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_(1-x)Sr_x)TiO_3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梅冬 刘少波 +2 位作者 曾亦可 李楚容 邓传益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选用 Ba(C2 H3O2 ) 2 、Sr(C2 H3O2 ) 2 · 1/ 2 H2 O和 Ti(OC4H9) 4为原材料 ,冰醋酸为催化剂 ,乙二醇乙醚为溶剂。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技术在 Pt/ Ti/ Si O2 / Si基片上成功地制备出钙钛矿型结构的 (Ba1 - x Srx) Ti O3薄膜。该薄... 选用 Ba(C2 H3O2 ) 2 、Sr(C2 H3O2 ) 2 · 1/ 2 H2 O和 Ti(OC4H9) 4为原材料 ,冰醋酸为催化剂 ,乙二醇乙醚为溶剂。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技术在 Pt/ Ti/ Si O2 / Si基片上成功地制备出钙钛矿型结构的 (Ba1 - x Srx) Ti O3薄膜。该薄膜是制备铁电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微波电容和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优选材料 ;分析了薄膜的结构 ;测试了薄膜的介电和铁电性能。在室温 10 k Hz下 ,(Ba0 .73Sr0 .2 7) Ti O3薄膜介电系数和损耗分别为 30 0和 0 .0 3。在室温 1k Hz下 ,(Ba0 .95 Sr0 .0 5 ) Ti O3薄膜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分别为 3μC/ cm2和 5 0 k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电薄膜 溶胶-凝胶技术 BST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热处理对(Ba,Sr)TiO_3薄膜晶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勤勇 蒋书文 李言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采用射频溅射法在Si(111)基片上制备了(Ba,Sr)TiO3(BST)薄膜,并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快速退火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加热速度对BST薄膜晶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ST薄膜的晶化行为强烈依赖... 采用射频溅射法在Si(111)基片上制备了(Ba,Sr)TiO3(BST)薄膜,并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快速退火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加热速度对BST薄膜晶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ST薄膜的晶化行为强烈依赖于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加热速度。BST薄膜的结晶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适当的热处理可降低BST薄膜的表面粗糙度,BST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经历了一个先降低后增大的过程,但退火后BST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都小于制备态薄膜的表面粗糙度。BST薄膜的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随退火时间的延长,BST薄膜的特征衍射峰越来越强,薄膜的晶化程度越来越高。随退火时间的延长,BST薄膜的晶粒尺寸和表面粗糙度也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BST薄膜的晶粒大小主要由退火温度决定。高的升温速率可获得较小的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 sr)tio3薄膜 晶化 快速退火热处理 XRD 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0.65)Sr_(0.35)TiO_3陶瓷材料的制备及介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文 常爱民 +1 位作者 庄建文 杨邦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22-82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Ba0.65Sr0.35TiO3粉体,并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对粉体进行了合成和烧结,研究分析了样品的介电特性,并与传统制备工艺获得的样品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Ba0.65Sr0.35TiO3粉体颗粒较细,其合成温度和烧结...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Ba0.65Sr0.35TiO3粉体,并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对粉体进行了合成和烧结,研究分析了样品的介电特性,并与传统制备工艺获得的样品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Ba0.65Sr0.35TiO3粉体颗粒较细,其合成温度和烧结成瓷温度都较传统工艺有大幅度降低,分别为900和1310℃;可以获得晶粒尺寸在1μm以内的陶瓷;随晶粒的减小,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变化不大,而介电损耗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65sr0.35tio3 钛酸锶钡陶瓷 微波烧结 溶胶-凝胶 介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溶液法制备的Ba_(0.9)Sr_(0.1)TiO_3薄膜的结构及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根水 赖珍荃 +7 位作者 于剑 孟祥建 孙憬兰 郭少令 褚君浩 金承钰 李刚 路庆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高度稀释的前驱体溶液在LaNiO3 (LNO)薄膜上沉积了Ba0 .9Sr0 .1TiO3 (BST)薄膜 .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BST薄膜呈高度的 (10 0 )择优取向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发现制备的BST薄膜具有大的晶粒尺寸 80~ 2 0 0nm .用椭偏光谱仪测量了光子... 采用高度稀释的前驱体溶液在LaNiO3 (LNO)薄膜上沉积了Ba0 .9Sr0 .1TiO3 (BST)薄膜 .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BST薄膜呈高度的 (10 0 )择优取向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发现制备的BST薄膜具有大的晶粒尺寸 80~ 2 0 0nm .用椭偏光谱仪测量了光子能量为 0 .7~ 3.4eV范围内BST薄膜的椭偏光谱 ,用Cauchy模型描述BST薄膜的光学性质 ,获得了BST薄膜的光学常数谱和禁带宽度Eg=3.36e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溶液法 BST薄膜 椭偏光谱 光学常数谱 制备 结构 光学特性 钛酸锶钡化合物 钛电薄膜 ba0.9sr0.1ti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合成技术制备片状(Sr,Ba)TiO_3晶粒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泳 周科朝 +1 位作者 李志友 侯俊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1-877,共7页
以KCl为助熔剂,采用熔盐合成技术制备片状(Sr,Ba)TiO3晶粒,研究不同前驱体及反应方式对产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BaO与片状SrTiO3反应可获得以(Sr,Ba)TiO3为主相的产物,产物相在SrTiO3表面无规则析出且非取向长大,经烧结后形... 以KCl为助熔剂,采用熔盐合成技术制备片状(Sr,Ba)TiO3晶粒,研究不同前驱体及反应方式对产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BaO与片状SrTiO3反应可获得以(Sr,Ba)TiO3为主相的产物,产物相在SrTiO3表面无规则析出且非取向长大,经烧结后形成片状多晶团聚体;片状Sr3Ti2O7与BaO和TiO2反应所得产物也以(Sr,Ba)TiO3为主,同时生成少量(Sr,Ba)3Ti2O7相,产物中除片状(Sr,Ba)TiO3晶粒外,还通过Sr2+置换由BaO与TiO2反应所得块状BaTiO3晶粒中的Ba2+、以及反应物溶解?反应?析出生成许多块状和无规则状小晶粒;对于两步合成工艺,Sr3Ti2O7先与BaO反应可得到片状(Sr,Ba)3Ti2O7,与TiO2二次反应后得到片状(Sr,Ba)TiO3晶粒;由于此方式没有生成块状BaTiO3这一过程,产物中非片状晶粒数量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ba)tio3 片状晶粒 熔盐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Ba,Sr)TiO_3薄膜的新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桂英 余萍 +2 位作者 于光龙 王欢 肖定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碳酸钡和碳酸锶是无机盐化工基础原料,钡、锶的醇盐或醋酸盐都需通过其碳酸盐制备而得,本文探索了一种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新实验路线和更为原子经济的新工艺。直接采用碳酸盐为原料,采用 sol gel法制备了 Ba0.8 Sr0.2 TiO3 (BST)薄膜;并利... 碳酸钡和碳酸锶是无机盐化工基础原料,钡、锶的醇盐或醋酸盐都需通过其碳酸盐制备而得,本文探索了一种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新实验路线和更为原子经济的新工艺。直接采用碳酸盐为原料,采用 sol gel法制备了 Ba0.8 Sr0.2 TiO3 (BST)薄膜;并利用 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 BST 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碳酸盐代替醋酸盐为原料,采用 sol gel 技术制备 BST 铁电薄膜,能制备出均匀清澈的溶胶;所制备的 BST薄膜均匀致密,几乎为全钙钛矿结构。化学组态分析也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中的钡、锶、钛、氧 4 种元素都以钙钛矿相结构中各元素相应的化学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SOL-GEL法 ba0.8 sr0.2 tio3 铁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0.5)Sr_(0.5))TiO_3铁电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电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敏 张荣君 +1 位作者 顾豪爽 徐纪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出纯立方钙钛矿相、介电性能和漏电流特性良好的 (Ba0 .5Sr0 .5)TiO3 铁电薄膜 .研究发现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Ba0 .5Sr0 .5)TiO3 薄膜纯度和结晶度增高 ,介电常数提高 ,漏电流密度降低 .在 75 0℃进行保温 1...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出纯立方钙钛矿相、介电性能和漏电流特性良好的 (Ba0 .5Sr0 .5)TiO3 铁电薄膜 .研究发现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Ba0 .5Sr0 .5)TiO3 薄膜纯度和结晶度增高 ,介电常数提高 ,漏电流密度降低 .在 75 0℃进行保温 1h热处理的薄膜性能较好且稳定 :在室温下测得薄膜介电常数为 2 5 0 ,介电损耗为 0 .0 30 ,漏电流密度为 6 .9× 10 -8A/cm2 .较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漏电流密度可能源于良好的纯度和结晶度 .进一步研究表明 ,薄膜导电遵从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5sr0.5)tio3 铁电薄膜 制备工艺 电学性质 溶胶-凝胶法 介电性能 漏电流密度 钛酸锶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掺杂Ba_(0.1)Sr_(0.9)TiO_3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宁章 李建业 +2 位作者 刘静 宁吉 高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2-34,46,共4页
铈掺杂Ba0.1Sr0.9TiO3陶瓷有着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压敏电压,但其烧结温度高,烧结成功率低,非线性系数小。用ZnO和过量TiO2加以改性,研究表明:适量TiO2起到了烧结助剂的作用,可将样品的烧结温度降低到1325℃,提高了样品烧结率,钛与... 铈掺杂Ba0.1Sr0.9TiO3陶瓷有着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压敏电压,但其烧结温度高,烧结成功率低,非线性系数小。用ZnO和过量TiO2加以改性,研究表明:适量TiO2起到了烧结助剂的作用,可将样品的烧结温度降低到1325℃,提高了样品烧结率,钛与锶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5∶3;ZnO作为受主掺杂剂将样品的非线性系数提高到10以上,降低了介电损耗,其最佳的掺杂量为0.7%(摩尔分数)。最后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掺杂ZnO样品的微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 1sr0 9tio3陶瓷 二氧化钛 氧化锌 烧结助剂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0.8)Sr_(0.2)TiO_3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红 周科朝 +2 位作者 庄后荣 张妍 张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7,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和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钙钛矿结构的Ba0.8Sr0.2TiO3(BST)薄膜。对其前驱体干凝胶进行热重与差热(TG-DSC)分析,以此确定薄膜的热处理工艺。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和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钙钛矿结构的Ba0.8Sr0.2TiO3(BST)薄膜。对其前驱体干凝胶进行热重与差热(TG-DSC)分析,以此确定薄膜的热处理工艺。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B1500A半导体器件分析仪对薄膜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800℃下在氧气气氛中退火15 min可以得到结晶度良好、致密度较高的纯钙钛矿相BST薄膜,其对应的晶粒尺寸和均方根粗糙度分别为30~40 nm和5.80 nm。薄膜厚度为160~378 nm时,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厚度为300 nm的BST薄膜的介电常数由于尺寸效应随温度升高单调降低,且居里温度在室温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 8sr0 2tio3(BST)薄膜 溶胶-凝胶法 介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掺杂对(Sr,Ba,Ca)TiO_3基压敏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宇兴 张中太 +1 位作者 唐子龙 李雄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911,914,共4页
采用常规固相法制备(Sr,Ba,Ca)TiO3基压敏陶瓷。用Nb5+离子取代Ti4+离子,Mn作受主掺杂元素的前提下,系统研究了稀土离子La3+施主掺杂对压敏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2O3=0.4%(摩尔分数)时,(Sr,Ba,Ca)TiO3基压敏陶瓷可获得良... 采用常规固相法制备(Sr,Ba,Ca)TiO3基压敏陶瓷。用Nb5+离子取代Ti4+离子,Mn作受主掺杂元素的前提下,系统研究了稀土离子La3+施主掺杂对压敏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2O3=0.4%(摩尔分数)时,(Sr,Ba,Ca)TiO3基压敏陶瓷可获得良好的电性能:其压敏电压V10mA=11.19V,非线性系数α=2.93,电容C=31.16nF,介电损耗tanδ=0.43%,压敏电压温度系数KV10mA=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ba Ca)tio3 基压敏陶瓷 La^3+掺杂 结构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Ba_(0.7)Sr_(0.3)TiO_3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卓 赵鹏 +1 位作者 许磊 王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7-229,共3页
通过传统固相法制备了Ba_(0.7)Sr_(0.3)TiO_3陶瓷,并对其在1000、1100、1200℃进行退火处理2 h,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Ba_(0.7)Sr_(0.3)TiO_3陶瓷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特性。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陶瓷的结晶度、晶格参数和... 通过传统固相法制备了Ba_(0.7)Sr_(0.3)TiO_3陶瓷,并对其在1000、1100、1200℃进行退火处理2 h,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Ba_(0.7)Sr_(0.3)TiO_3陶瓷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特性。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陶瓷的结晶度、晶格参数和晶粒尺寸均增加,而致密度和介电特性先增加后减小,其中1100℃退火2 h的致密度和介电特性最优,而1200℃退火2 h的陶瓷微观组织出现了晶粒的异常长大现象,导致其致密度和介电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7sr0.3tio3 退火工艺 相结构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延Ba_(1-x)Sr_xTiO_3薄膜的Sol-Gel法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天金 王玮 杨向荣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5-397,共3页
以 Ba(CH3COO) 2 、Sr(CH3COO) 2 和 Ti(OC4 H9) 4为原料 ,以乙二醇甲醚为溶剂、冰乙酸为催化剂 ,应用溶胶 -凝胶技术在 Pt/ Mg O(10 0 )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处延生长 Ba0 .6 5Sr0 .35Ti O3薄膜。 XRD和 SEM分析结果表明 ,该薄膜在 O2 ... 以 Ba(CH3COO) 2 、Sr(CH3COO) 2 和 Ti(OC4 H9) 4为原料 ,以乙二醇甲醚为溶剂、冰乙酸为催化剂 ,应用溶胶 -凝胶技术在 Pt/ Mg O(10 0 )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处延生长 Ba0 .6 5Sr0 .35Ti O3薄膜。 XRD和 SEM分析结果表明 ,该薄膜在 O2 气氛中 6 5 0°C热处理 1h后 ,其 (0 0 1)面是沿着 Pt(10 0 )和 Mg O(10 0 )面外延取向生长的 ,其平均晶粒大小为 4 8.5 nm。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当测试频率为 10 k Hz时 ,其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分别为 4 80和 0 .0 2。电滞回线测试结果表明 ,外延生长 Ba0 .6 5Sr0 .35Ti O3薄膜的剩余极化为 2 .8μC/ cm2 ,其矫顽场为 5 2 k V/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ba1-xsrxtio2 外延生长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烧结法制备Ba_(0.65)Sr_(0.35)TiO_3热释电陶瓷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文 常爱民 杨邦朝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 (Ba,Sr)TiO3 凝胶 ,并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对粉体进行了合成和烧结 ,获得了晶粒尺寸在 1μm以内的Ba0 .65Sr0 .3 5TiO3 热释电陶瓷 .对样品的介电特性和热释电特性进行了测试 ,分析了微波烧结工艺对材料电性能的... 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 (Ba,Sr)TiO3 凝胶 ,并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对粉体进行了合成和烧结 ,获得了晶粒尺寸在 1μm以内的Ba0 .65Sr0 .3 5TiO3 热释电陶瓷 .对样品的介电特性和热释电特性进行了测试 ,分析了微波烧结工艺对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可将钙钛矿相的合成温度由 110 0℃降低至 90 0℃ ,并在 1310℃烧结2 5min获得细晶粒的Ba0 .65Sr0 .3 5TiO3 ,其热释电系数和介电常数与传统陶瓷相差不大 ,从而材料的热释电响应优值因子要比传统方法获得的样品提高了近 1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65sr0.35tio3 热释电陶瓷 钛酸锶钡陶瓷 微波烧结 溶胶-凝胶 介电特性 热释电特性 制备方法 红外成像 经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0.5)Sr_(0.5)TiO_3铁电薄膜的微弧氧化成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敏 郭会勇 +1 位作者 张果戈 李文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0.2 mol/L Ba(OH)2+0.2 mol/L Sr(OH)2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微弧氧化法,在Ti板表面原位生长铁电薄膜,并对薄膜的物相构成、元素分布情况、截面结构及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下制备的薄膜主要由四方相Ba0.5Sr0.5TiO3构成,薄膜... 以0.2 mol/L Ba(OH)2+0.2 mol/L Sr(OH)2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微弧氧化法,在Ti板表面原位生长铁电薄膜,并对薄膜的物相构成、元素分布情况、截面结构及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下制备的薄膜主要由四方相Ba0.5Sr0.5TiO3构成,薄膜致密层内,Ba,Sr,Ti和O元素分布都较均匀,但在微弧氧化孔洞附近存在含量波动;该薄膜在1 kHz下的介电常数较优,为411.3。最后对微弧氧化沉积铁电薄膜的成膜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微弧氧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 5sr0 5tio3 铁电薄膜 微弧氧化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Bi掺杂对Ba_(0.67)Sr_(0.33)TiO_3陶瓷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静 何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2,100,共4页
为提高Ba0.67Sr0.33Ti O3陶瓷介电性能、降低成本,采用低熔点化合物掺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Ca、Bi掺杂对Ba0.67Sr0.33Ti O3陶瓷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a、Bi掺杂使Ba0.67Sr0.33Ti O3陶瓷烧... 为提高Ba0.67Sr0.33Ti O3陶瓷介电性能、降低成本,采用低熔点化合物掺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Ca、Bi掺杂对Ba0.67Sr0.33Ti O3陶瓷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a、Bi掺杂使Ba0.67Sr0.33Ti O3陶瓷烧结温度显著降为1 100℃,且有效抑制了晶粒的生长。Ca、Bi掺杂明显改善了Ba0.67Sr0.33Ti O3陶瓷温度稳定性,当超出一定固溶限度(x>6%)时,介电常数温度稳定的范围已无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67sr0.33Ti O3陶瓷 掺杂 温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Ba,Sr)TiO_3基陶瓷电容器的掺杂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管浩 黄新友 黄国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51,共4页
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超细电容器陶瓷,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制备高纯、超细Ba0.7Sr0.3TiO3粉体,所得粉体平均粒径为50~100nm。同时掺杂MgO,ZnO,MnO,Bi2O3,Y2O3等物质,利用(Ba,Sr)TiO3混合粉体研究超细晶(Ba,Sr)TiO3(BST)功能陶瓷的制备... 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超细电容器陶瓷,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制备高纯、超细Ba0.7Sr0.3TiO3粉体,所得粉体平均粒径为50~100nm。同时掺杂MgO,ZnO,MnO,Bi2O3,Y2O3等物质,利用(Ba,Sr)TiO3混合粉体研究超细晶(Ba,Sr)TiO3(BST)功能陶瓷的制备,并分析微量元素的掺杂和烧结温度对BST陶瓷介电性能和表面显微结构的影响,得到了介电常数为2203,介质损耗为0.004的BST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7sr0.3tio3 溶胶-凝胶法 超细粉体 介电性能 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Ba_(0.67)Sr_(0.33)TiO_3陶瓷高介电常数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静 何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3,共7页
添加稀土元素是提高Ba_(0.67)Sr_(0.33)TiO_3陶瓷材料介电性能的一种最常用有效的方法。本文着重研究了La掺杂诱发Ba_(0.67)Sr_(0.33)TiO_3高介电常数机制。研究表明:适量的稀土La掺杂(0.2≤x≤0.7)使陶瓷介电常数显著提高,显著改善了... 添加稀土元素是提高Ba_(0.67)Sr_(0.33)TiO_3陶瓷材料介电性能的一种最常用有效的方法。本文着重研究了La掺杂诱发Ba_(0.67)Sr_(0.33)TiO_3高介电常数机制。研究表明:适量的稀土La掺杂(0.2≤x≤0.7)使陶瓷介电常数显著提高,显著改善了介电温度稳定性。根据电流-电压(J-V)特性可知,适量La掺杂可使陶瓷达到最佳半导化,掺量太少或太多时陶瓷具有良好绝缘性。通过肖特基(Schottky)势垒模型及电学微观结构模型分析发现表面或晶界势垒高度、耗尽层厚度和晶粒尺寸是影响材料介电常数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67sr0.33tio3 高介电常数 半导化 势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r)TiO3半导化陶瓷PTC效应的改善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小燕 曲远方 高晶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5-717,共3页
烧结温度、受主掺杂以及液相添加剂都会改变(Ba,Sr)TiO3陶瓷的PTC效应。结合微观结构变化和理论研究进展,讨论了这3种因素对PTC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的烧结温度不利于低的室温电阻率和高的升阻比。高的烧结温度有利于获得高升阻比。M... 烧结温度、受主掺杂以及液相添加剂都会改变(Ba,Sr)TiO3陶瓷的PTC效应。结合微观结构变化和理论研究进展,讨论了这3种因素对PTC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的烧结温度不利于低的室温电阻率和高的升阻比。高的烧结温度有利于获得高升阻比。MnO2含量的增加和BN的添加,分别从提高有效受主态密度和改善微观结构两方面改善了PTC效应。x(MnO2)由0.04%增加到0.05%,同时x(BN)=2%,在保持室温电阻率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升阻比提高了2.5个数量级,阻温系数从4.0/10-2.℃-1增加到13.8/1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 sr)tio3陶瓷 PTC效应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掺杂(Ba,Sr)TiO_3系PTCR材料的研究Ⅰ.表面受主态密度的计算
19
作者 张中太 张枫 米庆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7-628,共2页
在Heywang 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计算PTCR材料表面受主态密度的新方法。通过ln ρ- 1/ εapp T 曲线可以算得材料的表面受主态密度。具体计算了Yb 掺杂( Ba ,Sr)TiO3材料的表面受主态密度。
关键词 表面受主态密度 PTCR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材料对Ba0.6Sr0.4TiO3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娄建忠 李振娜 +4 位作者 方晓燕 代秀红 宋安英 宋建民 刘保亭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955,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分别在LaAlO_3(001)和MgO(001)衬底上沉积了Ba_(0.6)Sr_(0.4)TiO_3(BST)薄膜,以Pt做电极分别构架了Pt/BST/MgO和Pt/BST/LaAlO_3叉指电容器。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Aglient E4980LCR表分别对两种薄膜的结...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分别在LaAlO_3(001)和MgO(001)衬底上沉积了Ba_(0.6)Sr_(0.4)TiO_3(BST)薄膜,以Pt做电极分别构架了Pt/BST/MgO和Pt/BST/LaAlO_3叉指电容器。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和Aglient E4980LCR表分别对两种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介电特性进行表征。研究发现:两种衬底都可以实现BST(001)薄膜的外延生长,MgO和LaAlO_3衬底上BST薄膜的晶粒尺寸分别为52 nm和42 nm。在室温40 V偏置电压下,Pt/BST/MgO和Pt/BST/LaAlO_3的调谐率分别为39.68%和29.55%,最低损耗分别为0.029和0.053。这说明衬底材料的晶格常数不同,最终导致了BST薄膜介电性能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ba0.6sr0.4tio3薄膜 外延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