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洁琼 吕洋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Müller细胞(MCs)是人类视网膜中最常见的神经胶质细胞。其为神经元提供稳态、代谢和功能支持。在调节细胞外空间体积、离子和水稳态以及维持血-视网膜屏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们释放胶质递质和其他神经活性分子,并通过神经递质再... Müller细胞(MCs)是人类视网膜中最常见的神经胶质细胞。其为神经元提供稳态、代谢和功能支持。在调节细胞外空间体积、离子和水稳态以及维持血-视网膜屏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们释放胶质递质和其他神经活性分子,并通过神经递质再循环影响突触活动。所有这些功能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神经元的活动。Müller细胞支持光感受器和神经元的存活,负责视网膜的结构稳定,并且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调节剂。其在几乎所有致病刺激下都会被激活。反应性Müller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病理状态下Müller细胞的过度激活会退出神经元保护并导致神经元变性。因此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RVO-ME)发病过程中,Müller细胞可能起到“双刃剑”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Müller细胞对病理刺激的反应及其对视网膜及黄斑产生的保护和损害作用,对于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指导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中的作用展开综述,旨在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üller细胞胶质间质转化在视网膜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乾坤 索龙 刘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747-1752,共6页
胶质细胞间质转化(GMT)指胶质细胞在各种因素刺激下逐渐获得间质细胞表型和特征的生物学过程,与视网膜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上最主要的大胶质细胞,在受到各种病理因素刺激时被激活并发生转分化。目前,已有研究表... 胶质细胞间质转化(GMT)指胶质细胞在各种因素刺激下逐渐获得间质细胞表型和特征的生物学过程,与视网膜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上最主要的大胶质细胞,在受到各种病理因素刺激时被激活并发生转分化。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üller细胞GMT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尽管GMT相关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其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了解Müller细胞GMT在视网膜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能够为多种视网膜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对于全面揭示细胞转型家族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交互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胶质间质转化 视网膜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6a-5p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活化及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唐德荣 杨雨雯 +1 位作者 石蕊 刘丹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5-711,共7页
目的检测微小RNA-26a-5p(microRNA-26a-5p,miR-26a-5p)对PTEN/PI3K/Akt信号通路及高糖刺激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神经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视网膜Müller细胞构建糖尿病视网... 目的检测微小RNA-26a-5p(microRNA-26a-5p,miR-26a-5p)对PTEN/PI3K/Akt信号通路及高糖刺激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神经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视网膜Müller细胞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神经损伤模型,采用CCK-8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细胞转染过表达miR-26a-5p模拟物,Real-time PCR检测miR-26a-5p、PTEN、PI3K、Akt的表达情况,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1β及IL-6的水平,采用Graphpad 8.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高糖刺激视网膜Müller细胞生长活跃,与对照组相比,50 mmol/L高糖刺激Müller细胞活力在12 h、24 h时逐渐增加,48 h时活力减弱,细胞凋亡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刺激后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miR-26a-5p水平下降,PTEN的表达显著升高,PI3K及Akt水平下降,IL-1β及IL-6的水平明显升高,过表达miR-26a-5p后,PTEN水平降低,PI3K/Akt及炎性因子降低,细胞凋亡减少(P<0.01)。结论miR-26a-5p通过调控PTEN/PI3K/Akt的表达,影响炎症因子释放,减轻高糖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müller细胞 微小RNA-26a-5p(miR-26a-5p) PTEN/PI3K/Akt 炎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胰岛素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宋鄂 杨威 +1 位作者 崔治华 吴家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在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变化。方法:在不同浓度胰岛素条件下(4,8,12kU/L),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采用免疫细胞... 目的:探讨在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变化。方法:在不同浓度胰岛素条件下(4,8,12kU/L),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定性测定Müller细胞分泌VEGF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定量测定Müller细胞分泌VEGF的变化。结果:高浓度胰岛素能明显增强VEGF的表达(P< 0.05)。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可能通过刺激Müller细胞编码VEGF基因的转录,进而增强VEGF蛋白的表达,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生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视网膜 müller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ELISA 新生血管生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下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体外大鼠Müller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娟 惠延年 +2 位作者 郭斌 张乐 郝晓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条件下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大鼠Mü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酶消化法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Müller细胞。台盼兰染色测定细胞活性。应用光镜、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MTT法、原位细胞凋亡等... 目的:观察缺氧条件下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大鼠Mü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酶消化法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Müller细胞。台盼兰染色测定细胞活性。应用光镜、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MTT法、原位细胞凋亡等方法分析Müller细胞在不同的缺氧时间(0~24h)、添加不同浓度VEGF(10~100μg/L)及VEGF受体Flk-1阻断剂SU1498处理后,细胞中VEGF和Flk-1,Flt-1的表达、细胞活性及凋亡等变化。结果:纯化培养至第3代的Müller细胞,经鉴定其纯度为90%,活力是87.3%。缺氧8~12h时Müller细胞胶质源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增强,VEGF和Flk-1,Flt-1表达增加,可见细胞肿胀、脱落。缺氧20h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生降低到79.3%,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了6.5倍。缺氧24h前加入75μg/LVEGF使细胞活性增强了1.3倍,凋亡指数下降到2/3。VEGF在10~75μg/L范围内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正常情况下,Flk-1,Flt-1表达很少,但是缺氧后,表达量明显上升,Flt-1更显著。加入SU1498后能部分抑制VEGF对Müller细胞的作用。结论:短时间缺氧使Müller细胞反应性增生,VEGF和Flk-1,Flt-1表达增加,外源性VEGF可能部分地借助于受体Flk-1和Flt-1对缺氧的Müller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üller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缺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缺氧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明霞 谢学军 +2 位作者 万李 方杨 张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介导缺氧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5-7 d SD大鼠视网... 目的探讨高糖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介导缺氧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5-7 d 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纯化培养至第2代后,以2×106mL-1密度接种于48孔培养板中,根据培养液中葡萄糖及AGEs含量不同,分为正常组、模拟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为50 mmol·L-1)、低AGEs及高AGEs组(培养液AGEs终浓度分别为50 mg·L-1、100 mg·L-1),每组设6个复孔,干预48 h后,以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量以及脯氨酸羟化酶(proline hydroxylase domain,PHD)1、2、3的活性;以RT-PCR测定Müller细胞HIF-1αmRNA及VEGF mRNA相对内参的表达量。结果高AGEs组HIF-1α蛋白表达量为(3.248±0.404)μg·L-1,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577±0.158)μg·L-1及高糖组的(2.600±0.131)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AGEs组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为3.205±0.865,明显高于高糖组的2.438±0.444及高AGEs组的1.935±0.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组VEGF蛋白含量和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32.249±19.922)μg·L-1和1.348±0.314,均低于高糖组的(566.661±24.979)μg·L-1和2.265±0.677、低AGEs组的(590.565±29.725)μg·L-1和2.001±0.574及高AGEs组的(593.646±16.339)μg·L-1和2.063±0.7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组PHD1活性为(99.969±11.066)μg·L-1,高于高糖组的(80.987±5.910)μg·L-1、低AGEs组的(88.809±6.303)μg·L-1及高AGEs组的(75.519±4.914)μg·L-1,而低AGEs组PHD1活性高于高AGE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HD2活性正常组为(131.266±2.614)μg·L-1,低于低AGEs组的(142.896±8.323)μg·L-1及高AGEs组的(149.998±15.013)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HD3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 AGEs比高糖更能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HIF-1α的高表达,且HIF-1α的表达强度与AGEs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末产物 视网膜müller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脯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Mller细胞的原代培养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永东 许迅 顾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341-1342,共2页
目的: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Müller细胞,在实验室建立Müller细胞株。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大鼠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胞体狭长,胞浆丰富,经过3~5次传代后... 目的: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Müller细胞,在实验室建立Müller细胞株。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大鼠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胞体狭长,胞浆丰富,经过3~5次传代后逐渐变得胞体宽大,出现微丝和突起。免疫组化显示,95%以上的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染色阳性。结论:改良的酶消化法是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SD大鼠 培养方法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丽 谢伯林 +2 位作者 宋艳萍 邓海波 孔祥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于伤后1/8,1,3,7,14d时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于伤后1/8,1,3,7,14d时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视网膜挫伤后1d Vimentin开始阳性表达增强,7d达到高峰,14d略有下降。随着视网膜挫伤时间的延长,Vimentin的免疫染色范围也逐渐向外扩展,3d时免疫染色达外界膜,7d时视网膜全层都有表达,二组比较,各时段差别均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反应动态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挫伤 müller细胞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上睑肌-Müller肌延长术治疗中、重度上睑退缩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冬梅 陈涛 +2 位作者 秦毅 王红 赵颖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49-151,T0001,共4页
目的评价提上睑肌-Muller延长术治疗中、重度上睑退缩的效果。方法采用重睑切口,打开眶隔, 暴露提上睑肌前表面。测量睑板上缘处提上睑肌的宽度,将其分成三部分,中央部分占1/2,两侧各占1/4。中央部分的高度以退缩量而定,即保留2mm矫... 目的评价提上睑肌-Muller延长术治疗中、重度上睑退缩的效果。方法采用重睑切口,打开眶隔, 暴露提上睑肌前表面。测量睑板上缘处提上睑肌的宽度,将其分成三部分,中央部分占1/2,两侧各占1/4。中央部分的高度以退缩量而定,即保留2mm矫正上睑退缩1mm,沿划线处剪断提上睑肌,将两端的肌肉缝于提上睑肌中央部分上端,术中嘱患者坐位以观察上睑的位置和轮廓,必要时需调整,皮肤以重睑成形方式缝合。结果 16例 (20只眼)行提上睑肌-Muller肌延长术,随访6-24个月,平均10.2个月。其17只眼在原位注视时上睑位于角膜缘下1-2mmm,2只眼过矫,1只眼欠矫。大部分病例在术后1个月内上睑位置多较低,而于术后3个月时上睑基本恢复至满意位置。全部病例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提上睑肌-Muller肌延长术可获得了良好的功能和美容双重效果,应为目前治疗中、重度上睑退缩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上睑肌 mǜller 上睑退缩 整形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N-亚硝脲诱导的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损伤模型中Müller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芳 万瑾 +2 位作者 肖虹蕾 余振珏 周国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3,214,F0002,共5页
目的:建立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 nitrosourea,MNU)损伤视网膜的模型,研究视网膜神经元凋亡对Müller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MNU建立视网膜损伤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研究感光细胞缺失对... 目的:建立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 nitrosourea,MNU)损伤视网膜的模型,研究视网膜神经元凋亡对Müller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MNU建立视网膜损伤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研究感光细胞缺失对Müller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检测主要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TUNEL法显示,腹腔注射MNU后2 d,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凋亡现象明显。核增殖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_1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此同时,Müller细胞也开始表达神经干细胞抗原巢蛋白(nestin);RT-PCR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表达均升高。结论:在视网膜受到损伤时,Müller细胞增殖、去分化呈现出干细胞的特性。而视网膜中IGF、bFGF和HG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视网膜损伤后可能通过大量分泌细胞生长因子,促进Müller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亚硝脲 müller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üller细胞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穆华 董丽 +1 位作者 冯卓蕾 张晓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研究Müller细胞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上治疗新生血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大鼠Mller细胞原代培养,取第... 目的研究Müller细胞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上治疗新生血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大鼠Mller细胞原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实验按以下操作进行:(1)观察VEGF对PEDF的作用:VEGF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VEGF(100nmol.L-1、500nmol.L-1、1000nmol.L-1、5000nmol.L-1),24h后收集细胞分别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Mller细胞内PEDF mRNA和蛋白的表达。(2)观察PEDF对VEGF的作用:PEDF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EDF(10nmol.L-1、40nmol.L-1、160nmol.L-1、640nmol.L-1),24h后收集细胞分别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Mller细胞内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处理组中,VEGF浓度为1000nmol.L-1、5000nmol.L-1时,PEDF mRNA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0.69倍(P<0.05)和0.44倍(P<0.01),PEDF蛋白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0.54倍(P<0.05)和0.52倍(P<0.05)。随VEGF浓度的升高,PEDF mRNA及蛋白表达均有逐渐减弱趋势。PEDF处理组中,PEDF浓度为40nmol.L-1和160nmol.L-1时,VEGF mRNA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0.61倍(P<0.05)和0.42倍(P<0.01),VEGF蛋白分别为对照组的0.70倍(P<0.05)、0.63倍(P<0.05)。随PEDF浓度的升高,VEGF mRNA及蛋白表达亦有逐渐减弱趋势。结论在Mller细胞内,VEGF对PEDF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EDF对VEGF也具有抑制作用,二者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可能在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缺氧视网膜Müller细胞PEDF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穆华 张晓梅 +1 位作者 冯卓蕾 王业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066-2068,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缺氧视网膜Müller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印迹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雌二醇(E2)作用于缺氧Müller细胞后,...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缺氧视网膜Müller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印迹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雌二醇(E2)作用于缺氧Müller细胞后,细胞内PEDF mRNA,VEGF mRNA及相应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氧24h后PEDF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10-5mmol/L和10-6mmol/LE2作用于Müller细胞后可明显缓解由于缺氧引起的细胞内PEDF mRNA及蛋白表达的降低,并与E2的浓度有关。缺氧24h后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10-5mmol/L和10-6mmol/LE2作用于Müller细胞后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内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与E2的浓度有关。结论:雌激素可以调控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内PEDF和VEGF的表达,对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üller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NLRP3通路的芍药苷对缺氧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令春 邹红 +3 位作者 李景景 杨宇琴 唐慧新 缪晚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缺氧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rMC-1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芍药苷高、低浓度组,以1200、600μmol/L芍药苷干预缺氧条件下的rMC-1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上清液血管内皮...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缺氧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rMC-1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芍药苷高、低浓度组,以1200、600μmol/L芍药苷干预缺氧条件下的rMC-1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上清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因子(NF)-κB 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蛋白表达,RT-PCR检测IL-1β、VEGF、NF-κB、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MC-1细胞活力显著降低,上清液VEGF、IL-1β含量显著增加,细胞NF-κB p65、NLRP3、ASC、pro-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1β、VEGF、NF-κB、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高、低浓度组rMC-1细胞活力显著升高,上清液VEGF、IL-1β含量显著减少,芍药苷高浓度组细胞NF-κB p65、NLRP3、ASC、pro-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L-1β、VEGF、NF-κB、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芍药苷可促进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1增殖,抑制缺氧诱导的VEGF和IL-1β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NLRP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视网膜缺氧 müller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色苷对高糖、高胰岛素下Müller细胞合成VEGF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昕倩 柯敏 钱志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高胰岛素培养下Mll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合成与分泌,以及花色苷对其合成、分泌VEGF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50mmol.L-1葡萄糖和不同浓度的... 目的观察高糖、高胰岛素培养下Mll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合成与分泌,以及花色苷对其合成、分泌VEGF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50mmol.L-1葡萄糖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处理Mller细胞24h,分为高胰岛素组(3kU.L-1胰岛素)、低胰岛素组(3U.L-1胰岛素)和对照组(不含胰岛素)。分别用121.1μmol.L-1、22.8μmol.L-1、0μmol.L-1花色苷对各组细胞进行干预。48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测定Mller细胞中VEGF的表达。结果相比对照组,高胰岛素处理Mller细胞后上清液与细胞中的VEGF表达均增加;低浓度和高浓度花色苷均可使该组细胞与上清液中的VEGF表达减少,与未加入花色苷的Mller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2种浓度花色苷分别处理后,高胰岛素组与对照组上清液和细胞中的VEGF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种浓度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在短期内即可使Mller细胞合成、分泌VEGF增加,花色苷能有效逆转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ler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花色苷 胰岛素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13通过调节YAP入核抵抗缺氧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磊 陶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Apelin-13在缺氧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视网膜Müller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培养于正常环境中,缺氧组细胞培养于缺氧环境中,实验组细胞培养于缺氧... 目的:探讨Apelin-13在缺氧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视网膜Müller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培养于正常环境中,缺氧组细胞培养于缺氧环境中,实验组细胞培养于缺氧环境中并以Apelin-13(1μmol/L)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GFAP和YAP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蛋白印记实验检测p-LATS1、p-YAP、LATS1及YA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提取分离的Müller细胞传代后贴壁生长,细胞呈长梭形、多角形、圆形等形态,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呈圆形,细胞GFAP表达阳性。0.1、1、10μmol/L Apelin-13处理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Müller细胞活力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而与缺氧组相比,实验组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缺氧组细胞p-LATS1和p-YAP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与缺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p-LATS1和p-YA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缺氧组细胞核YAP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与缺氧组相比,实验组YAP细胞核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Apelin-13能抵抗缺氧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调节YAP入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细胞 müller细胞 APELIN-13 yes相关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Müller细胞透明质酸酶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融 乔伟振 赵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分析离体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对透明质酸的降解功能。方法提取的Mller细胞来自酶降解的猪后极部视网膜,并以3种不同细胞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进行免疫荧光确认。细胞分为4组,其中1组培养液中... 目的分析离体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对透明质酸的降解功能。方法提取的Mller细胞来自酶降解的猪后极部视网膜,并以3种不同细胞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进行免疫荧光确认。细胞分为4组,其中1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2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和抗integrinα2β1抗体,3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和抗CD44抗体,4组培养液中未加入其他试剂。细胞预培养后,收集上清液。按配置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方法 ,加入透明质酸,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制作底物胶。样品在底物胶电泳后,凝胶在酶降解缓冲液中培养24h,淋洗后以5g.L-1亮蓝染色、体积分数7%醋酸脱色,观察有无透明质酸降解后形成的脱色条带。结果 93.8%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染色阳性,94.6%细胞波形蛋白抗体染色阳性,88.6%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抗体染色阳性。培养的Mller细胞有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4组)表现为蓝色背景(透明质酸染色)下的淡白色双条带(透明质酸降解后脱色);将细胞和透明质酸预培养可使脱色条带明显增厚,表现为明亮的白色条块(1组),同时加入透明质酸和integrinα2β1抗体产生相似的白色条块(2组),同时加入透明质酸和CD44抗体使脱色恢复为淡白色双条带(3组)。结论培养的Mller细胞有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细胞与透明质酸的相互作用明显加强细胞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CD44抗体可能减弱这种加强作用,integrinα2β1抗体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透明质酸酶 底物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桃红四物汤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孔令春 邹红 +2 位作者 李景景 凌芸 唐慧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MTSD)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1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干预缺氧条件下rMC-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1%O_(2))、缺氧模型组(1%O_(2))、含药血清低(1%O_(2)+5%含药血清)、中(1... 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MTSD)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1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干预缺氧条件下rMC-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1%O_(2))、缺氧模型组(1%O_(2))、含药血清低(1%O_(2)+5%含药血清)、中(1%O_(2)+10%含药血清)、高剂量组(1%O_(2)+15%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分泌,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Real time PCR检测VEGF、PEDF、STAT3和HIF-1α的基因表达。结果:在1%O_(2)条件下培养48h,rMC-1细胞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低、中剂量组均可以改善rMC-1细胞缺氧48h的细胞存活率(P<0.05),而高剂量组无改善作用(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低、中剂量组均可减少缺氧条件下rMC-1细胞上清液VEGF的蛋白表达量(P<0.05),但不能增加PEDF的蛋白含量(P>0.05),对p-STAT3和HIF-1α在蛋白水平均有下调作用(P<0.05),且低剂量组抑制作用优于中剂量(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中剂量组对缺氧后rMC-1细胞STAT3的蛋白表达有上调作用(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低、中剂量组对缺氧后rMC-1细胞VEGF基因表达均有下调作用(P<0.05),对PEDF基因表达均有上调作用(P<0.05),且低剂量组优于中剂量(P<0.05);并且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低剂量可下调缺氧后STAT3和HIF-1α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STAT3/HIF-1α通路,下调缺氧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1的VEGF蛋白和基因表达,上调PEDF基因表达,减轻该细胞的缺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桃红四物汤 视网膜缺氧 müller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体外培养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春花 郑玉萍 +4 位作者 周婷洁 雷晓琴 王润生 宋虎平 马为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s)体外培养方法,研究其增殖、凋亡特性。方法将出生7 d的SD大乳鼠处死,分离出视网膜组织并收集于培养皿中,分别加入木瓜蛋白酶(27 U/ml)和0. 25%的胰蛋白酶37℃进行消化30 min,使用20%FBS的DMEM/F12... 目的探讨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s)体外培养方法,研究其增殖、凋亡特性。方法将出生7 d的SD大乳鼠处死,分离出视网膜组织并收集于培养皿中,分别加入木瓜蛋白酶(27 U/ml)和0. 25%的胰蛋白酶37℃进行消化30 min,使用20%FBS的DMEM/F12培养基终止消化。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接种于6孔培养板,放入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培养。定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2~3 d换液1次。当细胞长满培养板的80%~90%时进行消化终止,按1:3传代,移入放有细胞爬片的6孔培养板,置于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在原代培养5 d时,将细胞爬片取出,进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波型蛋白(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原代培养的RMCs与神经元细胞共同生长,随接种时间延长,逐渐自接种块周边爬行生长,呈扁平的多边形融合状生长,并有较长的突起,传2代时细胞纯化率高,传3~4代时细胞失去原有秩序,体积约有原代的3~4倍,胞质内见明显束状纤维增生。GS主要在Müller细胞胞核和胞质中表达,胞膜不表达,其阳性表达率达80%以上。Vimentin主要在Müller细胞胞质中表达,其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结论本试验通过酶分步消化法以及机械吹打法在体外成功培养并纯化了视网膜Müller细胞,GS和Vimentin均可鉴别视网膜Müller细胞,将二者一起使用可提高Müller细胞鉴别率;随着体外传代培养时间延长,Müller细胞逐渐分化为带有收缩功能的纤维细胞,这可能参与了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müller细胞 体外培养 传代培养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瑜珍 过贵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938-1940,共3页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特化的胶质细胞,它贯穿于视网膜全层,与视网膜神经元、其它胶质细胞、视网膜血管等紧密联系。Müller细胞不但对视网膜正常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能支持神经元活动、调节神经递质循环、维持细胞外环境平...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特化的胶质细胞,它贯穿于视网膜全层,与视网膜神经元、其它胶质细胞、视网膜血管等紧密联系。Müller细胞不但对视网膜正常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能支持神经元活动、调节神经递质循环、维持细胞外环境平衡、调节视网膜血管通透性。视网膜Müller细胞代谢障碍将导致视功能丧失、神经元细胞死亡、视网膜水肿等。因此,Müller细胞对维持视网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就近年来Müller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müller细胞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曲虹 厉泉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组为N组(正常对照),G25组(25 mmol/L葡萄糖),G50组(50 mmol/L葡萄糖),EG25组(4×104IU/L rh E...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组为N组(正常对照),G25组(25 mmol/L葡萄糖),G50组(50 mmol/L葡萄糖),EG25组(4×104IU/L rh EPO+25 mmol/L葡萄糖),EG50组(4×104IU/L rh EPO+50 mmol/L葡萄糖),MTT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细胞免疫染色、ELISA检测各组细胞GS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MTT检测示N组细胞活性高于G25组、G50组、EG25组和EG50组,EG25组高于G25组,EG50组高于G50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均有GS蛋白阳性着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N组GS蛋白表达高于各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组,EG25组、EG50组蛋白表达分别高于G25组和G50组。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加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活性并上调GS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müller细胞 葡萄糖 谷氨酰胺合成酶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