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沟湾养殖区春季pCO_2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邱爽 龚信宝 +3 位作者 张继红 任黎华 刘志媛 张龙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7,共7页
2012年5月27~29日对桑沟湾贝类养殖、贝藻混养、藻类养殖等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等参数的连续走航和贝类养殖区的日变化观测,讨论了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的分布特性及机制。结果显示,在该航次水质及气候条件下,桑沟湾养殖... 2012年5月27~29日对桑沟湾贝类养殖、贝藻混养、藻类养殖等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等参数的连续走航和贝类养殖区的日变化观测,讨论了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域水-气界面区pCO2的分布特性及机制。结果显示,在该航次水质及气候条件下,桑沟湾养殖区域叶绿素偏高,溶解氧始终处于过饱和状态,最高达140%,强烈的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消耗大量无机碳,水-气界面始终是大气CO2的汇。其中贝类养殖区pCO2低于贝藻混养区,低于藻类养殖及湾外近海区域。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这一海区水-气界面可能是大气CO2的汇区,需要精细的航次计划做全面观测,例如养殖区域沉积的大量颗粒有机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再悬浮、降解对水气界面CO2的贡献以及实际意义上的埋藏通量究竟有多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养殖区 p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促排卵汤对PCOS模型大鼠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郭银华 谈勇 邹奕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影响,探讨其对PCOS卵巢局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补肾促排卵汤作用于以脱氢表雄酮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PCOS模型大鼠...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影响,探讨其对PCOS卵巢局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补肾促排卵汤作用于以脱氢表雄酮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PCOS模型大鼠颗粒细胞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补肾促排卵汤能显著提高PCOS模型大鼠颗粒细胞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补肾促排卵汤能提高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表达,可能是补肾促排卵汤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出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模型大鼠 补肾促排卵汤 芳香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医药对PCOS生殖障碍调控的时机与方案 被引量:8
3
作者 谈勇 任青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5-407,471,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现代疾病谱以其多发、疑难、病程缠绵而困惑医患双方。中医药的干预为临床增添了思路,然而却未彰显出优势。潜心学习PCOS卵巢局部病理生理和生殖遗传学的最新研究,传承中医补肾的学术精粹,提出干预路径应在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现代疾病谱以其多发、疑难、病程缠绵而困惑医患双方。中医药的干预为临床增添了思路,然而却未彰显出优势。潜心学习PCOS卵巢局部病理生理和生殖遗传学的最新研究,传承中医补肾的学术精粹,提出干预路径应在对育龄期母体PCOS状态的监控,胚胎期改善宫内内分泌环境,围青春期PCOS先兆症状的早期调护,建立超前的防治措施,是中医药对PCOS生殖障碍调控的时机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殖障碍 调控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PCOS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宋青 邹余粮 苟文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0-733,739,共5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分泌功能和其上P450芳香化酶(P450arom)、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7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分泌功能和其上P450芳香化酶(P450arom)、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7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分组,A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10、102、103、104nmol/L)吡格列酮、B组为不同浓度吡格列酮与卵泡刺激素(FSH,50ng/L)及C组为不同浓度吡格列酮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50ng/L)。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雌二醇(E2)浓度,Real-time PCR法检测颗粒细胞上P450arom、IRS-1、IRS-2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A、B、C组中,人PCOS卵巢颗粒细胞培养48h的E2产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各浓度组间P450arom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吡格列酮浓度的增加,E2水平和P450arom mRNA表达也随之下降;人PCOS卵巢颗粒细胞在相同浓度吡格列酮时,C组E2水平和P450arom mRNA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1)及A组(P<0.01),B组E2产生量和P450arom mRNA表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PCOS卵巢颗粒细胞经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刺激48h,各浓度组间IRS-1、IRS-2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吡格列酮浓度的增加,IRS-1mRNA表达随之下降,IRS-2mRNA表达随之上升。结论吡格列酮可能直接或间接通过对P450arom的抑制,减少E2的生成,改善颗粒细胞上IRS-1和IRS-2表达的失衡,抑制PCOS卵巢的局部胰岛素抵抗状态;吡格列酮可抑制FSH和IGF-Ⅰ刺激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雌激素 芳香化酶P45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颗粒细胞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发病机制及其与KIT/KITL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聂晓伟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8-400,共3页
对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卵丘细胞、卵母细胞相关因子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KIT/KITL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KIT/KITL与PCOS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思路及中医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KIT/KITL pcoS 发病机制 相关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下心理干预对PCOS不孕症患者心理危机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倩 杨萍 黄凯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5-62,共8页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下心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oy适应模式下心理干预。比较干...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下心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oy适应模式下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病耻感、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生活方式转变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女性不孕症患者羞辱感量表各维度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的各维度评分及应对方式问卷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生育生活质量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应对方式问卷的面对评分及自制生活方式转变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下心理干预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调节其应对方式、生活方式,还可降低其病耻感,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家庭关怀度,且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ROY适应模式 心理危机 自我效能感 家庭关怀度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与AMH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光林 郑文玲 +1 位作者 刘传勇 杨文滔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5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与AMH水平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患者选自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PCOS不孕症的80例患者,对照组选自同期我院收治的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的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按照AMH水平不同分为高AMH组(≥10ng/m... 目的探讨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与AMH水平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患者选自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PCOS不孕症的80例患者,对照组选自同期我院收治的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的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按照AMH水平不同分为高AMH组(≥10ng/m L,37例)和低AMH组(<10ng/m L,43例);对比分析各组间AMH及激素水平;同时分析PCOS患者分泌代谢异常与AMH水平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AMH、LH及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H和E2含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AMH组AMH及T均显著高于低AMH组,BMI显著低于低AMH组(P<0.05),FSH和LH高AMH组高于低AM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AMH水平与T呈现正相关(r=0.624,P<0.05);AMH水平与BMI呈现负相关(r=-0.511,P<0.05)。结论 PCOS患者AMH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相关,AMH水平升高可作为PCOS疾病的辅助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S 内分泌代谢异常 AMH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O+FFT的B1C导航信号捕获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君 张子奇 李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486-492,共7页
为了对采用BOC调制的B1C导航信号进行捕获,提出了基于PCO+FFT的导航信号捕获算法。首先,在深入分析B1C信号特点的基础上,对分段长度和FFT点数进行选择;其次,从相干积分增益、非相关积分增益、多普勒测频范围与测频分辨率、检测概率等几... 为了对采用BOC调制的B1C导航信号进行捕获,提出了基于PCO+FFT的导航信号捕获算法。首先,在深入分析B1C信号特点的基础上,对分段长度和FFT点数进行选择;其次,从相干积分增益、非相关积分增益、多普勒测频范围与测频分辨率、检测概率等几个方面对该算法进行了深入地推导;再次,给出基于新算法的FPGA实现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FPGA硬件平台上进行实测的结果显示了方案的正确性。将副载波剥离的方式以及基于状态机的控制核心的实现思路可为导航信号捕获算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B1C信号 pco FFT 捕获 性能分析 算法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瘀方对PCOS血清IK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雍志强 潘文 +2 位作者 张瑞瑞 康开彪 袁仁智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补肾化瘀方,1剂/d,经期停服。2组均于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补肾化瘀方,1剂/d,经期停服。2组均于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KKα、IKK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6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Kα、IKKβ水平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方治疗PCOS临床疗效显著,其可能通过抑制血清中IKKα、IKKβ的表达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补肾化瘀方 IKKa IK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雄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小霞 邓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8-10,1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变化与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雄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治疗的80例PCOS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80例正常女性设为对照组,观察研究对象的体质量指数(BMI)...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变化与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雄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治疗的80例PCOS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80例正常女性设为对照组,观察研究对象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AMH、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雄激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AMH、LH、LH/FSH、雄激素、HOMA-I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雄激素、LH、LH/FSH呈正相关,与HOMA-IR、BMI、年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雄激素呈正相关。结论患有PCOS的人群中血清AMH相比于正常女性高,且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体内雄激素水平相关,而与IR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氏管激素 胰岛素抵抗 雄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促排卵方案对PCOS患者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隆英 高云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194-2196,共3页
目的比较3种促排卵方案对PCOS患者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行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的320对PCOS不孕夫妇45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来曲唑组、促性腺激素(HM... 目的比较3种促排卵方案对PCOS患者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行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的320对PCOS不孕夫妇45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来曲唑组、促性腺激素(HMG)组、来曲唑联合HMG组。B超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变化并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优势卵泡直径≥14mm的个数,HMG组最高,来曲唑联合HMG组居中,来曲唑组最低(P〈0.05);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来曲唑组明显小于HMG组(最厚)和来曲唑联合H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联合HMG组临床妊娠率为29%(54/187),均明显高于HMG组20%(32/162)和来曲唑组10%(10/103)。三组I晦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联合HMG用药促排卵方案可明显提高PCOS患者子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S促排卵子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联合滋肾育胎丸对PCOS患者促排卵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彬 彭宇洪 +3 位作者 伍玉燕 陈丽梅 江波 张洁林 《北方药学》 2016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来曲唑联合滋肾育胎丸对PCO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促排卵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8月于我院明确诊断的PCOS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采用来曲唑+滋肾育胎丸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尿... 目的:观察来曲唑联合滋肾育胎丸对PCO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促排卵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8月于我院明确诊断的PCOS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采用来曲唑+滋肾育胎丸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尿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排卵率、成熟卵泡数、内膜厚度、HCG日E2水平、妊娠率等。结果:两组在成熟卵泡数、E2水平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率、内膜厚度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联合滋肾育胎丸方案可以作为基层医院简易促排卵一种有效安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滋肾育胎丸 促排卵 妊娠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仁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异病同治”作用机制
13
作者 王嘉萌 王博宇 丛慧芳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48-58,共11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仁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异病同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仁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异病同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中药成分靶点平台2.0(HIT 2.0)、传统中医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草药-中医证候-西医症状-成分-靶标-疾病关联网络数据库(symmap integrat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mMap)等平台获取和筛选三仁汤的活性成分,并判断其生物活性;得到有效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基因,输入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标准化;利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药物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和药物银行数据库(DrugBank)获取PCOS和T2DM疾病靶点,得到三仁汤治疗PCOS和T2DM的共同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三仁汤“异病同治”的“单味药-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R语言(R studio)等平台进行生物过程分析,获得Mode节点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结果:共筛选得到三仁汤有效活性成分50个、PCOS疾病靶点23332个、T2DM疾病靶点28438个,三仁汤“异病同治”PCOS和T2DM的共同靶点214个;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筛选出39个关键靶点;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三仁汤“异病同治”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缺氧反应、凋亡过程、HIF-1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等;MCODE分析结果显示:三仁汤“异病同治”可能与活性氧反应、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脂肪酸代谢过程等相关;三仁汤“异病同治”的关键靶点为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 alpha,AKT1)、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p53,TP53)、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CASP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IL-6等。结论:三仁汤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的作用机制,对PCOS和T2DM患者发挥作用,取得异病同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三仁汤 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联合中药治疗肝郁血瘀型PCOS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燕芳 温利辉 +1 位作者 杨满 梁中 《北方药学》 2015年第5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中药治疗肝郁血瘀型PCOS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3年我院80例肝郁血瘀型PCOS,分为两组,即温针联合中药组与常规中药组,每组40例。治疗后从月经周期恢复情况、血雄激素水平、基础体温、B超监测排卵情况、是否受...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中药治疗肝郁血瘀型PCOS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3年我院80例肝郁血瘀型PCOS,分为两组,即温针联合中药组与常规中药组,每组40例。治疗后从月经周期恢复情况、血雄激素水平、基础体温、B超监测排卵情况、是否受孕5点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温针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7.50%,常规中药组总有效率77.50%,温针联合中药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联合中药治疗肝郁血瘀型PCOS是一种有优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症 温针联合中药治疗 基金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fatin基因过表达对PCOS模型大鼠血浆胆固醇代谢和肝胆固醇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小红 彭珊珊 任利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对PCOS模型大鼠血浆胆固醇代谢和肝胆固醇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SD清洁雌性大鼠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和胰岛素诱导建立PCOS模型(n=20),并以等量油剂代替DHEA为对照组(n=20),大鼠visfat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和空质...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对PCOS模型大鼠血浆胆固醇代谢和肝胆固醇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SD清洁雌性大鼠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和胰岛素诱导建立PCOS模型(n=20),并以等量油剂代替DHEA为对照组(n=20),大鼠visfat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和空质粒分别转染PCOS组和对照组,ELISA方法测定血浆visfatin水平;RT-PCR测定肝HMG-CoA还原酶和SREBP-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visfatin质粒注射72 h后较注射前:(1)血浆visfatin水平升高(P<0.05);(2)HMG-CoA还原酶mRNA及SREBP2 mRNA的表达较转染前均升高(P<0.05),正常大鼠visfat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注射组HMG-CoA还原酶mRNA的表达较转染前升高(P<0.05)。结论 visfa-tin过表达可能在PCOS模型大鼠脂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HMG—CoA还原酶 SREB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PCOS促排卵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卫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比较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PCOS的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结局。方法:拟行促排卵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70例,分为来曲唑组(LE)30例和克罗米芬组(CC)40例。于HCG注射日观察≥14 mm卵泡数、≥16 mm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和血清E... 目的:比较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PCOS的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结局。方法:拟行促排卵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70例,分为来曲唑组(LE)30例和克罗米芬组(CC)40例。于HCG注射日观察≥14 mm卵泡数、≥16 mm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和血清E2、LH、T水平;比较两组HMG用量、排卵数、妊娠率及OHSS发生例数。结果:LE组HCG日≥14 mm卵泡数、E2值显著低于CC组(P<0.05),LE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排卵数却显著高于CC组(P<0.05);LE组妊娠率高于C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组用于PCOS促排卵治疗可减少CC抗雌激素作用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有类似CC的促排卵作用以及相似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克罗米芬 pcoS 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PCOS发生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17
作者 张琴芬 任慕兰 +1 位作者 王莉娜 于红 《循证医学》 CSCD 2015年第6期370-37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 目的系统评价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携带Ⅰ等位基因的个体相对于Ⅲ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下降18%[比值比(95%可信区间)=0.82(0.72,0.94),P=0.004];携带Ⅰ/Ⅰ基因型的个体发病风险低于Ⅰ/Ⅲ+Ⅲ/Ⅲ基因型的携带者[比值比(95%可信区间)=0.78(0.65,0.94),P=0.010]。亚组分析显示:携带Ⅰ等位基因的高加索人群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减少16%[比值比(95%可信区间)=0.84(0.73,0.98),P=0.023];隐性模型中(Ⅰ/Ⅰ+Ⅰ/Ⅲvs.Ⅲ/Ⅲ),亚洲人群的保护性作用更为显著[比值比(95%可信区间)=0.20(0.04,0.92),P=0.039],而高加索人群中未见显著性[比值比(95%可信区间)=0.84(0.64,1.09),P=0.185]。与Ⅲ/Ⅲ基因型携带者相比,携带Ⅰ/Ⅰ纯合子的亚洲人群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风险下降79%[比值比(95%可信区间)=0.21(0.05,0.95),P=0.042],而高加索人群中的差异未见显著性[比值比(95%可信区间)=0.82(0.56,1.19),P=0.292]。结论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风险有关,但这种关联关系存在明显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 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不能预测罗格列酮改善PCOS患者的卵巢生殖功能
18
作者 郑建淮 柏海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罗格列酮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生殖内分泌门诊150例PCOS患者,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13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罗格列酮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生殖内分泌门诊150例PCOS患者,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135名月经周期规律的正常女性为对照组。PCOS组分为胰岛素抵抗(IR)组和非IR(NIR)组,IR组46例口服罗格列酮4mg,1次/d,共12周,3月后复测上述化验。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两组受试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结果①PCOS组和对照组脯氨酸/丙氨酸(P/A)型频率分别为6.7%和5.9%(P>0.05),丙氨酸(Al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和3.0%(P>0.05);②PCOS组睾酮(T)水平与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r=0.69,P<0.01);T与PPAR-γ2 Pro12Ala变异频率呈负相关(r=-0.91,P<0.05),PCOS-P/A组T水平小于脯氨酸/脯氨酸(P/P)组(2.24±1.14,2.58±0.83nmol/L,P<0.05);③罗格列酮组(46例)均是P/P型基因,用药后,27例排卵(58.70%),12人妊娠(26.10%),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升高(0.02±0.01,0.03±0.01,P<0.05),T浓度下降(3.56±0.45,2.21±0.63,P<0.05)。结论①PPAR-γ2基因Pro12Ala突变的PCOS妇女雄激素水平低下,提示Ala等位基因是一个保护基因;②罗格列酮改善PCOS患者卵巢功能的临床疗效异质性与PPAR-γ2Pro12Ala多态性可能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PPAR-γ2基因 PRO12ALA多态性 生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大鼠窦状卵泡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19
作者 苗竹林 王自能 +1 位作者 唐海兰 章韵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窦状卵泡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PCO 大鼠模型,分别取模型组与对照组双侧卵巢组织,光镜下剔除闭锁及囊状卵泡,选择发育正常窦状卵泡卵母细 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两组窦状卵泡的一般情...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窦状卵泡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PCO 大鼠模型,分别取模型组与对照组双侧卵巢组织,光镜下剔除闭锁及囊状卵泡,选择发育正常窦状卵泡卵母细 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两组窦状卵泡的一般情况,以及卵母细胞中出现异常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正常卵泡发育到窦状卵泡时,卵母细胞体积逐渐达到最大,胞浆中细胞器丰富,透明带均匀,微绒毛由垂直 细长变粗,并逐渐退出透明带。PCOS组多数窦状卵泡卵母细胞胞浆中出现局部细胞器变性、聚集成块,局部胞 浆板层样结构消失,透明带呈不均质状等异常现象。PCOS组卵母细胞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7.2487,P<0.05)。结论:PCOS大鼠窦状卵泡卵母细胞呈现早期细胞凋亡的特征,是卵泡开始退化的标志,也 是卵泡未能发育成熟为优势卵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母细胞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EA诱导雌性大鼠PCOS模型早期性器官及其相关激素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保平 徐明龙 +1 位作者 胡进 徐银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48-1355,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卵巢囊肿形成过程中,大鼠性腺等器官增重、性激素水平以及卵巢组织抗苗勒管激素AMH mRNA变化关系。选取性未成熟的雌性SD大鼠80只(21d),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试验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0.2mL·d-1芝...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卵巢囊肿形成过程中,大鼠性腺等器官增重、性激素水平以及卵巢组织抗苗勒管激素AMH mRNA变化关系。选取性未成熟的雌性SD大鼠80只(21d),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试验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0.2mL·d-1芝麻油+DHEA(每100g体重注射6mg DHEA);对照组注射等量注射用油,预试期2d,正试期20d。分别在试验开始第5、10、15和20天称取大鼠的体重、卵巢、子宫、肝、肾和脾的重量,计算脏器指数,采集血液备用。结果显示,第15和20天试验组大鼠的体重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大鼠子宫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5和10天卵巢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清AMH和雄激素(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第15和20天血清P以及第20天血清LH和E2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试验组卵巢AMH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第5和10天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试验组大鼠性器官在性发育早期得到优先发育;抗苗勒管激素异常分泌可能是大鼠PCOS发病机理和发展的标志;卵巢AMH mRNA表达与血清AMH分泌变化规律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为深入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S模型 脱氢表雄酮(DHEA) 抗苗勒管激素(AMH) 血清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