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ydrothermal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n the Properties of ZnO Nano-materials
1
作者 XIA Ziwen LIANG Ping +3 位作者 FENG Yang YANG Weiye PENG Hongyan ZHAO Shihua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26,共12页
ZnO is a highly significant II-VI semiconductor known for its excellent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making it widely applicable and promising for use in light-emitting devices,solar cells,lasers,and photodetectors.The m... ZnO is a highly significant II-VI semiconductor known for its excellent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making it widely applicable and promising for use in light-emitting devices,solar cells,lasers,and photodetectors.The methods for preparing ZnO are diverse,and among them,the hydrothermal method is favored for its simplicity,ease of operation,and low cost,making it an optimal choice for ZnO single-crystal growth.Most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ydrothermal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ZnO nano-materials typically focus on only 2—3 variable parameters,with few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all possible experimental parameter changes on ZnO nano-mate-rials.The principles of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its advantages in nano-material preparation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The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preparation of ZnO nano-materials was provided,which including reaction materials,Zn^(2+)/OH^(-)ratio,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additives,experimental equipment,and annealing conditions.The review co-vers how different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ffect th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s,as well as how different rare earth doping elements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ZnO nano-materials.It is hoped that this work will contribute to future research on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method reaction condition zNO DOPING nano-material crystalline structure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dCLCC:A personalized federated learning algorithm for edge cloud collaboration based on contrastive learning and conditional computing
2
作者 Kangning Yin Xinhui Ji +1 位作者 Yan Wang Zhiguo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1期80-93,共14页
Federated learning(FL)is a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paradigm for edge cloud computing.FL can facilitate data-driven decision-making in tactical scenarios,effectively addressing both data volume and infrastructure ... Federated learning(FL)is a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paradigm for edge cloud computing.FL can facilitate data-driven decision-making in tactical scenarios,effectively addressing both data volume and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s in edge environments.However,the diversity of clients in edge cloud computing present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FL.Personalized federated learning(pFL)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One example of pFL involves exploiting the global and local information in the local model.Current pFL algorithms experience limitations such as slow convergence speed,catastrophic forgetting,and poor performance in complex tasks,which still have significant shortcomings compared to the centralized learning.To achieve high pFL performance,we propose FedCLCC:Federated Contrastive Learning and Conditional Computing.The core of FedCLCC i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learning and conditional computing.Contrastive learning determines th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similarity to adjust the local model.Conditional computing separates the global and local information and feeds it to their corresponding heads for global and local handling.Our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FedCLCC outperforms other state-of-the-art FL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erated learning Statistical heterogeneity Personalized model conditional computing Contrastiv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准Z源高增益变换器
3
作者 张涛 李云飞 +3 位作者 张丽 韩庆林 张亚飞 白文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79,共8页
针对传统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往往需要较大的占空比才可以达到较高输出电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准Z源高增益变换器(IPSCN-QZS)结构,通过将传统的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的电感元件更改为准Z源网络同时加入开关电容单元共同构成... 针对传统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往往需要较大的占空比才可以达到较高输出电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交错并联准Z源高增益变换器(IPSCN-QZS)结构,通过将传统的交错并联高增益变换器的电感元件更改为准Z源网络同时加入开关电容单元共同构成升压结构,实现高电压增益。首先,详细分析IPSCN-QZS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出电压增益,二极管以及开关管电压应力。然后,搭建一个947 W的试验样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及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验证了IPSCN-QZS变换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开关电容 z 变换器 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谐振型单开关双通道LED驱动器
4
作者 张杰 邹晨 +3 位作者 杨淋 肖辞 刘林 高迎飞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2,共8页
提出1种新型双通道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驱动器,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特点。所提驱动器使用1种新型Z源谐振网络和1个与电源共地的有源开关结构,并利用平衡电容自动实现电流均衡,因此其电流控制非常简单。同时由于利... 提出1种新型双通道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驱动器,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特点。所提驱动器使用1种新型Z源谐振网络和1个与电源共地的有源开关结构,并利用平衡电容自动实现电流均衡,因此其电流控制非常简单。同时由于利用Z源谐振网络传递能量,该驱动器具有软开关、效率高、体积小、电压应力较低等优势。为验证所提驱动器的有效性,研制了1台80 W的实验样机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驱动器 z源谐振网络 电容电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Z源MMC储能系统与退役电池接入优化控制
5
作者 李志勇 吕堂锋 +1 位作者 曹原 刘瑛蕊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6-1295,共10页
退役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是梯次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电池一致性差等不确定因素对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存在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准Z源模块化多电平储能系统与退役动力电池批量接入优化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分... 退役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是梯次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电池一致性差等不确定因素对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存在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准Z源模块化多电平储能系统与退役动力电池批量接入优化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分布式接入退役动力电池特点的准Z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电路,利用准Z源模块的升降压及直通功能,为退役动力电池差异化接入提供基础;讨论了电路在多种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及其数学模型;以退役动力电池使用寿命趋于一致为目标,设计了一种兼顾电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SOC-SOH)的协同均衡优化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验证了所提电路、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够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升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动力电池 z MMC储能系统 SOC-SOH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β-Bi_(2)O_(3)柱撑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6
作者 张亚平 吴桐辰 +1 位作者 郑云 林碧洲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39,共9页
采用剥离-重组法,以剥离的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为主体,β-Bi_(2)O_(3)纳米胶粒为客体,成功制备了β-Bi_(2)O_(3)柱撑CoAl-LDH复合材料(β-Bi_(2)O_(3)/CoAl-LDH)。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采用剥离-重组法,以剥离的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为主体,β-Bi_(2)O_(3)纳米胶粒为客体,成功制备了β-Bi_(2)O_(3)柱撑CoAl-LDH复合材料(β-Bi_(2)O_(3)/CoAl-LDH)。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光电化学特性。制备的β-Bi_(2)O_(3)/CoAl-LDH柱撑材料具有2.1 nm的层间通道、62 m^(2)·g^(-1)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在可见光辐照下,以四环素(TC)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材料光催化降解率。结果表明,β-Bi_(2)O_(3)/CoAl-LDH催化剂在90 min内可降解91.3%的TC,降解率远高于非柱撑的β-Bi_(2)O_(3)和CoAl-LDH。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是光催化体系主要的活性自由基。柱撑复合的β-Bi_(2)O_(3)与CoAl-LDH之间的电子耦合作用构建了Z型异质结,提高了光生电子与空穴对的分离率,赋予了材料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氧化铋 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 柱撑材料 z型异质结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布尔函数的最优对称Z互补码集构造
7
作者 陈晓玉 张兆瑜 杜玉琼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17,共9页
针对宽带广义空间调制(GSM)系统训练序列数目受限的问题,研究了最优对称Z互补码集(SZCCS)和增强型交叉Z互补集(E-CZCS)的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布尔函数(EBF)的最优对称Z互补码集的构造方法,所得序列具有新的参数形式,具体为(q^(... 针对宽带广义空间调制(GSM)系统训练序列数目受限的问题,研究了最优对称Z互补码集(SZCCS)和增强型交叉Z互补集(E-CZCS)的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布尔函数(EBF)的最优对称Z互补码集的构造方法,所得序列具有新的参数形式,具体为(q^(k),q^(k+1),q^(m),q^(m))。同时,该序列也是具有大零相关区(ZCZ)的增强型交叉Z互补序列集,且序列的零相关区长度与序列长度比值为1。所得2种序列集参数灵活且不再局限于2的幂次形式。以所提增强型交叉Z互补集为基序列构造广义空间调制系统的训练矩阵,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增强型交叉Z互补集的信道估计能达到理论最小均方误差(M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空间调制 扩展布尔函数 对称z互补码 增强型交叉z互补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转型与创新思考——基于Z世代用户学习需求的质性分析
8
作者 淳姣 公旭佳 杜小军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7,共11页
不断探索学习支持服务转型与创新是全面推进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缺乏从用户学习需求视角探索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转型方向与思路。因此,本研究从Z世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通过开放式问题搜集1206名大学生... 不断探索学习支持服务转型与创新是全面推进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缺乏从用户学习需求视角探索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转型方向与思路。因此,本研究从Z世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通过开放式问题搜集1206名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对原始语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Z世代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资源与工具、空间、智能应用、学习伙伴、学习机制以及学习能力提升与人文培育六大方面。为此,研究从空间打造、技术融合、社交服务、监督管理、产学研导向等角度提出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转型与创新的五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习支持服务 z世代学生 智慧图书馆 服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世代“摆烂”症候的样态呈现、行为逻辑与纾解理路
9
作者 高攀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85,共6页
“摆烂”症候渊薮于“丧文化”的家族谱系,Z世代群体将其作为社会张力的一种因应之策进而构建自身的出场逻辑。社会转型期多元嬗变的思想潮流和喧嚣纷杂的泛网络化环境是“摆烂”症候形成的结构基础,置身其中的Z世代群体的“摆烂”行为... “摆烂”症候渊薮于“丧文化”的家族谱系,Z世代群体将其作为社会张力的一种因应之策进而构建自身的出场逻辑。社会转型期多元嬗变的思想潮流和喧嚣纷杂的泛网络化环境是“摆烂”症候形成的结构基础,置身其中的Z世代群体的“摆烂”行为潜藏着动机的“逆反性”、过程的“情绪性”和评判的“割裂性”三重异化。消解异化的前提是厘清行为的生发逻辑和运行机制,理性驱动生发的控制力、技术赋能生发的推动力、道德归因生发的影响力是形塑Z世代“摆烂”行为逻辑的关键变量。多元教育主体应深入关键变量的张力相互交织的动态关系中,在对利益、价值、心理和能力等需求的观照中,通过高位发力打造社会治理的新格局、换位互动保持对话包容的新姿态、借位干预拓展数字技术的新动能、补位助力汇聚劳动教育的新合力等举措,以纾解“摆烂”困境,优化引导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 青年亚文化 “摆烂”症候 网络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无权重系数FCS-MPC策略
10
作者 刘春喜 林枝伟 +1 位作者 刘志乐 徐可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4,共13页
针对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目标函数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FCS-MPC算法,避免了繁琐的权重系数调整过程。通过伏秒平衡原理分析电感周期性充放电的机理,在直通状态时对电感电流设... 针对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目标函数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FCS-MPC算法,避免了繁琐的权重系数调整过程。通过伏秒平衡原理分析电感周期性充放电的机理,在直通状态时对电感电流设置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和预测值的比较来确定下一周期的开关状态,在非直通状态时则采用归一化思想将输出电流和电容电压的目标函数设计为基于动态变化的函数,将误差限制在[0,1]范围内,从而不需要任何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的调整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无权重系数FCS-MPC策略与传统FCS-MPC策略相比,在无权重系数的情况下,系统的稳态性能相同,动态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无权重系数 目标函数 伏秒平衡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复合薄膜UIO-66-NH_(2)/Ag/Ag_(3)PO_(4)/Ni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及机理
11
作者 赵娣 刘洪燕 +4 位作者 王树军 孙欣语 张紫璇 齐学宇 刘子帆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58,共6页
设计和合成高效光催化剂需要实现反应位点的精确调控、光诱导载流子的快速迁移以及可见光的有效吸收。本工作采用恒流电沉积法制备了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UIO-66-NH_(2)和Ag_(3)PO_(4)的能带结构匹配良好,同时纳... 设计和合成高效光催化剂需要实现反应位点的精确调控、光诱导载流子的快速迁移以及可见光的有效吸收。本工作采用恒流电沉积法制备了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UIO-66-NH_(2)和Ag_(3)PO_(4)的能带结构匹配良好,同时纳米Ag作为光生载流子分离中心,形成了由Ag_(3)PO_(4)、Ag和UIO-66-NH_(2)组成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体系,有效地分离了光生电子-空穴对,保留了强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因而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在可见光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此外,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具有更高的载流子分离速率和更低的催化还原溶解O_(2)的反应势垒。活性物种实验结果表明,·O_(2)^(-)和空穴(h^(+))在光催化降解中起主要作用,进一步证实了系统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降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 z型异质结 恒流电沉积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业之间:从民营企业“二代接班”看Z世代的代际关系与就业选择
12
作者 纪莺莺 董潇雨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5,F0002,共11页
“二代接班”对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组Z世代的“企二代”为研究对象,尝试在代际关系的视野中理解子代的接班选择。本文尝试提出,影响“企二代”接班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他们对于企业经营作为事业的价值认同,二是“企二... “二代接班”对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组Z世代的“企二代”为研究对象,尝试在代际关系的视野中理解子代的接班选择。本文尝试提出,影响“企二代”接班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他们对于企业经营作为事业的价值认同,二是“企二代”对向上代际关系的理解。本文可能具有以下贡献:第一,通过引入代际关系,为理解民营企业二代接班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第二,就研究Z世代而言,代际关系是他们进行人生选择时或隐或显的深刻背景。Z世代的自我观呈现出矛盾的双重强化:一方面,个体导向的自我观念在增强;另一方面,代际关系对年轻世代自我观的影响也在强化而非衰落。本文支持推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成长过程之中代际关系越趋向于互相尊重与理解,子代越有可能接续甚至更新家族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小微企业 二代接班 代际关系 自我 z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槽磁流体稳定性判定:基于垂直磁场B_(z)算术平均值的研究
13
作者 杨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研究了铝电解槽磁流体动力学(MHD)稳定性的判定标准,重点分析了垂直磁场Bz算术平均值(B_(z0))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验证了B_(z0)作为MHD稳定性判定指标的有效性。采用某500 kA铝电解项目为案例,结果表... 研究了铝电解槽磁流体动力学(MHD)稳定性的判定标准,重点分析了垂直磁场Bz算术平均值(B_(z0))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验证了B_(z0)作为MHD稳定性判定指标的有效性。采用某500 kA铝电解项目为案例,结果表明B_(z0)对电解槽磁场设计具有显著指导作用。提出了基于B_(z0)的MHD稳定性判定模型,并对比了不同稳定性判据的优缺点,为铝电解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垂直磁场 算术平均值 磁流体动力学稳定性 B_(z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Z世代女性皮革奢侈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本慧 宁宾瑶 +3 位作者 Rosita Binti Mohd Tajuddin 谢霜 虞黛筠 陈梓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121,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市场日益成熟,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购买意愿备受瞩目。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对中国Z世代女性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主观规范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世代女性消...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市场日益成熟,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购买意愿备受瞩目。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对中国Z世代女性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主观规范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情感、行为倾向、认知和消费偏好)及主观规范均正向影响购买意愿;人口特征如年龄、婚姻状态、学历、月薪与购买意愿存在部分差异。年龄影响情感、认知和主观规范,在行为倾向和消费偏好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学历和月薪的被调查者在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中国皮革奢侈品市场提供实证支持,为品牌策略制定奠定基础,并促进消费者与企业间的价值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奢侈品 购买意愿 调研 理性行为理论 服务主导逻辑理论 z世代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CN/NGBO/BV催化剂体系的构筑及光类芬顿降解四环素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游小银 汪楚乔 +1 位作者 刘才华 彭小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6,共11页
环境中残留的四环素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慢性影响,四环素随着生活水体排入景区水体,影响景区水中的水质,本研究采用煅烧法和水热法以橘子皮粉末为原材料制备类石墨烯(GBO),通过氮掺杂优化GBO(NGBO)提高其电子传输速率,将NGBO作为固态电子... 环境中残留的四环素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慢性影响,四环素随着生活水体排入景区水体,影响景区水中的水质,本研究采用煅烧法和水热法以橘子皮粉末为原材料制备类石墨烯(GBO),通过氮掺杂优化GBO(NGBO)提高其电子传输速率,将NGBO作为固态电子介质在g-C_(3)N_(4)/BiVO_(4)界面构建Z型三元光催化剂。通过在光催化基础上引入氧化剂H_(2)O_(2),构建Z型催化剂/光类芬顿催化复合体系,将类芬顿催化降解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相耦合。将10mg的催化剂和5mmol/L的H_(2)O_(2)加入50mL的10mg/L四环素溶液中,结果表明Z型催化剂光类芬顿催化降解TC的性能,在光照90min后,所制备的CN/NGBO/BV复合材料的光类芬顿催化降解TC能力最强。降解TC的催化能力得到提升的原因是光照和H_(2)O_(2)会促进催化降解TC体系中生成更多的·OH和·O_(2)^(-),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技术与类芬顿催化技术存在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催化剂 光芬顿 四环素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优化Z形试件的界面抗剪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钰 张大山 +3 位作者 王慧青 董毓利 戴玉成 曾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9-3358,共10页
针对常见界面抗剪性能测试的试件形式存在不能有效反映界面上切应力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传统Z形试件的优化改进方案。采用优化改进的Z形试件,开展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 针对常见界面抗剪性能测试的试件形式存在不能有效反映界面上切应力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传统Z形试件的优化改进方案。采用优化改进的Z形试件,开展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处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考察抗剪钢筋配筋率和界面粗糙度对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界面受剪时的破坏面发生在NC侧或者部分界面与部分NC侧,为典型的脆性破坏特征;界面的抗剪强度随着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粗糙度大于1.8时,增大界面粗糙度来提高界面抗剪强度的效果不太明显;带肋钢筋作为抗剪钢筋能充分发挥钢筋的销栓作用,比光圆钢筋提高界面抗剪强度的效果有显著提高。建立能考虑抗剪钢筋和界面粗糙度贡献的UHPC和NC界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理论计算值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为具有UHPC和NC界面的叠合构件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普通混凝土(NC)界面 优化z形试件 界面抗剪性能 粗糙度 抗剪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Z-型BAs/Ga_(2)SO范德华异质结光催化分解水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康 黄欣 杨志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6,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BAs/Ga_(2)SO异质结的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结果表明:BAs/Ga_(2)SO异质结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并表现出交错的能带排列方式,带隙值为0.73 eV,界面处存在从BAs指向Ga_(2)SO的内建电场使其形成了直接Z-型异质...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BAs/Ga_(2)SO异质结的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结果表明:BAs/Ga_(2)SO异质结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并表现出交错的能带排列方式,带隙值为0.73 eV,界面处存在从BAs指向Ga_(2)SO的内建电场使其形成了直接Z-型异质结,能够有效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另外,异质结的带边位置可以跨越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析氢反应发生在BAs侧而析氧反应发生在Ga_(2)SO侧.最后,基于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计算,发现在有光照时,析氢和析氧反应在BAs/Ga_(2)SO异质结表面可自发进行.以上结果表明BAs/Ga_(2)SO异质结是有潜力的光催化分解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直接z型异质结 光催化分解水 吉布斯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多反腔增强拉曼光谱变压器故障特征气体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畅鼎 王品一 +1 位作者 汤子杰 陈伟根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拉曼光谱法相比于传统气体检测方法具有高选择性、无损检测、可实时检测等优势。然而,气体的拉曼散射截面积极小,微量气体的拉曼散射强度弱,导致拉曼光谱法气体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基于此提出Z型折叠多反腔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通过建... 拉曼光谱法相比于传统气体检测方法具有高选择性、无损检测、可实时检测等优势。然而,气体的拉曼散射截面积极小,微量气体的拉曼散射强度弱,导致拉曼光谱法气体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基于此提出Z型折叠多反腔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通过建立拉曼信号强度与多反腔内激光反射次数的数学关系,获取了多反腔内光束最优数。通过腔内参数设计,实现了144个腔内光束,这些光束在腔内完成2次循环,大大延长了激光与气体的相互作用长度,提高了气体的拉曼信号强度。基于搭建的Z型折叠多反腔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平台实现了变压器主要故障特征气体的高灵敏检测,基于确定的特征峰建立了气体浓度与拉曼谱峰强度之间的高拟合度定量分析模型,各气体最低检出限优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该方法将为变压器故障特征气体的高灵敏检测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变压器故障 特征气体 z型折叠多反腔增强 高灵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流作用下的载人潜水器Z形操纵运动仿真研究
19
作者 钟后阳 李德军 +3 位作者 陈嘉伟 刘辰辰 黄欢 陈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6,共5页
研究海流下的载人潜水器机动Z形操纵性能,为海流环境下的安全航行进行评估。本文以某小型载人潜水器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其完整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CFD计算得到的水动力参数。然后对其水平面Z形操纵运动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考虑小型... 研究海流下的载人潜水器机动Z形操纵性能,为海流环境下的安全航行进行评估。本文以某小型载人潜水器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其完整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CFD计算得到的水动力参数。然后对其水平面Z形操纵运动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考虑小型载人潜水器复杂环境下易受干扰,对不同海流方向(横向、迎向和45°)下的Z形操纵运动、不同海流大小下的Z形操纵运动、迎流下的时变海流下的Z形操纵运动开展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载人潜水器运动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特点,在无海流下的情况下,载人潜水器具备灵活机动性,航行稳定;在有海流干扰下,航行轨迹出现偏移,但整体航行稳定,表明该载人潜水器操纵性能良好;通过3种海流干扰下的运动仿真对比发现,迎向海流对Z形操纵运动影响最小;在遭遇影响大小周期性变时变海流时,潜水器Z形运动稳定,但航向角的峰值不断变化,该影响会造成潜水器航行的不对称性,引起航迹的周期性横移。该研究可为载人潜水器操纵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z形运动 操纵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轴向磁化模型及其结构优化方法
20
作者 姜志远 卢元博 +3 位作者 王威 王振宇 赵一鸣 吴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8-208,共11页
为了对Z箍缩等离子体轴向磁场调控致稳结构进行设计和改进,以基于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磁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轴向磁场的三维分布及其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首先,构建了描述兆安级脉冲源耦合旋转回流柱放电过程的多物理场演化模型... 为了对Z箍缩等离子体轴向磁场调控致稳结构进行设计和改进,以基于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磁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轴向磁场的三维分布及其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首先,构建了描述兆安级脉冲源耦合旋转回流柱放电过程的多物理场演化模型,系统研究回流柱结构参数对初始轴向磁场分布及负载电感值的影响;随后,建立了考虑轴向磁场的雪耙模型,探讨轴向磁场对等离子体内爆过程及不稳定性发展的调控规律;最后,针对旋转回流柱产生轴向磁场的不均匀性,提出通过耦合由螺旋臂构成的磁镜结构和旋转回流柱结构,从而提升轴向磁场幅值和轴向均匀度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在负载高度固定的情况下,旋转回流柱相较于直回流柱增加的额外电感值主要由回流柱匝数决定;轴向磁场幅值随旋转回流柱匝数的增加而增强,但电流上升时间也相应延长;当回流柱匝数从0.75增加至1.25时,同一时刻的内爆半径最大可增加约25%,滞止时间延迟约13%,且轴向磁场调控下不稳定性幅值最大可降低40%;在旋转回流柱耦合磁镜后,能够将轴向磁场的轴向不均匀度从67%降低至11%,并将内爆过程的轴向不均匀度从最大42%降低至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磁场调控 旋转回流柱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