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镀(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姚素薇 姚颖悟 +1 位作者 张卫国 王宏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WC纳米微粒的添加量对镀层中微粒含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研究发现,纳米微粒镀层的硬度随着镀层中WC纳米微粒含量的增加而提...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WC纳米微粒的添加量对镀层中微粒含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研究发现,纳米微粒镀层的硬度随着镀层中WC纳米微粒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测量(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发现其耐蚀性能要优于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TiO_2微粒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特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新民 谢跃勤 +1 位作者 吴玉程 宋皖英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对化学镀 Ni- P合金、化学复合镀 ( Ni- P) -微米 Si C微粒复合镀层和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与比较 ,探讨了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化学复合镀 ( Ni- P) ... 通过对化学镀 Ni- P合金、化学复合镀 ( Ni- P) -微米 Si C微粒复合镀层和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与比较 ,探讨了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化学复合镀 ( Ni- P) -纳米 Ti O2 微粒复合镀层由于其良好的组织与性能 ,滑动磨损过程中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层 摩擦特性 纳米二氧化钛 微粒 镍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WC纳米微粒复合电镀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吉会 尹玫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1-3,7,共4页
研究了WC纳米微粒质量浓度、阴极电流密度、pH值、温度、搅拌方式等工艺参数对(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参数。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硬度进行了观察与测... 研究了WC纳米微粒质量浓度、阴极电流密度、pH值、温度、搅拌方式等工艺参数对(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电镀的最佳工艺参数。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硬度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均匀,有质量分数为2.0%~3.5%的WC纳米微粒的镀层;热处理后硬度可达124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 复合电镀 复合镀层 纳米微粒 阴极电流密度 沉积速度 硬度 WC 热处理 最佳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Al_2O_3纳米微粒化学复合镀——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红燕 周广宏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1期4-7,共4页
将纳米Al2O3应用于化学复合镀中,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纳米Al2O3粉的分散状态和(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Al2O3分散后再加入到镀液中进行施镀,方可得到分散均匀的复合镀层。
关键词 ni-p 化学复合 表面活性剂 复合镀层 镀层组织 分散 纳米AL2O3 组织形貌 粒化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Al_2O_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测试 被引量:4
5
作者 常京龙 吴庆利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6,共4页
为了改进钢材表面性能,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制备(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由于纳米微粒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致使使得到的复合镀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通过Ni-P合金镀层(、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和热处理后的(Ni-P)-Al2O3纳米微... 为了改进钢材表面性能,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制备(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由于纳米微粒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致使使得到的复合镀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通过Ni-P合金镀层(、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和热处理后的(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能测试,得出(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尤其是热处理后其硬度和耐磨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Al2O3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复合电镀(Ni-P)-纳米微粒SiO_2工艺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铁华 成旦红 +2 位作者 桑付明 袁蓉 徐伟一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6期27-30,共4页
采用脉冲电流,制备(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脉冲平均电流密度、脉宽、占空比、搅拌方式及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硬度以及镀层中SiO2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遴选出最佳的电镀工艺。同时... 采用脉冲电流,制备(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脉冲平均电流密度、脉宽、占空比、搅拌方式及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硬度以及镀层中SiO2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遴选出最佳的电镀工艺。同时,对脉冲电镀与直流电镀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 复合电镀 纳米SiO2 脉冲电镀 电镀工艺 镀层硬度 复合镀层 脉冲电流 沉积速率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基纳米抗菌复合镀层 被引量:16
7
作者 姚素薇 迟广俊 +2 位作者 张卫国 任光勋 范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04-906,共3页
通过将载镍型抗菌剂复合到Ni-P镀层的方法获得了纳米抗菌复合镀层 .抗菌检验实验表明 ,该镀层对绿脓杆菌有 10 0 %的杀菌性能 ,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约为 90 %.最后初步探讨了镀层的抗菌机理 .
关键词 ni-p纳米抗菌复合镀层 镍型抗菌剂 病原菌 镍磷化学镀层 抗菌机理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O_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及其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卜路霞 石军 +1 位作者 朱华玲 尉震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5,19,共4页
采用控电流电沉积技术以铜为基体制备了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通过改变镀液中SiO2纳米微粒的质量浓度,考察了其对镀层中SiO2微粒的质量分数、电沉积速率及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对纯镍镀层与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比... 采用控电流电沉积技术以铜为基体制备了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通过改变镀液中SiO2纳米微粒的质量浓度,考察了其对镀层中SiO2微粒的质量分数、电沉积速率及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对纯镍镀层与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对复合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ρ(SiO2),可以调节Ni-SiO2复合镀层的组成、电沉积速率和耐蚀性能。当ρ(SiO2)为10~15g/L且电流密度为1A/dm2时,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相对于纯镍镀层,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其表面更致密、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电沉积 耐蚀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Ni-P/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与耐铝液侵蚀性能 被引量:15
9
作者 彭成章 朱玲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7-1182,共6页
研究电沉积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和耐铝液侵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磨损表面形貌以及铝与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镀态)与淬火45钢对摩... 研究电沉积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和耐铝液侵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磨损表面形貌以及铝与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镀态)与淬火45钢对摩时的摩擦因数为0.45~0.55,磨损表现为疲劳剥落;经400℃热处理后,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与淬火45钢对摩的摩擦因数为0.20~0.24,磨损机理表现为轻微粘着和磨蚀;铝液在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表面的润湿角为109,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耐铝液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纳米Al2O3复合镀层 脉冲电沉积 耐蚀性能 疲劳剥落 粘着 磨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Co/WC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圆圆 于锦 +2 位作者 刘小亮 黄昊 董星龙 《电镀与精饰》 CAS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N i-P)-Co/W C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测定了复合刷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构及成分分布。结果显示,复合镀层中的组织结构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比镍-磷合金镀层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ni-p)-Co/WC纳米颗粒 复合电刷镀层 表面形貌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Ni-W-P基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组织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忠诚 何丽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共5页
电沉积Ni-W-P基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分析表明:镀液pH的增大,镀层表面粗糙,但镀层较厚,稀土的加入能有效细化晶粒。(Ni-W-P)-SiO2、(Ni-W-P)-Ce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镀态时是非晶态结构,而(Ni-W-P)-CeO2-SiO2纳米微粒复... 电沉积Ni-W-P基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分析表明:镀液pH的增大,镀层表面粗糙,但镀层较厚,稀土的加入能有效细化晶粒。(Ni-W-P)-SiO2、(Ni-W-P)-Ce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镀态时是非晶态结构,而(Ni-W-P)-CeO2-S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在镀态时是混晶结构。热处理后的(Ni-W-P)-CeO2-SiO2复合镀层是晶态结构。Ni3P相的衍射峰加强,这说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镀层的非晶态形态逐渐减弱,镀层逐渐向晶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W-P 复合镀层 组织与结构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TiO_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中TiO_2共析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亓新华 闫书磊 王红娟 《电镀与精饰》 CAS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Ti^4+与H2O2生成桔黄色络合物,选出最佳测定波长为400nm;研究了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及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在0~10.5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3×10^3... 在硫酸介质中,Ti^4+与H2O2生成桔黄色络合物,选出最佳测定波长为400nm;研究了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及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在0~10.5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3×10^3L/(mol·cm)。此方法简便、准确,用于锌基T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中TiO2共析量的测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TIO2 Zn-Ti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方法对Ni-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建芳 周言敏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4,46,共4页
分别采用磁力搅拌-直流电沉积法、超声波搅拌-直流电沉积法和超声波搅拌-脉冲电流沉积法制备Ni-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并探讨电沉积方法对复合镀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搅拌能引发扰动搅拌和击碎... 分别采用磁力搅拌-直流电沉积法、超声波搅拌-直流电沉积法和超声波搅拌-脉冲电流沉积法制备Ni-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并探讨电沉积方法对复合镀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搅拌能引发扰动搅拌和击碎分散等综合效应,对共沉积过程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明显改善复合镀层的形貌组织,提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并且进一步替代加载脉冲电流后,脉冲电流和超声波的作用叠加,使电沉积制备的复合镀层表面更平整,结构更致密,硬度更高,耐磨性和耐蚀性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电沉积方法 组织结构 硬度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的抗微动磨损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广宏 林岳宾 章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6-39,共4页
以纳米Al2O3为增强相,利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了Ni-P-nanoAl2O3复合镀层,以球-面接触方式评价了复合镀层在300μm振幅下的微动摩擦学行为,并与Ni-P二元镀层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了不同载荷、频率下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结果表明,Ni... 以纳米Al2O3为增强相,利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了Ni-P-nanoAl2O3复合镀层,以球-面接触方式评价了复合镀层在300μm振幅下的微动摩擦学行为,并与Ni-P二元镀层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了不同载荷、频率下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结果表明,Ni-P-nanoAl2O3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比Ni-P二元镀层的高,相对Ni-P二元镀层而言,复合镀层的抗微动磨损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相对耐磨性最大达到2.24,其磨痕呈浅而窄的"W"型,在低载下的微动属于轻微的擦伤式磨损,高载下则转变为明显的磨粒磨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镀层 纳米AL2O3 化学复合 微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亚楠 郝建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5,共5页
介绍了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综述了高显微硬度复合镀层、耐磨性复合镀层、耐蚀性复合镀层以及其它特殊功能复合镀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总结了目前纳米微粒复合镀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其以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锌盐纳米复合化学镀层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马美华 李峰 +2 位作者 李小华 潘涛 忻新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 研究了硅钢片上镍 -磷与纳米微粒磷酸锌、锡酸锌、硅酸锌的复合化学镀 ,讨论了纳米微粒用量对镀层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外貌 ;称重法测定厚度 ;通过加速腐蚀实验、高温氧化实验、抗粘性实验等多种方法测定其耐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在最佳施镀条件下纳米微粒用量在 0 .5g/L时可得光亮、致密、耐腐蚀性不仅优于硅钢片 ,甚至优于相近厚度的镍 -磷化学镀层的纳米复合材料镀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化学镀 镍-磷-纳米微粒锌盐 耐腐蚀性能 镀层 金属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Ni-P-ZrO_2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乔瑜 何伟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65,共5页
采用纳米ZrO2作为复合粒子,通过电镀方法制备非晶态Ni-P-ZrO2复合镀层,研究纳米ZrO2粒子及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ZrO2粒子的存在不影响镀层基质金属的非晶态结构;镀态下Ni-P镀层的磨损受黏着磨损和犁削磨... 采用纳米ZrO2作为复合粒子,通过电镀方法制备非晶态Ni-P-ZrO2复合镀层,研究纳米ZrO2粒子及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ZrO2粒子的存在不影响镀层基质金属的非晶态结构;镀态下Ni-P镀层的磨损受黏着磨损和犁削磨损机制共同作用,耐磨性能较差,纳米ZrO2粒子的加入,缓解了镀层的黏着磨损和犁削作用,使磨损量大幅降低;非晶态Ni-P-ZrO2复合镀层在350℃热处理温度下已转变为晶态结构,镀层具有最高的耐磨性能,其磨损方式为磨粒磨损和脆性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非晶态 纳米ZrO2粒子 ni-p复合镀层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镀层与微米及普通镍磷合金镀层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佳民 王彦梅 张兆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387-6388,6390,共3页
对普通Ni-P合金镀层、微米SiC化学复合镀层及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层的镀态硬度和热处理硬度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耐磨性试验对3种镀层的磨损量和磨痕宽度进行了对比,通过扫描电镜对3种镀层的磨痕形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C复... 对普通Ni-P合金镀层、微米SiC化学复合镀层及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层的镀态硬度和热处理硬度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耐磨性试验对3种镀层的磨损量和磨痕宽度进行了对比,通过扫描电镜对3种镀层的磨痕形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C复合镀层的耐磨性优于微米SiC复合镀层和普通Ni-P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复合镀层 镀层硬度 耐磨性 ni-p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铜基纳米碳化硅复合镀层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伟华 赵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4,共4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铜基纳米碳化硅复合镀层。研究溶液搅拌方式或溶液中引入添加剂,对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利用超声搅拌制备的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平整而且致密,与磁力搅拌所得镀层相比显微硬...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铜基纳米碳化硅复合镀层。研究溶液搅拌方式或溶液中引入添加剂,对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利用超声搅拌制备的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平整而且致密,与磁力搅拌所得镀层相比显微硬度提高约32%,接近143 HV,磨损质量损失降低约33%,每平方毫米为0.056 mg。溶液中引入添加剂,制备的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无明显改观,但采用超声波搅拌制备的Cu-Si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改观较为明显。添加剂发挥的作用与超声搅拌引发的综合作用叠加,促使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Cu-SiC复合镀层 纳米SiC微粒 形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纶织物复合化学镀(Ni-P)-Fe_3O_4复合镀层
20
作者 郑继业 张辉 杨璐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共5页
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实现了锦纶织物纤维表面复合化学镀(Ni-P)-Fe3O4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结果表明:与化学镀镍-磷合金相比,不同分散剂分散Fe3O4纳米颗粒镀层表面粗糙度有所不同,但晶体结构没有改变。当质量增加率相同时,酸性化学镀镍-磷... 采用复合化学镀技术,实现了锦纶织物纤维表面复合化学镀(Ni-P)-Fe3O4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结果表明:与化学镀镍-磷合金相比,不同分散剂分散Fe3O4纳米颗粒镀层表面粗糙度有所不同,但晶体结构没有改变。当质量增加率相同时,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优于碱性化学镀镍-磷合金织物。烘燥温度和时间、Fe3O4纳米颗粒添加量及分散剂种类都对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织物的电磁波屏蔽、表面电阻和耐磨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织物 FE3O4纳米颗粒 复合化学镀(ni-p)-Fe3O4镀层 屏蔽效能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