碳纳米管为芯体,采用SnCl2和PdCl2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利用化学镀工艺在其表面均匀地包覆磁性Ni-Co-P合金层,成功制备出新型轻质Ni-Co-P/CNTs纳米复合微波吸收剂。利用XRD,TEM,SEM和ED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和分析表征,并讨... 选用碳纳米管为芯体,采用SnCl2和PdCl2进行敏化-活化预处理后,利用化学镀工艺在其表面均匀地包覆磁性Ni-Co-P合金层,成功制备出新型轻质Ni-Co-P/CNTs纳米复合微波吸收剂。利用XRD,TEM,SEM和ED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和分析表征,并讨论碳纳米管表面化学沉积Ni-Co-P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表面均匀、连续、完整地包覆Ni-Co-P合金层,化学镀后镀层呈非晶态,450℃氢气保护气氛下热处理后出现结晶相Ni3P和六方晶系的α-Co单质,调整镀液温度为20~30℃,pH值为8.8~9.0,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包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ni-co-p 化学镀 镀层 微波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刷镀Ni-Co-P-X复合镀层力学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屏 刘锦辉 付华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5-357,共3页
作者自制了电刷镀设备,并通过调节镀液成分,改变刷镀电压和电流,分别制取了Ni-Co-P,Ni-Co-P-PTFE和Ni-Co-P-MoS2三种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镀层,并主要研究了它们的硬度和耐磨性随参数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不同种类镀层的上述机械性... 作者自制了电刷镀设备,并通过调节镀液成分,改变刷镀电压和电流,分别制取了Ni-Co-P,Ni-Co-P-PTFE和Ni-Co-P-MoS2三种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镀层,并主要研究了它们的硬度和耐磨性随参数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不同种类镀层的上述机械性能作以比较,从中找到合适的参数与合适的镀层。所得结果表明,Ni-Co-P-PTFE和Ni-Co-P-MoS2两种成分镀层在适合的刷镀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复合镀层 耐磨性 力学性能 ni-co-p合金 镍钴合金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Co-P合金的工艺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10
作者 毕韶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7,共2页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一组较好的化学镀Ni-Co-P配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主盐浓度比、pH值和温度等控制因素对沉积速度和镀层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一种性能良好、经济、实用的化学镀镍钴磷合金工艺配方。
关键词 化学镀 ni-co-p合金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表面活化对Ni-Co-P/SiC复合沉积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敬尧 李延祥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3期99-101,共3页
用JSM 35CF型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Ni Co P/SiC复合沉积层 ,对其中的复合相微粒SiC作表面活化预处理后参与化学沉积。结果表明 ,经表面活化后的SiC颗粒与Ni Co P基质相的结合变得较紧密 ,复合沉积层的孔隙率降低 。
关键词 表面活化 ni-co-p/SiC复合沉积层 性能 影响 复合材料 碳化硅 复合相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粉体表面Ni-Co-P合金镀层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俊磊 施冬梅 +1 位作者 杜仕国 闫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7-18,78,共3页
利用化学镀工艺对聚苯胺粉体表面进行金属化改性,使其具有电损耗的同时,兼具磁损耗性能。试验采用SnCl2和PbCl2对聚苯胺粉体表面进行敏化-活化处理,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施镀,使其表面包覆Ni-Co-P合金镀层,采用FT-IR、XRD、SEM等方法对样品... 利用化学镀工艺对聚苯胺粉体表面进行金属化改性,使其具有电损耗的同时,兼具磁损耗性能。试验采用SnCl2和PbCl2对聚苯胺粉体表面进行敏化-活化处理,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施镀,使其表面包覆Ni-Co-P合金镀层,采用FT-IR、XRD、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使用SnCl2和PbCl2对粉体进行敏化-活化处理,以及在相应工艺条件下施镀,可以在粉体表面得到理想的合金镀层,镀层均匀,包覆完整,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电磁波吸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粉体 化学镀 ni-co-p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时间对Ni-Co-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申 刘菲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2,共5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Ni-Co-P合金镀层,研究了化学镀时间对镀层微观形貌、厚度、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20~120 min时的镀层都呈胞状形貌,且都含有Ni、Co、P、C和O五种元素。随着化学镀时间延长,镀层微...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Ni-Co-P合金镀层,研究了化学镀时间对镀层微观形貌、厚度、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20~120 min时的镀层都呈胞状形貌,且都含有Ni、Co、P、C和O五种元素。随着化学镀时间延长,镀层微观形貌发生变化,Ni和P元素质量分数总体呈升高的趋势,Co元素质量分数总体呈降低的趋势,厚度呈现出先显著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显微硬度在325~542 HV之间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耐腐蚀性能逐渐改善。化学镀120 min时的镀层表面较为平整致密,胞状物的尺寸明显减小,显微硬度达到542 HV,在氯盐溶液和弱碱性溶液中都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p合金镀层 化学镀 化学镀时间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P/SiC镀层和SiC表面金属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国勤 李延祥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9期381-383,共3页
在镀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实现SiC表面金属化 ,再运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制备Ni Co P/SiC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等观察了复合镀层的组织及形貌 ,并测量了镀层的成分。通过对镀层硬度、耐磨性、孔隙率和耐蚀性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镀层中加入... 在镀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实现SiC表面金属化 ,再运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制备Ni Co P/SiC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等观察了复合镀层的组织及形貌 ,并测量了镀层的成分。通过对镀层硬度、耐磨性、孔隙率和耐蚀性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镀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实现SiC表面金属化 ,提高了镀层硬度、耐磨性 ,降低了镀层孔隙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p/SiC镀层 表面金属化 碳化硅 化学复合镀层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体上化学镀Ni-Co-P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二冰 王杰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55-58,共4页
用苛性钠调节镀液的pH值,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在铝基体上化学镀Ni-Co-P合金的工艺条件:温度为85℃,硼酸5 g.L-1,c(H2PO2-)/c(Ni2++Co2+)摩尔比3,c(Ni2+)/c(Co2+)摩尔比2,络合剂170 g.L-1,络合剂215 g.L-1,加速剂8 g.L-1,pH值为8.5.... 用苛性钠调节镀液的pH值,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在铝基体上化学镀Ni-Co-P合金的工艺条件:温度为85℃,硼酸5 g.L-1,c(H2PO2-)/c(Ni2++Co2+)摩尔比3,c(Ni2+)/c(Co2+)摩尔比2,络合剂170 g.L-1,络合剂215 g.L-1,加速剂8 g.L-1,pH值为8.5.通过极差分析找到了对镀速影响显著的4个因素.进行了镀层的性能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co-p舍金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比对化学镀Ni-Co-P薄膜的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静 袁瑞 +1 位作者 冯涛 毛多鹭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3,共7页
采用化学镀法在硅基底上直接施镀了Ni-Co-P磁性薄膜,通过调整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控制镀层中镍、钴含量,优化薄膜软磁性能。采用SEM、EDAX、XRD和VSM研究了镀液中不同的镍、钴浓度比对薄膜形貌、成分、厚度、镀速、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采用化学镀法在硅基底上直接施镀了Ni-Co-P磁性薄膜,通过调整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控制镀层中镍、钴含量,优化薄膜软磁性能。采用SEM、EDAX、XRD和VSM研究了镀液中不同的镍、钴浓度比对薄膜形貌、成分、厚度、镀速、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Ni-Co-P薄膜由瘤状Ni-Co颗粒组成,镀态的Ni-Co-P镀层由非晶相构成。随着镀液中Co^(2+)浓度的增加,镀层中Co元素的含量增多,Ni元素的含量降低,但镀层的镀速减缓,当镀液中Co^(2+)含量过高时,施镀非常困难,而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对镀层中非金属元素P的沉积量影响不大。Ni-Co-P合金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镀层中Co元素含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矫顽力同时呈现下降趋势。当镀液中c(Ni^(2+))∶c(Co^(2+))=2∶3时,制备的Ni-Co-P镀层软磁性能最好,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820 emu/cc,矫顽力仅为4 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co-p涂层 形貌 晶体结构 软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积Ni-Co-P合金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析氢电催化性能
17
作者 费锡明 黄正喜 +2 位作者 费华 姚明 曹淑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2-474,484,共4页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Ni-Co-P合金电极,用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测量了化学镀Ni-P,Ni-Co-P合金的组成、形貌结构、晶形.用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Ni-P,Ni-Co-P合金作阴极在1mol·L-1Na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Ni-Co-P合金电极,用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测量了化学镀Ni-P,Ni-Co-P合金的组成、形貌结构、晶形.用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Ni-P,Ni-Co-P合金作阴极在1mol·L-1Na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Ni-P,Ni-Co-P合金电极具有良好的析氢电催化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积 ni-co-p合金电极 析氢电催化性能 组成 形貌结构 电化学稳定性 化学镀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SiC复合镀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钟佩文 方亮 +1 位作者 胡佳 杨有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1,共5页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了Ni-Co-P/SiC复合镀层。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晶态结构、硬度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对其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纳米微粒起到了提高Ni-Co-P合金镀层硬度的作用... 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了Ni-Co-P/SiC复合镀层。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晶态结构、硬度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对其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纳米微粒起到了提高Ni-Co-P合金镀层硬度的作用,向镀液中加入12 g/L SiC纳米微粒时,复合镀层的硬度达到最大值524HV;Ni-Co-P/SiC复合镀层能增强铝合金材料的耐蚀性能,镀液中SiC微粒的质量浓度为9 g/L时,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SiC纳米微粒 ni-co-p SIC复合镀层 硬度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P-BN(h)-Al2O3二元纳米复合镀层表面组织结构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银 康敏 +2 位作者 傅秀清 李恒征 刘运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6,共12页
为改善材料表面耐磨性能,采用电沉积法在不同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及其混杂配比下制备了Ni-Co-P-BN(h)、Ni-Co-P-Al2O3和Ni-Co-P-BN(h)-Al2O3的3种纳米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仪、摩擦磨损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 为改善材料表面耐磨性能,采用电沉积法在不同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及其混杂配比下制备了Ni-Co-P-BN(h)、Ni-Co-P-Al2O3和Ni-Co-P-BN(h)-Al2O3的3种纳米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仪、摩擦磨损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镀层的表面组织结构与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及其混杂配比对纳米复合镀层表面组织结构有重要影响,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呈现出典型的包状结构,混杂配比后出现明显纳米Al2O3的衍射峰;与Ni-Co-P-BN(h)和Ni-Co-P-Al2O3镀层相比,Ni-Co-P-BN(h)-Al2O3二元纳米复合镀层的平均显微硬度更大,达到753.6 HV 0.2;摩擦磨损试验中对摩件是直径4 mm的GCr15合金球,在施加载荷3.2N、转速500 r/min、摩擦时间30 min的磨损条件下,二元纳米复合镀层磨损量最小为9.2 mg/h.纳米BN(h)和Al 2O 3在电沉积加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二元纳米粒子协同生长的优势,使得Ni-Co-P-BN(h)-Al2O3二元纳米复合镀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co-p-BN(h)-Al2O3二元纳米复合镀层 表面组织结构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P合金镀层显微硬度及其耐海水腐蚀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银 康敏 +3 位作者 李恒征 刘运通 金美付 Nyambura Samuel Mbugua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392,共9页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Co-P合金镀层,并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晶相结构、显微硬度及耐腐蚀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i-Co-P合金镀层表面均匀平整,晶粒尺寸细小,显微硬度均优于Ni-P合金镀层;当镀液中CoSO_(4)·7H_(2)O含量...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Co-P合金镀层,并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晶相结构、显微硬度及耐腐蚀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i-Co-P合金镀层表面均匀平整,晶粒尺寸细小,显微硬度均优于Ni-P合金镀层;当镀液中CoSO_(4)·7H_(2)O含量为50g/L时,Ni-Co-P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达到766.3HV_(0.2)。在人工海水环境中,Ni-Co-P合金镀层的开路电位稳定值更正,腐蚀电流密度与腐蚀速度最小分别为0.68μA·cm^(-2)和8.25μm·year^(-1);且Ni-Co-P合金镀层的容抗弧半径均大于Ni-P合金镀层,电荷转移电阻(Rct)高达9.902×10^(4)Ω·cm^(-2),约为Ni-P合金镀层的6倍,表现出优异的耐海水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co-p合金镀层 显微硬度 耐海水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