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塿土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反应性溶质(NH_4^+)运移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玉 张一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9-535,共7页
利用土柱切割法研究(土娄)土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反应性溶质(NH4+)运移特征。在水分入渗初期,土壤剖面溶质分布曲线为斜线,随入渗时间延长,土壤剖面溶质分布曲线上部逐渐出现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直线段。与水分入渗、再分布相比,溶质... 利用土柱切割法研究(土娄)土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反应性溶质(NH4+)运移特征。在水分入渗初期,土壤剖面溶质分布曲线为斜线,随入渗时间延长,土壤剖面溶质分布曲线上部逐渐出现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直线段。与水分入渗、再分布相比,溶质(NH4+)入渗、再分布明显滞后;水分入渗深度增加,水溶质入渗距离比增加,溶质入渗滞后程度增大。入渗液浓度增大,溶质入渗滞后程度及溶质入渗阻滞因子减小,相应的土壤吸持溶质的反应速率常数增大,表观活化自由能减小。不同再分布时间的土壤剖面溶质分布曲线具有交点(溶质再分布等浓度点),且该交点随入渗液浓度增大而加深。水分再分布过程中,溶质再分布等浓度点的土壤溶质吸持量基本不变,而其上部的土壤吸持量减小,下部的土壤吸持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U土 水分入渗 再分布过程 反应性溶质 ^(nh4^+)运移特征 溶质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苗期根系的NO_3^-、NH_4^+吸收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敏 郭文善 +3 位作者 朱新开 封超年 郭凯泉 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87,共4页
为了给氮素高效利用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3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秦麦11、扬麦9号、扬9817)苗期根系NO3-、NH4+吸收动力学特性的差异及培养液中添加NH4+对根系NO3-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苗期根系... 为了给氮素高效利用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3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秦麦11、扬麦9号、扬9817)苗期根系NO3-、NH4+吸收动力学特性的差异及培养液中添加NH4+对根系NO3-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苗期根系对NO3-和NH4+吸收的最大速率(Vmax)和亲和力(1/Km)有显著差异,表现趋势均为:秦麦11>扬麦9号>扬9817。氮高效品种苗期根系对NO3-、NH4+的吸收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对NH4+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均大于对NO3-吸收的参数。NH4+的存在明显抑制了根系对NO3-的吸收,主要表现为对NO3-吸收速率(Vmax)的影响,而不是对亲和力值(1/Km)的影响。表明根系氮素吸收动力学特征的测定可以作为确定高产优质小麦最适施氮量的参考依据,同时亦可作为小麦育种高世代材料选育氮高效吸收小麦品种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氮素利用效率 ^NO3^- ^nh4^+ 吸收动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灌漠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良菊 肖洪浪 +2 位作者 郭天文 包兴国 杨文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4,102,共6页
结合传统统计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灌漠土有机质、NH4+-N、有效P及K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变异系数在20.299%~53.812%之间,土壤NH4+-N及有效P含量的变异较大... 结合传统统计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灌漠土有机质、NH4+-N、有效P及K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变异系数在20.299%~53.812%之间,土壤NH4+-N及有效P含量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53.812%及51.347%;土壤K和有机质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3.155%和20.299%。地质统计学分析表明该区域土壤P、K有效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块金值/基台值[C0/(C0+C)]分别为8.031%和0.560%;土壤NH4+-N及有机质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C0/(C0+C)]分别为39.111%和32.351%。土壤有机质、NH4+-N、速效P及K等含量的最大相关距在129~2354m之间,其中土壤有效N含量的最大相关距最长(2354m),有机质含量次之(981m),K含量最短(129m)。土壤OM及NH4+-N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891和1.912,土壤有效P及K的分形维数均为1.984。随机因素如种植制度、施肥方式等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及氮的影响较大,而对土壤磷、钾的影响较小。该土壤性质的克立格插值结果显示出一定的空间相似性,显示地质统计学方法可用于分析土壤肥力在空间上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灌漠土 空间变异特征 土壤有机质 ^nh4^+-N 变异系数 土壤磷 随机因素 地质统计学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漳地区原水DOM的3-DEEM-FRI表征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彦洁 崔育倩 +5 位作者 李青松 李博强 王吉苹 陈国元 廖杰 李国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9-504,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积分分析法(3DEEM-FRI)研究了厦漳地区江东泵站、北溪水闸、汀溪水库、莲花水库、坂头水库以及石兜水库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污染特征及其他水质指标与各荧光区域积分体积之间的相关性。结...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积分分析法(3DEEM-FRI)研究了厦漳地区江东泵站、北溪水闸、汀溪水库、莲花水库、坂头水库以及石兜水库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污染特征及其他水质指标与各荧光区域积分体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三种荧光组分—荧光类蛋白质组分(组分Ⅰ,C1)、荧光类蛋白质组分(组分Ⅱ,C2)以及类富里酸组分(组分Ⅲ,C3)在所调查水样中均有显著检出,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组分(组分Ⅳ,C4)在莲花、坂头以及石兜水样中有检出,类腐殖酸组分(组分Ⅴ,C5)在所调查水样中检出不明显;不同水体中同一组分的相对含量差别不大,其中荧光类蛋白质组分占比(P1,n+P2,n)均在60%以上,组分Ⅲ(P 3,n)与组分Ⅳ占比(P 4,n)均在10%~20%之间,组分Ⅴ占比(P 5,n)小于6%;荧光特征参数(1.28<FI<1.76,1.10<HIX<2.24,0.77<BIX<0.98,0.75<β∶α<0.97)显示水体中DOM具有典型的陆源与自生源混合输入的污染特征,组分Ⅰ、组分Ⅱ与组分Ⅳ之间具有同源性特征;TOC与总标准荧光积分体积(ФT,n)之间具显著的相关性(R^(2)=0.97934),NH4^(+)-N与组分Ⅳ的标准荧光积分体积(Ф4,n)之间相关性较好(R^(2)=0.82798),而类腐殖质的相对含量(P3,n+P5,n)与SUVA之间的R^(2)为0.70325。研究表明,3DEEM-FRI分析法可用于识别江湖水库型原水DOM的组成及污染来源,同时还可以实现对TOC含量、NH4^(+)-N含量以及水体腐殖化程度的有效追踪和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 三维荧光区域积分 荧光特征参数 TOC ^nh4^(+)-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