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党怀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2-138,共7页
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在中国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六书故》中 ,戴侗较早地运用钟鼎文并综合文献材料指出了《说文》的许多不足。他称引大量《说文》异本资料以订正文字 ,改变了《说文》的分部 ,创立按类编排文字的新体系。... 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在中国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六书故》中 ,戴侗较早地运用钟鼎文并综合文献材料指出了《说文》的许多不足。他称引大量《说文》异本资料以订正文字 ,改变了《说文》的分部 ,创立按类编排文字的新体系。他还从文字实际出发 ,探讨传统“六书”理论 ,创立了新说。戴侗的《说文》研究对《说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侗 《说文解字》 六书 钟鼎文 部首 汉语 文字分类 文字编排 文字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说文》俗字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宇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78,共3页
《说文》最早提出"俗某字"这一概念,但由于重正轻俗传统观念的影响,历来对《说文》中俗字这种珍贵的汉字化石重视不够。《说文》俗字的类型体现其时空性、通俗性、简易性和表音性的特点。加强《说文》俗字研究,对了解古今文... 《说文》最早提出"俗某字"这一概念,但由于重正轻俗传统观念的影响,历来对《说文》中俗字这种珍贵的汉字化石重视不够。《说文》俗字的类型体现其时空性、通俗性、简易性和表音性的特点。加强《说文》俗字研究,对了解古今文字形体嬗变的轨迹、正确认识汉字简化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俗字 时空性 通俗性 简易性 表音性 汉字 类型 字形 偏旁 正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训诂材料与汉语动结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亚云 《语言科学》 2007年第1期84-96,共13页
文章结合东汉时期的训诂著作《说文解字》、《释名》和郑玄注释语言中的100多条材料,对[V1+V2]或[V+A]中常见的24个V2或A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使动用法、作定语用法及连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V2在东汉时期发生了较重要的变化。在此... 文章结合东汉时期的训诂著作《说文解字》、《释名》和郑玄注释语言中的100多条材料,对[V1+V2]或[V+A]中常见的24个V2或A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使动用法、作定语用法及连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V2在东汉时期发生了较重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认为由这些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下字的[V1+V2]或[V+A]在东汉时已演变为动结式。同时,文章再次指出“V2自动词化”标准在判断动结式时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释名 郑玄注释语言 使动用法 动结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我”字训释考辨 被引量:3
4
作者 雷春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49,共4页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之本字,有宰割、宰杀之义,甲文里有此用例;"我"被借作自称之后,另造"割"表本义;手的古文作、禾穗作,垂的古文作,三者相近,导致混同,故有许慎这样的说法。,从爪从戈,是"我"之金文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甲骨文 金文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慎《说文解字》部首排列系联方式新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缪九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6-152,共7页
《说文解字.序》中"其建首也……"这段话是理解《说文》540部首排列系联方式的重要钤键。空间展开的据形系联是《说文》部首排列的表层规则,而在540部首的排列次序的深层结构中意联起主导作用;同时,部首的排列次序还体现了其... 《说文解字.序》中"其建首也……"这段话是理解《说文》540部首排列系联方式的重要钤键。空间展开的据形系联是《说文》部首排列的表层规则,而在540部首的排列次序的深层结构中意联起主导作用;同时,部首的排列次序还体现了其深刻的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系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沈涛的《说文》逸字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陶生魁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清代沈涛的《说文古本考》虽非研究《说文》逸字的专门之作,但其补充《说文》失收的逸字凡141个,数量可观。在详细考察所补逸字的基础上,总结其考证条例有二:一、根据《说文》本书和他书的说解作为内证增补逸字;二、利用他书引用《说文... 清代沈涛的《说文古本考》虽非研究《说文》逸字的专门之作,但其补充《说文》失收的逸字凡141个,数量可观。在详细考察所补逸字的基础上,总结其考证条例有二:一、根据《说文》本书和他书的说解作为内证增补逸字;二、利用他书引用《说文》的异文作为外证增补逸字。进一步利用后世发现的沈涛所未见及的前代典籍印证《古本考》的结论,认为《古本考》方法可行,征引资料丰富,考证翔实有据,因而结论大多可信。尽管在过去学界对《古本考》很少关注,但事实已经证明它的价值不容忽视。沈涛的研究方法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他的研究成果是《说文》校勘和大型辞书编纂的有益资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涛 《说文古本考》 许慎 《说文解字》 逸字 异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对上古汉语字词的系统整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永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62,共4页
《说文解字》对上古汉语字词所作的汇集整理不是一般的整理,而是系统整理。总的来看,许慎具备了全面、系统整理上古字词的条件;《说文解字》贮存了上古字词形、音、义的综合体系;这一综合体系记录了上古时代的汉民族对于互相联系的环境... 《说文解字》对上古汉语字词所作的汇集整理不是一般的整理,而是系统整理。总的来看,许慎具备了全面、系统整理上古字词的条件;《说文解字》贮存了上古字词形、音、义的综合体系;这一综合体系记录了上古时代的汉民族对于互相联系的环境、事物、史实、情感、观念、变化等的系统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上古字词 系统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宇宙全息思想的蕴涵 被引量:2
8
作者 商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52,共4页
许慎的《说文解字》蕴涵了很深的宇宙全息思想,这可以从他关于文字创制的思想、540部首的建立、始一终亥的排次等方面去认识。对于许慎的宇宙全息思想,我们得出初步结论为:第一,观象别异:精神对物质的全息重演;第二,部首的建立:宇宙结... 许慎的《说文解字》蕴涵了很深的宇宙全息思想,这可以从他关于文字创制的思想、540部首的建立、始一终亥的排次等方面去认识。对于许慎的宇宙全息思想,我们得出初步结论为:第一,观象别异:精神对物质的全息重演;第二,部首的建立:宇宙结构模式的全息重演;第三,始一终亥:宇宙生成演化的全息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许慎 宇宙全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段注》校改中的形、音、义观念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光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4,共4页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 清代说文学大师段玉裁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校改中,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知识;《说文段注》的校改,涉及《说文解字》的形系统、音系统、义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形系统包括正字和重文、后起本字和初文、假借字和先起本字等,音系统包括音源、音同或音近、合韵,义系统包括总名和专名的关系、二名同实、义的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段注》 校改 形系统 音系统 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所收异体篆文的文字学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步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5,共7页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收录了1163个异体字,其中接近一半是秦代的标准字体——篆文。该文通过比较正体篆文和异体篆文的形体、形构,分析其造字理据以及繁简的取舍,从而获得了尚不为人知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和数据反映了《说文...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收录了1163个异体字,其中接近一半是秦代的标准字体——篆文。该文通过比较正体篆文和异体篆文的形体、形构,分析其造字理据以及繁简的取舍,从而获得了尚不为人知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和数据反映了《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处理正体、异体的原则:1.与其简约,毋宁精确(精确地表音、表意);2.与其表音,毋宁表意(缘于汉字的表意系统规律之制约);3.基于上述两项前提,才考虑简约(省声或省形)。这些原则,对今天汉字的使用以及规范化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正体 异体 六书 繁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象形字的几种特殊注音方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黎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
《说文解字》给象形字注音,除采用常见的注音方式外,还有三种特殊注音方式,分别是:误训式、"取其声(鸣)"式、"谓之×"式。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注音方式 误训 取其声(鸣) 谓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对汉字构形示意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2-65,共4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构形示意作了大量的分析,分析了汉字构件所呈现的意义以及构件的组合位置,揭示了特征凸显、构件加合、逻辑组合、文化礼俗融入、修辞参与等示意模式。总结段氏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汉字构形学的研究与汉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汉字的构形示意作了大量的分析,分析了汉字构件所呈现的意义以及构件的组合位置,揭示了特征凸显、构件加合、逻辑组合、文化礼俗融入、修辞参与等示意模式。总结段氏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汉字构形学的研究与汉字教学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构形 示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说文》段注的哲学思想
13
作者 马景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清代杰出的语言学家段玉裁,继承戴震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注解《说文解字》的指导原则。段注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语言、考察语词;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和研究语言现象;用... 清代杰出的语言学家段玉裁,继承戴震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注解《说文解字》的指导原则。段注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语言、考察语词;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和研究语言现象;用相互联系的观点研究语言文字现象;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的观点研究语言现象;以对立统一的矛盾观分析和研究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段玉裁 注解 唯物论 辩证法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竹器史研究之二:汉代竹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小开 孙媛媛 《竹子学报》 2018年第3期71-78,共8页
通过对汉代出土的竹器文物及汉代典籍《说文解字》中记载的竹器文字作为研究对象,从实物和文字资源中分析汉代竹器的特点。汉代出土的竹器数量很大、种类多,出土竹器分布范围广,文章对18个汉墓出土的310多件竹器实物进行了分析,总结出... 通过对汉代出土的竹器文物及汉代典籍《说文解字》中记载的竹器文字作为研究对象,从实物和文字资源中分析汉代竹器的特点。汉代出土的竹器数量很大、种类多,出土竹器分布范围广,文章对18个汉墓出土的310多件竹器实物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汉代竹器实物的特点;并对《说文解字》中涉及生活、生产、军事、文化、乐器等各类竹器文字115个进行了研究分析。总体来说,汉代竹器的发展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竹器特点,是中国竹器发展的一个繁荣期,是对前人竹器的发展和创新,并将竹器专门化、礼制化,汉代竹器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器历史 汉代 出土竹器 《说文解字》 繁荣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