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ock基金属原子在TiO_(2)(110)表面的吸附及扩散性质研究
1
作者 丁雅妮 郭梦雨 +3 位作者 王博涵 贾晨怡 王美娟 史金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1,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我们系统研究了p-block金属原子(Sn,Sb,Bi和Te)在TiO_(2)(110)表面上的吸附及扩散行为.计算结果表明Sn,Sb及Bi金属原子在TiO_(2)(110)表面上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和较高的扩散势垒,倾向于形成分散的p-...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我们系统研究了p-block金属原子(Sn,Sb,Bi和Te)在TiO_(2)(110)表面上的吸附及扩散行为.计算结果表明Sn,Sb及Bi金属原子在TiO_(2)(110)表面上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和较高的扩散势垒,倾向于形成分散的p-block单原子,然而对于Te金属原子,由于其与衬底结合能相对较弱且扩散势垒较低而更倾向于形成团簇,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实验上构建基于p-block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ock单原子催化剂 吸附及扩散势垒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6061Al/SiC_P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顾金海 王西科 +2 位作者 顾敏 王灿 朱震刚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85-89,共5页
采用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了 6 0 6 1Al/SiCP 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 ,研究了 5种热处理制度对其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热处理状态的材料 ,在常温下内耗值基本相同 ,而在高温下则存在显著差别 .在 1 0 0℃~ 2 70℃温度范围... 采用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了 6 0 6 1Al/SiCP 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 ,研究了 5种热处理制度对其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热处理状态的材料 ,在常温下内耗值基本相同 ,而在高温下则存在显著差别 .在 1 0 0℃~ 2 70℃温度范围内 ,阻尼能力的大小顺序为 :炉冷 >空冷 >-70℃淬火 >原样 >-1 95℃淬火 >水淬 ;在试验温度范围内 ( 30℃~ 4 0 0℃ ) ,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单调下降 ,随应变振幅的增加而增加 ;同一频率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6061Al/SiCp复合材料 热处理 阻尼性能 铝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共沉积6061Al/SiC_p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阻尼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顾金海 张清霄 +2 位作者 顾敏 王西科 王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31-136,共6页
采用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了 6 0 6 1Al/SiCp 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 ,研究了 5种热处理制度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的热处理状态材料 ,常温下其阻尼基本没有变化 ,高温下阻尼则显著不同 ,在 10 0~ 2 70℃温度范围内 ,阻尼能... 采用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了 6 0 6 1Al/SiCp 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 ,研究了 5种热处理制度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的热处理状态材料 ,常温下其阻尼基本没有变化 ,高温下阻尼则显著不同 ,在 10 0~ 2 70℃温度范围内 ,阻尼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炉冷 >空冷 >- 70℃淬火 >原样 (挤压态 ) >- 195℃淬火 >水淬 ,且超过180℃时 ,所有试样的阻尼能力均可达到 1× 10 -2 以上 ;在本研究的温度和应变振幅测试范围内 ,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单调下降 ,相同频率下的内耗值不随应变振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6061Al/SiCp复合材料 热处理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尼6061Al/SiC_p/Gr复合材料中的内耗峰及其阻尼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敏 顾金海 +3 位作者 王西科 沈宁福 张迎元 乐永康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1-324,共4页
采用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了 60 61Al SiCp Gr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 ,研究了其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该材料在 15 0℃附近有一温度内耗峰 ,且随频率增加该峰峰位向高温移动 ,峰高降低。通过Arrhenius方程测得内耗峰的激活能为 1 17eV... 采用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了 60 61Al SiCp Gr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 ,研究了其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该材料在 15 0℃附近有一温度内耗峰 ,且随频率增加该峰峰位向高温移动 ,峰高降低。通过Arrhenius方程测得内耗峰的激活能为 1 17eV。分析认为 ,该峰具有弛豫特性 ,它是在热与应力的双重作用下 ,有位错拖曳点缺陷运动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Al/SiCp/Gr复合材料 阻尼机制 喷射沉积 内耗峰 碳化硅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Gr颗粒混杂增强6061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内耗峰及其阻尼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顾敏 王西科 +3 位作者 沈宁福 顾金海 张迎元 乐永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45-650,共6页
采用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了SiCp/Gr/ 6 0 6 1铝合金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其阻尼特性。结果表明 :该材料在 15 0℃附近有一温度内耗峰 ,且随频率增加该峰峰位向高温移动而峰高降低。通过Arrhenius方程测得内耗峰的激活能为 1.17eV... 采用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了SiCp/Gr/ 6 0 6 1铝合金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其阻尼特性。结果表明 :该材料在 15 0℃附近有一温度内耗峰 ,且随频率增加该峰峰位向高温移动而峰高降低。通过Arrhenius方程测得内耗峰的激活能为 1.17eV。分析认为 :该峰具有弛豫特性 ,它是在热与应力的双重作用下 ,由位错拖曳点缺陷运动所致 ,符合位错诱生阻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内耗峰 阻尼机制 喷射共沉积 SiCp/Gr/6061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 Block IIR(M)星载原子钟钟差预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戴伟 焦文海 +1 位作者 李维鹏 贾小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在实测数据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模型能对GPS Block IIR(M)卫星钟差进行最佳预报?经研究发现,采用GM(1,1)-AR(p)复合模型进行1天短期预报的精度在1 ns之内,进行10天长期预报的精度在10 ns之内,这不仅优于二次多项式和GM(1,1)等传统钟... 在实测数据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模型能对GPS Block IIR(M)卫星钟差进行最佳预报?经研究发现,采用GM(1,1)-AR(p)复合模型进行1天短期预报的精度在1 ns之内,进行10天长期预报的精度在10 ns之内,这不仅优于二次多项式和GM(1,1)等传统钟差预报模型,而且好于IGS(the 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for Geodynamics)提供的预报钟差7 ns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GM(1 1) GM(1 1)-AR(p) 星载原子钟 卫星钟差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具有pH敏感性壳聚糖材料及其对辅酶A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保林 袁金芳 +1 位作者 张晓丽 高青雨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9-51,53,共4页
合成了大分子引发剂壳聚糖(CS)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CS-Br),然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新型pH敏感性的壳聚糖材料——壳聚糖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共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CS-Br-PEGM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合成了大分子引发剂壳聚糖(CS)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CS-Br),然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新型pH敏感性的壳聚糖材料——壳聚糖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共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CS-Br-PEGM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辅酶A(CoA)的控制释放,结果发现在24℃、P(CS-Br-PEGMA)在不同浓度或pH在3.7~9之间变化时,聚合物都能对辅酶A进行控制释放,同时对其控制释放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p(CS-Br-pEGMA) pH值敏感性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控制释放 辅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MS高支化聚合物制备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I)ATRP本体聚合时摩尔比n(p-CMS)/n(CuCl)对聚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欢 王国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结合,以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为引发单体进行ATRP反应,得到具有高支化结构的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文中研究了该反应在本体聚合中引发单体和催化剂的摩尔比n(p-CMS)/n(CuCl)对聚合物... 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结合,以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为引发单体进行ATRP反应,得到具有高支化结构的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文中研究了该反应在本体聚合中引发单体和催化剂的摩尔比n(p-CMS)/n(CuCl)对聚合物PCMS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探讨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可能原因。用GPC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用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支化聚合物 对氯甲基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自缩合乙烯基聚合 引发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致齐性空间上的调和分析(Ⅱ)——Poisson非切向极大函数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善镇 郑学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76-286,共11页
设M为一连通的紧致齐性空间。引进M上的Poisson非切向极大函数,并讨论了M上Poisson积分的非切向收敛。
关键词 紧致齐性空间 H^p空间 原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MS高支化聚合物制备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Ⅱ)ATRP溶液聚合时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欢 王国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5,69,共4页
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结合,以p-CMS为引发单体进行A-TRP溶液聚合,得到高支化的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研究了采用不同溶剂时,各种因素对聚合物PCMS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高支化聚合物 对氯甲基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自缩合乙烯基聚合 引发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改性p(HEMA-MMA)对角膜基质细胞表面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严拓 孙蓉 +2 位作者 邓华 覃百花 敖宁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在I-型胶原和bFGF表面改性的p(HEMA-MMA)及未改性的p(HEMA-MMA)材料表面对于角膜基质细胞的膜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将角膜基质细胞接种于改性前后的材料表面,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表面生长的角膜细胞的三维形态...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在I-型胶原和bFGF表面改性的p(HEMA-MMA)及未改性的p(HEMA-MMA)材料表面对于角膜基质细胞的膜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将角膜基质细胞接种于改性前后的材料表面,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表面生长的角膜细胞的三维形态和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材料表面细胞宽度更大,高度更低,并且铺展较为完全,与正常条件下培养的细胞形态相似。膜超微结构参数分析显示在改性后材料表面生长的细胞膜微区的平均粗糙度(Ra)、均方粗糙度(Rq)、平均高度(MeanHt)、中值高度(MedianHt)明显较高于改性前材料表面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Col/bFGF-p(HEMA-MMA) 三维形貌 细胞膜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积空间上的Calderón-Zygmund算子:H^p(0
12
作者 朱学贤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41-554,共14页
本文定义乘积空间上的一类Calder(?)n-Zygmund算子,作为乘积空间上奇异积分算子的推广,并利用原子分解定理,证明这类算子是H^p(R^n1×…×R^nm),0<P≤1,上的有界算子,从而将R^n上的有关结果推广到乘积空间。
关键词 乘积空间 有界算子 原子分解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光滑性的简单原子刻划
13
作者 刘志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0,113,共3页
建立了Banach空间值鞅空间pΣq的简单原子分解定理,利用鞅的简单原子分解给出了取值空间p-光滑性的一种刻划。结果表明:B值鞅空间的简单原子分解与鞅的值空间的几何性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p-光滑性 简单原子分解 B值鞅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超交联聚合物催化光致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14
作者 杨桂宇 何涛 +2 位作者 陈自超 方蔚伟 范子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2-1078,1138,共8页
文章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共轭超交联聚合物(TPP-CHCP)。TPP-CHCP有较宽的光吸收区间(400~900 nm),可作为光致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hotocatalyz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的光催化剂。TPP-CHCP可在940 nm近红外光照射... 文章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共轭超交联聚合物(TPP-CHCP)。TPP-CHCP有较宽的光吸收区间(400~900 nm),可作为光致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hotocatalyz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的光催化剂。TPP-CHCP可在94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驱动丙烯酸甲酯(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P-ATRP反应且单体转化率达到99%。所得聚合物的结构明确,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D-_(s)<1.18)窄。在太阳光照射条件下,TPP-CHCP依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可高效制备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超交联聚合物 光致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ATRp) 近红外光 太阳光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性P(MEO_2MA-co-OEGMA)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海燕 刘守信 +2 位作者 徐超 田荣 王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83-2689,共7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组成递变的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MEO2MA)与寡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共聚物P(MEO2MA-co-OEGMA).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分子...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组成递变的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MEO2MA)与寡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共聚物P(MEO2MA-co-OEGMA).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通过测定透光率、粘度、激光粒度分析了共聚物组成对共聚物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影响,考察了共聚物组成、浓度、盐浓度、盐种类、温度对其溶液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具有温度敏感性,其LCST可以通过合成时共聚单体MEO2MA与OEGMA投料比的改变来调控,随着OEGMA量的增加共聚物的LCST升高,共聚物溶液浓度升高其LCST减小,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共聚物的LCST降低,共聚物的LCST降低主要受盐溶液中阴离子价数的影响;HCl的引入使共聚物水溶液的LCST降低;NaOH的引入使共聚物水溶液的LCST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EO2MA-co-OEGMA)共聚物 温度敏感性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盐效应 pH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法制备TiO2/碳复合纳米管负载的Pt基催化剂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眉花 李岩 +2 位作者 高新丽 刘翠荣 刘夏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1-835,共5页
以碳纳米管为模板,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碳纳米管表面依次沉积氧化钛薄膜和Pt纳米粒子,制备了氧化钛纳米管负载的Pt基催化剂,采用TEM,XRD,XPS,ICP-AES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Pt基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Pt基催化剂的对硝基苯酚加氢反应活性... 以碳纳米管为模板,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碳纳米管表面依次沉积氧化钛薄膜和Pt纳米粒子,制备了氧化钛纳米管负载的Pt基催化剂,采用TEM,XRD,XPS,ICP-AES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Pt基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Pt基催化剂的对硝基苯酚加氢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原子层沉积技术可制备高效的TiO2载体负载的Pt基催化剂,由于Pt与载体Ti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负载在氧化钛纳米管外壁的Pt基催化剂,相比于单纯负载在碳纳米管外壁的Pt催化剂,对硝基苯酚加氢反应活性得到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二氧化钛 pT催化剂 对硝基苯酚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掺杂的p型ZnO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芳 房丹 +11 位作者 王双鹏 方铉 唐吉龙 赵海峰 方芳 楚学影 李金华 王菲 王晓华 刘国军 马晓辉 魏志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87-1790,共4页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tomic layer deposition)在InP衬底上生长ZnO薄膜,并在不同温度下(500和700℃)进行热退火处理,将P掺杂进入ZnO,得到p型ZnO薄膜。样品的光学特性通过光致发光光谱(photoluminescence,PL)来测定,得出热退火温度是影响...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tomic layer deposition)在InP衬底上生长ZnO薄膜,并在不同温度下(500和700℃)进行热退火处理,将P掺杂进入ZnO,得到p型ZnO薄膜。样品的光学特性通过光致发光光谱(photoluminescence,PL)来测定,得出热退火温度是影响P扩散掺杂的重要因素,低温PL光谱中,700℃热退火1h样品的光谱展现出四个与受主相关的发射峰:3.351,3.311,3.246和3.177eV,分别来自受主束缚激子的辐射复合(A°X)、自由电子到受主的发射(FA)、施主受主对的发射(DAP)以及施主受主对的第一纵向声子伴线(DAP-1LO),计算得到受主束缚能为122meV,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通过热扩散方式实现了ZnO薄膜的p型掺杂,解决了制约ZnO基光电器件发展的主要问题,对ZnO基半导体材料及其光电器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掺杂 p型ZNO p掺杂 原子层沉积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原子在X@Al_(12)(X=C,Si,P^+)团簇吸附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莉莉 卢其亮 李永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3-868,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了对X@Al_(12)(X=C,Si,P^+)团簇吸附氧原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氧原子在三个吸附位置(顶位置、桥位置和空位置)的氧原子吸附能,HOMO-LOMO能隙和电荷转移等性质.结果表明氧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空位位置.C@Al_(12)和...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了对X@Al_(12)(X=C,Si,P^+)团簇吸附氧原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氧原子在三个吸附位置(顶位置、桥位置和空位置)的氧原子吸附能,HOMO-LOMO能隙和电荷转移等性质.结果表明氧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空位位置.C@Al_(12)和Si@Al_(12),P^+@Al_(12)在对氧的吸附性质上比较接近.氧在X@Al_(12)(X=C,Si,P^+)的吸附性质与Al_(13)^-有显著不同.在Al_(13)^-O中O是倾向于以桥位形式吸附在Al_(13)^-上的.X@Al_(12)(X=C,Si,P^+)和Al_(13)^-的电子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导致了O在这些团簇表面不同的吸附形式,表明掺杂可以有效的改变团簇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l12(X=C Si p%pLUS%)团簇 氧原子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在p型单晶硅(100)表面自催化化学沉积(英文)
19
作者 陈扬 景粉宁 +1 位作者 叶为春 王春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43-1746,共4页
研究了Pd在氢终止的p型单晶硅(100)表面的自催化化学沉积(AED).在室温下将刻蚀过的硅片浸入常规的HF-PdCl_2-HCl溶液制备了Pd膜.将沉积了Pd的基底作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Pd膜的... 研究了Pd在氢终止的p型单晶硅(100)表面的自催化化学沉积(AED).在室温下将刻蚀过的硅片浸入常规的HF-PdCl_2-HCl溶液制备了Pd膜.将沉积了Pd的基底作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Pd膜的阳极溶出行为和形貌.结果表明,Pd的生长遵循Volmer-Weber (VW)生长模式,Pd膜给出了很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催化化学沉积 阳极溶出 pD 原子力显微镜 p型单晶硅(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和空气活化对VPO催化剂物性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许磊 薛东 +1 位作者 王海波 佟明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22,共4页
在对钒磷氧(VPO)催化剂的前躯体进行活化的过程中,分别采用空气和水蒸气/空气混合气作为活化氛围。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气氛活化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 在对钒磷氧(VPO)催化剂的前躯体进行活化的过程中,分别采用空气和水蒸气/空气混合气作为活化氛围。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气氛活化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空气活化的VPO催化剂的主要晶相是(VO)2P2O7,而采用空气活化的催化剂的主要晶相是VOPO4;水蒸气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中钒的平均价态(AV值),提高了表面P/V原子比。当采用水蒸气/空气体积比1∶3的混合气活化时,所得催化剂FVO-1的P/V原子比为1.17,AV值为4.198。FVO-1催化剂对正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的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正丁烷转化率达到87.10%,顺丁烯二酸酐选择性达到7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磷氧催化剂 活化气氛 水蒸气 平均价态 磷钒原子比 顺丁烯二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