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种(杂)粮豆活性成分含量及血糖调节功效的系统分析
1
作者 张佳丽 刘莹莹 +3 位作者 张晓頔 张爱霞 赵巍 刘敬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15,共7页
选用不同品种的(杂)粮豆作物,包括谷子、豆类、高粱、黍子、苦荞、燕麦、黑米等,全面分析比较其血糖调节成分黄酮、多酚、β-葡聚糖和抗性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主要血糖调节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苦荞(冀苦荞1号)中的黄酮和多酚含量... 选用不同品种的(杂)粮豆作物,包括谷子、豆类、高粱、黍子、苦荞、燕麦、黑米等,全面分析比较其血糖调节成分黄酮、多酚、β-葡聚糖和抗性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主要血糖调节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苦荞(冀苦荞1号)中的黄酮和多酚含量均最高,红豆(冀红24)、黑米(黑香米)、黑豆(冀黑豆1号)和藜麦(冀藜3号)也显示出相对较高的含量;燕麦(马铃薯燕麦)中β-葡聚糖含量最高,绿豆(冀绿19)和黑小麦(冀紫439)含量也相对较高;高粱(冀乡粱2号)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谷子[豫谷35(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杂)粮豆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豆 活性成分 黄酮 多酚 Β-葡聚糖 抗性淀粉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不同禾豆混播模式对饲草根系形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2
作者 李菲 德科加 +6 位作者 冯廷旭 林伟山 向雪梅 魏希杰 王伟 徐成体 蒲小剑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饲草根系形态、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2种禾本科饲草(燕麦、小黑麦)和2种豆科饲草(饲用豌豆、箭筈豌豆)为试验材料,以5种不同禾豆混播比例(10∶0、7∶3、5∶5、3∶7和0∶10)混播建植的人工草地... 【目的】探究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饲草根系形态、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2种禾本科饲草(燕麦、小黑麦)和2种豆科饲草(饲用豌豆、箭筈豌豆)为试验材料,以5种不同禾豆混播比例(10∶0、7∶3、5∶5、3∶7和0∶10)混播建植的人工草地为试验对象,以单播作为对照,测定不同混播模式下饲草根系形态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混播对禾本科和豆科饲草根系形态指标均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根生物量较禾本科饲草单播减小。随混播中豆科饲草比例的增加,饲草根生物量及各根系形态均呈减小趋势,混播比例为7∶3时各饲草根系形态指标达最大值,有效促进饲草根系生长。所有混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播处理,混播草地土壤全磷含量小于禾本科单播而高于豆科单播,混播草地土壤pH低于单播。燕麦+饲用豌豆混播组合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混播组合,而pH低于其他混播组合。除根系生物量外其余根系形态指标均与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禾本科和豆科饲草混播组合及比例的变化改变了混播草地的地下竞争环境,以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比例7∶3建植人工草地根系形态优化最明显,为土壤养分含量最高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豆混播 混播组合 混播比例 根系形态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沪酿1.08及Candida versatilis SZ-1的共培技术强化郫县豆瓣瓣醅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从虎 郑佳 +4 位作者 谢菲 陈欣 黄钧 黄著 周荣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70,共5页
描述了基于沪酿1.08及Candida versatilis SZ-1的共培技术强化郫县豆瓣瓣醅发酵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pH值、总酸、氨基酸态氮等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的不存在显著区别,试验组的乙醇浓度几乎线性增长,达到11.78 g/100 g(干基... 描述了基于沪酿1.08及Candida versatilis SZ-1的共培技术强化郫县豆瓣瓣醅发酵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pH值、总酸、氨基酸态氮等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的不存在显著区别,试验组的乙醇浓度几乎线性增长,达到11.78 g/100 g(干基)。采用沪酿1.08及C.versatilis SZ-1共培技术强化瓣醅发酵,提高了瓣醅中油酸乙酯、棕榈酸甲酯、棕榈酸乙酯等郫县豆瓣酱主要挥发性呈香组分比例,尤其是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增幅达7.4倍,缩短了瓣醅的发酵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培养 郫县豆瓣瓣醅 香味成分 耐盐乳酸菌 耐盐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白燕7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饲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刘青青 吕亮雨 +5 位作者 施建军 蔡宗程 李发毅 保善存 常诗娅 恩仁乐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1,共8页
试验探究了白燕7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人工草地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对维持草畜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将禾本科饲草白燕7号与3种豆科饲草分别混播,并设置了两种不同混播比例,以4种饲草单播为对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该地... 试验探究了白燕7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人工草地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对维持草畜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将禾本科饲草白燕7号与3种豆科饲草分别混播,并设置了两种不同混播比例,以4种饲草单播为对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该地区最适混播比例,以期为高寒地区饲草生产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结果显示:B6(白燕7号∶饲用豌豆=7∶1)处理株高、叶面积、单株叶重和茎重较其他处理明显更优;B6处理(白燕7号∶饲用豌豆=7∶1)干草产量最高,为9300 kg/hm^(2),较单播白燕7号(A1)显著增加了50.0%(P<0.05),B4次之,为9200 kg/hm^(2)。此外,大部分禾豆混播处理饲草的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单播白燕7号(A1)(P<0.05),但显著低于单播饲用豌豆(A2)(P<0.05),B4处理(白燕7号∶饲用豌豆=4.5∶1)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P<0.05),分别为16.50%和6.26%;饲用豌豆(A2)在3种豆科饲草中营养物质含量最高。根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B4(白燕7号∶饲用豌豆=4.5∶1)的隶属函数值为0.738,属优,为Ⅰ级。综上所述,各单播和混播处理中的白燕7号∶饲用豌豆=4.5∶1各项指标较其他处理更好,因此该混播处理更适宜在三江源区的果洛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豆混播 白燕7号 生长 产量品质 三江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市杂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慧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杂粮种植在吕梁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介绍吕梁市杂粮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吕梁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单产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地方优质品种比较少,以及产业链条不长等问题,探讨了吕梁市杂... 杂粮种植在吕梁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介绍吕梁市杂粮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吕梁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单产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地方优质品种比较少,以及产业链条不长等问题,探讨了吕梁市杂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推动吕梁市杂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产业 全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吕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盘式磨粉机颗粒研磨仿真及参数优化
6
作者 吴兰 于少博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目的]研究盘式磨粉机粉碎不同物料时不同工作参数对工艺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Rocky DEM离散元软件对盘磨研磨过程进行模拟,变量包括入料速度、磨盘间距、动磨盘转速和入料种类。分析这些因素对取粉率、耗电... [目的]研究盘式磨粉机粉碎不同物料时不同工作参数对工艺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Rocky DEM离散元软件对盘磨研磨过程进行模拟,变量包括入料速度、磨盘间距、动磨盘转速和入料种类。分析这些因素对取粉率、耗电量和粉碎时间的影响,并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和矩阵分析方法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盘磨研磨过程中不同入料参数对应的最优参数组合方案为:粉碎小麦时磨盘间距2.70 mm、入料速度0.75 kg/min、动磨盘转速1 000 r/min;粉碎玉米时磨盘间距2.80 mm、入料速度0.75 kg/min、动磨盘转速1 400 r/min;粉碎荞麦时磨盘间距2.60 mm、入料速度0.75 kg/min、动磨盘转速600 r/min,得到了不同颗粒大小与杨氏模量对应不同盘磨间距与动磨盘转速的回归模型。[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与矩阵分析优化了小麦、玉米和荞麦的粉碎工艺,并构建了自适应回归模型,提升了磨粉机的操作效率和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谷杂粮 盘式磨粉机 DEM仿真 参数优化 智能化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高原生态条件下环境与基因型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新 吕梅媛 +10 位作者 胡朝芹 杨峰 王玉宝 代正明 于海天 郑爱清 张玉荣 唐永生 王丽萍 李琼 何玉华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4期479-489,I0001,共12页
为探究云南气候环境条件和不同基因型品种对蚕豆籽粒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至2019年在分布于云南省保山市、楚雄市、大理市、昆明市、丽江市、曲靖市和玉溪市的7个不同种植区种植12个育成蚕豆品种,分析了不同种植区各品种的产量差异... 为探究云南气候环境条件和不同基因型品种对蚕豆籽粒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至2019年在分布于云南省保山市、楚雄市、大理市、昆明市、丽江市、曲靖市和玉溪市的7个不同种植区种植12个育成蚕豆品种,分析了不同种植区各品种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存在显著互作效应,且对蚕豆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籽粒产量的变异贡献率分别为54.4%和4.8%,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变异贡献率为10.2%。不同试点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异,产量变幅为2.18~5.28 t·hm^(-2),平均产量最高和最低的试点分别为大理和曲靖。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异,产量变幅为3.14~3.98 t·hm^(-2),平均产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为凤豆27号和云豆1375。产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凤豆27号和玉豆1号籽粒产量与生育期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11和0.12,P=0.03和0.02),而其余参试品种无显著相关性。在云南省低纬高原生态条件下,环境和基因型是蚕豆籽粒产量的主要变异来源,环境对蚕豆籽粒产量的影响大于基因型。本区域蚕豆生产布局应优先考虑其品种的环境适应性,除凤豆27号在大多数试点均有较佳的产量表现外,其余品种均表现出其优势产量点,如保豆7号、彝豆6号、云豆663、靖豆120和玉豆2号对应的优势高产点分别为保山、楚雄、昆明、曲靖和玉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低纬高原 环境 基因型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粒含水率与加载速度对绿豆籽粒压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菊霞 阴妍 张燕青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1期100-106,共7页
采用物性分析仪,通过单轴压缩开展了不同籽粒含水率(11.2%、13.2%、15.2%和17.2%)和加载速度(1.2、2.4和3.6 mm/s)下绿豆籽粒的完全随机压缩力学性质试验,获得籽粒压缩载荷-位移曲线、屈服载荷、变形量、破坏能和表观弹性模量。结果表明... 采用物性分析仪,通过单轴压缩开展了不同籽粒含水率(11.2%、13.2%、15.2%和17.2%)和加载速度(1.2、2.4和3.6 mm/s)下绿豆籽粒的完全随机压缩力学性质试验,获得籽粒压缩载荷-位移曲线、屈服载荷、变形量、破坏能和表观弹性模量。结果表明:籽粒在自然状态下压缩的载荷-位移曲线具有明显的生物屈服点;相同加载速度下,籽粒含水率对籽粒的屈服载荷和表观弹性模量均存在显著的影响,籽粒含水率11.2%时,籽粒的屈服载荷、破坏能和表观弹性模量为最大、变形量为最小,但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籽粒的屈服载荷、破坏能和表观弹性模量基本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变形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籽粒含水率≥13.2%时,屈服载荷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相同籽粒含水率下籽粒变形量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籽粒破坏能和表观弹性模量随加载速度变化规律与籽粒屈服载荷的相似;当籽粒含水率在试验范围内变化时,加载速度对籽粒的压缩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籽粒 含水率 加载速度 压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协作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吴琼 姚泽英 +10 位作者 位晓婷 逯新明 武瑞鑫 游永亮 胡蒙爱 石丽娜 石雨川 李源 赵海明 韩伽怡 邵新庆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7-3553,共7页
为探明减水减肥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的水肥处理。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毛苕子(Vicia villosa)(XM)和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YJ)混播建植的牧草为试验对象,设置2个灌... 为探明减水减肥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的水肥处理。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毛苕子(Vicia villosa)(XM)和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YJ)混播建植的牧草为试验对象,设置2个灌水(W_(1)和W_(2))和2个施肥(N_(1)和N_(2))梯度,比较水肥协作下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干物质产量均在1500 m^(3)·hm^(-2)+94 kg·hm^(-2)(W_(2)N_(1))处理下最高;而750 m^(3)·hm^(-2)+188 kg·hm^(-2)(W_(1)N_(2))处理下干物质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但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表明,两种模式均在750 m^(3)·hm^(-2)+_(1)88 kg·hm^(-2)(W_(1)N_(2))处理下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度在0.6以上。综上,在华北平原地区,混播牧草栽培以干物质产量为目的时,适宜水肥处理为1500 m^(3)·hm^(-2)+94 kg·hm^(-2)(W_(2)N_(1));以追求综合性能(干物质产量+牧草品质)为目的时,适宜水肥处理为750 m^(3)·hm^(-2)+188 kg·hm^(-2)(W_(1)N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协作 豆禾混播 生产性能 模糊综合评价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146-147,150,共3页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力争玉米单产与清种基本相当,尽可能增加大豆产量,集成创新适合大城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实现作物带间轮作,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发生,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一季双收 稳粮增豆 带间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豆”套种模式下蚕豆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其产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邓榆川 文凤君 +1 位作者 任胜茂 方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9-37,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对橘园套种蚕豆的生长、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明确橘园套种蚕豆适宜的栽培模式,为籽粒饲用蚕豆栽培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蚕豆品种成胡15为材料,以4个播期(10月18日、10月28日、11月7日、11...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对橘园套种蚕豆的生长、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明确橘园套种蚕豆适宜的栽培模式,为籽粒饲用蚕豆栽培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蚕豆品种成胡15为材料,以4个播期(10月18日、10月28日、11月7日、11月17日)为主因素,3个种植密度(15万株/hm^(2)、12万株/hm^(2)、9万株/hm^(2))为副因素,进行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蚕豆植株形态、分枝特性、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随播期推迟,蚕豆植株有效分枝数逐渐降低,单株粒重、产量及籽粒淀粉、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后降,在播期10月28日播种表现最佳;随密度增加,蚕豆植株株高逐渐增加,分枝总数、结荚总数、产量及籽粒淀粉、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后降,在种植密度12万株/hm^(2)时表现最佳。【结论】播期、密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橘园套种蚕豆的生长、产量和籽粒品质,以种植密度12万株/hm^(2)、播期10月28日的处理组合表现最优,其蚕豆产量最高,达227.33 kg/667m^(2);植株形态最优,蚕豆籽粒可溶性蛋白、脂肪和淀粉含量适宜,可作为四川地区橘园套种蚕豆推荐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园 套种 种植密度 播期 蚕豆 形态建成 产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粉碎方式对宁夏地区小杂粮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陈玮琳 滕雅晴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0期21-25,30,共6页
采用研磨粉碎、剪切粉碎及超微粉碎3种粉碎方式对宁夏地区小杂粮大麦仁、猫眼豆及黄小米进行粉碎,并测定了粉碎后杂粮粉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研磨粉碎的粉体中,大麦仁粉的持水力最高为17.80 g/g,猫眼豆粉的持油力最高为2.6 ... 采用研磨粉碎、剪切粉碎及超微粉碎3种粉碎方式对宁夏地区小杂粮大麦仁、猫眼豆及黄小米进行粉碎,并测定了粉碎后杂粮粉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研磨粉碎的粉体中,大麦仁粉的持水力最高为17.80 g/g,猫眼豆粉的持油力最高为2.6 g/g。剪切粉碎的粉体中,大麦仁粉的乳化性最高为50.00%,猫眼豆粉的乳化稳定性最高为50.00%,其冻融稳定性最差,析水率为56.01%。超微粉碎的粉体中,大麦仁粉溶解度和膨胀力最高分别为52.0%和1.0 g/g。猫眼豆粉在葡萄糖浓度5 mmol/L下的葡萄糖束缚力增加显著,与研磨粉相比增加了116.67%。黄小米粉的松装密度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增幅最大,与研磨粉相比分别增加了109.68%和310%。由此得出不同粉碎方式下的杂粮粉,其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具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粉碎方式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冰海杂砾岩的成因与物源——以冈玛错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范建军 李才 +4 位作者 王明 胡培远 杨韩涛 解超明 吴彦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1-1460,共10页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等是一套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前人已对它的成因环境做了初步的研究,但没有获得统一的结论。本次以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冰海杂砾岩的砾...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等是一套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前人已对它的成因环境做了初步的研究,但没有获得统一的结论。本次以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冰海杂砾岩的砾石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野外特征和镜下特点,并对与冰海杂砾岩互层产出的石英砂岩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冰海杂砾岩是在冈瓦纳大陆冰川呈消融状的情况下,冰阀搬运沉积的产物。通过碎屑锆石和岩性对比,初步认为冰海杂砾岩的物源为冈瓦纳大陆,并简单论述了冰海杂砾岩各类砾石的可能来源。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冈瓦纳大陆的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南部 冰海杂砾岩 展金组 粒度分析 冈瓦纳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杂粮生产现状及生产布局展望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猛 刘斐 +2 位作者 赵宇 夏雪岩 李顺国 《农学学报》 2021年第3期93-100,共8页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且种类繁多。为稳定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进一步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总结了河北省杂粮的历史生产现状,包括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河北省各地市杂粮的分布,试图探索杂粮的生产布局与趋势,同时针对...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且种类繁多。为稳定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进一步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总结了河北省杂粮的历史生产现状,包括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河北省各地市杂粮的分布,试图探索杂粮的生产布局与趋势,同时针对河北省杂粮历史单产水平变化趋势,分析了造成单产变化的成因,并简单提出建议。最后提出河北省杂粮生产布局的展望,将河北省杂粮生产区域布局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战略提升区、稳步发展区三个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生产 布局 现状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曦 赵翠媛 张月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2-235,共4页
为进一步调整河北省农业粮经结构提供相应的对策,立足河北省情,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杂粮 产业 SWOT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粒期叶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叶片碳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洋 郑殿峰 +5 位作者 冯乃杰 张红梅 张盼盼 陈文浩 刘涛 龚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4-1589,共6页
研究了鼓粒期叶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糖分积累、保护性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绿豆鼓粒期至成熟期叶片叶绿素、糖分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并且降低了MDA含量;2013年烯效唑和... 研究了鼓粒期叶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糖分积累、保护性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绿豆鼓粒期至成熟期叶片叶绿素、糖分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并且降低了MDA含量;2013年烯效唑和激动素分别较对照产量提高了22.84%、3.63%;2014年烯效唑和激动素分别较对照产量提高了26.19%、44.26%。综上所述,烯效唑和激动素能有效提高绿豆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烯效唑 激动素 碳代谢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杂粮醋粉真空冻干工艺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树俊 张君梅 +6 位作者 石玥 李乐 李佳益 王翠连 郑婕 邢慧雅 吴梦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0-135,共6页
以苦荞面、燕麦麸皮、黑豆皮为原辅料,采用山西老陈醋传统工艺进行酿造、熏醅,熏醅后物料经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后制备杂粮醋粉。以干燥速率和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冻干杂粮醋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干... 以苦荞面、燕麦麸皮、黑豆皮为原辅料,采用山西老陈醋传统工艺进行酿造、熏醅,熏醅后物料经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后制备杂粮醋粉。以干燥速率和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冻干杂粮醋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干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冻温度-40℃、物料厚度9 mm、升华温度28℃、解析温度33℃,此时杂粮醋粉干燥速率为3.60%/h,总酸含量为8.53 mg/g。本研究为杂糖醋粉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醋粉 酿造 真空冷冻干燥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芸豆氮肥与密度优化组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广东 胡尊艳 +2 位作者 王强 孟宪欣 陈林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02,145,共6页
以黑龙江省北部主栽芸豆品种英国红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氮肥和密度对生育期、形态特征、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商品与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会显著增加各个生育时期和生育期的天数,低密度时差异不显著,超过20万株·hm-2... 以黑龙江省北部主栽芸豆品种英国红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氮肥和密度对生育期、形态特征、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商品与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会显著增加各个生育时期和生育期的天数,低密度时差异不显著,超过20万株·hm-2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各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芸豆的商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N肥45 kg·hm-2和密度10万株·hm-2的组合脂肪含量最大为1.51%,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蛋白质最大值出现在N肥60 kg·hm-2和10万株·hm-2的密度与氮肥组合上,最大值为14.55%,与N肥45 kg·hm-2和10万株·hm-2组合差异不显著,与其它组合间差异显著;N30 kg·hm-2和20万株·hm-2组合产量最高,为3 418.56 kg·hm-2,与N肥45 kg·hm-2和15万株·hm-2组合产量(3 417.46 kg·hm-2)相当,与其他组合间差异显著。综合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品质分析,最为理想栽培模式为N肥45 kg·hm-2和15万株·hm-2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高寒地区 氮肥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保质干燥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海龙 车刚 +3 位作者 万霖 高瑞丽 马广宇 王洪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79,共6页
为解决粮食干燥过程中爆腰率增加、干燥后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深床保质干燥试验总结出变温保质干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变温保质干燥机及PLC控制系统,包括变温调节装置、保质干燥机及PLC控制柜。从软件硬件方面对系统进行搭建,结合... 为解决粮食干燥过程中爆腰率增加、干燥后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深床保质干燥试验总结出变温保质干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变温保质干燥机及PLC控制系统,包括变温调节装置、保质干燥机及PLC控制柜。从软件硬件方面对系统进行搭建,结合模糊控制算法实现对排粮辊转速的控制,并以高品质水稻干燥作业为例进行干燥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LC控制的保质干燥机在设置出机水分为14.5%的情况下进行干燥,出机水分值为14.6%,标准误差为0.035 46,方差为0.113;出机水稻食味值82,糙碎率为3.4%,淀粉含量14.7%,蛋白质含量为9.8%,且整机运行平稳可靠。该研究可为杂粮、高品质水稻的智能化干燥作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燥机 变温保质 PLC控制系统 杂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糟TMR颗粒饲粮对黔北麻羊育肥性能、血浆蛋白质利用率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伦 吴文旋 +3 位作者 吴佳海 杨康 韩娥 莘海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84,共5页
为研究白酒糟TMR颗粒饲粮对山羊育肥性能、血浆蛋白质利用率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32只育肥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山羊饲喂养殖场常用饲粮,处理组饲喂白酒糟TMR颗粒饲粮。... 为研究白酒糟TMR颗粒饲粮对山羊育肥性能、血浆蛋白质利用率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32只育肥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山羊饲喂养殖场常用饲粮,处理组饲喂白酒糟TMR颗粒饲粮。预饲期10 d,正式期60 d。测定指标包括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净增重(ANG)、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消化率,血浆尿素氮(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水平,健康状况观察。结果显示:(1)处理组DMI较对照组提高50.3%,差异显著(P<0.05);ANG、ADG比对照组高279.0%、184.14%,差异显著(P<0.05);F/G显著低于对照组89.79%(P<0.05)。处理组DM、CP、Ash摄入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51.5%、103.91%、82.32%(P<0.05);DM、CP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22%、7.67%,差异显著(P<0.05);Ash消化率较对照组高7.72%,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山羊血浆UN、TP、Alb、Glo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3)处理组较对照组体型雄壮,敏感好动,毛色柔顺发亮,腹泻率低。综上所述,白酒糟TMR颗粒饲料可显著提高山羊育肥性能,对血浆蛋白质利用率没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改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TMR颗粒饲粮 育肥性能 血浆蛋白质利用率 健康状况 黔北麻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